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江蘇土地管理條例

江蘇土地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6-20 12:00:37

㈠ 為什麼對這種行為,可直接給予行政處罰

□李明鵬 閔海燕
閱讀提示:城鎮居民偽造村民身份,騙取宅基地建房。對其是直接進行處罰,還是先吊銷土地權屬證書再行處罰?[案情]
2000年4月,江蘇省高郵市城市居民李某利用虛假戶籍材料,以高郵鎮新華村運河組農村村民的身份申請建房用地。2000年9月,高郵市人民政府批准李某使用耕地132平方米建住宅。2001年8月,李某在新華村運河組建成一幢二層單體住宅樓。2002年8月,李某申領了集體土地使用證,後又於2003年11月辦理了房屋產權登記,領取了房屋所有權證。
2005年6月,高郵市國土資源局根據上級部門的人民來信交辦意見,對李某虛構農村村民身份,騙取宅基地批准並建成房屋的違法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
[分析]
經過調查取證,在形成處理意見時,執法人員形成兩種意見:一種認為,針對李某騙取批准、非法佔地行為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直接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佔用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另一種認為,李某已領取了集體土地使用證書,應依照《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第五十條的規定,先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注銷其土地登記,吊銷土地權屬證書,再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給予處罰。
筆者同意第一種處理意見,理由是:首先,李某騙取批准與騙取登記行為是一個違法過程當中的兩個違法事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條已明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騙取批準的非法佔地行為可以直接給予行政處罰,而未對此作出任何行政處罰的限制條件。
其次,針對李某騙取土地登記的行為,在對騙取批準的行為處理終結後,後一種騙取土地登記的法律效力也就自然消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在國土資源部門作出的行政處罰文書生效後,依照生效的法律文書吊銷其集體土地使用證。
第三,《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第五十條是針對騙取登記這一違法事實所作出的處罰條款。在用地過程當中,如違法當事人批准用地的行為是合法的,而辦理土地登記行為是違法的,就應依照《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第五十條的規定,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注銷其土地登記,吊銷土地證書。
第四,針對騙取批准、非法佔地並擁有土地權屬證書的違法案件,如果啟動吊銷土地證書的法律程序,將增大執法部門的執法周期。同時,地方人民政府對吊銷土地證書的這一具體行政行為也無認定的法律事實支持,當事人如提出行政復議,地方政府及國土資源部門無合適的理由給予答復。
綜上所述,對於騙取批准、非法佔地的違法案件,筆者認為,國土資源部門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直接給予行政處罰。

㈡ 江蘇省拆遷補償標準是什麼

根據《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第26、27、28條規定:一、徵用土地按照以下標准給予補償:(一)土地補償費1、徵用耕地的,按其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八至十倍計算;2、徵用精養魚池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至十二倍計算,徵用其他養殖水面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八倍計算;;3、徵用果園或者其他經濟林地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八至十二倍計算;4、徵用其他農用地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計算;5、徵用未利用地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至五倍計算;6、徵用農民集體所有的非農業建設用地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計算。(二)安置補助費1、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徵用耕地的面積計算。征地前被征地單位農業人口人均耕地十五分之一公頃以上的,安置補助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五倍;人均耕地不足十五分之一公頃的,從六倍起算,人均耕地每減少一百五十分之一公頃,安置補助費相應增加一倍,但最高不得超過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2、徵用其他農用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該土地的土地補償費標準的百分之七十計算;3、徵用未利用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非農業建設用地的,不支付安置補助費。(三)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1、房屋及其他建築物、構築物的補償費,按照重置價格結合成新確定;2、農田水利工程設施、人工養殖場和電力、廣播、通訊設施等附著物,按照等效替代的原則付給遷移費或者補償費;3、青苗補償費一般按一季的產值計算,能如期收獲的不予補償。可以移植的苗木、花草以及多年生經濟林木等,支付移植費;不能移植的,給予合理補償或者作價收購。前款規定的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每公頃低於一萬八千元的,按一萬八千元計算。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的具體標准,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確定,並報省人民政府備案。

㈢ 江蘇省國有土地儲備辦法(2018修訂)

第一條為加強國有土地資產管理,提高政府對土地市場的宏觀調控能力,促進土地資源優化配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土地儲備,是指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代表政府將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予以儲存,以備向社會供應各類用地的行為。第三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土地儲備管理工作。

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設立土地儲備機構,具體實施土地儲備工作。

縣(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需要可以設立土地儲備機構,具體實施土地儲備工作。第四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和本地區土地市場的實際情況會同城市規劃等部門制定土地儲備年度計劃,並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第五條下列國有土地可以通過依法無償收回或者依法補償收回後納入儲備:

(一)土地出讓等有償使用合同約定的使用期限屆滿,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者申請續期未獲批準的土地;

(二)因單位撤銷、遷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劃撥的國有土地;

(三)經核准報廢的公路、鐵路、機場、礦場等用地;

(四)依法收回的閑置土地;

(五)土地違法行為被查處後依法收回的土地;

(六)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的土地;

(七)為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建,需要調整使用的土地;

(八)其他依法收回的土地。第六條下列國有土地可以通過收購納入儲備:

(一)土地使用權轉讓申報價比標定地價低20%以上,由政府優先購買的土地;

(二)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後,在法定期限內未按照出讓合同約定開發的土地;

(三)土地使用權人申請政府收購的土地;

(四)政府為實施城市規劃指令收購的土地;

(五)其他依法收購的土地。第七條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委託土地儲備機構對擬收購儲備的土地進行權屬核查,並會同有關部門進行費用測算,提出收購方案,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委託土地儲備機構與原土地使用權人簽訂收購協議。

按照本辦法第五條(六)、(七)項規定收回土地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參照前款規定委託土地儲備機構與原土地使用權人簽訂補償協議。第八條土地儲備機構可以對儲備土地進行土地平整和基礎設施配套等前期開發。第九條儲備土地及其地上附著物可以臨時出租,經依法批准後也可以臨時改變用途使用。第十條對納入儲備的土地,市、縣人民政府城市規劃部門應當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提出具體地塊的規劃條件;同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向社會公布儲備土地的用途和使用條件,並優先列入供地計劃。第十一條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負責儲備土地的供應。第十二條儲備土地供應後,其有償使用收益應當全額上繳財政。

儲備土地開發成本應當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和同級財政部門審查清算,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由財政部門及時支付給土地儲備機構。

土地儲備機構的工作經費經同級財政部門核定後撥付。第十三條土地儲備資金可以通過財政撥款、儲備土地收益或者其他方式籌措。

同級財政部門每年應當將不少於20%的儲備土地有償使用收益充作土地儲備資金。

土地儲備資金實行封閉運作,專戶存儲,獨立核算,專項用於土地儲備。第十四條國家工作人員在土地儲備活動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十五條本辦法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

㈣ 江蘇省土地管理法 --現行

江蘇省土地管理法已廢止現在執行的是:

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2004年修訂)

(2000年10月17日江蘇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根據2003年4月21日江蘇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於修改〈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04年4月16日江蘇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關於修改〈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土地管理,促進本省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必須貫徹執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加強土地資源和土地資產管理。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依法實行土地有償使用制度,防止土地資產流失。

第三條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負責全省土地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設區的市、縣(市,下同)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土地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第二章土地登記發證


第四條實行土地登記發證制度。依法登記的土地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五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集體土地所有權證書,確認所有權。單位和個人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於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市轄區內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實行統一登記。

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確認使用權。

未確定使用權的國有土地和依法收回的國有土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記造冊,同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保護、管理。

第六條依法改變土地所有權、使用權或者因依法轉讓地上建築物、構築物等附著物導致土地使用權轉移的,必須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變更登

記申請,由原土地登記機關依法進行土地所有權、使用權變更登記。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的變更,自土地變更登記之日起生效。

依法改變土地用途的,必須持批准文件,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變更登記申請,由原土地登記機關依法進行變更登記。

依法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出租、抵押登記。

第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土地權利終止的,原土地登記機關應當依法辦理注銷土地登記:

(一)依法被收回土地使用權的;

(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或者國有土地租賃期滿,未申請續期或者續期申請未獲批準的;

(三)因自然災害造成土地權利滅失的;

(四)土地使用權抵押、出租等土地他項權利終止的;

(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被全部徵用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全部轉為非農業人口的;

(六)其他依法被終止土地權利的。

第八條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因工作失誤導致登記不當的,應當予以更正,造成損失的應當予以賠償。

第三章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第九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本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整治和資源環境保護的要求、土地供給能力以及各項建設對土地的需求,編制本轄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報批。其中,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由省人民政府授權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條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將土地劃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

縣級、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劃分土地利用區,明確土地用途。土地利用區應當包括基本農田保護區、一般農用地區、城市建設用地區、村莊集鎮建設用地區、土地開墾區和禁止開墾區等。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還應當根據土地使用條件,確定每一塊土地的用途,並予以公告。

第十一條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以及江河、湖泊、灘塗綜合治理和開發利用規劃、交通建設規劃等,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

在城市規劃區內,村莊和集鎮規劃區內,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應當符合城市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

在江河、湖泊、水庫的管理和保護范圍以及蓄洪滯洪區內,土地利用應當符合江河、湖泊綜合治理和開發利用規劃,符合河道、湖泊行洪、蓄洪和輸水的要求。

第十二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土地利用計劃管理,嚴格執行上級下達的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實行建設用地總量控制。

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應當優先保證國家和省人民政府批準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用地,保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範圍內的建設用地。

節余的農用地轉用計劃指標,經核准後,可以結轉下一年度使用。

第十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的執行情況列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內容,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報告。

第十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逐步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統,對本轄區土地利用狀況進行動態監測。

第四章耕地保護


第十五條實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非農業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按照「佔多少,墾多少」的原則,由佔用耕地的單位和個人承擔耕地補償責任。沒有條件開墾或者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按規定交納耕地開墾費,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統一組織開墾新的耕地,補足與所減少的耕地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耕地開墾費應當作為建設用地成本列入建設項目總投資。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範圍內,為實施城市規劃佔用耕地而由設區的市、縣人民政府統一徵用的,由設區的市、縣人民政府承擔耕地補償責任;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范圍內,為實施村莊、集鎮規劃佔用農民集體所有耕地的,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承擔耕地補償責任。在安排具體建設項目用地時,由用地單位按規定標准繳納耕地開墾費。

耕地開墾費的徵收管理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耕地佔補平衡項目庫,供耕地補償責任承擔者從項目庫中選擇項目進行開墾。

土地後備資源匱乏的設區的市、縣,在本轄區開墾的耕地不足以補充建設佔用耕地數量的,在報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可以易地開墾,並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省農業等有關部門負責驗收。

第十七條實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上級下達的基本農田保護指標,依法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變更。

農業結構調整應當保護基本農田的耕作條件,不得破壞基本農田的基礎設施。

經批准佔用基本農田的,耕地開墾費的繳納標准應當高於其他耕地。

第十八條縣、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有計劃地組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施土地整理,整理的土地經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後,其新增耕地面積的百分之六十可以作為耕地佔補平衡指標有償轉讓。

第十九條已經辦理審批手續的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一年以上未動工建設的,由設區的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該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二至三倍收取土地閑置費。連續二年未使用的,應當依法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

第二十條一次性開發未確定土地使用權的國有荒山、荒地、荒灘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並按照下列許可權審批:

(一)開發荒山、荒地三十公頃以下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

(二)開發荒山、荒地三十公頃以上、一百公頃以下的,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批准;

(三)開發荒山、荒地一百公頃以上、六百公頃以下,以及開發荒灘六百公頃以下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一條因挖損、塌陷、壓占等造成土地破壞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履行土地復墾義務。沒有條件復墾或者復墾不符合要求的,應當繳納土地復墾費。土地復墾費的徵收管理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二條耕地開墾費、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地方人民政府留成部分和土地閑置費等,專項用於耕地開發。

第五章建設用地


第二十三條因建設需要徵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使用國有土地的,實行統一征地、統一供地。建設佔用土地,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持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有關批准文件,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用地申請,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的審批許可權和程序批准。

第二十四條建設佔用土地,應當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其中,為實施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而將該規劃確定的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範圍內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可以由省人民政府授權的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批准。

需要徵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應當依法辦理土地徵用審批手續。

第二十五條具體建設項目需要佔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國有未利用地的,按照以下審批許可權辦理:

(一)一公頃以下的,在縣行政區域內,由縣人民政府批准;在市轄區行政區域內,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一公頃以上、五公頃以下的,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批准。

(三)五公頃以上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四)國家重點建設項目、軍事設施以及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建設項目用地,報國務院批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未利用地進行非農業建設的,按前款規定的審批許可權辦理。

具體建設項目使用存量建設用地和已批准農用地轉用、土地徵用范圍內的土地的,由土地所在地設區的市、縣人民政府批准,並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六條徵用土地按照以下標准給予補償:

(一)土地補償費

1、徵用耕地的,按其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八至十倍計算;

2、徵用精養魚池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至十二倍計算,徵用其他養殖水面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八倍計算;

3、徵用果園或者其他經濟林地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八至十二倍計算;

4、徵用其他農用地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計算;

5、徵用未利用地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至五倍計算;

6、徵用農民集體所有的非農業建設用地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計算。

(二)安置補助費

1、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徵用耕地的面積計算。征地前被征地單位農業人口人均耕地十五分之一公頃以上的,安置補助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五倍;人均耕地不足十 五分之一公頃的,從六倍起算,人均耕地每減少一百五十分之一公頃,安置補助費相應增加一倍,但最高不得超過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2、徵用其他農用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該土地的土地補償費標準的百分之七十計算;

3、徵用未利用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非農業建設用地的,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三)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

1、房屋及其他建築物、構築物的補償費,按照重置價格結合成新確定;

2、農田水利工程設施、人工養殖場和電力、廣播、通訊設施等附著物,按照等效替代的原則付給遷移費或者補償費;

3、青苗補償費一般按一季的產值計算,能如期收獲的不予補償。可以移植的苗木、花草以及多年生經濟林木等,支付移植費;不能移植的,給予合理補償或者作價收購。

前款規定的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每公頃低於一萬八千元的,按一萬八千元計算。

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的具體標准,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確定,並

報省人民政府備案。

第二十七條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行使土地所有權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但被徵用的屬農民承包經營的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又未能調整其他數量和質量相當的土地給農民繼續承包經營的,應當將不少於百分之七十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被征地農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有條件將土地補償費用於發展生產、解決農民生活出路的,可以在取得被征地農民同意後,統一安排使用。

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被安置人員或者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第二十八條經批准佔用國有農用地,導致原使用單位受到損失的,可以按不高於徵用農民集體所有同類土地的標准予以補償。

第二十九條依法徵用的土地,按照國家稅法規定,自批准征地的次年起停止計征該土地所負擔的農業稅等稅費。

第三十條依法開采地下礦產資源造成地面塌陷的土地,應當盡量改造利用。造成耕地等級下降的,應當給予補償。不能恢復為農用地的農民集體所有土地,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和徵用手續,具體補償安置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三十一條臨時使用國有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由土地所在地設區的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其中,在城市規劃區內的臨時用地,在報批前,應當先經有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土地使用者應當根據土地權屬,與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簽訂臨時使用土地合同,並按合同的約定支付臨時使用土地補償費。

臨時用地的使用者應當按照臨時使用土地合同約定的用途使用土地,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築物。臨時使用土地屆滿,由臨時用地的單位和個人負責恢復土地的原使用狀況;無法恢復而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經濟補償責任。

臨時使用土地期限一般不超過二年。

第三十二條逐步建立國有土地儲備制度。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建設用地供求狀況和建設用地計劃儲備一定數量的國有土地。

對城鎮閑置和因城市改造或者企業破產、搬遷等需要調整利用的土地,可以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國家規定,統一收回或者收購儲備,統一實施有償供地。

第三十三條鄉鎮企業、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本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的許可權審批。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應當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第三十四條農村村民一戶在農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中房屋佔地面積不得超過宅基地面積的百分之七十。宅基地面積按如下標准執行:

(一)城市郊區和人均耕地在十五分之一公頃以下的縣,每戶宅基地不得超過一百三十五平方米;

(二)人均耕地在十五分之一公頃以上的縣,每戶宅基地不得超過二百平方米。

不同地區宅基地面積的標准,設區的市、縣人民政府在前款規定的限額內可以作出具體規定。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村莊、集鎮規劃,鼓勵建造公寓式住宅,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經批准後連續二年未使用的宅基地,應交還原集體經濟組織另行安排利用。

第三十五條農村村民新建、翻建住宅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由村民提出用地申請,經村民會議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會議討論同意,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農村村民建住宅佔用農用地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按照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按年度分批次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購買農村村民房屋的農戶應當符合申請建房用地條件。

第六章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出租、抵押


第三十六條建設單位和個人使用國有土地,除按照法律規定可以以劃撥方式取得外,應當以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作價出資或者入股、國有土地租賃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出讓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一組織,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具體實施,採用協議、招標、拍賣等方式進行。商業、旅遊、娛樂和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經營性房產等經營性項目用地,必須採用招標、拍賣方式出讓。

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金不得低於省人民政府按照基準地價確定的最低價。

協議、招標、拍賣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具體程序和辦法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七條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可以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本條例的規定轉讓、出租、抵押。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進行轉讓、出租、抵押:

(一)土地權屬有爭議的;

(二)未依法領取土地證書的;

(三)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依法裁定、決

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土地權利的;

(四)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決定收回土地使用權的;

(五)共有土地使用權人未經共有權人書面同意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禁止轉讓、出租和抵押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八條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依法應當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準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

(一)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的;

(二)改變土地用途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報經批准同意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九條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首次轉讓、出租和抵押,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條件,不符合條件的不得轉讓、出租、抵押。

第四十條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需要轉讓的,應當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准予轉讓的,應當由受讓方辦理出讓手續,繳納出讓金。經批准可以不辦理出讓手續的,轉讓方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上繳土地收益。

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需要出租的,應當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准予出租的,應當由出租方依法辦理出讓或者國有土地租賃手續,繳納出讓金或者租金。

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需要抵押的,應當先進行地價評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核定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在實現抵押權時,應當首先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需要改變土地用途進行經營性活動的,必須持有關批准文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准予改變土地用途的,應當依照法定程序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或其他有償使用手續,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等有償使用費。

第四十一條國有企業改革涉及的劃撥土地使用權處置辦法,由省人民政府按照國家的規定另行制定。

第四十二條土地價格評估應當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則,以公布的基準地價和標定地價為基礎,參照當地的市場價格,由依法設立的具有土地評估資質的評估機構評估。

第四十三條土地使用權轉讓時,轉讓方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的部門如實申報成交價,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市場價格明顯過低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按照申報價行使優先購買權;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市場價不合理上漲時,市、縣人民政府可以採取必要的措施。

第四十四條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涉及地上建築物、構築物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第四十五條 依法取得的農村集體非農業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以租賃、聯營、作價入股等方式進行流轉,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七章監督檢查


第四十六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監督檢查。

土地管理監督檢查人員應當忠於職守,秉公執法;依法執行職務時,應當佩戴標志,出示土地管理監督檢查證件。

第四十七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有權查驗土地證書;對非法佔用土地進行建設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責令其停止建設,自行拆除,並可以通知施工單位和個人停止施工。

第四十八條下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土地登記發證、收費和土地使用權出讓、租賃等活動中,有違反法律、法規規定行為的,上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責令其限期糾正。

第四十九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受理對土地違法行為的檢舉、控告,依法查處土地違法案件。

下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土地違法行為不給予行政處罰的,上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有權責令其依法作出處罰或者直接作出處罰,並可以直接給予有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負責人警告、記過、記大過的行政處分。

下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實施行政處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有權責令改正,可以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沒有法定的行政處罰依據的;

(二)擅自改變行政處罰種類、幅度的;

(三)違反法定的行政處罰程序的。

第八章法律責任


第五十條採取非法手段騙取土地登記,獲取土地權屬證書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注銷土地登記,吊銷土地權屬證書,並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處以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一條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以及超過批準的數量非法佔用建設用地或者未利用地的,由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非法佔用土地每平方米十元以上三十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二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低於省人民政府確定的最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由上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可向同級或者上級人民政府監察機關對責任人提出行政處分建議書,有關行政監察機關應當依法予以處理。

第五十三條違反本條例第四十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未經批准將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的百分之二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四條截留應當直接支付給被征地農民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或者沒有足額支付給農民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

侵佔、挪用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以及在征地中發生的其他費用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五條農村村民新建住房後,不按用地審批時的約定拆除原有住房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十六條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申請行政復議,也不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十七條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單位或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章附則

第五十八條本條例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同時廢止。

㈤ 江蘇農村宅基地自建房面積標准

法律分析:江蘇省農村宅基地面積規定的標準是根據區劃來確定的,城市郊區和人均耕地在十五分之一公頃以下的縣,每戶宅基地不得超過一百三十五平方米;人均耕地在十五分之一公頃以上的縣,每戶宅基地不得超過二百平方米。

法律依據:《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 第三十四條 農村村民一戶在農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中房屋佔地面積不得超過宅基地面積的百分之七十。宅基地面積按如下標准執行:(一)城市郊區和人均耕地在十五分之一公頃以下的縣,每戶宅基地不得超過一百三十五平方米;

(二)人均耕地在十五分之一公頃以上的縣,每戶宅基地不得超過二百平方米。

㈥ 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江蘇省<土地管理法>實施辦法》的決定(1994)

一、法規名稱《江蘇省<土地管理法>實施辦法》修改為:《江蘇省實施<土地管理法>辦法》。二、第二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
徵用土地的審批許可權:
一、徵用耕地一千畝以上,其他土地二千畝以上,由省人民政府報國務院批准:
二、徵用耕地三十畝以上,蔬菜地三畝以上,其他土地五十畝以上,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三、徵用耕地三畝以上、三十畝以下,蔬菜地三畝以下,其他土地十畝以上、五十畝以下,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批准;
四、徵用耕地三畝以下,其他土地十畝以下,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
一個建設項目,同時徵用有耕地、蔬菜地和其他土地的,省、市、縣人民政府一次對各類土地的審批許可權除執行前款規定外,合計畝數不得超過本級政府批准徵用『其他土地』的審批許可權。
交通、水利、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應當盡量避開基本農田保護區,確需佔用基本農田的,必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經批准同意進行建設的,按照本《辦法》規定的建設用地審批許可權和程序辦理用地審批手續。」三、第二十九條第二款修改為:「國有農、林、牧、漁場(圃)和機關、團體、學校、廠礦等企業、事業單位,在其所使用的土地上進行非農業生產建設或者改變土地用途的,應當徵求上級主管部門的意見,並依法報經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四、第三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農村居民建房,按鄉(鎮)村建設規劃須使用耕地或者國有土地的,應當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查,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使用原有宅基地和其他非耕地的,由鄉(鎮)人民政府批准。
農村居民建房不得佔用基本農田保護區內的耕地。」五、第四十六條第一款修改為:「本《辦法》規定的行政處分,由當事人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決定並執行。本《辦法》規定的行政處罰、限期拆除或者沒收在非法佔用土地上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除依法可由鄉(鎮)人民政府決定執行者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作出決定。當事人對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決定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處罰決定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申請復議,也不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㈦ 江蘇省外商投資企業土地使用管理辦法(1993年修正)

第一條為加強對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以下簡稱外商投資企業)用地的管理,便利外商在本省投資興辦企業,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外商投資企業使用本省境內土地(包括陸地、灘塗、水面),均須遵守本辦法。第三條外商投資企業選址,由所在地縣以上人民政府規劃部門會同土地管理等有關部門,按照當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規劃、村鎮建設規劃,確定用地位置和范圍。
外商投資企業使用土地,必須持經批準的建設項目文件和法人證書,向所在地縣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以下簡稱土地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查批准後,通過簽訂土地使用合同,領取土地使用證書,取得土地使用權。
外商投資企業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受國家法律保護。第四條外商投資企業使用國有土地實行有償使用制度。外商投資企業通過國家規定的土地使用權的出讓或者收取土地使用費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第五條投資於商業、金融、旅遊、服務業、商品房屋等項目用地的,必須通過國家規定的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
投資於工業、農業、能源、交通、基礎設施以及其他公用設施等項目用地的,也可以通過收取土地使用費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
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出租、抵押,或者用於其他經濟活動。非出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出租、抵押。確需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的,須經土地管理部門批准,並按照有關規定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第六條鼓勵原已通過行政劃撥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中方企業,以國有土地使用權作為合資、合作的條件與外商合辦企業,其土地經評估後可以折算為政府投資入股,並可以將部分股金返回給原土地使用者。其中與外商合辦的工業、農業、能源、交通、基礎設施以及其他公用設施等項目,可以按照規定繳納土地使用費。第七條外商與鄉(鎮)、村、組舉辦合資、合作企業使用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應當由所在地鄉(鎮)、村按照國家關於鄉鎮企業用地的有關規定辦理土地使用手續,以其土地使用權作為合資、合作的條件。合資、合作期滿後,土地使用權收歸原鄉(鎮)、村、組。
外資企業使用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應當通過國家規定的土地使用權出讓或者租賃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第八條外商投資企業在取得土地使用權後,應當及時使用。超過一年未按照合同使用的,應當向土地管理部門報告,說明原因。超過兩年仍未按照合同使用的,土地管理部門有權吊銷土地使用證書,收回土地使用權,已繳納的費用不予退還。第九條外商投資企業對取得使用權的土地,必須保護場地范圍內的水資源、礦產資源或者其他土地資源不受污染和破壞。如要動用這些資源,必須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另行辦理申報手續,獲准後方可以使用。地面以及地下的文物古跡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所有,如有發現,應當妥善保護及時報告當地文物主管部門處理。第十條外商投資企業需變更土地用途的,應當事先向所在地縣以上人民政府規劃部門申請,經批准後,向土地管理部門辦理土地變更手續,並調整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者重新核定土地使用費標准。第十一條外商投資企業使用土地的期限,以土地使用合同規定的年限為限。土地使用期滿,土地管理部門應當向企業收回土地使用權。企業要求延長土地使用期的,必須在期滿三個月前提出申請,經審查批准後,辦理土地使用權的延期手續。第十二條外商投資企業使用土地,除國家另有規定外,必須繳納土地開發費和土地使用費,其收費標准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根據不同行業、不同項目的技術先進程度和用地位置,由所在市人民政府確定。
產品出口企業和先進技術企業的土地使用費,自取得土地使用權起五年內免繳;自第六年起的五年內,按照所在市規定的下限標准減半繳納。其他外商投資企業的土地使用費,自取得土地使用權起五年內按照所在市規定的下限標准減半繳納。
屬於以下情況之一者,經所在市人民政府批准,在一定期限內減免土地使用費:
1、從事農、林、牧、漁業開發性的項目;
2、與鄉鎮企業合資經營、合作經營的項目;
3、興辦交通、能源、基礎設施的項目;
4、開發利用灘塗以及企業自行填海整治土地或者改造利用廢棄土地的項目。

㈧ 多年村委不給口食土地怎麼樣處理

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在征地補償的三部分中土地補償費這一部分歸屬於村集體。《村委會組織法》第二十四條則規定:征地補償費的使用、分配經村民會議討論方可辦理。

也就是說,村集體只要經過村民會議的討論,確實可以自行決定土地補償費的歸屬。因為這是村民自治的范圍,所以根據《村委會組織法》第五條的規定,上級政府無權對其干預。但這並不意味著村集體就可以為所欲為,在程序合法的情況下在征地款分配中侵犯個人的權益。在規定村民自治事務上級政府無權干涉的同時,《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同時也規定:「村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成員作出的決定侵害村民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村民可以申請人民法院予以撤銷,責任人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換句話說,村子裡的決定侵害合法權益是可以找法院處理的。不存在村集體不算行政機關不能告的問題。

什麼樣的補償款分配決定能夠算侵害合法權益的決定呢?

就目前的司法實踐來說,主要還是作為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中的婦女(包括已婚、未婚、離婚等等)和倒插門女婿,不分或者少分的決定。

這類決定明顯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三十二條和第三十三條的規定。因而會被法院撤銷。然而像小吳村子這種不向大學畢業生分配的決定,實踐中尚乏撤銷的案例。小吳主張撤銷村裡頭分配決定的這一部分比較有難度,法院可能更多地還是傾向於尊重村民自治,維持村內的決定。

除了村集體直接通過決議侵害村民補償款上權益的情況可以起訴之外,如果村內做出補償款分配的決定卻又不按決議履行,村民同樣也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村集體按照決定向自己發放補償款。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根據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如果報中央批准過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地方政府規章對於村集體內部補償款分配另有規定,那麼就不能根據村內決定,而是要根據地方政府的法規來索取補償款。

例如《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就規定:「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行使土地所有權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但被徵用的屬農民承包經營的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又未能調整其他數量和質量相當的土地給農民繼續承包經營的,應當將不少於百分之七十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被征地農民」。

如果在江蘇,一個村子裡頭作出決定只分配50%的補償費給村民,那麼村民向法院請求村子支付補償費的,在村內沒有調整好土地的情況下,有權按照《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向法院請求讓村子將收到的補償費的70%中自己的那份支付給自己。

實際上來說,村民想告村委的難點主要是兩個。首先,由於人大並沒有對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進行官方認定,所以目前法院對於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認定也沒有十分統一的標准,像外嫁女這種可能會被認為不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所以法院直接不予受理或者以此為由駁回。

其次,無論是撤銷村集體的決定還是要求按照村集體決定給付補償款,都必須知道到底村集體的決定如何,村集體一共收到多少錢,然後才能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然而實踐中常常有村委會對相關情況秘而不宣,導致村民很難起訴。所以,村民想要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收集證據是十分必要和關鍵的。

㈨ 開發荒山、荒地、荒灘應經哪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其審批許可權如何

開發荒山、荒地、荒灘應經縣級人民政府批准,縣級人民政府審批許可權為三十公頃以下的荒山、荒地、荒灘,

以江蘇為例,根據《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第二十條一次性開發未確定土地使用權的國有荒山、荒地、荒灘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並按照下列許可權審批:

(一)開發荒山、荒地三十公頃以下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

(二)開發荒山、荒地三十公頃以上、一百公頃以下的,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批准;

(三)開發荒山、荒地一百公頃以上、六百公頃以下,以及開發荒灘六百公頃以下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9)江蘇土地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第十條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將土地劃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

縣級、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劃分土地利用區,明確土地用途。土地利用區應當包括基本農田保護區、一般農用地區、城市建設用地區、村莊集鎮建設用地區、土地開墾區和禁止開墾區等。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還應當根據土地使用條件,確定每一塊土地的用途,並予以公告。

熱點內容
上市公司並購有哪些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3 11:09:55 瀏覽:539
人民法院的立案條件 發布:2025-01-23 10:55:41 瀏覽:504
法院不支持20 發布:2025-01-23 10:40:01 瀏覽:161
法院招財務 發布:2025-01-23 10:05:18 瀏覽:808
荊州法官助理 發布:2025-01-23 10:00:17 瀏覽:152
寵物進酒店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3 10:00:14 瀏覽:454
玉樹州法院升 發布:2025-01-23 09:45:37 瀏覽:513
通遼律師在線咨詢免費熱線 發布:2025-01-23 09:25:08 瀏覽:472
新勞動合同法同工同酬 發布:2025-01-23 09:20:33 瀏覽:898
道德經女門 發布:2025-01-23 08:29:27 瀏覽: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