富川瑤族自治縣自治條例
Ⅰ 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須
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如下:
1、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2、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3、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或者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執行職務的時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條例的規定,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或者幾種語言文字;
5、國家從財政、物資、技術等方面幫助各少數民族加速發展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事業。國家幫助民族自治地方從當地民族中大量培養各級幹部、各種專業人才和技術工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百一十八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國家計劃的指導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經濟建設事業。
國家在民族自治地方開發資源、建設企業的時候,應當照顧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第一百一十三條 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中,除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區域內的民族也應當有適當名額的代表。
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應當有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主任或者副主任。第一百一十五條 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機關行使憲法第三章第五節規定的地方國家機關的職權,同時依照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規定的許可權行使自治權,根據本地方實際情況貫徹執行國家的法律、政策。
Ⅱ 富川瑤族自治縣自治條例(2013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富川瑤族自治縣(以下簡稱自治縣)政治、經濟、文化的特點,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自治縣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瑤族實行區域自治的地方。境內還居住著漢族、壯族等民族。
自治縣的自治機關(以下簡稱自治機關)駐富陽鎮。
自治縣行政區域內的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條 例。自治縣在外設立的機構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同時遵守本條 例。第三條自治縣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與時俱進,團結奮斗,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努力把富川建設成為美麗幸福的民族自治地方。第四條自治縣加強具有民族特點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對各民族人民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科學文化的教育,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不斷提高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
自治縣加強各民族團結,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二章自治機關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第五條自治機關是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和自治縣人民政府。
自治機關依法行使縣級國家機關的職權,同時依法行使自治權。第六條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是自治縣的地方國家權力機關。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是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關,對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依照法律規定選舉產生,瑤族和其他民族的代表名額和比例,根據法律規定的原則確定,報請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
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中,瑤族公民所佔的比例應與其民族人口在全縣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相適應;應當有瑤族公民擔任主任或者副主任。第七條自治縣人民政府是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是自治縣的地方國家行政機關。
自治縣人民政府對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和上一級人民政府負責並報告工作;在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第八條自治縣人民政府由縣長、副縣長、主任、局長組成。自治縣縣長由瑤族公民擔任;自治縣人民政府的其他組成人員中,瑤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公民所佔比例應當與其民族人口在全縣總人口中所佔比例相適應。
自治機關所屬工作部門領導成員和其他工作人員中,應當配備與其民族人口比例相適應的瑤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公民。第九條自治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應當遵紀守法,為政廉潔,秉公辦事,提高工作效率,密切聯系群眾,接受人民的監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第十條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特點和實際,制定、修改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報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施行。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依照自治縣民族的特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十六條 第二款規定許可權內,對法律、行政法規、自治區地方性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第十一條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適合自治縣實際情況的,自治縣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當地實際作出變通執行或者停止執行的規定,報經該上級國家行政機關批准後實施。第十二條自治縣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和法律監督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其組織、職能和工作,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執行。
自治縣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對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第十三條自治縣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領導成員中,應當有瑤族公民擔任院長或者副院長、檢察長或者副檢察長;其他工作人員中應當有瑤族公民。第十四條自治縣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和人民檢察院檢察案件,以法律、行政法規、自治區地方性法規和本條 例、自治縣單行條 例等為依據。第三章經濟建設第十五條自治機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國家宏觀政策的指導下,堅持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堅持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自主安排和管理經濟建設事業。根據本縣的實際情況,實行以農業為基礎,工業、商業、旅遊、服務業等協調發展的經濟建設方針。
Ⅲ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重要內容。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統一的祖國大家庭里,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以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為基礎,建立相應的自治機關,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區的內部事務,行使當家做主的權利。
其中,自治區相當於省級行政單位,自治州是介於自治區與自製縣之間的民族區域,自治縣相當於縣級行政單位。
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地位,原則上是依據各自治地方的地域大小和人口多少決定的。自治區與省同級,自治州與地級市同級,自治縣與縣同級。
一、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及其地位
(一)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的組成和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或者單行條例規定。
(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的行政地位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上一級國家行政機關負責並報告工作,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國務院統一領導下的國家行政機關,都服從國務院。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實行自治區主席、自治州州長、自治縣縣長負責制,分別主持本級人民政府的工作。
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的自治權
(一)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的民族特色
1、自治區主席、自治州州長、自治縣縣長由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由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2、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中,除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區內的民族特別是少數民族也應有適當名額的代表,而且對人口較少的民族的代表名額和比例分配將依法給予適當的照顧。
3、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的組成人員以及政府所屬工作機構中,要盡量配備少數民族的幹部,對基本符合條件的少數民族幹部要優先配備。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民族人口占本地區總人口1/2或以上的,其幹部構成應當與本民族人口比例大體相當;少於1/2或者更少的,一般應高於本民族人口比例。
(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的自治權
1、民族立法權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自治條例規定有關本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基本問題;單行條例規定有關本地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某一方面的具體事項。
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可以對國家法律和政策作出變通性規定。
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須報省或者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並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2、變通執行權
上級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指標,如果不適合民族自治地方實際情況,自治機關可以報經上級國家機關批准,變通執行或者停止執行。
3、財政經濟自主權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具有較大程度的財政經濟自主權,並可以享受國家的照顧和優待。
凡是依照國家規定屬於民族自治地方的財政收入,都應當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自主安排使用。
民族自治地方的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的項目,由國務院按照優待民族自治地方的原則規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財政預算支出,按照國家規定,設立機動資金,預備費在預算中所佔比例高於一般地區。
4、文化、語言文字自主權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享有一定程度的文化自主權。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執行公務的時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條例的規定,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或者幾種語言文字。
同時使用幾種通用的語言文字執行公務的,可以以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語言文字為主。
5、組織公安部隊權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依照國家的軍事制度和當地的實際需要,經國務院批准,可以組織本地方維護社會治安的公安部隊。
6、少數民族幹部具有任用優先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2001年修正版)
Ⅳ 民族區域自治發規定有哪八項自治權
1、民族立法權,《民族區域自治法》第十九條,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2、變通執行權,《民族區域自治法》第二十條,上級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適合民族自治地方實際情況的,自治機關可以報經該上級國家機關批准,變通執行或者停止執行;該上級國家機關應當在收到報告之日起六十日內給予答復。
3、財政經濟自主權,《民族區域自治法》第三十二條,民族自治地方的財政是一級財政,是國家財政的組成部分。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有管理地方財政的自治權。
凡是依照國家財政體制屬於民族自治地方的財政收入,都應當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自主地安排使用。 民族自治地方在全國統一的財政體制下,通過國家實行的規范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享受上級財政的照顧。
民族自治地方的財政預算支出,按照國家規定,設機動資金,預備費在預算中所佔比例高於一般地區。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執行財政預算過程中,自行安排使用收入的超收和支出的節余資金。
4、文化、語言文字自主權,《民族區域自治法》第三十八條,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自主地發展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特點的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等民族文化事業,加大對文化事業的投入,加強文化設施建設,加快各項文化事業的發展。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組織、支持有關單位和部門收集、整理、翻譯和出版民族歷史文化書籍,保護民族的名勝古跡、珍貴文物和其他重要歷史文化遺產,繼承和發展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
5、組織公安部隊權,《民族區域自治法》第二十四條,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依照國家的軍事制度和當地的實際需要,經國務院批准,可以組織本地方維護社會治安的公安部隊。
6、少數民族幹部具有任用優先權,《民族區域自治法》第二十二條,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根據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採取各種措施從當地民族中大量培養各級幹部、各種科學技術、經營管理等專業人才和技術工人,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並且注意在少數民族婦女中培養各級幹部和各種專業技術人才。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錄用工作人員的時候,對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人員應當給予適當的照顧。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可以採取特殊措施,優待、鼓勵各種專業人員參加自治地方各項建設工作。
7、本地方內草場和森林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民族區域自治法》第二十七條,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根據法律規定,確定本地方內草場和森林的所有權和使用權。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保護、建設草原和森林,組織和鼓勵植樹種草。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利用任何手段破壞草原和森林。嚴禁在草原和森林毀草毀林開墾耕地。
8、主地發展體育事業權,《民族區域自治法》第四十一條,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自主地發展體育事業,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增強各族人民的體質。
(4)富川瑤族自治縣自治條例擴展閱讀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中,除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區域內的民族也應當有適當名額的代表。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中,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代表的名額和比例,根據法律規定的原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應當有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Ⅳ 民族自治地方共制定自治條例133個內容有哪些
(1)行使立法權利。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或者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生效,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2)擁有對國家有關法律的變通執行權利。對於那些不適合民族自治地方實際情況的上級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指示等,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可以結合當地的實際,上報上級國家機關批准,變通執行或者停止執行。
(3)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執行職務的時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條例的規定,使用當地一種或者幾種語言文字;同時使用幾種通用的語言文字執行職務的,可以以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語言文字為主。
(4)培養幹部的權利。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根據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採取各種措施從當地民族中大量培養各級幹部、各種科學技術、經營管理等專業人才和技術工人,並且要注意在少數民族婦女中培養各級幹部和各種專業技術人才。
(5)組建公安部隊的權利。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依照國家的軍事制度和當地的實際需要,經國務院批准,可以組織本地方維護社會治安的公安部隊。
(6)自主發展經濟的權利。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國家的指導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經濟建設事業;根據本地方的特點和需要,制定經濟建設的方針、政策和計劃;合理地調整生產關系,改革經濟管理體制;確定本地方內草場和森林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等等。
(7)進行貿易活動的權利。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國家規定,可以開展對外經濟貿易活動,經國務院批准,可以開辟對外貿易口岸;與外國接壤的民族自治地方經國務院批准,開展邊境貿易。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對外經濟貿易活動中,在有些方面享受國家的優待。
(8)管理財政的權利。凡是依照國家財政體制屬於民族自治地方的財政收入,都應當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自主地安排使用。國家在財政上對民族自治地方給予照顧性安排,過去曾經規定:財政收入多於支出的,定額上繳,上繳數額可以一定幾年不變,增收部分自主安排;收入不敷支出的,由上級財政機關補助;在財政預算支出方面,民族自治地方設立的機動資金、預備費在預算中所佔比例高於一般地區;在執行財政預算過程中,自行安排使用收入的超收和支出的結余資金等,現在雖已有變化,但仍體現優惠性;在執行國家稅法的時候,對屬於地方財政收入的某些需要從稅收上加以照顧和鼓勵的,可以實行減稅或者免稅。
(9)自主發展文化教育的權利。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可以自主地發展民族教育,掃除文盲,舉辦各類學校,決定本地方的教育規劃、學校的設置、學制、辦學形式、教學內容、教學用語和招生辦法;可以為少數民族牧區和經濟困難、居住分散的少數民族山區,設立寄宿為主和助學金為主的公辦民族小學和民族中學。同時,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應該自主地發展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特點的文化藝術,積極推進本地方的科學、衛生、體育等事業的發展。此外,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同其他地方,包括國外,開展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藝術、衛生、體育等方面的交流和協作。
Ⅵ 我國在哪幾個民族聚居地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政府
截至2003年底,中國共建立了155個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旗)。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在55個少數民族中,有44個建立了自治地方,實行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人口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7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積佔全國國土總面積的64%左右。
鑒於中國的一些少數民族聚居地域較小、人口較少並且分散,不宜建立自治地方,《憲法》規定通過設立民族鄉的辦法,使這些少數民族也能行使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的權利。1993年,中國政府頒布《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以保障民族鄉制度的實施。截至2003年底,中國在相當於鄉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共建立了1173個民族鄉。11個因人口較少且聚居區域較小而沒有實行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中,有9個建有民族鄉。
中國的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三級;劃分三級行政地位的依據,是少數民族聚居區人口的多少、區域面積的大小。
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
西藏自治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自治州
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雲南怒江僳僳族自治州
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
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
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
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
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
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
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
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
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
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自治縣、旗
河北:
青龍滿族自治縣
寬城滿族自治縣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豐寧滿族自治縣
大廠回族自治縣
孟村回族自治縣
遼寧:
岫岩滿族自治縣
寬甸滿族自治縣
本溪滿族自治縣
桓仁滿族自治縣
清原滿族自治縣
新賓滿族自治縣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
吉林:
伊通滿族自治縣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
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
黑龍江: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浙江:
景寧畲族自治縣
湖北: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湖南:
城步苗族自治縣
麻陽苗族自治縣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
芷江侗族自治縣
新晃侗族自治縣
江華瑤族自治縣
通道侗族自治縣
廣東:
乳源瑤族自治縣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連南瑤族自治縣
廣西:
恭城瑤族自治縣
大化瑤族自治縣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富川瑤族自治縣
巴馬瑤族自治縣
都安瑤族自治縣
隆林各族自治縣
三江侗族自治縣
融水苗族自治縣
金秀瑤族自治縣
龍勝各族自治縣
海南:
昌江黎族自治縣
陵水黎族自治縣
白沙黎族自治縣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
樂東黎族自治縣
重慶: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四川:
北川羌族自治縣
馬邊彝族自治縣
峨邊彝族自治縣
木里藏族自治縣
貴州: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玉屏侗族自治縣
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
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三都水族自治縣
松桃苗族自治縣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雲南:
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
滄源佤族自治縣
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
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
景東彝族自治縣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
維西僳僳族自治縣
漾濞彝族自治縣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
南澗彝族自治縣
西盟佤族自治縣
河口瑤族自治縣
屏邊苗族自治縣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石林彝族自治縣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
寧蒗彝族自治縣
耿傣族佤族自治縣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
峨山彝族自治縣
甘肅:
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東鄉族自治縣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天祝藏族自治縣
青海: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
化隆回族自治縣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互助土族自治縣
門源回族自治縣
新疆: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木壘哈薩克自治縣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焉耆回族自治縣
內蒙古: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鄂溫克族自治旗
鄂倫春自治旗
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自治條例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憲法第四條第三款規定:「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根據憲法第一百一十六條的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都是地方立法行為,條例的法律地位相當於地方性法規,屬於地區性和局部性法規,其法律效力僅限於自治權管轄的范圍。
自治條例通常規定有關本地區實行的區域自治的基本組織原則、機構設置、自治機關的職權、工作制度及其他重大問題。自治條例是民族自治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綜合性的基本依據和活動准則。單行條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區域自治的特點和實際需要制定的單項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十六條第二款對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立法許可權作了特別規定,即「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但不得違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
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人大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Ⅷ 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制定自治條例和什麼
單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七十五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但不得違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
Ⅸ 自治區的自治條例需要誰批准
自治區的自治條例需要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立法法》第六十六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但不得違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
Ⅹ 依照憲法規定,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生效的條件是什麼
答案:來B
【解析】《立法法》第六自十六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
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