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Ⅰ 2014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違法違法條例
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2014修正)
四川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17號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NO:SC060166)已由四川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於2014年3月20日通過,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14年3月20日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
(2014年3月20日四川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
四川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決定對《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十四條第二項修改為:「夫妻一方為獨生子女的」;
二、刪去第十四條第三項、第四項、第八項。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改、條文順序作相應的調整,重新公布。
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1987年7月2日四川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3年12月15日四川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關於修改〈四川省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1997年10月17日四川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關於修改〈四川省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02年9月26日四川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修訂通過
根據2004年9月24日四川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第四次修正
根據2014年3月20日四川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關於修改〈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第五次修正)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結合四川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群眾性自治組織和公民以及戶籍在本省而離開本省行政區域的公民。
第三條 實行計劃生育是國家的基本國策,是每個公民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公民有生育的權利,也有依法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實行計劃生育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夫妻雙方在實行計劃生育中有共同的責任。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推行計劃生育工作中應當嚴格依法行政,文明執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受法律保護。
第四條 計劃生育工作,堅持以宣傳教育、避孕、經常性工作為主的方針,輔以必要的行政、經濟措施,引導公民自覺實行計劃生育。
計劃生育工作,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建立健全獎勵和社會保障制度,並與發展經濟、幫助公民勤勞致富、建設文明幸福家庭相結合,建立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具體實施的工作機制,為實行計劃生育的家庭開展生產、生活、生育服務。
第五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負責實施本條例,將人口計劃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實行由本級人民政府主要領導負責的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
第六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排落實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經費,確保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需要。
省、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對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地區在經費上予以激勵的機制;對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計劃生育工作在經費上予以重點扶持。
鼓勵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為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提供捐助。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剋扣、挪用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經費、獎勵專項經費和社會撫養費。
第七條 對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的組織和個人,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給予表彰和獎勵。
對本條例貫徹實施不力的地區或者單位,由同級或者上級人民政府給予批評、教育,責令其限期改進。
第二章 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
第八條 縣級以上計劃生育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同級發展和改革、財政、工商、公安、衛生、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稅務、建設、交通、統計、教育等行政部門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有關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本轄區內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貫徹落實上級人民政府人口與計劃生育實施方案,其計劃生育工作機構具體負責本轄區內的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工作。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依法做好計劃生育工作,將人口與計劃生育納入自治的內容。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有負責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人員。
第九條 國家機關、部隊、社會團體實行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責任制,企業事業單位實行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法定代表人責任制,落實計劃生育機構或者專職、兼職人員,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和經常性服務工作,保障實行計劃生育職工的合法權益。
各級計劃生育協會應當充分發揮其在計劃生育工作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作用。
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及個體勞動者協會等社會團體應當根據其職責和特點,支持和配合政府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第十條 計劃生育、教育、科技、文化、衛生、民政、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部門應當組織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
大眾傳媒負有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的社會公益性宣傳的義務。
學校應當在學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徵的適當方式,有計劃地開展生理衛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
第十一條 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以現居住地人民政府管理為主,戶籍所在地人民政府應當予以協助。具體管理辦法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二條 計劃生育、公安、勞動和社會保障、民政、教育、人事、統計、衛生等行政部門應當互相提供有關人口數據,實行人口信息資源共享。
第三章 生育調節
第十三條 穩定現行生育政策,提倡和鼓勵公民晚婚、晚育,做到少生、優生、優育。提倡和鼓勵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
男女雙方按法定婚齡各推遲3周歲以上初婚的為晚婚,已婚婦女24周歲以上生育第一個子女的為晚育。
不得違反法律和本條例規定生育。
夫妻將子女送給他人收養的,不得以此為理由再生育。
第十四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夫妻,可以申請生育第二個子女:
(一)第一個子女為病殘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但醫學上認為可再生育的;
(二)夫妻一方為獨生子女的;
(三)農村人口中夫妻一方為二等甲級以上的傷殘軍人的;
(四)農村人口中夫妻一方因公致殘,相當於二等甲級以上的傷殘軍人的;
(五)農村人口中幾個親兄弟只有一個有生育能力的;
(六)盆周山區縣和經設區的市批準的盆地內的山區鄉(不含其行政區域內的平壩、丘陵、河谷地帶)的農村人口中,缺乏勞動力的獨生女戶;
(七)盆周山區縣的邊遠高寒大山區的農村人口中的獨生子女戶;
(八)婚後患不育症,依《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收養一個子女後懷孕的。
第十五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夫妻,可以申請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因喪偶再婚的,再婚前喪偶一方子女不超過兩個,另一方無子女的;
(二)因離婚再婚的,再婚前一方只有一個子女,另一方無子女的。
前款所稱無子女,是指未生育、未收養和生育或者收養後子女死亡的。
第十六條 少數民族也應當實行計劃生育。具體辦法由民族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本條例的原則和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
第十七條 在四川定居的港、澳、台同胞、歸國華僑,以及夫妻一方為港、澳、台同胞、歸國華僑、外國公民的生育,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 適用本條例第十四條第(一)項規定,要求再生育一個子女的,必須由設區的市級以上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組組織進行病殘兒醫學鑒定。其他任何單位、個人出具的鑒定不能作為依據。
第十九條 將戶籍由其他地區遷入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第(七)項規定地區居住時間不滿兩年的,不得依據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第(七)項規定申請再生育。
女方戶籍在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第(七)項規定的地區,因婚姻關系在其他地區居住兩年以上的,不得依據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第(七)項規定申請再生育。
第二十條 夫妻生育第一個子女的,應當在懷孕三個月內到女方單位所在地或者戶籍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領取生育服務證,憑證享受免費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女方單位所在地或者戶籍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及時發給生育服務證,做好生殖保健服務。
第二十一條 夫妻申請再生育的,經女方單位所在地或者戶籍所在地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核實,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審查,報縣級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准。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從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30日內審查完畢,並報送縣級計劃生育行政部門,縣級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應當從收到報送材料之日起60日內(需作獨生子女病殘兒鑒定者鑒定期間除外),發出是否批准生育的書面通知,批准生育的發給生育證。逾期沒有送達書面通知的,視為批准。
符合本條例第十四條規定申請再生育子女的,除女方年齡在30周歲以上者外,應當有4年的間隔時間。
第四章 計劃生育技術服務
第二十二條 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實行國家指導與個人自願相結合的原則。
公民享有避孕方法的知情選擇權。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和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應當指導公民選擇安全、有效、適宜的避孕節育措施。實施避孕節育手術,應當保證受術者的安全。
育齡夫妻應當自覺落實計劃生育避孕節育措施,接受計劃生育技術指導。提倡和鼓勵已生育子女的夫妻選擇長效措施為主的避孕方法。非意願妊娠或者不符合法定生育條件妊娠的,應當及時採取補救措施。
經婚前醫學檢查,診斷為患有醫學上認為不宜生育的嚴重遺傳性疾病的,應當採用長效避孕措施或者施行絕育手術。
第二十三條 保障育齡夫妻享有獲得避孕、節育指導等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權利。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或者指定的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或者村民委員會可與農村人口中的育齡夫妻簽訂計劃生育服務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和違約責任。
第二十四條 實行計劃生育的育齡夫妻免費使用國家發放的避孕葯具,免費享受孕情檢查、放取宮內節育器、人工終止妊娠術、絕育手術和計劃生育手術並發症的診斷、治療等基本項目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
前款規定所需經費,農村人口由各級財政按國家和省的規定列入財政預算解決;城鎮人口按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在生育保險或者醫療保險統籌基金中報銷。未參加生育、醫療保險的,由所在單位或者地方財政負擔。
第二十五條 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網路,由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和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組成,並納入區域衛生規劃。
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應當由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和經批准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提供。
第二十六條 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是指依照《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規定取得執業許可,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非盈利的公益性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開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必須依照國家規定取得設區的市級以上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核發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執業許可證》。《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執業許可證》上應當註明獲准開展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項目。
醫療、保健機構開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應當依照有關的設置標准,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審查批准,在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上註明獲准開展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項目,並向同級計劃生育行政部門通報。
個體醫療機構不得從事計劃生育手術。
第二十七條 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中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臨床服務人員,應當依法取得執業資格和申請注冊,並在經批准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機構中執業。
第二十八條 嚴禁利用超聲技術和其他技術手段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嚴禁非醫學需要的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
因生育病殘兒經鑒定獲准再生育者,需要進行胎兒性別鑒定或者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的,應當經省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核實,並到指定的機構接受鑒定或者手術。
第二十九條 施行絕育手術後,因子女死亡、再婚等特殊情況允許再生育的,憑所在單位證明,經縣級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准,在指定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或者醫療、保健機構施行吻合手術。
第三十條 經縣級以上計劃生育手術並發症鑒定組鑒定為並發症的,在治療期間,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在職人員視為出勤,工資、獎金照發;農村人口由基層人民政府給予適當優待。
第三十一條 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開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之外的其它診療業務,應當依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申請辦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第五章 獎勵與社會保障
第三十二條 實行晚婚的,除國家規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20天;已婚婦女晚育的,除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產假30天,給予男方護理假15天。婚假、產假、護理假視為出勤,工資、獎金照發。
農村人口中晚婚、晚育的,基層人民政府可予以適當獎勵。
第三十三條 持有生育服務證、只有一個未滿18周歲子女的夫妻,已採取節育措施,自願不再生育的,由夫妻雙方申請,所在單位、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核實,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夫妻只有一個依法收養的未滿18周歲的子女、自願不再生育的,可以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一式兩份,夫妻雙方各持一份。
第三十四條 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子女如系雙胞胎或者多胞胎的,不享受對獨生子女父母的獎勵和優待。
第三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立人口與計劃生育獎勵專項經費。獎勵專項經費由政府撥款、社會撫養費、社會捐助等組成,用於獎勵夫妻雙方均為農村人口和城鎮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救濟人員中的獨生子女父母,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獎勵專項經費的具體管理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六條 凡取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者享受以下獎勵和優待:
(一)根據當地或者單位的經濟條件,每月發給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總和為5元至10元,從取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之月起發至子女18周歲止。獎勵金由父母所在單位各負擔50%。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在職人員的獎勵金按有關規定開支;各類企業職工、城鎮個體工商戶及其他經濟組織人員的獎勵金在經營成本中列支;一方是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在職人員,另一方為城鎮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救濟人員或者農村人口的,由在職一方所在單位全額發給;夫妻雙方均為農村人口和城鎮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救濟人員的獎勵金在人口與計劃生育獎勵專項經費中列支。
(二)農村獨生子女家庭可多劃一人宅基地。
(三)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職工中的獨生子女父母,退休時加發5%的退休金 (但加發後的比例不得超過100%);企業職工中的獨生子女父母退休時,根據有關規定增發養老金。
第三十七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農村實行計劃生育的家庭發展經濟,給予資金、技術、培訓等方面的支持、優惠;對實行計劃生育的貧困家庭,在扶貧貸款、以工代賑、扶貧項目和社會救濟等方面給予優先照顧。
第三十八條 獨生子女父母婚姻變化後未再生育和未收養子女的一方或者雙方,憑原《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繼續享受有關獎勵和優待。
第三十九條 取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後經過批准再生育的,應當在領取生育證時退回《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並從批准次月起,停止享受有關的獎勵和優待。
第四十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和社會福利等社會保障制度,促進計劃生育。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一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有關規定處理:(一)非法為他人施行計劃生育手術的;(二)利用超聲技術和其他技術手段為他人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或者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的;(三)實施假節育手術、進行假醫學鑒定、出具假計劃生育證明的;(四)偽造、變造、買賣計劃生育證明的;(五)侵犯公民人身權、財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的;(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七)索取、收受賄賂的;(八)截留、剋扣、挪用、貪污計劃生育經費、獎勵專項經費或者社會撫養費的;(九)虛報、瞞報、偽造、篡改或者拒報人口與計劃生育統計數據的;(十)不履行協助計劃生育管理義務的。
第四十二條 不符合法律和本條例規定生育子女的,按照以下規定計征社會撫養費:
(一)不符合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定再生育第一個子女的,按計征基數的6倍至8倍徵收;
(二)未履行婚姻登記手續生育第一個子女的,按計征基數的3倍至4倍徵收;符合婚姻登記條件,在生育後3個月內補辦婚姻登記手續的,免徵社會撫養費;
(三) 有配偶者與他人生育第一個子女的,按計征基數的9倍至10倍徵收;(四)符合再生育的規定條件和間隔時間但未經批准生育的,按計征基數的1倍徵收;符合再生育的規定條件但未到間隔時間生育的,按計征基數的2倍徵收;(五)不符合本條例規定再生育第二個以上子女的,逐胎加倍徵收社會撫養費。
社會撫養費的計征基數分別以子女出生上一年或者發現違法生育行為上一年農村人口所在縣統計部門公布的人均純收入或者城鎮人口所在市統計部門公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標准;收入超過當地平均水平的,超過部分按1倍至2倍徵收;
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生育子女,一方是農村人口,另一方是城鎮人口的,以城鎮人口所在市上一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標准計征社會撫養費。
不符合法律和本條例規定生育子女的,除按以上規定徵收社會撫養費外,是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給予行政處分;其他人員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組織給予紀律處分。
第四十三條 收養他人子女期滿六個月未依法辦理收養手續又沒有正當理由的,或者以不正當手段取得生育證生育的,依照第四十二條的規定處理。
第四十四條 社會撫養費的徵收,由縣級計劃生育行政部門作出書面徵收決定;縣級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可以委託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作出徵收社會撫養費的書面決定。
第四十五條 社會撫養費的徵收決定自送達當事人之日起生效。當事人應當自收到徵收決定之日起30日內一次性繳納社會撫養費。
當事人一次性繳納社會撫養費確有困難的,可以依法申請分期繳納。
未在規定的期限內足額繳納應當繳納的社會撫養費的,自欠繳之日起每月加收欠繳社會撫養費2‰的滯納金;仍不繳納的,由作出徵收決定的計劃生育行政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四十六條 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後又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除按本條例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規定處理外,還應當取消對獨生子女父母的獎勵和優待,退回已領取的《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和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不退證者,由發證機關宣布所持《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作廢;應當退回的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納入社會撫養費一並徵收。
第四十七條 以不正當手段取得計劃生育證明的,由縣級以上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宣布其證明無效;出具證明的單位有過錯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造成當事人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應當追究計劃生育工作機構負責人或者經辦人員的行政責任。
第四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處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拒絕、阻礙計劃生育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二)侮辱、誹謗、毆打執行計劃生育公務的人員的;(三)擾亂計劃生育部門的工作秩序,致使工作不能正常進行的。
第五十條 當事人對按本條例作出的計劃生育處罰決定以及其他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七章 附 則
第五十一條 省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和本條例有關規定製定社會撫養費的徵收、使用和管理辦法。
第五十二條 本條例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Ⅱ 四川計劃生育條例
你好 最新版的是2004年修改的,你只需要直接網路就可以看到了 是網路那一個的。 以下是一部分,希望可以幫到你 總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結合四川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群眾性自治組織和公民以及戶籍在本省而離開本省行政區域的公民。 第三條實行計劃生育是國家的基本國策,是每個公民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公民有生育的權利,也有依法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實行計劃生育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夫妻雙方在實行計劃生育中有共同的責任。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推行計劃生育工作中應當嚴格依法行政,文明執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受法律保護。 第四條計劃生育工作,堅持以宣傳教育、避孕、經常性工作為主的方針,輔以必要的行政、經濟措施,引導公民自覺實行計劃生育。 計劃生育工作,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建立健全獎勵和社會保障制度,並與發展經濟、幫助公民勤勞致富、建設文明幸福家庭相結合,建立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具體實施的工作機制,為實行計劃生育的家庭開展生產、生活、生育服務。 第五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負責實施本條例,將人口計劃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實行由本級人民政府主要領導負責的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 第六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排落實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經費,確保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需要。 省、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對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地區在經費上予以激勵的機制;對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計劃生育工作在經費上予以重點扶持。 鼓勵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為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提供捐助。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剋扣、挪用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經費、獎勵專項經費和社會撫養費。 第七條對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的組織和個人,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給予表彰和獎勵。 對本條例貫徹實施不力的地區或者單位,由同級或者上級人民政府給予批評、教育,責令其限期改進。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Ⅲ 《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中那裡規定了單方晚婚是怎麼享受婚假的
實行晚婚的,除國復家規定製的婚假外增加婚假20天。
《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第三十二條 實行晚婚的,除國家規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20天;已婚婦女晚育的,除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產假30天,給予男方護理假15天。婚假、產假、護理假視為出勤,工資、獎金照發。
農村人口中晚婚、晚育的,基層人民政府可予以適當獎勵。
Ⅳ 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相關資料
四川省各市(州)面積與人口數據(2007年末)區劃名稱 面積(公里²) 常住人口 戶籍人口 四川省 488,899.93 81,270,000 88,151,705 成都市 12,390.00 12,579,000 11,122,841 自貢市 4,373.13 2,800,500 3,224,487 攀枝花市 7,440.40 1,144,200 1,100,779 瀘州市 12,246.87 4,290,500 4,891,484 德陽市 5,953.75 3,635,900 3,853,136 綿陽市 20,267.46 4,945,100 5,379,483 廣元市 16,313.78 3,074,083 遂寧市 5,323.85 3,556,100 3,836,883 內江市 5,385.33 4,238,329 樂山市 12,827.49 3,363,900 3,524,549 南充市 12,482.13 6,183,000 7,421,073 眉山市 7,139.86 3,020,100 3,445,180 宜賓市 13,293.89 4,450,000 5,269,835 廣安市 6,301.41 3,723,000 4,625,260 達州市 16,587.50 5,693,200 6,620,755 雅安市 15,314.00 1,512,400 1,536,671 巴中市 12,301.26 3,133,500 3,742,194 資陽市 7,962.56 4,216,800 4,932,187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84,241.76 873,825 甘孜藏族自治州 147,681.37 969,500 954,628 涼山彝族自治州 60,422.60 4,484,043
Ⅳ 《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陪產假如何規定
陪產假 按規定,女職工生育,若女方未達到晚育年齡,則男方享有3天陪產假;如實行晚婚晚育又領取《獨生子女優待證》的,產假期間給予男方看護陪產假10天,且都是帶薪假。 晚育年齡:已婚婦女24周歲以上或者年滿23周歲結婚後懷孕生育第一個孩子為晚育
Ⅵ 《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陪產假如何規定
四川新計生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符合本條例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法律、法規規定外,延長女方生育假60天,給予男方護理假20天。生育假、護理假視為出勤,工資福利待遇不變。
即在原來98天產假的基礎上,再增加60天,合計158天。
1、《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第七條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
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
2、《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2017年1月22日(第六次修正)
第二十六條符合本條例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法律、法規規定外,延長女方生育假60天,給予男方護理假20天。生育假、護理假視為出勤,工資福利待遇不變。
(6)四川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擴展閱讀:
國家機關、部隊、社會團體實行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責任制,企業事業單位實行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法定代表人責任制,落實計劃生育機構或者專職、兼職人員,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和經常性服務工作,保障實行計劃生育職工的合法權益。
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及個體勞動者協會等社會團體應當根據其職責和特點,支持和配合政府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第十條 計劃生育、教育、科技、文化、衛生、民政、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部門應當組織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
大眾傳媒負有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的社會公益性宣傳的義務。
學校應當在學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徵的適當方式,有計劃地開展生理衛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
Ⅶ 四川省計劃生育條例中所指的盆地周邊山區縣是指哪些地區
盆周山區是四川盆地周邊邛崍山、岷山、龍門山、秦嶺、米倉山、大巴山、華鎣山、川黔烏版蒙山和大小權涼山的總稱。該區山脈環繞,幅員綿長,包括廣元全部、雅安、綿陽、巴中、達州、瀘州、宜賓、樂山、雅安等9市29個縣范圍,
Ⅷ 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修改決定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
(2014年3月20日四川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
四川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決定對《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十四條第二項修改為:「夫妻一方為獨生子女的」;
二、刪去第十四條第三項、第四項、第八項。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改、條文順序作相應的調整,重新公布。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關於修改《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
(2016年1月22日四川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
四川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61號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NO:SC060167)已由四川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於2016年1月22日通過,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16年1月22日
四川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決定對《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作如下修改:
一、將第七條第一款修改為:「對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的組織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二、將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五條合並,作為第十三條,修改為:「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已有兩個子女的夫妻,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再生育一個子女:「(一)有子女為病殘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但醫學上認為可再生育的;「(二)夫妻一方為五級以上傷殘的。」
三、將第二十一條第一款修改作為第十七條:「符合本條例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申請再生育的夫妻,由一方戶籍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受理申請,縣級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在2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逾期視為批准。」
刪除第二十一條第二款。
四、將第二十二條修改作為第十八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保障公民享有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提高公民的生殖健康水平。「育齡夫妻自主選擇計劃生育避孕節育措施,預防和減少非意願妊娠。」
五、將第三十二條第一款修改作為第二十六條:「符合本條例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法律、法規規定外,延長女方生育假60天,給予男方護理假20天。生育假、護理假視為出勤,工資福利待遇不變。」
刪除第二款。
六、將第三十三條修改作為第二十七條第一款:「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自願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國家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將第三十六條修改作為第二十七條第二款:「領有《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及其子女、家庭享受的相關政策不變,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七、刪除第四十一條第三項中的「實施假節育手術」。
八、將第四十二條第一款第一項修改作為第三十四條第一款:「夫妻超過法律、法規規定數量生育的,每多生育一個子女,對雙方當事人分別按計征基數的3倍徵收社會撫養費;」
將第四十二條第一款第二項修改作為第三十四條第二款:「未履行婚姻登記手續生育的,按照雙方當事人各自子女數分別累計計算,生育第三個及以上子女的,每生育一個子女,按計征基數的3倍徵收社會撫養費。」
刪除第四十二條第一款第三項至第五項。
將第四十二條第二款修改作為第三十四條第三款:「社會撫養費的計征基數,分別以當事人生育行為發生時上一年度當地縣級統計部門公布的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標准」。
刪除第四十二條第三款。
九、刪除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九條、第三十四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八條。
此外,對條文中個別文字、引用序號及條文順序作了相應修改。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改、條文順序作相應的調整,重新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