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管理法規
❶ 南昌市市政工程設施管理條例(2003修訂)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加強市政工程設施管理,保障市政工程設施完好,充分發揮市政工程設施功能,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市市城市規劃區內市政工程設施的規劃、建設、養護、維修、使用和管理,適用本條例。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市政工程設施是指:
(一)城市道路:車行道、人行道、路肩、路坡、廣場、公共停車場、規劃道路用地以及路名牌等附屬設施;
(二)城市橋涵:跨河橋、涵洞、立交橋、人行天橋、人行地下通道等及其附屬設施;
(三)城市排水設施:雨水管渠、污水管渠、排水(澇)泵站、污水處理工程等及其附屬設施;
(四)城市照明設施:城市道路、橋涵、街巷、住宅小區、不收費的公共綠地等處的照明設施及其附屬設備。第四條 市市政行政管理部門主管全市市政工程設施管理工作;區市政行政管理部門按照管理許可權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市政工程設施行政管理工作。
市政行政管理部門所屬的市政管理機構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市政工程設施行政管理的具體工作。
市、區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市政工程設施行政管理工作。第五條 市政工程設施的建設和管理應當遵循統一規劃、配套建設、協調發展和建設、養護、管理並重的原則。第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使用市政工程設施的權利和保護市政工程設施的義務。對制止、舉報損害市政工程設施行為有功的,市政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 一般規定第七條 市市政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市政工程設施發展規劃,經市城市規劃行政管理部門審核,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第八條 市政工程設施的建設資金可以由政府投資,也可以採取貸款和其他方式籌措。
鼓勵國(境)內外投資者採取獨資、合資、合作等形式,參與市政工程設施的建設。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通過國(境)內外資本投資建設的大型橋梁、公共停車場、隧道等,經依法批准,可以在規定期限內向使用者收取使用費、停車費或者通行費,用於償還貸款或者獲取投資回報。
利用政府投資建設的市政工程設施從事廣告等經營活動收取的費用,應當納入財政專戶管理,專項用於市政工程設施的養護、維修和管理。第九條 市政工程設施建設應當符合市政工程設施發展規劃,需要批準的,依法辦理批准手續。
城市住宅小區、開發區、舊城改造的市政工程設施應當分別納入城市住宅小區、開發區、舊城改造的綜合開發計劃,配套建設。第十條 市政工程設施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以及有關重要設備、材料的采購,應當按照規定進入有形市場招標。
承擔市政工程設施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的單位,應當具有相應的資質等級,並執行國家和省、市規定的技術規范和標准。第十一條 市政工程設施建設項目竣工後,建設單位應當依法組織竣工驗收。驗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建設單位應當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15日內,將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報告和規劃、公安消防、環保等部門出具的認可文件或者准許使用文件報市政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備案。
市政工程設施建設項目按照國家規定實行質量保修制度。第十二條 市政工程設施養護、維修經費按照以下規定承擔:
(一)市政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建設和管理的市政工程設施,由同級財政部門按照國家規定的市政工程設施維護定額標准核撥;
(二)單位投資建設和管理的市政工程設施,由投資建設的單位承擔。第十三條 市政行政管理部門對其組織建設和管理的市政工程設施,由其委託的單位負責養護、維修。單位投資建設和管理的市政工程設施,由投資建設的單位負責養護、維修。住宅小區、開發區的市政工程設施,由管理單位負責養護、維修。
承擔市政工程設施養護、維修的單位,應當執行國家和省、市規定的技術規范和標准,定期對市政工程設施進行養護、維修,保障市政工程設施完好。
市政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對市政工程設施的養護、維修進行監督檢查。
單位、住宅小區、開發區內的市政工程設施的變化情況應當及時告知市政行政管理部門。
❷ 吉林市市政工程設施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市政工程設施的建設和管理,發揮其使用功能,更好地為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根據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市政工程設施包括:
(一)城市道路設施: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廣場、公共停車場、管線走廊和安全通道、路肩、護欄、街路標牌、街路兩側擋土牆、街頭空地、道路綠化控制用地及其附屬設施。
(二)城市橋涵設施:城市橋梁、隧道、涵洞、立體交叉橋、過街人行橋、地下通道、橋下空地及其附屬設施。
(三)城市排水設施:雨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水污水合流管道、道路排水側溝、排水溝渠、檢查井、雨水井、泵站、污水處理廠及其附屬設施。
(四)城市防洪設施:排澇泵站及其附屬設施。
(五)城市道路照明設施:城市道路、橋涵、公共綠地、景點等處的照明設施。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城市規劃區內市政工程設施的規劃、建設、養護、維修和管理。第四條市政工程設施建設與管理實行統一規劃,配套建設,建設、養護與管理並重的原則。第五條市人民政府市政建設行政管理部門是市政工程設施的主管部門,負責市政工程設施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市政工程設施建設和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
(二)根據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編制市政工程設施建設發展規劃;
(三)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市政工程設施年度建設、維修、養護計劃,並負責組織實施;
(四)負責審批市政工程設施建設的報批手續;
(五)負責監督、檢查市政工程設施施工情況及工程質量;
(六)負責城市道路佔用、挖掘和排水管線接裝的審批;
(七)負責指導、監督區市政建設管理工作;
(八)依法查處違反有關市政工程設施法律、法規的行為。
市政工程設施管理部門、市路燈設施管理部門和區城建行政主管部門按各自分管范圍負責市政工程設施的日常管理工作。
城建、建工、公用、環保、水利、公安、工商、郵電、電業、鐵路等有關部門,配合市政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做好市政工程設施管理工作。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使用市政工程設施的權利和保護市政工程設施的義務;對侵佔和損壞市政工程設施或改變其性質和功能的行為有權制止、舉報。
對市政工程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做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由市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規劃與建設第七條市人民政府應將市政工程設施的建設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並應符合分區規劃和詳細規劃的要求。市政工程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市政工程設施建設的發展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第八條市政工程設施建設,由市政工程設施主管部門組織進行。單位和個人投資建設的,須經市政工程設施主管部門批准。第九條城市住宅小區、開發區內的市政工程設施,應納入住宅小區、開發區的開發計劃,配套建設。第十條城市供水、供熱、燃氣、供電、通信、消防的各種管線、桿線等設施建設計劃,應當與城市市政工程設施建設發展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相協調,堅持先地下後地上的原則,與市政工程設施建設同步進行。第十一條市政工程設施建設資金按下列渠道和方式籌集:
(一)財政撥款;
(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
(三)依法集資;
(四)國內外貸款;
(五)社會資助;
(六)市政工程設施有償使用費收入;
(七)其它投資。第十二條建設市政工程設施實行報批制度。凡進行市政工程設施建設的,須經市政工程設施主管部門批准,並辦理其它審批手續後,方可開工。第十三條從事市政工程設施設計、施工和監理的單位,必須具有資質證書,並按照資質等級承擔相應的市政工程設施的設計、施工和監理。
市政工程設施的設計、施工必須符合國家和地方制定的技術標准、規范和規程。第十四條市政工程設施建設施工,實行工程質量監督制度和施工監理制度。未經市政工程設施主管部門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市政工程設施,不得交付使用或接收管理養護。
市政工程設施建設須按城市建設檔案的有關規定建立完整的竣工資料和設施檔案。
❸ 海口市城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城市市政設施管理,保障城市市政設施完好,充分發揮其功能,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城市市政設施是指城市道路設施、城市橋涵設施、城市道路照明設施、城市排水設施、城市防洪設施。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轄區內市政設施的管理。第四條市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以上簡稱市城建主管部門)主管本市城市市政設施的管理工作。
區人民政府的城建行政管理部門按照規定的范圍和分工,負責本轄區內城市市政設施的管理工作。
城管、規劃、公安、水電、燃氣、電信、環保、環衛、園林、工商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職權范圍內,協同做好城市市政設施管理工作。第五條城市市政設施管理工作必須貫徹統一管理、加強養護、積極改善、逐步提高的方針,保持市政設施處於完好狀態和正常運轉。第六條城市市政設施建設應當服從城市規劃,合理布局,配套建設。
鼓勵國內外企業和其他組織以及個人投資建設城市市政工程設施。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使用城市市政設施的權利和保護城市市政設施的義務,對違反本條例,損壞城市市政設施的行為有權舉報。
對保護城市市政設施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第八條市城建主管部門應當公開辦事制度,主動接受群眾監督。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市政設施管理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行為向有關機關舉報,有關機關應當及時調查處理。第二章城市道路設施管理第九條本條例所稱城市道路設施包括車行道、人行道、路肩、路坡、道路兩側邊溝、隔離帶、里巷和樓間甬路、路面邊緣至建築物之間的土路、廣場等設施及其附屬設施。第十條新建、擴建、改建城市道路設施應當與城市其他各種設施建設統籌安排,堅持先地下後地上原則。由市城建主管部門和規劃部門負責協調。第十一條承擔城市道路養護、維修的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城市道路養護、維修的技術規范,定期對城市道路進行養護、維修,確保養護、維修工程的質量。
市城建主管部門負責對養護、維修工程的質量進行監督檢查,保障城市道路完好。第十二條設在城市道路上的各類管線的檢查井、箱蓋或者城市道路附屬設施,應當符合城市道路養護規范。因缺損影響交通和安全時,有關產權單位應當及時補缺或者修復。第十三條在城市道路設施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擅自佔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
(二)擅自在城市道路上搭建建築物、構築物;
(三)在路面上拌合水泥、砂漿、混凝土;
(四)擅自在鋪裝路面的道路上行駛履帶車、鐵輪車和其他對道路有損害的車輛;
(五)擅自修築道路出入口;
(六)其他非法佔用和損害道路的行為。第十四條履帶車、鐵輪車、超重車輛及其他有損路面的機具,確需在鋪裝路
面道路上行駛的,須經市城建主管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同意,並採取妥善保護措施後按照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的時間、路線行駛。第十五條未經市城建主管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佔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
因特殊情況需要臨時佔用城市道路的,須經市城建主管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批准。
因工程建設需挖掘城市道路設施的,應當持城市規劃部門批準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有關的設計圖紙,報經市城建主管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批准。
佔用或者挖掘市城建主管部門管理的城市道路的,應當向市城建主管部門交納道路佔用費或者道路挖掘修復費。第十六條城市道路下埋設的各種管線,其產權單位應當將工程竣工圖紙和其他技術資料存入城市建設檔案管理機構備查。因維修或者其他原因造成地下管線及相關設施發生易位或者其他變更時,應當及時將變更圖紙和技術資料存入城市建設檔案管理機構備查。
凡有地下管線資料檔案的,市城建主管部門應當向挖掘單位提供。第十七條經批准臨時佔用、挖掘城市道路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按批準的位置、面積、期限佔用或者挖掘。需要移動位置、擴大面積、延長時間的,應當提前辦理變更審批手續;
(二)施工現場應當設置安全標志、安全防圍設施;
(三)佔道維修、挖掘施工應當避開交通高峰期,需要對部分車輛限制行駛或臨時交通管制的,應當報請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事先登報通告,並在適當位置設臨時交通管制通告牌和交通導向標志;
(四)挖掘施行與地下管線或者其他設施發生沖突時,應當立即停止施工,並報有關部門,協商一致後再行施工;
(五)在指定的地點棄土、堆放材料;
(六)挖掘水泥混凝土路面,應當按規定的技術要求進行施工;
(七)佔用、挖掘結束後應當及時清理現場,拆除臨時設施,按有關技術要求將路基回填夯實,恢復路面,保證道路質量,並報請批准單位驗收;
(八)因特殊情況批准部門需提前中止佔用道路時,佔用單位和個人應當在規定期限內無條件停止佔用。
❹ 重慶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市政設施管理,維護公共安全,營造宜居環境,保障城市健康運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根據國務院《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城市(含建制鎮)規劃區內市政設施的規劃、建設、養護、維修及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公路、電力、通信、廣播電視、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國防、防洪等其他城市公共設施的管理,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第三條市市政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市政設施管理標準的制定、規劃編制、行業指導、監督檢查以及由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市政設施的直接管理工作。
區縣(自治縣)市政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除市市政行政主管部門直接管理以外的市政設施行政管理工作。
建制鎮的市政設施具體管理辦法由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制定。
城鄉規劃、建設、園林、水利、交通、公安等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市政設施管理的相關工作。第四條市政設施管理應當堅持統籌規劃、科學配套、協調發展、高效便民的原則,努力提高現代化管理水平。第五條市政設施的規劃、建設和管理,應當建立健全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制度,充分聽取和尊重公眾意見。
單位和個人有依法使用市政設施的權利和保護市政設施的義務,對違反本條例損害市政設施的行為有權勸阻和檢舉。第二章規劃和建設第六條市政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城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城市(鎮)總體規劃的要求,會同發展改革、城鄉規劃、建設、國土房管等行政主管部門編制市政設施專業規劃,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
制定市政設施專業規劃應當遵循城鄉統籌、合理布局的原則,注重保持傳統風貌,突出地方特色,營造宜居環境。
修改市政設施專業規劃應當按照原審批程序進行。第七條編制市政設施專業規劃應當遵照城鄉總體規劃,與控制性詳細規劃互相銜接。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時,應當書面徵求市政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
城市供水、供電、供氣、消防、防洪、通信、園林綠化和道路交通管理等公共設施專業規劃應當與市政設施專業規劃互相協調。第八條城市新區開發和舊城改造,應當把城市規劃確定的市政設施建設項目納入綜合開發和改造計劃,配套建設。
城市新區開發中市政設施建設應當與基本建設工程總體上同步設計、施工、驗收;舊城改造應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已有資源,做到市政設施與原有建築的有機統一。
市政設施建設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實行招標投標制度。第九條市政設施建設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應當執行國家和本市技術標准、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由取得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設計和施工,並接受建設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第十條涉及市政設施安全的建設項目,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規劃方案審查環節應當書面徵求市政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
市政環境衛生的建設項目,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初步設計審查環節應當書面徵求市政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第十一條市政設施建設工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竣工驗收,並建立完整的檔案。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市政設施不得移交投入使用。
經竣工驗收合格的市政設施移交給市政行政主管部門的,建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完整的檔案管理制度,提供市政設施工程基礎技術資料和工程驗收、工程保修等資料,經市政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辦理移交手續。第三章養護和維修第十二條市政設施的養護維修應當執行國家和本市有關技術標准、技術規范,加強日常巡查,定期進行養護維修和檢測,發現問題立即整改,保證市政設施處於正常使用狀態。
市政設施的養護維修工程質量依照國家和本市建築工程質量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三條市政設施的養護維修應當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實行招標投標。
市政設施維護管理單位應當具備相應的資質及專業技術人員,配備專用養護維修設備。第十四條市政設施維護管理單位負責各自管理的市政設施的養護維修工作。
社會單位投資建設的市政設施由建設單位負責移交前的養護維修。
實行特許經營的市政設施,由經營管理單位按照特許經營合同和有關規定負責養護維修。
❺ 市政工程常用法律法規、規范、標准有哪些
市政工程常用法律法規、規范、標准有:
1.《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技術文件管理規定》 (建城專[2002]221號)
2.《市政屬工程質量等級評定規定》 (建城[1992]68號)
3.《市政工程質量等級評定補充規定》 ((95)建城市字第1號)
4.《建設工程監理規范》(GB50319-2000)
5.《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GB/T50326-2001)
6.《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范》 (GB/T50328-2001)
❻ 廣州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市政設施的管理,保障市政設施完好,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的市政設施,是指城市道路(含橋梁、隧道)和排水設施(含城市防洪、污水處理)及其附屬設施。第三條在本市市區范圍內,市政設施的規劃、建設、養護維修、使用和保護的管理,適用本條例。第四條市市政管理部門是本市市政設施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市政設施的統一管理和組織實施本條例。
各區市政管理部門負責管理本區域內經市人民政府確定由其管理的市政設施。
公安、規劃、環保、環衛等管理部門,依照各自職能協同市政管理部門實施本條例。第五條國內外企業和其他組織以及個人可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參與市政設施的建設、養護維修。第六條市政設施可以實行有償使用。有償使用的項目、標准和期限,依照國家規定的管理許可權和審批程序報經批准後執行。
有償使用的收入,應當用於市政設施的建設、運行、養護維修或償還貸款、集資款。第二章規劃與建設第七條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市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和城市總體規劃,組織編制市政設施發展規劃。
市市政管理部門根據市政設施發展規劃,制定市政設施年度建設計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第八條市政設施建設應當納入城市舊城區改建、新區建設和住宅小區的綜合開發建設計劃,配套進行。第九條城市其他建設工程施工,需要移動、改建市政設施的,必須經市政管理部門批准,並由建設單位承擔所需的費用。
城市其他建設工程毗連市政設施的,應當按規定留出安全間距。施工時,必須採取防護措施。第十條新建、擴建、改建市政設施徵用土地和拆遷房屋的補償安置,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執行。
新建、擴建、改建城市道路的,建設單位應當對原有的管線採取技術保護措施;確需遷移管線的,按管線原規模、原標準的重置價,結合成新,給予補償;因遷移導致增加管線長度的,由建設單位給予補助;權屬單位自行擴大或者提高所遷移管線的規模或標準的,由其承擔增加的費用。第十一條市政設施的勘察、設計、施工,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技術規范和標准,其中,大型市政設施的建設應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城市道路的設計,應當按有關規定安排綠化用地,設置殘疾人通行的無障礙通道。
城市道路、排水防洪管渠、污水管道等市政設施的設計,應當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承擔,經城市規劃部門同意後,報市政管理部門批准。經批準的設計圖紙不得擅自更改。確需變更的,應當經市政管理部門批准。第十二條單位專用的道路、鐵路、橋梁、隧道、排水管渠等設施,需要與城市道路平(立)交或將下水道接入城市排水設施的,應當與市政管理部門簽訂有關設計和施工協議。第十三條城市道路及所依附的管(桿)線的建設,應當堅持先地下、後地上的施工原則。
市政管理部門制定新建、改建、擴建城市道路的計劃,應當自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15日內通知有關管線單位。管線單位應當在接到通知之日起60日內,將敷設有關管線的計劃報送市政管理部門,並在市政管理部門的統籌安排下實施。
地下管線的敷設,有壓力管道應避讓自流管道、可彎管道應避讓不可彎管道。第十四條市政設施竣工後,經城市規劃、市政等有關管理部門驗收合格,方可交付使用。
市政設施實行工程質量保修制度,保修期為1年。第三章養護與維修第十五條市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市政設施的巡視檢查制度,督促養護維修單位履行職責,保障市政設施的完好。
養護維修單位應當按市政管理部門的要求,編制養護、維修計劃,並依據國家有關技術規范和標准進行養護維修作業。對市政設施定期進行檢測、普查,發現城市道路損壞和排水設施堵塞、滲漏的,應當立即組織排除險情,予以修復。
設在城市道路上的各類管線、交通護欄、檢查井蓋和渠箱蓋板丟失、損壞,影響車輛通行和行人安全的,產權或養護維修單位應當立即採取安全防護措施,並在接報後36小時內,予以補缺或修復。第十六條國內外企業或其他組織以及個人投資建設的市政設施,由投資建設單位負責養護維修;投資建設單位無償移交市政設施又符合移交條件的,由市市政管理部門接管。
❼ 杭州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2005修訂)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城市市政設施管理,充分發揮其使用功能,改善城市環境,促進經濟發展,為生產和人民生活服務,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杭州市市區內的市政設施管理。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市政設施系指城市道路設施、城市橋涵設施、城市排水設施、城市河道設施及其他市政設施。第四條杭州市人民政府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本條例。
各區的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市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本地區的市政設施管理工作。
市、區市政設施監督管理機構按照同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和同級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委託的管理許可權,具體負責本轄區內的市政設施管理工作。
各級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機關依法對違反市政設施管理規定的行為實施行政處罰。
規劃、建設、公安、交通、水利、工商、環保、綠化、市容環衛等部門應當按各自的職能,協同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實施本條例。第五條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市政設施的養護實行市場化運作並加強監督管理。
財政資金安排的市政設施養護、運營項目應當依法通過招投標選擇養護、運營單位。第六條市政設施養護、運營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標准或合同,對市政設施經常觀測,定期檢查,及時養護、維修,並建立健全完整的檔案管理制度。
確需封鎖城市道路、橋涵、河道進行養護維修的,應當由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海事管理機構等部門聯合向社會發布封路、封橋、封航信息。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使用市政設施的權利和保護市政設施的義務,對違反本條例、損害市政設施的行為有權勸阻和檢舉。
對保護市政設施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規劃和建設第八條 市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市政設施各專業規劃,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和市政設施各專業規劃編制市政設施建設規劃和年度建設計劃,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第九條市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科學的市政設施技術狀況和養護運營水平評價體系,並依據評價結果,以及市政設施各專業規劃和建設規劃,組織編制市政設施改善規劃和實施計劃,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第十條市政設施及其附屬設施的建設和設置應當符合有關技術規范、標准和管理規定。第十一條市政設施建設單位在項目開工前,應當到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辦理接收管理界定、登記手續。
政府投資和社會捐資建設的市政設施,由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接收管理;其他社會投資建設的市政設施,由產權單位自行養護、管理,並接受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第十二條市政設施交付使用前,建設單位應當與接收管理單位辦理工程交接。不符合建設質量標准和建設內容的工程應當在整改合格後,方可由接收管理單位接收。第十三條規劃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住宅小區、開發區內的配套市政設施及其與外部市政設施銜接部分,納入住宅小區、開發區的開發建設計劃。第十四條城市公交、供水、排水、供氣、供熱、供電、通信、消防、廣告設施等依附於市政設施的各種設施的建設計劃,應當與市政設施各專業規劃和年度建設計劃相協調,並與城市道路同步建設,其養護、維修和管理由產權單位負責。第十五條因公共利益需要,確需改變已建成市政設施使用功能的,有關單位或部門應當按規定組織論證,並經規劃、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因公共利益需要,確需超過原設計標准使用市政設施的,有關單位或部門應當按規定組織論證,並經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第三章城市道路設施管理第十六條本條例所稱城市道路設施包括車行道(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利用市政設施用地設置的公用停車場其附屬設施。城市道路設施管理范圍以已實施的規劃道路紅線為准;規劃道路紅線尚未實施的,以現狀道路為准。
規劃道路紅線或現狀道路邊線與合法建築物外緣之間的開放式場地,其相應的產權單位應當按照市政設施的標准管理和養護,確保其完好,並接受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
按有關規定已完成征地拆遷但暫不實施建設的城市道路用地,拆遷主管部門應當將其范圍告知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由征地單位負責臨時綠化或硬化,並由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統一監督管理。待道路施工時,無償交給建設單位施工。
❽ 城市管理法規都包括哪些內容
在北京城市近代化過程中,有關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規的建立是一個逐漸完善的過程,其主要內容包括各個時期立法機關狀況及立法概況;各個時期的司法機關、審判機關的制度建設;各個時期制定、頒布的法律、法規的主要內容及其特點等。下面分5個歷史時期就北京近代城市管理法規做一簡要概述。
一、清末北京近代城市管理法規的創立
北京近代城市管理始於1906年內外城巡警總廳的設立。近代以來,隨著西方勢力的侵入,新的事物和現象不斷出現,社會危機逐步加深,舊的城市管理機構和模式已越來越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迫切要求進行變革。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並實施分區佔領,為穩定秩序,日本在其佔領地內設立軍事警察衙門,各國亦聯合紳商設立安民公所。《辛丑條約》簽訂後,各國交還佔地,清政府即仿效日軍警察機構設置警務處,並在安民公所的基礎上成立善後協巡總局。1902年善後協巡總局改為工巡總局,1905年改為巡警部,1906年巡警部易為民政部,並於京師設內外城巡警總廳,全面負責北京城的管理事宜。巡警總廳內設總務、行政、衛生、消防及司法行政等處,分別負責機要、統計、警事、治安、護衛、刑事、戶籍、正俗、營業、交通、建築、衛生、防疫等。內外城巡警總廳之設是北京城市管理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是一次體制、機構上的變革,是一個質的變化。北京自此開始形成比較完整、獨立的城市管理體制,實現了行政管理、司法審判和軍事管制的分離,並直接導致了北京近代城市管理法規的產生。
北京第一批近代市政法規即產生於巡警總廳時期,主要有兩類:一是組織法規,如《內城巡警總廳設官治事章程》、《京師內外城巡警總廳辦事規則》等,規定了京師內外城巡警總廳的組織原則、統轄范圍、主管事項及辦事規則等;一是具體的市政管理法規,這些法規由巡警總廳制定,由其上級部門核定頒布,主要有以下一些內容:
第一、道路交通法規,包括《改訂清道章程》、《清道執行細則》、《管理地排車專則》、《管理大車規則》、《管理人力車規則》、《車輛夜行不燃燈處罰規則》。
第二、醫葯衛生法規,包括《廳區救急葯品使用法》、《預防時疫清潔規則》、《衛生處化驗所章程》、《衛生處化驗所辦事規則》、《衛生處化驗所化驗規則》、《管理種痘規則》、《內外城官醫院章程》。
第三、飲食服務行業管理法規,包括《管理飲食物營業規則》、《管理牛乳營業規則》、《各種汽水營業管理規則》、《管理各種汽水營業執行細則》、《肉食品之預備與貯藏法》、《管理剃發營業規則》、《管理旅店規則》、《管理浴堂營業規則》。
第四、市場管理法規,包括《內城官立東安市場管理規則》、《外城官立廣安市場地租規則》、《外城官立廣安市場管理規則》。
第五、矯正收容法規,包括《創辦京師內城貧民教養院章程》、《內城貧民教養院管理規則》、《貧民教養院附設瘋人院簡章》、《外城初級教養工廠章程》、《外城中級教養工廠章程》、《外城教養女工廠章程》、《外城公立貧民養濟院試辦章程》、《外城貧民工廠章程》、《內城公立博濟工廠初級章程》、《內城公立博濟工廠中級章程》、《民政部習藝所試辦章程》、《重定濟良所章程》。
第六、特種行業管理法規,包括《戒煙局章程》、《戒煙局管理規則》、《管理公和私立戒煙局章程》、《管理娼妓規則》、《管理樂戶規則》。
二、北洋時期北京法制概況
(一)立法機關的情況
整個北洋時期北京依然沒有一個獨立、統一、完整的市政機構。有權做出這些行為的機構主要有京師警察廳、京師學務局和京都市政公所,這是當時最主要的三個市政機構,同時也就是三個最主要的立法機關。
1、京師警察廳。京師警察廳的前身即是內外城巡警總廳。1913年民國政府內務部改革警制,將巡警總廳改為京師警察廳,直屬內務部,作為北京全城的管理機構。京師警察廳比巡警總廳有更為完備的組織系統和更加廣泛的管理職能。京師警察廳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治安機關,而是一個綜合的城市管理機構,在相當程度上執行著後來的市政府的職能。運用法規管理城市是京師警察廳進行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依法管理不僅僅是社會進步的一個標志,更是實際社會生活對城市管理者提出的必然要求,為了有效地完成如此廣泛的城市管理工作,制定法規便成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京師警察廳在其存在期間先後修訂了數百件法規,涉及城市管理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北洋時期京師地區的主要立法機構。
2、京師學務局。京師學務局是北洋時期京師地區的教育行政機構,其前身是京師督學局和八旗學務處。該局設於1912年,為教育部組織機構之一,負責管理京師各項中等以下學校事務。京師學務局是此一時期京師教育法規的主要制定者,其內容涉及勸學督導、私立學校、教育經費、教師、校務、學校體育衛生及私塾整頓等。
3、京都市政公所。京都市政公所成立於1914年6月,是北洋時期負責辦理京都市政的專門機構。但由於事實上京師警察廳並未移交出其在衛生、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權力,京都市政公所的工作僅限於京都市的街道修建和整修疏浚溝渠等,因此,由京都市政公所制定的法規主要集中這些方面,特別是房地法規。
(二)法規的主要內容
1、社會、治安。規范社會秩序,維護城市治安是此一時期法規的主要內容之一。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新的事物和新的社會現象不斷涌現,需要用法律去規范或保護;對於一些舊有的自生自滅的傳統行業和現象也需要從現實社會的要求出發加以管理,前者如保護電線賞罰規則、管理汽車規則、乘坐電車免費及取費規則、報紙條例、治安警察條例等;後者的數量要更多一些,如取締陰陽生及產婆規則、管理人力車規則、取締剔骨肉作坊規則、管理戲園規則等等。
2、經濟、稅收。這方面的法規主要由京都市政公所制定,如京都市鋪捐章程、戲捐章程、車捐章程、娼妓捐徵收章程,公用汽車免捐暫行辦法等,京師警察局也頒布了一些,如印花稅法罰金執行規則、整理金融短期公債條例、所得稅考成條例,審計條例、會計條例等。
3、教育、衛生。教育方面的法規主要由京師學務局制定,如京師勸學所章程、京師中學會議章程、教會設學立案辦法、京師檢定小學教員施行細則、整頓私塾規程等。醫葯衛生法規主要有取締醫生暫行規則、外城官醫院西醫診治所規則、京師警察廳醫葯室規則、醫葯室救急治療辦法、內城醫院辦事細則、內城醫院中西葯房規則等。
4、房地、交通。這類法規主要有改訂清道規則、管理建築規則、房地轉移憑單規則、廣安市場租地規則、房地收用暫行章程、房基線施行規則、公修道路簡章、改良大車車輪辦法等等。
5、其他一些法規。以上只是一個比較簡略的分類,這一時期頒布的法規性質的文件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內容很復雜,比如還有關於廣告、建築、工程、辦事規程和一些組織規則等。
三、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北平城市管理法規概況
(一)法規產生的歷史環境和特點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是北平市政發展的正規化和制度化時期。這一時期,南京國民政府承襲了清末、北洋政府的法制傳統,吸收西方資本主義法律體制,形成了以「六法全書」為體系的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相混合的法律制度。而北平市的城市管理和建設的日趨完備,特別是在法制方面一系列法規和條例的制定和實施,北平市政法規體系的初步建立,也正是在這一時期。
1928年,由於東北軍閥改旗易幟,南京國民政府從形式上完成了國家的統一,並定都南京。6月,原北京政府的首都北京改名為北平,獨立建制,成立北平特別市,何其鞏為第一任市長,成立了了財政、土地、社會、公安、衛生、教育、公務、公用八局,原有直屬於內政部、管理北京市政的京師警察廳取消,市政初具規模。在經歷張蔭梧、胡若愚、周大文、王韜等市長職位的多次更迭之後,1933年6月,袁良任市長,恢復了何其鞏之後撤消的財政、衛生兩局,將教育、公用兩局並入社會局,地政局並入財政局,1934年成立了自治事務監理處。自1933年6月至1935年為北平市政中興時期,市政運行步入正軌。1935年日本侵略者步步進逼,袁良離任,秦德純繼任,北方成為半獨立狀態,但是,袁良在任時期的影響一直延續下來。
(二)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北平城市管理法規基本內容
1、關於建立市政機構。如《北平特別市市政府市政會議議事細則》、《北平特別市市政府各局辦事通則》、《北平特別市市政府職員獎懲暫行規則》、《北平特別市市政府處理公文時間限制暫行規則》等。
2、關於處理勞動者待遇。如《北平特別市各局管理工匠暫行規則》、《北平特別市各局工匠撫恤暫行規則》、《北平特別市各局管理工匠養老金給予暫行規則》、《北平特別市工人休假暫行規則》等。
3、關於捐稅徵收。如《修正北平特別市鋪捐徵收章程》、《修正北平特別市戲捐徵收章程》、《北平特別市公益捐徵收章程》、《北平特別市市政捐稽徵所徵收腳踏車捐規則》等。
4、關於房地產問題。如《平特北別市區官產局各項官產注冊暫行規則》、《北平特別市官產局簡章》、《北平特別市區官產局辦事規則》、《北平特別市房地契紙審核規則》、《北平特別市外國教會租用土地房屋稅契暫行規則》等。
5、關於工商經營。如《北平特別市取締錢商規則》、《北平特別市工商訪問處章程》、《北平第一次展覽會章程》、《北平特別市農工商業團體登記規則》、《北平特別市社會局取締拍賣行規則》等。
6、關於社會問題。如《北平特別市社會局職業介紹所章程》、《北平特別市社會局職業介紹所施行細則》、《北平特別市工廠暫行組織大綱》、《北平特別市私立貧民女工廠補助規則》、《北平特別市救濟院章程》等。
7、關於道路、交通。如《北平特別市河道管理處各閘暫行簡章》、《北平特別市通航研究委員會章程》、《北平特別市整理步道規則》、《北平特別市管理重載大車規則》、《北平特別市掘路規則》、《北平特別市公安局管理局發所屬各機關公用腳踏車暫行規則》、《北平市公安局取締長途汽車規則》等。
8、關於建築業。如《北平特別市廠商承攬工程取締規則》、《北平特別市工務局工程招標暫行規則》、《北平特別市工務局購置材料規則》、《工務局修理廠工余營業暫行規則》等。
9、關於城市清潔、衛生。如《北平特別市衛生局清潔隊暫行規則》、《北平特別市產科教育籌備委員會章程》、《北平特別市衛生局中醫士考試委員會簡章》、《北平特別市衛生局醫師(西醫)考試委員會簡章》、《北平特別市衛生委員會章程》等。
10、關於治安。如《北平特別市公安局傳審暫行規則》、《北平特別市公安局拘留所章程》、《北平特別市公安局偵緝隊章程》、《北平特別市公安局消防隊暫行簡章》、《北平特別市公安局緝捕懲罰規則》等。
11、關於風俗變革。如《北平特廟宇停柩規則》。
12、關於環境保護,如《北平特別市森林保護規則》。
13、關於教育。如《北平市市簡易小學暫行規則》《北平市社會局私立學校經費委員會組織規程》等。
14、關於自治。如《北平自治事務監理處組織規則》。
四、日偽統治時期北京市政法規概況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7月29日,北平淪陷。8月9日,江朝宗任偽市長。1938年1月5日,偽臨時政府任命余晉和為北京特別市市長,市公署下除原有社會、財政、工務、衛生、警察5個局外,增設教育、公用兩局,共7個局。1938年3月20日,成立新民會首都指導部。4月17日,偽臨時政府決定改北平為北京。1944年7月13日,市公署下又增設經濟局。日本侵略者企圖把北平建設成他們侵略中國乃至亞洲的「戰備後方基地」,因此,在加緊控制和掠奪的同時,對北京也進行全面規劃,進行了某些建設,制定了一些相關的法規、條例,使北京法制建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
(一)日偽統治時期北京市政法規的基本情況
在日本統治北京期間,偽北京市公署在日本「太上皇」的指揮棒下運轉,為其統治的需要,對原北平市政法規進行了一些修正。1940年10月,市長余晉和主持編輯了《北京特別市市政法規匯編》(第三輯),(註:此前的國民政府時期,在歷任北平市長的主持下,編訂了《北平市政法規匯編》第一輯和第二輯)。《北京特別市市政法規匯編》(第三輯)接續前兩輯的體例,將現行有效的法規自1937年7月起至1940年10月底止,均分別編列。對於前兩輯現行有效的各項規章,在第三輯中附錄目錄,載明頁數,以備參考。凡前兩輯中所載規章的標題,仍依照原有名稱,以便檢閱。已經廢止或修正的法規,不再列入目錄。對於前兩輯現行有效的各項規章,凡有條文與事實不符、有待修正,或已經呈請修正、尚未經核准公布的,均暫時維持原貌。這種作法,較好地保持了北京市政法規的延續性,對於研究在日本統治下的北京這一段獨特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1940年10月之後,隨著日本在中國,特別是在北京統治局面的深入發展,為了鞏固其統治的需要,偽北京市公署制定並發布了大量的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內容的法規、條例,以完善偽政權的統治體系,加強奴化程度,肆意掠奪,以滿足戰爭的需要。在對北京市檔案館館藏145餘萬卷檔案和資料進行檢索查找之後,共檢索到9685件日偽統治時期北京的市政法規,其中,1940年以後形成的佔60%以上。
(二)日偽統治時期北京市政法規的主要內容
日偽時期北京市政法規基本上延續了國民政府時期北平市市政法規,在法規的種類方面主要有:法令、法規、規則、規定、規章、規程、章則、章程、細則、條例、辦法、准則、通則、簡章、簡則、大綱等十餘種。從其法律許可權和權威性上看,日偽時期北京市政法規又可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內容比較完整的法律文件:如章程、條例、通則、規則、規程等,這部分法規最具權威性的,最能體現日偽政權的統治性質。
第二、偏重於施行和操作的法律文件:如細則、辦法等,這是日偽統治時期數量最大、最具操作性、最能反映社會狀況的一部分法規。
第三、內容比較簡單的法律文件:如布告、公告、通告、告示等,大多是針對市民公眾頒布周知、遵令執行的。
第四、其他類型的法律文件:如訓令、大綱、須知、市政 府令、指令等,主要是適應政權統治需要,用以頒令施政而產生的。
從法規的制發機關和涉及的內容上,可分為:總務、社會、公安、財政、工務、教育、衛生、土地、公用、自治等10類。在社會、公安、公用等類中有大量反映北京在這一時期市政建設、公共管理、公用事業建設方面的法律法規,較充分地反映了日偽統治時期北京的政治、經濟、社會狀況。凡是市公署秘書處及各局共同的法規及特設機關的法規均列入總務,其餘均依照各局、處主管事務分別歸入各類。各類規章所附簿、冊、表、單式樣之重要者,均照原式樣編列。
同時,還有一些涉及日偽統治時期北京的治安機關、審判機關、監獄和其他司法設施,以及北京律師公會律師執業的相關法規。
(三)日偽統治時期北京市政法規的特點
日偽時期北京市政法規具有以下幾個不同於國民政府法律法規的獨特特點:
1、偽地方政府制定的組織法規
1938年1月,偽臨時政府成立北京特別市市公署,日本侵略者則在京設特務機關,向市府及下屬各局派遣顧問官和輔佐官,出席會議,批准發布文件,儼然是市府和各局的「太上皇」。1938年3月20日,成立新民會首都指導部。1944年7月13日,在市公署下又增設經濟局。因此,在這一時期形成了許多偽政權的組織法規、條例,其性質與國民政府時期北平市政府的法規完全不同,對於研究抗戰時期的日偽政權具有重要價值。
2、打擊抗日活動的政治法規
自北平淪陷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抗日斗爭連綿不斷,給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1941年至1942年間,日本連續進行5次強化治安,在城市實行配給制度,保甲連坐,統制各種物資,以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在農村加緊討伐八路軍和抗日人民武裝,山區實行「集家並村」和「三光政策」,以對付中共領導的抗日民族解放戰爭。在侵略與反侵略的過程中,形成了一些政治性質的法律法規,是研究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和日本侵華史的重要資料。
3、實行橫征暴斂的經濟法規
日本佔領北平後,大肆進行經濟掠奪,成立「北至開發株式會社」以及各種公司,統制、糧食、棉花、油料、鹽、煤炭、電力、運輸等資源,增加稅收,強迫「獻納」,以支持他們的侵略戰爭。1944年7月13日,市公署下又增設經濟局,以加強對北平市民的搜刮。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法規、條例,是日本在中國、在北京進行經濟侵略和掠奪的幫凶。
4、進行賣國奴顏宣傳教育的法規
在文化方面,日偽強制推行奴化教育,統制言論,推行所謂「中日親善」、「完遂聖戰」等侵略理論。偽政府為了鞏固和加強統治,相應地形成了許多宣傳日本侵略理論、強迫人民接受亡國統治的、強行灌輸侵略文化的法規、條例,這是偽政權統治時期特有的法律現象。
因此,深入研究日偽統治時期北京市政法規的內容和特點,進而研究這一時期的立法機關的概況、各司法機關、審判機關的制度建設和相應的法律制度概況,對於研究在日本統治下的北京這一段獨特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有助於進一步豐富、充實、深化北京史的研究。
五、抗日戰爭勝利後北平市政法規概況
(一) 法規產生的歷史環境和特點
抗日戰爭勝利後,影響北平市政法規產生的歷史環境有幾個特殊的方面,1、日本侵略者8年的佔領和殖民化,留下了大量的問題需要處理;2、作為主權國家的地方行政機構的市政行政系統遭到破壞,亟待恢復;3、日本的殖民統治使得北平人民生活極端貧困,亟待改善。4、國共兩黨以武力爭奪政權,並且最後導致內戰爆發,這使得北平市政法規缺乏一個穩定製定環境。而且,由於雅爾塔體系的形成,美國把中國劃入其勢力范圍,從政治、經濟和軍事上扶持國民黨政府。在此情況下,大量的美國軍隊進入華北,其中北平的美國軍隊就佔了很大比例,美國軍隊憑借1943年《處理在華美國軍人刑事犯罪案件條例》換文,胡作非為,破壞了北平的市政秩序。因此,除了繼承抗日戰爭之前的城市法規外,北平抗日戰爭勝利後的法規的制定目的和內容表現了如下幾個特點:1、處理日本侵略者佔領北平和對北平實行殖民化遺留的問題;2、恢復遭到日本侵略者破壞的城市當局的行政系統和使之正常運行;3、解決人民生活貧困問題;4、處理美國軍隊進駐北平造成的對於北平城市秩序破壞的問題。
(二)法規的主要內容
1、維護市場經營秩序。如《北平市政府關於市場商場管理規則》、《北平市政府關於人力車價目表規定》、《北平市政府關於制定管理煙業經紀行棧辦法》、《北平市政府關於修正本市工商業登記暫行辦法》、《北平市政府公布本市廣告牌招商承租辦法》、《北平市政府公布加強糧食市場管理辦法》等。
2、恢復市政機構並且使其正常運轉。如《北平市政府關於制定職員准假辦法五項、考勤辦法及工作日程規定》、《北平市警察局關於公文處理辦法》、《新派委人員臨時支薪辦法》、《北平市衛生局關於本市煙民調驗所設置辦法》、《北平市財政局提高行政效率推行辦法摘要》等。
3、關於整理市容、清潔街道。如《北平市處理穢水臨時辦法》、《北平市清潔專款徵收管理規則草案》、《北平市衛生局管理飲食物品店鋪及製造場所規則》、《北平市衛生局新生穢土處理方法大綱、坊里實務要義及區坊里人員防疫須知》等。
4、關於維護城市社會秩序。如《北平市政府關於本市禁煙禁毒暫行辦法》、《北平市警察局關於治安對策辦法五項》、《北平市政府警察局關於禁煙、禁毒暫行辦法》、《北平市警察局關於緝捕盜匪獎懲辦法》等。
5、關於處理社會問題。如《北平市財政局關於修正本市車款徵收章程》、《北平市政府公布本市食糧采購貸款暫行辦法》、《北平市政府公布本府平祟糧食購運處委託區公所辦理平祟食糧辦法》、《北平市難民救濟實施辦法及救濟協會組織規程辦事細則草案》等。
6、關於管理外國人和外國機構。如《北平市政府公布本市外國教會登記暫行辦法》等。
7、關於促進、扶助生產。如《北平市政府公布本市林業工作競賽辦法》、《北平市政府公布本市農作物耕種工作競賽辦法》、《北平市政府農田水利工作競賽辦法》、《北平市政府畜牧競富辦法》、《北平市政府關於春耕貸款辦法》。
8、關於處理勞動者待遇問題。如《北平市政府公布調整理發業浴堂業工人工資辦》、《北平市府關於調整技工待遇辦法》、《北平市政府公布關於制定勞資評斷委員會組織規程》等。
9、處理道路、交通維護和管理問題。如《北平市政府關於制定北平市政府警察局陸上交通管理實施辦法》、《北平市政府關於制定北平市整修道路溝渠辦法》、《北平市市民整修道路溝渠辦法》、《北平市公共汽車管理處運輸規章》等。
10、關於處理抗日戰爭遺留問題。如《北平市政府關於敵人在本市公私財產規定十月十日以後概行停止轉移的布告》、《北平市政府所屬各機關接收敵偽財產整理及報核辦法》、《北平市警察局關於韓國人暫免集中條件規定》、《北平市日偽佔用公私房產地產清理委員會組織規程》等。
11、關於房地產問題。如《北平市政府關於不動產移轉登記及稅契辦法》、《北平市財政局公布修正基地稅徵收規則》等。
12、關於賦稅問題。如《北平市財政局關於修正本市車款徵收章程》、《北平市政府關於調整團體公演征稅辦法》、《北平市政府催報公有土地收益情形及頒發公有土地管理辦法》等。
13、關於教育問題。如《北平市高中學生畢業會考章則》、《北平市教育局印發校舍校具籌修委員會章則》等。
14、關於財政問題。如《北平市政府頒發民國卅六年一至七月份總預算科目內所超支各款及臨時費核定動支辦法》等。
15、關於娛樂業的管理問題。如《北平市政府公布管理本市跳舞廳暫行辦法》、《北平市警察局關於提前核准管理音樂廳暫行辦法》、《北平市警察局關於修正管理音樂廳暫行辦法》、《北平市政府關於管理音樂廳暫行辦法》等。
16、關於駐北平美軍犯罪的管理。如《北平市警察局呈報中美警憲聯絡室協議》。
總之,近代北京城市法律法規,是近代北京城市法制史的重要內容,而近代北京城市法制史則是近代北京城市發展史的重要內容,編纂近代北京城市法律法規有助於研究近代北京城市法制史,進而有助於研究中國近代城市史和中國近代社會史,豐富中國近代史的研究內容。
❾ 濟南市市政工程設施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市政工程設施管理,保障經濟和社會發展,方便人民生活,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市區市政工程設施的管理。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市政工程設施,是指城市的道路、橋涵和排水、防洪、道路照明設施。第四條濟南市城市建設管理局是本市市政工程設施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市政工程設施的統一管理。各區市政工程設施管理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轄區內市政工程設施的維護、管理。
公安、規劃、交通、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分工,配合市政工程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做好市政工程設施的管理工作。第五條市政工程設施應當堅持統一規劃、配套建設和建設、維護、管理並
重的原則。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市政工程設施的義務,並有權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進行勸阻、制止和舉報。對保護市政工程設施貢獻突出的,由市人民政府或者市政工程設施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表彰、獎勵。第二章綜合管理第七條市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市政工程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和規劃、計劃部門根據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及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編制市政工程設施建設的專業規劃和年度計劃,統一協調市政、公用、供電、電訊、消防、供熱等工程項目同步建設。第八條市政工程設施的建設和維護資金,應當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並接受市審計部門的監督。
對市政工程設施可以實行有償使用,有償使用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第九條城市新區開發和舊城改建時,開發建設單位必須把城市規劃確定的市政工程設施建設項目納入綜合開發計劃,並配套建設。市政工程設施建設項目的設計和施工,必須嚴格執行國家的技術標准和規范,並接受市政工程設施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工程竣工時,由市政工程設施行政主管部門組織驗收。第十條城市開發建設單位和其他單位投資建設的市政工程設施,建設單位要求移交給市政工程設施管理部門的,應當報經市政工程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同意,並辦理移交手續;未移交的,由該市政工程設施的建設單位按照本條例的規定負責維護和管理,並接受市政工程設施行政主管部門的管理監督。第十一條市政工程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和區市政工程設施管理部門應當按照規范要求和技術標准維護、管理市政工程設施,保證市政工程設施的完好和正常使用。
市政工程設施發生故障和險情,市政工程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區市政工程設施管理部門應當及時組織搶修、排險、盡快恢復正常使用。第三章城市道路管理第十二條城市道路包括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街頭空地、廣場、路肩、隔離帶及其附屬設施。第十三條城市主、次幹道除建築施工、設置公共設施經審查批准可以臨時佔用外,其他情形一律不得佔用。
其他道路確需佔用的,必須事先經過審查批准。第十四條建設集貿市場不得佔用城市道路、影響交通。對已經佔用城市道路的,由市人民政府作出規劃,統籌安排,對其中影響交通的應當限期遷建。第十五條確需臨時佔用城市道路的,按下列程序辦理審批手續:
(一)向所在區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和市政工程設施管理部門提出臨時佔用道路申請;
(二)經所在區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和市政工程設施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報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同意後,由市政工程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三)經批準的,按規定向市政工程設施行政主管部門繳納佔道費,領取《臨時佔用道路許可證》。第十六條臨時佔用城市道路,應當按照批準的位置、面積、用途、期限使用、不得轉讓、出租。佔用期滿,立即清理現場,恢復原狀,經原批准機關驗收合格後,注銷《臨時佔用道路許可證》。佔用期內,因城市建設或者市容整頓必須停止佔用、恢復原狀的,由原批准機關通知佔用者,在限期內無償自行拆除佔用設施。第十七條因工程建設確需挖掘城市道路的,建設單位必須持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及相關文件、圖紙,經所在區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和市政工程設施管理部門審核同意,並報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同意,市政工程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繳納道路挖掘修復費,領取《道路挖掘許可證》後,方可挖掘。
確需挖掘城市主幹道和新建、改建五年內、大修三年內次幹道的,必須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加倍繳納道路挖掘修復費。
❿ 南寧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市政設施管理,保護和改善城市生產和生活環境,充分發揮市政設施的使用功能,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市區范圍內市政設施的管理。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市政設施包括:
(一)城市道路:城市街道和小街小巷以及公共廣場、公共停車場等供車輛、行人通行的地方;
(二)城市橋梁:河道橋梁、立交橋、人行天橋、過街地下通道、高架道路、涵洞、隧道,以及河道橋梁安全保護區;
(三)城市排水設施:雨水管道、污水管道、暗渠、明渠、泵站、污水處理廠及其附屬設施;
(四)城市道路照明設施:城市道路、橋梁和不售票的公共綠地等處的照明設施;
(五)以上市政設施的附屬設施。第四條本市市政設施實行統一管理和分級負責相結合的原則。
南寧市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市政主管部門),主管市政設施管理工作,負責實施本條例。市市政管理部門、城區城建部門按市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負責市政設施的養護、維修。
規劃、公安、工商、供電、供水、通信等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協同市政主管部門,共同做好市政設施管理工作。第五條市政設施管理工作應當貫徹加強維護、積極改善、逐步提高的方針,保持市政設施處於完好狀態和正常運轉。第六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使用、保護市政施的權利和義務,並有權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進行規勸和舉報。
對維護市政設施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市人民政府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城市道路管理第七條在城市道路管理范圍內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擅自挖掘道路;
(二)擅自堆放物料,施工作業;
(三)擅自佔用道路擺設攤點,開辦市場、停車場;
(四)擅自行駛履帶車、鐵輪車及超重、超高、超長車輛;
(五)機動車、非機動車在人行道上行駛、亂停放;
(六)在非指定路段上停車、試剎車;
(七)傾倒垃圾、排放污水、沖洗車輛;
(八)擅自在道路設施上張貼或懸掛標語、廣告、設置閱報欄、電話亭等;
(九)擅自建設各種建(構)築物;
(十)焚燒雜物、晾曬碾打農作物,拌和混凝土和水泥砂漿、沖洗砂石等有損道路設施的各種作業;
(十一)損壞、挪動、遮擋路名牌;
(十二)擅自在車行道和人行道之間的台階處建斜坡;
(十三)損害、侵佔道路設施的其他行為。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佔用城市道路因特殊情況,確需臨時佔用道路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經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同意,市政主管部門批准,並按規定繳納城市道路佔用費和押金。城市道路佔用費繳納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定。
臨時佔用道路期限最長不超過六個月。超過六個月需辦理延期審批手續。第九條經批准臨時佔用道路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不得壓占或損壞其他市政公用設施;
(二)不得堆放有礙人身健康和污染環境的物料;
(三)臨時搭建棚房、堆放物料、施工作業的,應當按要求設置防護設施、懸掛許可證。
(四)佔用期滿應當及時清理現場,報請市政主管部門進行驗收,繳銷城市道路佔用許可證。第十條嚴格控制城市道路開挖。因特殊情況,確需開挖的,除按規定應經市規劃部門辦理手續外,應當經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同意,市政主管部門批准,並向市政主管部門繳納城市道路挖掘修復費和挖掘押金,領取《挖掘許可證》後,方可按照規定挖掘。
緊急搶修工程需要開挖城市道路的,應在二十四小時內補辦挖掘手續,並在限定時間內回填修復。第十一條新建、改建、擴建城市道路應按城市規劃埋設有關管線。新建、改建的道路五年內不得挖掘。大修後的道路三年內不得挖掘。特殊情況需要挖掘的,按規定辦理審批手續,並收取二至五倍的挖掘修復費。(水泥混凝土路面按整塊板幅計算開挖面積)第十二條任何單位或個人需要在城市道路上修建車輛出入道口的,應當經市規劃部門和市政主管部門同意,並向市政主管部門繳納挖掘修復費。第十三條經批准開挖道路的單位和個人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臨時封閉城市道路的,應當登報通告後方可施工;
(二)橫向挖掘城市道路、鋪設地下管線的,應頂管施工,不能頂管施工的,應當分段開挖,保障車輛通行;
(三)施工過程中與地下設施發生沖突時,應立即停工,並報告市政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處理;
(四)在交通繁忙路段施工應在夜間10時後至次日凌晨5時進行;
(五)回填砂石料應當密實,保證工程質量,不得回填泥土或混入垃圾及其他雜料;
(六)施工現場應當懸掛挖掘許可證,設置安全標志和防護設施;
(七)及時清運施工作業留下的物料和垃圾,保持市容整潔;
(八)文明施工,確保車輛和行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