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兩文件一條例
⑴ 一法兩條例具體內容,一法是什麼兩條例是什麼
《行政許可法》
《處分條例》
《監督條例》
⑵ 如何在訪惠聚工作中維護社會穩定
不斷深化「訪惠聚」活動,必須以現代文化為引領,以先進技術為抓手,加強兵地各族職工群眾間的交往交流交融,促進民族團結、兵地融合發展,淡化宗教氛圍,帶動少數民族群眾致富奔小康。必須切實發揮兵團先進文化的示範區作用,在扎實有效推進「去極端化」上下工夫。各級工作組要學好用好自治區「兩文件、一條例」,切實解決基層幹部「不敢管、不願管、不會管」和「說不過、說不清、說不服」的問題,引導基層幹部懂法治、懂政策、懂宗教管理。要有效開展「去極端化」宣傳教育,多用「草根化、接地氣」的辦法,提高各族群眾認知力和免疫力。要主動配合開展嚴打專項行動,組織發動群眾揭蓋子、挖幕後,做好教育轉化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協助基層組織深入開展平安創建,實現「三個堅決」目標。
⑶ 自治區兩文件一條列心得體會
今年1月,黨中央開展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我院根據實際情況,學習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在這里,我就學習和領會「兩個條例」精神實質的情況,談幾點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一、對「兩個條例」的內容及其實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和認識這兩個條例的實施,是理論實踐發展的重要成果,堅持了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的方針,體現了黨內民主,加強了黨內監督,保障了黨的權益和先進性。兩個條例作為黨內監督的配套措施,內容上是互相補充、互相配合的,總的共同點就是要貫徹從嚴治黨的方針,加強我們黨的法規和制度建設,又各有特點、各有側重。黨內監督條例側重於事前監督,監督對象是各級領導機關、領導幹部和各級領導班子的主要負責人。紀律處分條例側重於事後的處理,適用范圍主要是違犯黨紀,應該受到紀律追究的黨的各級組織和黨員,這是一個不同的地方。還有一個不同的就是兩個條例的依據和發源有所不同。黨內監督條例總章規定是根據中國共產黨的黨章制定本條例,依據是黨章;紀律處分條例則是按照黨章和憲法、法律,結合黨的建設的實際來制定的。
1、對《黨內監督條例》的認識
黨內監督不是一個新問題,制定一個黨內監督的規范性文件,是黨的建設的迫切需要,也是黨內外強烈的呼聲。首先,制定這個條例是全面推進黨建工作的需要。十六大精神指出,要把我們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這個條例的制定,表明我們黨在制度建設上有了新的進展和新的成果。其次,制定這個條例是我們嚴肅黨的紀律、強化監督制約體制的需要。在我們黨的建設中,要提高全黨的整體素質,要規范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領導行為,要保持黨的先進性,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實現黨的自覺性和組織的監督制約相統一,要在全黨提高自身自覺性的基礎上,依法治黨。第三,制定黨內監督條例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們黨內黨風建設和廉政建設的形勢還很嚴峻,黨風不正和腐敗現象的蔓延,根本原因表現在體制上的弊端、監督不力和紀律鬆弛這些方面。這個條例的出台,是我們黨風建設的需要,是制度建設的需要,是反腐倡廉的需要。
⑷ 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法律分析:自治條例是中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憲法賦予的權力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特點制定。通常規定有關本地區實行的區域自治的基本組織原則、機構設置、自治機關的職權、工作制度及其他重大問題。是民族自治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綜合性的基本依據和活動准則。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報省、自治區或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單行條例,是指只規定某一事項的法律,或只適用於某地區或某些人的法律。各國在頒布系統的集中的法典以前,多先制定單行條例,以適應實際需要。即使在法典頒布以後,由於法典不可能完全包括該部門的法律規范,也多另行制定單行條例,以為補充。在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有權制定和批准單行條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七十五條 即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但不得違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 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人大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⑸ 工作組隊員在村裡的穩定工作中貢獻了什麼力量
不斷深化「訪惠聚」活動。必須以現代文化為引領。以先進技術為抓手。加強兵地各... 各級工作組要學好用好自治區「兩文件、一條例」。切實解決基層幹部「不敢管、不...
⑹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誰制定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
【法律分析】
單行條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在自治權的范圍內,依法根據當地民族的特點,針對某一方面的具體問題而制定的法規。單行條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在自治權的范圍內,根據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特點,制定的關於某一方面具體事項的規范性文件。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權,主要是制定和變動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權力。單行條例都是與自治條例一起說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是民族自治地方反映本地政治、經濟、文化和其他方面的特殊情況,行使自治權發展民族自治地方各相關事業,從本地特殊情況出發實施憲法、法律的首要的、尤其重要的法的形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作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依據。自治條例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相關法律賦予的權力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特點制定。通常規定有關本地區實行的區域自治的基本組織原則、機構設置、自治機關的職權、工作制度及其他重大問題。是民族自治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綜合性的基本依據和活動准則。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報省、自治區或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百一十六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或者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⑺ 自治區1+2文件指的是什麼
法律分析:「1」是維護穩定,是總綱、是重點、是主線,其他工作都要圍繞這個「1」來開展。
「2」是兩項重點任務,即脫貧攻堅、群眾工作。
「5」是五個具體要求,即建強基層黨組織、落實惠民政策、拓寬致富門路、辦好事實事、壯大黨員隊伍。
1+2+5要做到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進一步用好穩定紅利,發揮自治區勞動力成本低、能源資源豐富等優勢,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吸引國內外各類企業來自治區投資興業。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製造民族分裂的行為。
國家根據各少數民族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加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
⑻ 關於自治區「既能自己制定地方性法規,又能制定自治條例」二者的區別。
單行條例與自治條例的區別主要是看自治機關是否針對某一方面的具體問題而制定的,如果是,就是自治條例;如果不是,而是自治機關規定有關本地區實行的區域自治的基本組織原則、機構設置、自治機關的職權、工作制度及其他重大問題,就是自治條例。二者的共同點均為自治地方人大制定,需要報上級人大批准才能生效。
單行條例、自治條例與地方性法規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都是地方人大制定,不得與法律相抵觸。但單行條例、自治條例不屬於地方性法規,我國《憲法》、《立法法》將此與地方性法規並列。
單行條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在自治權的范圍內,依法根據當地民族的特點,針對某一方面的具體問題而制定的法規。單行條例、自治條例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要報上級人大批准後才能生效(地方法規不需要報上級人大批准,只需報上級人大備案)。
地方法規是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規章是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法規比地方規章效力要高。
自治條例通常規定有關本地區實行的區域自治的基本組織原則、機構設置、自治機關的職權、工作制度及其他重大問題。自治條例是民族自治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綜合性的基本依據和活動准則。自治條例是指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有關本地方實行區域自治的組織和活動原則、自治機關的構成和職權等內容的綜合性的規范性文件。
⑼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區別是什麼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區別如下:
1、性質不同
自治條例是民族自治地專方根據自治權制定的綜合的規范屬性法律文件;單行條例是根據自治權制定的調整某一方面事項的規范性法律文件。
2、規定的事項不同
單行條例規定某一方面具體事項,自治條例規定本地方實行區域自治的組織和活動原則、自治機關的構成和職權等內容。
3、制定的單位不同
單行條例不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而自治條例是指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
(9)自治區兩文件一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釋義》第六十六條
第六十六條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但不得違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
⑽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條例
第一條為正確履行監督職責,維護國家法制統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本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自治區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規范性文件進行備案審查,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規范性文件,是指在本行政區域內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具有普遍約束力並可以反復適用的下列文件:
(一)自治區人民政府、南寧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二)自治區、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發布的決定、命令等;
(三)設區的市、縣級和鄉級人民代表大會,設區的市、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作出的決議、決定。第四條自治區人民政府、南寧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自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內報送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自治區、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應當自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內報送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設區的市、縣級和鄉級人民代表大會,設區的市、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應當自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內報送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第五條報送規范性文件備案時,應當報送以下材料:
(一)備案報告;
(二)規范性文件及制定該文件的說明。
規范性文件報送備案材料應當一式五份,並同時報送電子文本。第六條報送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的規范性文件,由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負責接收、登記、分送等日常工作。
報送設區的市、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的規范性文件,由設區的市、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確定的機構負責接收、登記、分送等日常工作。第七條自治區、設區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經審查,認為有下列不適當的情形之一的,有權予以撤銷:
(一)超越法定許可權,限制或者剝奪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利,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義務;
(二)同法律、法規規定相抵觸;
(三)有其他不適當的情形,應當予以撤銷的。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或者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按照職責分工,承擔對規范性文件進行審查的具體工作。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認為應當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查的規范性文件有本條例第七條所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審查的要求,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有關的專門委員會或者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進行審查,提出意見。設區的市、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應當由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查的規范性文件有本條例第七條所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審查的要求,由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查,提出意見。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或者公民認為規范性文件有本條例第七條所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有審查權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審查的建議,由該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或者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研究。必要時,由有關的專門委員會或者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進行審查,提出意見。第十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或者公民書面提出審查的要求或者建議,應當寫明要求或者建議審查的規范性文件名稱、審查的事項和理由。第十一條不屬於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查范圍的規范性文件,應當自收到審查要求或者建議之日起一個月內,告知提出審查要求或者建議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或者公民,向有權審查的機關提出。
承擔具體審查工作的機構認為要求或者建議審查的規范性文件不存在本條例第七條所列情形的,應當自收到審查要求或者建議之日起兩個月內,告知提出審查要求或者建議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或者公民。第十二條承擔具體審查工作的機構認為要求或者建議審查的規范性文件有本條例第七條所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收到審查要求或者建議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書面審查意見。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