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傳統村落保護條例

傳統村落保護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7-05 06:48:50

『壹』 農村建房最新政策規定

法律分析:1.新規一:避害選址
新建農房要避開自然災害易發地段,合理地質災害危險區,不在災害易發地段建房。
2.新規二:農房布局
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建設農房,營建左鄰右舍、里仁為美的空間格局,形成自然、緊湊、有序的農房群落。
3.新規三:農房設計水平提升
農房建設要先精心設計,後按圖建造。精心調配空間布局,逐步實現寢居分離、食寢分離和凈污分離。新建農房要同步設計衛生廁所,因地制宜推動水沖式廁所入室。
4.新規四:留住鄉愁
農房建設要尊重鄉土風貌和地域特色,精心打造建築風貌要素。保護並改善村落的歷史環境和生態環境。傳統村落中新建農房要與傳統建築、周邊環境相協調,提升傳統民居空間品質。
5.新規五:農房供水
因地制宜改善供水條件,有條件的地方可將靠近城鎮的村莊納入城鎮供水體系。
6.新規六:生活污水處理
鄉村宜採用小型化、生態化、分散化的污水處理模式和處理工藝,合理確定排放標准,推動農村生活污水就近就地資源化利用。
7.新規七:完善公共設施
盤活利用閑置農房提供公共活動空間,降低公共建築建設成本,拓展村民公共活動場所的提供渠道。鼓勵村莊公共活動場所綜合利用。
8.新規八:農房與村莊建設管理
建立農村房屋全過程管理制度,規范村莊設計與農房設計、建設、使用的行政程序管理,明確責任主體,做到有人管、有條件管、有辦法管。全方位實施職、責、權一體化模式,建立責任追究制度,也就說會按照誰審批的地、誰負責和誰監管的原則,確保農房質量安全到位。另外,還會建立鄉村建設工匠培養和管理制度,完善鄉村建設隊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三條 城市和鎮應當依照本法制定城市規劃和鎮規劃。城市、鎮規劃區內的建設活動應當符合規劃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本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按照因地制宜、切實可行的原則,確定應當制定鄉規劃、村莊規劃的區域。在確定區域內的鄉、村莊,應當依照本法制定規劃,規劃區內的鄉、村莊建設應當符合規劃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鼓勵、指導前款規定以外的區域的鄉、村莊制定和實施鄉規劃、村莊規劃。
第四條 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應當遵循城鄉統籌、合理布局、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和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資源、能源節約和綜合利用,保護耕地等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遺產,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傳統風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並符合區域人口發展、國防建設、防災減災和公共衛生、公共安全的需要。在規劃區內進行建設活動,應當遵守土地管理、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在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中合理確定城市、鎮的發展規模、步驟和建設標准。

『貳』 中國傳統村落的保護措施

2012年4月,由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聯合啟動了中國傳統村落的調查。通過各省政府相關部門組織專家的調研與審評工作初步完成,全國匯總的數字表明中國現存的具有傳統性質的村落近12000個。
2012年9月,由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聯合成立了由建築學、民俗學、規劃學、藝術學、遺產學、人類學等專家組成的專家委員會,評審《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叄』 文化遺產為何如此重要

人們對文化遺產的日益關注,是特定社會經濟條件下的產物,深刻地反映了人們歷史觀和文化觀的轉向,是民族認同感不斷加深的體現。但是,文化遺產范圍的擴大,不代表保護和傳承的問題就解決好了。比如最近幾年流行的工業廠房改造,模式大同小異,大都是將原有廠房進行整飭改造、粉飾一新,然後引入文化創意、餐飲、購物等業態進行充實。其實,廠房改造並無不可,它在一定程度上盤活了廢棄的場所和空間。然而問題也恰恰出在這里,文化遺產保護的直接目的就是保留原有的歷史信息。

在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中,無論是從哪一個學科和行業出發,我們最終要達到的目的,不是讓文化遺產成為一個個當下時興的IP(知識財產),被市場和學術快速消費掉。事實證明,對於大部分文化遺產來說,這條路並不好走。在物質生活漸趨豐裕的今天,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大方地承認,文化遺產之於我們最大的意義就是一種精神的意義,這實際上就是文化自信的體現。文化遺產首先滿足的是人類的精神需求,它承載著的是人們的想像力與前進的信念。真正支撐我們走下去的往往是蘊藏在文化遺產中的精神力量,而這種精神力量反過來才會真正促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

來源:人民日報

『肆』 為了保護非遺和傳統文化,你覺得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1.建議文物局改為文化遺產局
第一是要盡快出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實施條例》;第二是建議文物局改為文化遺產局;第三是有條件的地方建立非遺館,沒有條件的將非遺項目納入現有博物館。改文物局為文化遺產局,既解決了非遺保護機構的設置問題,又有利於將兩種形態的文化遺產統籌保護、全面展示和協調利用。
2.增加財政補貼解決傳承人問題
與韓國、日本等國家相比,我國對非遺傳承人的財政支持力度還存在欠缺。目前國家級傳承人每人一年有10000元補貼,地方級傳承人每年補貼為4000元-5000元,僅靠財政支持還無法滿足他們的基本生存需求。特別是有的地方領取補貼手續繁瑣,一些生活在農村的傳承人難以全部達到要求,領取補貼非常不便。
一方面要提高非遺傳承人的社會地位、增加補貼幅度,並在社會公共服務方面為他們提供優待政策;另一方面,要加強與高等教育、專業研究機構的合作,打通非遺技藝傳承與學歷教育的通道,解決傳承人和專業人才的就業問題。
3.培育非遺的生存土壤
川劇要進學校、下基層,培育非遺的生存土壤。建議試點建立公私融合的混合體制學院,打破目前師范院校分學科分專業的教育體系,實行以藝術教育為主的全科教育,專門培養適應鄉村教育狀況的一專多能的「全科型老師」。
倡導我國的古村落保護,非遺保護一定要和孕育它的傳統村落保護結合在一起。
4.最主要的還是觀念問題
日本人重視工藝的傳承,靠著一種手藝就能生活得很好,每一項無形文化財產的後邊都有一個團隊,幫助傳承人認識身上的文化。所以我覺得非遺保護最主要還是觀念問題,是把非遺當成寶貝還是負擔。只有把非遺當成寶貝,當成貴族來養,才能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得以流傳。
對於目前存在的文化代溝問題,也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個是從小學開始,把當地的非遺編進小學教科書,培養孩子們的鄉土情結,另一方面對於一些藝術性很強的非遺,應該鼓勵其傳承人辦培訓班,同時政府給予經費、宣傳等方面的激勵。

『伍』 火村的歷史古跡尋根:

一、生命之源——百年西泉古井
水由井而生,水是生命之源。西泉古井坐落在火村花廳西井街內,佔地雖然只有約八、九平方米,卻沉澱了百年的歷史。井邊豎立一塊約七十公分高、五十公寬的碑塊,碑上鐫刻四個紅色大字——「西泉古井」,右邊旁刻著「咸豐元年仲冬吉旦」。俯看,井水清澈可見,飲之,清泉沁人心脾,取水泡茶,清爽甘甜,這正是古井獨特所在。小孩從古井提水戲弄,村婦打水洗衣,好不熱鬧。
我們走近井旁,與洗衣服的鍾嬸交談起來,傾聽她與古井的故事,這位已70多歲老人說:「解決火村花廳村、崗頭園村人民喝水難問題,古井功不可沒。當年兵荒馬亂、戰火紛飛的時候,老百姓飢一餐飽一餐,窮苦人家只能用古井水沖茶吃木薯充飢,苦苦養育幾個兒女」。
不管戰爭年代、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科學發展建設新農村,西泉古井始終是火村人民生命之源。時代變遷,房屋越建越多,古井水清甜依然。雖然現在社區居民都用上自來水,但村民還是喜歡用古井水洗衣服、用古井水幫小孩洗澡。
西泉古井,這是火村人永遠的遺產。
二、期待重修顯輝煌——西約廟
沿著雜草小徑,來到西約廟,廟宇天井很小,建築簡單,但它供奉的卻是洪聖大王,記載著關姓與鍾姓的一段歷史淵源。
原來,該廟本來是關水村的祠堂,當時全村人都姓關,由於舊時兵災賊多,水旱澇荒等種種原因,村散了,人走了,村民決定把祠堂賣給鍾姓崗頭園村人,因此改名為洪聖古廟,又稱西約廟。該廟在清朝乾隆和光緒年間曾兩次重修。由於日久失修,該廟現已斷瓦灰落,雜草圍繞,若不重修,西約廟將消失。重修已有四百多年歷史的西約廟,再現古廟的歷史輝煌,是火村人的心願。
三、朝廷尚書 衣冠還鄉——南園湛氏夫婦墓
湛若水又叫湛甘泉,他是明朝三部尚書(現副總理稱呼),火村崗頭園的鍾南園與新塘鎮湛若水有著血緣關系。湛氏夫婦之墓安於火村小朗舊村處,墓穴陰深,聽聞崗頭園村村民想子孫考取官名,便去上香祈福。但目前這里也因日久失修,一片凄涼景象。
四、蘿崗火村花廳坊被列為《廣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中的傳統村落。
傳統村落是指擁有物質形態和非物質形態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的村落。
2009年8月13日,火村花廳坊被廣州市蘿崗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傳統古村落,2011年12月25日掛牌,目前這塊寫有「蘿崗區保護古村落火村花廳坊古村落」的牌子被懸掛於花廳坊前的水塘北側中街的房屋牆壁當眼處。
2014年12月18日,正式實施的《廣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將火村花廳坊列入傳統村落保護。
本月19日,提交廣州市人大常委會一審的《廣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也首次將傳統村落納入重點保護。傳統村落應當在村莊規劃或者控制性詳細規劃中提出整體格局和歷史環境要素的保護措施;傳統村落核心保護范圍內的新建、改建、擴建等建設活動,不得改變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
根據2012年12月12日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聯合發文「關於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的指導意見」,保護發展傳統村落要實行「整體保護」。
在「改善村落生產生活條件」一節中強調「禁止大拆大建古村」。
而在《名城保護規劃》傳統村落保護措施一節中,要求「重點保護傳統格局、歷史風貌和空間尺度,保護與村落相互依存的自然環境、景觀與視線通廊。」「保護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築、傳統風貌建築,嚴禁大規模的拆除,新建建築高度、體量和色彩應與傳統風貌相協調。」
據了解,目前火村共有已認定的不可移動文物以及最新普查的不可移動文物、傳統風貌建築線索十餘處。
火村花廳坊是比較有特色的廣府古村落。其風貌主要體現在:沿街幾座祠堂的紅磚山牆以及橫縱街巷的開敞式排水系統;另外,舊民居保留了豐富的歷史信息。比如,窮人建的民居,是夯土牆;稍微有錢一點是「金包銀」(即外皮牆體用磚或石砌,內牆體用土坯或夯土的砌法);最富有的房子就全部用青磚及屋頂密桁。
這里文物保護單位有十幾處,傳統風貌建築成片,排列有序,成一定規模。古建築包括祠堂、書室、民居、巷門,類型算豐富。值得注意的是傳統民居入口用具嶺南特色的插拱支承懸挑門檐,插拱造型仿人體手臂的肌肉。
古村平面格局基本保留,但近幾年「搶建」的十幾棟四層以上的民居已經破壞了古村空間格局。新建樓房已經遮擋了水塘與後山之間的視線通廊。
和廣州其他古村落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建築(包括清初建築)大量使用紅磚。廣東只有吳川湛江沿海地區古村落多用紅磚。
由於不少房子是生土建築,為了防雨而採用懸山頂也是這里的特點。珠三角地區的房子多是青磚牆,不怕雨淋但要防風,一般採用硬山頂。
火村花廳坊是已公布的廣州市傳統村落,必須按照《廣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第三十九條的7款保護措施執行。其中最關鍵的是第(3)款:」傳統村落應重點保護傳統格局、歷史風貌和空間尺度……」。如果這些被破壞了,其他各款就難以實現。所以,目前首先是制止個別村民搶建三層以上的多層建築,如果控制不了,傳統村落的空間格局和歷史風貌就被破壞,就不是名副其實的傳統村落了。所以,傳統村落強調的是整體保護,而不是個別建築的保護。
鼓勵村民修復或重建,恢復居住功能
如果火村花廳坊需要在改造中「整體保護」,如何滿足《廣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重點保護傳統格局、歷史風貌和空間尺度,保護與村落相互依存的自然環境、景觀與視線通廊」的要求?
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湯國華認為,這里房子質量比較差,維修要花大功夫。如果保留古村,要根據情況區別對待:質量好的房子就修繕;倒塌的房子要重建。重建不一定要建回清代模樣,一是可以保留門廊的插拱、挑檐、石門套的特色,紅磚、青磚、石板、石腳可以繼續使用;二是原來三間兩廊的民居格局可以隨著時代發展而有所改變,原來清代民居是一層,重建可以建兩層或者兩層半,可在二樓天面加陽台,梯屋用傳統坡屋頂。也可以相鄰的民居打通,改善室內空間。
他認為政府主導,村民改善家園,重建家園,是古村落活化的必由之路。建議政府鼓勵村民把舊房子修好或重建,恢復和改善居住功能。如果房子建得好,村民是願意搬回裡面住,這考驗政府的智慧和設計者的功力。可以先做試點,再全面推廣。水塘周邊可以局部恢復原來的農田生態景觀,種禾、種橙、種花木。後山恢復風水林。古村落和周邊高樓之間要有過渡區,這個隔離帶可做綠地、公園。
不應由開發商設計師主導改造方案
正在珠三角做兩個傳統村落改造規劃的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系主任王世福教授則首先質疑:「『三舊』改造本來就不應簡單地把舊村、舊城列進來,實行單一經濟目標、粗放的拆舊建新的物質性改變,因為舊村、舊城具有復雜的產權關系,承載深厚的非經濟價值。」
另一方面,他又指出,在沒有處理好傳統形態與現代生活的關系時,比如古建築應當怎麼利用,傳統居住功能為何難以延續,新的用途對傳統形態的改變程度等,應採取慎重擱置的態度,對舊村、舊城以物質性維持和修繕為主。
至於古建築的修繕,他認為,要重視利益相關者比如業主與保護優先的價值判斷之間的協調,如果業主不願意修,而政府未有足夠的資源投入與保護的目標相匹配時,也應慎重擱置,適當鼓勵公益性的功能活化,對於商業性的活化則不宜。
結合他正在做的傳統村落改造更新,他說:「改造強調的是物質性拆建,而更新則應更突出社會進步的過程,即不應由開發商、政府或設計師的外部力量來主導。應該鼓勵村民業主充分討論舊村承載的歷史與未來可能的多種結果,這種討論需要兩到三代人來參與,如何「傳承」是其核心,由此,村民以共識來決定如何拆舊,如何建新。
五、波羅誕
波羅誕又稱波羅燴。火村波羅誕為每年(農歷)二月十二日。該誕主要是為了祭拜 洪聖大王。在這一天到來的前幾天,家家戶戶包粽子,當地人稱之為(裹粽)。做好之後,都會在門口煮粽子(煲粽)。因為以前的人沒有什麼東西吃,所以一包就包很多的粽子,掛在家裡,親戚朋友來到火村探望村裡人(當地人稱為看燴)的時候拿來吃,以前還有像南海神廟類似的儀式,而且還有戲劇等表演,非常熱鬧。而現在有可能是由於西約廟的失修,傳統文化逐漸的消失了,實在令人惋惜。
起源傳說:
火村波羅誕和南海神廟波羅誕有著歷史的淵源。傳說南海神廟有一位官員的女兒要嫁到火村,而官員的女兒卻不希望嫁到火村,於是官員就問女兒,為什麼不希望嫁到火村呢?女兒就回答說,火村什麼熱鬧的節日都沒有,又沒有什麼好玩的東西,就連波羅誕都沒有。於是她的父親說,我們這里有幾個正誕,你想過波羅誕,那麼我給一個誕給他們,不就有了。於是官員把農歷的二月十二日給了火村作為波羅誕,於是女兒便答應了嫁到火村來。

『陸』 如何保護傳統文化

一、首先就是要構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

1、一是要審視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2、二是要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價值。

3、三是要堅守住傳統文化的基本元素。

4、四是要建立傳承的保障機制。

二、傳承傳統文化的精神理念,進行系統性的文化教育

既包括由國家組織的小學、中學、大學及以上的國民教育,也包含了具備基礎教育功能和高等教育功能的非行政教育。制定相關教育制度,將傳統文化融入日常教育,保障教育階段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

三、結合當前新時代的要求,賦予傳統文化現代意義

結合當前新時代的要求,對傳統文化賦予現代的意義,推動文化創新發展,對傳統文化做出當代表述,為文化發展開辟出更大的空間。

只有調整適應當前時代的變化,推進傳統文化創新創造,才能使得優秀傳統文化始終與當代文明相互映襯,相互協調,成為新時代的新動力。

(6)傳統村落保護條例擴展閱讀

當代中國文化之間存在割裂現象,傳承與弘揚方式較為單一

1、全球經濟、文化交融發展,外來文化的影響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這對我國傳統文化形成了強烈的沖擊。特別是在一些青少年群體中,存在盲目追求西方文化,鄙棄民族文化的現象。

2、二是對優秀傳統文化認知存在偏差。廣大群眾的文化敬畏感逐漸喪失,也導致了整個社會的文化素養集體退步,對傳統文化的珍視感日益減弱。

3、三是傳統文化沒有與當代文化有機結合。對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解讀不夠,使得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出現割裂現象。

4、傳承手段較為單一。一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中,社會參與度不高,多是由政府實施的傳統文化「包辦傳承」。

『柒』 城鎮戶籍子女可依法繼承農村宅基地上的房屋

2月1日,《江西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通過政府官網正式對外發布。
據悉,該《條例》剛剛由1月30日閉幕的江西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這是我省第一部由省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的實體性法規,將於3月1日起實施。
記者注意到,《條例》分為十章,依次為總則、產業發展、生態宜居、鄉風文明、鄉村治理、城鄉融合、人才支撐、保障措施、法律責任、附則共六十五條,主要對鄉村振興的工作機制、目標要求、城鄉融合舉措、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了具體的規定。
本《條例》所稱鄉村,是指城市建成區以外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特徵和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綜合體,包括鄉(民族鄉、鎮)、村(含行政村、自然村)等。

《條例》部分截圖
關鍵詞:產業發展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耕地
《條例》指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堅持科技興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動農業對外開放,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實現農業高質量高效益發展。
《條例》明確,落實糧食安全省級黨政主要領導責任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保障糧食、生豬、蔬菜、油料、水產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條例》要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落實國家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和農用地分類管理制度,依法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耕地,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確保耕地總量不減、質量提高。實施高標准農田建設,健全管護機制,已建成的高標准農田應當劃為永久基本農田。
禁止非法種植轉基因農作物
《條例》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農業產業規劃,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因地制宜發展優質稻、蔬菜、果業、茶業、水產、畜禽、中葯材、油茶、花卉苗木、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等特色產業,推動富硒農業、林下經濟發展,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條例》要求,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利用,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運用,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國務院《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禁止非法種植轉基因農作物,禁止非法生產、經營和非法為種植者提供轉基因農作物種子,禁止非法生產、加工、經營轉基因食用農產品。
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和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條例》指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推進農產品產地加工和副產品綜合利用,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和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延伸產業鏈,做強做優做大農產品加工業。
因地制宜推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建設。有條件的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發展農產品加工項目,建設產業強鎮。統籌農產品生產地、集散地、銷售地批發市場布局,加強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和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拓展農產品電子商務銷售渠道,培育和壯大鄉村電子商務市場,推動農產品網路銷售。支持農業龍頭企業、供銷合作社、郵政企業、農業服務企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開展農資供應、土地託管、代耕代種、統防統治、烘乾收儲等農業生產性服務。
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平台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
《條例》指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平台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加強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產品研發和農業知識產權保護,提高農業裝備製造能力。
加強農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應用,鼓勵企業、大專院校、科研機構、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開展農技推廣服務,鼓勵農技人員進入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提供技術增值服務並合理取酬。支持農業機械研發、生產和推廣應用,扶持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發展。統籌推進數字農業農村建設,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農業農村領域的運用,建設智慧農業。
《條例》提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發展特色農業、休閑農業、鄉村旅遊、康養、鄉村手工業、綠色建材等鄉村產業,拓展農民增收空間,促進農民穩定增收,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關鍵詞:生態宜居
農產品生產經營中不得使用禁用農葯獸葯
《條例》指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農村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建設,推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優化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施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加強水生態保護和修復,推進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加強濕地保護和水土保持,推進鄉村森林護綠提質,實施國土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改善鄉村生態環境。建立健全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加大對重點生態功能區補償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條例》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推進農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禁止將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產業、企業向農村轉移;禁止將城鎮垃圾、工業固體廢物、未經達標處理的城鎮污水等向農村轉移;禁止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向農用地排放重金屬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禁止將有毒有害廢物用作肥料或者用於造田和土地復墾。
《條例》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鼓勵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推進農業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有機肥替代化肥、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廢棄農用薄膜和農葯包裝廢棄物等農業固體廢棄物回收處置。農產品生產經營中不得使用國家和本省禁用的農葯、獸葯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質,不得違反農產品質量安全標准超劑量、超范圍使用農葯、獸葯、肥料、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
加強農建特色風貌塑造,推廣體現地域特點的農房
《條例》要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因地制宜統籌村莊布局,完善村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建立健全農村基礎設施及村莊環境長效管護機制。統籌建立完善涵蓋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等環節的農村住房建設管理和服務體系,落實抗震、防洪、防火、防雷電等安全措施,保障農村住房安全。
加強地方農村建築特色風貌塑造,推廣體現地域特點、民族風情、文化特色和鄉土風格的農房設計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條例》明確依法賦予鄉鎮人民政府行使查處農村非法佔用土地建住宅行為的行政執法權。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充實農村建房管理力量,完善宅基地和農村建房審批監管制度,依法開展農村宅基地審批、建房審批管理和批後監管及服務,依法整治違法違規建房。
關鍵詞:鄉風文明
引導村民依法破除婚喪喜慶大操大辦、高價彩禮等陋習
《條例》要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和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提升農民精神風貌和農村社會文明程度。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豐富農民精神文化和體育生活,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鼓勵開展農村志願服務活動,建設誠信鄉村。
鼓勵基層自治組織引導村民依法制定村規民約,推進移風易俗,破除婚喪喜慶大操大辦、高價彩禮、厚葬薄養、散埋亂葬等陳規陋習,抵制非法宗教活動和賭博行為,倡導現代文明婚喪禮俗新風,推行綠色文明殯葬。
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傳統美德,鼓勵文明用餐,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反對浪費。
保護和傳承傳統工藝、中醫葯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條例》明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推動基層文化、體育、廣播電視等設施的統一管理、綜合利用,保障正常運行;加強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的數字化和網路建設,提升服務效能,豐富鄉村文化生活。
推進文化惠民工程,開展農村群眾性文化體育、節日民俗等活動,支持創作反映農民生產生活和鄉村振興實踐的優秀文藝作品,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鄉村公共文化產品供給,滿足鄉村居民基本文化需求。
《條例》提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農業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紅色名村、傳統村落、民族村寨等保護利用,挖掘優秀農耕文化的內涵,發揮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眾、淳化民風等方面的作用。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護和傳承鄉村表演藝術、民間文學、傳統工藝、中醫葯、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鼓勵建設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傳承場所,推動優良鄉村傳統工藝傳承發展。
關鍵詞:鄉村治理
保證村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協商、決策、管理、監督
《條例》提出,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
引導基層自治組織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村民自治機制,保證村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基層自治組織應當創新多層次基層議事協商形式,引導農村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治理。健全村務監督機制,推行和規范村務公開,激勵村民參與村務管理和鄉村建設。
因地制宜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增加村集體收入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明晰農村集體產權歸屬,維護農民集體成員權利,創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形式和運行機制,加強農村集體資產、資金、資源的監督管理。
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建立健全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人員報酬與村集體經濟效益掛鉤的激勵機制,因地制宜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增加村集體收入。
建設覆蓋鄉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和鄉村調解組織
與此同時,《條例》要求,鄉鎮人民政府以及基層自治組織應當建立健全鄉村道德激勵約束機制。縣級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廣泛開展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培養農村法律明白人,深化法治鄉村示範建設,推進鄉村依法治理;建設覆蓋鄉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和鄉村調解組織,建立健全鄉村矛盾糾紛預防調處化解機制,完善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農村公共安全體系,加強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建設防汛抗旱、防震減災、森林防火、防雷電、生態環境治理等防災減災工程。
關鍵詞:城鄉融合
強化縣域綜合服務能力,把鄉鎮建成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
《條例》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強化縣域綜合服務能力,把鄉鎮建成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
應當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協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統籌謀劃城鄉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社會保障、公共服務、資源能源、生態環境保護等布局,推動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促進城鄉基礎設施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護,推進農村道路交通、水利、供水供電、能源、廣播電視、通信網路、物流、垃圾污水處理、應急管理等基礎設施建設,保障鄉村發展需求,滿足農民生產生活需要。
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
《條例》指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促進公共教育、就業服務、醫療、文化、體育、養老、育幼、運輸服務等資源向農村傾斜,逐步建立健全城鄉一體、全民覆蓋、均衡發展、普惠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推進服務資源整合,完善村級便民服務設施和綜合信息平台,推動贛服通等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台向農村延伸。
優先發展鄉村教育事業,統籌規劃、合理調整農村基礎教育學校布局,改善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達到省定辦學標准。加大公辦幼兒園建設力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扶持力度,提高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平,推動鄉村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發展。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城鄉共享。
依法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
《條例》要求,省人民政府應當完善支持政策,根據農業轉移人口實際進城落戶以及市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情況測算分配轉移支付資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促進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民自願有序進城落戶,依法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推進取得居住證的農民及其隨遷家屬持居住證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落實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幫扶機制,保持財政投入力度穩定,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關鍵詞:人才支撐
選拔熟悉農業農村工作的幹部充實到各級領導班子
《條例》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採取措施,加強對農業農村人才隊伍的教育培訓和創業指導,開發和引進農村人力資源,推動智力、技術、管理等各類要素下鄉,完善扶持政策,支持社會力量培育鄉土人才。
加強農業農村工作幹部隊伍的培養、配備、使用和管理,選拔熟悉農業農村工作的幹部充實到各級領導班子,拓寬農業農村工作幹部隊伍來源渠道,落實關愛激勵政策和容錯糾錯機制,鼓勵幹部改革創新、擔當實干,建設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業農村工作幹部隊伍。
《條例》提出,建立健全從優秀村組織負責人、選調生、大學生村官、鄉鎮事業編制人員中選拔鄉鎮領導幹部,從優秀村幹部中考錄鄉鎮公務員、招聘鄉鎮事業編制人員機制,支持從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務工經商返鄉能人、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中培養選拔村級組織班子成員。
《條例》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統籌縣鄉機關工作人員待遇標准,保障鄉鎮機關在編在崗公務員、事業編制人員年均工資收入高於縣直機關同職級人員水平。按照規定合理確定並落實村幹部工作報酬,保障正常離任村幹部生活補貼。
城市中小學教師晉升高級職稱應有農村或者基層工作經歷
《條例》指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加強農村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建設。培養農村全科醫生,充實鄉鎮衛生院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推行鄉村醫生鄉聘村用,保障合理待遇,支持和引導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按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培養專兼職相結合的鄉村文化工作隊伍,建立健全鄉村文化志願服務體系,培育鄉村文化本土人才,發展鄉村文藝團隊。
此外,《條例》要求,縣級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基層農村經營管理和農技推廣隊伍建設,加強培訓,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實施崗位激勵。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培養高素質農民,扶持培養紮根鄉村、服務農業、帶動農民的農業農村實用人才,組織開展農民職稱評審。建立健全城鄉人才流動機制,引導和激勵各類人才向農村流動,依託農業龍頭企業、重大農業項目建設人才創業平台,支持大學生、退役軍人、企業家等到農村幹事創業,支持國家工作人員、城市教師、醫生、科技人員、文化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社會工作者等專業人才到鄉村定期服務、退休返鄉參與鄉村建設。城市中小學教師、執業醫師晉升高級職稱前應當有一定年限的農村或者基層工作服務經歷。
允許各類返鄉下鄉人才在符合國家農村宅基地管理規定和相關規劃的前提下和當地農民合作改建自住房,具體管理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關鍵詞:保障措施
統籌更多財力向鄉村振興傾斜
《條例》指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鄉村振興戰略財政投入優先保障和持續增長機制,強化主體責任,構建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統籌更多財力向鄉村振興傾斜,財政投入總量持續增加,保障財政投入與鄉村振興目標相適應。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的有關專項資金、發展基金應當按照規定加大對鄉村振興的支持,提高財政支農政策和資金使用的科學性、精準性和有效性。
農村宅基地上的房屋依法可以由具有城鎮戶籍的子女繼承
《條例》指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法保障農民建房用地需求,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嚴格控制新增宅基地佔用農用地,禁止違法買賣宅基地。在自願、有償的前提下,鼓勵農戶向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農戶轉讓宅基地。
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實現形式,探索建立對增量宅基地集約有獎、存量宅基地退出有償制度。農村宅基地上的房屋依法可以由具有城鎮戶籍的子女繼承並按照規定辦理不動產登記。
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被征地農民多元化保障機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依法徵收集體土地的,可以在符合規劃用地條件下預留被征地面積一定比例的土地,作為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建設用地。
省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調整土地出讓收益城鄉分配格局,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比例,集中支持鄉村振興重點任務。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實行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考核本級人民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下級人民政府及其負責人完成鄉村振興目標情況,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各級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應當將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列入年終述職內容。
關鍵詞:法律責任
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鄉村振興工作職責依法給予處分
《條例》明確,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有關組織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其上級機關或者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鄉村振興工作職責的;未按照規定撥付、使用鄉村振興相關財政資金,截留、挪用、侵佔鄉村振興相關專項資金、基金或者補貼資金的;虛報、瞞報、拒報或者偽造、篡改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以及相關數據的;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
違反農產品質量安全、生態環境保護、土地管理等有關法律、法規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來源:大江網)

『捌』 懷化市傳統村落保護條例規定

法律分析:《懷化市傳統村落保護條例》經2019年9月27日懷化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通過,2019年11月28日湖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批准。

法律依據:《懷化市傳統村落保護條例》

第一條 為了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傳承優秀文化遺產,合理利用傳統村落資源,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列入國家保護名錄的中國傳統村落的保護和利用,適用本條例。傳統村落保護范圍內涉及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歷史文化名村保護的,依照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歷史文化名村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三條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傳統村落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將保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根據實際情況優先落實規劃編制和搶救性保護經費。

『玖』 龍岩市長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長汀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繼承和弘揚優秀歷史文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國務院《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和《福建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長汀歷史文化名城的規劃、保護、管理和利用等活動。

長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點是歷史城區,包括現存汀州古城牆及其遺址所圍合的原汀州古城,以及汀江東畔的水東街歷史文化街區,並適當向外拓展,具體范圍由長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確定並公告。

長汀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對象包括三山(卧龍山、拜相山和南屏山)、兩水(汀江和西河)、一軸(城市中軸線)、三圈(城牆圈、卧龍山南盆地圈和周邊山巒圍合圈)的城址環境,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環水抱的城池格局,由東大街、水東街、店頭街、南大街組成的歷史文化街區和汀州試院歷史風貌區等歷史城區的整體格局與風貌,以及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築、傳統風貌建築、古樹名木、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其他具有保護價值的對象。

長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范圍內的文物、歷史建築、古樹名木、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的保護,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長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應當遵循科學規劃、嚴格保護、合理利用、協調發展的原則,正確處理經濟社會發展與歷史文化保護的關系,保持、延續歷史文化名城的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保護與其相互依存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維護歷史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建設既能延續傳統文化,又能滿足現代城市功能需求、適應現代生活需要的歷史文化名城。第四條市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負責對長汀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管理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並根據實際情況依法給予相關政策支持。

長汀縣人民政府(以下簡稱縣人民政府)負責長汀歷史文化名城的規劃、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並將其納入長汀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做好本轄區內的長汀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和管理工作。第五條縣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編制長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利用相關國土空間規劃並監督實施。

縣人民政府文化和旅遊(文物)主管部門負責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的監督管理。

縣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的普查調查、申報認定、名錄管理等的具體工作。

縣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市場監督管理、公安、發展和改革、財政、水行政、民政、林業、交通運輸等部門以及消防救援機構和市生態環境派出機構,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長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相關工作。

歷史文化名城所在的村(居)民委員會協助當地人民政府做好長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有關工作。第六條縣人民政府長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機構(以下簡稱名城保護管理機構),具體負責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利用和日常管理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貫徹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

(二)負責牽頭組織編制和申報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利用專項規劃,並研究制定相關實施方案;

(三)會同有關部門編制、申報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資金,並監督專項資金的使用;

(四)組織審核歷史文化名城的業態規劃,審核街肆景觀、店牌店招設計等方案,審核歷史文化名城工程建設方案,並對實施情況進行監督;

(五)協調並配合有關部門查處違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定的違法違規行為;

(六)參與編制利用歷史文化名城資源的旅遊規劃,組織開展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品牌創建,開展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利用宣傳、交流、研究工作,收集、整理、編撰相關文史資料;

(七)負責組織編制和調整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名錄,建立完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名錄資料庫;

(八)指導歷史文化名城行業人才隊伍建設、考核,對從業人員開展教育培訓;

(九)縣人民政府賦予的其他職責。第七條長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機構設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

專家委員會由規劃、房屋、建築、園林、文化(文物)、旅遊、宗教、歷史、地名、民俗、法律和傳統工藝等方面的專家組成,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名錄、保護規劃、保護措施、建設管理等事項進行論證,並提供保護管理對策建議。

熱點內容
國有企業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 發布:2025-01-22 17:29:17 瀏覽:398
2017勞動法補貼 發布:2025-01-22 17:23:24 瀏覽:63
小學生道德發展 發布:2025-01-22 16:47:07 瀏覽:412
新婚姻法女方多少歲 發布:2025-01-22 16:47:07 瀏覽:909
刑法66條 發布:2025-01-22 16:20:00 瀏覽:677
共青團工作條例 發布:2025-01-22 15:53:24 瀏覽:418
九江法院位置 發布:2025-01-22 15:45:06 瀏覽:734
聯考法律碩士國家線 發布:2025-01-22 15:38:07 瀏覽:508
公司法電影 發布:2025-01-22 15:10:56 瀏覽:871
審理法官是什麼 發布:2025-01-22 15:05:27 瀏覽: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