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戒毒條例
❶ 社區戒毒人員應當遵守什麼規則
社區戒毒規定:
第十三條 對吸毒成癮人員,縣級、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社區戒毒,並出具責令社區戒毒決定書,送達本人及其家屬,通知本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
第十四條 社區戒毒人員應當自收到責令社區戒毒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到社區戒毒執行地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報到,無正當理由逾期不報到的,視為拒絕接受社區戒毒。
(1)2016最新戒毒條例擴展閱讀:
社區戒毒注意要點:
1、社區戒毒工作要創新宣傳教育模式。相較於傳統的政府部門的宣傳教育模式,社區戒毒的更容易求變創新,以最貼近群眾的宣傳教育活動,起到「滲透式」的禁毒效果。
在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中加入「禁毒元素」,宣傳禁毒法律,普及禁毒知識,更容易得到社區居民的響應,在居民的口耳相傳中,為更多群眾所接受;做到擴大禁毒宣傳教育覆蓋面,減少死角盲區,寓「禁」於樂,增強實效。社區戒毒的宣傳教育工作不但能讓人「入眼、入耳」,更能深入人心,讓百姓群眾真正樹立起正確的防毒、禁毒意識。
2、社區戒毒要充分發揮禁毒志願者的積極作用。禁毒志願者作為最龐大的禁毒工作群體,是社區戒毒的中堅力量。他們能時常與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的談心交流,還可以為他們解決生活難題,提供幫助,讓吸毒者盡快走出吸毒陰影。
家常式的交流,全方位的幫扶,穩定了吸毒者的心理,也讓吸毒者看到生活的曙光。
戒毒者的高復吸率一直是禁毒工作中的一個大問題,禁毒志願者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監督戒毒者是否復吸,在必要時,疏通吸毒者的心理,杜絕吸毒者日後復吸的可能。並且在開展社區戒毒工作當中,各種社區戒毒活動都少不了禁毒志願者的參與和協助。
因此,禁毒志願者廣泛參與社區戒毒的格局,是全面禁毒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障。
❷ 吸毒成癮認定辦法(2016修訂)
第一條為規范吸毒成癮認定工作,科學認定吸毒成癮人員,依法對吸毒成癮人員採取戒毒措施和提供戒毒治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戒毒條例》,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吸毒成癮,是指吸毒人員因反復使用毒品而導致的慢性復發性腦病,表現為不顧不良後果、強迫性尋求及使用毒品的行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個人健康及社會功能損害。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吸毒成癮認定,是指公安機關或者其委託的戒毒醫療機構通過對吸毒人員進行人體生物樣本檢測、收集其吸毒證據或者根據生理、心理、精神的症狀、體征等情況,判斷其是否成癮以及是否成癮嚴重的工作。
本辦法所稱戒毒醫療機構,是指符合《戒毒醫療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的專科戒毒醫院和設有戒毒治療科室的其他醫療機構。第四條公安機關在執法活動中發現吸毒人員,應當進行吸毒成癮認定;因技術原因認定有困難的,可以委託有資質的戒毒醫療機構進行認定。第五條承擔吸毒成癮認定工作的戒毒醫療機構,由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會同同級公安機關指定。第六條公安機關認定吸毒成癮,應當由兩名以上人民警察進行,並在作出人體生物樣本檢測結論的二十四小時內提出認定意見,由認定人員簽名,經所在單位負責人審核,加蓋所在單位印章。
有關證據材料,應當作為認定意見的組成部分。第七條吸毒人員同時具備以下情形的,公安機關認定其吸毒成癮:
(一)經血液、尿液和唾液等人體生物樣本檢測證明其體內含有毒品成分;
(二)有證據證明其有使用毒品行為;
(三)有戒斷症狀或者有證據證明吸毒史,包括曾經因使用毒品被公安機關查處、曾經進行自願戒毒、人體毛發樣品檢測出毒品成分等情形。
戒斷症狀的具體情形,參照衛生部制定的《阿片類葯物依賴診斷治療指導原則》和《苯丙胺類葯物依賴診斷治療指導原則》、《氯胺酮依賴診斷治療指導原則》確定。第八條吸毒成癮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機關認定其吸毒成癮嚴重:
(一)曾經被責令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含《禁毒法》實施以前被強制戒毒或者勞教戒毒)、社區康復或者參加過戒毒葯物維持治療,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二)有證據證明其採取注射方式使用毒品或者至少三次使用累計涉及兩類以上毒品的;
(三)有證據證明其使用毒品後伴有聚眾淫亂、自傷自殘或者暴力侵犯他人人身、財產安全或者妨害公共安全等行為的。第九條公安機關在吸毒成癮認定過程中實施人體生物樣本檢測,依照公安部制定的《吸毒檢測程序規定》的有關規定執行。第十條公安機關承擔吸毒成癮認定工作的人民警察,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二級警員以上警銜及兩年以上相關執法工作經歷;
(二)經省級公安機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組織培訓並考核合格。第十一條公安機關委託戒毒醫療機構進行吸毒成癮認定的,應當在吸毒人員末次吸毒的七十二小時內予以委託並提交委託函。超過七十二小時委託的,戒毒醫療機構可以不予受理。第十二條承擔吸毒成癮認定工作的戒毒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依照《戒毒醫療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進行吸毒成癮認定工作。第十三條戒毒醫療機構認定吸毒成癮,應當由兩名承擔吸毒成癮認定工作的醫師進行。第十四條承擔吸毒成癮認定工作的醫師,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符合《戒毒醫療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
(二)從事戒毒醫療工作不少於三年;
(三)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第十五條戒毒醫療機構對吸毒人員採集病史和體格檢查時,委託認定的公安機關應當派有關人員在場協助。第十六條戒毒醫療機構認為需要對吸毒人員進行人體生物樣本檢測的,委託認定的公安機關應當協助提供現場採集的檢測樣本。
戒毒醫療機構認為需要重新採集其他人體生物檢測樣本的,委託認定的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協助。第十七條戒毒醫療機構使用的檢測試劑,應當是經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產品,並避免與常見葯物發生交叉反應。第十八條戒毒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依照診療規范、常規和有關規定,結合吸毒人員的病史、精神症狀檢查、體格檢查和人體生物樣本檢測結果等,對吸毒人員進行吸毒成癮認定。
❸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禁毒條例(2016修訂)
第一條為了預防和懲治毒品違法犯罪行為,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員,保護公民身心健康,維護社會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國務院《戒毒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簡稱自治州)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自治州行政區域內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二亞甲基雙氧安非他明(搖頭丸)、氯胺酮(K粉),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第四條禁毒工作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禁種、禁制、禁販、禁吸並舉的方針;實行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第五條自治州、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禁毒工作的領導,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第六條自治州、縣(市)人民政府設立禁毒委員會,負責規劃、組織、協調、指導禁毒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制定禁毒規劃、措施和年度工作計劃;
(二)宣傳禁毒法律、法規和政策,組織開展禁毒宣傳教育活動;
(三)指導、督促本級禁毒委員會成員單位和下級人民政府履行禁毒工作職責、完成禁毒工作任務,對開展禁毒工作情況進行檢查和考核;
(四)統籌協調禁毒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研究決定對毒品危害嚴重的地區進行重點整治,整合利用自治州的戒毒康復資源;
(五)開展吸毒人員監測普查工作,組織調查、評估、分析本地區的毒情形勢,總結推廣禁毒工作經驗;
(六)建立健全和落實禁毒工作表彰獎勵制度;
(七)完成上級禁毒委員會和本級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禁毒工作。
禁毒委員會設立辦公室,負責禁毒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禁毒委員會各成員單位應當根據禁毒工作的目標、職責任務,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配合開展工作,加強信息交流和工作協作。第七條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以志願服務、捐贈、設立幫扶項目、創辦服務機構等形式參與禁毒工作,舉報毒品違法犯罪行為。
自治州、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對禁毒工作成績突出、舉報毒品違法犯罪有功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並對舉報人予以保護。第八條自治州、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禁毒宣傳教育工作體系,加強禁毒宣傳教育基地建設,開展全民禁毒宣傳教育,普及毒品預防知識,增強全社會禁毒意識,提高公民自覺抵制毒品的能力。第九條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民委員會(社區)應當結合實際,通過創建無毒鄉(鎮)、無毒村(社區),建立完善村規民約等形式進行禁毒宣傳教育。第十條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應當將毒品預防教育納入教育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禁毒宣傳教育。第十一條家庭應當重視毒品預防教育,未成年人的父母、其他監護人應當對未成年人進行毒品危害教育。第十二條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和信息服務單位應當根據禁毒工作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禁毒宣傳,免費刊登、播放禁毒公益廣告和專題節目。第十三條自治州行政區域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走私、販賣和非法製造、運輸、持有毒品;
(二)吸食、注射毒品;
(三)非法種植罌粟、大麻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可以用於提煉加工毒品的其他原植物;
(四)走私或者非法買賣、運輸、攜帶、持有毒品原植物、種子;
(五)非法生產、銷售添加罌粟殼(籽、苗)等毒品原植物的食品;
(六)非法生產、經營、買賣、運輸、儲存、提供、持有、使用麻醉葯品、精神葯品和易制毒化學品;
(七)違反國家規定發布麻醉葯品、精神葯品、易制毒化學品的銷售信息;
(八)非法傳授制毒方法;
(九)組織、強迫、教唆、引誘、欺騙、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介紹買賣毒品。第十四條自治州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非法種植罌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禁種鏟除工作,發現非法種植的,應當及時予以制止、鏟除。
村民委員會(社區)、村民小組發現非法種植的,應當及時予以制止,並向公安機關報告。第十五條娛樂場所和洗浴、網吧、賓館、酒店、客棧等服務場所應當落實禁毒防範的規定和措施,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門應當加強指導和監督檢查。
娛樂場所和服務場所應當按照相關規定,張貼、擺放禁毒警示標志、禁毒宣傳品,公布舉報電話,發現場所內的販毒、吸毒等行為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
❹ 《強制戒毒辦法》規定,強制戒毒期限為多長時間
2年。根據《戒毒條例》第27條規定: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為2年,自作出強制隔離戒毒決定之日起計算。這樣的規定延長了戒毒的周期,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社區康復等戒毒措施使戒毒的各個階段緊密銜接,為戒毒人員提供了一個全程的法律保障,有利於他們一步緊接著一步戒毒,避免半途而廢,最終戒斷毒癮回歸社會。
(4)2016最新戒毒條例擴展閱讀
第二十七條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為2年,自作出強制隔離戒毒決定之日起計算。
被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在公安機關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執行強制隔離戒毒3個月至6個月後,轉至司法行政部門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繼續執行強制隔離戒毒。
執行前款規定不具備條件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由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部門共同提出意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決定具體執行方案,但在公安機關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執行強制隔離戒毒的時間不得超過12個月。
第三十三條對強制隔離戒毒場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四十七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提出的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延長戒毒期限的意見,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應當自收到意見之日起7日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對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或者延長強制隔離戒毒期限的,批准機關應當出具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書或者延長強制隔離戒毒期限決定書,送達被決定人,並在送達後24小時以內通知被決定人的家屬、所在單位以及其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公安派出所。
❺ 關於最新戒毒條例
不是不再查了,而是不會每次都檢查了,那叫動態管控。現在頻率會減少了,但是也有可能還是會突然檢查的。所以戒毒了,一定不要再吸了。可以介紹你的朋友到康達自願戒毒中心那裡去啊。都是保密的。
❻ 戒毒條例的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97號 《戒毒條例》已經2011年6月22日國務院第160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❼ 吸毒檢測程序規定(2016修訂)
第一條為規范公安機關吸毒檢測工作,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戒毒條例》等有關法律規定,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吸毒檢測是運用科學技術手段對涉嫌吸毒的人員進行生物醫學檢測,為公安機關認定吸毒行為提供科學依據的活動。
吸毒檢測的對象,包括涉嫌吸毒的人員,被決定執行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被公安機關責令接受社區戒毒和社區康復的人員,以及戒毒康復場所內的戒毒康復人員。第三條吸毒檢測分為現場檢測、實驗室檢測、實驗室復檢。第四條現場檢測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或者其派出機構進行。
實驗室檢測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指定的取得檢驗鑒定機構資格的實驗室或者有資質的醫療機構進行。
實驗室復檢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指定的取得檢驗鑒定機構資格的實驗室進行。
實驗室檢測和實驗室復檢不得由同一檢測機構進行。第五條吸毒檢測樣本的採集應當使用專用器材。現場檢測器材應當是國家主管部門批准生產或者進口的合格產品。第六條檢測樣本為採集的被檢測人員的尿液、血液、唾液或者毛發等生物樣本。第七條被檢測人員拒絕接受檢測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或者其派出機構負責人批准,可以對其進行強制檢測。第八條公安機關採集、送檢、檢測樣本,應當由兩名以上工作人員進行;採集女性被檢測人尿液檢測樣本,應當由女性工作人員進行。
採集的檢測樣本經現場檢測結果為陽性的,應當分別保存在A、B兩個樣本專用器材中並編號,由採集人和被採集人共同簽字封存,採用檢材適宜的條件予以保存,保存期不得少於六個月。第九條現場檢測應當出具檢測報告,由檢測人簽名,並加蓋檢測的公安機關或者其派出機構的印章。
現場檢測結果應當當場告知被檢測人,並由被檢測人在檢測報告上簽名。被檢測人拒不簽名的,公安民警應當在檢測報告上註明。第十條被檢測人對現場檢測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在被告知檢測結果之日起的三日內,向現場檢測的公安機關提出實驗室檢測申請。
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實驗室檢測申請後的三日內作出是否同意進行實驗室檢測的決定,並將結果告知被檢測人。第十一條公安機關決定進行實驗室檢測的,應當在作出實驗室檢測決定後的三日內,將保存的A樣本送交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指定的具有檢驗鑒定資格的實驗室或者有資質的醫療機構。第十二條接受委託的實驗室或者醫療機構應當在接到檢測樣本後的三日內出具實驗室檢測報告,由檢測人簽名,並加蓋檢測機構公章後,送委託實驗室檢測的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收到檢測報告後,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將檢測結果告知被檢測人。第十三條被檢測人對實驗室檢測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在被告知檢測結果後的三日內,向現場檢測的公安機關提出實驗室復檢申請。
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實驗室復檢申請後的三日內作出是否同意進行實驗室復檢的決定,並將結果告知被檢測人。第十四條公安機關決定進行實驗室復檢的,應當在作出實驗室復檢決定後的三日內,將保存的B樣本送交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指定的具有檢驗鑒定資格的實驗室。第十五條接受委託的實驗室應當在接到檢測樣本後的三日內出具檢測報告,由檢測人簽名,並加蓋專用鑒定章後,送委託實驗室復檢的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收到檢測報告後,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將檢測結果告知被檢測人。第十六條接受委託的實驗室檢測機構或者實驗室復檢機構認為送檢樣本不符合檢測條件的,應當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或者其派出機構負責人批准後,由公安機關根據檢測機構的意見,重新採集檢測樣本。第十七條被檢測人是否申請實驗室檢測和實驗室復檢,不影響案件的正常辦理。第十八條現場檢測費用、實驗室檢測、實驗室復檢的費用由公安機關承擔。第十九條公安機關、鑒定機構或者其工作人員違反本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對相關責任人給予紀律處分或者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因嚴重不負責任給當事人合法權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二)故意提供虛假檢測報告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第二十條吸毒檢測的技術標准由公安部另行制定。第二十一條本規定所稱「以上」、「內」皆包含本級或者本數,「日」是指工作日。
❽ 強制戒毒都有哪些相關的要求呢
2011年公安部第117號,新出台了《公安機關強制隔離戒毒所管理辦法》的規定。全國各地公安機關根據國務院《強制戒毒辦法》、《強制戒毒所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和工作實際,也紛紛出台了本地區的強制戒毒所探視、會見工作制度,大體的內容都差不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強制戒毒所允許戒毒人員家屬或者其所在單位的有關人員探訪戒毒學員,探訪由強制戒毒所統一安排。
二、探訪人員必須遵守強制戒毒所的有關規定,對違反規定,不聽勸解的,戒毒所可以警告或者責令停止探訪。
三、親朋、家屬或者其所在單位人員探訪戒毒人員,必須先交納當月伙食費,辦理探訪手續,經所長批准後方可探訪。
四、民警應查看探訪人員身份證、工作證落實其真實身份後,辦理探訪,會見手續送所領導審批,經所領導批准後,方可進行會見。
五、探訪、會見必須在會見室進行,探訪人員不準談論案情,不準傳遞任何物品,不準將手機交戒毒人員使用,制止不聽的予以扣留。
六、探訪人員所送物品應逐件檢查,嚴禁鐵製品、玻璃製品等其他違禁品流入戒毒區,所收物品應詳細登記,交內班送達、簽收。
七、探訪、會見每周二次(具體時間,各有規定)會見限時為每人十分鍾(具體時間也各有不同),外值班民警應在場監督,組織實施。
八、探訪、會見應逐人順序進行,不準將多人一次放進會見,嚴禁無手續探訪、會見。
九、探訪會見應製做工作記錄,按規定填寫所有數據。
建議:如果不是所里登記的親屬或律師等法定可以會見的人員,其他人一般是不給見面的。如果你想會見,找找所里的領導,說明 一下情況,只要有利於當事人的戒毒工作,所里一般是會同意會見的。最好是准備花點錢了。
附:最新的《公安機關強制隔離戒毒所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和規范公安機關強制隔離戒毒所的管理,保障強制隔離戒毒工作順利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國務院戒毒條例》以及相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是公安機關依法通過行政強制措施為戒毒人員提供科學規范的戒毒治療、心理治療、身體康復訓練和衛生、道德、法制教育,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的場所。
第三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堅持戒毒治療與教育康復相結合的方針,遵循依法、嚴格、科學、文明管理的原則,實現管理規范化、治療醫院化、康復多樣化、幫教社會化、建設標准化。
第四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建立警務公開制度,依法接受監督。
第二章 設 置
第五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置。
強制隔離戒毒所由公安機關提出設置意見,經本級人民政府和省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分別審核同意後,報省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公安部備案。
第六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機構名稱為XX省(自治區、直轄市)、XX市(縣、區、旗)強制隔離戒毒所。
同級人民政府設置有司法行政部門管理的強制隔離戒毒所的,公安機關管理的強制隔離戒毒所名稱為XX省(自治區、直轄市)、XX市(縣、區、旗)第一強制隔離戒毒所。
第七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建設,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建設規范。建設方案,應當經省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批准。
第八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設所長一人,副所長二至四人,必要時可設置政治委員或教導員。強制隔離戒毒所根據工作需要設置相應的機構,配備相應數量的管教、監控、巡視、醫護、技術、財會等民警和工勤人員,落實崗位責任。
強制隔離戒毒所根據工作需要配備一定數量女民警。
公安機關可以聘用文職人員參與強制隔離戒毒所的戒毒治療、勞動技能培訓、法制教育等非執法工作,可以聘用工勤人員從事勤雜工作。
第九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管理人員、醫務人員享受國家規定的工資福利待遇和職業保險。
第十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的基礎建設經費、日常運行公用經費、辦案(業務)經費、業務裝備經費、戒毒人員監管給養經費,按照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機關應當會同本地財政部門每年度對戒毒人員伙食費、醫療費等戒毒人員經費標准進行核算。
第十一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建立並嚴格執行財物管理制度,接受有關部門的檢查和審計。
第十二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按照收戒規模設置相應的醫療機構,接受衛生行政部門對醫療工作的指導和監督。
強制隔離戒毒所按照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醫療機構要求配備醫務工作人員。
強制隔離戒毒所醫務工作人員應當參加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業務培訓和職稱評定考核。
第三章 入 所
第十三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憑《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書》,接收戒毒人員。
第十四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接收戒毒人員時,應當對戒毒人員進行必要的健康檢查,確認是否受傷、患有傳染病或者其他疾病,對女性戒毒人員還應當確認是否懷孕,並填寫《戒毒人員健康檢查表》。
辦理入所手續後,強制隔離戒毒所民警應當向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出具收戒回執。
第十五條 對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婦女,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通知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依法變更為社區戒毒。
戒毒人員不滿十六周歲且強制隔離戒毒可能影響其學業的,強制隔離戒毒所可以建議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依法變更為社區戒毒。
對身體有外傷的,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予以記錄,由送戒人員出具傷情說明並由戒毒人員本人簽字確認。
第十六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辦理戒毒人員入所手續,應當填寫《戒毒人員入所登記表》,並在全國禁毒信息管理系統中錄入相應信息,及時進行信息維護。
戒毒人員基本信息與《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書》相應信息不一致的,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要求辦案部門核查並出具相應說明。
第十七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對戒毒人員人身和隨身攜帶的物品進行檢查。除生活必需品外,其他物品由強制隔離戒毒所代為保管,並填寫《戒毒人員財物保管登記表》一式二份,強制隔離戒毒所和戒毒人員各存一份。經戒毒人員簽字同意,強制隔離戒毒所可以將代為保管物品移交戒毒人員近親屬保管。
對檢查時發現的毒品以及其他依法應當沒收的違禁品,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逐件登記,並依照有關規定處理。與案件有關的物品應當移交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處理。
對女性戒毒人員的人身檢查,應當由女性工作人員進行。
第十八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配合辦案部門查清戒毒人員真實情況,對新入所戒毒人員信息應當與在逃人員、違法犯罪人員等信息系統進行比對,發現戒毒人員有其他違法犯罪行為或者為在逃人員的,按照相關規定移交有關部門處理。
第四章 管 理
第十九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根據戒毒人員性別、年齡、患病、吸毒種類等情況設置不同病區,分別收戒管理。
強制隔離戒毒所根據戒毒治療的不同階段和戒毒人員表現,實行逐步適應社會的分級管理。
第二十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建立新入所戒毒人員管理制度,對新入所戒毒人員實行不少於十五天的過渡管理和教育。
第二十一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在戒毒人員入所二十四小時內進行談話教育,書面告知其應當遵守的管理規定和依法享有的權利及行使權利的途徑,掌握其基本情況,疏導心理,引導其適應新環境。
第二十二條 戒毒人員提出檢舉、揭發、控告,以及提起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的,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登記後及時將有關材料轉送有關部門。
第二十三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保障戒毒人員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對強制隔離戒毒所以外的人員交給戒毒人員的物品和郵件,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進行檢查。檢查時,應當有兩名以上工作人員同時在場。
經強制隔離戒毒所批准,戒毒人員可以用指定的固定電話與其親友、監護人或者所在單位、就讀學校通話。
第二十四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建立探訪制度,允許戒毒人員親屬、所在單位或者就讀學校的工作人員探訪。
探訪人員應當接受強制隔離戒毒所身份證件檢查,遵守探訪規定。對違反規定的探訪人員,強制隔離戒毒所可以提出警告或者責令其停止探訪。
第二十五條 戒毒人員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強制隔離戒毒所可以批准其請假出所:
(一)配偶、直系親屬病危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需離所探視的;
(二)配偶、直系親屬死亡需要處理相應事務的;
(三)辦理婚姻登記等必須由本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
戒毒人員應當提出請假出所的書面申請並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經強制隔離戒毒所所長批准,並報主管公安機關備案後,發給戒毒人員請假出所證明。
請假出所時間最長不得超過十天,離所和回所當日均計算在內。對請假出所不歸的,視作脫逃行為處理。
第二十六條 律師會見戒毒人員應當持律師執業證、律師事務所介紹信和委託書,在強制隔離戒毒所內指定地點進行。
第二十七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制定並嚴格執行戒毒人員伙食標准,保證戒毒人員飲食衛生、吃熟、吃熱、吃夠定量。
對少數民族戒毒人員,應當尊重其飲食習俗。
第二十八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建立戒毒人員代購物品管理制度,代購物品僅限日常生活用品和食品。
第二十九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建立戒毒人員一日生活制度。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督促戒毒人員遵守戒毒人員行為規范,並根據其現實表現分別予以獎勵或者處罰。
第三十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建立出入所登記制度。
戒毒區實行封閉管理,非本所工作人員出入應經所領導批准。
第三十一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統一戒毒人員的著裝、被服,衣被上應當設置本所標志。
第三十二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安裝監控錄像、應急報警、病室報告裝置、門禁檢查和違禁物品檢測等技防系統。監控錄像保存時間不得少於十五天。
第三十三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定期或者不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
第三十四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建立突發事件處置預案,並定期進行演練。
遇有戒毒人員脫逃、暴力襲擊他人的,強制隔離戒毒所可以依法使用警械予以制止。
第三十五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建立二十四小時值班巡視制度。
值班人員必須堅守崗位,履行職責,加強巡查,不得擅離職守,不得從事有礙值班的活動。
值班人員發現問題,應當果斷採取有效措施,及時處置,並按規定向上級報告。
第三十六條 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戒毒人員,應當根據不同情節分別給予警告、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或者禁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戒毒人員行為規范、不遵守強制隔離戒毒所紀律,經教育不改正的;
(二)私藏或者吸食、注射毒品,隱匿違禁物品的;
(三)欺侮、毆打、虐待其他戒毒人員,佔用他人財物等侵犯他人權利的;
(四)交流吸毒信息、傳授犯罪方法或者教唆他人違法犯罪的;
(五)預謀或者實施自殺、脫逃、行凶的。
對戒毒人員處以警告、訓誡和責令具結悔過,由管教民警決定並執行;處以禁閉,由管教民警提出意見,報強制隔離戒毒所所長批准。
對情節惡劣的,在診斷評估時應當作為建議延長其強制隔離戒毒期限的重要情節;構成犯罪的,交由偵查部門偵查,被決定刑事拘留或者逮捕的轉看守所羈押。
第三十七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發生戒毒人員脫逃的,應當立即報告主管公安機關,並配合追回脫逃人員。被追回的戒毒人員應當繼續執行強制隔離戒毒,脫逃期間不計入強制隔離戒毒期限。被追回的戒毒人員不得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診斷評估時可以作為建議延長其強制隔離戒毒期限的情節。
第三十八條 戒毒人員在強制隔離戒毒期間死亡的,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立即向主管公安機關報告,同時通報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通知其家屬和同級人民檢察院。主管公安機關應當組織相關部門對死亡原因進行調查。查清死亡原因後,盡快通知死者家屬。
其他善後事宜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第三十九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建立詢問登記制度,配合辦案部門的詢問工作。
第四十條 辦案人員詢問戒毒人員,應當持單位介紹信及有效工作證件,辦理登記手續,在詢問室進行。
因辦案需要,經強制隔離戒毒所主管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辦案部門辦理交接手續後可以將戒毒人員帶離出所,出所期間的安全由辦案部門負責。戒毒人員被帶離出所以及送回所時,強制隔離戒毒所應對其進行體表檢查,做好書面記錄,由強制隔離戒毒所民警、辦案人員和戒毒人員簽字確認。
第五章 醫 療
第四十一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戒毒治療和護理操作規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
第四十二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根據戒毒人員吸食、注射毒品的種類和成癮程度等,進行有針對性的生理治療、心理治療和身體康復訓練,並建立個人病歷。
第四十三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實行醫護人員二十四小時值班和定時查房制度,醫護人員應當隨時掌握分管戒毒人員的治療和身體康復情況,並給予及時的治療和看護。
第四十四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對患有傳染病的戒毒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採取必要的隔離、治療措施。
第四十五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對毒癮發作或者出現精神障礙可能發生自傷、自殘或者實施其他危險行為的戒毒人員,可以按照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醫療規范採取保護性約束措施。
對被採取保護性約束措施的戒毒人員,民警和醫護人員應當密切觀察,可能發生自傷、自殘或者實施其他危險行為的情形解除後及時解除保護性約束措施。
第四十六條 戒毒人員患嚴重疾病,不出所治療可能危及生命的,經強制隔離戒毒所主管公安機關批准,報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備案,強制隔離戒毒所可以允許其所外就醫,並發給所外就醫證明。所外就醫的費用由戒毒人員本人承擔。
所外就醫期間,強制隔離戒毒期限連續計算。對於健康狀況不再適宜回所執行強制隔離戒毒的,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向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提出變更為社區戒毒的建議,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應當自收到建議之日起七日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經批准變更為社區戒毒的,已執行的強制隔離戒毒期限折抵社區戒毒期限。
第四十七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使用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應當按照規定向有關部門申請購買。需要對戒毒人員使用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的,由具有麻醉葯品、精神葯品處方權的執業醫師按照有關技術規范開具處方,醫護人員應當監督戒毒人員當面服葯。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嚴格管理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嚴禁違規使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
第四十八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建立衛生防疫制度,設置供戒毒人員沐浴、理發和洗曬被服的設施。對戒毒病區應當定期消毒,防止傳染疫情發生。
第四十九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可以與社會醫療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醫療合作,保證醫療質量。
第六章 教 育
第五十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設立教室、心理咨詢室、談話教育室、娛樂活動室、技能培訓室等教育、康復活動的功能用房。
第五十一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建立民警與戒毒人員定期談話制度。管教民警應當熟悉分管戒毒人員的基本情況,包括戒毒人員自然情況、社會關系、吸毒經歷、思想動態和現實表現等。
第五十二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對戒毒人員經常開展法制、禁毒宣傳、艾滋病性病預防宣傳等主題教育活動。
第五十三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對戒毒人員的教育,可以採取集中授課、個別談話、社會幫教、親友規勸、現身說法等多種形式進行。強制隔離戒毒所可以邀請有關專家、學者、社會工作者以及戒毒成功人員協助開展教育工作。
第五十四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制定獎勵制度,鼓勵、引導戒毒人員坦白、檢舉違法犯罪行為。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及時將戒毒人員提供的違法犯罪線索轉遞給偵查辦案部門。辦案部門應當及時進行查證並反饋查證情況。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對查證屬實、有立功表現的戒毒人員予以獎勵,並作為診斷評估的重要依據。
第五十五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可以動員、勸導戒毒人員戒毒期滿出所後進入戒毒康復場所康復,並提供便利條件。
第五十六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積極聯系勞動保障、教育等有關部門,向戒毒人員提供職業技術、文化教育培訓。
第七章 康 復
第五十七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組織戒毒人員開展文體活動,進行體能訓練。一般情況下,每天進行不少於二小時的室外活動。
第五十八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採取多種形式對戒毒人員進行心理康復訓練。
第五十九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可以根據戒毒需要和戒毒人員的身體狀況組織戒毒人員參加康復勞動,康復勞動時間每天最長不得超過六小時。
強制隔離戒毒所不得強迫戒毒人員參加勞動。
第六十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康復勞動場所和康復勞動項目應當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不得開展有礙於安全管理和戒毒人員身體康復的項目。
第六十一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對戒毒人員康復勞動收入和支出建立專門賬目,嚴格遵守財務制度,專款專用。戒毒人員康復勞動收入使用范圍如下:
(一)支付戒毒人員勞動報酬;
(二)改善戒毒人員伙食及生活條件;
(三)購置勞保用品;
(四)其他必要開支。
第八章 出 所
第六十二條 對需要轉至司法行政部門強制隔離戒毒所繼續執行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公安機關應當與司法行政部門辦理移交手續。
第六十三條 對外地戒毒人員,如其戶籍地強制隔離戒毒所同意接收,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可以變更執行場所,將戒毒人員交付其戶籍地強制隔離戒毒所執行並辦理移交手續。
第六十四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建立戒毒診斷評估工作小組,按照有關規定對戒毒人員的戒毒康復、現實表現、適應社會能力等情況作出綜合評估。對轉至司法行政部門繼續執行的,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將戒毒人員戒毒康復、日常行為考核等情況一並移交司法行政部門強制隔離戒毒所,並通報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
第六十五條 戒毒人員被依法收監執行刑罰、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或者被依法拘留、逮捕的,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文書,與相關部門辦理移交手續,並通知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監管場所、羈押場所應當給予必要的戒毒治療。
刑罰執行完畢時、解除強制性教育措施時或者釋放時強制隔離戒毒尚未期滿的,繼續執行強制隔離戒毒。
第六十六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將戒毒人員以下信息錄入全國禁毒信息管理系統,進行相應的信息維護:
(一)強制隔離戒毒期滿出所的;
(二)轉至司法行政部門強制隔離戒毒所繼續執行的;
(三)轉至司法行政部門強制隔離戒毒所不被接收的;
(四)所外就醫的;
(五)變更為社區戒毒的;
(六)脫逃或者請假出所不歸的;
(七)脫逃被追回後在其他強制隔離戒毒所執行的。
第六十七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建立並妥善保管戒毒人員檔案。檔案內容包括: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書副本、行政復議或者訴訟結果文書、戒毒人員登記表、健康檢查表、財物保管登記表、病歷、獎懲情況記錄、辦案機關或者律師詢問記錄、診斷評估結果、探訪與請假出所記錄、出所憑證等在強制隔離戒毒期間產生的有關文書及圖片。
戒毒人員死亡的,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將《戒毒人員死亡鑒定書》和《戒毒人員死亡通知書》歸入其檔案。
除法律明確規定外,強制隔離戒毒所不得對外提供戒毒人員檔案。
第九章 附 則
第六十八條 對被處以行政拘留的吸毒成癮人員,本級公安機關沒有設立拘留所或者拘留所不具備戒毒治療條件的,強制隔離戒毒所可以代為執行。
第六十九條 有條件的強制隔離戒毒所可以接收自願戒毒人員。但應當建立專門的自願戒毒區,並按照衛生行政部門關於自願戒毒的規定管理自願戒毒人員。
對自願接受強制隔離戒毒的吸毒成癮人員,強制隔離戒毒所應當與其就戒毒治療期限、戒毒治療措施等簽訂書面協議。
第七十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實行等級化管理,具體辦法由公安部另行制定。
第七十一條 本辦法所稱以上,均包括本數、本級。
第七十二條 強制隔離戒毒所的文書格式,由公安部統一制定。
第七十三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公安部2000年4月17日發布施行的《強制戒毒所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❾ 公安部關於修改《吸毒檢測程序規定》的決定(2016)
一、將第一條修改為「為規范公安機關吸毒檢測工作,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戒毒條例》等有關法律規定,制定本規定。」二、將第六條修改為「檢測樣本為採集的被檢測人員的尿液、血液、唾液或者毛發等生物樣本。」三、將第八條第二款中的「低溫條件下保存」修改為「採用檢材適宜的條件予以保存」,「保存期為兩個月」修改為「保存期不得少於六個月」。四、將第十二條和第十五條中的「五日內」修改為「三日內」。五、將第十八條第一款修改為「現場檢測費用、實驗室檢測、實驗室復檢的費用由公安機關承擔。」六、刪去第十八條第二款。
《吸毒檢測程序規定》的有關條文序號根據本決定作相應調整。
本決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吸毒檢測程序規定》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❿ 禁毒條例的《戒毒條例》全文
戒毒條例條例全文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97號 《戒毒條例》已經2011年6月22日國務院第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是為了規范戒毒工作。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戒毒工作,幫助吸毒成癮人員戒除毒癮,維護社會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政府統一領導,禁毒委員會組織、協調、指導,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戒毒工作體制。
戒毒工作堅持以人為本、科學戒毒、綜合矯治、關懷救助的原則,採取自願戒毒、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社區康復等多種措施,建立戒毒治療、康復指導、救助服務兼備的工作體系。
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戒毒工作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禁毒委員會可以組織公安機關、衛生行政和負責葯品監督管理的部門開展吸毒監測、調查,並向社會公開監測、調查結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負責對涉嫌吸毒人員進行檢測,對吸毒人員進行登記並依法實行動態管控,依法責令社區戒毒、決定強制隔離戒毒、責令社區康復,管理公安機關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戒毒康復場所,對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提供指導和支持。
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負責管理司法行政部門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戒毒康復場所,對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提供指導和支持。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戒毒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會同公安機關、司法行政等部門制定戒毒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對戒毒醫療服務提供指導和支持。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等部門依據各自的職責,對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提供康復和職業技能培訓等指導和支持。
第五條、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負責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
第六條、縣級、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需要設置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戒毒康復場所的,應當合理布局,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並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戒毒康復場所的建設標准,由國務院建設部門、發展改革部門會同國務院公安部門、司法行政部門制定。
第七條、戒毒人員在入學、就業、享受社會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視。
對戒毒人員戒毒的個人信息應當依法予以保密。對戒斷3年未復吸的人員,不再實行動態管控。
第八條、國家鼓勵、扶持社會組織、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參與戒毒科研、戒毒社會服務和戒毒社會公益事業。
對在戒毒工作中有顯著成績和突出貢獻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章自願戒毒
第九條、國家鼓勵吸毒成癮人員自行戒除毒癮。吸毒人員可以自行到戒毒醫療機構接受戒毒治療。對自願接受戒毒治療的吸毒人員,公安機關對其原吸毒行為不予處罰。
第十條、戒毒醫療機構應當與自願戒毒人員或者其監護人簽訂自願戒毒協議,就戒毒方法、戒毒期限、戒毒的個人信息保密、戒毒人員應當遵守的規章制度、終止戒毒治療的情形等作出約定,並應當載明戒毒療效、戒毒治療風險。
第十一條、戒毒醫療機構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對自願戒毒人員開展艾滋病等傳染病的預防、咨詢教育;
(二)對自願戒毒人員採取脫毒治療、心理康復、行為矯治等多種治療措施,並應當符合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戒毒治療規范;
(三)採用科學、規范的診療技術和方法,使用的葯物、醫院制劑、醫療器械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四)依法加強葯品管理,防止麻醉葯品、精神葯品流失濫用。
第十二條、符合參加戒毒葯物維持治療條件的戒毒人員,由本人申請,並經登記,可以參加戒毒葯物維持治療。登記參加戒毒葯物維持治療的戒毒人員的信息應當及時報公安機關備案。
戒毒葯物維持治療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公安部門、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
第三章社區戒毒
第十三條、對吸毒成癮人員,縣級、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社區戒毒,並出具責令社區戒毒決定書,送達本人及其家屬,通知本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
第十四條、社區戒毒人員應當自收到責令社區戒毒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到社區戒毒執行地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報到,無正當理由逾期不報到的,視為拒絕接受社區戒毒。
社區戒毒的期限為3年,自報到之日起計算。
第十五條、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應當根據工作需要成立社區戒毒工作領導小組,配備社區戒毒專職工作人員,制定社區戒毒工作計劃,落實社區戒毒措施。
第十六條、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應當在社區戒毒人員報到後及時與其簽訂社區戒毒協議,明確社區戒毒的具體措施、社區戒毒人員應當遵守的規定以及違反社區戒毒協議應承擔的責任。
第十七條、社區戒毒專職工作人員、社區民警、社區醫務人員、社區戒毒人員的家庭成員以及禁毒志願者共同組成社區戒毒工作小組具體實施社區戒毒。
第十八條、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和社區戒毒工作小組應當採取下列措施管理、幫助社區戒毒人員:
(一)戒毒知識輔導;
(二)教育、勸誡;
(三)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指導,就學、就業、就醫援助;
(四)幫助戒毒人員戒除毒癮的其他措施。
第十九條、社區戒毒人員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履行社區戒毒協議;
(二)根據公安機關的要求,定期接受檢測;
(三)離開社區戒毒執行地所在縣(市、區)3日以上的,須書面報告。
第二十條、社區戒毒人員在社區戒毒期間,逃避或者拒絕接受檢測3次以上,擅自離開社區戒毒執行地所在縣(市、區)3次以上或者累計超過30日的,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規定的「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
第二十一條、社區戒毒人員拒絕接受社區戒毒,在社區戒毒期間又吸食、注射毒品,以及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的,社區戒毒專職工作人員應當及時向當地公安機關報告。
第二十二條、社區戒毒人員的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發生變化,需要變更社區戒毒執行地的,社區戒毒執行地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應當將有關材料轉送至變更後的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
社區戒毒人員應當自社區戒毒執行地變更之日起15日內前往變更後的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報到,社區戒毒時間自報到之日起連續計算。
變更後的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本條例第十六條的規定,與社區戒毒人員簽訂新的社區戒毒協議,繼續執行社區戒毒。
第二十三條、社區戒毒自期滿之日起解除。社區戒毒執行地公安機關應當出具解除社區戒毒通知書送達社區戒毒人員本人及其家屬,並在7日內通知社區戒毒執行地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
第二十四條、社區戒毒人員被依法收監執行刑罰、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社區戒毒終止。
社區戒毒人員被依法拘留、逮捕的,社區戒毒中止,由羈押場所給予必要的戒毒治療,釋放後繼續接受社區戒毒。
第四章強制隔離戒毒
第二十五條、吸毒成癮人員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所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
對於吸毒成癮嚴重,通過社區戒毒難以戒除毒癮的人員,縣級、社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可以直接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
吸毒成癮人員自願接受強制隔離戒毒的,經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所在地縣級、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同意,可以進入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與其就戒毒治療期限、戒毒治療措施等作出約定。
第二十六條、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不適用強制隔離戒毒的吸毒成癮人員,縣級、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應當作出社區戒毒的決定,依照本條例第三章的規定進行社區戒毒。
第二十七條、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為2年,自作出強制隔離戒毒決定之日起計算。
被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在公安機關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執行強制隔離戒毒3個月至6個月後,轉至司法行政部門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繼續執行強制隔離戒毒。
執行前款規定不具備條件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由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部門共同提出意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決定具體執行方案,但在公安機關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執行強制隔離戒毒的時間不得超過12個月。
第二十八條、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對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身體和攜帶物品進行檢查時發現的毒品等違禁品,應當依法處理;對生活必需品以外的其他物品,由強制隔離戒毒場所代為保管。
女性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身體檢查,應當由女性工作人員進行。
第二十九條、強制隔離戒毒場所設立戒毒醫療機構應當經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准。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配備設施設備及必要的管理人員,依法為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提供科學規范的戒毒治療、心理治療、身體康復訓練和衛生、道德、法制教育,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第三十條、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根據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性別、年齡、患病等情況對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實行分別管理;對吸食不同種類毒品的,應當有針對性地採取必要的治療措施;根據戒毒治療的不同階段和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表現,實行逐步適應社會的分級管理。
第三十一條、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患嚴重疾病,不出所治療可能危及生命的,經強制隔離戒毒場所主管機關批准,並報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備案,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可以允許其所外就醫。所外就醫的費用由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本人承擔。
所外就醫期間,強制隔離戒毒期限連續計算。對於健康狀況不再適宜回所執行強制隔離戒毒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向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提出變更為社區戒毒的建議,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應當自收到建議之日起7日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經批准變更為社區戒毒的,已執行的強制隔離戒毒期限折抵社區戒毒期限。
第三十二條、強制隔離戒毒人員脫逃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立即通知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並配合公安機關追回脫逃人員。被追回的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應當繼續執行強制隔離戒毒,脫逃期間不計入強制隔離戒毒期限。被追回的強制隔離戒毒人員不得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
第三十三條、對強制隔離戒毒場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四十七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提出的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延長戒毒期限的意見,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應當自收到意見之日起7日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
對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或者延長強制隔離戒毒期限的,批准機關應當出具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書或者延長強制隔離戒毒期限決定書,送達被決定人,並在送達後24小時以內通知被決定人的家屬、所在單位以及其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公安派出所。
第三十四條、解除強制隔離戒毒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在解除強制隔離戒毒3日前通知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出具解除強制隔離戒毒證明書送達戒毒人員本人,並通知其家屬、所在單位、其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公安派出所將其領回。
第三十五條、強制隔離戒毒診斷評估辦法由國務院公安部門、司法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第三十六條、強制隔離戒毒人員被依法收監執行刑罰、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或者被依法拘留、逮捕的,由監管場所、羈押場所給予必要的戒毒治療,強制隔離戒毒的時間連續計算;刑罰執行完畢時、解除強制性教育措施時或者釋放時強制隔離戒毒尚未期滿的,繼續執行強制隔離戒毒。
第五章社區康復
第三十七條、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不超過3年的社區康復。
社區康復在當事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執行,經當事人同意,也可以在戒毒康復場所中執行。
第三十八條、被責令接受社區康復的人員,應當自收到責令社區康復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到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報到,簽訂社區康復協議。
被責令接受社區康復的人員拒絕接受社區康復或者嚴重違反社區康復協議,並再次吸食、注射毒品被決定強制隔離戒毒的,強制隔離戒毒不得提前解除。
第三十九條、負責社區康復工作的人員應當為社區康復人員提供必要的心理治療和輔導、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指導以及就學、就業、就醫援助。
第四十條、社區康復自期滿之日起解除。社區康復執行地公安機關出具解除社區康復通知書送達社區康復人員本人及其家屬,並在7日內通知社區康復執行地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
第四十一條、自願戒毒人員、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的人員可以自願與戒毒康復場所簽訂協議,到戒毒康復場所戒毒康復、生活和勞動。
戒毒康復場所應當配備必要的管理人員和醫務人員,為戒毒人員提供戒毒康復、職業技能培訓和生產勞動條件。
第四十二條、戒毒康復場所應當加強管理,嚴禁毒品流入,並建立戒毒康復人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機制。
戒毒康復場所組織戒毒人員參加生產勞動,應當參照國家勞動用工制度的規定支付勞動報酬。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三條、公安、司法行政、衛生行政等有關部門工作人員泄露戒毒人員個人信息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負責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的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
(一)未與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簽訂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協議,不落實社區戒毒、社區康復措施的;
(二)不履行本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的報告義務的;
(三)其他不履行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監督職責的行為。
第四十五條、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的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侮辱、虐待、體罰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
(二)收受、索要財物的;
(三)擅自使用、損毀、處理沒收或者代為保管的財物的;
(四)為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提供麻醉葯品、精神葯品或者違反規定傳遞其他物品的;
(五)在強制隔離戒毒診斷評估工作中弄虛作假的;
(六)私放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
(七)其他徇私舞弊、玩忽職守、不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六條、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5年1月12日國務院發布的《強制戒毒辦法》同時廢止。
(10)2016最新戒毒條例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一章、總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是為了預防和懲治毒品違法犯罪行為,保護公民身心健康,維護社會穩定。
第二條、本法所稱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根據醫療、教學、科研的需要,依法可以生產、經營、使用、儲存、運輸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
第三條、禁毒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和公民,應當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履行禁毒職責或者義務。
第四條、禁毒工作實行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禁種、禁制、禁販、禁吸並舉的方針。禁毒工作實行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
第五條、國務院設立國家禁毒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全國的禁毒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禁毒工作的需要,可以設立禁毒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指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禁毒工作。
第六條、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禁毒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將禁毒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第七條、國家鼓勵對禁毒工作的社會捐贈,並依法給予稅收優惠。
第八條、國家鼓勵開展禁毒科學技術研究,推廣先進的緝毒技術、裝備和戒毒方法。
第九條、國家鼓勵公民舉報毒品違法犯罪行為。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對舉報人予以保護,對舉報有功人員以及在禁毒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十條、國家鼓勵志願人員參與禁毒宣傳教育和戒毒社會服務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志願人員進行指導、培訓,並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
第四章、戒毒措施:
第三十一條、國家採取各種措施幫助吸毒人員戒除毒癮,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員。
吸毒成癮人員應當進行戒毒治療。吸毒成癮的認定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公安部門規定。
第三十二條、公安機關可以對涉嫌吸毒的人員進行必要的檢測,被檢測人員應當予以配合;對拒絕接受檢測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或者其派出機構負責人批准,可以強制檢測。
公安機關應當對吸毒人員進行登記。
第三十三條、對吸毒成癮人員,公安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社區戒毒,同時通知吸毒人員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的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社區戒毒的期限為三年。
戒毒人員應當在戶籍所在地接受社區戒毒;在戶籍所在地以外的現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現居住地接受社區戒毒。
第三十四條、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社區戒毒工作。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可以指定有關基層組織,根據戒毒人員本人和家庭情況,與戒毒人員簽訂社區戒毒協議,落實有針對性的社區戒毒措施。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衛生行政、民政等部門應當對社區戒毒工作提供指導和協助。
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以及縣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對無職業且缺乏就業能力的戒毒人員,應當提供必要的職業技能培訓、就業指導和就業援助。
第三十五條、接受社區戒毒的戒毒人員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自覺履行社區戒毒協議,並根據公安機關的要求,定期接受檢測。
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的戒毒人員,參與社區戒毒的工作人員應當進行批評、教育;對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或者在社區戒毒期間又吸食、注射毒品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
第三十六條、吸毒人員可以自行到具有戒毒治療資質的醫療機構接受戒毒治療。
設置戒毒醫療機構或者醫療機構從事戒毒治療業務的,應當符合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條件,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准,並報同級公安機關備案。戒毒治療應當遵守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戒毒治療規范,接受衛生行政部門的監督檢查。
戒毒治療不得以營利為目的。戒毒治療的葯品、醫療器械和治療方法不得做廣告。戒毒治療收取費用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會同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收費標准執行。
第三十七條、醫療機構根據戒毒治療的需要,可以對接受戒毒治療的戒毒人員進行身體和所攜帶物品的檢查;對在治療期間有人身危險的,可以採取必要的臨時保護性約束措施。
發現接受戒毒治療的戒毒人員在治療期間吸食、注射毒品的,醫療機構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
第三十八條、吸毒成癮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
(一)拒絕接受社區戒毒的;
(二)在社區戒毒期間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的;
(四)經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後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對於吸毒成癮嚴重,通過社區戒毒難以戒除毒癮的人員,公安機關可以直接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吸毒成癮人員自願接受強制隔離戒毒的,經公安機關同意,可以進入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戒毒。
第三十九條、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婦女吸毒成癮的,不適用強制隔離戒毒。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癮的,可以不適用強制隔離戒毒。
對依照前款規定不適用強制隔離戒毒的吸毒成癮人員,依照本法規定進行社區戒毒,由負責社區戒毒工作的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加強幫助、教育和監督,督促落實社區戒毒措施。
第四十條、公安機關對吸毒成癮人員決定予以強制隔離戒毒的,應當製作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書,在執行強制隔離戒毒前送達被決定人,並在送達後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決定人的家屬、所在單位和戶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被決定人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公安機關應當自查清其身份後通知。
被決定人對公安機關作出的強制隔離戒毒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四十一條、對被決定予以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由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送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執行。
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的設置、管理體制和經費保障,由國務院規定。
第四十二條、戒毒人員進入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戒毒時,應當接受對其身體和所攜帶物品的檢查。
第四十三條、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根據戒毒人員吸食、注射毒品的種類及成癮程度等,對戒毒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生理、心理治療和身體康復訓練。
根據戒毒的需要,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可以組織戒毒人員參加必要的生產勞動,對戒毒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組織戒毒人員參加生產勞動的,應當支付勞動報酬。
第四十四條、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根據戒毒人員的性別、年齡、患病等情況,對戒毒人員實行分別管理。
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對有嚴重殘疾或者疾病的戒毒人員,應當給予必要的看護和治療;對患有傳染病的戒毒人員,應當依法採取必要的隔離、治療措施;對可能發生自傷、自殘等情形的戒毒人員,可以採取相應的保護性約束措施。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管理人員不得體罰、虐待或者侮辱戒毒人員。
第四十五條、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根據戒毒治療的需要配備執業醫師。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的執業醫師具有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處方權的,可以按照有關技術規范對戒毒人員使用麻醉葯品、精神葯品。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執業醫師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第四十六條、戒毒人員的親屬和所在單位或者就讀學校的工作人員,可以按照有關規定探訪戒毒人員。戒毒人員經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批准,可以外出探視配偶、直系親屬。
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管理人員應當對強制隔離戒毒場所以外的人員交給戒毒人員的物品和郵件進行檢查,防止夾帶毒品。在檢查郵件時,應當依法保護戒毒人員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四十七條、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為二年。
執行強制隔離戒毒一年後,經診斷評估,對於戒毒情況良好的戒毒人員,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可以提出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的意見,報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機關批准。
強制隔離戒毒期滿前,經診斷評估,對於需要延長戒毒期限的戒毒人員,由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提出延長戒毒期限的意見,報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機關批准。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最長可以延長一年。
第四十八條、對於被解除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不超過三年的社區康復。社區康復參照本法關於社區戒毒的規定實施。
第四十九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戒毒工作的需要,可以開辦戒毒康復場所;對社會力量依法開辦的公益性戒毒康復場所應當給予扶持,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幫助。
戒毒人員可以自願在戒毒康復場所生活、勞動。戒毒康復場所組織戒毒人員參加生產勞動的,應當參照國家勞動用工制度的規定支付勞動報酬。
第五十條、公安機關、司法行政部門對被依法拘留、逮捕、收監執行刑罰以及被依法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吸毒人員,應當給予必要的戒毒治療。
第五十一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公安機關、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根據鞏固戒毒成果的需要和本行政區域艾滋病流行情況,可以組織開展戒毒葯物維持治療工作。
第五十二條、戒毒人員在入學、就業、享受社會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視。有關部門、組織和人員應當在入學、就業、享受社會保障等方面對戒毒人員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