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最新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最新版

發布時間: 2022-06-20 00:30:13

⑴ 重慶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2018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減輕水、旱災害,改善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水土保持活動,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水土保持,是指對自然因素和人為活動造成水土流失所採取的預防和治理措施。第三條水土保持工作實行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全面規劃、綜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科學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針。

生產建設活動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實行誰生產建設誰保護、誰造成流失誰治理的原則。第四條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水土保持工作的領導,成立水土保持委員會。水土保持委員會負責組織和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的水土保持工作。第五條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將水土保持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對水土保持規劃確定的任務,安排專項資金,並組織實施。第六條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水土保持目標責任制和考核獎懲制度,將水土保持工作納入有關部門和下一級人民政府的年度目標考核內容。第七條市、區縣(自治縣)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水土保持工作,承擔本級水土保持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市、區縣(自治縣)發展改革、財政、城鄉建設、交通、農業、國土、環保、規劃、林業、移民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水土保持的相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明確相應機構承擔本轄區內的水土保持日常工作。第八條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有計劃地組織開展水土保持宣傳教育工作,把水土保持教育納入公民素質教育和公務員培訓內容,普及水土保持科學知識和法律、法規。第二章規 劃第九條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每五年組織開展一次全市水土流失調查並公告調查結果。第十條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市政府有關部門根據水土流失調查結果劃分市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報市人民政府審定並公告。

區縣(自治縣)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有關部門根據水土流失調查結果以及市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劃定結果,劃分本行政區域內的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報本級人民政府審定並公告。第十一條下列區域應當劃定為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

(一)三峽水庫生態屏障區、重要支流水土保持規劃區,其他大中型水庫水土保持規劃區;

(二)一、二級飲用水源保護區,水源涵養區,江河源頭區;

(三)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森林公園的規劃范圍,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

(四)機場、港口、鐵路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二級以上公路的建築控制區;

(五)連片面積較大、植被覆蓋良好的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

(六)其他水土流失潛在危險較大、對區域防洪安全、水資源安全、生態安全或者人類生產生活有重大影響的生態較為脆弱或者敏感的區域。第十二條下列區域應當劃定為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

(一)崩塌、滑坡危險區和泥石流易發區;

(二)水土流失中度以上的飲用水源地或者人口相對集中區域;

(三)坡耕地集中的區域;

(四)水土流失中度以上的荒山、荒坡、荒溝、荒灘和疏幼林地;

(五)三峽水庫生態屏障區內水土流失中度以上區域;

(六)三峽水庫重要支流內水土保持重點片區;

(七)其他水土流失較為嚴重、對當地或者下游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嚴重製約的區域。

崩塌、滑坡危險區和泥石流易發區的劃定,應當與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確定的地質災害易發區、重點防治區相銜接。第十三條市、區縣(自治縣)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劃定結果,會同同級有關部門編制本行政區域的水土保持總體規劃。水土保持總體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由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批準的水土保持總體規劃,應當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根據水土保持工作需要,決定編制水土保持專項規劃。水土保持專項規劃由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共同編制,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審批後實施。

編制水土保持規劃應當廣泛徵求專家、社會公眾和有關單位意見,並充分論證。

⑵ 山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2021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減輕水、旱、風沙等災害,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開展水土保持工作以及從事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生產建設等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第三條水土保持工作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損害擔責的原則,實行誰開發利用誰負責保護恢復、誰造成水土流失誰負責治理補償。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水土保持工作的統一領導,將水土保持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統籌協調機制,對水土保持規劃確定的任務,安排專項資金,並組織實施。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水土保持目標責任制,每年由上一級人民政府對下一級人民政府水土保持責任制落實情況進行考核獎懲。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水土保持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機構,承擔水土保持監督管理的具體職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經濟和信息化、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農村、林業和草原、能源、交通運輸、住房和城鄉建設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關水土保持工作。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堅持水土保持基本政策,制定獎勵和優惠辦法,鼓勵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參與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並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鼓勵和支持水土保持科學技術研究,培養水土保持科技人才,開展水土保持試驗示範和技術推廣、培訓、指導等工作。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水土保持公益宣傳和基本知識教育,將水土保持納入科普規劃和中小學教育內容,普及水土保持科學知識,增強公眾的水土保持意識。第二章規 劃第九條河流源頭區、水源涵養區、飲用水水源區以及水土流失潛在危險較大,對防洪安全、水資源安全和生態安全有重大影響的區域,應當劃定為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
自然條件惡劣,人為活動較為頻繁,生態環境惡化,水旱風沙災害嚴重,崩塌、滑坡危險區和泥石流易發區等水土流失嚴重的區域,應當劃定為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
生產建設項目選址、選線應當避讓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無法避讓的,應當提高防治標准,優化施工工藝,減少地表擾動和植被損壞范圍,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第十條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每五年開展一次全省水土流失調查,並公告調查結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據水土流失調查結果和上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與重點治理區劃定情況,劃定本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並進行公告。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編制本行政區域水土保持規劃。水土保持規劃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水資源規劃、城鄉規劃、環境保護規劃、農業生產發展規劃和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等相協調。
水土保持規劃的內容應當包括水土流失狀況,水土流失類型區劃分,水土流失防治目標、任務、措施、投資估算和效益分析等。
編制水土保持規劃時,應當邀請有關專家進行論證,規劃草案形成後,應當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第十二條水土保持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批准後,由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經批準的水土保持規劃確需調整或者變更的,應當按照規劃編製程序報原批准機關批准。第十三條有關礦產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方面的規劃,在實施過程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規劃的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在規劃中編制水土保持專篇,提出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的目標、措施以及投資估算,並在報批前徵求本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第三章預 防第十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水土保持規劃,採取封育保護、自然修復、造林種草等措施,保護和增加植被,涵養水源,預防和減輕水土流失。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鼓勵和指導村民委員會制定村規民約,保護水土保持設施,加強生態環境建設。

⑶ 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2021修正)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開展水土保持工作,從事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生產建設及其他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水土保持工作的統一領導,將水土保持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水土保持目標責任制和考核獎懲制度,加大水土保持經費投入,督促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林業、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協調解決水土保持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定期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水土保持工作。
鄉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大生產建設活動中水土流失防治的監督管理力度,受理群眾舉報,配合有關部門調查處理破壞水土資源的違法行為,按照本辦法規定和縣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委託,做好本行政區域內水土保持的具體工作。
村民委員會應當將水土保持納入村規民約,督促村民履行保護水土資源、防治水土流失的義務,發現水土流失隱患和破壞水土資源的違法行為,應當及時制止,並報告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第四條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每五年對本行政區域內水土流失的分布、類型、面積、危害、變化趨勢以及防治情況進行調查。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據前款規定的水土流失調查結果,劃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水土流失調查結果及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劃定的基礎上,會同同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編制本行政區域的水土保持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告。
編制水土保持規劃,應當邀請有關單位和專家進行論證,徵求所屬地區公眾意見,規劃草案形成後,應當向社會公告。
水土保持規劃一經批准,應當嚴格執行;確需修改的,應當按照規劃編製程序報原批准機關批准。第六條編制基礎設施建設、礦產資源開發、城鎮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方面的規劃,組織編制機關應當提出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的對策和措施,在規劃報請審批前徵求本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第七條下列區域應當劃定為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並公告:
(一)湘、資、沅、澧四水及其他江河源頭區、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分布區;
(二)湘、資、沅、澧幹流及流域面積一千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級支流兩岸第一層山脊線以內的區域;
(三)二十五度以上的陡坡地和二十度以上的風化花崗岩、紫色砂頁岩、紅砂岩、泥質頁岩坡地;
(四)鐵路、公路兩側座靠山坡;
(五)其他水土流失潛在危險較大,對區域防洪安全、水資源安全、生態安全或者生產、生活有重大影響的生態較為脆弱敏感的區域。第八條下列區域應當劃定為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並公告:
(一)容易產生水土流失的岩石、土壤結構疏鬆區域;
(二)容易引起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溝蝕的區域;
(三)岩石裸露的山地和土層厚度小於三十厘米的坡地;
(四)其他水土流失較為嚴重,對當地或者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嚴重影響的區域。第九條禁止毀林、毀草開墾和採集發菜。禁止在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全墾整地造林、全墾撫育幼林;禁止在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重點治理區挖山洗砂、鏟草皮、挖樹蔸或者濫挖中草葯材。第十條禁止在崩塌滑坡危險區、泥石流易發區取土、挖砂、採石或者開采零星礦產資源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動。
崩塌滑坡危險區、泥石流易發區具體范圍的劃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人民政府自然資源部門提出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第十一條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的陡坡地或者二十度以上的風化花崗岩、紫色砂頁岩、紅砂岩、泥質頁岩坡地開墾種植農作物;已經開墾種植農作物的,應當按照縣級人民政府的規定,退耕還林還草,或者修成梯田、梯土,並採取攔水、蓄水、排水等其他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第十二條在二十五度以下、五度以上的荒坡地開墾種植農作物,應當採取修建水平梯田、坡面水系整治、蓄水保土耕作等水土保持措施。
在二十五度以下、五度以上水土流失嚴重的坡地上植樹造林,應當採取修建水平台地、魚鱗坑、竹節水平溝和等高水平條帶等水土保持措施。
在原有植被條件好、水土流失輕微的五度以上的坡地上整地造林,應當盡量保留原有植被,並採取相應的水土保持措施。

⑷ 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1997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以下簡稱水土保持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與水土保持有關的單位和個人,均須遵守水土保持法及其實施條例和本辦法。第三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水土資源、防治水土流失的義務,有權檢舉破壞水土資源、造成水土流失的行為。第四條水土保持工作實行預防為主、全面規劃、綜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強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針和誰使用土地誰負責保護、誰造成水土流失誰負責治理的原則。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水土保持工作的領導,實行水土流失防治目標責任制。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水土保持規劃確定的任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本級財政預算內安排專項資金用於水土保持,並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安排水土流失地區的部分扶貧資金、以工代賑資金、農業發展基金、水資源費等資金,用於水土保持;依據水土流失的具體情況,劃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保護區、重點監督區和重點治理區進行重點防治,並按照國家規定給予扶持。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水土保持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水土保持法律、法規;
(二)會同有關部門編制水土保持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
(三)審查批准水土保持方案,並監督實施;
(四)提出水土流失重點預防保護區、重點監督區和重點治理區的具體范圍,制定防治方案,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五)組織開展水土流失監測工作和水土保持科學技術研究;
(六)調解水土流失防治糾紛,查處違反水土保持法律、法規的行為。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土地、農業、林業、地質礦產、交通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密切配合,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第九條鄉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縣級人民政府的水土保持規劃制定實施計劃,組織農業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防治水土流失;加強對鄉鎮集體企業采礦和個體采礦以及燒制磚瓦、築路、建房等生產建設中防治水土流失的管理;做好水土保持設施和其他治理成果的保護工作。第十條村民委員會應當協助鄉級人民政府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教育、督促村民履行保護水土資源、防治水土流失的義務。第十一條在防治水土流失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預防第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地區情況,組織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和國有農、林、牧場植樹種草,有計劃地進行封山育林育草,保護植被。第十三條修建鐵路、公路、水工程,開辦礦山企業、電力企業和其他大中型工業企業,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中必須有水土保持方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查生產建設項目時,對涉及水土保持的,應當要求建設單位提供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必須按照水土保持法第十八條的規定編制,並報建設項目審批部門的同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
鄉鎮集體企業、私營企業以及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采礦,必須持有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依法領取采礦許可證。第十四條建設項目中的水土保持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建設工程竣工驗收時,應當同時驗收水土保持設施,並有水行政主管部門參加。第十五條下列地區為水源涵養林的重點保護區:
(一)湘、資、沅、澧四水上游本省境內河源區及幹流、一級支流兩岸第一層山脊線以內的區域;
(二)幹流長五十公里以上河流上游幹流、支流河源區;
(三)大、中型水庫入庫水繫上游幹流、支流河源區;
(四)水庫蓄水區座靠山坡。第十六條下列地區為水土保持林的重點保護區:
(一)容易產生水土流失的岩石、土壤結構疏鬆區域;
(二)容易引起崩塌、滑坡、溝蝕和泥石流的區域;
(三)岩石裸露的山地,坡度大於二十五度、土層厚度小於三十厘米的坡地。第十七條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具體范圍的劃定,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共同提出方案,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⑸ 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2017修正)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水土保持實行全社會共同保護水土資源、開發利用水土資源者補償、造成水土流失者治理恢復的原則。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水土保持工作的統一領導,統籌處理水土資源開發利用與水土保持的關系,將水土保持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健全政府主導、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建立水土保持工作部門協調機制,將水土保持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考核體系和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水土保持工作,主要職責是:
(一)組織宣傳和實施水土保持法律、法規,普及水土保持科學知識,增強公眾水土保持意識;
(二)組織水土流失調查,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並實施水土保持規劃;
(三)建立水土保持監測網路,監測、預報水土流失動態,並向社會公告;
(四)負責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審批、監督實施;
(五)會同有關部門依法徵收、管理和使用水土保持補償費;
(六)組織開展水土流失的預防和治理工作;
(七)查處違反水土保持法律、法規的行為;
(八)組織開展水土保持人才教育培訓和科學研究、技術推廣工作;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財政、國土資源、環境保護、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林業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有關水土流失的預防和治理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採取措施做好本區域的水土保持工作。
村民委員會應當將水土保持納入村規民約,督促村民履行保護水土資源、防止水土流失的義務。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生態效益補償制度,明確補償范圍、對象和標准,加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河流源頭區和水源涵養區水土流失的預防和治理。第六條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每五年組織一次全省水土流失調查並向社會公告調查結果。因重大自然災害造成嚴重水土流失的,應當及時開展水土流失調查並向社會公告調查結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據水土流失調查結果,組織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劃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納入禁止建設區、限制建設區進行管理,並向社會公告具體范圍。
下列區域應當劃定為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
(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河流源頭區、水源涵養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濕地保護區;
(二)水庫庫區及其集水區和江河、湖泊保護范圍;
(三)植被覆蓋率較低的山地、梯田集中分布區等生態脆弱地區;
(四)其他對防洪安全、水資源安全和生態安全有重大影響的區域。
下列區域應當劃定為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
(一)崩塌、滑坡危險區和泥石流易發區;
(二)荒山荒坡和坡耕地分布集中的地區;
(三)大型尾礦庫區、露天開采區、礦山采空區;
(四)崩崗、石漠化岩溶區;
(五)其他水土流失嚴重、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嚴重影響的區域。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根據環境保護總體要求、水土流失調查結果以及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劃定情況,編制水土保持規劃,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並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水土保持規劃應當確定水土資源保護目標、措施、布局以及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的主要指標,明確水土保持監督管理、監測以及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的任務。
經批準的水土保持規劃應當依法向社會公布,規劃執行情況應當接受社會監督。第八條水土保持規劃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水資源規劃、城鄉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等相協調。
編制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水資源規劃、城鄉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等綜合性規劃時,編制部門應當對水土流失的預防和治理進行充分論證。
有關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城鎮建設、開發區(園區)建設、旅遊開發建設、農業開發、土地整理、礦產資源開發、水利水電開發、地下空間開發等方面的規劃,規劃的組織編制部門應當在規劃中編制水土保持篇章,根據國家水土保持技術標准和規范,提出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的對策和措施,並在規劃報請審批前徵求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

⑹ 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2018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水土保持活動。
本辦法所稱水土保持,是指對自然因素和人為活動造成水土流失所採取的預防和治理措施。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水土保持工作的統一領導,將水土保持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水土保持工作協調機制,對水土保持規劃確定的任務,安排專項資金,並組織實施。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做好本行政區域的水土保持工作。
在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實行各級人民政府水土保持目標責任制,將水土保持工作納入政府目標考核內容。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水土保持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水土保持相關工作。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水土保持法律法規的宣傳和教育工作,普及水土保持科學知識,增強公眾的水土保持意識。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水土資源的義務。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水土保持工作。第二章規 劃第七條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每五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全省水土流失調查,並公告調查結果。
水土流失調查結果公告應當包含下列主要內容:
(一)水土流失面積、侵蝕類型、分布狀況和流失程度;
(二)水土流失成因、危害及其趨勢;
(三)水土流失防治情況及其效益。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據水土流失調查結果,在上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劃定結果的基礎上,組織水行政主管部門和相關部門劃定本行政區域的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並予以公告。第九條下列區域應當劃定為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
(一)大別山區、皖南山區和長江、淮河、巢湖的水源涵養區;
(二)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三)梯田集中分布區;
(四)水土流失潛在危險較大的其他區域。第十條下列區域應當劃定為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
(一)崩塌、滑坡危險區和泥石流易發區;
(二)荒山、荒坡和坡耕地分布集中的區域;
(三)廢棄礦山(場)、採石宕口;
(四)大型基礎設施工程建設跡地;
(五)水土流失輕度以上的山區、丘陵區、平原沙土區等區域。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發展改革、財政、林業、農業、國土資源、環保、交通運輸、規劃、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編制水土保持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由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跨行政區域的水土保持規劃,由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
編制水土保持規劃,應當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公布規劃草案等方式徵求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的意見。向社會公布水土保持規劃草案的時間不得少於三十日。第十二條有關基礎設施建設、礦產資源開發、城鄉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產業園區建設等方面的規劃,在實施過程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編制機關應當在規劃中提出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的對策和措施,並在報請審批前徵求本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規劃未提出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的對策和措施,或者提出的對策和措施不符合要求的,審批機關應當要求編制機關補充或者修改。第三章預 防第十三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按照水土保持規劃,採取預防措施,保護植被,涵養水源,加強對農業開發、生產建設等活動的管理,預防和減輕水土流失。
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推廣太陽能等新能源利用,減少薪炭林的砍伐;鼓勵和支持採取秸稈還田、免耕、等高耕作、輪耕輪作、間作套種等保土耕作方法,減少地表擾動。
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取土、挖沙、採石等活動的管理,統籌規劃地點,規范其行為,禁止在崩塌、滑坡危險區和泥石流易發區從事取土、挖砂、採石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動。第十四條水土保持設施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或者有關管理單位應當加強對水土保持設施的管理與維護,落實管護責任,保障其功能正常發揮。
前款所稱水土保持設施,是指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所有建築物和人工植被的總稱,包括:
(一)梯田、地埂、排灌溝(渠)、沉沙池、蓄水池等構築物;
(二)攔渣(沙)壩、尾礦壩、谷坊、山塘、攔渣(土)牆等工程;
(三)水土保持林草及植物埂、水平階、魚鱗坑等;
(四)其他水土保持設施。

⑺ 海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2015修訂)

第一條為了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減輕水、旱、風沙災害,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生態省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水土保持工作實行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全面規劃、綜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科學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針,對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生產建設等活動,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造成水土流失誰負責治理的原則。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水土保持工作的統一領導,將水土保持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對水土保持規劃確定的任務,所需資金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並組織實施。第四條縣級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水土保持工作。
縣級以上林業、農業、國土資源、發展改革、財政、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環境保護、旅遊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有效措施,做好本轄區內水土保持工作。第五條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每五年組織開展一次全省水土流失調查並公告調查結果,公告前應當將調查結果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六條縣級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依據水土流失調查結果,在上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劃定結果的基礎上,提出本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劃定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依法向社會公告,並報上一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七條水土流失潛在危險較大,對防洪安全、水資源安全和生態安全有重大影響的主要江河源頭區、水源涵養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海岸帶以及省主體功能區規劃確定的禁止開發區域等,應當劃定為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
生態環境明顯退化,崩塌、滑坡危險區和泥石流易發區等水土流失較嚴重的區域,應當劃定為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第八條縣級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在水土流失調查結果以及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劃定的基礎上,組織編制水土保持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編制水土保持規劃應當採取論證會、聽證會或者其他方式徵求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的意見。
規劃一經批准應當嚴格執行,確需修改的應當按規劃編製程序報原批准機關批准。第九條有關基礎設施建設、礦產資源開發、城鎮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海岸帶土地利用等方面的規劃,在實施過程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規劃的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在規劃中提出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的對策和措施,並在規劃報批前徵求本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意見。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取土、挖砂、採石、采礦等活動的管理,預防和減輕水土流失。
禁止在崩塌、滑坡危險區和泥石流易發區從事取土、挖砂、採石、采礦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動。崩塌、滑坡危險區和泥石流易發區的范圍,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劃定並依法向社會公告。崩塌、滑坡危險區和泥石流易發區的劃定,應當與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確定的地質災害易發區、重點防治區相銜接。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確定本行政區域內河流兩岸、水庫和湖泊周邊、海岸帶、侵蝕溝溝坡和溝岸的植物保護帶范圍,落實植物保護帶的營造主體和管護主體,設立標志。
植物保護帶范圍內的土地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或者有關管理單位應當營造植物保護帶。
禁止開墾、開發植物保護帶。第十二條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和二十度以上直接面向水庫集水區的荒坡地開墾種植農作物。
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和二十度以上直接面向水庫集水區的荒坡地造林的,應當優先建設生態公益林;種植經濟林的,應當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科學選擇樹種,合理確定種植模式,並按照水土保持技術標准,採取保護表土層、降低整地強度、建設蓄排水系統、坡面植草、設置植物綠籬等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禁止採取全坡面全墾方式整地。
禁止開墾的陡坡地和荒坡地具體范圍由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劃定並公告。第十三條在五度以上不足二十五度的坡地和二十度以下直接面向水庫集水區的坡地開墾種植農作物或者經濟林的,應當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按照水土保持技術標准,採取修建梯田、修築擋土牆、建設截排水系統、蓄水保土耕作等水土保持措施。禁止順坡耕種。

⑻ 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2010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和本辦法,都有保護水土資源、防治水土流失的義務,並有權對破壞水土資源、造成水土流失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第三條水土保持工作貫徹預防為主,全面規劃,綜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強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針。第四條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水土保持工作列為重要職責,實行水土流失防治目標責任制,採取措施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第五條市和區、縣水行政主管部門是本行政區域水土保持工作的主管機關,負責本辦法的監督實施。

林業、農業、畜牧、地礦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鄉、鎮水土保持工作由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第六條市和區、縣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編制水土保持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並納入本市城市總體規劃和區域、縣域規劃。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水土保持規劃確定的任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安排專項資金,並組織實施。第七條本市鼓勵開展水土保持科學技術研究,提高水土保持科學技術水平,推廣水土保持的先進技術,有計劃地培養水土保持的科學技術人才。第二章預防第八條依據水土流失的具體情況和地質勘察評價,本市要劃定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崩塌滑坡危險區和泥石流易發區。具體范圍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地礦等有關部門提出,報市人民政府批准。第九條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全民植樹造林,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國營農、林、牧場種植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薪炭林、飼草、綠肥植物,封山育林育草,防風固沙,並因地制宜地發展沼氣、太陽能、小水電,推廣節柴灶,保護和擴大林草覆蓋面積。第十條禁止毀林開荒、燒山開荒和在陡坡地鏟草皮、挖樹兜。第十一條禁止在25度以上陡坡地開墾種植農作物,具體范圍由區、縣人民政府劃定並公告。

本辦法施行前已在25度以上陡坡地上開墾種植農作物的,應當在當地區、縣人民政府規定的限期內退耕還林還草。人均耕地不足0.5畝難以退耕的,須報經區、縣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並限期修建梯田或者採取其他水土保持措施。第十二條加強牧坡管理和草場建設,以草定牧,合理確定載畜量,並實行輪封輪牧,防止水土流失。

在水土流失嚴重和草場少的地區,積極發展人工草場,推廣舍飼。第十三條開墾25度以下,5度以上荒坡地的,必須有水土保持方案,並報區、縣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開墾國有荒坡地的,必須持市或區、縣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水土保持方案向土地管理機關申請辦理開墾手續。第十四條採伐林木必須執行國家和本市有關林木資源保護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採取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並按照林木採伐許可證規定的期限完成更新造林任務。第十五條修建鐵路、公路和水工程,應當盡量減少破壞植被;廢棄的砂、石、土必須運至規定的專門存放地存放,不得向河流、渠道、水庫和專門存放地以外的溝渠傾倒;在鐵路、公路兩側地界以內的山坡地,必須修建護坡或者採取其他水土保持措施;工程竣工後,取土場、開挖面和廢棄的砂、石、土存放地的裸露土地,必須種草種樹,防止水土流失。

開辦礦山企業、電力企業和其他大中型工業企業,排棄的剝離表土、矸石、尾礦、廢渣等必須堆放在規定的專門存放地,不得向河流、渠道、水庫和專門存放地以外的溝渠傾倒;因采礦和建設使植被受到破壞的,必須採取措施恢復表土層和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第十六條在山區、丘陵區、風沙區修建鐵路、公路、水工程,開辦礦山企業、電力和其他大中型工業企業,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中,必須有市或者區、縣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依法開辦鄉鎮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必須持有區、縣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方可申請采礦。經批準的水土保持方案不得擅自變更,確需修改的,須報原批准機關批准。第十七條生產建設項目中的水土保持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時,應當同時驗收水土保持設施,並有市或者區、縣水行政主管部門參加。

⑼ 雲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以下簡稱《水土保持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水土保持是指對水土流失所採取的預防和治理措施;水土流失是指各種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造成的水土資源的破壞和損失。第三條凡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自然資源開發、生產建設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和本辦法。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水土資源、防治水土流失的義務,並有權對破壞水土資源、造成水土流失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第四條水土保持工作實行預防為主,全面規劃,綜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強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針。
水土保持工作堅持統一管理,共同防治,誰造成水土流失誰負責治理,誰治理開發誰受益的原則。第五條水土保持工作是各級人民政府的重要職責,應建立水土保持目標責任制。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水土保持的宣傳教育工作,普及水土保持科學知識。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水土保持工作,有關部門協助水行政主管部門管理水土保持工作。
鄉(鎮)的水土保持工作,由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照《水土保持法》和《實施條例》的規定,將水土保持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安排落實水土保持資金,吸收社會資金,鼓勵單位和個人自籌資金從事水土流失的治理。
水土保持專項資金由水行政主管部門管理使用,用於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挪作他用。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水土流失情況,劃定重點預防保護區、重點監督區、重點治理區,並予公告,對不同類型的重點防治區採取不同措施進行防治。第九條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新開墾耕地種植農作物。違反本條例規定的,由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開墾。限期採取補救措施,並處以每非法開墾一平方米罰款一元至二元。
在《水土保持法》施行前,已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種植農作物的,應當因地制宜,逐步建成梯田梯地;沒有條件建成梯田梯地的,必須採取措施,實行林糧間作,逐步退耕,植樹育草。第十條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崩塌滑坡危險區和泥石流易發區及其他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地區開荒、挖砂、採石、取土。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劃定本行政區域內禁墾坡地及禁止挖砂、採石、取土的范圍,並予公告。第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對以木材為主要燃料的生產、建設單位,新建的必須嚴格控制,已投入使用的,必須分別不同情況限期以煤代柴、以電代柴或以其他能源代柴。
以木材為主要生活燃料的地區,當地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應當組織營造薪炭林、推廣以煤代柴、節能灶,發展小水電、沼氣,利用太陽能及其他新能源。第十三條水源涵養林只能進行撫育管護。水土保持林及其他防護林,只能進行撫育和更新性質的採伐。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及其他防護林的具體范圍,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劃定。第十四條修建鐵路、公路、水工程,開辦礦山企業、電力企業和其他大中型企業,以及個體采礦,必須依照《水土保持法》和《實施條例》的規定,實行水土保持方案審查制度,具體報批辦法依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五條因采礦和建設,使原有植被受到破壞的,必須採取措施,恢復表土層和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廢棄的砂、石、土、渣,必須按規定的地點堆放,不得傾倒和沖入江河、湖泊、水庫、渠道和農田。第十六條《水土保持法》施行前已建或者在建的生產建設項目造成水土流失的,其生產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必須在縣級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期限內,進行治理。第十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在生產建設和生活活動中造成水土流失的,必須限期進行治理,逾期不治理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門治理,所需費用由造成水土流失的單位或者個人承擔。第十八條承包租用國家或集體的荒山、荒地開發的,應將防治水土流失責任列入承包合同。
承包治理水土流失的單位和個人,因承包治理而新增的土地和收益,按《水土保持法》的規定執行。第十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水土保持規劃,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有計劃地以小流域為單元對水土流失進行綜合治理,建立綜合防治體系。

⑽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減輕水、旱、風沙災害,改善生態環境,發展生產,制定本法。第二條本法所稱水土保持,是指對自然因素和人為活動造成水土流失所採取的預防和治理措施。第三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水土資源、防治水土流失的義務,並有權對破壞水土資源、造成水土流失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第四條國家對水土保持工作實行預防為主,全面規劃,綜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強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針。第五條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水土保持工作列為重要職責,採取措施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第六條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的水土保持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轄區的水土保持工作。第七條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調查評價水土資源的基礎上,會同有關部門編制水土保持規劃。水土保持規劃須經同級人民政府批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準的水土保持規劃,須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水土保持規劃的修改,須經原批准機關批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水土保持規劃確定的任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安排專項資金,並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據水土流失的具體情況,劃定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進行重點防治。第八條從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生產建設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採取措施保護水土資源,並負責治理因生產建設活動造成的水土流失。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水土保持的宣傳教育工作,普及水土保持科學知識。第十條國家鼓勵開展水土保持科學技術研究,提高水土保持科學技術水平,推廣水土保持的先進技術,有計劃地培養水土保持的科學技術人才。第十一條在防治水土流失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第二章預防第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全民植樹造林,鼓勵種草,擴大森林覆蓋面積,增加植被。第十三條各級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情況,組織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和國營農、林、牧場,種植薪炭林和飼草、綠肥植物,有計劃地進行封山育林育草、輪封輪牧,防風固沙,保護植被。禁止毀林開荒、燒山開荒和在陡坡地、乾旱地區鏟草皮、挖樹兜。第十四條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開墾種植農作物。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轄區的實際情況,規定小於二十五度的禁止開墾坡度。
禁止開墾的陡坡地的具體范圍由當地縣級人民政府劃定並公告。
本法施行前已在禁止開墾的陡坡地上開墾種植農作物的,應當在建設基本農田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逐步退耕,植樹種草,恢復植被,或者修建梯田。第十五條開墾禁止開墾坡度以下、五度以上的荒坡地,必須經縣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開墾國有荒坡地,經縣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後,方可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申請辦理土地開墾手續。第十六條採伐林木必須因地制宜地採用合理採伐方式,嚴格控制皆伐,對採伐區和集材道採取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並在採伐後及時完成更新造林任務。對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防風固沙林等防護林只准進行撫育和更新性質的採伐。
在林區採伐林木的,採伐方案中必須有按照前款規定製定的採伐區水土保持措施。採伐方案經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後,採伐區水土保持措施由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監督實施。第十七條在五度以上坡地上整地造林,撫育幼林,墾復油茶、油桐等經濟林木,必須採取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第十八條修建鐵路、公路和水工程,應當盡量減少破壞植被;廢棄的沙、石、土必須運至規定的專門存放地堆放,不得向江河、湖泊、水庫和專門存放地以外的溝渠傾倒;在鐵路、公路兩側地界以內的山坡地,必須修建護坡或者採取其他土地整治措施;工程竣工後,取土場、開挖面和廢棄的砂、石、土存放地的裸露土地,必須植樹種草,防止水土流失。
開辦礦山企業、電力企業和其他大中型工業企業,排棄的剝離表土、矸石、尾礦、廢渣等必須堆放在規定的專門存放地,不得向江河、湖泊、水庫和專門存放地以外的溝渠傾倒;因采礦和建設使植被受到破壞的,必須採取措施恢復表土層和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熱點內容
八項司法舉措 發布:2025-01-23 13:53:57 瀏覽:875
私募基金挪用基金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3 13:49:20 瀏覽:124
地方政府規章有效期多長 發布:2025-01-23 13:33:46 瀏覽:306
北京豐台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23 13:27:13 瀏覽:260
我國刑事訴訟法與刑法的關系 發布:2025-01-23 13:14:02 瀏覽:616
法院個人榮譽 發布:2025-01-23 13:10:17 瀏覽:736
新婚姻法法定年齡 發布:2025-01-23 12:42:36 瀏覽:545
公民道德視頻 發布:2025-01-23 12:25:13 瀏覽:991
我國勞動法不認可雙重勞動關系 發布:2025-01-23 12:06:33 瀏覽:890
司法仲裁委員會 發布:2025-01-23 12:05:17 瀏覽: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