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條例
1. 宿遷市農貿市場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農貿市場管理,規范農貿市場秩序,促進農貿市場健康發展,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市、縣中心城區農貿市場的規劃、建設、經營和監督管理等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農貿市場,是指有固定攤位、商鋪和相應設施,以批發、零售食用農產品為主的交易場所。
本條例所稱農貿市場開辦者,是指為場內經營者提供場地、設施和服務,從事農貿市場經營和管理活動的法人、非法人組織。
本條例所稱場內經營者,是指在農貿市場內獨立從事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第四條市、縣(區)人民政府領導農貿市場規劃、建設和監督管理工作,建立農貿市場管理協調機制,研究解決農貿市場建設、管理中的重大問題。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是農貿市場管理協調機制的牽頭單位,負責對農貿市場開辦者、場內經營者依法予以登記注冊,對場內經營秩序、食品安全等進行監督管理。
商務部門負責編制農貿市場專項規劃,制定農貿市場建設規范,指導農貿市場建設和升級改造工作。
城市管理部門負責對農貿市場的市容和環境衛生實施監督管理。
農業農村部門負責對農貿市場內的動物防疫實施監督管理,指導農貿市場活禽經營、屠宰場所的環境消毒和病死禽類無害化處理工作。
衛生健康部門負責對農貿市場愛國衛生、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公安機關對農貿市場及其周邊治安秩序實施監督管理。
自然資源和規劃、住房和城鄉建設、應急管理、消防救援等有關部門和機構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農貿市場實施監督管理。
街道辦事處協助各職能部門做好本區域內的農貿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指導、督促本區域內的農貿市場開辦者落實經營管理責任。第五條農貿市場具有公益性質。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扶持政策,促進農貿市場的建設、管理和發展。第六條鼓勵農貿市場開辦者、場內經營者利用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交易溯源、計量監管、價格監測等智慧經營和管理。第二章規劃建設第七條市、縣人民政府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時應當為農貿市場建設預留空間,在實施新城區建設和舊城區改造時,應當將農貿市場作為公共服務設施一並規劃建設。第八條市、縣商務部門應當會同自然資源和規劃等部門,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方便生活、利於交易的原則,編制農貿市場專項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第九條市商務部門應當會同市市場監督管理、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市城市管理等部門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製定農貿市場建設及驗收規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向社會公布。第十條農貿市場建設規范應當對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食品檢測、消防安全、停車場、公共廁所、垃圾分類收集、污水油煙處理、水電氣等設備設施的建設標准;
(二)按商品種類劃定場內鮮、活、生、熟、干、濕等功能交易區的布局;
(三)從事活禽交易的區域,配置符合動物防疫條件的設施和獨立的抽風系統、廢水過濾和隔油預處理系統;
(四)經營鮮活水產、腌制食品的區域,配置防止蓄水外溢、沉積的設施;
(五)經營食用農產品的區域,配置符合國家標準的病媒生物預防設施;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事項。第十一條新建、改建、擴建的農貿市場,應當符合農貿市場專項規劃、建設規范和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第十二條農貿市場的土地使用權以及房屋所有權不得擅自分割轉讓。農貿市場建設用地在取得土地使用權時,應當在土地出讓合同或者土地劃撥批准文件中明確不得擅自將農貿市場土地使用權分割轉讓。
農貿市場的用途不得擅自改變。確需改變農貿市場用途的,商務部門應當會同自然資源和規劃、市場監督管理、住房和城鄉建設、城市管理等部門舉行聽證會,聽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後,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三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安排農貿市場建設資金,用於支持農貿市場新建、改建、擴建;探索實行政府回購、政府股權投資等方式對農貿市場進行公益性改造。第十四條已建成的農貿市場不符合農貿市場建設規范的,應當按照建設規范進行升級改造。
2. 廣東省市場監管條例(2021修訂)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市場監管行為,健全市場監管制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保護市場主體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加快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各級人民政府及其負有市場監管職責的部門(以下簡稱監管部門)對市場主體及其生產經營行為實施監督管理的活動。
本條例所稱市場主體,是指以營利為目的從事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監管部門實施市場監管,應當遵循合法適當、公平公正、誠信透明、便民高效、權責一致的原則。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監管部門應當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實施市場監管,不得違法增加本部門的權力或者減少本部門的法定職責。沒有法律、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和命令依據,不得減損市場主體權利或者增加市場主體義務。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行政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公眾參與的社會共治體系,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公眾參與市場監督。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監管部門、市場主體應當共同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第六條市場主體應當加強內部管理和自我約束,自覺守法,誠信經營,接受政府及其監管部門、社會組織、媒體和公眾的監督,依法承擔生產經營活動產生的責任。第二章監管職責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市場監管統籌和協調機制,及時協調、解決市場監管中的重大問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制定、調整所屬監管部門的權責清單,並及時向社會公開。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所屬監管部門和下一級人民政府履行市場監管職責的情況進行指導監督。第八條監管部門的監管職責依照法律、法規確定;法律、法規沒有明確監管部門的,按照下列規定確定:
(一)涉及行政許可或者備案的,實施行政許可或者備案的部門為監管部門;
(二)不涉及行政許可或者備案但有行業主管部門的,行業主管部門為監管部門;
(三)不涉及行政許可或者備案且無行業主管部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監管部門;
(四)涉及多個部門且監管職責分工不明確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監管部門。第九條市場主體依法應當取得而未取得行政許可,擅自從事與許可相關的生產經營活動的,由行使相應行政許可的部門予以查處。
除前款規定的情形外,市場主體依法應當取得而未取得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予以查處。
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十條省人民政府可以整合監管部門的職能,依法決定一個監管部門相對集中行使市場監管領域的行政處罰權。依法行使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可以實施與該行政處罰權相關的行政檢查權、行政強制措施權。
監管部門可以整合所屬機構的執法職能,交由一個機構履行。第十一條不同層級的監管部門對同一市場主體及其生產經營行為均有監管職權的,原則上由最低一級監管部門實施監管。
根據省人民政府的決定,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確定實行綜合行政執法的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名單以及相應的職權調整事項目錄,縣級人民政府決定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實行綜合行政執法的起始時間,並分別以政府公告形式公布。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依照職權調整事項目錄,依法查處市場違法行為,發現市場違法行為但無權查處的,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政府或者相關監管部門報告。第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基層監管機構標准化、規范化建設,按照履行監管職責的要求,配備人員,保障場地、裝備及經費,推進監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
上級監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基層監管機構的工作指導,督促指導基層監管機構履行屬地監管職責。第三章市場准入第十三條市場准入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負面清單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各地區、各部門不得另行制定市場准入性質的負面清單。
沒有法定依據不得實施市場准入行政許可。已取消的市場准入行政許可,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恢復。第十四條商事登記前置許可事項范圍按照國家編制的目錄執行,確需調整的,由省人民政府按照法定程序報請有權機關批准或者取得授權。
3. 河南省商品交易市場監督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商品交易市場監督管理,維護正常的交易秩序,保護市場開辦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商品交易市場健康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商品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市場)是指有固定的場地、設施和經營服務機構,有若干經營者進場,實行公開交易的生活資料、生產資料市場。第三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開辦市場和在市場內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對市場進行監督管理的部門及其執法人員,應當遵守本條例。第四條市場商品交易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和商業道德。
正當的商品交易活動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市場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領導,根據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實際需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把市場建設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和村鎮建設規劃。第六條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
公安、稅務、物價、技術監督、衛生、城建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依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市場實施監督管理。第七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有關監督管理部門以及市場開辦者、經營者應當共同做好市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積極創建文明市場。第二章市場開辦和登記第八條企事業單位、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均可依法投資開辦市場。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有關監督管理部門不得開辦市場,已開辦的市場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實行管辦分離。第九條開辦市場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符合城市總體規劃、村鎮建設規劃,適應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需要;
(二)有相應的場地、設施和資金;
(三)具備必要的交通、治安、衛生、環境保護條件並符合消防技術規范要求;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第十條開辦市場應當向當地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市場登記注冊,領取《市場登記證》。單獨開辦市場的,由開辦單位或個人申請登記注冊;聯合開辦市場的,由聯辦各方共同申請或委託其中一方申請登記注冊。第十一條申請辦理市場登記注冊應當提交下列文件、證件:
(一)申請報告;
(二)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其授權部門批准開辦的文件;
(三)驗資證明;
(四)市場開辦者的合法資格證明;
(五)土地、房屋等權屬證明或使用證明;
(六)聯合開辦市場的,應當同時提交聯辦各方共同簽署的協議書;第十二條開辦市場不得佔用公路、城市道路、廣場、公共綠地和基本農田,並避開機關、學校、醫院。
現有市場不符合前款規定的,應當按照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期限、地點遷離。
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開辦的早市、夜市,應當按照規定時間、地點經營。第十三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接到市場開辦者提交的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決定。對符合開辦條件的,頒發《市場登記證》;對不符合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第十四條《市場登記證》是市場依法開辦的憑證,禁止偽造、變造、塗改、出租、出借、轉讓。第十五條市場只准使用一個名稱。市場名稱經核准登記注冊後享有專用權。
市場名稱應當文明、健康。第十六條市場開辦者應當設立經營服務機構,並按照企業法人登記或公司登記管理的規定,申請登記注冊,領取營業執照。
企業法人開辦市場的,可以不設立經營服務機構,但應當辦理增加經營范圍的變更登記。第十七條市場開辦者及經營服務機構的主要職責是:
(一)負責市場的日常事務管理和提供相應的服務;
(二)做好衛生、安全、消防等工作;
(三)負責市場經營設施和安全設施的建設、維修;
(四)協助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執行公務,維護市場交易秩序。第十八條市場遷移、合並、分立、撤銷或者改變其他登記事項的,開辦者應在作出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到原登記機關辦理變更或注銷登記。第十九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核准市場開辦、變更和注銷登記後十五日內發布公告。第三章市場交易活動第二十條進入市場從事商品交易活動的經營者,必須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並在核定的攤位上亮證經營。
農民在集貿市場出售小宗自產農副產品的,可以不辦理營業執照,不繳納市場管理費。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有關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提供方便和服務。
4. 河北省商品市場監督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商品市場監督管理,維護市場秩序,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商品市場是商品交換關系及交易場所的總和,是指各類消費品市場、生產資料市場,包括集中的商品交易場所和商業網點、商業街等其他商品交易場所。
本條例所稱經營者,是指在商品市場從事商品交易或者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體工商戶。
本條例所稱經紀人,是指從事商品交易中介活動的單位和個人。第三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開辦商品市場以及進行經營、管理、監督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條例。第四條商品市場監督管理應當遵循統一開放、競爭有序、依法管理、放管適度、促進發展的原則。第五條經營者和經紀人從事商品交易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第二章監督管理職責第六條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是主管本行政區域內商品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職能部門。第七條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監督管理市場的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有關商品市場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
(二)對商品市場開業、變更、注銷進行登記管理;
(三)審查、確認經營者的主體資格;
(四)監督經營者的交易行為;
(五)查處交易活動中的違章違法行為,維護市場秩序;
(六)監督管理經濟合同,查處違法經濟合同;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八條各級商業、供銷、衛生、醫葯、煙草、畜牧等行業主管部門,在其職責范圍內,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商品交易活動進行監督管理。
行業協會配合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法進行監督管理。第九條各級技術監督、物價、稅務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對商品市場依法實施監督管理。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的公安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市場治安管理的需要,經批准可在大中型集貿市場設置市場治安管理機構,負責維護市場安全和秩序。第三章市場登記監督管理第十一條開辦商品市場應立足當地資源狀況、經濟結構、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等實際情況,堅持統籌規劃、節約土地、合理布局、有利生產、方便生活、活躍流通、講求實效的原則。第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應把開辦商品市場納入城鎮總體規劃。商品市場的開辦應符合城鎮建設規劃,不得防礙交通。經批准佔用道路的,必須在指定的位置擺攤設點,不得亂搭亂蓋,不得影響市容和污染環境,不得破壞文物、公用設施和樹木、綠地。第十三條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均可申請開辦商品市場。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十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開辦國家禁止自由買賣和危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商品的市場。
煙草批發市場和中成葯、西葯市場必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開辦。第十五條開辦商品市場,應當按照法律、法規和人民政府的規定辦理規劃、設計、用地、施工等審批手續;設置防火設施,配備消防器材和設備,保障公共財產和公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第十六條商品市場的開辦、合並、分立、遷移、關閉、撤銷或變更市場登記事項的,必須提前三十日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分別申請辦理市場登記、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國有、集體商場、商店的開辦應當依法申請辦理企業登記。第十七條經登記注冊的商品市場,未經市場登記主管部門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任意拆毀市場設施和強行關停市場,不得佔用市場場地。第四章經營者資格監督管理第十八條下列經濟組織和個人可以申請從事商品交易活動:
(一)各類企業;
(二)個體工商戶;
(三)城鎮失業待業人員、農村村民;
(四)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第十九條從事商品交易、營利性服務以及中介活動,按照規定應當辦理營業執照的,必須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營業執照,持照經營。第二十條營業執照是國家授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合法憑證,經營者不得出租、買賣、塗改、偽造、轉讓或者擅自復印。除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扣繳或者吊銷外,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扣繳或者吊銷。
5. 北海市農貿市場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農貿市場的建設和管理,維護市場開辦者、經營者與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農貿市場健康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農貿市場的規劃建設、經營規范和監督管理等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農貿市場,是指依法設立的,有市場名稱、固定場所、配套設施,以食用農產品現貨零售為主,公開交易商品的市場。
本條例所稱市場開辦者,是指依法投資開辦農貿市場或者從事市場經營服務管理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
本條例所稱經營者,是指進入農貿市場從事商品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第四條市、縣(區)人民政府負責組織領導、統籌協調農貿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協助做好農貿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第五條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是農貿市場的主管部門,負責農貿市場的綜合監督管理。
商務部門負責組織編制農貿市場專項規劃,指導農貿市場網點規劃布局。
農業農村部門負責對農貿市場的動物防疫條件進行審查和監督管理。
衛生健康部門負責對農貿市場愛國衛生、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公安、自然資源、環境衛生、住房城鄉建設、行政審批、消防救援、綜合執法等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農貿市場實施監督管理。第六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將農貿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經費納入年度本級財政預算,扶持、促進農貿市場的建設和發展。第二章規劃建設第七條市、縣人民政府商務部門應當會同市場監督管理、自然資源和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根據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方便群眾、利於交易的原則,結合居住人口、服務半徑、消費需求等因素編制本行政區域內農貿市場專項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農貿市場專項規劃經批准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擅自修改。確需修改的,按原批准程序辦理。
市、縣(區)人民政府在新城區建設和舊城區改造時,應當將農貿市場作為公共服務配套設施進行規劃,保障農貿市場用地需求。第八條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規范由市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商務、公安、農業農村、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衛生健康、行政審批、消防救援、市政管理、綜合執法等有關部門制定,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實施。
農貿市場的新建、改建、擴建應當符合本市、縣農貿市場專項規劃和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規范要求。
農貿市場新建、改建、擴建完成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根據市場開辦者的申請,會同有關部門依照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規范共同驗收,經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第九條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規范應當對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農貿市場的建設標准,包括食品檢測、應急通道、道路、停車場、公共廁所、垃圾分類收集、污水處理、水電、監控等設備設施建設要求;
(二)農貿市場的不同功能區域設施標准;
(三)農貿市場的具體管理制度、管理機構和專職管理人員要求;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事項。第十條農貿市場實行星級管理制度,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星級農貿市場創建標准和考核評估獎勵制度,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實施。
星級農貿市場應當具備設施現代化、管理信息化、服務智能化等條件。第十一條本條例實施前已建成的不符合本市、縣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規范要求的農貿市場,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有效措施組織、督促市場開辦者進行升級改造。第三章經營規范第十二條開辦農貿市場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有符合農貿市場專項規劃和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規范要求的場所、設施;
(二)有相應的資金;
(三)有相應的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第十三條開辦農貿市場、入場經營應當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者行政審批部門申請登記注冊,取得營業執照。
農貿市場因遷移、合並、分立、擴建、轉讓、負責人變更等原因變更營業執照登記注冊事項的,應當依法辦理變更登記。
農貿市場確需終止經營的,市場開辦者應當提前三個月書面告知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經營者,並進行公示。
6. 貴州省建築市場管理條例(2021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規范建築市場秩序,加強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促進建築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建設工程新建、擴建、改建、拆除等建築活動及對建築市場實施監督管理,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建築市場監督管理應當遵循統一、開放、有序的原則。禁止以任何形式分割、封鎖、壟斷建築市場。
從事建築活動應當執行基本建設程序,建設工程發包、承包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以及從事建築業的相關單位應當採取措施,促進建設工程科學技術進步。第二章監督管理第五條省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對全省建築市場實施監督管理;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水利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對全省專業建設工程的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按照分級管理原則,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建築市場的監督管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水利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專業建設工程的監督管理。
市場監管部門按照職責,依法對建築市場的相關活動實施監督管理。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不得違反法定程序審批建設項目或者擅自簡化基本建設程序。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依法可以將建設工程的質量監督、安全監督、招標投標、工程抗震、工程造價等事項委託給相應的機構具體實施。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的執法人員,依法履行對建築市場的監督檢查職責,應當出示有效執法證件,並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一)進入被檢查單位的工作場所進行檢查;
(二)要求被檢查的單位和人員提供與監督檢查事項有關的文件、資料,並進行查閱和復制;
(三)要求被檢查的單位及有關人員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說明;
(四)對明顯違反基本建設程序、強制性標准或者存在重大質量安全隱患的,責令限期改正或者中斷建築活動;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措施。
有關執法部門依法作出責令中斷建築活動決定的,應當書面告知發放施工許可證的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或者交通運輸、水利等有關部門。第九條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和完善建築活動投訴制度,按照各自職責受理投訴並依法做出處理決定。第三章建設許可第十條下列單位應當依法登記注冊,持有相應的資質證書,並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建設工程活動:
(一)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單位;
(二)從事工程施工和預拌商品混凝土的生產等建築業企業;
(三)工程監理、工程造價咨詢、工程質量檢測等機構;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單位。
前款規定的單位涉及特種設備設計、製造、安裝的,應當依法取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管等部門許可,方可承接工程。
施工單位應當依法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方可承接工程。第十一條依法取得建設工程執業資格的人員,經注冊後,方可從事注冊執業證書許可范圍內的專業技術工作。
建設工程執業資格人員可以在建設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監理、造價咨詢、招標代理、工程項目管理和建設單位申請注冊並執業;具有多項執業資格的,只能在一個單位注冊。第十二條從事建築活動的垂直運輸機械作業人員、安裝拆卸工、爆破作業人員、起重信號工、登高架設作業人員等特種作業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考核合格並取得技術崗位證書後方可上崗。
參與建築活動的勞務作業人員,用人單位應當對其進行崗前技術、安全生產培訓,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第十三條建設工程具備開工條件後,建設單位應當依法按照項目管理許可權向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或者交通運輸、水利等部門申請領取施工許可證。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工程投資額在30萬元以下或者建築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建築工程,可以不申請辦理施工許可證。第十四條建設單位可以申請整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許可;也可以就建設工程項目中的單項工程或者按標段分別申請施工許可;建設工程項目分期建設的,建設單位可以按期分別申請施工許可。
7. 武漢市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2021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商品交易市場秩序,加強對商品交易市場的監督管理,保護市場開辦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商品交易市場繁榮和經濟健康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商品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市場),是指開辦者提供場地、設施,有若干經營者進場,對生活資料、生產資料進行集中、公開、獨立交易以及提供相關服務的固定場所。第三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市場的開辦、經營和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四條市、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對市場實行監督管理。
其他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依法對市場進行相關監督管理。 市場監督管理應當遵循依法、公開、高效和便民的原則。第五條市場商品交易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和商業道德,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加強對市場建設的宏觀調控,組織、協調、督促有關部門做好市場管理和服務工作。第二章市場開辦第七條市場布局總體規劃應當與城市建設相適應,遵循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方便群眾、促進流通的原則,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和商業布局總體規劃,並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市人民政府編制市場布局總體規劃應當組織聽證。第八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及境外投資者,均可依法開辦市場。開辦市場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市場布局總體規劃;
(二)具有與市場規模相適應的固定場地、設施、資金和管理人員;
(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第九條開辦市場應當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登記注冊,領取營業執照。市場開辦者領取營業執照後方可出租市場攤位、店鋪。第十條市場只准使用一個名稱,市場名稱應當符合市場特點。未經核准不得擅自使用「市場」字樣。第十一條市場遷移、轉讓、轉租、關閉或者其他重要事項變更的,市場開辦者應當在作出決定之日起30日內到原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手續。第十二條市場開辦者享有下列權利:
(一)依法自主經營;
(二)依法收取場地、設施租金和其他相關服務費用;
(三)拒絕法律、法規和省人民政府規定之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各種形式的攤派;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第十三條市場開辦者可以設立市場服務管理機構或者委託專業市場服務管理機構對市場進行服務管理。第十四條市場開辦者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依照有關市場管理的法律、法規,制定市場內治安、消防、環境衛生、商品質量監督管理、消費糾紛投訴受理及調處等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接受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
(二)負責市場內消防、保安、環保、給排水、衛生、用電、計量等設施的建設、維護和更新,保證相關設備處於完好狀態;
(三)制止入場經營者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和其他擾亂市場經營秩序的行為;
(四)按照商品種類劃行歸市;
(五)開展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組織經營者開展文明經商活動;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十五條市場開辦者應當依法繳納稅費。第十六條市場開辦者應當按照規定設置法定、合格的復檢計量器具,並在市場內設立投訴點接受投訴。第十七條市場開辦者應當與經營者依法簽訂合同,依照合同對經營者的經營行為,以及出售商品和提供相關服務的質量實施管理,並承擔本條例規定的管理責任。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對合同的簽訂和履行的行為實施監督。第十八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檢測合格方可銷售的商品,市場開辦者應當查驗經營者取得的檢測合格證明,按照規定在市場內配置檢測設備和人員。對檢測不合格或者未取得檢測證明的商品,禁止交易。第十九條對市場內以「總代理」、「總經銷」、「特約經銷」、「廠家直銷」、「專營專賣」等名義進行經營的,市場開辦者應當查驗市場經營者取得的權利人授權證書等相關證件。第二十條市場發生遷移、轉讓、轉租、關閉或者其他變更重要事項的,市場開辦者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時限通知經營者;合同未作相應規定的,應當提前六十日通知經營者。第三章經營管理第二十一條經營者享有下列權利:
(一)依法提出開業、變更、停業、歇業申請;
(二)對核準的市場名稱享有與市場開辦者約定的使用權;
(三)依法自主經營;
(四)依法自主決定商品價格和服務收費標准;
(五)拒絕法律、法規和省人民政府規定之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各種形式的攤派;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8. 西藏自治區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2002修正)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促進我區商品交易市場的健康發展,規范經營行為,維護交易秩序,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西藏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商品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市場),是指集中、公開交易的各類生活資料、生產資料的場所,包括各種城鄉綜合市場、專業市場、租賃市場、中外民間貿易市場、早晚市場、城鄉攤區和物資交易會等。第三條 自治區各級人民政府應將市場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要加強對市場規劃、建設、管理的領導和協調,使市場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第四條 市場管理,應當堅持開放搞活,加強宏觀調控和依法管理的原則。
各級人民政府鼓勵各種經濟組織和個人建設市場。市場建設應採取多渠道投資,多家興建。實行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
經營者在市場經營活動中,應當遵守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遵守公認的商業道德。第五條 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市場實施監督管理。
公安、稅務、城建、環保、文化、衛生、葯監、檢驗檢疫、技術監督、物價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加強對市場的管理和監督。第六條 凡在我區開辦市場或在市場從事經營活動者以及行政管理部門都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二章 市場開辦第七條 開辦市場從當地資源狀況、經濟結構、建設規劃、交通條件和人口分布等實際情況出發,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由當地人民政府統一組織。第八條 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個人(包括外商)均可開辦市場。第九條 市場建設要符合安全、衛生等有關規定。第十條 市場開辦實行登記制度,開辦者應當按照規定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注冊登記。
市場開辦者向經營者提供攤位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可採取招標或者拍賣方式。第十一條 市場因遷移、擴建、轉讓、撤銷的,開辦者應當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變更、注銷登記。第三章 市場的監督管理第十二條 自治區、市(地)、縣(市、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履行下列職責:
(一)制定市場管理制度和商品交易規則,組織創建文明市場;
(二)審核市場主體的經營資格;
(三)監督經營行為,依法查處違法違章行為,維護市場秩序,確保公平交易;
(四)提供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咨詢服務和市場信息;
(五)國家規定的其它管理職責。
市場監督管理機關應當根據市場管理的需要,設置相應的監督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市場監督管理人員。第十三條 市場監督管理機關,在查處市場違法經營案件時,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一)按照法定程序詢問被檢查的經營者、利害關系人、證明人,並要求提供有關證明材料;
(二)查詢、復制有關的資料;
(三)按照法定程序扣留、查封有關的財物。第十四條 舉辦各類商品交易會(展銷會、展覽會、展示會、訂貨會、博覽會等)及其它形式的商品購銷活動,應當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商品交易登記。第十五條 公安機關負責商品交易市場的治安管理工作,根據需要可以設立公安派出所或者公安警務區。第十六條 經營者應當依法納稅。
經營者有權拒絕不符合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收費。第十七條 市場監督管理人員執行職務時,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著裝和佩戴統一標志,持證上崗,秉公執法,文明管理。監督管理人員不得參與市場的經營活動。第十八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會同公安、稅務、城建、環保、文化、衛生、葯監、檢驗檢疫、技術監督、物價等部門及市場主辦單位,對經營者進行法制和職業道德教育,積極創建文明市場。第四章 市場經營者第十九條 經營者進入市場經營時,應持當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發的營業執照或有關證照,按照核準的經營范圍和劃定地點亮照經營。
從事專營、專賣和特種行業經營、服務以及國家實行許可證的商品交易,應持有經營許可證。
經紀人可持營業執照在市場從事中介活動。第二十條 農牧民和邊民進入市場出售自產農、畜、副、土、特產品以及城鎮居民進入市場出售自用舊商品的,可不辦理營業執照。
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臨時劃定的疫區的畜禽及其產品和其它商品的交易,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9. 市場監督管理局所用法律有哪些
市場監督管理局就是我們平時所稱的工商局,是政府的重要行政執法部門,該部門行政執法的內容比較多。法律方面的有《公司法》、《商標法》、《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等。
法規條例方面的有《商標法實施細則》、《廣告管理條例》、《企業注冊登記管理規定》、《企業登記名冊規定》、《戶外廣告登記管理規定》、《關於交納商標注冊費的通知》等。
10. 寧夏回族自治區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2019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維護商品交易市場秩序,規范市場經營管理行為,促進市場健康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自治區行政區域內開辦經營商品交易市場,從事市場內商品交易,對市場進行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商品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市場),是指有固定商位和相應設施,有多個場內經營者入場經營,獨立、公開進行商品交易的固定場所。
本條例所稱市場開辦經營者,是指投資建設、經營市場或者受委託經營市場,通過出租市場場地和設施獲取租金,從事市場經營、服務和管理,依法代表市場進行民事活動的組織和個人。
本條例所稱場內經營者,是指在市場內以自己的名義從事商品交易的組織和個人。第四條市場監督管理應當遵循依法、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場內商品交易應當遵守商業道德,遵循自願平等、公平競爭、誠實信用的原則。第五條依法設立的市場的合法權益和正當交易活動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佔用市場的場地和設施,不得非法干預市場的經營活動。
場內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市場開辦經營者不得非法干預場內經營者的正常經營活動。
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因市場開辦經營者、場內經營者的過錯,給消費者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市場建設發展的統籌規劃,組織、協調、督促有關部門做好市場建設、管理和服務工作。鼓勵社會各方採取多種形式興辦各類市場。第七條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是市場的登記和監督管理部門。
住房城鄉建設、公安、應急管理、衛生健康、商務、稅務、農業農村、生態環境、文化和旅遊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依法對市場進行監督管理。第二章市場開辦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有利生產、方便生活、活躍流通、合理布局的原則,結合土地利用規劃、城鎮建設總體規劃,編制市場設置建設規劃。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負責制定市場規劃方案,合理確定網點布局、規模和功能;對市場建設進行政策性扶持,指導市場開辦經營者完成市場升級改造。第九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依法開辦市場。第十條開辦市場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與經營規模和經營范圍相適應的場地、資金和倉儲、冷鏈等設施、設備;
(二)具備必要的交通、治安、消防、衛生條件;
(三)有相應的服務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
(四)設立市場的可行性論證報告;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第十一條開辦市場應當依法辦理登記注冊,領取營業執照。第十二條市場登記或者開業前依法需要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辦理其他審批手續的,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執行。第十三條市場在投入使用前應當依法組織驗收。涉及消防安全、衛生、電梯等專項驗收的,由審批部門依法組織驗收。第十四條市場改建、擴建、合並、分立、遷移、歇業、關閉或者改變登記事項的,市場開辦經營者應當在作出變動決定或者清算結束之日起三十日內到原登記機關辦理開業、變更或者注銷登記。第三章市場經營管理第十五條市場開辦經營者經營管理市場,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依法在核准經營范圍內,開展市場招商活動;
(二)履行市場經營管理職責,負責市場保潔和經營設施、衛生設施、安全設施的建設、維護等工作,根據市場經營規模配備安全保衛人員和消防管理人員;
(三)接受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協助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維護市場交易秩序;
(四)建立場內經營者管理檔案;
(五)不得為非法交易提供場地、倉儲、運輸等設施和條件;對場內經營者違法銷售商品或者有其他違法行為的,應當制止並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六)對市場進行委託經營管理的,委託方對受委託方的經營行為承擔法律責任。第十六條市場開辦經營者應當為場內經營者、消費者提供下列服務:
(一)在市場顯著位置設立公告公示欄或者電子顯示屏,公布市場管理制度、管理服務項目及收費標准,市場內商品的價格和商品質量檢測等情況;
(二)設置合格的復檢計量器具,並進行日常維護和管理;
(三)根據需要,為設立郵政、通訊、金融、保險和運輸等服務機構提供條件。農產品批發市場應當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提供檢測服務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