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行政法規
『壹』 我國稅收行政法規有哪些至少5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貳』 稅收行政法規由什麼制定
法律分析:稅收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稅收行政法規是指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一種調整稅收關系的規范性文件。因此有權根據稅收法律制定稅收行政法規的機關是國務院。稅收行政法規其效力僅次於國家根本大法和法律,它是目前國家最主要的稅法法源。國家稅收實體法除個人和外資所得稅制定為法律外,均為稅收行政法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八十九條國務院行使下列職權:(一)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二)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議案;(三)規定各部和各委員會的任務和職責,統一領導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工作,並且領導不屬於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全國性的行政工作;(四)統一領導全國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規定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職權的具體劃分;(五)編制和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國家預算;(六)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和城鄉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七)領導和管理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和計劃生育工作;(八)領導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等工作;(九)管理對外事務,同外國締結條約和協定;(十)領導和管理國防建設事業;(十一)領導和管理民族事務,保障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利;(十二)保護華僑的正當的權利和利益,保護歸僑和僑眷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十三)改變或者撤銷各部、各委員會發布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和規章;(十四)改變或者撤銷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十五)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劃分,批准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的建置和區域劃分;(十六)依照法律規定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范圍內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十七)審定行政機構的編制,依照法律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行政人員;(十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叄』 現行稅法中屬於法律的有哪幾部屬於行政法規的有哪幾部
現行稅法中屬於法律的有9部。分別是: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法》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法》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
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
現行稅法中屬於行政法規的有28部,分別是: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8修訂)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7修訂)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7修訂)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修訂)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3修訂)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
八、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九、外國公司船舶運輸收入征稅辦法(2011修訂)
十、中華人民共和國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十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十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十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十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十五、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船舶噸稅暫行辦法(2011修訂)
十六、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2008修訂)
十七、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十八、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稅暫行條例(2007)
十九、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的實施辦法(2007修訂)
二十、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
二十一、外國在華常住人員攜帶進境物品進口稅收暫行規定
二十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
二十三、殘疾人專用品免徵進口稅收暫行規定
二十四、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稅收政策的規定
二十五、關於對進出口產品征、退產品稅或增值稅的規定
二十六、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徵收進口稅辦法
二十七、國務院關於現役革命軍人在徵收農業稅時如何計算農業人口的規定
二十八、財政部關於稅收管理體制的規定
(3)稅收行政法規擴展閱讀
稅法是各種稅收法規的總稱。是稅收機關征稅和納稅人據以納稅的法律依據。稅法包括稅收法令、條例、稅則、施行細則、徵收辦法及其他有關稅收的規定。稅法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頒布,或由國家立法機關授權國家機關制定公布。
稅法體系中按稅法的功能作用、許可權劃分、法律級次的不同,可分為不同類型的稅法。
一、按照稅法的職能作用的不同,可分為稅收實體法和稅收程序法。稅收實體法主要是指確定稅種立法,具體規定各稅種的徵收對象、徵收范圍、稅目、稅率、納稅地點等。稅收程序法是指稅務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稅收管理法、納稅程序法、發票管理法、稅務機關組織法、稅務爭議處理法等。
二、按照主權國家行使稅收管轄權的不同,可分為國內稅法、國際稅法、外國稅法等。
三、按照稅收立法許可權或者法律效力的不同,可以劃分為稅收法律、稅收行政法規、稅收規章和稅收規范性文件等。
參考資料國家稅務總局-稅收政策
參考資料網路-稅法
『肆』 相關的稅收法律,法規有哪些
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和有關規范性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八條規定,稅收基本制度,只能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稅收法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范圍內普遍適用,具有僅次於憲法的法律效力。目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稅收實體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以下簡稱《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以下簡稱《車船稅法》);稅收程序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以下簡稱《稅收征管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作出的規范性決議、決定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法律解釋,同其制定的法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比如,1993年1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的《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
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和有關規范性文件
我國現行稅法絕大部分都是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稅收的基本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九條規定,稅收基本制度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授權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比如,現行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車輛購置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佔用稅、契稅、資源稅、船舶噸稅、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煙葉稅、關稅等諸多稅種,都是國務院制定的稅收條例。
二是法律實施條例或實施細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個人所得稅法》、《企業所得稅法》、《車船稅法》、《稅收征管法》,由國務院制定相應的實施條例或實施細則。
三是稅收的非基本制度。國務院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包括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通知、決定等。比如200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關於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6〕37號)中有關房地產交易營業稅政策的規定。
四是對稅收行政法規具體規定所做的解釋。比如2004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第五條解釋的復函》(國辦函〔2004〕23號)。
五是國務院所屬部門發布的,經國務院批準的規范性文件,視同國務院文件。比如2006年3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經國務院批准發布的《關於調整和完善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