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機關對行政規章
1. 有權制定地方政府規章的機關是
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二節:規章第八十條: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
(1)權利機關對行政規章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1982年憲法規定,國務院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 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組成。
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各部、各委員會實行部長、主任負責制。國務院秘書長在總理領導下,負責處理國務院的日常工作。國務院設立辦公廳,由秘書長領導。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管理本行政區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城鄉建設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務、司法行政、監察、計劃生育等行政事務;發布決定和命令,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地方各級國家公務員。
2. 我國公共行政決策的不足之處有哪些
【第32題】目前,我國的公共行政決策的不足之處有哪些?
答:決策的法治化程度較低;決策過程欠缺必要的控制;對決策的監督方式欠缺力度和可執行性
第十講 行政決策和制定行政規范
【第1題】國家行政組織為了實現公共行政目標,依據( ),對面臨要解決的問題,擬定並選擇活動方案、作出決定的過程稱為公共行政決策。(1.0分)
答:A:國民意志和法律B:國際導向和既定政策C:既定政策和法律D:國情和社會風氣
標准答案C
【第2題】理想的公共行政決策機制應該包括( )。(1.0分)
答:A:科學的決策團體機制、協調的決策設定機制和有效地決策運用機制B:科學的決策組織機制、協調的決策運行機制和有效地決策監督機制C:科學的決策運行機制、協調的決策管理機制和有效地決策組織機制D:科學的決策運行機制、協調的決策組織機制和有效地決策監督機制
標准答案B
【第3題】行政決策的運行機制,主要是決策程序的問題,通過程序的設置,使得行政決策按照固有的步驟和順序作出,保障決策組織機制中的各個系統高效、協調運轉,同時為( )提供約束。(1.0分)
答:A:決策組織體系的管理和監督B:決策組織體系的職權和行為C:決策組織體系的職權和管理D:決策組織體系的行為和監督
標准答案B
【第4題】國務院於( )發布了《關於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著重強調了重大行政決策的公眾參與制度和聽證制度,以及對重大行政決策的監督制度。(1.0分)
答:A:2008年5月12日B:2008年5月1日C:2008年6月1日D:2008年10月1日
標准答案A
【第5題】在公共行政決策過程中( )是實現決策民主化與科學化的根本途徑。(1.0分)
答:A:實行有效的行政運行B:實行有力的監督C:實行有效的公共實踐D:實行有效的公共參與
標准答案D
【第6題】權力必須要有制約,有效的監督和責任機制是實現行政決策民主化與科學化的( ),也是一系列決策機制能依法運行的保障。(1.0分)
答:A:根本保障B:基本原則C:有效方法D:最終目標
標准答案A
【第7題】在公共行政決策的責任機制中,應重點強調領導責任的( )。(1.0分)
答:A:分工化和程序化B:細化和程序化C:監督和指導D:規范和監督
標准答案B
【第8題】下列選項中屬於行政立法的有:( )。(1.0分)
答:A: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的制定B:政策文件的制定C:行政決策的制定D:行政文件的制定
標准答案A
【第9題】( )能夠起到彌補法律漏洞的作用。(1.0分)
答:A:行政立法B:行政監督C:行政執法D:行政指導
標准答案A
【第10題】行政規范的制定不得違背法律所確立的( )。(1.0分)
答:A:基本制度B:基本准則C:公序良俗D:基本原則和精神
標准答案D
【第11題】( )基本解決了行政立法權的合法性問題,也確立了行政立法的許可權范圍。(1.0分)
答:A:憲法B:行政法C:立法法D:地方政府組織法
標准答案C
【第12題】地方規章的立法許可權一方麵包括執行法律法規的執行性立法,另一方面還包括本行政區域內的( )。(1.0分)
答:A:具體行政管理事項 B:具體行政執法事項C:具體行政立法事項D:具體行政監督事項
標准答案A
【第13題】行政法規由( )根據需要向國務院報請立項,國務院法制部門根據立項申請擬定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報國務院審批。(2.0分)
答:A:各地方政府B:最高人民法院C:國務院有關部門D:最高人民檢察院
標准答案C
【第14題】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起草過程中最重要的程序是( ),這是行政立法的民主性和合法性的重要保證。(1.0分)
答:A:公開參與B:合理立項C:嚴格制定D:嚴格執行
標准答案A
【第15題】行政法規的審查( )由負責審查,規章的審查由國務院部門法制機構和地方政府法制機構負責。(1.0分)
答:A: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檢察院C:人民代表大會D:國務院法制機構
標准答案D
【第16題】行政法規由( )審批,由總理簽署後公布。(1.0分)
答:A:國務院B: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C: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或者由國務院D:人民代表大會
標准答案C
【第17題】行政法規和規章的公布是法規和規章發揮法律效力的( ),沒有經過正式公布的法規和規章對公眾沒有約束力。(2.0分)
答:A:必要條件B:基本原則C:首先條件D:一般方法
標准答案A
【第18題】我國權力機關對行政法規和規章的審查方式主要是( )。(1.0分)
答:A:審查會議B:備案制度C:抽查制度D:長期監督
標准答案B
【第19題】行政法規公布後( )日內需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1.0分)
答:A:10B:15C:20D:30
標准答案D
【第20題】地方政府規章在公布後( )內報國務院備案的同時應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備案。(1.0分)
答:A:30日B:1個月C:15日D:2個月
標准答案A
【第21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在報國務院備案的同時報( )備案。(1.0分)
答: A:當地人民政府B: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和人民政府C:省、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D:省、自治區人民政府
標准答案B
【第22題】從《立法法》的規定來看,目前,我國權力機關對行政法規和地方規章的備案審查傾向於( )。(1.0分)
答:A:被動審查模式B:主動審查模式C:自主審查模式D:抽查模式
標准答案A
【第23題】根據《法規規章備案條例》第9條的規定,國務院法制機構( )對報送備案的規章的合法性和適當性進行審查。(1.0分)
答:A:不可以B:必須C:可以D:應該
標准答案B
【第24題】行政救濟中對規章的監督需要通過個案進行,( )直接針對規章提起行政救濟。(1.0分)
答:A:可以B:必須C:要D:不能
標准答案D
【第25題】法規和規章在實施一段時間後,對其實施的實際效果進行綜合考察,根據考察結果對該法規或規章是否應當繼續執行,或是否需要修改、解釋、廢止作出
判斷,並相應地及時調整立法工作,我們稱之為( )。(2.0分)
答:A:立法後評估B:立法後監督C:立法後修改D:立法後評論
標准答案A p
【第26題】目前,我國行政規范性文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 ),體系混亂,越權現象嚴重,並且既有的監督方式難以發揮實質效用。(1.0分)
答:A:規范性文件數量龐雜B:規范性文件效力低C:規范性文件時效短D:規范性文件無法推行
標准答案A
【第27題】行政規范性文件應當定位為對法規和規章的執行性行為,原則上不得( )。(1.0分)
答:A:進行越權規定B:進行雜亂規定C:進行硬性規定D:進行創設性規定
標准答案D
【第28題】國務院《關於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明確規定規范性文件( )創設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收費等事項。(1.0分)
答:A:不得B:應該C:可以D:必須
標准答案A
【第29題】對行政法規和規章的監督方式適用於對( )規范性文件的監督。(1.0分)
答:A:全部B:部分C:一小部分D:一大部分
標准答案A
【第30題】通過( ),監督機關一方面可以對規范性文件的數量和內容准確把握,另一方面可以對規范性文件進行主動審查。(2.0分)
答:A:備案制度B:立項制度C:監督制度D:審查制度
標准答案A
【第31題】公民直接與規范性文件接觸,由公民對( )的規范性文件提出審查,是最有效的監督方式。(2.0分)
答:A:生活相關規定B:危害公共利益C:違犯國家政策法規D:侵害自身合法權益
標准答案D
【第32題】目前,我國的公共行政決策的不足之處有哪些?( )(1.0分)
答:A:決策的法治化程度較低B:決策過程欠缺必要的控制C:對決策沒有合理的監督D:對決策的監督方式欠缺力度和可執行性
標准答案ABD
【第33題】理想的公共行政決策機制應該包括( )。(1.0分)
答:A:合理的決策制定方式B:科學的決策組織機制C:協調的決策運行機制D:有效地決策監督機制
標准答案BCD
【第34題】在今後的發展中,公共行政決策要實現民主化與法治化還應著重建設這樣幾項制度?( )(1.0分)
答:A:決策信息系統和咨詢系統B:公共參與制度C:聽證制度D:責任機制
標准答案ABCD
【第35題】從《公務員法》以及各級政府的組織法和黨的紀律條例等規定來看,目前,我國公務人員承擔的責任主要包括哪幾種?( )(1.0分)
答:A:紀律責任B:法律責任C:領導責任D:道德責任
標准答案ABCD
【第36題】行政立法的重要作用有為以下幾點:( )。(1.0分)
答:A:行政立法具有靈活性,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快速變化B:行政立法更加具體化,使得權力機關的立法更具有可操作性C:行政立法具有較強的前瞻性,在面對暫時不適合權力機關制定法律的新情形時,可以由行政機關進行前瞻性立法D:行政立法更加具有政策性,使得政府機關更有效的掌握
標准答案ABC
【第37題】行政立法和規范性文件的制定必須遵循最基本的原則是:( )。(1.0分)
答: A:憲法至上原則 B:公平公正原則 C:法律優先原則D:法律保留原則
標准答案CD
【第38題】根據《憲法》和《立法法》的規定,行政法規的立法許可權具體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0分)
答:A: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B:職權性立法C:授權立法D:應公眾需要立法
標准答案ABC
【第39題】行政法規和規章按以下程序制定:( )。(1.0分)
答:A:立項 B:起草C:審查D:決定與公布
標准答案ABCD
【第40題】對行政法規和規章的監督,可以分成:( )。(1.0分)
答:A:權力機關的監督B:行政機關內部監督C:行政救濟中的監督D:社會監督
標准答案ABCD
【第41題】公共行政決策是指國家行政組織為了實現公共行政目標,依據既定政策和法律,對面臨要解決的問題,擬定並選擇活動方案、作出決定的過程。(1.0分)
標准答案對
【第42題】行政決策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行為過程,貫穿行政管理的全過程,是政府影響社會管理社會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也是行政管理的基
本問題之一。(1.0分)
標准答案錯
【第43題】根據決策對公民基本權利的影響程度,可以將行政決策區分為特別行政決策和一般行政決策。(1.0分)
標准答案錯
【第44題】理想的公共行政決策機制應該包括科學的決策組織機制、協調的決策運行機制和有效地決策監督機制。(2.0分)
標准答案對
【第45題】2008年5月12日,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加強縣級以上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其中著重強調了重大行政決策的公眾參與制度和聽證制度,以及對重大行政決
策的監督制度,包括合法性審查、事後評估制度以及責任追究制度。(2.0分)
標准答案錯
【第46題】在公共行政決策過程中實行有效的公共參與是實現決策民主化與科學化的途徑之一。(1.0分)
標准答案錯
【第47題】行政決策應當接受社會監督,包括決策執行機關、監督機關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內的主體,認為重大行政決策及執行有違法或者不適當的,可以
向決策機關提出。(1.0分)
標准答案對
【第48題】行政立法和規范性文件的制定必須遵循兩個最基本的原則,一是法律優先原則,二是法律保留原則。(1.0分)
標准答案對
【第49題】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在現行憲法頒布之前我國也存在相應行政立法。(1.0分)
標准答案錯
【第50題】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已經建成了較為完備的法律體系,相對於無法可依,更需注意的是立法質量和法律沖突問題,而建立一套科學的立法評估規則和程
序,為今後的立法質量提供保證是必要的。(3.0分)
標准答案錯
【第51題】我國行政規范性文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規范性文件數量龐雜,體系混亂,越權現象嚴重,並且既有的監督方式難以發揮實質效用。(1.0分)
標准答案對
【第52題】行政規范性文件應當定位為對法規和規章的執行性行為,此外,也可以進行創設性規定。(1.0分)
標准答案錯
3. 行政規章的制定主體
行政規章的制定主體是,國務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設區市的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稱為部門行政規章,其餘的稱為地方行政規章。 行政規章雖不是由國家權力機關直接制定的,但是,制定行政規章的主體,都是經過我國憲法、組織法明文授權的准立法機關。行政規章在當今各國已被公認為委任立法的產物。
《規章制定程序條例》
第三條
制定規章,應當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遵循立法法確定的立法原則,符合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其他上位法的規定。
沒有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依據,部門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不得增加本部門的權力或者減少本部門的法定職責。沒有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依據,地方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
4. 最高權利機關對其執行機關制定的法規所做的解釋是什麼解釋
最高權力機關指的是全國人大;
其執行機關指的是國務院。
所以問題可以轉化為國務院作出的解釋是什麼解釋。
這種解釋是行政解釋。也是正式解釋的一種。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行政法規解釋許可權和程序問題的通知》規定:「凡屬於行政法規條文本身需要進一步明確界限或者作補充規定的問題,由國務院作出解釋。這類立法性的解釋,由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按照行政法規草案審查程序提出意見,報國務院同意後,根據不同情況,由國務院發布或者由國務院授權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發布。」「凡屬於行政工作中具體應用行政法規的問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在職權范圍內能夠解釋的,由其負責解釋;有關主管部門解釋有困難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對其作出的解釋有不同意見,要求國務院解釋的,由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承辦,作出解釋,其中涉及重大問題的,由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提出意見,報國務院同意後作出解釋,答復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同時抄送其他有關部門。」
5. 對行政法規和規章的監督,可以分為權利機關的監督、——————哪四類
1、行政機關內部(含本機關、上級機關、同級機關)自我監督
2、權力機關(各級人大)的監督
3、監察機關的監督
4、社會(公民、法人、社會團體、媒體、輿論)監督
6. 如果是權力機關里的地方性法規和行政機關的行政法規比較,誰會更優先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
《立法法》的相關規定:
1、第八十七條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2、第八十八條 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3、第八十九條 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
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4、第九十一條 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權
5、第九十五條 地方性法規、規章之間不一致時,由有關機關依照下列規定的許可權作出裁決:
(一)同一機關制定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關裁決;
(二)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三)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
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7. 福建省權力機關、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加強對規范性文件的管理和監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以及國務院《法規、規章備案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省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適用本辦法,地方性法規、規章除外。
權力機關規范性文件是指,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為保證憲法、法律、法規和上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議的遵守和執行,在職權范圍內制定的、在本行政區域內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則的總稱。
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是指,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為依法實施行政管理,在職權范圍內制定的、在本行政區域內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則的總稱。第三條規范性文件的標題必須符合以下規定:
(一)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人民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其標題應標明本行政區域的名稱或者制定機關的名稱;
(二)經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批准,由人民政府發布的規范性文件以及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由其所屬工作部門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其標題應標明本行政區域的名稱或者制定機關的名稱,並在標題下面的括弧內標明批準的年、月、日和批准機關名稱;
(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其標題應標明制定機關的名稱;
(四)規范性文件可以稱:規定、規則、決定、決議、命令、通知、通告、布告、公告等;不得稱:法、條例、實施細則、實施辦法。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四條規范性文件設定權利義務必須有法律、法規依據,並不得超越法律、法規限定的范圍。第五條規范性文件必須備案。備案按以下規定實行分級管理:
(一)縣級以上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由該級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報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並抄送上一級人民政府。
(二)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由該級人民代表大會報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並抄送上一級人民政府。
(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由該級人民政府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
(四)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由該級人民政府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
(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由該部門報同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六)幾個部門聯合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由主辦部門負責報同級人民政府備案;合辦部門分別報其上一級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修訂、廢止的規范性文件按前款規定管理。第六條規范性文件應當於發布之日起的三十日內按以下規定報送備案:
(一)報送備案的材料包括規范性文件的文本、說明和備案報告;
(二)備案材料一律列印或者鉛印,一式十份,不得以會議文件或者文件匯編的撕頁報送;
(三)備案報告應加蓋報送機關的印章。第七條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和管理,分別由縣級以上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委員會、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法制工作機構或者工作部門指定的機構具體負責。第八條對報送備案的規范性文件的適當性應進行審查,審查內容如下:
(一)是否超越法定職權范圍;
(二)是否同法律、法規以及規章相抵觸;
(三)設定的權利義務是否有法律、法規依據,是否超越法定范圍;
(四)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及規范化要求;
(五)其他需要審查的內容。第九條報送縣級以上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的規范性文件,由法制委員會分送有關委員會、廳、室審查,提出書面意見交法制委員會處理。第十條備案審查機構審查規范性文件,需要查詢或者徵求意見的,有關機關應予配合,在規定期限內書面回復,復文應加蓋本機關印章。第十一條國家機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規范性文件不適當的,可以向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管理機構提出意見。第十二條經審查確認為不適當的規范性文件,由備案審查管理機構提出意見,按照以下規定處理:
(一)規范性文件同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分別由制定機關的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人民政府責令其自行改正或者予以撤銷。
(二)規范性文件同規章相抵觸,屬於市、縣、鄉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縣級以上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由制定機關的上一級人民政府提出意見,提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處理;屬於市、縣、鄉級人民政府制定的,由制定機關的上一級人民政府責令其自行改正或者予以撤銷。
(三)下級的規范性文件同上級的規范性文件發生矛盾,屬於人民政府制定的,由制定機關的上一級人民政府決定處理;屬於人民代表大會或者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由制定機關的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處理。
(四)人民政府的規范性文件與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規范性文件發生矛盾的,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責令其自行改正或者予以撤銷。
(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的不適當的規范性文件,由同級人民政府決定處理。
(六)規范性文件的技術性問題,由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管理機構處理。
8. 權力機關對行政立法的監督應當是
權力機關對行政立法的監督形式有兩種:
1、事前監督。指權力機關對行政機關的立法活動在所立之法效力之前所進行的監督。這是最主要的立法監督形式,主要針對授權立法而言的。可以從以卜幾個方面考慮:
(1)行政機關是否具備行政立法主體資格。只有具備行政立法主體資格,才能進行相應的行政立法活動。我國具備行政立法主體資格的有國務院、國務院各部委,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及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2)是否在立法許可權范圍內行使立法權。行政機關行使行政立法權,必須是在授權范圍內進行,不能超越法律所規定的許可權范圍。同時授權應是有嚴格的限制,不能無限制的授權,否則造成行政權力的極度擴張,最終導致行政專橫。
(3)是否遵循相應的立法程序。嚴格的立法程序是正確進行行政立法的有效保障。按照立法程序進行立法,既能防止受領導者個人意志的影響,又可使立法程序規范化。一般而言,如果遵循程序正義,則其結果也是止義的。國務院2001年底頒布的「亍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專門對立法程序問題作了規定。
(4)內容是否違背憲法和法律。行政立法屬授權立法,以憲法和法律為依據,因而其內容不得有與憲法和法律相抵觸之處,否則無效。這是行政立法過程中最易出現問題的地方,特別是地方政府在立法過程中易出現此類情況,一旦出現則屬實質違法,因而無效。
(5)上下級行政機關所立之法是否矛盾和沖突。在我國,地方國家行政所立之法不得與國務院所立之法相抵觸,否則無效。
2、事後監督。事後監督是指對已經生效的行政法規、規章和地方性法規在適用過程中,對其合憲性和合法性產生懷疑而進行審查監督的過程。權力機關對行政立法事後監督的主要
形式是審查行政立法行為,撤銷與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或規章。
9. 行政法規有哪些內容和行政規章有何區別
法律分析:行政法規的內容: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由於法律關於行政權力的規定常常比較原則、抽象,因而還需要由行政機關進一步具體化。行政法規就是對法律內容具體化的一種主要形式。
二、行政法規與行政規章有何區別?
行政法規是國家有關行政管理活動的各種法規的總稱。有廣狹兩義:
1、廣義的行政法規內容包括調整國家行政機關活動的一切方面,它既包括國家權力機關根據憲法制定的關於國家行政管理的各種法律、法令,也包括國家行政機關根據憲法、法律、法令,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的關於國家行政管理的各種法規。
2、狹義的行政法規指國家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活動過程中,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按照法定程序發布的各種規范性文件。在我國法制中,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而制定的法規的總稱。簡言之,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行政規章是指國務院各部、委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為了管理國家行政事務所制定的法律規范性文件。簡言之,行政規章有兩個制定主體,第一是國務院的部委,第二是省級(當然包括直轄市)政府和省會城市、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效力低於行政法規。
綜上所述,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發布,對法律內容具體形象化的一種形式,法律地位高於行政規章。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八十九條 作為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可以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九條 本法第八條規定的事項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作出決定,授權國務院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其中的部分事項先制定行政法規,但是有關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司法制度等事項除外。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行政法規的具體名稱有條例、規定和辦法。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較全面、系統的規定,稱為「條例」;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規定,稱為「規定」;對某一項行政工作作比較具體的規定,稱為「辦法」。
第八十條 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
部門規章規定的事項應當屬於執行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
沒有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依據,部門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不得增加本部門的權力或者減少本部門的法定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