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聞媒體法律法規
❶ 簡述西方廣播電視管理體制,以國家為例說明
美國的規制模式
美國廣電傳媒業公共規制先後經歷了准備、發展、改革二個階段20世紀40年代以前是公共規制的准備階段,主要為公共規制體制的建立做法律准備美國旱期的憲法修正案第一條款所倡濘的表達自山的思想,在1927年聯邦無線法和1934年聯邦通信法中得到充分體現,隨後成立了美國最初的政府規制機構聯邦通信委員會,這標志著美國完成了公共規制的制度准備20世紀50至60年代是美國公共規制體制的發展階段,這一階段電視媒介迅速普及,商業電視網的市場規模獲得巨大發展,繼《藍皮書》之後發表了《關於節目政策的文書》,提出著名的「地方主義原則」,該原則日後成為美卜}廣播電視政策的重要支柱20世紀70至90年代則是美國全而調整規制政策大力推進公共規制改革的階段。
美國的公共規制體制具有四方面的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公共規制具有分權制約性,表現在以國會和聯邦法院為代表的立法規制、司法規制,與FCC為代表的政府規制之間形成了分權制約的關系,這體現了二權分立的制度特徵第一個特點是政府規制機構採取獨立委員會體制,FCC是直屬於政府的、合議制的委員會體制,在決策上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同時具有行政權淮立法權和准司法權准立法權是指在憲法和國會立法的基礎上,根據《聯邦行政程序法》制定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規制條例和行業章程准司法權亦稱准裁決權,指規制機構對一般性行政案件擁有裁決權,FCC還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委員會來自各方而的專家組成,這可以提高規制的效率第二個特點是公共規制目標的多元性,即多樣性、競爭性和公共性的統一多樣性是指廣電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要具有多樣性,以保證「思想市場」的自山度;競爭性是通過規制制度和競爭制度來限制過度壟斷和壟斷權力的濫用,以促進廣電傳媒業的效率;公共性是指服務的普遍性和公正性第四個特點是公共規制的系統性表現在既有旨在約束媒體行為的行為規制,也有優化產業結構、市場結構的結構規制;既有針對電視網的網路規制,也有針對性很強的有線電視規制和公共廣播電視規制,從整體上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公共規制體系
日本的規制模式
日本對大眾媒介的法律規制可追溯到1893年的《出版法》和1909年的《新聞紙法》戰後日本的廣播電視法律規制是在1950年頒布電波二法的基礎上確立的,隨後設立了日本最旱的廣播規制機構—電波監理委員會這一獨立的行政委員會不久被郵政省的電波監理審議會所取代,後來在郵政省內又形成了以兩局兩會為主體的政府規制體制從2001年起變為由總務省直屬機構行使政府規制職能的體制
日本廣電傳媒業的公共規制體制具有以下特徵:第一個特徵是公共規制目標具有雙重內涵,即多樣性和平衡性的目標性和多樣性,是指廣電媒體必須反映社會輿論和政治生活的多樣性,另一方而媒體必須滿足受眾的多樣化需求;平衡性包括兩個方而:一是在媒體的表達自由與受眾的接收自由之間尋求平衡,正是在公營媒體與民營媒體之間尋求平衡公共規制的多樣性目標和平衡性目標是為了保證廣電服務的普遍性和公正性
第二個特徵是以政府規制和立法規制為主導,自主規制為補充的公共規制體制日本的政府規制職能是由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的政府部門與實行合議制的政府委員會來共同承擔的,嚴格說屬於混合型的政府規制體制與政府規制有關的制度有廣電許可制度、行政指導體制、電波監理審議制度建立法規制體系由憲法、民法、刑法、社會法、經濟法的相關條款和電波法、廣播電視法等行業法律構成,由它形成對廣電媒體和政府規制機構的雙重約束日木建立自主規制制度是依據這樣一種理念:對於公營媒體來說,自主規制是r}行公共服務職能的必要保障;對於民營媒體來說,自主規制是兼顧「公共性」與「營利性」、實現社會貢任的重要保障自主規制主要通過行業自律組織及其所制定的規章、公營媒體和民營媒體內部的自律性機構及其規章來實現
西歐各國的規制模式
20世紀70年代以前西歐各國基本上以公共廣電體制為主導,西歐26個國家中存在商業廣電媒體的國家只有4個,它們是英國、義大利、盧森堡和摩納哥從20世紀80年代起西歐各國陸續向一元廣電體制轉變,隨著商業廣電媒體在西歐各國陸續有了合法地位,具有現代特徵的公共規制體制也相繼在西歐各國建立起來
西歐各國的現代公共規制體制與美國、日本模式相比,最大特點是在政府規制和法律規制之外設有獨立規制機構據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調查,在被調查的40個歐洲國家中有28個國家設立了廣播電視的獨立規制機構,共設立了42家這些機構體現了歐洲過去一直崇尚的「社會公共性」原則
西歐各國在政府、立法、司法規制之外建立獨立規制機構還有其深刻的內部根源,廣電傳媒業的公共規制屬於公共產品,公共選擇理論證明了這種公共產品有立法、司法、行政等國家組織來提供具有較高的效率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公共產品都要由國家來提供,在一些發達國家,非國家的公共產品佔有很大的比重,在西歐各國己經建立了政府規制體制的條件下,為了彌補由政府失靈引起的公共規制失效,由獨立規制機構分擔一部分公共規制職能,這對於具有特殊功能的廣電傳媒業來說也是一種合理的制度安排
總之,西歐各國的公共規制功能是由立法機構、司法機構、政府機構和獨立規制機構共同分擔的,這樣就可以通過各類機構之間的制約關系,保證公共規制目標不出現大的偏離,從而體現出「社會公共規制」這一特點
❷ 日本新聞事業的發展史
《外國新聞事業史》中應該能查閱到你說需要的內容。。。。
你等下我翻閱下書幫你查下:
荷蘭商館收集的國外消息,名為《荷蘭傳聞書》。後改送《爪哇新聞》。幕府譯出後名為《官版·馬達維亞新聞》。這是日本最早的官方譯報。
明治維新的口號: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
日本歷史上第一個成文的新聞法規:1869,《報紙印行條例》。
《橫濱每日新聞》:1871年1月,日本首家日報。日文鉛字排版,單面印刷,新聞報道與廣告各佔一半。
從政論報紙至政黨報紙:1877年以後,日本民間出現了反對封建專制、爭取資產階級民主自由的自由民權運動。民權派對立面被稱為官權派,很多報紙成為"政論報紙"。70年代至80年代初,許多報紙捲入了對立派別的交鋒。這些政黨報紙圍著制憲和政治體制問題,進行激烈的爭論。政府擔心這種爭論將會導致難以收拾的社會運動,因而採取兩手政策加以干預:一方面,修改報紙條例,加強對報業的限制;另一方面,削弱和瓦解對當局持反對態度的自由黨和改進黨。
通俗小報的出現:
《讀賣新聞》:1874年11月2日發刊於東京,創辦者為子安峻等人。
《朝日新聞》:1879年1月25日發行於大阪,村山龍平長期擔任社長。
日本的通俗小報和歐美的廉價報紙相類似,但日本沒有明顯的廉價報紙時期,這里的通俗小報幾乎是同政論報紙同時產生平行發展的。在政論報紙和政黨報紙盛行時,有的小報也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在政黨報紙衰落之時,這些小報在某種程度上取代了大報的位置,不僅發行量遠遠超過當時的大報,而且普遍增添了政治新聞的商情報道,分擔了部分大報的功能。這又是和歐美國家不同的。
❸ 戈恩發布會後,歐美媒體、日媒、日產、日本司法的眾生相
▲*圖片來源:日經新聞網*
戈恩這次出逃,對日本司法系統以及日式企業文化造成的破壞力非常大。從目前來看,日本司法和日產公司都處於絕對劣勢一方,對他們而言,如果不能「法辦」戈恩,日本在國際上的形象會形成非常強大的負面效應。
最後說說
戈恩這次新聞發布會,看似一系列問題和疑點都沒有落到實處,但從各方的反映來看,極力給自己洗白的戈恩、想置身事外的日產以及火燒眉毛忙不停的日本司法系統,都已經讓「戈恩事件」的發展勢態,超出了汽車行業普通經濟犯罪案件的范疇。
新的劇情接下來會怎麼發展?戈恩會放什麼招?日產和日本司法又如何接招?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劇情的高潮還在後面,大家拭目以待。
版權聲明:本文為線外邦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線外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關於媒體的法律法規
法律分析:中國在新聞媒體的監管方面設置了許可制度。在現代社會,由政府代表人民或社會,依據特定的法律,對從事公共事業,尤其是對國計民生具有重要影響並且在資源上具有一定稀缺性的新聞業實行許可制度。
法律依據:《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第十六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發現其網站傳輸的信息明顯屬於本辦法第十五條所列內容之一的,應當立即停止傳輸,保存有關記錄,並向國家有關機關報告。
❺ 二戰後,日本憲法是怎樣出台的
簡單點說,是美國主導下制定的,看這篇文章
二戰後,日本憲法是怎樣出台的?
許錫良:二戰後,日本憲法是怎樣出台的?日本在二戰戰敗之後,實際上是走了一條完全不同的民主法治之路,二戰之後,日本人雖然仍然幻想仍然以明治維新時期的憲法為藍本進行有限的修憲重建的活動, 但是,日本作為一個無條件投降的戰敗國,在美國人面前哪裡有討價還價的本錢與資格?因此,一部全新憲法竟然就那樣在美國幾個中下級軍人的談笑風聲中出台了,並且延用至今,這部憲法,對日本明治政府時期的憲法基本上是完全否定了,這使得日本有了一個徹底革新洗面的機會。正是二戰之後的這個日本憲法,使得日本在政治體制上徹底擺脫了軍國主義的陰魂的纏繞與束縛。重新思考日本這個新憲法產生的過程,確實是一件有意義的歷史事件。
一、美國人接管之下的日本__飢餓得「虛脫」,過「筍式」生活的日本
二戰結束,日本戰敗,以無條件投降而告終。所謂無條件投降,就是對勝利者百依百
順,只求保存爛命一條。那時整個日本,都處於一片廢墟之中,整個日本都處於一片戰火之後的飢餓中。在戰敗之後的頭兩年時間里,整個日本都因為飢餓而「虛脫」了。所謂過「筍式」生活,把自己的物品,包括衣物一件件像剝筍一樣剝下來,用來換食品,維持生命。當時的日本,什麼都不能說,什麼都沒有資格談,唯一希望的就是能夠有飯吃,能夠把命保留下來。當時,在日本的佔領軍最主要的是美國的軍隊。最高司令官是著名的麥克阿瑟將軍。這個指揮美國太平洋陸軍,不斷地用蛙跳戰術,橫掃日本太平洋軍隊的三星上將,實在是一個精明過人的人。照說,日本在這樣一位外國的將軍統治之下,是不會有什麼出路了。雖然日本歷史上,一向有將軍幕府統治的傳統,但是,在一位藍眼黃毛的西洋人將軍的統治之下,還是歷史上的頭一次。這位全權代表美國政府的最高司令官,一到日本,就擁有主宰整個日本的大權,包括日本最神聖的天皇的生殺大權。日本投降沒有幾天,日本天皇裕仁就幾次三番去跑去拜見麥帥,這不僅是帶著他個人的前途與命運,其實,更關繫到整個日本的前途與命運。那時日本的報紙刊登出了日本天皇拜見麥帥時的照片。照片上的麥帥高高大大,足足高出日本天皇一個頭,神氣活現地叉著腰,審視著比他自己足足矮一個頭,也年輕二十多歲的天皇陛下,而天皇一副完全臣服的神態,顯得猥瑣不堪,毫無精神與主見,眼神里顯示出一片茫然的氣色。當時,這幅照片刊登在日本最重要的報紙《讀賣新聞》上,立即引起了整個日本的一片嘩然。自然,當時,日本的臨時政府是千方百計地阻撓這幅照片刊登出來的。無奈,美國軍方不同意,要求一定要刊登出來。可見,當時整個日本的境遇是多麼悲慘。但是,正是日本天皇的這種低姿態,贏得了麥帥的好感,從此奠定了麥帥對天皇,乃至對整個日本的大政方針與政策的態度,甚至憲法修改時的基本原則。二戰結束時,日本,雖然名義上有自己的政府,但是,重大決策都要徵求美國佔領軍麥克阿瑟將軍的旨意,完全要看美國人的眼色行事。而美國佔領軍也不是直接統治日本人,而是通過一個盟軍司令部下設的GHQ(系GeneralHeadquarters的縮寫,意即佔領軍。)民政局來指導日本政府內閣的行政工作。戰後,日本的憲法修改提案,也就是正式生效的這份提案,就是這個民政局組織編寫出來的。這個民政局看來是世界上最有權力的民政局,因為他直接指導日本內閣的行政,甚至也可以命令日本天皇,(1948年就下令要日本天皇在全國各地進行以憲法精神為主要內容的政治巡查宣傳),也可以直接發號施令,日本的一切重大決策,都來源於這個民政局。這個民政局的權威除了來自於美國強大的佔領軍之外,還有得到了絕大數日本平民的擁戴。這是後來這個民政局能夠順利地制定憲法並且得以推行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國佔領軍,要徹底改變日本,就必須在政治制度上,通過憲法的修改來達到讓日本民主、自由、人性化的社會改造目的。這樣重新改 革日本的政治體系就非常必要,而日本政治統治體系的改變的頭等大事就是日本天皇的去留與重新安放的位置。
二,日本人企圖保持原來的明治憲法__建設有日本特色的民主政治流產 二戰結束,日本在美國佔領軍的直接領導下,組建了臨時政府,這些政府成員,內閣成員到首相,都是戰時的政治精英,與舊的體制有著特殊的情感與利益關系。對於他們來說,舊憲法並沒有什麼不好,沒有任何感覺是需要修改的。在得知美國佔領軍有修改寫法的意圖之後,這個臨時政府也組建了一個憲法修改委員會。起初,修改日本明治憲法核心成員包括有重大戰爭甲級戰犯嫌疑的兩次任日本首相的近衛公爵首相。直到,近衛首相被列入了甲級戰犯嫌疑名單,然後自殺之後,近衛首相才被清除出了憲法修改的領導地位。雖然近衛首相是甲級戰犯嫌疑,但是近衛的憲法修改意見卻是比較符合美國佔領軍的意思的。他明確建議,在日本修改後的憲法要把提出:國民的自由要先於法律。廢除日本貴族院。限制天皇的特權,僅將日本天皇當成一個國家的禮儀象徵。等等。卻因為近衛的自殺而中斷了。因此,日本另起一個臨時政府修憲指導委員會,委員長叫松本,因此日本政府的這個修改憲法小組,又叫「松本小組」。松本作為一個舊貴族,仍然保留了日本貴族的偏見與傲慢。他提出了修改憲法的「四項基本原則」:第一,天皇總攬統治大權的原則不可變更;第二,擴大議會的決議權,並相應對天皇大權進行限制;第三, 國務大臣承擔一切國務責任,同時,國務大臣對議會負責;第四,強力保障人民的自由和權利,考慮對自由和權利侵害的賠償方法。關於天皇的去留,這個制憲會議 並不打算作任何改變,唯一的改變就是把原來明治憲法中的天皇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改變為「至尊不可侵犯」,而且松本的這個原則根本沒有與麥克阿瑟將軍商 量過。這樣修改憲法,肯定是行不通的。如果要保住天皇,恰恰是要在憲法中變更天皇的權力關系及其在日本政治中所起的作用。如果這個不能夠改變,那麼反對天皇的國 民勢力會過激到把天皇完全廢除。物極必反,如果要真正保住日本天皇,那麼完全徹底地改變天皇在日本政治中的地位與作用是完全有必要的。頑固保守的日本臨時 政府及其制憲會議註定了要流產。其實,當時日本的臨時政府組成的閣員,並不是軍國主義者。像幣原首相,是親英派人物,從小愛讀莎士比亞與彌爾頓的著作,而 且即使做了首相也是手頭必備的常讀之物。吉田茂外相更是長期駐英大使,對英美國家有著天然的感情。松本也是在年輕時就准備做一個「全心全意的自由主義者」。但是,思想是一回事,實際上的身份利益是另一回事。松本當時試圖說服佔領軍司令部不要對日本明治憲法進行修改,理由是要建設有日本特色的民主政治。因為日本文化傳統與日本國民不會適應歐美國家的自由、民主法治政治。他在致GHQ當局的報告中這樣寫到:「法律制度非常像某種植物。如果從本國的土壤中移植到外國,就會退化甚至死亡。歐美的有些玫瑰品種,在日本種植,就會完全失去香氣。」松本在這里仍然堅持明治憲法中的德國立法與行政法和「國家機構論」。建設有日本特色的社會主義論調,顯然是不能夠被美國人所接受的。美國人不相信這個論調,是基於對普世價值追求的自信。
三、《明治憲法》究竟是怎樣一部憲法__德國為父本,英國為母本,日本武士為接生婆 要修改《明治憲法》,就必須明白明治憲法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憲法。這部憲法頒布實施於1890年,到1945年日本戰敗時,實施了不過65年時間。要說日本的發展與這部憲法無關實在是說不過去的。但是,日本走上戰爭的泥潭與這部憲法也是密切相關的。這部憲法是一部「雌雄同體的生物」,也就是以德國專制的 憲法以父本,以英國的君主立憲為母本,再由日本武士接生的混血兒。這部憲法最明顯的特色就是神化了天皇,同時提供武士道精神為日本人的精神,神道教被尊為 國教。這樣一部憲法正是促使日本走向軍國主義道路的根源。不來一個徹底的修改,日本又必然會走一次大戰之後的德國納粹之路。因此,當時的《波茨坦公告》明 確地提出:「必須永遠消除那些欺騙和誤導日本人民征服世界的權力與勢力」,「日本政府為日本國民間民主傾向之復興強化去除一切障礙。應當確立言論、宗教和 思想自由,以及對基本人權的尊重」。因此,只有日本達到了建立順從日本國民自由意志,有和平傾向與負責的政府,那麼盟軍才可以從日本本土撤離,從而讓日本 人自治。當時美國華盛頓白宮對日本憲法修改的主意也早就定了,這個主意現在看來顯然是遠比佔領軍司令部更為激進。他要求一定要修改日本憲法,而且要「應當 鼓勵日本人廢除天皇制,或是沿著更為民主的方向對其進行改革。」因此,日本人的憲法是在美國人的強迫命令之下進行修改工作的。
四、美國人與日本人各起一個修憲隊伍___GHQ
民政局制憲會議與松本制憲會議 美國人對日本修憲的旨意,是沒有討價還價餘地的。不過,方式與方法卻是可以謹慎斟酌的。美國盟軍給了日本臨時政府一個修改憲法的機會,但是,這個機會日本 政府顯然是沒有能夠很好利用。在完全不徵求美國佔領軍的意思的前提下,自行搞一套。這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是,美國人不動聲色。當時的日本雖然是在美國人的統治之下,但是,日本的所有的媒體都是相對自由的。也就是,新聞輿論不必看日本政府的眼色發表新聞報道,但是必須遵循佔領軍司令部頒布的新聞報道的底線, 因此在報紙上自由討論戰後日本憲法修訂的做法,得到了美國佔領軍司令部的支持。事前通過充分的醞釀與討論,美國佔領軍司令部下屬的民政局,很快就讓整個日本國民明白了美國人的意思。並且取得日本廣大民眾的認同與支持。當時的日本最大媒體《每日新聞》,常常把各家各派的修改憲法思路與方法,整版整版地刊登出來,供大家充分討論。當時最激進的要算日本***與自由民主黨派人士的修憲方案了。這些方案不但要堅持廢除日本天皇制,而且還要把日本像美國那樣設置成一個互相獨立的聯邦,各聯邦都有自己獨立的政府、憲法與議會。對日本國民對日本捲入戰爭的罪惡之中的歷史與思想根源進行了深入的反思。許多不同的聲音同時出 現在日本的各種大小的報刊上。這個過程對日本制憲會議的內容與主題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根據當時的媒體調查,至少有90%以上的日本國民,擁護美國的改革指導方針。當美國人看到日本臨時政府對憲法修改草案之後,完全徹底地失去了對日本臨時政府的信心,因此,在日本國民、臨時政府,甚至包括華盛頓白宮都完全不 知情的情況下,GHQ民政局秘密組建了另一個臨時制憲小組。玩起了類似於美國當年在費城的五十五人制憲小組會議的游戲,而且所用的時間更為短暫。這個制憲 小組共二十四人,沒有一個日本人參加。由當時民政局局長惠特尼准將親自領導與指導。這個制憲委員會必須搶在由多國組成的「遠東國際委員會」生效之前,制定出日本的憲法。制憲會議地點就設置在東京第一生命大廈第六層的舞廳。把舞廳圍起來,十分像一個巨型的牛欄。後來,這個制憲小組的討論地點就乾脆叫「牛欄」。
民政局制憲小組由24位官員組成。16位武官,8位文官,全部是美國軍隊的軍官。官階最高的是惠特尼准將,職位最低的是猶太女郎,年僅22歲,剛剛大學畢業的女孩子西羅塔,但是,她也是唯一有在日本定居生活與學習經歷,對日本社會有切身體驗的美國人,也是制憲小組中唯一精通日語的人。將她納入制憲小組,顯然是考慮到,如果沒有一個人懂日本,而來制定日本憲法這樣重大的事情,顯然也是不太合情理的。這24位雖然全是美國軍隊的軍官,但是卻沒有一位是職業軍 人出身。包括惠特尼准將在內。制憲人員包括:四位律師出身的陸軍上校查爾斯·凱德斯,指揮官小阿爾弗雷德·哈西,陸軍中校邁洛·羅威爾和陸軍中校弗蘭 克·E.·海斯。普林斯頓大學行政學博士米爾頓·埃斯曼中尉,報紙編輯兼發行人、海軍中尉奧斯本.海格,華爾街的投資家,陸軍上尉弗蘭克.瑞佐等等,類似這 樣的身份的人,佔了二十個,真正法律出身,有律師資格的僅四人。就是這樣一個臨時班底,他們的效率卻是奇高的,他們在討論過程中,完全排在了官階與年齡的限制,每個人都能夠充分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完全是平等自由的探討。因此,僅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在完全不參考日本明治憲法與日本歷史的情況下,就把一 部在戰後六十多年時間里讓日本發展的憲法制定出來了。也就是這部憲法,後來成就了日本今日的樣子。當然,憲法雖然是他們親自草擬出來的,但是,思想靈魂卻是盟軍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將軍的。
五,新憲法究竟是個什麼樣子
阿克阿瑟將軍在制定憲法之前,作了一個簡短的,也可以說是後來日本憲法的基本指導思想。第一,天皇處於國家元首的地位。皇位世襲。天皇的職務和權能將基於憲法行使,並為憲法所示的國民基本意志負責。第二,廢止作為國家主權的戰爭權力。日本放棄以戰爭為手段解決本國紛爭及至保持本國的安全。日本的防衛和保護,依靠的是打動當今世界的崇高理想。不批准成立日本海陸空軍。日本軍隊不被授予交戰權。第三,日本的封建制度將終結。貴族的權力除皇族外,以現在者一代為限。華族今後不再享有國民、市民之外單獨的政治權利。預算模仿英國制度。
這個由當時美國中下軍官組成的、年輕的、充滿活力的GHQ民政局日本憲法起草小組,對最高統帥的指示,作了最合乎自由主義的解釋,天皇的位置雖然被定位為國家元首,但是,卻與英國國王一樣,完全是一個虛君。只是在禮儀上代表國家,只起到一種國家的「象徵」的作用。由於唯一女性西羅塔的介入,因此,日本憲法第一次明確規定了男女兩性之間的完全平等。這對日本也是一次了不起的革命。由於朝鮮戰爭的爆發,由麥克阿瑟將軍規定的「日本的防衛與保護,依靠的是打動當今世界的崇高理想」,被作了較大的修改,允許日本成立不叫軍隊,而被稱為「自衛隊」的憲兵與海岸警備隊。因此,日本後來出現的軍隊,實際上有中國人的一份功勞。如果按照美國當時的意思,日本將永遠沒有自己的軍隊。盡管如此,美國制定的憲法仍然嚴格限制日本的自衛隊的獨立交戰權與保持海陸空軍的權利。也就是永久性放棄戰爭。而且,為了使日本憲法能夠得到較為穩定的行使,還決定在1955年美國駐軍退出日本之前,不許可任何憲法修正案出現。日本,從此,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還是教育,都在這部幾個年輕人,在「牛欄」,僅用一個星期制定出來的憲法之下,並且成為了今日發達之日本。日本的歷史在幾個年輕的美國 軍官的談笑之聲中得到完全徹底的改寫。
日本的憲法的成功,或許給我們這樣的啟示:一個國家最大的潛能來源於一個國家成功的公民教育。憲法無非是成就公民,並且保護公民。一個國家的政治,其實也不過如此。在公民教育面前,在憲法中所蘊含的普世價值中,其實既不會有什麼美國特色,也不會有什麼日本特色。那麼,中國特色呢?應該是由中國人自己來思考了。 2008年11月3日 (以上關於日本二戰後的憲法制定過程的相關資料全部來源於美國約翰。W。道爾著,胡博譯,《擁抱戰敗》,三聯書店,2008年9月出版,第324-352 頁。)
❻ 日本新聞傳播史的明治維新後的新聞傳播業
1867-1868年明治維新後,很短的時間內,日本的現代新聞業形勢走過了西方國家「官報——黨報」的發展階段,轉向商報時期。 日本明治維新後,政治斗爭很快就導致出現尊王派和佐幕派,1868年2月以後,這兩派都分別出版了系列代表自身觀點的報刊,《太政官日誌》(尊王派)和《中外新聞》(佐幕派)。從新聞業務角度看,由柳河春三主辦的《中外新聞》,代表了日本黨報時期報刊的較高水平。
1869年,明治政府公布了第一條報業的法規《報紙印行條例》,實行出版許可制。佐幕派的報刊被查禁。1871年12月,由橫濱富商原善三郎等人出資,在神奈川縣令井關盛艮的支持下,《橫濱每日新聞》出版,這是日本第一家日報,新聞與廣告各佔一半篇幅,呈現出一定的商報傾向。
《橫濱每日新聞》(1871),還有1872年創辦的《東京日日新聞》、《郵便報知新聞》、《新聞雜志》(報紙)等,都有不同的官方支持背景,可稱「民辦官助」。
19世紀70-80年代,官方內部出現的矛盾逐漸影響到報刊,出現所謂的「官權派」(立憲改進黨)、「民權派」(自由黨)、「帝政派」,各種報刊多少都捲入到黨派斗爭中,成為各個黨派的機關報或附庸。1875年6月和1882年4月修訂的報紙條例和1875年制定的「誹謗律」,實際上取締了言論自由。
日本新聞史上的官報時期是官方和報人都處於幼稚階段的獨特現象;而基本處於當權者有效控制下的當寶時期,則僅僅是其傳統專制體制的一種自由主義外形。 就在一些報刊熱衷於政論的時候,1873年出現了版面小、不刊登爭論、以社會和娛樂新聞為主的「小報」,一般把《東京假名書新聞》視為最早的典型報紙。但後來再在競爭中留存並聞名的,則是1874年創刊於東京的《讀賣新聞》和1879年創辦於大阪的《朝日新聞》。《朝日新聞》1886年確立的「通則」第一條寫道:「以公平無私為宗旨,以作世人耳目為本職」。曾經在1876年出版《文明概論略》一書而聞名的福澤諭吉,確立了一種「獨立不羈」的板報方針,爭取到不同派別的讀者。實際上,從這時起,日本所有的報紙都轉向了大眾,由於不存在高級報紙,所有報紙就內容和水平而言,介於西方的高級報紙與大眾報紙之間。
1886年,《郵便報知新聞》的主持人矢野文雄從歐美考察回來,在編輯、經營、發行等方面對報紙實行現代產業化管理。因其成功,是的產業化管理成為日本日報的一種出版傳統。
與報業的發展相適應,1887年,日本第一家通訊社東京急報社成立,創辦人為六角正太郎。此後,許多通訊社紛紛建立。其中1903年建立的帝國通訊社和1901年建立的日本電報通訊社是主要兩大競爭對手。
受美國黃色新聞潮的影響,1892年由黑岩周六創辦的《萬朝報》,以及1900年出版的《二六新報》成為典型的煽情報紙。它們在東京炒作社會新聞,甚至政治新聞,以大眾的名義對官員和經濟暴發戶進行揭醜,得到讀者青睞,發行量大增。而在大阪,19世紀末20世紀初,《大阪朝日新聞》和《大阪每日新聞》形成激烈的競爭局面,並先後改為股份公司制。報紙運轉中形成編輯、經營兩個中心。1924年正力松太郎買下《讀賣新聞》後,獲得了快速發展,1930年,與《朝日新聞》、《每日新聞》在東京形成三報第一次鼎力競爭的局面。
然而,商業性發展的報刊是不能觸及國內政治問題的。這種情形下的日本報業產業化,是一種畸形發展。作為產業,必須找到讀者感興趣的話題和進行適當的炒作,以爭取更多的讀者。物質上的商業利益加精神上的國家主義,正是驅動日本媒介從明治到大正時代產業化的兩個輪子。 從明治時代開始,到大正時代,對新聞的越來越嚴厲的控制,在精神上做足了准備。1889年頒布的《大日本帝國憲法》,規定日本臣民的權力必須服從德國那種「法律限度」。強調的是「日本臣在法律范圍之內有言論、出版和集會的自由」。
從世界上不允許存在政黨報刊,到頒布和修訂一系列管理法規,以及懲處一批又一批的媒介和記者,日本當權者有效地先頂了媒介的言論和報道範圍。日本的媒介本來就沒有與當權者抗爭到底的傳統,經過幾個不大的斗爭回合,便基本上被納入了天皇專制制度的軌道,在鼓吹國家主義方面,不少媒介充當了自覺地工具。
❼ 關於日本,大眾傳媒,媒體,政府機構,新聞自由,法律
國家出資的,但是在考慮民營化。
❽ 為什麼日本沒有腐敗官員,他們是怎麼監督的,是新聞自由的原因嗎
首先,日本通過法律方式對公務員的腐敗行為進行嚴格限制。在行政領域,公務員的廉政法規包括《國家公務員法》和《國家公務員倫理法》等。此外,在容易出現腐敗行為的領域,也有詳盡的法律法規。如《關於整頓經濟關系罰則的法律》、《防止不正當競爭法》等。按照《國家公務員倫理法》的規定,公務員在參加飯局時,有義務承擔自己用餐的費用(也就是AA制),在去企業或下屬機構視察時,不能隨意接受禮品,哪怕是不貴重的土特產。這些規定在日本公務員隊伍中已經深入人心,絕大多數公務員都會自覺遵守。
其次,選舉領域的政治獻金也容易滋生腐敗問題,日本法律在這方面也有嚴格的限制。如小澤一郎、前原誠司都曾因政治獻金問題受到調查。東京都前知事豬瀨直樹因接受醫療法人「德州會」5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00萬元)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除《公職選舉法》外,《政治資金管理法》對政治資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都進行了嚴格規定。2007年這部法律又一次進行了修訂,各政治團體1日元(約合6分人民幣)以上的全部支出,都有提供發票的義務。
此外,公務員的「定期調動」制度也有效遏制了腐敗的發生。在這種制度下,不管是高級幹部還是剛入職的普通公務員,基本每兩年都要調動輪崗。如經濟產業省每年的5月到7月是「調動的季節」,全體公務員中約有半數會調動,每個人大概每兩年都會被調到其他部門去。很多人調動會誇部門,如經濟產業省的公務員有人會調動到內閣府,也有人調動到外務省。這種制度一方面可以讓公務員接觸更多職位,增強綜合能力;同時也有效遏制了腐敗問題。由於任期短,腐敗問題不易發,即便發生腐敗,也很容易被下一任發現。
還有一個因素造就日本較高的廉潔度,那就是社會和輿論的監督。1974年,時任日本首相三木武夫率先公布個人財產,打開了日本官員公布個人財產的大門,很多政治家的財產和收入高度透明。社會和輿論對公務員和政治家的財產和收入緊盯不放,很難有藏污納垢的空間。在很多腐敗案件中,日本媒體的深度調查甚至不遜色於日本檢方的調查。此外,整個日本社會對腐敗問題容忍度極低,官員一旦發生腐敗問題,就很難東山再起。如1996年日本副部級高官岡光序治因腐敗而落馬被判刑。出獄後,他只能回老家照顧老母親。
腐敗問題事關民意、國運,須長抓不懈。中日同為東亞國家,官民關系和官僚心態有諸多相似之處。日本在治理腐敗問題上的諸多做法,或許能為中國破解腐敗難題提供些許借鑒。
❾ 日本新聞自由百年歷程
摘要:新聞自由起源於1789年的法國《人權宣言》以及1791年的美國聯邦憲法第一修正案,它是基於西方民主與人權觀念基礎上的一項重要權利.這項重要權利在日本經歷了極其艱難的曲折歷程.這一艱難歷程表明,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對於國家的制度建設產生重要影響.在新思想和新制度來臨之際,舊的文化必然極力抵制,從而產生兩種文化的斗爭.雖然傳統勢力異常強大,如果新制度獲得有效的實施,新文化仍有可能逐步取代舊文化.新聞自由最終獲得了日本社會大眾和部分統治層的接受與認同,並為明治憲法與和平憲法的實施做出了重要貢獻.
關鍵詞:新聞自由;明治憲法;和平憲法
中圖分類號:D931.3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2-8580(2007)04-0001-05
新聞自由是構成民主法制社會的重要機制之一,同時也是現代民主社會公民的一項重要政治權利.然而,新聞自由雖然對保障公民權利及民主社會至關重要,由於它同時意味著"限制和約束國家任意使用權力壓制人民意見的表達"[1],而在其誕生之初就受到普遍抵觸.就日本而言,由於歷史上長期實行封建專制,普通臣民不可能與特權階級共享同樣的信息與情報,更不可能擁有新聞自由的政治權利.19世紀中葉,日本受到西方先進文明的挑戰,新聞自由隨著西方的炮艦一同進入日本,為自由民權運動的發展和日本立憲改革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在明治憲法的大部分時期,新聞自由作為民主勢力發展的重要武器,成為立憲運動的"助推器".
1945年,隨著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新聞自由隨著佔領軍進行的民主改革而重新獲得了活力.在民眾與在野黨的推動下,它逐漸發展成為與立法,行政與司法並列的"第四權力",為塑造日本人的近代憲政意識發揮了巨大作用.當今,重大的政治決策或政治決定已經不能完全脫離新聞媒體和國民的關注而孤立進行,在野黨也需要利用它去遏止自民黨的一黨控制.如果離開了新聞自由,立憲文化要素不可能充分發揮遏制傳統專制的力量,更不可能在日本的土壤中成活並發揚光大.
一,立憲運動的"助推器"———新聞自由的勃興雖然日本的出版業早在江戶時代就開始出現,但是政府頻頻頒布取締出版物的禁令.日本最早的禁令最早可以追溯到1673年[2].到了幕末時期,幕府仍然壟斷了很多與其特殊利益相關的情報,而僅通過"御觸書"的法律形式,公示那些即使普通民眾了解也無妨大礙的消息[3]2.1853年,美國准將培里指揮的以蒸汽為動力的"黑船"艦隊駛入東京灣,標志著日本遭遇到了新的民族危機.在危機的劇烈沖擊下,幕府已經不能依靠傳統的權威維持既有統治,同時也不能再壟斷對外的情報和信息.應強烈要求了解海外信息的需要,幕府於1862年1月發行了《官板巴塔維亞新聞》的翻譯報紙,這成為日本報紙的開端[3]15.然而,幕府仍然從各個方面控制著報紙.在早期發展階段,報紙雖由民間人士主持,但是發行等事業均受到幕府的控制,報紙仍在很大程度上充當了向民眾發布政情的"御觸書"的作用.因此,當報紙這一近代文明的產物初到日本之時,作用相當於"政府公告".
1868年,日本歷史上發生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政治改革———明治維新.這場重要的政治改革為新聞自由在日本的生根發芽奠定了基礎.盡管新政府對報紙與出版採取了嚴厲的取締政策,但仍然無法阻擋新聞自由的勃興①.1872年前後,日本首次形成了"言論自由的黃金時代"[4]139.各家報紙百家爭鳴,竟相發表對時勢的描述.它們為自由民權運動時期報紙的轉型奠定了基礎.1874年,以民權運動家板垣退助,江藤新平等起草收稿日期:2007-06-08
作者簡介:魏曉陽(1971-),女,山西太原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憲政史和媒體法.
第22卷第4期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Vol.22No.4
2007年8月&Engineering(SocialSciencesEdition)Aug.2007
【傳播法論壇】
的《設立民選議院建議書》發表於左院御用報紙《日新真事志》上[5],標志著自由民權運動的開始.隨著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很多持反對政府立場的民權派報紙誕生,同時,很多既有的報紙也開始轉向反對政府,報紙從此成為自由民權運動和政黨宣傳政治主張,擴大政治影響的重要武器之一,報紙的性質也完全轉化為表達政治性或社會性立場的言論機關[3]58.報紙還被政黨視為同政府作戰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如自由黨在其機關報《自由新聞》於1882年發行時發表了如下的《發行要旨》:"政黨如果沒有報紙,就如同軍隊沒有武器一樣,拿什麼來征服敵對政黨,向社會擴充勢力呢 "[5]7曾對政府立憲發生積極促進作用的政府腐敗事件———北海道事件———就是由民權派報紙《東京 橫濱每日新聞》《郵便報知新聞》首先揭發出來的[6].在新興的自由民權運動的推動下,曾經對立憲持消極態度的政府終於與其達成了逐漸向立憲政體過渡的妥協案,天皇也於1875年4月14日年發布了《漸次建立立憲政體的詔書》,宣布設立元老院,逐漸建立國家的立憲政體.從此立憲在日本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如果說自由民權運動充當了日本立憲過程的"助推器",那麼作為自由民權運動的"旗手",曾強有力地協助政黨開展獨立宣傳和組織活動的報紙則對日本的立憲過程功不可沒.
政黨機關報之後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它遭到了政府的鎮壓.1875年,政府制定了報紙條例,擴大了禁止刊載事項的范圍,大幅度限制了新聞自由:規定對"政事,法律之記載,不得妄加批評"(第11條),"政府官員,衙門公務或有關外交事類,雖細瑣之件,亦禁止私自揭載"(第15條),這一新聞法成為"日本新聞史上最殘酷的鎮壓法規".[7]59政府同時公布了《讒謗律》,新設"皇族不敬罪","官吏侮辱罪",很多報紙屢屢被停止發行.然而,政府的鎮壓最終不但沒能阻止輿論的導向,反而激發了人們的逆反心理,因鎮壓被投入監獄的人反而被視為英雄[3]68.持反對政府立場的報紙仍然占居多數.政府的一些高官人士如伊藤博文,井上馨等又改用"懷柔"政策,反過來拉攏報界人士.很多報界知名人士由此進入元老院或外務省等政界,報社儼然成為選拔官吏的"龍門"[3]69.1881年起,日本報業從官報時期進入了政黨辦報時期[7]57,作為全體國民性的政治運動綱領性要求,言論自由也於同年由立志社首次提出②[4]128.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日本初期的新聞自由斗爭已獲豐碩成果,報業在政治上已取得相當地位[8].另外,一些提倡中立和以娛樂為中心的報紙得以避免政府的鎮壓而殘留並進一步發展起來.如以"獨立不羈"為編輯方針,由福澤諭吉創辦的《時事新報》,以"公平無私"為宗旨的《朝日新聞》巧妙地避開了政府的鎮壓而得以生存.
在制定明治憲法之前,新聞自由繼續受到了民間制憲力量的熱心擁戴.築前共會憲法草案第35條規定:為保證國民自由發表言論,可事先接受檢查,並印刷公開發表其思想與理論,但是要對國憲與法律承擔責任[9]234.
交詢社第70條規定:日本國民如不妨害國家安全或不誹謗誣陷他人,有發表其意見和出版公布的自由[9]260.植木枝盛草案規定:日本人民有思想的自由(第49條);日本人民有表達言語的自由權(第51條);日本人民有發表議論的自由權(第52條);日本人民有記錄其言語並印刷公之於眾的權利(第53條);如政府恣意違背國憲擅自剝奪人民自由權利,損害建國之旨趣,日本國民有權顛覆其並建立新政權(第72條)[9]282-284.
另一方面,此時的新聞自由雖然還沒有得到司法機構的有效保護,但是其發展令統治層也不得不對其重視.早在1880年元老院的第3次草案中就對其予以一定形式的認可,其中的第3篇第12條規定:國民可以以文字印刷的形式將其意志公布於眾,但是不能違反法律;國民有集合團結的權利,但是其限制受法律規定[9]155.1888年,伊藤等人草擬的夏島草案出台時,也將"日本臣民在法律范圍內享有言論,著作印刷,集會及結社自由"規定為臣民的權利[9]585.
該草案經樞密院審議時,獲得了統治層的多數支持.第一次審議時,傳統保守勢力的代表森有禮首先就"臣民的權利與義務"一章提出了尖銳的反駁意見.他認為:"'臣民的權利義務'應改為'本分'……臣民對天皇只有本分和責任而無權利."[9]601森有禮之所以提出這一修改意見,是因為他堅信"將國民視為家僕"的傳統思想是不可撼動的.伊藤博文用立憲思想予以反擊:"創立憲法的精神內容第一就是指限制君權,第二是保護臣民的權利.因此,如果憲法不明記臣民的權利,而只規定責任,就沒有必要制定憲法.無論什麼樣的國家,如果不保護臣民的權利,也不限制君主的權力,而只規定臣民有無限的責任,君主有無限的權力,那麼這樣的國家被稱為君主專制國家.服兵役,納稅是臣民的本分,而享有財產,言論集會自由就很難說是臣民的本分,所以應將權利與義務加以區別."[9]602伊藤的反駁充分反映了其超前的憲政意識,同時他的主張獲得了多數人的支持,二人的辯論最終以投票表決的方式否定了森有禮的意見,包2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8月括新聞自由在內的言論,著作印刷自由最終進入明治憲法文本.二,明治憲法———新聞自由的有限保障新聞自由作為權利能夠進入明治憲法並非偶然,它與當時的日本經濟,社會與政治情況密切相關.首先,"黑船"事件的沖擊使日本人開始向世界廣求知識.言論自由論也由那些熱衷於吸收歐美先進國家文化的開明官吏或留學生引入.律田真一郎翻譯的《泰西國法論》是日本最早引進有關言論自由的文章,相關文章的翻譯及介紹都為新聞自由的發達提供了文化啟蒙[4]128.其次,日本的經濟,社會與政治發展為新聞自由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其中最重要的是由明治維新所打破的封建舊秩序的解體及全新的政治改革從不同程度上釋放了民主力量的發展.之後自由民權運動的興盛又使報紙及新聞自由最終從"探國民之實情,知世間之真相"的"望遠鏡"發展成為人們爭取權利的武器.在言論自由最初引入日本時,並不被視為確保經濟和政治利益,由人民爭取權利的手段,相反被視做用來保證全社會———政府和人民———的調和及"活躍"的自主獨立發展,為了"緩和人情,睜開雙眼,看他人所長",為了"幫助人們交流","一國文明之發展,匯集眾人之智慧"[4]130.而現在它已經迅速發展成為民主力量發展的重要工具.在民主勢力的積極推動下,它終於作為臣民的基本權利走進了憲法.
新聞自由不僅成功走進了明治憲法的文本,還為明治憲法的實施發揮了重要作用.首先,新聞媒介所具有的公開信息的特殊功能為政治過程的公開,透明和公正發揮了獨特的功效.1889年2月11日,明治憲法頒布典禮舉行時,東京有10大報社作為總代表參加了典禮儀式.之後,各報社利用各種方式對該典禮進行了全程報道.例如,《東京日日》報紙在憲法頒布的上午十點之前就以號外的形式率先公布了全文,遠在大阪的《朝日新聞》也不惜花費巨資以當時最先進和昂貴的電報通訊形式公布了敕諭和憲法全文,其他報社也都不惜代價利用當時先進的通信設備(電報,電話和鐵路等)進行了第一時間的報道[3]141-142.憲法頒布之後,很多報紙還以社論的形式對憲法進行了通俗易懂的解說③.1890年的第一屆國會召開之際,很多大的報社向國會成功爭取到了及時報道議會決議情況的權利,並旁聽以後的歷屆議會,對會議情況加以詳細報道[10],立法過程因而得到相當程度的公開.
其次,報紙直接參與護憲運動,促進憲政發展的作用甚至可與當代報紙發揮的功能相媲美.例如,日本歷史上兩次著名的擁護憲政運動都有報社的直接參與.
1913年1月第一次護憲運動期間,西園寺內閣由元老策劃而導致垮台.之後,各地共155個報社,344名記者組成了擁護憲政同志記者會,發起了"擁護憲政,打倒閥族"的運動.他們以"打倒桂內閣","督勵議院"為目標,並取得了一定勝利④.1913年底,由各報社公開派出的記者組成的"刃傷記者聯合會"以西門子公司向海軍行賄事件為借口,展開了打倒山本內閣的活動,同樣取得了勝利.第二次護憲運動的1924年1月,各報社頻繁召開新聞記者大會,紛紛發表聲明,主張早日實現普選.如東西十五社於1923年12月27日發表的聯合聲明中稱:"我們的主張是,無條件廢除納稅資格的限制,立刻實行一般的普遍選舉".[5]42報社的活動在最終促進違反憲法原則的清浦奎吾內閣垮台和日本歷史上第一屆政黨內閣誕生的同時,最終也有利推進了普選法的通過.、最後,新聞自由曾在一度時期打破了政府與媒介相抗爭的二元對立模式,形成了由司法審判,政府與媒介相制衡的三元解決模式.新聞媒介不能由政府的恣意行政來控制,即使政府不滿意其做法,也需起訴法院,由法院來解決⑤.該模式雖然因第2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告解體,但是近代憲政制度為新聞自由做出的司法保障的嘗試為日本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驗.
然而,我們也應當注意,言論自由等權利的爭取與實施過程也是備受束縛的過程.它雖然作為臣民的權利成功進入憲法,但是有苛刻的前提條件.明治憲法第29條規定:日本臣民在法律范圍內享有言論,著作印刷,集會及結社自由的權利,第8條還規定了政府"可運用天皇緊急敕令,不經國會同意,限制報紙的言論及報道".
第29條中規定的"法律"其實就意味著報紙條例,保安條例,出版條例和集會條例的"言論四法",它們都與是憲法原則相違背,嚴重約束新聞自由的法律.在明治憲法尚未實施之前,它們就如緊箍咒一般牢牢控制了新聞自由的進一步發展.在明治憲法實施之後,新聞自由同樣受到政府的嚴厲控制,同時隨著法西斯在日本的發展,新聞自由成為軍部專制勢力的工具.
三,新聞自由的戰後重生1945年8月14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根據《波茨坦公告》的規定,同盟國軍隊進駐日本.此後,美國以盟國的名義,取得了單獨佔領日本的特殊地位.《波茨坦宣言》第10條闡明了日本新聞領域的改革方針:"日本國政府應排除一切障礙,在日本國民之間恢復和加強民主主義的傾向.應確立言論,宗教,第22卷第4期魏曉陽:日本新聞自由的百年歷程3思想的自由及對基本人權的尊重."該方針的確立成為日本戰後新聞領域改革的主旨,新聞自由也重新在日本獲得再生.
在明治憲政的後期,法西斯軍部對新聞自由採取了嚴格控制,使新聞自由最終成為其控制的工具.然而,新聞自由曾作為國民爭取權利與政黨擴大政治影響的重要武器之一,在它與傳統保守政治勢力做斗爭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也為立憲政治的發展發揮了獨特的功效.因此,新聞自由在日本是有一定歷史根基的.當佔領軍進行一系列新聞領域的改革時,新聞自由取得了空前的進步.1945年9月到10月,佔領軍司令部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連續發布了針對日本新聞改革事宜的7個重要文件,要求日本政府停止,禁止對報紙,出版,廣播,電影等大眾媒介的審查和其他一切管束,廢除言論管制,撤消對新聞,電影,通訊的一切限製法令⑥.其中,10月4日的命令要求日本政府"取消並立即終止"所有限制"思想自由,宗教自由,集會和言論自由"的法律,必須允許"對天皇,帝國制度以及日本帝國政府的不受限制的討論",釋放所有根據這些法律所關押的政治犯,取締所有參與壓制政治和公民自由的組織(包括特高組織,情報局等),並罷免所有曾參與實施這些法律的官僚和警察.因為該項命令是對明治憲法體制下新聞自由觀念的革命性沖擊,自然遭到了日本政府的反抗,內閣還試圖以辭職為要挾.然而,佔領軍司令部並沒有就此放鬆對新聞領域改革的力度,反而更換新一屆內閣繼續改革.10月6日,佔領軍司令部又繼續發出"廢止日本政府對電影業的控制"的備忘錄.1946年2月26日,發出了"關於禁書及其他被禁出版物"的備忘錄.
在發布上述命令的同時,佔領當局還於1946年1月對報業機構進行了整肅,規定凡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在日本報社任社長,編輯局長等職務的人,均在被整肅之列.結果,有351名報社社長和主要領導人被解除了職務[7]109.需要注意的是,佔領軍的這一改革雖然遭到日本政府的抵抗,卻順應了日本新聞界自身的需求, 日本新聞領域內部也開始行動起來.1946年7月3日,由全國100多家主要傳播機構共同加盟組成的日本報紙自律性組織日本新聞協會成立,旨在建立"自由而負責的新聞事業",籍以保護新聞自由.它於7月23日發表了《新聞倫理綱領》,此綱領規定了日本新聞進行自律的原則,成為日本新聞界延續至今的"憲章".綱領表明了對新聞自由的主張:"除有損於公共利益和受到法律禁止的場合,報紙有報道,評論的完全的自由,對禁令批判的自由也包含其中.這一自由是人類的基本權利,必須徹底維護"(第1條),"個人主張自由之同時,亦寬容他人主張自由之民主主義原理,在新聞編輯上應予明白反映.對於自己主義,主張相左之政策,亦給予同等篇幅之介紹,報道,如此寬容,正是民主主義報紙之基本特質."(第5條).
在佔領軍與日本新聞機構的努力下,1946年11月3日制定的《日本國憲法》成功地為新聞自由的確立和保障提供了最高的法律規范,其中第21條規定"保障集會,結社和言論,出版及其他一切表達的自由.不得對之進行審查",第2款還特別規定絕對禁止檢查,即事前制止.
1947年佔領軍最高司令部醞釀通過電波三法:電波法,廣播法,電波監督管理委員會設置法,確立了"廣播應當獨立於政府,政黨;確立廣播自由,不偏不黨"的原則,同時設立自治的電波管理委員會對廣播進行指導.這一改革遭到了日本政府的反對.他們要求自己控制廣播權.麥克阿瑟親自寫信給吉田茂總理,要求堅持原來的意見,並進一步增強委員會的獨立性.日本政府只有被迫接受[11]37.民營商業廣播和電視由此相繼誕生,大眾傳播產業迅速發展起來.
在上述佔領軍司令部的大力推行下,戰前飽受摧殘的日本新聞業又重新獲得了自由和復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佔領軍司令部對其他領域的改革意見都是先向日本政府發出,既而由政府施行的;而對於新聞領域的改革,卻是由佔領軍司令部親自,直接部署的[11]9.因此,相對於其他領域的改革, 日本新聞領域的改革更為徹底,並由此奠定了戰後日本新聞自由確立的堅實基礎.但是另一方面,隨著最高司令部的佔領政策向間接方式的轉變,很多新聞機構,包括曾在戰時為推進政府的措施出過力的日本廣播協會也同其他日本統治機構一樣得以保留.它們為戰後新聞自由的發展設置了相當的障礙.新聞自由在日本發展的百年艱難歷程帶給人們的深思是深遠的.社會生物學家認為,和自然進化類似,文化的進化過程也存在著基本單元,也就是所謂的"文化基因"(culturgen)[12].文化是所有共享文化基因的認知和行為過程之結果.和自然基因進化類似,代表不同觀念的文化基因相互競爭,優勝劣汰.某個"文化基因"是否能在一個陌生的社會里生存下來並發揚廣大,取決於這種文化是否能在和其它文化基因相互競爭的過程中獲得更多人的接受和認同.一個重要的決定因素是社會多數人在實踐過程中感受到特定文化的用途,因而即使特4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8月定文化基因對一個社會來說是全新的,只要它被允許和其它現存的文化基因平等競爭,它仍然可能通過社會接觸和實踐而確立自己的地位.新聞自由作為權利的西方民主觀念作為西方憲政文化中的"文化基因"而由外壓隨"黑船"一同登陸日本列島,便開始了與日本傳統"文化基因"相互競爭的歷程.部分由於簡單的"拿來主義"與功利主義,也部分由於日本統治層精英的先進意識,這些"文化基因"被允許和日本既存的"文化基因"平等競爭.盡管競爭的歷程艱難而曲折,但不能否認的是,新聞自由最終獲得了日本社會大眾和部分統治層的接受與認同,並為明治憲法與和平憲法的實施做出了重要貢獻.
❿ 世界各國有什麼法律是管媒體等輿論的
1 英國對媒介內容的管理,報業和廣電媒體截然不同。由於英國沒有《出版法》和《新聞法》,所以對於報紙內容沒有專門法律規章的制約,也沒有專門的管理機構監管,只要不違反基本法律中的相關規定,政府不會橫加干涉。
而英國對廣電媒體的管理較報業而言嚴格很多,政府按照國會的條令來建立專門的管理機構,比如獨立電視委員會(ITC)、無線管理局(RA)、BBC理事會、通信管理局(OFCOM)等,同時還頒布廣播電視法案、通信法案,對從廣播執照、責任、節目內容、廣告到媒介所有權等等都有非常詳細的條文約束。除此以外,廣電媒體也必須遵守基本法律中的相關規定。
英國屬於典型的海洋法系國家,其憲法(consititution)框架是不成文法,也就是說沒有一部專門的憲法法律文件。但是,在這一憲法框架下有許多來源可以作為依據,只不過,有些來源被記錄下來,而另一部分則沒有被記錄下來。這些來源都是在日常具體實施過程中針對出現的緊迫問題作出的反應,決不是根據某些理論而先驗地制訂出的廣泛而又全面的法律條文,所以這些法律來源也經常會有修改和補充。
英國有法律明確保護公民名譽不受無理惡意的詆毀與誣蔑,這些誹謗包括文字形式的誹謗(libel)和口頭形式的誹謗(slander)。任何製造和散布誹言的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對於媒體而言,損傷他人利益、品格和名譽的內容一旦發表,就被認定為誹謗,而這其中直接或間接傳播誹謗的人,也可以被起訴責償。法律責難的重點不在於書寫,而是在於「公布」,法律課責的也只是事實,而不問意思。 法庭上原告只要向陪審員和法官證明 :被告的言論損害了原告的名譽、被告的言論確確實實是針對原告的、被告的這些言論已經被發表了,那麼,媒體就當被判誹謗罪。不過,到目前為止,英國還是沒有專門的《隱私權法》。只是在一些普通的法律條款中有所論及: 比如,《數據保護法》禁止為某一目的收集的數據被用於其他用途。依據本法, 數據擁有人有權了解記者用了自己哪些材料。不過,1998 年通過的《數據保護法》規定了某些例外情況, 即數據的某些特殊用途可以不受此法限制, 新聞調查便是一種重要的特殊用途, 因而是一種例外。
另外,《信息法》禁止泄露機密, 例如僱主的某些機密
2 美國立國之初,就通過憲法第一修正案(也稱人權法案)確立了"國會不得廢止言論自由與出版自由;或限制人民集會請願、訴願之自由。"美國新聞界把憲法第一修正案看作是美國第一部的新聞法,具有重要意義。美國早期的政治家把爭取言論自由與出版自由視作美國政治觀念中"人權"的一個核心內容。
由於當時美國政黨報紙林立,一些報紙經常相互攻擊漫罵,1798年美國國會通過了《誹謗法》,約束報紙敗壞政府官員名譽而製造惡意的言論。《誹謗法》1801年在失效。
行業協會自律是美國媒體控制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是美國媒體經常性管理的一種方式。現在美國媒體的各種協會很多,制定了詳細的自律條款,約束媒體從業人員的行為。美國報紙發行人協會1887年成立,主要是維護報紙所有者的利益,同時自律協會內部成員的新聞道德行為。1992年該協會與其他五個協會合並,是美國歷史上存在時間較長的行業自律組織。美國報紙主編協會,在1923年首屆年會上就提出了關於新聞道德准則的《新聞規則》。1929年全國廣播業者協會通過了《全國廣播業者協會道德准則》、《全國廣播業者協會商業行為准則》,以後又有《全國廣播業主協會電台准則》、《全國廣播業主電視准則》,美國所有的商業電台和電視台中,一半以上加入了這個協會。
美國現代媒體運作方式成熟,各個不同媒體現在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工作程序,其中也包括了媒體內部工作管理機制,保障媒體可以實現報道目的。
這種管理機制更注重的是如何提高報道的質量,著眼點不僅僅是控制記者,但是確有一些限制性的條例和觀念。所以記者的報道一般並不是隨意的,更多的時候是根據整個報道計劃完成報道任務。
更重要的是,美國媒體從業者遵從著WASP(盎格魯撒克遜白人)文化傳統精神,追求自由平等和個人的權利,強調媒體的"社會責任感",加之美國媒體的高度壟斷化,他們與管理者並沒有根本觀念的沖突,在很多的時候,他們的利益是一致的,很多媒體從業者自願遵守這些條例法規。這在9.11事件中體現的十分明顯,這一期間美國輿論的高度一致,在他們看來很正常
其他講起來就太多了 還有法律根源 也非常多 多的可以寫好幾本書 你要是真想了解 去買些相關的法律書籍看下 我能說的也就這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