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玩法規則
❶ 象棋的基本規則是什麼
士走斜路護將邊,小卒一去不復返。
馬走日字,象飛田,車走直路,炮翻內山。士走斜路容護將邊,小卒一去不復返。車走直路馬踏斜,象飛田字炮打隔,卒子過河了不得。
車在象棋中威力最大,無論橫線、豎線均可行走,只要無子阻攔,步數不受限制。炮在不吃子的時候,移動與車完全相同。當吃子時,己方和對方的棋子中間必須間隔1個棋子(無論對方或己方棋子),炮是象棋中唯一可以越子的棋種。
(1)象棋玩法規則擴展閱讀:
象棋的相關要求規定:
1、在雙方糾纏階段,一方組織子力對另一方產生一個戰術打擊並且此打擊直接獲勝的過程,入局可能是連殺,也可能只是小兵開始渡河,但必須是能產生勝利的過程。
2、以炮鎮中路限制對方士象的活動,兼以車或兵(卒)守著對方的將(帥)門。車炮或車雙炮前後互相配合的一種戰術。
3、兩只炮於前後排列威脅將軍,使對手之將軍設防也不行,不設防也不行。位於己方河頭線的炮。
❷ 中國象棋的規則是什麼
勝負
對局中,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本方算輸,對方贏:
1.己方的帥(將)被對方棋子將死或吃掉;
2.己方無子可走(被困斃);
3.己方對對方「長將」或「長捉」;
4.己方發出認輸請求;
5.有步時要求的,己方走棋超出步時限制;
6.有時間要求的,超過規定時間;
7.違反比賽規則。
和棋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和棋:
1.雙方均無可能取勝的簡單局勢;
2.一方提議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
3.雙方走棋出現循環反復三次,符合《棋例》中「不變作和」的有關規定;
4.符合自然限著的回合規定,即在連續60個回合中(也可根據比賽等級酌減),雙方都沒有吃過一個棋子。
(2)象棋玩法規則擴展閱讀:
中國象棋起源於中國 。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國科學文化史》中明確提出,國際象棋也是中國人的創造。
他詳盡地分析了中國古代游戲——六博與天文、象術、數學的關系,他說:「只有在中國,陰陽理論的盛行促使象棋雛形的產生,帶有天文性質的占卜術得以發明,繼而發展成帶有軍事含義的一種游戲。」
象棋一詞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楚辭·招魂》中就對其形制以及玩樂方法作過專門記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營並進,道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意思是說,用玉石(即蓖)做成的相當於骰子。(即蔽)大小的象棋,每方共有6顆。
比賽的方法是分曹並進。(指必須兩人或兩組對局聯賽),相互進攻,逼迫對方於死路;最後是贏者「牟」(指成倍)取勝利。擊敗了敵兵(春秋時兵制,以5人為伍),而發出了勝利的歡呼。
❸ 象棋的暗棋玩法怎麼玩
暗棋
暗棋,又稱盲棋,只使用中國象棋棋盤的一半。傳說發明者為棋壇總司令謝俠遜。暗棋的棋子不是放在交叉線上,而是放在格上,共4*8格,剛好放下所有棋子。開始時,將所有棋的背面向上,令人看不到棋子是什麼,然後洗亂棋子,再放到棋盤上。未翻開的棋子稱為暗棋,翻開了的就叫明棋。雙方輪流行走,每次可選擇翻開暗棋、移動自己的明棋一格或吃對手的明棋。
吃棋時須考慮順序。除了帥和將不能吃卒和兵,卒和兵可吃帥和將這個特例之外,較大的棋子可吃較小的棋子,較小的不能吃較大的,同級的可吃同級的。當某一方的棋子全部死去,另一方就得勝。因為這種玩法沒有正式規則,各地玩法有所不同。以下次序以紅子的名稱表示,和相應的黑子地位完全一樣。
台灣
棋子順序:
帥>仕>相>俥>傌>炮>兵
其中特殊情況:
炮需隔過一隻棋子才可吃子且不論大小皆可吃
台灣學生間還流行一另類玩法,叫做「連吃」。明棋可以食暗棋,而且只要此棋能吃的都能一律連吃。不過碰到同色棋或不能吃的棋沒法吃,運氣層面比技術層面占更大。是為了省時間發明的。
香港
棋子順序:
帥>俥>傌>炮>仕>相>兵
也有口訣:「公(即帥或將)車(音居)馬炮士象卒」。香港的玩法中,炮的吃法走法和其他棋子一樣。但香港有很多電子游戲機中心都有暗棋可以玩,而這些暗棋游戲都是台灣發行的,因此台灣的玩法也逐漸流行。暗棋在粵語有時亦叫「盲棋」。
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北方棋子順序與台灣的相同,但炮的吃法走法和其他棋子一樣,和台灣的方式不同。
另有一類玩法,棋子順序為:
帥>俥>傌>炮>相>仕>兵
此玩法在廣東有另類的以小吃大規則,有相對的三字粵語口令:
相>伡 -- 象 m 車(m 是粵語發音,有踩的意思)
卒>炮 -- 卒摔炮
兵>馬 -- 兵騎馬
仕>帥 -- 士撐公(撐=刺死,公=帥/將)
此外,在這套規則裡面,兵/卒不能吃帥/將,兵和卒要各安其位,兵不能吃包,卒不能吃傌。
❹ 象棋的規則
下法規則:
帥(將):帥(將)是棋中的首腦,是雙方竭力爭奪的目標。它只能在九宮之內活動,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動只能按豎線或橫線走動一格。帥與將不能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否則走方判負。
仕(士):仕(士)是將(帥)的貼身保鏢,它也只能在九宮內走動。它的行棋路徑只有九宮內的四條斜線。
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護自己的帥(將)。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對角線走兩格,俗稱「象飛田」。相(象)的活動范圍限於河界以內的本方陣地,不能過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個棋子,就不能走,俗稱「塞象眼」。
車:車在象棋中威力最大,無論橫線、豎線均可行走,只要無子阻攔,步數不受限制。因此,一車可以控制十七個點,故有「一車十子寒」之稱。
炮:炮在不吃子的時候,移動與車完全相同。當吃子時,己方和對方的棋子中間必須間隔1個棋子(無論對方或己方棋子),炮是象棋中唯一可以越子的棋種。
馬:馬走動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橫著或直著走一格,然後再斜著走一個對角線,俗稱「馬走日」。馬一次可走的選擇點可以達到四周的八個點,故有「八面威風」之說。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別的棋子擋住,馬就無法走過去,俗稱「蹩馬腿」。
兵(卒):兵(卒)在未過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過河以後,除不能後退外,允許左右移動,但也只能一次一步,即使這樣,兵(卒)的威力也大大增強,故有「過河的卒子頂半個車」之說。
(4)象棋玩法規則擴展閱讀:
中國象棋起源於春秋戰國時代,在秦漢時代繼續發展,棋盤上面的楚河漢界正是其發展而來的,經過唐宋時代,最早出現了象棋棋譜《棋經論》《事林廣記》等棋譜,標志著象棋的棋理,布局,出現了其規律性和戰理性。
到了明清時代,尤為流行,出現了大量象棋著作,直至民國時期和新中國建立,象棋得到了蓬勃發展,其中涌現出一大批的象棋高手,為象棋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現在選出古今的象棋十大高手,他們在自己的象棋巔峰時期,譜寫了很多江湖棋人弈事。
朱晉楨,出生年月:未詳,明崇禎時著名棋手。少年時卻迷上了象棋,經常挑燈夜戰,一無別念,棋藝之高,號稱無敵者。其兄朱翼維所作《橘中秘-序文》中說他「銳志下帷,思入微渺,篝燈丙夜,靡有他念……旁涉雕蟲,悉造其巔,而於象戲尤得三昧,即明眼人鮮不斂手稱無敵者」。
❺ 中國象棋的玩法簡介
一.游戲簡介中國象棋是中國一種流傳十分廣泛的游戲。下棋雙方根據自己對棋局形式的理解和對棋藝規律的掌握,調動車馬,組織兵力,協調作戰在棋盤--這塊特定的戰場上進行著象徵性的軍事戰斗。二、規則介紹以下一些名詞是中國象棋的一些棋盤與棋子的說明:1、棋盤
棋子活動的場所,叫做"棋盤",在長方形的平面上,繪有九條平行的豎線和十條平行的橫線相交組成,共九十個交叉點,棋子就擺在這些交叉點上。中間第五、第六兩橫線之間未畫豎線的空白地帶,稱為"河界",整個棋盤就以"河界"分為相等的兩部分;兩方將帥坐鎮、畫有"米"字方格的地方,叫做"九宮"。2、棋子象棋的棋子共三十二個,分為紅黑兩組,各十六個,由對弈雙方各執一組,每組兵種是一樣的,各分為七種:紅方:帥(1)、仕(2)、相(2)、車(2)、馬(2)、炮(2)、兵(5)
黑方:將(1)、士(2)、象(2)、車(2)、馬(2)、炮(2)、卒(5)其中帥與將、仕與士、相與象、兵與卒的作用完全相同,僅僅是為了區分紅棋和黑棋。3、各棋子的走法說明將或帥
移動范圍:它只能在王宮內移動。
移動規則:它每一步只可以水平或垂直移動一點。士
移動范圍:它只能在王宮內移動。
移動規則:它每一步只可以沿對角線方向移動一點。象
移動范圍:河界的一側。
移動規則:它每一步只可以沿對角線方向移動兩點,另外,在移動的過程中不能夠穿越障礙。馬
移動范圍:任何位置
移動規則:每一步只可以水平或垂直移動一點,再按對角線方面向左或者右移動。另外,在移動的過程中不能夠穿越障礙。車
移動范圍:任何位置
移動規則:可以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動任意個無阻礙的點。 炮
移動范圍:任何位置
移動規則:移動起來和車很相似,但它必須跳過一個棋子來吃掉對方的一個棋子。兵
移動范圍:任何位置
移動規則:每步只能向前移動一點。過河以後,它便增加了向左右移動的能力,兵不允許向後移動。
❻ 中國象棋有幾種玩法分別是怎麼玩的
盛世象棋
如圖,基本規則同象棋,但棋盤有象線和菱形士線,高象點橫線即為河岸線,河中有連線,並加入其他「盛世規則」如下:
1、象的作用加強:[象]在己方象線上可以走兩步和三步格,不能越子,不能過河,[象]的防禦性能有所提高,輔助[炮]的進攻作用也加強,"帥單象炮"基本是必勝"將單士"。
2、士的作用加強:雙方"九宮內"有四個士線交叉點,作用為:標准格中的小斜叉點,簡稱"半格點",這里[士]可斜走半至一格,只有[士]能夠有條件的進出半格點,每個"半格點"周圍有四個"周邊點",當某個半格點的周邊點上有棋時,士不能進入這個半格點,反之當某個半格點上有士的時候,其他棋都不能走到與該[士]半格斜線緊鄰的位置上,除此外,"半格點"再無其他作用和影響力。
半格點的作用,加強了士的防禦性能,士在這里可以轉向改走九宮內菱形線。
3、兵的作用加強:民間有句俗語叫"小卒過河當車使"意思是過河兵卒作用不可小覷,這里為:在敵方河岸線上的過河兵卒,橫向步數不限,相當於車的走法,但是只能吃一步格的棋。
4、將帥運籌帷幄,將(帥)的作用加強:九宮中心是一個核心要位,將(帥)可以主動走到這里,"飛將"這條縱線不在中心點上的敵方將帥。
5、炮的作用加強:
民間形容象棋[炮]的俗語:"炮打一溜煙",來比喻炮發出去的炮彈。
這里為:[炮]在打吃敵棋後的僅限隨即下一步,還可以隔著剛才位置的"炮架"返回剛才騰空的點位。
6、有句諺語"馬跳連環不用車",加強馬規則:如圖,[馬]可以斜隔一子緊鄰連跳(為只跳不能吃子),連跳是斜格緊鄰跳到斜格緊鄰空位,但不能只跳一步,條件規則至少跳兩步,多跳不限,但不能重復來回。
馬跳連環不受蹩腿限制。
其他同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