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及法規
① 國家關於農耕用地徵用的規定
【法律分析】
在住房保障方面:將對城市規劃區內的被征地農民提供該國有土地上的房屋,無法提供的按照市場價給予貨幣補償城市規劃區外則安排宅基地重建住房並按照新建房屋成本給予補償。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 國家徵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後,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擬申請徵收土地的,應當開展擬徵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並將徵收范圍、土地現狀、徵收目的、補償標准、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等在擬徵收土地所在的鄉(鎮)和村、村民小組范圍內公告至少三十日,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會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多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召開聽證會,並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擬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不動產權屬證明材料辦理補償登記。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測算並落實有關費用,保證足額到位,與擬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就補償、安置等簽訂協議;個別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應當在申請徵收土地時如實說明。相關前期工作完成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請徵收土地。
② 中國農耕文明起源
中國農耕文明起源追溯中國農耕文化起源有一句「男耕女織」之說,它不僅是指早期的勞動分子,也是 農耕文化形成的基礎。早在河姆渡時期,出土的穀物化石,則說明「農耕」由此(或更早)產生。
以此,人們的活動便以「男耕女織」為中心,而隨時間推移,長期沉澱形成的文化內涵及外延、各種表現形式(如前方所述語言,戲劇,民歌,風俗及各類祭祀活動)等與農業生產有關的文化類型。
農業最早是在中原地區興起來的。中原農耕文化包含了眾多特色耕作技術、科學發明。
裴李崗文化有關遺存中出土了不少農業生產工具,為早期農耕文化的發達提供了實物證據,尤其是琢磨精製的石磨盤棒,成為我國所發現的最早的糧食加工工具。大家知道,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們「作網」,開啟了漁獵經濟時代;炎帝號稱「神農氏」,教人們播種收獲,開創了農業時代。
大禹採用疏導的辦法治水,推進了我國水利事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數學、測繪、交通等相關技術的進步。戰國時期,由河南人鄭國主持修建的「鄭國渠」,極大地改善了關中地區的農業生產條件。
隨著民族的融合特別是中原人的南遷,先進的農業技術與理念傳播到南方,促進了中國古代農業水平的提高。可以說,中國農業的起源與發達、農業技術的發明與創造、農業的制度與理念,均與河南密切相關。
(2)農耕及法規擴展閱讀:
農耕文明的特點:
男耕女織,規模小,分工簡單,不用於商品交換。農耕文明,受封建思想束縛,閉關自守。 中國古代並沒有形成典型的農牧結合的經濟結構。農耕文明發展的後期,越來越限制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而相對的海洋文明而講,就是清代沒落的最主要原因。
在距今10000~8000年間,中國早期農業已形成了以栗為代表的北方旱作農業和以水稻為代表的南方水田農業兩大系統,以及與手工業、家畜飼養業相結合的南稻北栗格局。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農耕文化
網路-農耕文明
③ 二十四節氣各自代表農耕的什麼階段
二十四節氣分別代表農耕不同的階段,具體歸整如下:
1、 立春:是春耕時期,農民伯伯們常說一句話,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告訴人們要備耕;
2、雨水:春如貴如油,春雨有用助於積肥;
3、驚蟄:用來提醒人們准備好要耕地種莊稼了准備好;
4、春分:冬麥返青要澆水;
5、清明:是種瓜植樹的季節,水稻育秧要選好種;
6、穀雨:提醒人們雜糧播種苗圃枝接;
7、立夏:麥苗節節高,准備整田栽稻苗;
8、小滿:要防治蚜蟲麥稈蠅,預防冷風;
9、芒種:芒種雨少氣溫高,稻田要勤除草;
10、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玉米追肥防粘蟲;
11、小暑:小暑進入三伏天,防雨防火莫等閑;
12、大暑:大暑大熱暴雨增,注意深水,護秧防低溫;
13、立秋:深翻深耕土變金,苗圃芽接摘樹心;
14、處暑:處暑要灌水,糧菜後期勤管理,冬麥整地備肥料;
15、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熱,正是冬麥播種好時節,早熟蘋果忙採摘;
16、秋分:秋分秋收忙,碾谷脫粒交公糧;
17、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飛,播種的洋芋要收回;
18、霜降:霜降結冰又結霜,要防凍日消灌冬水,脫粒曬谷修糧倉;
19、立冬:羊只牲畜圈修牢,農田建設掀高潮;
20、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飄,利用冬閑積肥料;
21、大雪:大雪臘雪兆豐年,要想好收成多積肥料找肥源;
22、冬至:冬至嚴寒數九天,家裡門窗要防寒;
23、小寒:小寒進入三九天,豐收致富慶元旦;
24、大寒:大寒雖冷農戶歡,豐富之後歡歡喜喜過個年;
二十四節氣能讓農民准確的掌握各種農作物的播種和收成時間,它不僅能起到提示作用,還能起到警示作用。
④ 中國古代農耕規律是什麼
一、傳統農耕文化的內涵
農耕文化曾經覆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幹成分,也是構建中華民族核心價值觀念的重要精神文化資源。那麼,農耕文化的內涵是什麼?
(一)農耕文化的哲學意蘊
農耕文化的哲學意蘊可以概括為「應時、取宜、守則、和諧」八個字。
應時:意味著對機遇的重視和獲取。機遇,在發展農業的途程中有時具有特別的意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機遇就是效益,就是金錢。抓住了機遇,就主動,就發展;丟掉了機遇,就被動,就落伍。應時,體現了前人對自然規律的尊重。
取宜:宜即適宜,適合。應時,主要是對「天」而言的,取宜則主要是對「地」來說的。取宜,最能反映出人們在生產活動中的能動作用。
守則:則即准則、規范,也可寬泛地理解為秩序、規矩。被視為「禮義之邦」,蓋由此來。守則的主要內容一是守范,二是當位。當位就是恪守職分,可以理解為一種敬業精神和責任感。在其位就要謀其政,行其事。守則,是人們道德觀、價值觀的一種體現。
和諧:應時、取宜、守則,歸結到一點,就是在天、地、人之間建立一種和諧共生的關系,這是農耕文化的核心理念。和諧觀是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世代相傳的核心理念。
(二)農耕文化的時空特徵
1.農耕文化的地域多樣性。
2.農耕文化的民族多元性。
3.農耕文化的歷史延續性。
4.農耕文化的鄉土普世性。
(三)農耕文化的實踐原則
1.協調和諧的三才觀。在三才理論中,人既不是大自然的奴隸,也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而是贊天地之化育的參與者和調控者,人和自然不是對抗的關系,而是協調共生的關系。
2.趨時避害的農時觀。不誤農時、不違農時是農民幾千年來從事農業生產的重要指導思想。順時的要求也被貫徹到林木砍伐、水產捕撈和野生動物的捕獵等方面。
3.主觀能動的物地觀。關於地力,人們認識到種莊稼是要消耗地力的,只有地力不斷得到恢復或補充,才能繼續種莊稼,若地力不能獲得補充和恢復,就會出現衰竭。
4.變廢為寶的循環觀。在傳統農業中,施肥是廢棄物質資源化、實現農業生產系統內部物質良性循環的關鍵一環。通過廢棄物循環再利用,實現無廢物生產,是傳統農業的一大特徵和核心價值。
5.御欲尚儉的節用觀。古人提倡節用,主要目的之一是積糧以備荒。同時也是告誡統治者,對物力的使用不能超越自然和老百姓所能負荷的限度,否則就會出現難以為繼的危機。
二、傳統農耕文化主要文化類型、內容
傳統農耕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主幹成分,其文化類型也大概與傳統文化的文化類型類似。農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類宗教文化為一體,主體包括語言文化,文字文化,建築文化,戲劇文化,民歌文化,傳統中醫,衣冠服飾文化,風俗文化及各類祭祀活動等。
傳統農耕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想弄清楚農耕文化的內容我們應該先從文化的內容入手。
文化是一個復雜的,不僅包含思想觀點,還包含其它方面的多層次、多內容的統一體系。具體說,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思想、意識觀念等。思想意識中最重要的有兩個方面:一是價值觀念,一是思維方式。
第二個層次是文物。文物就是表現文化的實物,思想意識必須實物化,表現在實際事物上,哲學家一定要有表作式語錄、文學作家有作品畫家要有繪畫、科學家要有著作及發明創造—這些是思想的表現。
第三個層次是制度、風俗。這是思想觀點凝結而成的條例、規矩等等。
根據前面文化的解釋,我們也可把「農耕文化」分解為三個層次,即:第一層次是農耕思想意識文化;第二層次為農耕器用實物文化;第三層次則是農耕典章制度文化。
農耕文化的內容體現了農耕文化的獨特之處。
1.時間與變易。簡言之,四時循環是建立在變的基礎之上,即變化是比循環更基本的准則。因此,周而復始的循化並不是簡單的重復,終則有始說的是終點之後一個新的開始;四時仍是四時,但春夏秋冬卻是新的春夏秋冬。
2.天道與人世。以天人相通為基礎,農耕文化的核心是認識到並明確承認自然資源和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主張溫飽層面的寡慾。
3.對土地和農耕的尊重。男耕女織是農耕文化的基礎。只有那些學養高到可以超越於經濟支配的人,並對國家人民有具體的貢獻,才可以享受不耕而食的特例。
4.體會重農抑商的思路。古代本有工商食官(國語·晉語四)的傳統。古人一方面充分了解並承認商的本質是求利,即使唯利是圖,或也不算違背其職業道德;在此基礎上,更注意到與商相關的思想行為擴充到其他領域可能產生的重大影響。故以發財為目的之商業作為是可以允許的,其行為模式和思想風尚卻受到限制,不得推廣。
5.致力於天人的雙贏。農耕文化崇拜自然,尊敬自然,敬畏自然。於是在農業文明的條件下,人們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即天人的雙贏。
三、傳統農耕文化的旅遊價值分析
長期以來,人們為了適應生產和發展的需要,創造的多樣性農業生產和豐富博大的農耕文化。在它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浸透著歷代先賢的血汗,凝聚著我們民族的智慧,它集中升華了億萬民眾的實踐經驗、教訓和成功,反映了中華民族對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規律的認識與把握。因此,農耕文化的旅遊價值不可估量。大概有觀賞價值、體驗價值、教育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等。以下幾種旅遊方式可以體現農耕旅遊資源的價值所在。
1.觀光旅遊
現在的人們面對千變萬化的生活,既需要物質的豐富也需要精神的理念,既嚮往科技進步又渴望生態自然的環境。都市人們萌發的鄉愁、鄉戀,是對生活的一種重新認識與理解,追求自然與和諧、安詳與寧靜,才是人類生活最本質的方面。因此農耕文化的自然景色可以給人們提供一個放鬆身心的好去處。
2.體驗旅遊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城鎮居民面臨環境與生活的雙重壓力,中產階層的人們開始渴望從喧囂、污染的城市環境中解脫出來回歸到自然,在空氣清新、環境幽靜的鄉村中享受充滿田園情趣的休閑生活。類似於在蔬菜園、水果園親手採摘蔬菜水果、釣魚捕魚、紡紗織布等體驗性旅遊,正在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
3.鄉村旅遊
鄉村旅遊也被稱為農家樂,「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看農家景、購農家物」為主要特點的大城市遠郊旅遊。人們可以在鄉村旅遊的過程中體會與城市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感受不一樣的人文風情,領略農村的風土人情、民俗文化。
4.教育旅遊
為了方便旅遊者對農耕文化的直觀認識,在鄉村構建農耕文化展覽館、展覽室。收集、保護、展覽傳統生產農具和生活用具,如:石磨、石缸、石臼、犁鏵、背夾、風車、水車、紡車等等傳統的農耕用具,配以相關的使用圖片和文字,用來講述和展示歷史悠久的農耕文明歷程。這種方式既可以使農民回味過去、珍惜、保護和傳承農耕文化,又可讓對農耕文化陌生的城市居民、青少年了解傳統的農耕方式和生產習俗,喚醒他們對農耕文化的興趣和自豪感。除此之外,教育旅遊還可以採用主題公園的形式,建造屬於農耕文化的主題公園,供遊人們參觀游覽學習。
5.探索發現旅遊
幾千年的農耕文明,留下了許多的文化遺址、歷史文明遺跡等,可以開發成考古夏令營、科學探索夏令營、農耕知識科普夏令營等等,吸引人們參加。
6.歷史旅遊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發展歷史悠久,所以在民間文化中,無論是民間風俗還是民間信仰等等,都是與農耕文化分不開的。利用人們對於祖先以及神明的敬仰,開展宗廟祭祀旅遊,先人祭祀旅遊(如孔子祭奠)等各種旅遊活動。
7.節慶旅遊
農耕文明歷史時期留下了許多的節慶活動,不同民族,不同地區,都有其獨特的節慶活動,可以將這些節慶活動開發成旅遊項目,使遊客能感受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節慶風俗,滿足遊客的求異心理和好奇心理。
8.其他旅遊吸引物
傳統農耕文化還可以為現代旅遊提供許多的旅遊吸引元素,例如戲曲藝術的欣賞,書法繪畫藝術的欣賞,中醫葯理論,古代神話故事傳說等,都可以作為旅遊吸引物而吸引人們前去觀光旅遊。
四、傳統農耕文化的旅遊開發與保護狀況
如今,農耕文化的保護與開發方式有很多,其開發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村落型開發。村落型開發具有特定的地域空間,不可移動,是對一個村莊全面的開發,包括有形的和無形全部文化遺產的開發,一般是與開發旅遊業相結合。
二是節會型開發。這種農耕文化遺產具有普遍性、地域性,也有差異性。如元宵、端午、中秋等節日具有普遍性,農村各地都有文化活動。地域性的節會,鄉村之間互不相同。
三是產品型開發。農村改革以來,各地區域特色農業快速興起。各種果品長足發展,一些專業鄉、專業村,就以區域特色農產品為契機,舉辦不同的農耕文化活動。
四是技藝型開發。農村各地都有身懷一技之長的能工巧匠。他們原來是製作人們生產生活必需的生產工具或生活用具,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技藝形成了傳統工藝。
五是古跡型開發。為傳承創新農耕文化遺產,坐落鄉村的一些古祠堂、古廟宇、古寺院、名人故居、古橋梁、古墓冢等等,都已引起各級領導和群眾重視,採取措施進行保護,有的還在修復。
(一)開發成功例子
1.成都「農家樂」在政府的積極引導下,成都市郫縣友愛鄉農科村依託當地的花卉、盆景、苗木等生產基地,積極發展旅遊觀光業,成為我國「農家樂」旅遊模式的發源地。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成都近郊以「農家樂」為代表的鄉村旅遊在發展水平、發展規模、經濟總量增長以及發展方向等方面都居於全國領先地位。
2.北京民俗村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國家各級旅遊行政部門以及社會力量的推動下,北京郊區農民充分利用區位、生態及民俗文化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以突出鄉土氣息和民俗文化為主的民俗旅遊。「十一五」期間,北京市旅遊局實施了「一村一品」工程,以期進一步提升京郊民俗旅遊的品質和檔次。
3.皖贛古村落皖贛兩地在徽州文化熏陶下造就出來的大量形態相近、特色鮮明的傳統建築及其村落,蘊涵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較高的歷史、藝術、建築和科學價值,成為我國古村落旅遊的典型代表。地處皖浙贛交界的江西婺源已被國內外譽為「最美麗的農村」,其古村落建築是當今古建築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
4.雲南哈尼梯田哈尼族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禮儀、節慶和傳統手工業技能等文化要素,與獨特的梯田景觀融合,為開發特色旅遊產品提供了豐富的旅遊資源。每兩年一度的「紅河元陽哈尼梯田文化旅遊節」已經成為雲南省向海內外遊客展示元陽多姿多彩的哈尼風情及歷史悠久的農耕文化的重要載體,哈尼梯田的旅遊效益逐漸展現出越來越廣闊的前景。
(二)開發中的問題
1.資源認知不清。我國大多數鄉村地處偏僻、交通不發達,信息相對閉塞,當地人民並不能認識到自身的土地及生活狀態的巨大旅遊價值。多數鄉村的農業資源並未被開發,處於「清風明月不用買」的被「辜負」狀態。資源優勢轉化不成產業優勢,其巨大的經濟效益潛力處於「蟄伏」狀態。
2.缺乏高層認識。因為農業資源的旅遊開發能夠使農村在較短的時間內建立起產業之間、產品與市場之間、生產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縮小城鄉差別,完成非農化過程,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所以許多地方過於注重眼前利益,而對農業資源如何開發成一種主導產業,做好做大,使其持續發展等問題思考不深。
3.缺乏統一規劃。目前農業資源的旅遊開發存在著小、散、亂的問題。由於缺乏總體的大區域規劃與規范管理,我國鄉村旅遊的開發在投資和經營上存在規模不大,地區分布與組織形式較分散、項目低水平重復建設、市場競爭秩序混亂的現狀。農業資源的旅遊開發必須具備基本的旅遊條件(便利的交通,較高的接待能力),然而有些地方在不具備基本的旅遊條件下,就盲目地進行農業資源的旅遊開發。
4.景點缺乏農業。有些地方對農業資源的旅遊開發缺乏深入認識,開發出來的景點完全失去了農業資源本身的風貌和韻味。例如某些「山莊」修建高樓,飯店豪華程度直追都市,發動機轟鳴,摩托車馳奔。這些都市文明符號楔入山溝,切斷了農業資源的脈絡,毀了山村旅遊的自身優勢。
5.景點類型比較單一。在相近或相鄰的地區,農業資源的開發類型單一,重復開發建設明顯,造成產品相似,形成了同一種商品共同面對同一個市場的局面。對於旅遊半徑內有限的遊客來說,面對相同或相似的產品,只會優中選優;對於景區來說,為了爭取更多的遊客就必須加大宣傳力度和成本投入,甚至出現各景點間相互詆毀、惡性競爭的現象,結果兩敗俱傷。
6.景點管理混亂污染嚴重。農業資源的涵蓋面比較廣,在我國現行的管理體制下分別隸屬於農業、林業、水利等多個部門,而對旅遊資源進行開發後形成的成果又是滿足遊客需要的旅遊產品,與旅遊管理部門又密切相關,但由於我國旅遊區的管理體制仍然是條塊分割,加上利益上的糾葛,致使農業旅遊開發管理限於「無序」狀態。在已開發的景點中,大部分的管理者是農民,他們對於旅遊管理和生態保護了解較少,景點缺乏必要的配套設施,生活污水、垃圾等廢棄物隨意處理,造成了農業資源的嚴重污染。
7.遊客游覽以後印象不深。農耕文化旅遊不僅沒有擺脫上車睡覺、下車看廟、走到景點拍拍照的怪圈,還加上資源的特點不是張揚的直觀和大氣,而是精深的農耕文化內涵,因此,游覽以後印象不深,甚至難於從照片、錄像等引發聯想和回味。
(三)保護現狀
1.2011(慶陽)農耕文化節於8月29日在慶陽市體育館隆重開幕。農耕文化節以「傳承農耕文明、弘揚民俗文化、發展現代農業、推動區域合作發展」為宗旨,旨在加強區域交流合作、加快老區發展、共建美好明天。在這個難得的節會期間,慶陽人民積極地、充分地向世人展示了本地區的優秀傳統文化,並取得了頗為豐盛的成果,是傳統農耕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了新的光芒。
2.由農業部主辦,農業博物館、全國農業展覽館承辦的「中華農耕文化展」,於2012年3月2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農耕文化展挖掘了農耕文化的當代價值,展現了農耕文化對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的促進作用。農耕文化展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觀眾好評如潮,成為農業部落實六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社會各界對農耕文化展的展覽內容和形式大加贊賞。農耕文化展採用展、演、會相結合的形式,讓觀眾全面深入了解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華農耕文化,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自豪感。
3.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國家發生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各民族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提高,給了人們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感覺,衣、食、住、行和娛樂,甚至連生產方式都有了較大的變化,自然而然地一些傳統文化便受到沖擊。如傣族民居,現在許多傣族群眾蓋樓房居住,取代了過去那種有特色,有較深文化底蘊的干欄式房屋,也破壞了那種生態、藝術、人居完美結合的建築式樣。被現代文明沖擊的還有服飾、歌舞禮儀、風俗等等。
4.隨著農耕旅遊的發展,旅遊的人數在不斷地增加。但農耕文化資源,特別是農耕實物文化旅遊資源,其旅遊承載力較低,過多的旅遊人數及旅遊頻率,給農耕實物文化旅遊資源帶來了極大的破壞,同時由於保護措施及保護力度的不合適,導致這種破壞正在持續地惡化下去,農耕實物文化旅遊資源面臨嚴峻的考驗。
5.旅遊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文化的交流與碰撞。文化的交流是文化發展的動力,可是對於農耕意識文化旅遊資源來說可能就是毀滅性的打擊。旅遊使傳統農耕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碰撞,在帶入物質利益的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將傳統農耕文明現代化,使得不少的優秀農耕意識文化旅遊資源來說消失殆盡,如果再不加以保護的話,許多優秀的文化就將不存在了。
6.保護開發資金缺乏古民居群數量眾多,文化保護所需資金缺口巨大,保護和開發又是一項長期工作,不可能在短期內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加上修復再現當時的風格和社會特色風貌難度大、技術要求高。所以客觀上講地方各級政府、部門財力有限,導致相關機關、部門人員和村民的保護和開發積極性實際缺乏。
五、對傳統農耕文化旅遊發展的思考
今天保護開發農耕文化遺產,不僅有利於農業轉型升級,轉變生產方式,促進農業、農村、農民事業發展,全面構建和諧社會,增進國內外人民友誼;而且是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建設文化大市的需要。而要實現這些要求,就需處理好以下幾方面的關系。
(一)物質文明與精神的關系。實踐表明,農耕文化是一定經濟社會發展的反映,隨物質生活的提高而提高,經濟水平的發展而發展。豐衣足食的農民,對文化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越來越期盼。農耕文化是我國文化的根基,它的許多哲理、理念、思想,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協調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今天仍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與應用價值。因此,我們必須處理好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關系,把農耕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提到議事日程,放到重要位置,在傳承中創新、弘揚中光大,促進生產生態生活的和諧。
(二)保護修復與開發利用的關系。在農耕文化遺產傳承弘揚的實踐中,處理好保護修復與開發利用的關系十分必要。這兩者相互依存,相輔相成。過分強調保護修復不加利用,會使古跡文物遠離服務,與世隔絕,既不為人知,又不為人用,將使歷經滄桑的農耕文化遺產處於封閉狀態和沉寂之中,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片面強調開發利用,不注意開發中的保護,一味追求經濟指標,將會造成資源枯竭,民間文藝和民俗技藝也會後繼乏人,產生負面影響。
(三)新農村建設與農耕文化建設的關系。各地新農村建設中,抓住統一規劃的「龍頭」,把農耕文化建設納入到新農村建設中,村村設置了圖書閱覽室,文化遺產陳列室,科技畫廊,宣傳語錄牌等。
(四)送文化下鄉與種文化的關系。長期以來黨和政府每年都組織幾次「三下鄉」活動,即科技下鄉、衛生下鄉、文化下鄉。「三下鄉」活動受到了廣大農民的熱情歡迎。而要滿足廣大農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還需引導「送文化」向「種文化」轉變,「送」與「種」雖只一字之差,但反映了兩種質的不同。送文化是一時的,短暫的;種文化是長期的,永久的。種文化如同植物種子能夠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開花結果,在當地生生不息地傳承光大。
(五)傳承農耕文化遺產與發展鄉村旅遊業的關系。鄉村旅遊業適應城鄉人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後,追求文化,親近自然的要求。興一方旅遊,可以富一方經濟,還能帶動吃、行、住、娛、購等產業崛起,增加農民收入。「農家樂」是鄉村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越來越受到城鄉人民的青睞,要充分利用農耕文化資源,通過民俗節會和假期休閑活動,大力發展融休閑觀光度假,集餐飲文化娛樂於一體的鄉村旅遊業,帶動農耕文化的不斷繁榮。
(六)農耕文化傳承與時代創新的關系。我們對於祖先留給的這些寶貴財富,必須原汁原味地保護其原始性、真實性和完整性,絕對不能迎合現今的消費觀念追求時尚而加以更變。在傳承中必須突出一個「古」字,「古」是農耕文化的靈魂,有「古」才能興今,才能生財。否則就背離了遺產開發的基本宗旨。要剔除一些低級庸俗的內容,清理一些有悖於道德的糟粕和有礙生態環境的內容
因此,農耕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可以參照以下策略:
1.著力打造特色農耕文化產品。著力打造富有本地特色的上檔次的體驗型休閑古民居農家樂產品勢在必行。除了獨具特色的鄉土習俗、鄉土表演外,要因地制宜地設立公共旅遊項目,突出傳統。如將民間習俗、房舍建築、民歌民謠、民間傳說等充滿濃郁的鄉土文化也排練成節目,讓文化鄉土在遊客受到熏陶後更廣泛的傳播。
2.農業和旅遊業的復合開發。土地資源具有多種價值側面,農業種植只是其價值側面的單一性開發。農業和旅遊業具有「無矛盾的多行業共生性」特點,農民在種植農作物時,同時也衍生了田園風光。田園風光是土地資源的潛在價值側面。因此,農業種植和「風景種植」是合二為一的投資。如能在追求農作物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到田園風光的遊憩效益,就能做到農業和旅遊業的共同開發。
3.傳統農耕文化和現代科技文化的和諧相融。都市文化屬於先進文化,其對傳統文化的吸附與沖擊力可想而知。要發展就得接受新事物,農業資源的旅遊開發也不例外。關鍵是鄉村旅遊從業者雖身居農耕文化環境中,卻有超越農耕文化社會階段的現代意識,才能清醒地抉擇兩種文化的凈化,使其分賓主,有主次地熔鑄與鄉村大地上。做到氣氛淳樸化,管理手段現代化,飲食天然化,基礎設施自然化
4.堅持對傳統農耕文化的保護原則。旅遊開發要注重保護,這是旅遊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任何形式的旅遊開發,都要堅持保護第一的原則。農耕文化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有著幾千年的豐厚積淀,是我國的寶貴財富。並不是任何東西的現代化都是好的,對旅遊而言,鄉村的「鄉」、「土」和「俗」是農耕文化旅遊發展的資源基礎。因此,在發展農村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今天,也要注重對傳統的農耕文化的保護。
5.注重農耕文化旅遊開發中文化因素的融入。文化是旅遊深度發展的決定因素。成熟的遊客已不再留戀於形式,而是注重旅遊的文化內涵的體驗。在農耕文化旅遊的開發中,要注重把幾千年的農耕文化積累很好地融入到旅遊中去,使遊客在旅遊中感受我國的農耕文化的輝煌和燦爛。例如,對農村文化遺存、傳統民居的旅遊開發就很好地體現了文化的融入。
6.大力發展以農耕文化為主的農業旅遊和鄉村旅遊。農業旅遊和鄉村旅遊是重點面向城市旅遊者的兩種新型的旅遊形式。對我國這樣的農業大國,鄉村地域遼闊的基本國情來說,這兩種旅遊形式的開發也是促進我國農村發展,幫助廣大農民脫貧致富的好方法。因此,要大力發展以農耕文化為主的農業旅遊和鄉村旅遊。要在農業旅遊和鄉村旅遊開發中更多地體現農耕文化,挖掘農耕文化。
7.重點開發體驗式的農耕文化旅遊。在農耕文化旅遊項目的開發中,要重點開發那些參與性強的旅遊項目,使遊客在參與中體驗農業,了解農村。例如,讓遊客自己身體力行地參與農業生產的過程、真實地當一天農夫,體會農家一日三餐的簡單和質朴等等,這種體驗式的旅遊項目對城市旅遊者是既新鮮又有趣的,可以極大地滿足城市居民渴望寧靜恬然的田園生活的心理需求。
8.注重對農耕文化中傳統農村民居的旅遊開發。我國地域遼闊,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具特色、性格鮮明的傳統民居,例如北京的四合院、湘西的吊腳樓、陝北的窯洞、客家的圍屋、藏族的碉房等等,舉不勝舉。傳統民居是承載農耕時代生產生活實物和民風民俗文化的天然載體,是表現區域旅遊特色的重要題材。因此,在農耕文化旅遊中,要注重對傳統民居進行旅遊開發,使之展現我國的農耕文化,讓遊客觀看到、體驗到農耕文化的內涵。
六、小結
農耕文化是發展鄉村旅遊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實現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農耕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對於傳承傳統農耕文化,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先進文化價值體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通過積極探索農耕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有效形式,有利於促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變,提升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為推動和諧社會建設,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目前我國各地較為成功的具體模式來看,我國農耕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還主要處於文化觀光型階段,遊客參與度低,內容較為單調,產品的吸引力和遊客的重遊率有待提高。加大文化體驗型產品的開發力度、滿足旅遊者高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未來農耕文化旅遊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發展方向。
要提高對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和開發重要性的認識。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也是短期內見不到效益的工作,更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政府要提高認識,重視和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使各民族群眾提高對保護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重要意義的認識,並自覺參與。同時要提高遊客的游覽素質,控制游覽人數,以保護民族傳統文化。
在搜集文獻綜述的過程中,發現對於農耕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理論文獻並不多,這說明我國對農耕文化旅遊的研究力度還不夠,如此豐富多彩又博大精深的農耕旅遊文化,其開發價值是不可估量的,我們應該充分發揮我國深厚農耕文化的優勢,大力發展農耕文化旅遊,為農村發展和旅遊業的發展奉獻其價值。
作者/來源:海韻教育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⑤ 農耕已普及的依據
原始農耕時代原始農耕一詞,遵從教育部新發之歷史課程標准,其《中華文明的起源》有一節內容為:「以半坡遺址和河姆渡遺址為例,簡述中國原始農耕文化的特徵。」根據李根蟠等著《中國原始社會經濟研究》一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版),我國原始社會若按「生活資料生產方式的演進」劃分,可分為「原始采獵業」和「原始農業牧業」兩大階段,而「農業的發明是人類歷史上一件劃時代的大事,是由攫取經濟到生產經濟的偉大革命性轉變。人類第一次通過自己的活動來增殖天然的產品,從而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經濟面貌,對人類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第71頁)。據最新考古材料可知,我國黃河流域最早的農業遺址,為黃河中下游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鄭裴李崗文化遺址等,碳-14數據表明,這些遺址年代都在公元前6000年至前5000年,即距今七八千年。這些都比半坡和河姆渡的農耕文化略早。一般來說,原始農耕時代相當於石器時代的新石器時代,也相當於以社會結構為演進標志的氏族公社繁榮階段。伏羲氏教民熟食、結網捕魚伏羲氏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聖賢,是著名的「三皇」之一。古史上又稱庖犧氏或宓犧氏。《三皇本紀》稱他「養犧牲以供庖廚」,是說他教給人民畜牧以供廚下的肉食。《周易》又載庖犧氏「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唐代史學家司馬貞把這兩個記載結合起來:「結網罟以教佃漁,故曰宓犧氏,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是把教給人民結網打魚和馴養禽畜的功勞全歸在伏羲氏一人身上了。神農氏教民播種五穀關於神農氏教民播種五穀的傳說,古史多有記載,如《周易》說:「神農氏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拾遺記》說:「時有丹雀銜五穗禾,其墜地者,帝乃拾之,以植於田,食者老而不死。」《白虎通》說:「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也。」課本上的引言和古文引文便源自上述《逸周書》和《白虎通》。此外,《淮南子》上尚記載有「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穀,相土地宜」和「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等功勞。 河姆渡的磨製石器 河姆渡的磨製石器,主要器形有石斧、石錛等,還有專門用作木材加工的原始刨光工具石扁鏟,和用於加工木板的石楔等,共出土約九十件。河姆渡原始居民用骨器多於石器,出土各種骨器七倍於石器,最常見的有骨耜。骨耜上部安裝一根木棍,稱為耒。用耒耜耕作,稱為耜耕農業。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 世界上的人工栽培稻,有亞洲稻和非洲稻兩種。目前已知的最早非洲栽培稻,考古學家認為起源於非洲西部的奈及利亞,最早可追溯到3500年前。亞洲栽培稻要比非洲稻早得多。長期以來學術界大多認為印度是亞洲稻的起源中心,印度曾發現過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稻遺存,20世紀70年代又發現公元前六千至四千多年的人工稻遺址。而我國河姆渡遺址和另一處浙江桐鄉羅家角遺址出土的人工稻穀距今七千年左右。1988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又在湖南澧縣彭頭山發現了更早的碳化稻殼遺跡,距今年代為九千年至八千年。後來,考古工作者又發現了距今約一萬年的湖南道縣玉蟾岩的人工栽培水稻。一些學者認為,我國是水稻的發源地。而另外一些學者則認為:中國和印度都應是亞洲稻的主要起源中心之一。 干欄式的房子 河姆渡居民住在干欄式房子里。這是一種木結構的地面建築。浙江地區地勢低窪,潮濕溫熱。我國先民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風和防潮性能,於是蓋造干欄式房屋。這種木建築房屋,一般都由若干木樁、圓木、木板組成,下部有木柱構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採取打樁的方法建成。樁木打成後,上架橫梁,再鋪板材,然後在木板上立柱構梁架和屋頂,形成架空的建築房屋。干欄式建築,既可防蛇蟲猛獸之害,又可避潮濕,下面還可養殖家禽家畜。至今,我國西南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尚採用這種古老建築形式。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粟的國家 目前,世界農學界幾乎都認為,粟的種植,是中國人的首創。我國和世界上發現的最早人工栽培粟,出土於河北武安磁山遺址,距今年代為七千三百年左右。此後,西安半坡原始居民,也大量種植粟,半坡遺址發現了窖藏和罐藏的粟子。日本農學家認為,大約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粟就向東傳到日本、朝鮮,向西傳入阿拉伯、小亞細亞、俄國等國家和地區。 半坡彩陶的燒制技術 半坡彩陶是由有制陶經驗的婦女們製造的。她們選用粘性適度、泥質較細的泥土作陶土,並根據器物的不同用途,或淘洗掉泥土中的雜質,或摻和適量的沙子以便耐火。陶土調好後,搓成泥條用盤築法或分段銜接法作坯,小器物則直接用手捏塑而成。接著是修飾陶坯,先用慢轉陶輪修整器皿口部,又趁濕粘上或嵌入把手、器耳等附件。等陶坯半干後,要用陶墊托著內壁,細心地進行拍打,使之加大密度與光潔度。上彩之前要塗上一層白色或淺紅色的陶衣。繪彩使用類似毛筆的工具,蘸上赤鐵礦粉或氧化錳粉,在器皿上繪出紅色或黑色的花紋來。最後放在窯中去燒成。由於當時的窯室封閉得還不夠嚴密,陶土中的氧化鐵得以充分氧化,因此成品絕大部分呈紅色或紅褐色。因為燒制火候估計有1000℃左右,所以燒出的陶器硬度相當高。 半坡原始居民已會紡線、織布、制衣 我國原始農耕時代,已出現了原始紡織業。最早的織機遺存出土於河姆渡遺址。這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織機。半坡原始遺址則出土了用以捻線的石制陶制紡輪。從半坡陶器底部發現的麻布印痕分析,當時最細的線紋直徑0.5毫米,已和今天的線差不多。半坡居民使用原始的織機,織成麻布,製成衣服。 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農業生產 在大汶口原始居民時期,耜耕農業已佔統治地位。這里出土的石耜多於砍伐用的石斧(石耜27件,石斧10件),還出土了一件52厘米長的鹿角鶴嘴鋤,至於各種質料製作的鐮刀,其總數超過了整地農具的數倍。耜用於翻地,鶴嘴鋤用於中耕,鐮刀用於收割,整套農具的出現,反映了大汶口原始居民時期農業技術的提高。當時農業已經成為社會生產的主要部門,家畜飼養業和制陶等手工業都有賴於它的發展。由於剩餘糧食的出現,制陶已成為獨立的手工業部門,豬的飼養也得到很大發展。半坡氏族的豬,絕大部分是在幼小時宰殺掉的,因為那時人們的生活資料還比較缺乏。大汶口原始居民時期宰殺的,則多為一二歲的成年母豬,且豬的數量也很大。豬的飼養,間接地反映了大汶口原始居民時期農業的相對發達。 黑陶和白陶的燒制技術 黑陶和白陶,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制陶業中出現的兩個新品種,反映了當時制陶工藝的顯著進步。這時的陶器,已用快轉陶車來製造。陶車由輪盤和輪軸組成。使用時,由一人轉動輪盤,使其急速旋轉,由另一人藉助陶輪轉動形成的離心力,配以雙手靈巧的動作,將陶土塑成需要的器皿。用快轉陶車制坯,數量多,質量也好。燒制技術也有提高。擴大了窯室,縮小了火口,增加了火道支道和窯箅箅孔的數量,使熱力分布更加均勻。這時採用了高溫下嚴密封窯技術,使陶土中的鐵元素得以還原,有的還在陶土中摻過炭,因此燒成的陶器多為黑色。白陶用高嶺土製造,製造時努力保持陶土的純潔,因而燒成了白色。白陶的出現有重大的意義,它為以後瓷器的製作奠定了技術基礎。白陶上有的還有圖案花紋。 大汶口墓葬反映的貧富分化 大汶口墓地的墓葬中,以教材提到的10號墓隨葬品最多,數量居各墓之首,達一百七十多件,除大量的陶器和石器外,還有製作精美的玉器和大量的骨、牙、綠松石等質料的裝飾品。據鑒定,墓主人是一個五十歲左右的婦女。此外,有兩組墓葬(可能為兩個父系大家族)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組7個墓,隨葬品比較豐富,最多的一個墓有77件,最少的一個墓也有19件,都包括陶器、玉石器、豬頭等;另一組4個墓,隨葬品很貧乏,總共只有17件,為陶器、紡輪、獐牙等。墓葬隨葬品懸殊之大,反映貧富分化已很顯著。 學術動態 中國文明起源的新觀點 以前,我們長期認為,階級社會是文明時代的開始,我國從夏朝進入文明時代。也有一種傳統意見認為,中華文明五千年,文明時代是應當從華夏族祖先黃帝開始的。近幾年,考古界和古史研究專家另有新創。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提出了「古國──方國──帝國」的新學說體系。認為我國國家的形成發展應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古國」階段,這一階段的早期文明是古國、古城「滿天星斗」式地遍布中華大地。著名的有紅山文化的祭壇、女神廟、積石冢,已經形成了古國規模,「紅山文化在距今五千年以前,率先跨入古國階段」。「早期城邦式的原始國家已經產生」。而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是另一類型,「太湖流域的古文化古城古國,已可以由良渚文化上溯到先良渚文化」。其他還可以舉出山西陶寺的「古城古國」,以及河南登封王城崗、淮陽平糧台古城址等。這些「古國」發展一步即是「方國」。時間大約距今四千年,史籍上「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夏有萬邦」,都是古時方國存在的紀實。蘇秉琦認為:「從『古文化』『古城』『古國』的觀點,到『古國』『方國』『帝國』的理論,是中國各區系由氏族到國傢具有普遍意義的發展道路」(《中國文明起源新探》,三聯書店1999年版)。 圖畫說明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復原圖 這是1973年河姆渡遺址發現的木構水井遺址復原想像圖。井口呈方形,邊長2米,井口為榫卯套接的木框,每邊豎以排樁為井壁;水井深約1.35米,外圍有一直徑約6米的柵欄和28根木柱,專家據此推斷,井上可能蓋有簡單的井亭。這是迄今發現的我國最早的水井。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裝有木柄的骨耜復原圖 這些骨耜是1973年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系用動物的肩胛骨加工製成的。粗的上端厚而窄,下端刃部薄而寬。耜長約二十厘米,肩臼處橫鑿方孔或磨成半月形,骨板正面中部琢磨出平淺的豎槽,淺槽下部兩側各鑿一孔,木柄豎貼著骨板淺槽安裝。圖上是裝有木柄的骨耜復原式樣,使用時手握耜柄,腳踏橫棍,推耜入土,進行翻地。這種骨耜比較銳利,適於開發南方的沼澤地帶。 半坡的骨制箭頭、魚叉和魚鉤 骨器是以哺乳動物的骨骼為材料製成的器具。遠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我國的遠古居民就已經製造出骨器,與石器並用了。到了新石器時代,尤其是在半坡原始居民的遺址中發現了骨制的箭頭、魚叉和魚鉤等。半坡的骨制箭頭也叫鏃,是一種狩獵用的工具。1953年,半坡遺址出土的箭頭有三角形、圓柱形和柳葉形多種,共計三百多件。魚叉和魚鉤都比較尖銳,是半坡人捕魚的重要工具。這些骨製品的出土,標志著漁獵生產在社會經濟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 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復原圖 半坡遺址的房屋有圓形,也有方形,大多採用「半地穴式」的建築形式。這種「半地穴式」房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是由穴居發展而來的一種土木合築的建築。每間房屋的面積多在二十平方米左右。此房屋平面近似圓形,向南開門。在房屋中央,有灶坑正對門口。房屋周圍的牆壁下部是用坑壁作牆基,上部是用草拌泥築成的。牆壁中間立有很多根木柱支撐屋頂。屋頂用排列整齊的木椽架起來,外表蓋著拌泥的草,以便抵禦風雨。半坡還有少量從地面建築起來的房屋。 半坡出土的紡輪 這是1955年陝西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紡輪直徑6厘米,中間有一圓孔,是陶製品。它是我國古代發明的最早的捻線工具,即在紡輪中間的小孔插一個桿,利用紡輪的旋轉把纖維擰在一起,並用同樣的方法把單股的纖維合成多股的更結實的「線」。在半坡以後的其他一些文化遺址,也出土了形式多樣的陶質紡輪,可見當時這種捻線工具已被人們廣泛使用。
⑥ 農耕文明是什麼
農耕文明,是指由農民在長期農業生產中形成的一種適應農業生產、生活需要的國家制度、禮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農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類宗教文化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文化內容和特徵,但主體包括國家管理理念、人際交往理念以及語言,戲劇,民歌,風俗及各類祭祀活動等,是世界上存在最為廣泛的文化集成。 男耕女織,規模小,分工簡單,不用於商品交換。農耕文明,受封建思想束縛,閉關自守。 中國古代並沒有形成典型的農牧結合的經濟結構。農耕文明發展的後期,越來越限制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而相對的海洋文明而講,就是清代沒落的最主要原因。
⑦ 青少年如何傳承優秀農耕文化
要全面加強對江南農耕文化遺產的調查摸底。省級層面建立農耕文化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吸納農業農村、宣傳文化、旅遊、水利、環保等相關部門作為成員單位,釐清明確各部門在保護農耕文化方面的職責體系。分門別類組織開展對文化遺存、民居農具、自然環境、傳統習俗等農耕文化資源進行調查、甄別,篩選出保護意義大、留存價值高的重點資源列為保護對象,為進一步保護傳承明確方向和重點。逐步完善江南農耕文化的政策保護體系。適時制定農耕文化保護地方法規,將相關文化遺存納入法定保護體系。
⑧ 農耕文化包括哪些
農耕文化,是人們在長期農業生產中形成的一種風俗文化,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之一,也是對人類影響最大的文化之一。農耕文明集合了各民俗文化為一體,形成了獨特文化內容和特徵,其主體包括國家管理理念、人際交往理念以及語言,戲劇,民歌,風俗及各類祭祀活動等,是世界上存在最為廣泛的文化集成。農耕文明決定了漢族文化的特徵。
⑨ 什麼是農耕文明時代
農耕文明,是指由農民在長期農業生產中形成的一種適應農業生產、生活需要的國家制度、禮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農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類宗教文化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文化內容和特徵,但主體包括國家管理理念、人際交往理念以及語言,戲劇,民歌,風俗及各類祭祀活動等,是世界上存在最為廣泛的文化集成。
男耕女織,規模小,分工簡單,不用於商品交換。農耕文明,受封建思想束縛,閉關自守。 中國古代並沒有形成典型的農牧結合的經濟結構。農耕文明發展的後期,越來越限制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而相對的海洋文明而講,就是清代沒落的最主要原因。
時間段:
此階段主要是指現代印刷術發明前的一段時間,即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19世紀初)之間的時期。
標志:
長期從事農業生產,以個體勞動為主,社會還未形成一種長期固定的專門機構,國家處於高度集中的狀態。
⑩ 中國農耕文化包括哪些
農耕文化,是指由農民在長期農業生產中形成的一種風俗文化,以為農業服務和農民自身娛樂為中心。農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類宗教文化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文化內容和特徵,但主體包括語言,戲劇,民歌,風俗及各類祭祀活動等,是中國存在最為廣泛的文化類型。農耕文明決定了漢族文化的特徵。中國的文化是有別於歐洲游牧文化的一種文化類型,農業在其中起著決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