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水利工程條例
Ⅰ 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江蘇省水利工程管理條例》的決定(2004)
一、將第十六條第一款修改為:「河道、湖泊、湖盪的開發利用必須服從防洪滯澇的總體規劃。開發利用規劃應當按照規劃審批許可權,事先經水利部門審查同意。」二、將第三十二條修改為:「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此外,還對部分條款作了文字、技術修改。
本決定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江蘇省水利工程管理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Ⅱ 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江蘇省水利工程管理條例》的決定(1994)
一、第六條第一項修改為:
「一、河道、湖泊的管理范圍:
1、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圍為兩堤防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區、兩岸堤防及護堤地;無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圍為水域、沙洲、灘地及河口兩側5至10米,或根據歷史最高洪水位、設計洪水位確定。擋潮涵閘下遊河道的管理范圍可以延伸到入海水域,其中無港堤河段的管理范圍為港河兩側1000米至2000米。
2.湖泊的管理范圍為湖泊的水域、蓄洪區、滯洪區、環湖大堤及護提地。」
第六條第二項第7目在「邳蒼分洪道」後增加:「不牢河、徐洪河、懷洪新河、望虞河、太浦河」。
第六條第二項中增加「通榆河:背水坡堤腳外至截水溝外溝口」作為第13目,原第13目作為第14目。二、第八條第四項中,在「障礙物」後增加「魚罾魚籪」。三、第十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經省、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置的水利工程管理機構,可以行使同級水利部門授予的行政管理職能。」四、第十五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圍內,改變工程設施及建築物的使用用途以及工程位置、布局、結構,應事先徵得水利部門同意。」五、增加一條作為第十六條:「河道、湖泊、湖盪的開發利用必須服從防洪滯澇的總體規劃,其開發利用項目應當按照水利工程分級管理許可權事先徵得水利部門審查同意後,才能批准實施。
沿海灘塗的開發利用涉及排水骨幹河道下游港河管理范圍的,必須經省水利部門、海岸帶主管部門批准。」六、第十六條改為第十七條,將其中「報經省人民政府批准」修改為「報經有權部門批准」。七、增加一條作為第二十條,內容為:「防汛抗洪清障工作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各有關部門實行防汛崗位責任制。
各級人民政府設立的防汛防旱指揮部統一指揮本行政區域內的防汛抗洪工作。」八、原第二十二條改為第二十四條,修改為:「行洪、排澇、送水河道中阻礙行水的圈堤、壩埂、礦渣、蘆葦等障礙物,應按照『誰設障、誰消除』的原則,由防汛防旱指揮部責令設障者限期予以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防旱指揮部組織強行清除,並由設障者承擔全部費用。
未按防洪標准設計,嚴重壅水、阻水的碼頭、橋梁等建築物和跨河工程設施,由水利部門根據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提出處理意見,責令原建設、使用單位或個人在規定的期限內按照防洪要求重新改建或拆除。嚴重影響防洪安全的,必須服從防汛防旱指揮部的緊急處理決定。」九、原第二十五條改為第二十七條,修改為:「工業、農業和其他一切由水利工程提供水源的用水單位和個人,都要實行計劃用水,節約用水,並按照國家規定向水利工程管理單位交付水費。受益范圍明確的堤防、護岸、水閘、圩垸、海塘和排澇工程設施,水利部門可以向受益的工商企業、農場等單位和農戶收取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具體計費辦法和開征時間由省人民政府規定。」十、原第二十八條改為第三十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的單位和個人,按以下規定予以處罰:
(一)違反第八條規定的,縣級以上水利部門除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賠償損失、採取補救措施外,可以並處警告、沒收非法所得和所用機具,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造成重大損失的,經上級水利部門批准,可以處以1萬元至10萬元的罰款;對有關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應當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違反第十五條、第十六條規定,擅自開發利用河道、湖泊、湖盪、海堤和沿海港河管理范圍的,縣級以上水利部門可責令其糾正違法行為、退出所使用的水利工程、恢復工程原狀、賠償損失或者採取補救措施,並可處以警告、沒收非法所得和1萬元以下的罰款。
(三)違反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規定,阻撓防洪方案執行、拒絕拆除在險工險段或影響防洪安全的建築物及設施的,縣級以上水利部門可以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並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對有關責任人員,由其所在部門或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十一、原第三十一條改為第三十二條,修改為:「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15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Ⅲ 寧政發2004年93號文件
市政府關於印發《南京市征地拆遷補償安置辦法》的通知
二○○四年三月三十日
寧政發[2004]93號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府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現將《南京市征地拆遷補償安置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
南京市征地拆遷補償安置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征地拆遷補償安置管理,保障建設順利進行,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省政府關於調整征地補償標準的通知》(蘇政發[2003]131號)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在本市鼓樓區、玄武區、白下區、秦淮區、建鄴區、下關區、棲霞區、雨花台區范圍內的征地拆遷補償安置,適用本辦法。
撤組剩餘國有土地上原建於集體土地上房屋被拆遷的,以及撤組後原宅基地上依法翻建或改建的房屋被拆遷的,不論被拆遷人是否領取國有土地使用證和房屋產權證,均適用本辦法。
國家和省確定的鐵路、公路、水利工程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征地拆遷補償安置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征地拆遷補償安置,系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及實施規劃的需要,依據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批准許可權,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轉為國有土地,並依法給予被征地拆遷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及其他權利人合理補償安置的行為。
第四條 南京市國土資源局負責統一管理本市征地拆遷補償工作。各區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及市、區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征地拆遷事務機構具體實施征地拆遷補償。
勞動和社會保障、建設、規劃、計劃、物價、財政、監察、公安、司法、民政、農村經濟等部門及各區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相關工作。
區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各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建立各村民小組農業人員和土地數量、耕地數量的變化台帳,做好各村民小組農業人員和土地數量、耕地數量增減的統計工作。
第五條 因建設征地拆遷的,由建設單位按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青苗及附著物補償費、農業人員安置補助費、房屋拆遷補償費等費用;征地拆遷補償費用必須按時足額支付,不得剋扣拖延;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掌握使用的征地拆遷補償費用,應當實行財務公開,實行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並向本集體成員公布收支狀況。 第六條 政府逐步建立被征地農業人員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第二章 征地拆遷補償管理
第七條 市國土資源局應當在收到徵用土地方案批准文件的10個工作日內,代表市政府在被徵用土地所在地的街道(鎮)、村實行公告。
被徵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及其他權利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有關證明材料到公告指定的部門或單位辦理征地補償安置登記。
被徵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及其他權利人未如期辦理征地補償安置登記的,其補償以市、區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調查結果為准。
區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征地補償安置政策、經批準的徵用土地方案、征地補償安置登記等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並在被徵用土地所在街道(鎮)、村進行公告,公告期不少於7天。
第八條 未按照徵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進行補償安置引發爭議的,由區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市人民政府裁決。
對補償安置標准有爭議的,由區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准徵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
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徵用土地方案的實施。被征地拆遷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及其他權利人必須服從建設需要,在規定的期限內搬遷騰地,不得阻撓。
第九條 征地各項補償安置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全額支付完畢。
征地補償安置費用沒有足額到位前,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有權拒絕交地(集體經濟組織或其成員無正當理由拒絕領錢的除外);征地補償安置費用足額到位後,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不得拖延交地。
第十條 因建設徵用土地的,由區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及市、區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征地拆遷事務機構與建設單位簽訂征地補償和拆遷事務協議。
第十一條 征地房屋拆遷實施前;拆遷人應當將征地房屋拆遷方案報市國土資源局審核,經批準的必須在被拆遷房屋所在鎮(街道)、村進行公告,公告期不少於7天,並按經批準的方案實施拆遷。
第十二條 拆遷人應當在拆遷實施前與被拆遷人依照本辦法的規定就補償、搬遷等事項簽訂書面協議。協議內容應明確補償形式和補償金額。經協商達不成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區人民政府裁決。裁決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的30日內作出。
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裁決作出後,拆遷人按照裁決實施拆遷,但被拆遷人仍拒絕搬遷的,拆遷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依法執行。
第十三條 征地房屋拆遷工作人員須經業務培訓,經考核合格後,由市國土資源局核發《南京市征地拆遷上崗證》,持證後方可上崗從事征地房屋拆遷工作。
第三章 土地、青苗和附著物補償
第十四條 土地補償費按土地補償費綜合標准計算。
第十五條 土地補償費按以下規定支付和使用:
(一)土地補償費總額的70%納人被征地農業人員基本生活保障資金。
(二)土地補償費總額的30%支付給擁有土地所有權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納入公積金管理,必須用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生產和公益性事業,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六條經批准佔用國有農場、林場、果牧場農用地,導致原使用單位受到損失的,應按徵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標准,由建設單位支付土地、青苗和附著物補償費、農業人員安置補助費,其人員不列入被征地農業人員基本生活保障范圍。
第十七條 青苗和附著物補償費歸青苗和附著物所有者所有。
青苗補償費,按一季農作物的產值計算給予補償。多年生經濟林木,由建設單位給予補償。樹木及名貴觀賞樹木可以移植的,由建設單位付給移植費;不能移植的,由建設單位給予補償或作價收購。
征地公告後突擊搶栽的青苗、樹木,不予補償。
第十八條 農田水利及機電排灌設施、電力、廣播、通訊設施等附著物,能遷移的,由建設單位付給遷移費;不能遷移的,由建設單位依據重置價結合成新給予補償。
需遷移墳墓的,應當予以公告。公告費、遷移費由建設單位支付。
第十九條 經批准臨時使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土地使用者應當根據土地權屬,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臨時使用土地合同,並按合同約定支付臨時使用土地補償費。
臨時用地的使用者應當按照臨時使用土地合同約定的用途使用土地,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築物。臨時使用土地期限屆滿,由臨時用地的使用者負責恢復土地的原使用狀況;無法恢復而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經濟補償責任;對臨時使用的耕地,如使用者無法自行復墾的,可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委託復墾協議,並支付相關費用。
臨時使用土地期限,一般不得超過二年。
第二十條 取土及堆土用地,建設單位應當支付補償和復墾費,並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協議。施工完畢後,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復墾。
取土用地深度超過三米的,應辦理徵用手續。
因施工需要使用魚塘部分面積的,必須對整個魚塘支付相關補償費用。
第四章 被征地農業人員安置補助
第二十一條 建設單位應支付被征地農業人員安置補助費,用於因建設徵用土地造成的多餘農業人員的安置補助。
第二十二條 以省征地書面批復時間為基準時點,將被征地農業人員劃分為下列四個年齡段:
(一)第一年齡段為不滿16周歲;
(二)第二年齡段為女性滿16周歲不滿45周歲,男性滿16周歲不滿50周歲;
(三)第三年齡段為女性滿45周歲不滿55周歲,男性滿50周歲不滿60周歲;
(四)第四年齡段(養老年齡)為女性滿55周歲,男性滿60周歲。
第二十三條 被征地農業人員中二、三、四年齡段的,屬於下列情況之一的,享受安置補助費及70%的土地補償費,列入基本生活保障人員范圍,並按基本生活保障有關規定繳納費用,同時享受相應的保障待遇:
(一)在被征地集體內世居或遷入本集體滿十年,並依法享有土地承包權和承擔農業義務的常住人員;
(二)在被征地集體內世居,依法應當享有但因故沒有獲得土地承包經營權,在該集體內沒有承包地和不承擔農業義務的人員;
(三)夫妻一方符合本條規定條件之一的,符合《婚姻法》遷入本集體從事農業生產的婚入人員;
(四)因參與小城鎮建設,戶口雖已遷出該集體,但其在該集體內仍有承包地並承擔農業義務的;
(五)入學、入伍前符合本條規定條件之一的在校大中專學生和現役士兵;
(六)入獄、勞教前符合本條規定條件之一的服刑、勞教在押、刑滿釋放人員。
本條所涉及的遷入本集體的時間,從戶口遷人之日起,到省征地書面批復之日止。
第二十四條 被征地農業人員的應安置補助人數(不含第一年齡段人員),以村民小組為單位,按以下公式計算:
應安置補助的總人數=該組被徵用的土地數量÷該組征前人均土地數量該組征前人均土地數量=該組征前土地總數量÷該組征前二、三、四年齡段總人數
二、三、四各年齡段應安置補助的人數=各年齡段人數佔二、三、四年齡段總人數的比例×該組應安置補助的總人數
前款計算公式中所涉及的土地面積以市、區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調查成果為准;所涉及的人員數量以本辦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人員數量為准,不包括本辦法第二十五條、二十六條所規定的人員數量;所涉及的年齡段以本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的年齡段為准。
70%的土地補償費按照前款計算的應安置補助的總人數平均分配。
第四年齡段人員安置補助費及土地補償費個人分配額,兩項費用合計達不到基本生活保障繳費最低標準的,由建設單位補足至最低標准。
第二十五條 被征地的農業人員,屬於下列情況之一的,不享受安置補助費及70%的土地補償費,不列入基本生活保障人員范圍,只向其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費:
(一)因征地依法撤銷村民小組建制的,該集體內其父或其母為本辦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人員的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二)戶口遷入該集體到省征地書面批復之日不滿十年,但其在該集體內已依法獲得承包地並承擔農業義務的。
本辦法所稱在該集體內已依法獲得承包地並承擔農業義務的人員,不包括以轉包、轉租方式獲得他人承包地的土地經營權人。
第二十六條 凡屬於下列情況之一的人員,不列為被征地農業人員,不發放安置補助費和生活補助費:
(一)戶口從外地遷入該集體不滿十年或雖已滿十年,但在該集體內沒有承包地、不承擔農業義務的;
(二)經有關部門批准退職、退休回鄉(含給子女頂職回鄉),且領取退休工資的;
(三)本辦法頒布前歷次征地中進行過安置和保養的人員。
第二十七條 被征地農業人員的具體名單,由村民委員會依據本辦法規定的人數組織產生,並經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半數以上成員討論通過,由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審核後,報區人民政府確定。確定後,由村民委員會在被征地村民小組公示,公示時間為5天。
按前款規定確定被征地農業人員時,應當遵循土地承包經營者和房屋被拆遷者優先的原則;二、三、四年齡段人員的比例,應與征地前上述年齡段人員的比例相同。
市級及其以上的市政道路等線狀工程,貨幣拆遷沿線農戶居住房屋,其承包地未被徵用的,可發放生活補助費(不含第一年齡段人員),但不列入本次征地安置補助人員,待其承包地被徵用時進行安置補助。
第二十八條 征地後農業人員人均實有耕地不足0.1畝的村民小組,經法定程序批准後,撤銷該村民小組建制;征地撤組後的剩餘土地依法收歸國有,原則上納入土地儲備,統一管理,市人民政府合理安排使用。
第二十九條 被征地農業人員的就業培訓,應當納人全市下崗和再就業人員培訓體系;對被征地農業人員,包括本辦法頒布前歷次征地已進行過安置和保養的人員,凡符合城市低保條件的,均應當將其納入城市低保體系。
第五章 房屋拆遷補償
第三十條 建設徵用土地,需拆遷農民房屋的,拆遷人應當按本辦法規定對被拆遷人實行補償。
拆遷補償方式分為貨幣補償、自拆自建兩種。
用地位於鼓樓區、玄武區、白下區、秦淮區、建鄴區(不含江心洲街道)、下關區,棲霞區堯化、邁皋橋、燕子磯、馬群、棲霞街道,雨花台區寧南、賽虹橋街道和西善橋、鐵心橋兩街道秦淮新河以北范圍的,必須實行貨幣拆遷。
用地位於建鄴區江心洲街道,棲霞區八卦洲、靖安鎮、龍潭街道,雨花台區板橋街道和西善橋、鐵心橋兩街道秦淮新河以南范圍內征地撤組的,必須實行貨幣拆遷;不撤組但有條件實行貨幣拆遷的,可以實行貨幣拆遷;不撤組且沒有條件實行貨幣拆遷的,在符合城市規劃的前提下,可以由農民自拆自建。
臨時使用土地涉及農民房屋拆遷的,按本辦法規定實施拆遷。
第三十一條 持有宅基地集體土地使用證(含撤組剩餘國有土地使用證)和房屋產權證(建房許可證)的,按本辦法給予補償。
其拆遷補償款以房屋建築面積為測算依據。
如房屋產權證(建房許可證)與土地使用證不一致的,以房屋產權證(建房許可證)為准確認房屋面積。
只有土地使用證、沒有建房許可證或只有建房許可證、沒有土地使用證的房屋,在計算購房補償款和區位補償款時,認可每戶宅基地面積最多不得超過170平方米,建築容積率不得超過1.25。
土地使用證和房屋產權證(建房許可證)均不具備的,視為違法建築,不予補償。
征地公告後突擊搶建的建(構)築物,不予補償。
第三十二條 住宅房屋實行貨幣拆遷的,其拆遷補償款由原房補償款、購房補償款和區位補償款三部分組成。拆遷住宅房屋的附房、披房只支付原房補償款。
第三十三條 貨幣拆遷補償協議簽訂後,拆遷人應當根據協議的約定,通知有關銀行向被拆遷人開具《南京市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專項存款證實書》。
被拆遷人需要以拆遷補償款支付其購房款的,其本人應當持身份證件向有關銀行提交拆遷補償協議、經備案或者登記的購房合同、《南京市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專項存款證實書》,由銀行支付給售房人。
被拆遷人購買房屋價款中的拆遷補償款部分,可免繳契稅。
被拆遷人不需購置房屋的,由被拆遷人向拆遷人提出申請,並提供公證處出具的相關公證書,拆遷人應當同意其提取現金。
第三十四條 住宅房屋實行貨幣拆遷,符合有關規定條件的,被拆遷人可以申購經濟適用住房。申購經濟適用住房的,其貨幣補償款的基數由原房補償款、購房補償款和區位補償款三部分組成。
被拆遷人僅有一處住房,且獲得的貨幣補償款金額低於本市當年最小戶型的經濟適用住房總價的(同一房產有多份權屬證明的,以一個土地使用證為准;沒有土地使用證的,以一個房屋產權證或建房許可證為准),拆遷人應當按照最小戶型的經濟適用住房的總價對被拆遷人進行補償。
第三十五條 住宅房屋實行自拆自建的,其拆遷補償款由原房補償款和建房補助款兩部分組成。建設單位在此基礎上,應當增加拆遷補償款總額的25%作為公用設施配套費,由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包干使用,專項用於公用設施配套建設。
農民自拆自建的新宅基地使用農用地的,建設單位還應當支付辦理農用地轉用手續等有關費用。
農民自拆自建的新宅基地面積,每戶不得超過135平方米,由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統一規劃、統一安排,宅基地用地手續須按規定程序報批。
第三十六條 非住宅房屋拆遷,對用地與建設手續合法、具備工商營業執照的產權人,按下列規定進行貨幣補償:
(一)拆遷非住宅房屋,拆遷補償款由原房補償款、區位補償款兩部分組成;拆除非住宅房屋中的附房、披房只支付原房補償款。
(二)拆遷非住宅房屋造成停業的,屬於營業用房的,拆遷人應當給予不超過貨幣補償金額8%的補償;屬於非營業用房的,給予不超過5%補償。
(三)拆遷非營業用房中的生產用房,其設備的拆除、安裝和搬遷費用,由拆遷人按照不超過貨幣補償金額8%給予補償;拆遷其他非營業房屋的設施搬運費用,由拆遷人按照不超過貨幣補償金額4%給予補償;拆遷營業用房,其設施搬遷費用,由拆遷人按賺不超過貨幣補償金額2%給予補償。
如產權人將房屋出租,拆遷人僅對承租人因停業、設備拆除、安裝和搬遷造成的損失進行補償。
拆遷具有區域功能性的學校、醫院、敬老院,按非住宅房屋拆遷補償費標準的1.5倍計算,建設單位不再承擔另行復建責任。
第三十七條 拆遷個體工商戶自有營業用房及連家店的,被拆遷人必須提供土地使用證、房屋產權證(建房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按以下規定補償:
(一)貨幣拆遷的,如其土地使用證上所載明的土地用途為宅基地的,按住宅房屋貨幣拆遷標准支付拆遷補償款,但其原房補償款部分按1.2倍計算,不再另行安置和支付停業損失等其它補償;如其土地使用證上所載明的為其它用途的,按非住宅房屋實行拆遷。
(二)自拆自建的,按住宅房屋自拆自建標准支付拆遷補償款,但其原房補償款部分按1.2倍計算,不再另行安置和支付停業損失等其它補償。
第三十八條 住宅房屋實行貨幣拆遷或自拆自建的,拆遷人應當向被拆遷人支付搬家費、過渡費、原房電話、空調、有線電視等設備拆移補償費、拆除管道煤氣補助費和電增容工料費等費用;被拆遷人的原房屋有裝修的,拆遷人應當支付裝修補償費;被拆遷人提前搬遷的,拆遷人應當給予獎勵費。
在職職工因房屋拆遷搬家,憑拆遷人出具的證明,所在單位應給予兩天公假。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九條 被征地拆遷單位或有關部門謊報有關數據,在征地拆遷過程中弄虛作假、冒名頂替、冒領征地拆遷補償費用,以及截留征地拆遷補償費用的,由市、區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依法追究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條 侵佔、挪用征地拆遷補償費用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一條 國家工作人員在實施征地拆遷補償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詢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二條 建設用地單位和個人擅自進行征地拆遷補償安置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對當事人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三條 阻撓和破壞征地拆遷工作,妨礙土地管理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由執法機關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四十四條 本辦法涉及的土地補償費、青苗及附著物補償費、被征地農業人員安置補助費、生活補助費、房屋拆遷補償費等標准,由市物價局會同市國土資源局制定公布,並適時調整。
第四十五條 江寧區、浦口區、六合區、高淳縣、溧水縣范圍內的征地拆遷補償安置辦法,由各區(縣)人民政府,在省規定的最低標准線以上,參照本辦法自行制定,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市級及其以上建設項目徵用前款范圍的土地,執行所在區(縣)征地拆遷補償標准。
第四十六條 本辦法涉及的術語,按下列規定解釋:
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其他權利人是指被征地拆遷的土地所有權人、房屋所有權人、青苗和附著物所有權人、集體非農建設用地使用權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後的土地經營權人等。
拆遷人,是指各區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及市、區征地拆遷事務機構。
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人。
房屋拆遷,包括住宅房屋拆遷和非住宅房屋拆遷。
住宅房屋包括居住房屋及其附房和披房。
非住宅房屋包括營業用房和非營業用房及其附房、披房。
營業用房是指服務對象接受服務,直接用於商業活動的房屋,包括金融、娛樂、餐飲、服務等類型的房屋。
非營業用房是指除營業用房以外的其他類型的房屋,包括工廠、站場碼頭、倉庫堆棧、辦公、學校、醫院、福利院、公共設施用房等。
第四十七條 本辦法實施之前,已進行的有關補償安置事項,按以下規定處理:
(一)已簽訂了征地補償安置協議的,按照原協議執行;
(二)對已安排在企事業單位的原長期合同工,在到達保養年齡後,其生活費基數不能低於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醫療保養費用執行所在單位的規定,增加的費用由所在單位承擔;
(三)已簽訂房屋補償協議的,按原協議執行;已領取拆遷許可證,尚未完成拆遷的,仍按原政策標准實施拆遷。
第四十八條 本辦法由市國土資源局負責解釋。本辦法自2004年4月10日起施行。南京市人民政府2000年4月20日印發的《南京市建設徵用土地補償和安置辦法》(寧政發[2000]86號文)、2001年2月12日印發的《南京市征地房屋貨幣拆遷補償細則》(寧政發[2001]21號文)同時廢止。
Ⅳ 江蘇省水利工程管理條例(2018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水利工程管理,保證工程完好和安全,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的防洪、排澇、灌溉、供水、航運等綜合效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和國家財產的安全,促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國家有關法規的規定,特製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河道、湖泊、堤防、水庫、涵閘、抽水站、水電站、灌區、溝渠、塘壩等各類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和設施。第三條水利工程是抗禦自然災害、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設施,各級人民政府應加強對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領導,負責本條例的組織實施和監督執行。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水利部門,是水利工程的主管部門,並可根據工程管理需要,設置水利工程管理機構。水利工程主管部門的主要職責為:遵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本條例的規定,負責水利工程的管理、維修和養護;維護工程完好,制止破壞工程的行為;制定和執行水情調度方案,保證工程設施正常運行,為工農業生產、交通航運和城鄉人民生活服務;加強經營管理,實行有償供水,開展多種生產經營;提高職工的政治、業務素質和科學管理水平。第五條保護水利工程設施的完好和安全,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一切機關、團體、部隊、企業和事業單位、城鄉集體經濟組織和個人,都應遵守本條例。第二章工程保護第六條為了確保工程安全和防汛搶險的需要,水利工程的管理范圍規定如下:
(一)河道、湖泊的管理范圍:
1、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圍為兩堤防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區、兩岸堤防及護堤地;無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圍為水域、沙洲、灘地及河口兩側五至十米,或根據歷史最高洪水位、設計洪水位確定。擋潮涵閘下遊河道的管理范圍可以延伸到入海水域,其中無港堤河段的管理范圍為港河兩側一千米至二千米。
2、湖泊的管理范圍為湖泊的水域、蓄洪區、滯洪區、環湖大堤及護堤地。
(二)流域性主要河、湖堤防的管理范圍:
1、洪澤湖:迎水坡由盱眙縣老堆頭至二河閘段,防浪林台坡腳外十米;二河閘至碼頭鎮段,以順堤河為界(含水面)。背水坡有順堤河的,以順堤河為界(含水面);沒有順堤河的,堤腳外五十米。
2、駱馬湖:迎水坡有防浪林台的,林台坡腳外十米;無防浪林台的,堤腳外三十米至五十米。背水坡東堤至自排河邊,南堤至中運河邊,西堤堤腳外四十米,北堤至順堤河邊。
3、里運河(含高水河):背水坡東、西堤堤腳外三十米至五十米。西堤臨湖段有防浪林台的,林台坡腳外五十米;無防浪林台的,堤腳外湖面一百米至二百米。
4、入江水道:背水坡堤腳外五十米。
5、新沂河:背水坡南堤至沂南小河邊,北堤至沂北小河邊(漫水地段不得小於三十米);無沂南、沂北小河的,堤腳外三十米至五十米。
6、蘇北灌溉總渠:背水坡北堤有排水渠的,至排水渠邊;無排水渠的,堤腳外三十米。南堤有順堤河的,以順堤河為界(含水面);無順堤河的,堤腳外三十米至五十米。
7、中運河、新沭河、總沭河、沂河、邳蒼分洪道、不牢河、徐洪河、懷洪新河、望虞河、太浦河:背水坡堤腳外二十米。
8、微山湖:迎水坡和背水坡堤腳外各六十米。
9、淮沭河:背水坡堤腳外五十米。
10、二河:東堤背水坡有順堤河的,以順堤河為界(含水面);無順堤河的,堤腳外五十米。
11、長江:背水坡有順堤河的,以順堤河為界(含水面);沒有順堤河的,堤腳外十米至十五米。
12、太湖:迎水坡堤腳外二十米。背水坡有順堤河的,以順堤河為界(含水面);沒有順堤河的,堤腳外十米至十五米。
13、通榆河:背水坡堤腳外至截水溝外溝口。
14、海堤:迎水坡堤腳外一百米至二百米;第二道海堤堤腳外二十米至一百米。背水坡有海堤河的,以海堤河為界(含水面);無海堤河的,堤腳外三十米至五十米。
處於以上河道城鎮段的堤防,在採取必要的工程措施、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背水堤的管理范圍,堤腳外不得少於五米。
(三)大中型涵閘、水庫、灌區的管理范圍:
1、大型涵閘、抽水站:上下遊河道、堤防各五百米至一千米;左右側各一百米至三百米。
中型涵閘、抽水站、水電站:上下遊河道、堤防各二百米至五百米;左右側各五十米至二百米。
水利樞紐工程內分別由水利部門和其他部門管理的各類建築物,凡各自的管理范圍已經劃分明確的,不再變動;未經劃分明確的,在不影響水利工程設施安全管理的前提下,兼顧其他方面的需要,由有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協商劃定,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新建工程在批准設計時,應同時明確規定管理范圍。
2、大中型水庫:設計最高洪水位線以下的庫區及大壩背水坡壩腳外一百米至二百米。大壩兩端的山頭、崗地,可根據安全管理需要,由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劃定管理范圍。
3、十萬畝以上灌區:乾渠背水坡坡腳外三米至五米;支渠背水坡坡腳外一米至三米。
(四)其他河道、堤防等水利工程的管理范圍以及前二、三項中水利工程管理范圍內有幅度的具體劃定,由市、縣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規定。
Ⅳ 江蘇省水庫管理條例的第五章 開發利用管理
在水庫管理范圍內從事開發利用活動,應當符合水庫主管單位編制的水庫開發利用規劃,服從水污染防治、防洪安全和水資源保護的總體要求。城鎮建設和發展不得佔用水庫管理范圍。
大中型水庫開發利用規劃應當經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後,報所在地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批准;小型水庫開發利用規劃應當經設區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後,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批准。 在大壩管理和保護范圍外的水庫管理范圍內建設碼頭、橋梁、管道、纜線、取水、排水等工程設施或者采砂、堆放物料,以及在水庫管理范圍內取水、開發旅遊項目的,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事先經有管轄權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並辦理其他相關審批手續。
從事前款規定的開發利用活動,應當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水庫主管單位的監督管理。
確需利用水庫大壩壩頂兼做公路的,應當進行科學論證,大中型水庫經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小型水庫經設區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公路管理部門負責公路路面的維修養護,並採取相應的安全維護措施。 在水庫水域從事水產養殖,應當符合水功能區劃、水庫開發利用規劃、漁業養殖規劃、水質保護目標和水庫安全運行要求,依法領取養殖證。
承包水庫水域從事水產養殖的,應當與水庫管理單位簽訂協議,實行有償使用。協議應當明確水產養殖服從水庫蓄洪、泄洪和抗旱調水的要求,承包期限每次一般不超過五年。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科學制定水庫水量配置方案、調度和供水安全應急預案,優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兼顧農業和工業生產用水、生態環境用水。
使用水庫供水或者利用水庫水體作為循環水的,除依法繳納水資源費外,應當向水庫管理單位繳納水利工程水費。 水庫管理單位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水價政策,與用水戶簽訂供用水合同,實行計量收費。農業用水逐步實行計量收費,在計量設施安裝前,按照價格主管部門核定的標准實行按畝計收水利工程水費。
使用水庫供水的用水戶,由水庫管理單位或者其委託的單位收取水利工程水費。被委託單位在收取水利工程水費時應當向用水戶出示代收委託書,未出示代收委託書的,用水戶有權拒交。
Ⅵ 水務局是干什麼的
水務局的主要職責:
(一)貫徹落實國家關於水務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起草本市相關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並組織實施;擬訂水務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
(二)負責統一管理本市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外調水);會同有關部門擬訂水資源中長期和年度供求計劃,並監督實施;組織實施水資源論證制度和取水許可制度,發布水資源公報;指導飲用水水源保護和農民安全飲水工作;負責水文管理工作。
(三)負責本市供水、排水行業的監督管理;組織實施排水許可制度;擬訂供水、排水行業的技術標准、管理規范,並監督實施。
(四)負責本市節約用水工作;擬訂節約用水政策,編制節約用水規劃,制定有關標准,並監督實施;指導和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
(五)負責本市河道、水庫、湖泊、堤防的管理與保護工作;組織水務工程的建設與運行管理;負責應急水源地管理。
(六)負責本市水土保持工作;指導、協調農村水務基本建設和管理。
(6)江蘇省水利工程條例擴展閱讀
水務局要貫徹落實國家、省、州有關防汛抗旱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組織防汛抗旱辦公室工作人員及時搜集有關水文、氣象資料,預測汛旱、澇災害趨勢為指揮部領導決策提供依據。根據防汛抗旱預案和指揮部下達的指令對重點水庫、重點地區進行防汛搶險調度。
還要作好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協助指揮部領導處理好抗洪搶險事務和災害核實評價工作。組織籌備防汛抗旱指揮部有關會議,撰寫有關材料,落實會議內容,及時上報水毀工程修復計劃和防汛抗旱應急項目建設計劃,編制有關匯報、簡報、報告、總結和旱澇災害統計報表等工作。
Ⅶ 征地有戶口沒地能得到征地補償嗎
目前土地屬於集體分發給個人,所以征地補償款應當發放個人。征地有戶口沒地的,屬於特殊情況,對於特殊情況可以特殊處理,可根據實際情況給予一定的補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規定: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民主議定程序,決定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分配已經收到的土地補償費。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已經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請求支付相應份額的,應予支持。
」從該司法解釋可以看出,只要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就可以請求獲得相應份額的土地補償費。
(7)江蘇省水利工程條例擴展閱讀:
根據《征地補償標准》
第十五條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經批準的徵收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辦事處)和村、組予以公告,並聽取被徵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意見。
第十六條 對征地補償標准有爭議的,由市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准徵收土地的市人民政府裁決。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徵收土地方案的實施。
第十七條 征地補償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拒不領取征地補償費用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以被征地方的名義將其征地補償費用予以專戶儲存。
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的期限內交出土地。
第十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挪用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征地補償費用和其它費用
第十九條 徵收土地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征地補償費用包括征地統一年產值綜合補償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
第四十八條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後,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公告,並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
第四十九條 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將徵收土地的補償費用的收支狀況向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公布,接受監督。
禁止侵佔、挪用被徵收土地單位的征地補償費用和其他有關費用。
第五十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支持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從事開發經營,興辦企業。
第五十一條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收土地的補償費標准和移民安置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第五十二條 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論證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和建設用地標准,對建設用地有關事項進行審查,並提出意見。
第五十三條 經批準的建設項目需要使用國有建設用地的,建設單位應當持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有關文件,向有批准權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建設用地申請,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
(7)江蘇省水利工程條例擴展閱讀來源:網路-征地補償標准
Ⅷ 江蘇省水利工程管理條例第七條如何解釋
是可以收回的,但是不是無償收回,會有補償的
Ⅸ 江蘇省水利工程水費核訂、計收和管理辦法(1995)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合理利用水資源,促進計劃用水、節約用水、科學用水,解決水利工程必須的運行管理費用、大修費用、更新改造費用,加強水利基礎產業,充分發揮工程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國務院《水利工程水費核訂、計收和管理辦法》、《江蘇省水利工程管理條例》和《江蘇省水資源管理條例》,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凡在本省境內具有供水作用的河道、湖泊、堤防、水庫、涵閘、抽水站、灌區、溝渠、塘壩等水利工程都應實行有償供水。
農業(含部隊、軍區、農墾、勞改等所屬農、茶、林場)、工礦企業(含外商投資企業、鄉、鎮、村企業)和其他一切用水戶,都應按規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門或水利工程管理單位交付水費,水費列入生產成本。第三條根據水利工程的不同性質、規模和受益范圍實行分級管理的原則,水利工程水費相應實行分級核訂、計收和使用管理。第四條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建立、健全水費管理機構、配備專職人員、認真搞好水費管理工作。第五條集體管理的水利工程,其水費標准和計收辦法,由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財政、物價部門參照本地區的水費標准和管理辦法制定。第二章水費核訂的原則和標准第六條水費標准以供水成本為基礎。供水成本包括工程的運行管理費、大修理費和固定資產折舊費以及其他應計入成本的費用。第七條各類用水水費標准按以下原則核訂:
(一)農業用水水費。糧食作物按供水成本核訂,經濟作物可略高於供水成本。供水成本不包括鄉村自籌和農民投勞折資部分固定資產的折舊。
(二)工業用水水費。消耗水,按全部供水投資計算的成本(包括鄉村自籌及農民投勞折資部分),加供水投資5%的盈餘核訂。循環水(用後返回原水體,水質符合標准,水量、水位不變)水費標准按消耗水的25%核訂。貫流水(用後進入原供水系統,水質符合標准,水量不變,僅損失一級水頭)水費標准按消耗水的40%核訂。
(三)水力發電用水水費。結合其他用水的,按售電電價的10%核訂;不結合其他用水的,按售電電價的30%核訂。
(四)水產用水水費。使用水利工程供水從事水產養殖的水費標准,參照農業糧食作物用水水費標准核訂。
(五)城鎮生活用水水費。由水利工程向城鎮自來水廠等單位提供水源用於居民生活的,按全部供水投資計算成本核訂(凡用於工礦生產的,按工業水費標准執行)。
(六)沖污水費。對確需向水庫、河道、湖泊排污的,必須經過清污處理,符合排放標准,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核准後,以污水排放量,按工業消耗水標准核訂水費。工礦企業等有關部門排放的超標污水,使水體嚴重污染,經採取沖污稀釋或抽排處理的,每立方米水費為工業消耗水標準的二至三倍。
(七)其他用水水費,按供水成本核訂。第八條根據本省實際情況,各類水費標准按照前條確定的原則,以低於供水成本核訂,具體水費標准見附表。第三章水費的分級管理第九條根據誰受益、誰負擔、誰管理、誰收費、誰維修的分級管理、分級核算原則,省、市、縣(市、區)分級負責水利工程的運行管理、維修養護、大修理、更新改造及水費的收交、使用和管理。第十條市、縣(市、區)按標准收取的水費,除上交省部分水費外,其餘由市、縣(市、區)使用和管理。
上交省的水費包括省屬水利工程供水部分的水費和省調集市、縣(市、區)部分折舊基金。具體上交比例見附表(工業、水產、水力發電、城鎮生活、沖污等水費交省比例均按農業水費交省比例執行)。第四章水費的計收第十一條農業用水應在各級渠首口門設置量水設備計量收費,由用水農戶合理分攤;尚無計量收費條件的,暫按畝收費。工業用水單位應安裝儀表計量,現無儀表的,可按水文測驗規范測算水量或按國家現行《工業用水量定額》等辦法計算水量,水力發電按發電量計費。第十二條水利工程供水單位,要切實搞好用水管理工作,實行計劃用水。用水單位應申報用水計劃,對超計劃用水,實行加價收費,加價收費辦法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省物價、財政部門制定。第十三條農業水費可在夏收後一次收交,也可在夏收後和秋收後兩次收交或按次計量收費。農業水費由灌區管理部門和鄉水利站直接收取或委託其他部門代收,對代收的部門給予實收水費2%--4%的報酬。
工業、城鎮生活、水力發電、沖污等用水,由用水單位按月計量交費,分別由市、縣水行政主管部門或水利工程管理部門,通過銀行採取同城托收無承付結算方式直接收取或比照農業水費委託其他部門代收。省屬水利工程管理范圍內直接供水的由其直接收取。
用水單位應按規定的日期交付水費。逾期不交的,每逾期一天,加收應交水費的1‰滯納金。經一再催交無效,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或水行政主管部門有權採取措施限製取水。對用水單位和用水戶拖欠的水費銀行有權直接劃撥。
Ⅹ 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江蘇省水利工程管理條例》的決定(1997)
一、刪除第十條第三款。二、第三十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經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置的水利工程管理機構,對在其管理的水利工程管理范圍內的違反本條例的行為,可以依照前款規定進行行政處罰。」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