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河道管理條例
⑴ 江西省河道管理條例(2001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發揮江河湖泊的綜合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滯洪區)。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長江河段和其他跨省河道的管理,國家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開發利用河道的水、土等資源和整治河道、防治水害,應當服從流域綜合規劃和防洪的總體安排,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求效益,促進各項事業的發展。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是本行政區域河道的主管機關(以下簡稱河道主管機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設立的河道管理機構隸屬同級河道主管機關領導。各級堤防管理單位歸口同級河道主管機關管理。第五條河道管理范圍按下列原則確定:有堤防的河道為兩岸堤防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區、堤防及護堤地,其中有堤防的湖泊以提防護堤地外緣為界,包括周邊界之內的水域、洲灘、出入湖水道;無堤防的河道按歷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設計洪水位確定。
河道的具體管理范圍未劃定或者需要變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機關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並立樁定界。第六條河道管理實行按水系統一管理和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各級河道主管機關按下列分工實施管理:
(一)本省行政區域內的長江河段和其他跨省河道,由省河道主管機關根據流域統一規劃實施管理。
(二)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和鄱陽湖由省河道主管機關實施管理。
(三)本省跨行政區域的河道,由上一級河道主管機關實施管理。
(四)其他河道由所在地河道機關實施管理。
河道主管機關可以委託河道管理機構或者下一級河道主管機關實施管理。
省管河段的具體范圍由省河道主管機關劃定。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必須加強對河道管理工作的領導,及時處理河道管理方面的重大問題。河道防汛抗洪和清障工作實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河道堤防安全和參加防汛搶險的義務。第二章河道整治與建設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河道主管機關應當根據規劃,合理安排對河道整治與建設的投入,積極組織興建河道整治工程,加強對蓄洪區、滯洪區、水庫以及江河堤防等防洪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增強防洪能力。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機關應當根據流域綜合規劃和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通航標准及其他有關技術要求,按河道管理許可權編制河道整治與建設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河道主管機關備案。第十條河道的整治與利用以及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進行建設,應當服從河道的整治規劃,保持河勢穩定和行洪、航運的通暢。第十一條在進行河道整治時,涉及航道的,應當兼顧航運的需要,並事先徵求交通部門對有關設計和計劃的意見。
交通部門進行航道整治,應當符合防洪安全要求,並事先徵求河道主管機關對有關設計和計劃的意見。第十二條禁止圍湖造田和修建填湖工程。已經建成的圍湖、填湖工程,列入平退規劃的應當予以平退,保留的應當按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進行治理;對於危害防洪安全的圍湖工程和影響行洪的建築物及設施,按照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由防汛指揮機構責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指揮機構組織強行清除,所需費用由設障者承擔。第十三條在跨行政區域的邊界河道修建排水、阻水、引水、蓄水等水工程以及河道整治工程,必須經上一級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第十四條在河道管理范圍內興建工程或者進行其他作業活動,需破挖大堤或者損害其他河道工程時,應當報告堤防管理單位,並經有管轄權的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工程施工必須接受堤防管理單位及其上級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竣工後必須按原標准修復並接受河道主管機關的安全管理。第十五條河道管理范圍內的建設項目,依法須經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的,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的河道分級管理許可權,經相應的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第十六條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的管理,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建設單位編制立項文件時,必須按河道管理許可權向河道主管機關提出申請,並提供必要的分析論證資料。
(二)經批準的建設項目開工前,建設單位應當將批准文件和施工安排報送河道主管機關,由河道主管機關出具同意開工的審核意見後,方可辦理開工手續。
(三)建設項目施工期間,河道主管機關應當對其是否符合同意書的要求進行檢查,被檢查單位應當接受監督,如實提供情況。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以及施工安排作較大變動時,應當事先徵得河道主管機關同意。出現涉及江河防洪和建設項目安全方面問題時,河道主管機關應當及時提出處理意見,建設單位必須執行。
(四)建設單位應當在建設項目驗收60日前將有關文件資料報送河道主管機關,竣工驗收應當有河道主管機關參加。經河道主管機關檢查合格,工程方可啟用。
建設單位在報送項目立項文件時,必須附有河道主管機關的審查同意書,否則計劃主管部門不予審批。
⑵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2011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發揮江河湖泊的綜合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滯洪區)。
河道內的航道,同時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第三條開發利用江河湖泊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求效益,服從防洪的總體安排,促進各項事業的發展。第四條國務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門是全國河道的主管機關。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門是該行政區域的河道主管機關。第五條國家對河道實行按水系統一管理和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遼河等大江大河的主要河段,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重要河段,省、自治區、直轄市之間的邊界河道以及國境邊界河道,由國家授權的江河流域管理機構實施管理,或者由上述江河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河道主管機關根據流域統一規劃實施管理。其他河道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市、縣的河道主管機關實施管理。第六條河道劃分等級。河道等級標准由國務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第七條河道防汛和清障工作實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機關以及河道監理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加強河道管理,執行供水計劃和防洪調度命令,維護水工程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第九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河道堤防安全和參加防汛搶險的義務。第二章河道整治與建設第十條河道的整治與建設,應當服從流域綜合規劃,符合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通航標准和其他有關技術要求,維護堤防安全,保持河勢穩定和行洪、航運通暢。第十一條修建開發水利、防治水害、整治河道的各類工程和跨河、穿河、穿堤、臨河的橋梁、碼頭、道路、渡口、管道、纜線等建築物及設施,建設單位必須按照河道管理許可權,將工程建設方案報送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後,方可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履行審批手續。
建設項目經批准後,建設單位應當將施工安排告知河道主管機關。第十二條修建橋梁、碼頭和其他設施,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所確定的河寬進行,不得縮窄行洪通道。
橋梁和棧橋的梁底必須高於設計洪水位,並按照防洪和航運的要求,留有一定的超高。設計洪水位由河道主管機關根據防洪規劃確定。
跨越河道的管道、線路的凈空高度必須符合防洪和航運的要求。第十三條交通部門進行航道整治,應當符合防洪安全要求,並事先徵求河道主管機關對有關設計和計劃的意見。
水利部門進行河道整治,涉及航道的,應當兼顧航運的需要,並事先徵求交通部門對有關設計和計劃的意見。
在國家規定可以流放竹木的河流和重要的漁業水域進行河道、航道整治,建設單位應當兼顧竹木水運和漁業發展的需要,並事先將有關設計和計劃送同級林業、漁業主管部門徵求意見。第十四條堤防上已修建的涵閘、泵站和埋設的穿堤管道、纜線等建築物及設施,河道主管機關應當定期檢查,對不符合工程安全要求的,限期改建。
在堤防上新建前款所指建築物及設施,必須經河道主管機關驗收合格後方可啟用,並服從河道主管機關的安全管理。第十五條確需利用堤頂或者戧台兼做公路的,須經上級河道主管機關批准。堤身和堤頂公路的管理和維護辦法,由河道主管機關商交通部門制定。第十六條城鎮建設和發展不得佔用河道灘地。城鎮規劃的臨河界限,由河道主管機關會同城鎮規劃等有關部門確定。沿河城鎮在編制和審查城鎮規劃時,應當事先徵求河道主管機關的意見。第十七條河道岸線的利用和建設,應當服從河道整治規劃和航道整治規劃。計劃部門在審批利用河道岸線的建設項目時,應當事先徵求河道主管機關的意見。
河道岸線的界限,由河道主管機關會同交通等有關部門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劃定。第十八條河道清淤和加固堤防取土以及按照防洪規劃進行河道整治需要佔用的土地,由當地人民政府調劑解決。
因修建水庫、整治河道所增加的可利用土地,屬於國家所有,可以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用於移民安置和河道整治工程。
⑶ 江西省河道采砂管理條例(2018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河道采砂管理,保護河道生態環境,保障防洪、通航和供水安全,發揮河道綜合功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河道采砂及其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長江江西段河道采砂適用國務院《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
本條例所稱河道采砂,是指在河道、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滯洪區等范圍內開采砂石、取土等行為。第三條河道砂石資源屬於國家所有。河道砂石資源的國家所有權,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不同而改變。
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佔或者破壞河道砂石資源。第四條河道采砂應當科學規劃、總量控制,有序開采、保護生態,嚴格監管、確保安全。第五條河道采砂管理實行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領導,建立河道采砂管理的督察、通報、考核、問責制度,健全和完善河道采砂管理協調機制,及時處理河道采砂管理中的重大問題。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協助上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做好轄區內采砂船舶(機具)集中停放、河道采砂糾紛調處、采區現場監督等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河道采砂監督管理工作中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水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負責河道采砂的管理和監督工作,編制河道采砂規劃和年度河道采砂計劃,實施采砂許可,查處非法采砂行為;
(二)公安機關負責依法打擊河道采砂活動中的治安違法和犯罪行為,處置阻礙執行職務的違法行為和妨害公務的犯罪行為;
(三)交通運輸(航道、海事、港航)主管部門負責采砂、運砂船舶的管理,依法打擊證照不齊全的船舶從事采砂運砂作業、擅自設置碼頭、超載運輸以及破壞航道通行條件等違法行為;
(四)船舶工業、標准化主管部門負責對采砂、運砂船舶建造的管理,依法查處違法建造采砂、運砂船舶的行為;
(五)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組織河道采砂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六)農業(漁業)主管部門負責對因河道采砂作業破壞水生生物資源和環境行為的防範、修復措施的監督管理。
非法采砂、破壞性采砂造成砂石資源破壞的價值認定,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環境保護等其他有關主管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履行河道采砂監督管理職責。第七條本省河道采砂實行總量控制制度。嚴格控制、逐步減少採砂船舶(機具)數量和年度河道砂石開采總量。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河道管理許可權,擬訂本行政區域內采砂船舶(機具)數量控制實施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第八條國家工作人員不得違反國家規定參與河道采砂經營活動,不得縱容、包庇河道采砂違法行為。第二章采砂規劃第九條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以下統稱五河)幹流和鄱陽湖的河道采砂規劃,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編制,經徵求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公安、國土資源、農業、林業、環境保護等主管部門的意見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其他河流的河道采砂規劃,按照河道管理許可權,由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編制,經徵求同級交通運輸(航道、海事、港航)、公安、國土資源、農業(漁業)、林業、環境保護等主管部門意見後,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河道采砂規劃一經批准,應當嚴格執行;確需修改的,應當依照原批准程序報批。第十條河道采砂規劃應當符合河道生態環境安全、防洪安全、通航安全、工程安全要求,符合流域和區域綜合規劃,並與河道防洪、河道整治、航道整治、漁業發展以及濕地保護等專業規劃相銜接。第十一條河道采砂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砂石砂質、分布、儲量和可利用砂石總量;
(二)可采區、保留區、禁采區;
(三)可采期、禁采期;
(四)年度河道砂石開采總量、開采范圍和最低控制開采高程;
(五)可采區內采砂船舶(機具)數量及采砂設備功率、開采方式;
(六)堆砂場、卸砂點控制數量和布局;
(七)棄料堆放地點、處理方式和現場清理要求;
(八)采砂影響分析評價。
前款第五項所指采砂設備功率:在鄱陽湖采砂的,采砂設備功率不得超過四千千瓦;在贛江、撫河幹流采砂的,采砂設備功率不得超過七百五十千瓦;在其他河道采砂的,采砂設備功率不得超過三百千瓦。
⑷ 江西省河道采砂管理辦法(2012修訂)
第一條為加強河道采砂管理,維護河勢穩定,保障防洪、通航和供水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江西省河道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河道采砂,是指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采砂、採石、取土等行為。第三條在本省行政區域河道內從事河道采砂及其管理活動的,應當遵守本辦法。
在長江河道江西段從事采砂及其管理活動的,按照國務院《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和《江西省長江河道采砂管理實施辦法》的規定執行。第四條河道采砂管理實行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領導,做好有關組織、協調工作,及時處理好河道采砂管理中的重大問題。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協助和配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做好采砂船舶(機具)集中停靠、涉砂糾紛調處以及可采區現場監督等河道采砂的管理工作。
本省實行河道采砂管理的督察、通報、考核、問責制度,加強對設區市、縣(市、區)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監督檢查。具體規定見附件四。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負責河道采砂的管理和監督檢查工作。
公安部門依照治安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負責河道水上治安管理工作,依法打擊河道采砂活動中的犯罪行為,並協助相關部門依法履行采砂監督管理職責。
交通運輸(航道、海事、港航)主管部門依照交通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負責采砂、運砂船舶的管理,依法打擊證書不齊全的船舶從事采砂、運砂作業,以及超載運輸等違法行為。
國土資源、漁業、林業、工商、國防科工辦、安全監督等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助做好河道采砂監督管理的相關工作。第六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得違反國家規定以投資入股等方式參與河道采砂的經營活動;不得縱容、包庇河道采砂違法行為。第七條河道采砂實行統一規劃制度。
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以下統稱五河)幹流和鄱陽湖的河道采砂規劃,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設區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擬訂,經徵求省人民政府交通、國土資源、漁業、林業等行政管理部門的意見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其他河流的河道采砂規劃,按照河道管理許可權,由設區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縣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擬訂,或者由縣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擬訂,經徵求同級航道、海事、港航、國土資源、漁業、林業等行政管理部門的意見後,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河道采砂規劃一經批准,必須嚴格執行;確需修改時,應當依照原批准程序報批。第八條河道采砂規劃應當充分考慮河道防洪安全、通航安全、生態安全及漁業資源保護的要求,符合流域綜合規劃和河道防洪、河道整治、航道整治以及漁業發展等專業規劃。第九條河道采砂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禁采區和可采區;
(二)禁采期和可采期;
(三)可利用采砂總量和年度計劃開采量;
(四)可采區內采砂船隻、機具的數量及其采砂能力(功率、馬力,下同)控制。采砂設備功率的規定見附件二。第十條下列區域應當列為禁采區:
(一) 河道防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水庫樞紐、水文觀測設施、航道設施、涵閘以及取水、排水、水電站等水工程安全保護范圍;
(二) 河道頂沖段、險工、險段、護堤地、規劃保留區;
(三) 橋梁、碼頭、通信電纜、過河管道、隧道等工程設施安全保護范圍;
(四)魚類主要產卵場、索餌場、洄遊通道、越冬場等禁漁區水域;
(五) 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國際重要濕地、國家和省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棲息地以及直接影響水生態保護的區域;
(六) 界線不清或者存在重大權屬爭議的水域;
(七) 影響航運的水域;
(八) 依法應當禁止采砂的其他區域。第十一條下列時段應當列為禁采期:
(一)江河、湖泊等達到或者超過警戒水位時;
(二)水利工程出現重大險情或者發生突發情況時;
(三)橋梁、碼頭、水利以及過河隧道、纜線、管道等基礎設施施工期間;
(四) 依法應當禁止采砂的其他時段。
⑸ 江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江西省河道管理條例》的決定(1997)
一、刪去第四十八條第(二)項。二、第五十條第(一)項修改為:「未經批准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采砂、採石、取土、淘金的,處以違法所得1倍至2倍的罰款。」
第(二)項修改為:「不按照河道主管機關批準的范圍和作業方式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采砂、採石、取土、淘金的,處以違法所得1倍至2倍的罰款;對拒不改正的,吊銷其准采證。」三、刪去第五十二條第二款。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⑹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修改《江西省河道采砂管理辦法》的決定(2012)
一、第四條第二款修改為:「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協助和配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做好采砂船舶(機具)集中停靠、涉砂糾紛調處以及可采區現場監督等河道采砂的管理工作。」
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本省實行河道采砂管理的督察、通報、考核、問責制度,加強對設區市、縣(市、區)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監督檢查。具體規定見附件四。」二、第五條第二款改為三款作為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修改為:「公安部門依照治安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負責河道水上治安管理工作,依法打擊河道采砂活動中的犯罪行為,並協助相關部門依法履行采砂監督管理職責。
「交通運輸(航道、海事、港航)主管部門依照交通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負責采砂、運砂船舶的管理,依法打擊證書不齊全的船舶從事采砂、運砂作業,以及超載運輸等違法行為。
「國土資源、漁業、林業、工商、國防科工辦、安全監督等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助做好河道采砂監督管理的相關工作。」三、第八條修改為:「河道采砂規劃應當充分考慮河道防洪安全、通航安全、生態安全及漁業資源保護的要求,符合流域綜合規劃和河道防洪、河道整治、航道整治以及漁業發展等專業規劃。」四、第九條第(三)項修改為:「可利用采砂總量和年度計劃開采量;」五、第十條第(四)項修改為:「魚類主要產卵場、索餌場、洄遊通道、越冬場等禁漁區水域;」六、第十三條第二款修改為:「河砂可采區內因航道設施出現險情、水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有重大水上活動以及漁業生態需要等情況不宜采砂的,有關部門應當及時通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按照河道管理許可權,臨時劃定禁采區或者規定禁采期。」七、第十七條第(二)項修改為:「符合可利用采砂總量和年度計劃開采量的要求;」
第(七)項修改為:「用采砂船采砂的,其船舶證書、船員證書齊全;」八、第十八條第一款第(四)項修改為:「用采砂船采砂的,應當提交船舶證書、船員證書復印件;」九、第二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縣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14日內,對河道采砂申請進行審查,對有許可權的,作出是否准予許可的決定;對屬於上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許可的,提出審查意見,報有許可權的上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有許可權的上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審查意見之日起14日內,作出是否准予許可的決定。」十、第二十四條第一款修改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實施河道采砂許可,可以通過公開招標、拍賣等公平競爭的方式作出決定。河道采砂許可的招標、拍賣,由有許可權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的下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組織實施,同級財政、監察等部門參與監督。」十一、第二十五條修改為:「因公益性工程需要吹填加固、疏浚、整治河道(航道)以及河道管理范圍內的國家、省重點工程建設需要采砂的,應當按照河道管理許可權,報有管轄權的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准。」十二、增加一條作為第二十九條:「本省實行河道砂石采運管理單制度。河道砂石采運管理單一式四聯,由水行政主管部門現場監管人員核簽,其中三聯分別交采砂業主、運砂船舶、采砂船舶收執。采砂業主、采砂船舶應當保存河道砂石采運管理單,運砂船舶應當隨船攜帶河道砂石采運管理單。」十三、增加一條作為第三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採取措施,加強采砂、運砂船舶監督管理。
「對在贛江中下游和鄱陽湖區域內的采砂、運砂船舶,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可以為其免費安裝電子信息化監控設備。從事采砂、運砂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並保證電子信息化監控設備的正常運行;擅自拆除、損壞的,應當自行重新安裝。」十四、第三十一條改為第三十三條,第一款修改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利、交通運輸、公安等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可采區現場監督管理制度,加強對河道采砂活動的監督檢查。具體規定見附件五。」
第二款增加一項作為第(四)項:「對運砂船舶的河道砂石采運管理單進行查驗;」第(四)項改為第(五)項,修改為:「責令采砂、運砂單位或者個人停止違反本辦法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