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政管理條例
⑴ 《中華人民共和國路政管理規定》的法律層級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路政管理規定》屬於職能部門的規章。
⑵ 依照交通部《路政管理規定》的規定,路政管理機構的職責有哪些
第五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其設置的公路管理版機構的路政管理職責如下權:
(一)宣傳、貫徹執行公路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
(二)保護路產;
(三)實施路政巡查;
(四)管理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
(五)維持公路養護作業現場秩序;
(六)參與公路工程交工、竣工驗收;
(七)依法查處各種違反路政管理法律、法規、規章的案件;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⑶ 公路路政管理是依據哪些法律,法規進行行政執法的
公路路政管理面法律法規
公路路政管理面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回和國公路法》、《公路安答全保護條例》、《X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路政管理規定》、交通部、公安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關於在全國開展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實施方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告2005年 第44號)。
⑷ 《路政管理規定》中行政許可的申請方式
第八條除公路防護、養護外,佔用、利用或者挖掘公路、公路用地、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以及更新、砍伐公路用地上的樹木,應當根據《公路法》和本規定,事先報經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其設置的公路管理機構批准、同意。 第九條因修建鐵路、機場、電站、通信設施、水利工程和進行其他建設工程需要佔用、挖掘公路或者使公路改線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公路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事先向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其設置的公路管理機構提交申請書和設計圖。 本條前款規定的申請書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一)主要理由; (二)地點(公路名稱、樁號及與公路邊坡外緣或者公路界樁的距離); (三)安全保障措施; (四)施工期限; (五)修復、改建公路的措施或者補償數額。 第十條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橋梁、渡槽或者架設、埋設管線等設施,以及在公路用地范圍內架設、埋設管(桿)線、電纜等設施,應當按照《公路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事先向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其設置的公路管理機構提交申請書和設計圖。 本條前款規定的申請書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一)主要理由; (二)地點(公路名稱、樁號及與公路邊坡外緣或者公路界樁的距離); (三)安全保障措施; (四)施工期限; (五)修復、改建公路的措施或者補償數額。 第十一條因搶險、防汛需要在大中型公路橋梁和渡口周圍二百米范圍內修築堤壩、壓縮或者拓寬河床,應當按照《公路法》第四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事先向交通主管部門提交申請書和設計圖。 本條前款規定的申請書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一)主要理由; (二)地點(公路名稱、樁號及與公路邊坡外緣或者公路界樁的距離); (三)安全保障措施; (四)施工期限。 第十二條鐵輪車、履帶車和其他可能損害公路路面的機具需要在公路上行駛的,應當按照《公路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事先向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其設置的公路管理機構提交申請書和車輛或者機具的行駛證件。 本條前款規定的申請書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一)主要理由; (二)行駛路線及時間; (三)行駛採取的防護措施; (四)補償數額。 第十三條超過公路、公路橋梁、公路隧道或者汽車渡船的限載、限高、限寬、限長標準的車輛,確需在公路上行駛的,按照《公路法》第五十條和交通部制定的《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的規定辦理。 第十四條在公路用地范圍內設置公路標志以外的其他標志,應當按照《公路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事先向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其設置的公路管理機構提交申請書和設計圖。 本條前款規定的申請書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一)主要理由; (二)標志的內容; (三)標志的顏色、外廓尺寸及結構; (四)標志設置地點(公路名稱、樁號); (五)標志設置時間及保持期限。 第十五條在公路上增設平面交叉道口,應當按照《公路法》第五十五條的規定,事先向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其設置的公路管理機構提交申請書和設計圖或者平面布置圖。 本條前款規定的申請書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一)主要理由; (二)地點(公路名稱、樁號); (三)施工期限; (四)安全保障措施。 第十六條在公路兩側的建築控制區內埋設管(桿)線、電纜等設施,應當按照《公路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事先向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其設置的公路管理機構提交申請書和設計圖。 本條前款規定的申請書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一)主要理由; (二)地點(公路名稱、樁號及與公路邊坡外緣或公路界樁的距離); (三)安全保障措施; (四)施工期限。 第十七條更新砍伐公路用地上的樹木,應當依照《公路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事先向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其設置的公路管理機構提交申請書。 本條前款規定的申請書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一)主要理由; (二)地點(公路名稱、樁號); (三)樹木的種類和數量; (四)安全保障措施; (五)時間; (六)補種措施。 第十八條除省級人民政府根據《公路法》第八條第二款就國道、省道管理、監督職責作出決定外,路政管理許可的許可權如下: (一)屬於國道、省道的,由省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其設置的公路管理機構辦理; (二)屬於縣道的,由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其設置的公路管理機構辦理; (三)屬於鄉道的,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其設置的公路管理機構辦理。 路政管理許可事項涉及有關部門職責的,應當經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其設置的公路管理機構批准或者同意後,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其中,本規定第十一條規定的事項,由省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會同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辦理。 第十九條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其設置的公路管理機構自接到申請書之日起15日內應當作出決定。作出批准或者同意的決定的,應當簽發相應的許可證;作出不批准或者不同意的決定的,應當書面告知,並說明理由。
⑸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管理條例的路政管理
第二十一條公路主管部門負責管理和保護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設施,有權依法檢查、制止、處理各種侵佔、破壞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設施的行為。
第二十二條禁止在公路及公路用地上構築設施、種植作物。禁止任意利用公路邊溝進行灌溉或者排放污水。
第二十三條在公路兩側開山、伐木、施工作業,不得危及公路及公路設施的安全。
第二十四條不得在大型公路橋梁和公路渡口的上、下游各200米范圍內採挖沙石、修築堤壩、傾倒垃圾、壓縮或者擴寬河床、進行爆破作業。不得在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100米范圍內任意取土、採石、伐木。
第二十五條通過公路渡口的車輛和人員,必須遵守渡口管理規章。
第二十六條 未經公路主管部門批准,履帶車和鐵輪車不得在鋪有路面的公路上行駛,超過橋梁限載標準的車輛、物件不得過橋。在特殊情況下,必須通過公路、橋梁時,應當採取有效的技術保護措施。
第二十七條興建鐵路、機場、電站、水庫、水渠,鋪設管線或者進行其他建設工程,需要挖掘公路,挖掘、佔用、利用公路用地及公路設施時,建設單位必須事先取得公路主管部門同意,影響車輛通行的,還須徵得公安交通管理機關同意。工程完成後,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原有技術標准,或者經協商按照規劃標准修復或者改建公路。
第二十八條修建跨越公路的橋梁、渡槽、架設管線等,應當考慮公路的遠景發展,符合公路的技術標准,並事先徵得當地公路主管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機關同意。
第二十九條在公路兩側修建永久性工程設施,其建築物邊緣與公路邊溝外緣的間距為:國道不少於20米,省道不少於15米,縣道不少於10米,鄉道不少於5米。
第三十條在公路上設置交叉道口,必須經公路主管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機關批准。
設計、修建交叉道口,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技術標准。
第三十一條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公路主管部門可以在必要的公路路口、橋頭、渡口、隧道口設立收取車輛通行費的站卡。
⑹ 公路路政管理是依據哪些法律,法規進行行政執法的
朋友你好!!
交通行政執法法律法規比較多,常用的有:
公路路政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公路法》
《公屬路安全保護條例》
《收費公路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公路超限檢測站管理辦法》
《路政管理規定》
《公路渡口管理規定》
《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
等
道路運輸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道路貨物運輸及站場管理規定》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
《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管理規定》
《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
《國際道路運輸管理規定》
《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
《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規定》
《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
等
還有水路運輸部分、港口行政部分、航道行政部分的法規……
希望能幫到你!!
⑺ 《路政管理規定》中規定路政管理職責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路政管理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令2003年第2號)
第五條 縣級以上地版方人權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其設置
的公路管理機構的路政管理職責如下:
(一)宣傳、貫徹執行公路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
(二)保護路產;
(三)實施路政巡查;
(四)管理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
(五)維持公路養護作業現場秩序;
(六)參與公路工程交工、竣工驗收;
(七)依法查處各種違反路政管理法律、法規、規章的案件;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⑻ 路政管理規定每公里配備多少執法人員
《路來政管理規定》內沒有核定源多少人,具體如下:
第五十三條 :路政管理人員的配備標准由省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按照「精幹高效」的原則,根據本轄區公路的行政等級、技術等級和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等實際情況綜合確定。
第五十四條
路政管理人員錄用應具備以下條件:(一)年齡在20周歲以上,但一線路政執法人員的年齡不得超過45歲;(二)身體健康;(三)大專畢業以上文化程度;(四)持有符合交通部規定的崗位培訓考試合格證書。
⑼ 《中華人民共和國路政管理規定》的法律層級是什麼
法律層級是行政法規
⑽ 路政的職能有哪些
路政的具體職責:
1.負責管理和保護公路路產;
2.實施公路巡查;
3.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制止、查處各種違章利用、侵佔、污染損壞和破壞路產的行為;
4.控制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
5.審批從地面、公路上空或地下、(跨)穿越公路的其他設施的建築事宜;
6.對在特殊情況下,佔用公路和超限運輸車輛通過公路進行審批,並對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7.維護公路養護、施工作業現場得正常秩序;
8.為處理違反公路管理法規得行為,向有關單位和人員調查、詢問、取證,查閱有關文件、檔案、資料和原始憑證;
9.對損壞路產或發生侵權行為又不接受查處得車輛,責令停止行駛;
10.辦理有關路政復議案件,參與有關路政案件得訴訟活動;
11.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權。
(10)路政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路政的歷史
1、殷商時期的路政
殷商時,稱道路為「行」。商王太戊命費侯中衙為「車正」,管理道路事宜。據《韓非子 內儲說上篇》記載:「殷之法,棄灰於公道者,斷其手」。這是路政管理法之始。
2、西周與東周時期的路政
西周早起出現了「道」字,到中後期出現了「路」字。
周人認為道路的優劣可以反映國家的興衰。如《詩經 小雅》中記載「叔叔周道,鞠為茂草」,被認為預示西周衰亡;《國語 周語》記載了單襄子曾因陳國的司空不重視道路的修建養護和管理,向周王預言陳國滅亡。
西周設司空,負責道路修建管理,並建立司空視塗的制度。西周還規定「立鄙食以守路」,有專人維護管理野外道路。
戰國時,各諸侯國沿襲西周制度,由司空負責路政管理。
3、秦漢時期的路政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修築馳道,「東窮燕、齊,南極吳、楚」。重要道路的修治由皇帝下詔,地方路政沿襲戰國時制度,由郡守、縣令負責。
秦律規定:私移道路標志處「耐」刑;棄灰於路處以「黥」刑。
兩漢時,大司空負責全國路政管理工作,管理體制沿襲秦制。修治維護道路成為地方官吏的重要政務之一。
4、魏晉南北朝時期沿襲了前代的管理方式,北魏對通往中山的「直道」非常重視,建立了每次「南北征巡」均需維修道路的制度。
5、隋統一全國後,恢復漢魏舊制。據《隨書 百官制》記載:路政管理由尚書省工部主管,地方由州刺史及縣令負責。
5、唐承隋制,太宗下詔要求」率土之內,道路無壅」。代宗下詔,明確規定要求地方巡視道路,管好道路。並重申,不得在官路上耕種及砍伐樹木,路樹缺損要及時補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