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法規與溫情

法規與溫情

發布時間: 2022-07-01 07:18:27

A. 男子帶娃看病違停留言手下留情,溫情執法到底好不好

我覺得溫情執法肯定是好的,因為根據事情發生的情況給予適當的通融,也讓群眾能夠感受到一點點的溫暖,也會讓他們心存感激。當然了也不能太過放縱他們,只有遇到突發、緊急的事情或者人命關天的大事,我覺得給予通融才是最合理的。還有遇到老年人過馬路,老年人過馬路本就腿腳不太利索走路比較緩慢,在沒人攙扶的情況下已經到了紅燈卻還沒有走到馬路對面。我見過有好心的司機在明知道不能下車的情況下還去攙扶著老年人過馬路,交警沒有制止反而幫著他一起保持交通秩序暢通無阻。

我想這所有的執法背後都說明了世間不僅僅只有冷硬的法律法規,還是有溫情的一面的。他們不再是鐵血無情、人人懼怕,反而變得能夠理解他人的難處,也讓我們有了一種特別溫暖的感覺。畢竟如果不是緊急的事情我想大家誰都不會違反交通規則的,遇到緊急的事情肯定是顧不了那麼多了。

在那樣的情況下還能得到執法人員的理解,我想也是對他們最大的安慰吧。

B. 法律有情的例子

案例:

1、鎮江新區大港街道上的五名男子在「毛鬍子」事件中,挑釁並捉弄了兩名年輕女子。這兩個女孩嚇壞了,躲在「毛茸茸的大攤子」里。

攤主戴鴻福(綽號「毛鬍子」)指責下列男子不想被毆打,造成頭部受傷。17歲的小飛被一把刀刺死,他憤怒地用啤酒瓶砸碎了頭。

2010年8月6日,《揚子晚報》在其焦點版上報道了這一事件。文章指出,「毛鬍子」的行為不被認為是一種勇敢的行為,是否可以減輕處罰。這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毛鬍子」的命運引起了全國廣大網民的關注和熱烈討論。

昨天上午,就在案件宣判後,一些網友在鎮江貼出了「毛鬍子」對當地「人民話題」的判斷,整個帖子是「三拖四拖」,但這四個字再次引起鎮江網友的強烈反響。記者注意到,截至昨晚,已有近10000名網民瀏覽和發布。

很多網友認為該判決「可以接受」,並對此表示贊賞。網友「樂道」直截了當地說:「判決合理公正!」網友「紅楓男」理性地說,「應該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判斷,讓勇敢、正直的人感覺更好!」

2、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楊鳳深因非法製造爆炸品用於煙花表演被法院定罪。楊鳳深及其家人拒絕接受判決。他們認為煙花是為了繼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製造的,不會造成社會危害。他們沒有違法,向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

2017年12月29日,第二審宣判楊鳳深非法製造炸葯罪,免予刑事處罰。當法律束縛楊鳳深的老年人時,安全與民俗的矛盾已成為公眾討論的熱點。很多人說,盡管楊鳳深免予刑事處罰,但他的定罪本身是荒謬的。

事實上,從法律的角度來看,這一判決是正當的。我國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非法製造爆炸物,是違反國家有關槍支、彈葯、爆炸物管理的規定,非法製造爆炸物的犯罪。楊鳳深的「梨花瓶」火葯已達到非法製造炸葯的「定罪門檻」。

但同時,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七十五歲的人有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第三十七條規定:「輕罪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除刑罰,但是按照不同的情節處罰。」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訓誡或者責令改正、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

因此,第二審對楊鳳深的判決事實上是合理的,是無可辯駁的。此外,在楊風深之前,浙江也發生過類似的案件,「毒品木偶戲」的繼承人涉嫌因「非法製造炸葯罪」被拘留。當時,地方法院為「毒品木偶戲」在法律監督下理性繼承文化提供了一條道路。

相反,石家莊法院的審理雖然合理合法,但並沒有從以往的案件中有效地吸取教訓,也沒有充分考慮文化和人文情感的特殊性。

(2)法規與溫情擴展閱讀:

名言

信念是由慾望產生的,因為願意相信會相信,希望會相信,有一種興趣會相信。--斯特林堡

未來是光明和美麗的。熱愛它,向著它前進,為它工作,歡迎它,並盡可能使它成為現實。--謝尼舍夫斯基

把煩惱當作臉上的灰塵,衣服上的灰塵,不驚慌,隨時洗臉,永遠保持清潔,這不是智慧和快樂嗎?對生活的追求,情感的碰撞,進取的熱情,可以藏而不窮,可以靜而不輕。--余秋雨

人贊美我,卻不加痕跡;人們傷害我,卻不減一分錢。--佐久間象山

如果這是一朵玫瑰,它將永遠開花。--歌德

C. 法規無情人卻友情作文結尾

窗戶外面的操場上站著一個小女孩,風很大,我不知道她在等什麼,她那黑幽幽的長發被風吹的絮亂,並隨著風的吹拂在飄動,看她焦急的樣子一定再等她的親人回家。常常我爬在窗戶上雙眼望著操場和對面的馬路,在每個匆匆的行人中我用焦急溫情的眼光發現一個身影出現,她的出現會使我的心頓時沸騰起來,也會使我的內心矛盾起來。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愛情吧!我只能這樣解釋了。

D. 淺析如何實現規范執法與人性化管理的統一

努力將「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構建和諧警民關系」等要求落實到一線民警日常的執勤執法活動中。那麼如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如何實現嚴格規范執法和人性化管理的統一,進一步構建和諧警民關系,就成為一個重大而迫切的課題擺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面前。筆者就如何進一步實現嚴格執法與人性化管理的統一,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規范執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 公安交通管理機關推行人性化執法的初衷,是藉此彰顯執法行為的人文內涵。而人性化執法的最終尺度是法律規定,所有人性化規定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以內,只有這樣才能最終達到實質意義上的公平與正義。因此,只有 堅持嚴格規范執法,人民群眾的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的維護,才能最終實現法律的本質功能,社會才能得以和諧。公安交通民警應把自身職責意識滲透到日常工作中,落實到嚴格規范執法上,切實做到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始終不渝地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尊嚴,為營造和諧社會做好強有力的保障。 二、人性化執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環節。 嚴格規范民警的執法行為是人性化執法能夠最大限度地維護行政相對人尊嚴的前提。在此前提下,人性化執法才能使行政相對人在感受到法律威嚴的同時,真正感受到法律人性化的溫情,從而進一步提升社會整體道德底線。人性化執法顧名思義,有兩層意思,一是人性化,二是執法,具體是指執法者遵循法律規定,在尊重當事人合法權利的前提下,依據正當程序進行非歧視的、理性化的執法活動。人性化和執法相輔相成,但其中也有主次關系,即以執法為主,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和交通民警要合理運用執法權,保障守法者的合法權益,對違法者予以處罰,在公正執法的同時,彰顯人文關懷,提高群眾對執法行為的滿意度和支持率。當前,人性化執法成為我國社會的主流話語之一,它反映了執法者和當事人之間的良性互動,構成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公正執法過程中,我們應大力倡導執法人性化。 三、爭取規范執法與人性化管理互為補充、相互促進。 我們必須克服將規范執法與人性化執法對立起來的思想傾向和認識,部分民警認為,交警與被罰者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是對立的,罰則不和諧、不人性,不罰則和諧、人性。和諧與不和諧、罰與不罰、人性與不人性的關鍵基於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社會服務性和合理性,之所以產生矛盾結果,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被罰者的認知程度;二是執罰者的執法水平。認知水平低,執法能力差是矛盾產生的兩個主要根源。從調節方式上講,嚴格執法體現剛性,「人性化」執法體現柔性。但這種調節方式上存在的差異,並不排斥「剛性」與「柔性」的統一。嚴格執法強調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較為排斥人的意識情感等主觀因素;「人性化」執法強調提供高質量的執法服務,強調尊重與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和合理要求。兩者通過正確處理好打擊與保護、公正與效率、執法與守法的關系而實現辯證統一。從運作方式看,嚴格執法與人性化執法互為條件、互為補充。人性化執法是以嚴格執法為前提的,人性化受到法制化的制約,不存在脫離或凌駕於嚴格執法之上的「人性化」執法,否則人性化執法就是傳統意義上的「人治」,而非現代社會的「法治」。 所以交通民警在執法過程中,要切實牢記「立警為公、執法為民」,不僅要注意調查收集法律證據,還要站在行為人的角度,了解行為人的道德品行、心理動機、社會環境等等,避免給對方造成不應有的代價和不必要的傷害。真正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執法必公,從而使民心歸法,只有公正執法,才能體現執法的人性化。但人性化執法絕不是法外施恩,無論如何人性化都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之內,必須用制度加以規范。我們要進一步強化宗旨意識和公僕意識,端正執法思想,創新執法理念,規范執法行為,努力提高執法水平、服務水平,認真解決好「為誰用權、為誰執法、為誰服務」的執法思想問題。一是民警在執法活動中要嚴格依法辦事,依法行政,在結果上追求公正,在方式上講究文明。牢固樹立公正、文明、規范執法的法治理念,徹底清除少數民警執法中存在的「生冷橫硬推拖」現象。二是樹立群眾利益之上的人性化執法理念。樹立群眾利益至上、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在思想上打牢執法為民的根基,把嚴格規范執法作為為民親民的手段,把為民親民作為嚴格規范執法的目的,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事為民所辦。要注重在日常交通管理和執法過程中傾聽群眾呼聲、體察群眾疾苦、感受群眾艱辛、了解群眾願望,真正把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與保護人民利益統一起來。

E. 規則與溫情作文800字

規則 在我們生活當中有許多規則,在學校里,社會上到處都是規則,我們人人都要遵守規則。給這就是有關部門的規定,是人們共同遵守的制度。所 一我們邀從現在做起,培養在遵守規則的好習慣,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井然有序,生活才會溫馨和諧。如果我們不遵守規則,社會將是一片混亂。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往往有一些為背了規則,自己我姓我素,造成的後果和想而知,不如:有些人闖紅燈,就造成了一個慘不忍睹的悲劇;在學校,有些學生上下樓梯不靠右走;摔到了;還有些人,翻越馬路上的護欄,發生了車禍……這些都是因為那些人心中沒有規則,才造成了悲劇的發生。 還有一次,我騎車在路上,看到一名少年男子騎著摩托車走在路上,前面是紅燈,可他還是騎著往前走,就這樣悲劇發生了,一輛大卡車和這輛摩托車相撞,那個男子倒在血泊 我想:如果世界上每一個人,都遵守規則,世界不就會變得更加美好嗎?

F. 以溫暖的視角看待社會800字作文

世界是一個美麗的家園,我不希望被人們的貪得無厭所破壞,從我們的班級開始說起吧,在老師面前的都是一些假象,使老師被蒙騙,最後就導致很多不受老師關心的同學對他們心懷憎恨。比如,我們班級的趙**同學十分受老師的歡迎,她在老師面前裝的使面面俱到,等到老師一走,她便原形畢露,就好像惹不起的小公主一樣,自大,驕傲,在有一次的體育課上,剛剛下課,我便走回了班級門前,等待著一個同學開門,沒想到在我和同學說話時,她突然間來了,我還沒有發現她,她便好不讓路的狠狠撞了我一下,撞的時候還不疼,只是被她撞到了牆上,那一下把我撞的差一點便倒在了地下,周圍的人立即問我有沒有事,而她卻不理不睬,甚至連她周圍的同學也說是因為我太笨而造成的。

我覺得老師不應該輕易的去相信別人,就拿上一次來說吧,語文練習冊都是同學互相抄答案而得來的100分,而班上只有幾個90多分的只有幾個, 其中我就是其中的一員,等到了晚上,老師在留作業時把我們狠狠的逼平了,雖然沒有指出姓名,但是這讓人多心酸哪,難道,抄答案是對,自己做的就算錯嗎,這樣的做法老師就是在逼著我們抄作業啊,要麼,天天受到老師的批評,被人恥笑,我能受得了嗎?我也常常安慰自己,等期末考完試,便知誰打誰小了。

說到這里,我就先說說考試吧,我認為老師不能輕率的作出推論,平常的數學測試因時間太短,我沒有做完題便收卷了,可是大考的時間就長了,所以在我初中第一次期中考試時,我的數學全班第四,老師竟然說我抄的,我敢說從小到大我沒有一次考試抄別人的,因為除了我眼睛視力不好,更重要的是我對我的考試都是有信心的,老師的這句話深深傷害了我,從此以後,我再沒心學數學了,可又經家長的一些勸道,我便決定期末要考一個好成績這名我的實力,因為我在小學時數學總是100分,每次的第一都是我,我知道我有這個實力,果然期末考試我考了100分,後來我又沒心學數學了原因就是因為下面一件事情;

在很久以前,我同桌帶了一把刀,我怕鬧出事情來,便告訴了我們班主任老師,她時我們的語文老師,很和藹的,不過發起火來特別嚇人。事情完了之後,同學們都說我,還說在三年後的綜合評定給我評D,在他回來時,同學們讓我向他賠禮道歉,可是,我錯在哪兒了,就因為他的人緣好?我不也是為了同學好嗎?為什麼鬧的一手空嗎?數學老師還罵我陰險,我看她就時不會主持公道,我恨她,面對當時的情況,我真想去政教處說個明白。

同樣,我們班同學會孤立人,只要時主持正道的人都會被孤立,這世間到底有多麼復雜啊,我真想然人與人之間多一份淳樸與和諧......

G. 如何看待法律和風俗習慣的關系需要詳細一點兒

我覺得法律源於習慣,法律追求的是公平正義,而習慣是人們生活的基本規律,一個是價值准則,一個是行為規律,只能說不能相互排斥,而是共生促進的關系。既然是關系,我就先說一個方面吧,那就是法律不能改變習慣。
何為法律?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何為習慣?習慣,是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今泛指一地方的風俗、社會習俗、道德傳統等。
古羅馬法中,狄奧多西二世時代,不成文法是習慣確立的法律,因為古老的習慣經人們沿用而具有法律效力,就等同於法律。奧古斯丁也曾說過:「上帝的法律一成不變,不隨時間而更改。但是隨著時代地區的不同而形成各時代各地區的風俗習慣。不變的是神法的正義,可變的是法律和社會」。另也有觀念認為:「法律久了就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所以法律和習慣不是片面的一方是否能夠改變另一方的關系,而是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關系,離開法律談習慣,或離開習慣談法律都是孤立而片面的。
就法律可以改變習慣來看,很鮮明和典型的一個例子是: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大環境下,不敬、僭越等常常成為致命甚至連帶的大罪,而一夫多妻制則作為一種社會習俗予以廣泛認可。普通人家中妻為正房,地位高貴;妾為側房,地位卑下。妻之子稱為嫡子,妾之子稱為庶子。而在王侯之家,普通的藩王即有正妃一名,側妃兩名,侍妾、侍婢更是無數。更不說皇帝的三妃九嬪了。而一夫多妻制所衍生的嫡庶之分和封建時代特有的各種社會問題更是層出不窮。即便是作為古代中國社會最根深蒂固的一種習慣,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隨著人民思想和素質的不斷提高,男女的社會分工不再絕對的明顯化,男女的地位開始逐步走向平等化,而女性的地位也日益得到提高。終於,於是1950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正式確立實施一夫一妻制,以保護女性的權利,形成現代的婚姻模式。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中明確規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中國作為古老的習慣,延續了幾千年的一夫多妻制度,最終在新中國的法律法規的強制約束下,也得到了改變。
另一個例子便是關於吸毒的不同規定。吸食鴉片這種行為古已有之。魏晉時代開始,由張仲景發明的用於治療傷寒的「五石散」,因其具有神經和身體上的興奮作用,而被士大夫們廣泛服用,引為所謂的真正的名士風范。自五石散的風氣被何晏倡導並開始流行後,由魏晉至唐,名士們趨之若鶩,歷整整五六百年而未有間斷,且頗有發展,而明清之後鴉片的盛行范圍與五石散相比,有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古代法律之中並沒有將製造、傳播、販賣毒品入罪,還將其作為一種附庸風雅的方式。而近現代以來,打擊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開始提到法律的層面上。在我們刑法中用第三百四十七條到三百五十七條的大面積篇幅規定了有關毒品犯罪的相關細則。而毒品犯罪的懲罰力度也是僅次於殺人、綁架、放火、爆炸、投毒等大型犯罪。這一改變,也可以看做是法律對習慣的一種改變吧。
最後就大的方面來說,自古以來,中國封建社會都尊崇男尊女卑的思想,《列子·天瑞》有曰:「男女之別,男尊女卑,故以男為貴」。儒家的禮教也對女子的行為作了種種的規定,東漢女學者班昭著《女誡》,社會普遍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樣的思想滲透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而女性也作為男性的一種附屬品,在古代中國地位低下,得不到應有的尊重。自西方男女平等的思想提出以來,女性意思開始萌發,女性開始為了謀求自己的合法權利而奔走,著名的女權主義者弗吉尼亞·伍爾夫、西蒙波伏娃等陸續出現,她們用筆用演說,用各種方式喚醒廣大女性同胞的女權意識。而現今的中國,也在憲法中明確規定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無不昭示著中國女性已經慢慢開始從男尊女卑的社會風俗習慣中擺脫出來。
奧古斯丁說:法律的目的在於維護和平與秩序,國家法律只有作為維護人間的和平的工具才是正當的」。法律能夠改變習慣,而它改變的這些習慣必然是不適應社會發展,不適應人類進步的習慣。法律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在千百年的演變過程中,探索和發現人類社會存在的各種陋習和問題。只有不斷適應歷史和社會利益的法律內容才會有助於法律的發展。
就法律不能改變習慣來看,目前最明顯的就是關於少數民族的各種風俗習慣。比如寧蒗古老的名族——摩梭族。摩梭族是母系社會,實行母系家長制,孩子跟從母性。摩梭族沒有丈夫,只有幾個「走婚者」,採取走婚制度。小孩由生母及其兄弟承擔撫養長大,而父親這一身份在摩梭族並不存在。作為五十六個民族之外的少數民族,摩梭族的這一家庭婚姻模式顯然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相關規定,但是千百年來延續的社會制度也不允許法律的強制改變,於是走婚制度便作為摩梭族的特殊習慣得以承認和保留下來。
而前段時間網上熱議的雲南雙柏縣鄂家鎮彝族的傳統文化慶典節日「摸奶節」也被炒得沸沸揚揚。每年陰歷的7月14、15、16三天,「摸奶節」期間,男子以摸到女子的乳房為吉祥,女子們以被摸奶為吉祥,此節日源於隋朝年間,一直延續到現在。就如今的刑法相關法律規定來看,這種行為可以被認定為「猥褻、侮辱婦女兒童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條,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或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褻兒童的,依照前兩款從重處罰。若是按照刑法的相關規定,那彝族的傳統節日中的行為不就成為了犯罪行為了嗎?然後作為少數民族特有的風俗習慣,法律之下也有特殊。
所以我們不難看出,法律也不必然就能改變習慣,或者說法律在某些時候不能改變習慣。法律之所以稱之為法律,是因為它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它規定的是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然而對於那些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特有的,並不影響社會道德和社會利益的行為。法律所做的,更多的是合理范圍的約束和調節,而不是所謂的全盤否定和改變。
綜上所述,我並不認為法律不能改變習慣,我也不認為法律能夠改變習慣,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法律久了就成為了人們得一種習慣,而習慣便是人們制定和實施法律的思想和社會基礎。法律既可以改變習慣,又不能改變習慣。具體問題有待具體情況下的具體分析了。

H. 法亦有情,溫暖人間

法亦有情,溫暖人間 一邊是愛子心切的父親,一邊是不二更改的法規.一邊是溫暖的人情,一邊是冰冷的制度.是讓規則堅守,還是讓溫暖蔓延,我認為交警做出了正確的決定,為人情讓步.
若不是父親情急之下選擇違停,難道忍心讓父親因為延誤時間耽誤了孩子的病情治療而自責,甚至遺憾終生嗎?
懲罰的目的是給人警示.從其字條的言辭之懇切可以看出,他深知自己行為的不當之處並因此自責,但實為迫不得已, 若此時交警繼續秉著所謂的嚴格執法的名號再次處罰,有可能擊破父親的心理底線.流動攤販忍無可忍砍傷城管的案件時有發生,社會上很多執法人員和普通群眾的矛盾應該值得警惕.
嚴格執法並不一定冷酷無情,也可以傳遞溫情.四川渝山同樣有人違章停車,交警開具罰單時此人以家庭貧困謀生不易為由苦苦哀求,面對同樣法律嚴明和同情弱者的考量,該交警則堅持開具罰單,但是在罰單中夾了二百元錢.嚴格執法照樣可以溫暖人心.該交警在維護了法律嚴明更正的同時,更傳遞了人間溫情.回到本事件,交警不也可以堅持開罰單的同時,利用熟悉周圍交通情況的優勢,幫助潘先生找到正規的停車位嗎?法律的威嚴決不允許打折.
「溫情執法」的前提是「遵章守法」
「溫情執法」的前提必須是「遵章守法」,不能為了「溫情」而變通法律.否則,看似「溫情」了,其對法律尊嚴所帶來的損害後果更嚴重.具體到此次事例來看,交警的做法並無不妥,從「礙事我就移車」和警察的最後回應來看,當時不是交通高峰時段,該車沒有占盲道,也沒有太影響到交通,違法情節輕微,且確有萬不得已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給予交警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可以在不違背法規和原則的前提下做出更人性化的決定,取得更好的社會效果.當然,這樣做對執法人員的要求非常高,除了要有「菩薩心腸」,更需要具備對法律法規的深刻理解、對違法行為性質和程度的清醒判斷.
法亦有情,溫暖人間.

I. 如何讓規章制度擁有溫情求解答啊~~最好是詳細點

執行要硬性,獎罰要人性

J. 根據材料和個人實踐經歷,從「我看人性執法」或「法律也可以有溫情」的角度進行分析,寫一篇時事述評,題

摘要 親這里有答案參考

熱點內容
司法大講堂 發布:2025-01-22 20:50:42 瀏覽:534
簽約個人法律顧問 發布:2025-01-22 20:27:38 瀏覽:514
民事訴訟法主管 發布:2025-01-22 20:00:28 瀏覽:625
2015社會與法 發布:2025-01-22 19:59:36 瀏覽:764
東南司法所 發布:2025-01-22 19:51:40 瀏覽:990
侵害姓名權法律責任股東 發布:2025-01-22 19:28:40 瀏覽:117
婚姻法中精神損害賠償 發布:2025-01-22 19:08:19 瀏覽:760
所謂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2 18:58:05 瀏覽:598
篡改文件還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22 18:48:32 瀏覽:278
國有企業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 發布:2025-01-22 17:29:17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