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政策法規
『壹』 聚碳酸酯pc材料有毒嗎PC塑料MSDS認證
「MSDS」書面上的定義是一份關於危險化學品燃爆、毒性和環境危害以及安全使用、泄漏應急處置、主要理化參數、法律法規等方面信息的綜合性文件。翻譯成大白話就是,這個說明書拿到手裡,就能知道化學品有什麼特性,有什麼毒性危險性,有什麼健康危害,如何去安全使用,如何去應急泄漏處置,怎麼去轉移廢棄。
『貳』 阻燃PC是可以環保嗎
無鹵阻燃pc是無氯,無溴、無限制重金屬,真正綠色環保阻燃聚碳酸酯薄膜,符合ROHS,TCO以及Blue Angel等歐洲環保法規要求及嚴格的UL安全規范。
『叄』 PC與PBT塑料 性能對比
聚碳酸酯英文簡稱PC:是一種無色透明的無定性熱塑性材料。聚碳酸酯耐酸,耐油。聚碳酸酯不耐紫外光,不耐強鹼。聚碳酸酯無色透明,耐熱,抗沖擊,阻燃BI級,在普通使用溫度內都有良好的機械性能。
聚對苯二甲酸二丁酯英文簡稱PBT,PBT是最堅韌的工程熱塑材料之一,它是半結晶材料,有非常好的化學穩定性、機械強度、電絕緣特性和熱穩定性。這些材料在很廣的環境條件下都有很好的穩定性。
『肆』 白色污染怎樣處理
白色污染就是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比如一次性泡沫快餐具還有我們常用的塑料袋等.它對環境污染很嚴重,埋在土壤中很難分解,會導致土壤能力下降,如果焚燒會導致大氣污染,所以現在提倡不用或少用此物,購買東西時最好自備工具,減少它的利用.
一、「白色污染」的現狀及其危害
塑料製品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具有質輕、防水、耐用、生產技術成熟、成本低的優點,在全世界被廣泛應用且呈逐年增長趨勢。塑料包裝材料在世界市場中的增長率高於其它包裝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裝材料的年平均增長率為8.9%。
我國是世界上十大塑料製品生產和消費國之一。1995年,我國塑料產量為519萬噸,進日塑料近600萬噸,當年全國塑料消費總量約1100萬噸,其中包裝用塑料達211萬噸。包裝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廢舊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丟棄在環境中。這些廢舊塑料包裝物散落在市區、風景旅遊區、水體、道路兩側,不僅影響景觀,造成「視覺污染」,而且因其難以降解對生態環境造成潛在危害。
據調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為廢舊塑料包裝物,每年總量約為14萬噸;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為廢舊塑料包裝物,每年總量約為19萬噸。天津市每年廢舊塑料包裝物也超過10萬噸。北京市每年廢棄在環境中的塑料袋約23億個,一次性塑料餐具約2.2億個,廢農膜約675萬平方米。人們對此戲稱為「城郊一片白茫茫」。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於「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
1、「視覺污染」。在城市、旅遊區、水體和道路旁散落的廢舊塑料包裝物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城市、風景點的整體美感,破壞市容、景觀,由此造成」視覺污染「。
2、「潛在危害」。廢舊塑料包裝物進入環境後,由於其很難降解,造成長期的、深層次的生態環境問題。首先,廢舊塑料包裝物混在土壤中,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將導致農作物減產;第二,拋棄在陸地或水體中的廢舊塑料包裝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導致動物死亡(在動物園、牧區和海洋中,此類情況已屢見不鮮);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很難處理:填埋處理將會長期佔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適用於堆肥處理,分揀出來的廢塑料也因無法保證質量而很難回收利用。
目前,人們反映強烈的主要是「視覺污染」問題,而對於廢舊塑料包裝物長期的、深層次的「潛在危害」,大多數人還缺乏認識。
二、國內外防治「白色污染」的一般做法
1、國外防治」白色污染「的有關情況
早在1985年,美國入均消費塑料包裝物就已達23.4公斤,日本為20.1公斤,歐洲為15公斤。進入九十年代,發達國家人均消費塑料包裝物的數量更多(我國1995年人均消費塑料包裝物和其它塑料製品為13.12公斤)。從消費量來看,似乎發達國家的「白色污染」應該很嚴重,實則不然。究其原因,一是發達國家很早就嚴抓市容管理,很少有人隨手亂扔廢舊塑料包裝物,基本消除了「視覺污染」。二是發達國家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較高。以美國為例,80年代以前,處置廢塑料主要方式是填埋,後來發現塑料長期不降解,九十年代以後,他們轉而走回收利用的路子。
現在已建立起了一套嚴密的分類回收系統,大部分廢舊塑料包裝物被回收利用,少部分轉化為能源或以其它方式無害化處置,也基本消除了廢舊塑料包裝物的潛在危害。
美國制定了《資源保護與回收法》,對固體廢物管理、資源回收、資源保護等方面的技術研究、系統建設及運行、發展規劃等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加利福尼亞、緬因、紐約等10個州先後出台了包裝用品的回收押金制度。日本在《再生資源法》、《節能與再生資源支援法》、《包裝容器再生利用法》等法律中列專門條款,以促進製造商簡化包裝,並明確製造者,銷售者和消費者各自的回收利用義務。德國在《循環經濟法》中明確規定,誰製造、銷售、消費包裝物品,誰就有避免產生、回收利用和處置廢物的義務。德國的《包裝條例》將回收、利用、處置廢舊包裝材料的義務與生產、銷售、消費該商品的權利掛鉤,把回收、利用、處置的義務分解落實到商品及其包裝材料的整個生命周期的各個細微環節,因而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實效性。
2、我國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及其利弊分析
目前我國開始從行政和技術兩個方面採取措施,防治「白色污染」。
在行政方面,一是加強管理。例如,社會上較為關注的鐵路兩側的」白色污染「問題,通過加強管逗已取得顯著改觀。鐵路部門從1994年下半年開始,在沿線分區劃段包干。部分旅客列車採用袋裝垃圾,禁止旅客向窗外拋棄廢物。乘務員也不象以前那樣,將車箱垃圾直接掃出窗外,而是將垃圾袋卸在車站,由車站集中處理。目前,採用袋裝垃圾的列車越來越多,隨意向車外扔垃圾的現象越來越少。已有2.9萬公里的線路兩側基本消除了「白色污染」。實踐證明,加強管理是防治「白色污染」的有效手段。
第二,禁止使用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杭州是我國最早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快餐具的城市。杭州市於1995年9月15日由市容環衛局、工商局、衛生局聯合發布了《關於禁止使用泡沫塑制快餐盒的通告》,將此通告在《杭州日報》上連續刊登三天。管理部門在執行過程中發現,一些個體流動商販仍在出售泡沫塑料餐具。最近,杭州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杭州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條例》第35條規定:禁止銷售、使用泡沫塑料製作的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違者可處500~5000元罰款。該《條例》將於1997年9月15日起實施。武漢、哈爾濱、福州、廣州、廈門、寧波、汕頭等城市也頒布了有關政策、法規,禁止本地使用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通過採取上述措施,在一定范圍,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但從實踐的結果來看,單靠禁止是很難徹底解決「白色污染」問題的,上述頒布禁令的城市都要求用紙製品或可降解塑料製品代替原來的難降解的泡沫塑料製品。但是替代品在價格和品質上均無法與普通塑料製品競爭。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僅靠行政命令,不考慮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操作起來是很困難的。
第三,強制回收利用。清潔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可以重復使用,或重新用於造粒、煉油、制漆、作建築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體廢物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通用原則。回收利用不僅可以避免「視覺污染」,而且可以解決「潛在危害」,緩解資源壓力,減輕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負荷,節約土地,並可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這是一個標本兼治的好辦法。但回收利用應該在廢舊塑料包裝物進入垃圾之前。從垃圾場里重新分揀廢舊塑料包裝物,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廢塑料的利用價值也很低。因分揀出來的廢塑料製品太臟,也難以按材質分類,質量無法保障。北京市環保局在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定了「回收利用為主,替代為輔,區別對待,綜合防治」的技術路線。1997年6月1日,北京市環保局與市工商局聯合發出了《關於對廢棄的一次性塑制餐盒必須回收利用的通告》,要求在北京市生產、經銷一次性塑質餐具(包括托盤、碗、杯等)的單位或個人必須負責回收利用廢棄餐具,也可以委託其他單位回收利用。《通知》還規定1998年的回收率必須達到30%,1999年達到50%,2000年達到60%。《通告》發布後,生產、經銷單位和個人立即到當地環保部門申報登記,提出自己的回收利用計劃和具體保證措施。這是北京市解決「白色污染」的一個突破口。在取得實效後,將逐步增加強制回收利用的廢塑料製品的種類和比例,最終消除「白色污染」。天津市環保局完成了《天津市防治「白色污染」工程可行性調研報告》,提出了一整套防治方案,確定通過回收再利用達到節約資源、消除污染的目的。目前正在制定「回收利用計劃書」、「試點工作運行圖」、「試點工作進度大綱」,並在籌備成立「天津市『白色污染』防治產業協會」。
在技術方面,一是採取以紙代塑。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植物纖維素,廢棄後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可以解決前面所說的「潛在危害」,但也會帶來新的環境問題:首先造紙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我國的森林資源並不富裕;其次造紙過程中會帶來水污染。另外,在性能、成本等方面,紙製品尚不能與塑料製品抗衡。目前,我國也有以甘蔗桿、稻草為原料生產一次性餐具的做法,但尚處於試驗階段。
二是採用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裝製品的生產過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劑(如澱粉、改性澱粉或其它纖維素、光敏劑、生物降解劑等),使塑料包裝物的穩定性下降,較容易在自然環境中降解。目前,北京地區已有19家研製或生產可降解塑料的單位。試驗表明,大多數可降解塑料在一般環境中暴露3個月後開始變薄、失重、強度下降,逐漸裂成碎片。如果這些碎片被埋在垃圾或土壤里,則降解效果不明顯。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四個不足:一是多消耗糧食;二是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仍不能完全消除「視覺污染」;三是由於技術方面的原因,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不能徹底解決對環境的「潛在危害」;四是可降解塑料由於含有特殊的添加劑而難以回收利用。
三、我國在治「白色污染」方面存在的問題
我國在防治「白色污染」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沒有全國性的專門法規
防治「白色污染」不能光靠企業或個人的自覺性,應有強制性措施,約束公民和餐飲、交通等行業的工作人員的行為。如,要求企業或個人對自己生產、經營、消費活動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進行回收利用;對隨意拋棄、堆放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為進行處罰等。但迄今為止,我國還沒有制定這方面的全國性法規。
2、缺少相關的經濟政策
要調動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回收、加工、利用企業的積極性,需要給予這些企業以優惠政策。現有的綜合利用優惠政策尚不足以使廢舊塑料包裝物回收利用行業形成良性的市場機制。為了不增加政府負擔,同時體現「污染者付費」的原則,應要求產生廢物者自行回收利用,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業或個人要交納回收處理費,用於對回收利用者的補償。這種做法在國外已較為普遍,我國,目前還沒有這類經濟政策。
3、管理工作跟不上
城市、風景旅遊區、交通干線、水域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管理不力造成的。餐飲、商業、鐵路、水運部門對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沒有採取嚴格的管理措施,聽任顧客直接扔在地上或水中,甚至一些工作人員對已收集起來的廢物又拋棄到車窗外或水中。城市街道和旅遊區的配套設施還不健全,商場、飯店、公園等繁華地段的垃圾箱密度太低,還沒有設置分類垃圾箱。市容環衛部門雖有規定禁止亂扔廢物,但執法、檢查的人員少,有法不依、有禁不止的現象較為普遍。
4,管理思想不統一。
我國相當多的地區對「白色污染」的危害性認識不足,防治「白色污染」問題還未提上議事日程。有的地方主張以紙代塑或使用可降解塑料來解決「白色污染」,有的地區則主張靠回收利用來解決問題,管理思想還不統一。
5、人們的環境意識還靠進一步提高
城市居民的環保觀念雖比前幾年有所提高,開始關注環境問題,但還沒有落實到自身的行動上,隨手拋棄廢物,亂倒、亂堆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為隨處可見。新聞媒介對「白色污染」的報導大多集中在以紙代塑和採用可降解塑料等技術方面,缺少對居民日常行為的引導教育。塑料包裝物的生產、經營單位和消費者沒有責任感,既沒有履行義務的內在動力,也沒有回收、利用、處置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外部壓力。
四、防治「白色污染」的對策建議
總結國內外防治「白色污染」的實踐經驗,結合目前「白色污染」現狀及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我國防治「白色污染」應遵循「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強化管理為核心,以回收利用為主要手段,以替代產品為補充措施」的原則。
防治「白色污染」,首先要解決「視覺污染」問題,使市容、景觀有明顯改善。這主要是靠宣傳教育,引導市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要依法強化管理,促使企業和個入對自己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妥善收集、處理。防治「白色污染」,更重要的是解決廢舊塑料包裝物對生態環境長期的、深層次的危害。這主要是通過制定和實施有利於回收利用的法規和經濟政策,對廢舊塑料包裝物實施全面回收利用;防治「白色污染」,還應加強研究開發符合實際的替代(綠色)包裝用品。現就加速我國防治「白色污染」的進程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1、加強宣傳教育。防治「白色污染」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各行業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和全體公民的積極參與。要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人們對「白色污染」危害的認識,提高全社會的環境意識,教育人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憤。在自身嚴格遵守環保法規的同時,積極制止身邊的不良行為。
2、統一思想認識,強化管理。按照「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強化管理為核心,以回收利用為主要手段,以替代產品為補充措施」的防治原則,一是加強對「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傳,引導和教育市民自覺防治「白色污染」;二是對大量產生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業(如鐵路、水運、民航、旅遊、飯店、餐飲、零售等),要通過強化管理,改變無人負責、無序堆放、隨意拋棄的現象;三是採取強制措施,從回收集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如一次性泡沫餐盒)入手,逐步提高廢舊塑料包裝物回收利用率;四是加強替代包裝產品的開發、研究,努力減少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產生量等。
3,盡快制定頒布國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關法規,明確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回收利用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義務和法律責任。應對塑料包裝物的生產、經營、消費等各個環節,分別制定具體的控制措施和引導政策,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產生量,鼓勵提高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回收利用率。
4、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建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消除「白色污染」的良性運作機制。運用經濟手段,鼓勵和促進廢舊塑料包裝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節約和綜合利用資源,防治「白色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伍』 為什麼聚碳酸酯(PC板)的價格持續上漲
18年初不停漲,18年底19年初又不停跌,現在又開始漲,其實價格穩定對我們生產廠家來說最好
『陸』 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的關系
高新技術產業與傳統產業的關系:
傳統產業可以孵化出高新技術產業
一、什麼是高新技術產業,什麼是傳統產業
1、高新技術產業通常是指那些以高新技術為基礎,從事一種或多種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技術服務的企業集合,這種產業所擁有的關鍵技術往往開發難度很大,但一旦開發成功,卻具有高於一般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高新技術產業范圍的界定,是研究高新技術產業各種問題包括政策問題的基礎。然而,由於高新技術產業依託於高新技術,而人們對高新技術的認識往往還不能達成一致,這使得目前業界對於高新技術產業的界定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美國商務部提出的判定高新技術產業的主要指標有兩個:一是研發與開發強度,即研究與開發費用在銷售收入中所佔比重;二是研發人員(包括科學家、工程師、技術工人)占總員工數的比重。此外,產品的主導技術必須屬於所確定的高技術領域,而且必須包括高技術領域中處於技術前沿的工藝或技術突破。根據這一標准,高新技術產業主要包括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三大領域。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出於國際比較的需要,也用研究與開發的強度定義及劃分高新技術產業,並於1994年選用R&D總費用(直接R&D費用加上間接R&D費用)占總產值比重、直接R&D經費占產值比重和直接R&D占增加值比重3個指標重新提出了高新技術產業的4分類法:即將航空航天製造業、計算機與辦公設備製造業、電子與通訊設備製造業、醫葯品製造業等確定為高新技術產業。這一分法為世界大多數國家所接受。
此外,加拿大認為高新技術產業的認定取決於由研發經費和勞動力技術素質反映的技術水平的高低。而法國則認為只有當一種新產品使用標准生產線生產,具有高素質的勞動隊伍,擁有一定的市場且已形成新分支產業時,才能稱其為高新技術產業。澳大利亞則將新工藝的應用和新產品的製造作為判定的顯著標志。
中國目前還沒有關於高新技術產業的明確定義和界定標准,通常是按照產業的技術密集度和復雜程度來作為衡量標準的。根據2002年7月國家統計局印發的《高技術產業統計分類目錄的通知》,中國高技術產業的統計范圍包括航天航空器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醫葯製造業和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等行業。
什麼是高新技術?高新技術認定的法定條件及范圍如何?
1991年,原國家科技部規定科技管理部門在下列范圍內確定為高新科技:
(1)微電子和電子信息技術。
(2)空間科學和航空航天技術。
(3)光電子和光機電一體化技術。
(4)生命科學和生物工程技術。
(5)材料科學和新材料技術。
(6)能源科學和新能源技術。
(7)生態科學和環境保護技術。
(8)地球科學和海洋工程技術。
(9)基本物質科學和輻射技術。
(10)醫葯科學和生物醫學工程技術。
(11)其他在傳統產業基礎上應用的新工藝新技術。
高新技術企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經濟實體。高新技術范圍的確定將根據國內外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而進行補充和修訂,由國家科技部頒布。
如何界定高新技術企業(以深圳市為例)?
第一條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市高新技術產業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根據有關政策法規,參照國家科技部和廣東省科技廳有關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和管理辦法,結合深圳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在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的各類企業或企業化管理的研究開發機構。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的「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為專用名稱,高新技術產品系指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根據國家科技部等部門公布的《中國高新技術產品目錄》結合深圳實際公布的《深圳市高新技術產品目錄》中所列產品。
第四條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標准:
(一)申請企業所研發和生產的產品屬於《深圳市高新技術產品目錄》的范圍;
(二)主要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研究、開發、生產的申請企業其高新技術產品年銷售收入應大於500萬元,其自產的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占企業當年銷售總收入的50%以上;
(三)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研究開發的企業必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或預期的自主知識產權;主要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生產的企業必須具有明晰的知識產權關系;
(四)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研究開發的企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研究、開發的科技人員應占職工總數的10%以上,並有專門的研究開發機構;或主要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生產的企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職工總數的10%以上,其中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研究、開發的科技人員占職工總數的3%以上,並有專門的研究開發機構;
(五)年人均總產值或預期年人均總產值達15萬元以上;
(六)銷售利稅率或預期的銷售利稅率高於同行業平均水平;
(七)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研究開發的企業年研究開發經費支出占年銷售收入的8%以上;或主要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生產的企業年研究開發經費支出占年銷售收入的3%以上;
(八)具有現代化管理的組織、措施和方法;
(九)從事重大高新技術產品研究開發生產的申請單位雖未達到上述標准,但其產品對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確有重大貢獻的經認定程序亦可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十)主要從事軟體開發、生產的已經深圳市認定的軟體企業其年銷售收入應大於500萬元,其中登記注冊的自產軟體產品銷售收入占企業當年銷售總收入的50%以上的,可以直接申請轉為高新技術企業。
(http://..com/question/7189504.html)
2、傳統產業就是十八世紀蒸汽機產業革命、十九世紀電氣化產業革命、二十世紀全世界進入原子能及電腦信息網路化革命後建立起來的、門類齊全的工礦產業及項目。
比如:紡織業;采礦業 ( 煤、瑩石、金、銀、銅、鐵、錫、鋁、鉛、鎳、汞、鉑、等 );冶金業 ( 煉鋼、鐵、鎳;錫、鉛、銅、鋁、銀、金、汞、鉀、鈉、鈣、鎂、鋅等 ); 機器製造業 ( 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互感器、摩托車、汽車、火車、拖拉機、飛機、造船、 );化工業 ( 煉焦、制苯、二甲苯、煤焦油、柴油、汽油:制鹽酸 HCI 、硝酸 HN03 、硫酸 H : S04 、苛性鹼 NaOH 、食用鹼 Na2C03 、小蘇打 NaHC03 等 ) ;塑料業 ( 制聚氯乙烯、聚苯烯、聚芬碸、 ABS 、聚碳酸酯工程塑料,制氫 H 、氧 O 、氮 N 、氦等以及制葯業,阿斯匹靈、胃舒平、中西成葯 ) 等。二十世紀發展起來的半導體 ( 晶體管 ) 集成電路製成的模擬電視,我們統稱傳統產業。
傳統產業、產品的特點都是「傻、大、黑、粗」。包括最時髦的產品電腦也是如此。比如一九四六年第一台出世電子管組成的電腦就有 30 噸重;幾層樓高,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生產的 DIS-130 電腦及配套產品也有數百公斤,體積相當幾個冰箱,八十年代末製造同樣的電腦,可縮制在一個指甲殼大的矽片內,而且運算速度遠比它快的多。進入 21 世紀高新技術發展時期,同樣的電腦可緊縮到一個大 ( 小 ) 米粒中。
據可靠情報:不久,美國國家圖書館的全部書籍,資料都能存儲到一個小火柴盒大的納米材料做的電腦晶元中。
就是說、高新技術產業是繼十八、十九、二十世紀產業革命基礎上,發展孵化出來的,沒有昨天的傳統產業基礎,就不可能出現今天或未來的高新科學技術與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的出現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目前有重大突破的有 C 一 60 納米技術產業,特別是納米產業中的量子結構、量子器件及具集成技術的基礎研究更是一個國家搶占納米科技的制高點,是全球競爭中贏得世人矚目的一席之地及突破點。現在世界各國政要及科學家都看到了這一點,具有高新科學技術領先的美國人,認為納米科技會成為 21 世紀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各國都投入大量人力 ( 才 ) 、物力、財力進行納米技術產業的開發已形成全球范圍內 C-60 納米熱。其速度之快。 來勢之猛。 碩果之多已令世人瞠目結舌、始料未及。可以說 C-60 納米技術與產業是人類,創造巨額財富的源泉。
二、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待傳統產業轉化到高新技術產業的重大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如何把十八、十九二十世紀產業發展起來的傳統產業:采礦業、冶金業、機器製造業、化工業以及核原子、電腦信息網路化產業,以及由上述門類齊全產業支撐、控制、生產的拖拉機、汽車、火車、飛機、輪船等,以及通訊、衛星、宇航產業中的傳統產業生產的原材料,包括燃料,如何轉化到高新技術產業中去已刻不容緩,各個國家誰不認識這個問題,誰將失去今天寶貴的時機 ( 光 ) ,那麼就意味著落後,意味著被掌握高技術 ( 高生產力 ) 的人和集團的剝削或被動挨打。
為了不重蹈過去歷史的復轍老路,把傳統產業轉化到高新技術產業上去,我們先引證由開采鋁土礦到製造汽車、火車、飛機、衛星、宇宙飛船的工藝框圖,說明把傳統產業轉化到高新技術產業的根本途徑。
下邊介紹一個典型的傳統產業開發的工藝流程
第一、傳統產業開發的工藝流程
1 、開采鋁礬土礦一動用電腦或人工控制的電鏟、採掘機械,汽車、火車把採掘出來的鋁土礦,運到工廠中燒結。
2 、燒結、把生鋁土礦石燒成熟鋁土礦原料。一其方法是,把含 30 — 60 %氧化鋁 Al 2 O ,的鋁礬土粉末,加上生石灰 CaO ,加碳酸納 Na 2 CO 3 ,加焦炭 (C) 按化學方程式計算配料、混合留有餘地,進行中、細碎,過 100 目 -120 目篩。再用球形機或制磚機壓製成球型和磚形放入豎式或卧式窯內,也可放在旋轉窯中進行燒結。
3 、變成氫氧化鋁 A1(OH) 3 一把燒結後的熟鋁土礦粉,放到盛水的大罐或池中水溶 (80-100 ℃ ) ;過濾。得偏鋁酸納 NaAl0 2 水.溶液濃縮;加酸 (HC1 H 2 SO 4 ) 或通入 CO 2 生成氫氧化鋁 Al(OH) 3 半成品,加熱, (2000 0 C) 氫氧化鋁變成氧化鋁 Al 2 O 3 。
4 、電解一把氧化鋁 A12O3 加冰晶石等化工原料電解成鋁液 ( 用 18000 度電/ n 屯 ) ,而 後將鋁液冷鑄成鋁錠。
5 、壓製成各種鋁型材—用矽片制的電腦控制機械流水線,把鋁錠壓製成的各種型材 ( 包括鋁合金的 ) ,用於製造汽車、火車、拖拉機、飛機、衛星、飛船、電器等,以上這是傳統產業及產品生產工藝過程,並有一定的經濟效益。
以上這就是一個典型傳統產業開發過程,如它涉及勘探、采礦、化工,機械等製造業,對國民經濟發展起很大的作用,但目前遠遠滿足不了( 全國近十三億人口 ) 全面建設高水平小康生活及生產口益增長的需要,必下大力氣把傳統產業轉到高新技術產業中去,提高生產效率。怎樣轉化呢 ? 答案是:在傳統產業上制氧化鋁 Al 2 O 3 ,中途另闢蹊徑,製成紅、藍寶石近 200 種及紅、藍寶石激光器,用激光加熱石墨高純碳物質,在甲笨 (C 6 H 5 CH 3 ) 中變成當今世界高新 C-60 納米技術材料,這里關鍵是製造出大批的紅、藍寶石激光器。即加熱用的器具。下面請看第二、三個高新技術開發的 C-60 納米碳管及生物技術工藝流程。
第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的工藝流程
1 、開采鋁礬土礦
2 、燒結生鋁土礦為熟鋁土礦粉
3 、變成氫氧化鋁 Al ( OH ) 3 。加熱氫氧化鋁 AL(OH) 3 為氧化鋁。
從上述工藝流程中,可以看出傳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關系是:高新技術產業是傳統產業孵化和發展起來的。傳統產業是高新技術產業了展的基礎,沒有傳統產業就沒有高新技術產業。他們之間是互為滲透、互為交叉、互為制約、互為促進的,也是相輔相成的。把傳統產業轉化到高新技術產業上去,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只有高新科技產業的飛速發展,才能促進傳統產業做大做強。
參考:http://www.chinaexpertsweb.net/yxlw01/yyxlw98.htm
『柒』 公眾對BPA仍存疑慮 聚碳酸酯等材料究竟安全嗎
然而,普通公眾由於對化學知識的匱乏,仍然會對含有雙酚a類成分的包裝材料心存疑慮。
那麼諸如聚碳酸酯這樣的以BPA為必要合成原料的塑料材料到底是否安全?諸如這樣的討論聲音,直到現在依然是此起彼伏。其實,雙酚A是由苯酚、丙酮在酸性介質中合成的,是環氧樹脂、聚碳酸酯、聚碸、聚芳酯、酚醛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阻燃劑等產品的重要原料。而聚碳酸酯,又稱PC,可由雙酚A和氧氯化碳(COCl2)合成。現較多使用的方法為熔融酯交換法(雙酚A和碳酸二苯酯通過酯交換和縮聚反應合成)。
依靠硬度高、易於造型著色、透明度高、重量輕等多重優點,聚碳酸酯在汽車、醫療、電子電器、航天航空、軍事等領域都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和發展。由於聚碳酸酯結構上的特殊性,現已成為五大工程塑料中增長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
筆者認為,爭議真正存在的點在於,聚碳酸酯的主要性能缺陷是耐水解穩定性不夠高,對缺口敏感。而這一點又恰恰是公眾對聚碳酸酯中的BPA成分遷移的擔心。
有關專家稱,衡量BPA殘留對於研究有多少BPA釋放到被包裝的物質(如食品或液體)中並沒有很大意義。真正讓BPA從化合物表面釋放,進入所接觸液體的化學機制是水解。因此,重要且相關的問題應該是,有多少BPA遷移至被包裝的物品。有很多高質量的關於BPA遷移的研究,重復地演示了在含有BPA成分的聚碳酸酯中,其BPA成分的遷移是極為微量的,這些數量遠低於政府索頒布的健康值,而且在用戶正常使用這些產品時,BPA的遷移量對健康沒有損害。
正確認識BPA和聚碳酸酯(PC),在合適的領域使用才能正在發揮科學技術在人類生活質量提升中真正應該起到的作用。筆者認為,政府除了出具政策引導之外,科學地進行公眾宣傳也是引導市場健康發展的有效措施之一。
『捌』 雙酚A是危險化學品嗎
不是(危險化學品確認目前依據《危險化學品名錄》(2002版)。
雙酚A 學名 2,2-二(4-羥基苯基)丙烷,簡稱二酚基丙烷。白色晶體,熔點 156~158℃。主要用於制備環氧樹脂(約占 65%)和聚碳酸酯(約佔35%),其鉀鹽或鈉鹽是生產聚碸的原料,少量用作橡膠防老劑(見橡膠助劑)。
雙酚A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苯酚和丙酮的重要衍生物,主要用於生產聚碳酸酯、環氧樹脂、聚碸樹脂、聚苯醚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等多種高分子材料。也可用於生產增塑劑、阻燃劑、抗氧劑、熱穩定劑、橡膠防老劑、農葯、塗料等精細化工產品。
『玖』 PET的水桶能用嗎
PET的水桶可以使用。PET常見於礦泉水瓶、碳酸飲料瓶等。溫度達到70℃時易變形,高溫下不能裝酒、油等物質。
PET塑料是英文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的縮寫,簡稱PET或PETP。中文意思是:聚對苯二甲酸類塑料,主要包括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
PET是乳白色或淺黃色高度結晶性的聚合物,表面平滑而有光澤。耐蠕變、抗疲勞性、耐摩擦性好,磨耗小而硬度高,具有熱塑性塑料中最大的韌性;電絕緣性能好,受溫度影響小,但耐電暈性較差。
無毒、耐氣候性、抗化學葯品穩定性好,吸濕性高,成型前的乾燥是必須的。耐弱酸和有機溶劑,但不耐熱水浸泡,不耐鹼。
(9)聚碳酸酯政策法規擴展閱讀:
PET塑料的用途:
1、薄膜片材方面:各類食品、葯品、無毒無菌的包裝材料;紡織品、精密儀器、電器元件的高檔包裝材料;錄音帶、錄象帶、電影膠片、計算機軟盤、金屬鍍膜及感光膠片等的基材;電氣絕緣材料、電容器膜、柔性印刷電路板及薄膜開關等電子領域和機械領域。
2、包裝瓶的應用:其應用已由最初的碳酸氣飲料發展到現在的啤酒瓶、食用油瓶、調味品瓶、葯品瓶、化妝品瓶等。
3、電子電器:製造連接器、線圈繞線管、集成電路外殼、電容器外殼、變壓器外殼、電視機配件、調諧器、開關、計時器外殼、自動熔斷器、電動機托架和繼電器等。
4、汽車配件:如配電盤罩、發火線圈、各種閥門、排氣零件、分電器蓋、計量儀器罩殼、小型電動機罩殼等,也可利用PET優良的塗裝性、表面光澤及剛性,製造汽車的外裝零件。
5、機械設備:製造齒輪、凸輪、泵殼體、皮帶輪、電動機框架和鍾表零件,也可用作微波烘箱烤盤、各種頂棚、戶外廣告牌和模型等。.
6、PET塑料的成型加工可以注塑、擠出、吹塑、塗覆、粘接、機加工、電鍍、真空鍍金屬、印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PET塑料
『拾』 pc聚碳酸酯是否有毒
聚碳酸酯無毒,說它有毒的話那也是微微毒,我們常喝的礦泉水瓶是PET,比PC聚碳材料毒性要大,你可以比較下了。目前大部分嬰兒奶瓶、純凈水桶都是PC材質,如果不是特殊要求的話,大膽地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