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法規案例分析
❶ 《學前教育政策與法規》閱讀以下案例,請對案例中教師的做法進行分析 一位教師
如果是高校系列的,上省教育廳下屬的教師資格考試工作網上查;如果是中小學的,市、縣級教育局的網站上應該就能找到的。 出結果的時間一般得3-5個月。
❷ 教育政策法規案例分析題,幫忙解答
教師教育權是教師基本權利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的教育權主要指教師在教育回教學活動及其專業性活動中享有的答自主性權利。教師在教育教學、管理學生、教育評價等方面的權利,都屬於教師教育權的范疇。本人認為,這里所說的自主性權利,應當以教學目標為最終的目的,以合法、有效、道德為基礎,以教書育人為出發點。
本案中,學校在調查時已經發下,李某「不認真研究本專業知識,課前不備課或備課很簡單,課堂教學效果不好。教育組多次找他談話,組織有關教師聽他的課,但李某不接受對其教學工作的檢查,甚至在成績評定時,有意評低對他有意見學生的成績,個別的甚至有意評不及格。」
從李某的上述表現可見,李某在教學時不認真研究本專業知識,課前不備課或備課很簡單。這些說明李某在專業知識方面和專業
❸ 請擬定論文題目(5個),每個題目附加所涉教育政策、法律法規,及相關案例(每題要求案例2個)要求:與
摘要 一、以下選題目錄屬參考選題,具體由畢業生自定,但內容必須是與本專業相關的內容。 二、《畢業論文選題參考目錄》所列題目是只是一個研究方向,可圍繞該問題查找資料,撰寫提綱,題目可以適當修改。 三、學前教育專業本科選題參考目錄 1.幼兒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 2.幼兒園合理膳食的調查研究 3.幼兒園健康(或語言、社會、科學、藝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4.幼兒戶外體育鍛煉研究 5.學前兒童品德發展的特點及其教育 6.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 7.利用多媒體技術促進兒童語言發展的研究 8.童話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 9.幼兒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的培養 10.幼兒攻擊性(或合作性、分享)行為研究 11.幼兒性別角色意識的研究 12.兒童同伴交往的策略研究 13.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適宜性與有效性研究 14.幼兒舞蹈與幼兒創造性的培養 15.兒童畫解析 16.幼兒園區角活動的指導研究 1
❹ 教育法規案例分析
:在此案例中,陳老師面對課堂突發事件應冷靜處理,調查了解情況,以正面教育為主,講清道理,使學生知錯改錯,而不能憑一時沖動體罰學生。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陳老師打了何某兩個耳光致使其左耳失聰的行為,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有關規定侵犯了學生的身體健康權,屬於體罰學生的行為。所以,陳老師的行為是一種違法行為,學校應承擔賠償責任。並可以對陳老師的過錯進行求償(或叫追償)。同時,陳老師的行為違反了《教師法》的相關規定,按照《教師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可以對陳老師作出行政處分,用以教育陳老師本人或全體教師。
呼籲全社會,特別教職員工應當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的尊重:(一)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的尊重。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全社會都負有尊重、不侵犯的義務。作為一種職業道德,教職員應當主動地保護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的尊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關心愛護、平等對待未成年學生;2.尊重未成年人學生的名譽權、肖像權、榮譽權等人格權利;3.尊重未成年學生的名譽權;4.尊重品行有缺陷的未成年學生的人格。(二)禁止體罰、變相體罰未成年人或者侮辱人格的行為。未成年人兒童、學生正處於成長階段,對他們應給予愛護,保證未成年學生健康成長。對未成年人進行體罰,會使他們的身心健康受到損害,有時甚至嚴重傷害。
第一,未成年人保護法是肯定違反的。
第二,教育法和教師法也是違反的。體罰學生吧。
第三,如果構成輕傷的話,違反刑法。不構成輕傷的話,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
責任的話,應該從三方面考慮。
1刑事責任。
2行政責任。行政處罰有警告,罰款,等。行政處分有降級,開除等。
3民事責任。賠償損失等。
❺ 幫幫忙,急用!!案例分析,就某個幼兒園工作中常見的現象,運用所學的幼兒教育政策法規理論進行分析
①解釋「最近發展區」這一概念。
②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兒童,將兒童看成一個動態發展的內個體容,承認每個兒童都有發展的可能性。
③教育應該超前於發展,創造「最近發展區」,推動或加速兒童內部的發展過程。
④教育者要了解兒童的現狀,作為促進兒童發展的基礎。
⑤每個兒童都有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因此,教育者要為不同的兒童創設不同的「最近發展區」,因材施教。
(5)教育政策法規案例分析擴展閱讀:
近些年來,我國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學前教育政策法規體系,這為我國學前教育健康有序地發展提供了較全面的保障。為了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在校學生的幼教法律、法規意識和依法治教的水平,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專科、本科和研究生等不同層次基本上都開設了《幼兒園政策法規》這門課程,但目前並沒有合適的教材,相關教學參考書也不多。
同時,基層幼教行政管理部門和一線園長、教師也迫切需要學習和掌握幼兒教育的相關政策法規,卻缺乏適宜的參考書。在這種需要的推動下,本人以執教這門課程的經驗為基礎,權且嘗試著主持編寫了這本教材,希望能解決同行們的一些問題。
❻ 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定未成年人享有的各項權利的案例
《未成年人保護法》案例分析
1、婷婷與其雙胞胎的弟弟都剛剛小學畢業,其父母生意繁忙,於是不讓婷婷繼續上學而讓她留在家中幫父母做家務,讓其弟弟繼續上學。她父母實施了哪些違法行為?
【案例分析要點】
歧視女性未成年人;使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
2、小剛為某校八年級的學生,今年14歲,很調皮,不愛學習,讓班主任傷透了腦筋。「要不要小剛繼續在校讀書」問題在全班進行 無記名投票表決,給小帶剛來很大的精神壓力,他再也不肯到學校讀書了。小剛的父母覺得他繼續上學也不會有前途,就送他到一家商場當服務員。小剛在當服務員期間,結識了一些不良青年,學會了吸煙、喝酒、賭博,而且小偷小摸,曾偷了同事少量錢財,受到了商場的警告。9月份的某天晚上,他竟入戶盜竊,因數額較大,觸犯了刑法,在逮捕歸案時,公安人員不開警車,不穿警服,不擴大知情面,並對小剛進行了不公開的審問。回答問題:
(1)材料中哪些人的行為分別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哪些規定?
(2)材料中哪些人的行為符合《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哪些規定?
(3)小剛的變化給我們什麼啟示?
【案例分析要點】
(1)小剛和他的父母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有關「家庭保護」中「必須讓適齡未成年人接受義務教育」的規定;商場負責人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有關「社會保護」中「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的規定;小剛的班主任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有關「學校保護」中「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尊嚴」的規定。
(2)公安人員的行為符合《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司法保護」中「尊重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的規定。
(3)一般違法與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一個人如果不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有錯誤不改,任其發展下去就會走上犯罪的道路。中學生一定要加強道德修養,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謹慎交友。
3、某一小學高年級,學生絕大部分為獨生子女,嬌慣成性,組織紀律性差。某一周三下午,綜合實踐課教師王老師上課期間,學生朴某在課堂上大聲說話,無理取鬧,王老師制止時,又與老師蠻纏,下課後王老師將朴某叫到王所住宿舍內批評朴某(只有兩人在場),學生不服,與其爭辯,王老師便給了朴某兩記耳光,並說要與學生玩命,以此表示自己將學生「管好」的決心,直至下午5點50分才放學生回家,第七節英語課沒上著(教師下班時間為5:30)。結合此案例請分別就學生朴某和王老師的行為進行一下簡要闡述。
【案例分析要點】
(1)學生朴某在課堂上大聲說話,無理取鬧,當王老師制止時,又與老師蠻纏,這對老師不尊重,違反了《小學生守則》第二條專心聽講,《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第三條,尊敬老師,接受老師的教導,與老師交流。也違反了《中國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八章法律責任第三十五條,侮辱、毆打教師的,根據不同情況,分別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行政處罰。
因此,鑒於情節不是特別嚴重和惡劣,學生朴某應該向王老師承認錯誤,賠禮道歉
(2)王老師作為人民教師對學生嚴格要求,對工作認真負責應該是好的,但採取的方法不當,對學生的人格不夠尊重,違反了中國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5號《中國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二章權利和義務第八條的規定:教師義務(四)「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以及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章第15條「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打學生「耳光」是屬於侵犯學生人身權利行為;致使學生一節課沒上,是侵犯了學生受教育權的行為,王老師行為是違法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根據《教師法》第37條,《義務教育法》第16條,《未成年人保護法》第48條之規定,可先由學校給予王老師一定的行政處分。如果矛盾激化,必要時要通過法律手段予以調解。
案例反思:
從這一案例,我們可以看出,教師要懂法守法,尤其要了解我國的教師法和教育法等基本的法律法規,增強教育管理和組織協調能力,學會做學生思想工作.,用規律法規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並將此作為保障自己合法權利的手段;同時,應該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權利不受侵犯。
其次,學校有計劃的組織家長會,定期家訪,一來增加溝通,讓家長理解教師工作的性質、內容、難度,二來可以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方法的輔導,使他們掌握教育方法、配合學校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
還要加大宣傳力度,以靈活的形式宣傳教育的政策、法規,讓全社會真正把教育工作重視起來,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教育合力,對孩子實施有效的教育,促進孩子健康、和諧發展。
4、某校初中班主任吳老師在批改作業時,發現學生高某的作業本中夾了一封寫有XXX收的信件,吳老師順便拆封閱讀了此信。這是高某寫給一位女同學的求愛信,吳老師看了十分生氣,後在班會上宣讀了此信,同時對高某提出了批評。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張字條後離家出走。高某家長找到吳老師理論並要求將高某找回。吳老師解釋說:「我作為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職責,我批評高某是為了教育和愛護他。他是從家中出走的,與我的工作沒有關系。」
請問:(1)吳老師的哪些做法不正確?試述你的判斷所依據的法規及條款。
(2)吳老師的解釋是否正確?為什麼?
【案例分析要點】
(1)吳老師私自拆閱學生高某信件的行為和在班會上宣讀高某信件的行為是不正確。因為上述行為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條:「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三)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四)教育與保護相結合」 以及第二十一條:「學校、幼兒園、託管所的教職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的相關規定。
(2)吳老師的解釋不正確,因為吳老師有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的職責,但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須建立在尊重學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礎上。《教師法》規定,教師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是教師的最基本的職業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愛護學生而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本案例中吳老師不適當的教育方式對學生高某的離家出走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5、某中學為整頓教學秩序,搞了一次日常教學秩序檢查評比活動。初三(1)班班主任金老師為嚴肅課堂教學秩序,爭取在此次活動中奪得好成績,於是便公開在課堂上宣布,從今以後,誰上課遲到影響了班級榮譽,除批評教育外,另罰款5元,充當班費,年底一律不評為三好學生。一日,該班學生馮剛上課遲到了,課後即受到班主任金老師的當眾批評,並被罰款5元。學生家長對教師罰學生款的做法很有意見,反映到學校,但學校卻明確表示支持金老師的做法,理由是認為目前學生違紀現象嚴重,靠以往的單純進行批評教育的方法已很難起到良好的效果,輔以一定的經濟處罰應該是必要的。
(1)本案中所涉及到的法律關系主體有哪些 (A)
A、教師、學校、學生及其家長;B、教師、學校、學生;C、學校、學生;D、教師、學生。
(2)由本案引發的思考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其中正確的是 ( C )
A、學校和教師均有權加強教學管理,整頓教學秩序,但在進行此項工作時需採取正確的方法,依法而行,應加強對學生的批評教育,對個別屢教不改的學生也可進行相應的紀律處分,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的物質處罰。
B、學校的收費是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也是依法進行的。
C、學校和教師應依法行使自身的權利。在制定任何規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時,都應以相關的法律法規為依據,應當「依法治校」,而不應「違法治校」。
D、當學生的合法權利受到侵犯時,可採取有效措施與學校進行磋商
6、某大學女學生嚴某考試時在試卷下面放有寫著公式的紙條,被監考老師發現並予沒收。後學校認為嚴某考試作弊,態度惡劣,於是對其做出勒令退學的處分決定。嚴某對處分決定不服,向校方提出申訴,但校方至今未給予任何書面答復。
(1)本案中所涉及到的法律關系主體有哪些 (A)
A、學校和學生 ;B、學校、學生及學生家長; C、學校、監考教師和學生;D、學校、監考教師、學生和學生家長 。
(2)當事人違反了什麼法律 (D )
A、《憲法》 B、《教育法》 C、國家關於考試工作的相關法律法規 D、以上三者都有。
(3)本案下列啟示中,錯誤的是 ( C )
A 、學生要遵守考試紀律;
B、學校應維護考場紀律,依法對考試作弊行為進行懲處;
C、學校應正當行使自身的權利,依法保障學生的受教育權,對學生的紀律處分應依法進行,可以開除考試違紀的學生。
D、當學生的合法權利受到侵害時,應勇於正確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利。
7、某中學組織本校學生到一中學參加考試。考生出發前,本校專門向學生進行了安全教育。上午考試結束後,老師又特別強調:吃飯休息,不準私自外出,有事必須請假,尤其是不準出去游泳。但16歲的學生王某不聽安排,乘上廁所之機,私自翻越兩米多高的院牆去院後水灣中游泳,不幸溺水死亡。請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及規章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 )
A、學校不承擔王某的死亡責任
B、本案中王某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但就其16歲的年齡、智力而言,他完全應該知道私自下水塘游泳的危險性,學校也告訴了他這樣危險,並且在學校三令五申的告誡後,還是違反紀律,利用上廁所之機,翻越兩米多高的院牆偷跑出去,學校在教育管理上並無過錯,應認定為該生對存在的危險性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
C、本案中王某由於違反紀律,實施按其年齡和認知能力應當知道具有危險的,而造成傷害事故,學校不承擔相應責任。
D、學校應當承擔王某的死亡責任,因為不論怎樣學校都應當盡到妥善管理學生的義務
8、某校小學四年級班主任李某讓其班上的學生擦二層樓的玻璃,由於沒有採取安全措施,致使一名學生在擦玻璃時與另一名學生打逗說笑,不慎掉了下去,造成人身傷害。請結合有關教育法律法規及規章,分析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
A、學生打逗說笑,不慎掉了下去,造成人身傷害,其責任應有學生自己負責
B、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6條第1款以及教育部的有關規章的規定:學校不得使未成年學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活動。
C、對於學校違反有關規定,組織或者安排未成年學生從事不宜未成年人參加的勞動、體育運動或者其他活動的,學校應該承擔因過錯而造成的傷害事故的責任。
D、學校應對教師進行保證學生安全的教育,制定有關安全管理規章制度,並切實予以落實。當發生傷害事故時,應當及時採取措施救助受傷害學生。
❼ 教育政策與法規
《教育政策與法規》教學大綱學 時:36學時 學 分:2學分理論學時: 30 討論學時:6學時適用專業:教育學專業 大綱執筆人:李宜江 大綱審定人:周興國一、 說明(一)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任務《教育政策與法規》主要是為教育學本科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專業選修課程。該門課程是以教育學、法學理論等為基礎,綜合研究教育政策與法律現象,是教育學和法學之間的邊緣學科。本門課程設置的總目標是,使學習者通過對本門課程的學習,比較全面和比較系統地掌握我國當前的教育政策和有關教育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律制度,為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法律觀提供知識和材料,使學習者了解如何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政策,依法從事教育教學活動,同時學會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二)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 立足於培養學生的問題認知和分析的能力,課程教學應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法條介紹與案例分析相結合,學習與研究相結合。(三)課程教學改革 突出課堂講授,案例分析與課堂討論相結合。二、本文(一) 課程理論教學第一章 教育法概述(3學時)1、教學內容 第一節 法的性質法律的概念及特徵。法的價值目標。法的部門與教育法的歸屬第二節 教育法的涵義教育法的含義。教育法的特點第三節 教育法的體系教育法的體系。教育法的作用。教育法的局限性。第四節 教育法律關系教育法律關系的涵義。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教育法律關系的客體。教育法律關系的內容。教育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2、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是教育法內涵的分析。難點是教育法律關系的運動形式。3、思考題:(1)簡述教育法的含義及特點?(2)簡述教育法的作用及其局限性?(3)論述教育法的體系?(4)試分析教育法律關系的具體內涵? 第二章 教育法的價值(3學時)1、教學內容:第一節 教育法價值的涵義價值。教育法的價值。第二節 教育法的社會價值教育法的政治價值。教育法的經濟價值。教育法的文化價值。教育法的秩序價值。第三節 教育法的個體價值教育法的正義價值。教育法的平等價值。教育法的自由價值2、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是教育法價值的涵義; 難點是教育法的個體價值。3、思考題:(1)簡述教育法的含義及特點?(2)簡述教育法的作用及其局限性?(3)論述教育法的體系?(4)試分析教育法律關系的具體內涵? 第三章 學校(3學時)1、教學內容:第一節 學校的法律地位概述學校。學校的法律地位。學校的設置。第二節 學校的權利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組織實施教育教學活動。招收學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對受教育者進行學籍管理,實施獎勵或者處分。對受教育者頒發相應的學業證書。聘任教師及其他職工,實施獎勵或者處分。管理、使用本單位的設施和經費。拒絕任何組織和個人對教育教學活動的非法干涉第三節 學校的義務遵守法律、法規。貫徹教育方針、教育教學標准,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維護受教育者、教師及其他職工的合法權益。為受教育者及其監護人了解情況提供便利。遵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費用並公開收費項目。依法接受監督。第四節 學校內部管理體制學校內部領導體制。學校內部組織機構。學校內部管理制度。2、教學重點、難點:學校的權利和義務的內涵和辯證關系。3、思考題:(1)簡述學校的法律地位?(2)簡述學校的權利和義務?(3)試分析學校內部的管理體制? 第四章 教師(6學時)1、教學內容:第一節 教師的界定教師是承擔教書育人職責的專業人員。教師職業是一種專門職業。教師的成長過程是一個專業化的過程。第二節 教師的法律地位對我國教師法律地位的認識。我國教師法律地位的確定。教師法律地位主要通過教師的權利與義務體現出來。第三節 教師的權利教師權利的內涵。教師的基本權利。教師權利的保障機制。第四節 教師的義務教師義務的內涵。教師應履行的義務第五節 國家教師制度教師資格制度。教師職務制度。教師聘任制度2、教學重點、難點:教師的權利和義務的內涵及權利和義務的辯證關系。3、思考題(1)《教師法》的特點有哪些?(2)試述教師的基本權利與義務。(3)試述教師資格取得的條件。(4)試述《教師法》關於法律責任的相關規定。4、課堂討論教師侵犯學生人身自由權、隱私權和身體健康權的相關案例分析討論。 第五章 學生(6學時)1、教學內容:第一節 學生法律地位的確定學生的概念。學生法律主體地位的演變與確立。第二節 學生的權利學生權利的涵義。學生的基本權利。一些特殊學生群體享有的特殊教育權利。學生權利的法律保護。學生權利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 學生的義務遵守法律、法規。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努力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遵守其所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管理制度和規定2、教學重點、難點:學生的權利和義務的內涵及權利和義務的辯證關系。3、思考題:(1)簡述學生的權利和義務?(2)試分析學生權利和義務的辯證關系?4、課堂討論涉及學生權利和義務的相關案例分析討論。 第六章 教育法律責任與法律救濟(3學時)1、教學內容第一節 教育法律責任法律責任概述。教育法規定的法律責任。第二節 教育法律救濟法律救濟的定義。法律救濟的主要制度。第三節 學校事故及其法律責任承擔學校事故概述。學校事故類型與責任承擔例舉。2、教學重點、難點:學校事故及其法律責任承擔分析。3、思考題(1)教育法規定的法律責任是什麼性質的法律責任?其構成要件及其免責的條件是什麼?(2)教育法律救濟的主要制度有哪些?(3)什麼是學校事故?學校事故的法律責任應如何認定?(4)學校事故在哪些條件下可以免責?(5)學校事故可以分為幾類?如何承擔法律責任? 第七章 教育政策概述(3學時)1、教學內容:第一節 教育政策涵義教育政策的概念界定。 第二節 教育政策分類 元政策、基本政策、具體政策。各級教育政策:學前教育政策、初等教育政策、中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 。鼓勵性政策、限制性政策。 第三節 教育政策與教育法律教育政策與教育法律的聯系。教育法律與教育政策的區別。2、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是教育政策的涵義;難點是教育政策與教育法律的聯系和區別。3、思考題:(1)簡述教育政策的含義?(2)簡述教育政策的分類?(3)試分析教育法律與教育政策的關系? 第八章 教育政策制定與執行(3學時)1、教學內容:第一節 教育政策的制定影響教育政策制定的因素:環境因素、政策制定者的因素和制定體制、機構的因素。教育政策制定的步驟:即問題的識別、問題進入議事日程、政策目標的確認、政策方案的設計和選擇、政策的合法化。第二節 教育政策的執行教育政策執行的基本步驟。影響教育政策執行的因素。教育政策執行偏差及其糾正。2、教學重點、難點:影響教育政策制定和執行的因素。3、思考題:(1)簡述影響教育政策制定的因素?(2)簡述影響教育政策執行的因素?(3)論述教育執行過程中的偏差及其糾正?(4)試分析教育問題進入政府議事日程的條件? 第九章 學校、教師工作中涉及的法律問題舉例(6學時)1、教學內容第一節 學校工作中涉及的法律問題舉例涉及學校管理工作的案例。涉及學校權利保護的案例。有關學校意外事故的案例第二節 教師工作中涉及的法律問題舉例涉及學生受教育權的案例。涉及體罰學生和損害學生人格尊嚴的案例。涉及學生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案例2、教學重點、難點:教師工作中涉及的法律問題舉例。3、思考題或討論題:(1)精選一至兩個學校工作中涉及的法律問題案例要求分析(2)精選一至兩個教師工作中涉及的法律問題案例要求分析 附錄: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四、《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五、《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七、《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八、《2003-2007教育振興行動計劃》 (二) 本課程考核方式本課程採用平時聽課記錄、查閱讀書筆記、對課堂討論的參與及論文等方式進行考核。三、教學參考書目1、公丕祥,《教育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2、勞凱聲,《教育法學》,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3、鄭良信,《教育法學通論》,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4、張樂天,《教育法規導讀》(修訂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第2版。5、鄧建華 蔣先福,《教育法學基礎》,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6、褚宏啟,《中小學法律問題分析》(理論篇),紅旗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7、褚宏啟,《中小學法律問題分析》(案例篇),紅旗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8、杜偵, 《依法治教案例評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9、張樂天,《教育政策法規的理論與實踐》,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10、吳志宏等,《教育政策與教育法規》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11、勞凱聲,《中國教育法制評論》(第1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12、勞凱聲,《中國教育法制評論》(第2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13、袁振國,《論中國教育政策的轉變——對我國重點中學平等與效益的個案研究》,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14、Dan E. Inbar等著,史明潔等譯,《教育政策基礎》,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15、袁振國,《中國教育政策評論(2000)》,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16、袁振國,《中國教育政策評論(2004)》,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17、教育部法制辦公室編,《教育法律法規規章匯編(2004年版)》,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18、沈宗靈,《法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重排本。19、魏振瀛,《民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
❽ 教育政策與法規案例分析
1.不合法,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
2.
1、學校執行教育方針。鄧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學校該如何落實三個「面向」的教育方針?這就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即通過科學的教育方法,充分發掘受教育者的天賦條件,提高受教育者的各種素質水平,從而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協調的發展。一般認為,素質教育中的素質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科學文化素質,專業素質,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五個方面。然而,目前,許多學校說一套,做一套,並未真正領會和全面貫徹這一教育方針,其教育往往只注重智育即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教育,而忽視其他素質的培養,特別是偏廢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課的基礎教育。雖然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又增加了介紹憲法,刑法,民法等法律常識的課程,但在具體的執行中,許多學校卻不以為然,還是將其視為「副課」,不但沒有專門的授課教師,而且其佔有的課時還往往被挪作它用,成為語文,數學,外語等主課爭相擠占的時間。這樣的結果導致一些青少年對法律,道德這些行為規范缺乏正確的理解和認識,未能樹立起正確的全面的法律觀和道德觀。可見,青少年對法律認知的混沌狀態和思想品德的懵懂,幼稚狀態,使得對他們加強法制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顯得相當迫切,這要求有關學校必須全面,認真落實三個「面向」的教育方針,努力推行素質教育,重視法制課和思想品德課的教育。
2、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學校老師一般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但確有一些老師欠缺較好的法律意識,他們在教育,管理學生時,只顧一味嚴厲,而不顧及學生感受,方法簡單,行為粗暴,嚴重損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不可否認,我們絕大部分老師已盡到了關心愛護,教育學生的職責,但也不能忽視,仍有少數老師固守古代那種家長式的野蠻教育方式,他們以成績論英雄,歧視「差等生」,「劣等生」,教師的這種行為導致的後果是相當嚴重的。一方面,它使後進生感受不到做人的尊嚴,體會不到集體的溫暖,從而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最終滑入犯罪。 隨著人類物質文明程度的日益發達,人們相互間交往的手段和傳媒也愈加現代化,世界經濟全球化「地球村」拉近了不同國度,不同民族的距離,但人們不能比以往更加珍惜和保留只屬於自己內心世界安寧和相對隔離紛繁世界的寧靜居所環境。世界各國對隱私權的保護越來越重視,各國法律保護隱私權的規定也朝統一化方向發展。我國隱私權法律保護問題日趨凸現,在民法領域里構建隱私權保護制度具有十分必要的現實性和迫切性。
總之,學生的學業成績屬於個人隱私,應當受到尊重和保護,由於學生的學業成績是家長和教師知情的一種特殊的個人隱私,且學生的法律意識淡薄,自我保護能力差,同時在學校教師和學生的法律關系中,學生處於弱者地位,學生學業成績的隱私權很容易被侵犯,如果教師採取張榜排隊等方式侵犯學生的學業成績隱私權,不僅傷害了學生自尊心和人格尊嚴,而且對被害者心靈的傷害會影響一生,為此,一方面,教師要增強守法意識,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避免侵犯學生學業成績隱私權的違法行為發生,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學生也要知法懂法,增強維權意識,學會運用申訴等法律救濟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以敦促學校教師充分認識和尊重學生學業成績的隱私權,自覺履行其義務。
❾ 教育政策法規
教育法規試題(含答案)
1.依法治校是指學校以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和文件規定為依據,完善 內部各項管理制度和紀律 ,使學校管理的各個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 《教育法》規定,國家建立以 財政撥款 為主、其他多種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為輔的體制。
3.《義務教育法》規定,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依法保障 適齡兒童、少年 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4.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 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 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
5.根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規定,營業性歌舞廳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應當設置 未成年人禁止進入 的標志。
6.《刑法》是規范有關 犯罪 和 刑罰 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7.《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規定,學生每天學習時間(包括自習),中學不超過 8 小時,小學不超過 6 小時。
8.實施教育行政處罰的機關,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外,必須是 縣級以上 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門。
9.參加教師資格考試有作弊行為的,其考試成績作廢, 3 年內不得再次參加教師資格考試。
10.學校對校舍、體育設施、消防設施、各種儀器設備安全狀況,應當 每月 檢查一次。
11.參加繼續教育是中小學教師的 權利和義務
12.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應立足於教育和保護,從小抓起,對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及時進行 預防和矯治
13.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的 受教育權 ,不得隨意開除學生。
14.《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組織之間的 財產關系 和 人身關系 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15.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期間,行政處罰 不停止 執行。
16.《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第十四條規定,學校每學年至少舉行一次以 田徑 項目為主的全校性運動會。
17.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 , 懲罰為輔 的原則。
18.《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於 2004 年 7 月 1 日正式施行。
19.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20.權利是以 法律形式規定 並加以保障的人們所應當或可以享有的一種利益。
二、選擇題(分單項選擇和多向選擇,共30分 )
(一)單項選擇(共10小題,每小題1分,計10分)
1.有關法律規定:"對使用特殊音響警報和紅色回轉警燈的警車,其它車輛應當避讓。"這體現了行政職權的什麼特徵?( C )
A、優益性
B、單方性
C、強制性
D、執行性
2.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規定,對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開審理的年齡是( B )
A、14周歲以下
B、14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
C、16周歲以上不滿17周歲
D、18周歲以下
3.對民辦學校重大問題擁有決策權的是( D )
A、校長
B、教職工代表大會
C、學校工會
D、學校董事會
4.王某擔任某縣高二英語教師期間通過了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學校以王某服務期未滿、學校英語教師不足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職學習。王某欲以剝奪其參加進修權利為由提出申訴,受理申訴的機構應當是( A )
A、當地縣教育局
B、當地縣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廳
5.有的學校在學生手冊中規定:"禁止男女生之間互訪宿舍。"此規定從法學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釋為:"男女生不得無故進入異性宿舍。"這一解釋屬於( A )
A、目的解釋
B、文法解釋
C、歷史解釋
6."學校應當於每年的教師節組織教師宣誓活動。"這是( D )的規定。
A、《教育法》
B、《山東省實施〈教師法〉辦法》
C、《教師法》
D、《青島市實施〈教師法〉若干規定》
7.依據我國相關法律,下列有可能成為行政訴訟被告的是( C )
A、某教育局局長
B、某市市長
C、某市公安局
D、某鄉鎮黨委書記
8.《教育法》規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 B )
A、民事責任
B、刑事責任
C、一般責任
D、行政責任
9.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國務院有權制定和發布( B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規
C、教育政府規章
D、教育單行條例
10.某寄宿小學派車接送學生,途中有學生提出要上廁所,司機在路邊停車5分鍾,5分鍾過後,司機沒有清點人數就將車開走。小學生王某從廁所出來發現車已經開走,急忙追趕。在追趕過程中摔倒在地,將門牙跌落三顆。王某的傷害由誰承擔責任?( B )
A、司機負責
B、某寄宿學校負責
C、司機和某寄宿學校共同負責
D、司機和王某共同負責
(二)多項選擇(共10小題,每小題2分,計20分)
1.法律責任的類型有( ABCD )
A、民事法律責任
B、行政法律責任
C、刑事法律責任
D、違憲責任
2.張某作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權利有( ABCD )
A、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
B、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
C、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
D、完成規定的學業後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學位證書
3.教師可以採用的行政救濟途徑主要有( AD )
A、行政復議
B、民事訴訟
C、仲裁
D、教師申訴
4.教職工代表大會是學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職責是( ABC )
A、聽取校長工作報告,審議學校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B、聽取和反饋教職工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團結教職工支持校長正確行使職權
C、決定有關教職工福利的重要事項,監督校長和學校其他負責人的工作
D、罷免校長
5.學校可以解聘教師的情形有( BCD )
A、不能團結同事,其他教師不願與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
C、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
6.下列屬於體罰學生的情形是( BC )
A、讓1-2年級的小學生一個生字抄寫10遍
B、王某上課講話,老師令其抄課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習課講話,老師令李某等八人到學校運動場跑10圈
D、體育課教師在課堂上為糾正某學生的不規范動作,令其反復練習4次
7.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的特點有( ABCD )
A、權力和自由的廣泛性
B、權利和自由的現實性
C、權利和義務的平等性
D、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
8.對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設定包括( AB )
A、法定監護
B、指定監護
C、委託監護
D、代理監護
9.我國現行的學校教育制度是( ABCD )
A、學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10.學校對高中生可以進行以下何種處分?( ABD )
A、警告
B、記過
C、送勞動教養
D、開除學籍
三、簡答題(共6小題,1-4小題各3分,5-6小題各4分,計20分)
1.法的要素有哪些?
答:(1)法律規則;(2)法律原則;(3)法律概念。
2.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我國所保護的知識產權有哪幾種?
答: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發現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
3.什麼是行政復議?
答:行政復議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利益,按照法定程序和條件向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機關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機關提出申請,受理申請的行政機關依法定程序對該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復查並作出復議決定的行動。
4.教師與學生之間有哪些法律關系?
答:⑴教育和被教育的關系;⑵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⑶保護和被保護的關系;⑷互相尊重的平等關系。
5.簡要回答學校的法定義務。
答:(1)遵守法律、法規。
(2)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執行國家教育教學標准,保證教育教學質量。
(3)維護受教育者、教師及其他職工的合法權益。
(4)以適當方式為受教育者及其監護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學業成績及其他情況提供便利。
(5)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費用並公開收費項目。
(6)依法接受監督。
6.簡要回答教師的法定權利。
答:⑴ 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
⑵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
⑶ 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成績;
⑷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
⑸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
⑹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四、案例分析(共2小題,每小題10分,計20分)
1.李某有一女李霞14歲, 系農村某鎮初中二年級學生。李某認為女孩上學無用,還不如早下來賺錢,遂於2003年暑假將李霞送到鄰鎮一個體戶處打工。開學一周後,學校老師、領導、村幹部多次上門家訪,李某拒不說明其去向,有時還惡語相報:"孩子讀不讀書是咱們自家的事,你們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閑事。"
請問:⑴該案例中有沒有違法行為?⑵違反了什麼法律規定?⑶違法主體是誰?⑷應該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答案要點:(1)有違法行為。
(2)違反了《義務教育法》第11條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第9條、第28條等規定。
(3)李某及個體戶。
(4)《義務教育法》第15條規定,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況,經當地人民政府批準的以外,適齡兒童、少年不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由當地人民政府對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批評教育,並採取有效措施責令送子女或者被監護人入學。對招用適齡兒童、少年就業的組織或者個人,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批評教育,責令停止招用;情節嚴重的,可以並處罰款、責令停止營業或者吊銷營業執照。《未成年人保護法》第49條規定,企業事業組織、個體工商戶非法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由勞動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執照。
2.某校初中班主任吳老師在批改作業時,發現學生高某的作業本中夾了一封寫有XXX收的信件,吳老師順便拆封閱讀了此信。這是高某寫給一位女同學的求愛信,吳老師看了十分生氣,後在班會上宣讀了此信,同時對高某提出了批評。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張字條後離家出走。高某家長找到吳老師理論並要求將高某找回。吳老師解釋說:"我作為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職責,我批評高某是為了教育和愛護他。他是從家中出走的,與我的工作沒有關系。"
請問:⑴吳老師的哪些做法不正確?試述你的判斷所依據的法規及條款。⑵吳老師的解釋是否正確?為什麼?
答案要點:⑴吳老師私自拆閱學生高某信件的行為和在班會上宣讀高某信件的行為是不正確。因為上述行為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第30條和第31條的規定。
⑵吳老師的解釋不正確,因為吳老師有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的職責,但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須建立在尊重學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礎上。《教師法》規定,教師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是教師的最基本的職業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愛護學生而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本案例中吳老師不適當的教育方式對學生高某的離家出走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❿ 急!教育法規與政策案例分析(文章)有追加
我國已開始邁向法治的社會,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建立在以德治國和以法治國的雙重基礎之上,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向前推進的過程中,教育事業已被視為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柱。「必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也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為了切實保障教育事業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為了確保教育對我國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依法辦教,依法保教,依法治教已成為當前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大特徵。
一、視頻中,小麗的事件反影了學校、教師和家長的什麼責任?
答:在小麗的案例中,我認為家長、老師和學校沒有履行監護職責,需要依法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總則規定: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教育和幫助未成年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小麗尚是未成年人,學校應該提供安全的學習環境,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家長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更應該盡到責任。學校,教師和家長要多溝通,不應該相互之間推諉責任,以至於出現學生兩天不到校才發現問題。
(1)學校的責任:學校是實施教育的專門場所,是未成年人作為受教育者參與活動,接受、享用教育的地方,是受教育權實現的重要保障。學校應當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學校可以對學生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指導,制止有害於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
(2)教師的責任:教師可以對學生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指導,關心、愛護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學校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主要是制止在學校工作和與教育教學工作相關的活動中,對侵犯其所負責教育管理的學生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批評和抵制社會上出現的有害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不良現象。
(3)家長的責任:家長及其他監護人對家庭中的未成年人有監護和教育的義務。教育法第四十九條規定: 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為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監護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條件。
二、視頻中,童娟的行為觸犯了什麼教育法律問題?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為:
(一)曠課、夜不歸宿;
(二)攜帶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毆、辱罵他人;
(四)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
(五)偷竊、故意毀壞財物;
(六)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
(七)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製品、讀物等;
(八)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
(九)其他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
童娟的行為已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4條第3章是明顯的校園暴力行為。
打架斗毆是指兩人以上互相以傷害對方為目的而實施的暴力行為。
辱罵他人是指以謾罵的方式羞辱對方的行為。
結伙斗毆,尋釁滋事則是更大范圍的故意破壞公共秩序、擾亂社會治安的行為。
上述行為或侵害他人的人身權利,給他人造成身體或心理上傷害,或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給社會管理造成混亂。對有上述行為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學校都有責任進行管教,或送工讀學校矯治和接受教育。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治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我國《刑法》第十四條規定年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因不滿十六歲不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尋釁滋事罪和聚眾斗歐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規定:聚眾斗歐的,對首要分子和其它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拘役或管制。對多次聚眾斗歐,聚眾斗歐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在公共場所或交通要道聚眾斗歐,造成社會嚴重混亂的,持械聚眾斗歐的,對首要分子和其它積極參加者,以聚眾斗歐罪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學生不良行為,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已有界定,對其深入研究的解決現實問題,任重道遠。但只要中學生認真學法、守法,正確劃分不良行為與違法犯罪的界限,認真學習,就會成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近幾年來,暴力事件在校園里時常發生,不管是小學還是高中、大學,校園暴力事件是越來越嚴重。像童娟那樣,因為缺乏家庭關愛而實施暴力行為的現象也越來越多。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章司法保護第五十四條規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應當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第五十五條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案件,應當照顧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並根據需要設立專門機構或者指定專人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