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安置條例
① 移民搬遷政策
一、搬遷類型: 易地扶貧搬遷:經扶貧部門確定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中標識的易地扶貧搬遷群眾。 避災、生態搬遷:具體分為地質災害易發區、洪澇災害威脅區、無責任主體的煤炭采空區以及生活在省級自然保護區和核心區、生態脆弱區的群眾。 鐵路、公路、水庫等工程搬遷和城鎮化、鎮村綜合改革需搬遷的群眾。二、如何搬:1、集中安置: 目標要求:集中安置關中地區不得低於90%,進城入鎮率不得低於65%。三、補助標准:1、易地扶貧搬遷補助標准 集中安置的,建房人均補助2.5萬元,舊宅基地騰退復墾人均獎勵性補助1萬元,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人均補助2萬元,配套費由縣級政府統籌安排使用。採取分散安置的,人均建(購)房補助1.5萬元,舊宅基地騰退復墾人均獎勵性補助1萬元。 2、避災類搬遷補助標准 地災,洪澇災害以及責任主體滅失的採煤塌陷區建房補助標准:集中安置的,每戶補助4.5萬元,選擇高層,小高層,多層進行樓房化安置的,每戶再給0.5萬元獎勵性補助,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每戶2萬元標准給予「小配套」,由縣級統籌安排使用。分散安置的每戶補助3萬元。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徵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稱被徵收人)給予公平補償。
第三條 房屋徵收與補償應當遵循決策民主、程序正當、結果公開的原則。
第四條 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② 水庫移民政策
水庫移民政策:如果是移民的話,首先要有戶口在水庫建設征地范圍(征地紅線)內,並在紅線內擁有房屋等財產,這樣就可以確定移民資格。水庫移民也即水工程移民,是居住地由於水利工程的需要,必須根據政府安排搬遷到他處的群眾,也叫庫區移民。國家對此有一系列的法律、行政法規、法規性文件、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後期配套政策等措施來保障水工程移民的順利開展和可持續發展。
水庫移民特點具體如下:
1、周期長水庫移民遷建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前期淹沒處理階段,大約需3-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二是移民遷建實施階段,大約需要3-5年;第三是後期扶持恢復發展生產階段,大約10-20年;
2、有補償,基於公平與市場原則以及為了贏得受影響人口的配合,工程業主單位一般要給予受影響人口一定的經濟補償;
3、政府主導,水庫移民是一項政策性極強的作,因為許多大規模的工程建設部是以政府發動或以政府部門為業主單位的形式來進行的,在工程建設和移民安置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規政策。
水庫移民安置原則具體如下:
1、以人為本,保障移民的台法權益,滿足移民生存與發展的需求;
2、顧全大局,服從國家整體安排,兼顧國家、集體、個人利益;
3、節約利用土地,台理規劃工程佔地,控制移民規模;
4、可持續發展,與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
5、因地制宜,統籌規劃。
法律依據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
第二十二條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之和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16倍。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不能使需要安置的移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需要提高標準的,由項目法人或者項目主管部門報項目審批或者核准部門批准。
③ 水庫移民搬遷賠償標准
如果是移民的話,首先要有戶口在水庫建設征地范圍即征地紅線內,並在紅線內擁有房屋等財產,這樣就可以確定移民資格。一旦被確定為移民就可以享受水庫的移民政策,如果水庫工程是大中型水庫的可以享受每年600元煤人,補助20年的後扶資金,小型水庫沒有該項資金。但該項資金不一定是直補到人,也可以採用項目扶持的方式,比如修機耕路等。移民將獲得安置地居民的同等生產資料,並根據安置政策獲得安置土地,原有房屋將根據評估金額直接發放補償資金;由移民個人在安置地的宅基地上自行蓋房,也可要求項目業主代為蓋房。其他一切在紅線范圍內的個人資產都可以獲得相應補償。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
第二十六條 移民區和移民安置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移民安置規劃的組織實施。
第二十七條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開工前,項目法人應當根據經批準的移民安置規劃,與移民區和移民安置區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市、縣人民政府簽訂移民安置協議;簽訂協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市人民政府,可以與下一級有移民或者移民安置任務的人民政府簽訂移民安置協議。
④ 移民補貼款是怎麼規定
法律分析:移民拆建單位依照規定標准向被移民房屋的所有權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種補償金。
一般有:(1)房屋補償費(房屋重置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所有權人的損失,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2)周轉補償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住戶臨時居住房或自找臨時住處的不便,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3)獎勵性補償費,用於鼓勵被拆遷房屋住戶積極協助房屋拆遷或主動放棄一些權利如自願遷往郊區或不要求拆遷單位安置住房,房屋拆遷補償費的各項標准由當地人民政府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加以確定。由宅基地區位補償價、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構計算公式為:房屋拆遷補償價=宅基地區位補償價×宅基地面積+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
法律依據:《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
第三十二條 搬遷費以及移民個人房屋和附屬建築物、個人所有的零星樹木、青苗、農副業設施等個人財產補償費,由移民區縣級人民政府直接全額兌付給移民。
第三十三條 移民自願投親靠友的,應當由本人向移民區縣級人民政府提出申請,並提交接收地縣級人民政府出具的接收證明;移民區縣級人民政府確認其具有土地等農業生產資料後,應當與接收地縣級人民政府和移民共同簽訂協議,將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交給接收地縣級人民政府,統籌安排移民的生產和生活,將個人財產補償費和搬遷費發給移民個人。
第三十四條 城(集)鎮遷建、工礦企業遷建、專項設施遷建或者復建補償費,由移民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給當地人民政府或者有關單位。因擴大規模、提高標准增加的費用,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關單位自行解決。
⑤ 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細則
第一條為加強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以下簡稱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的管理,合理利用土地,妥善安置移民,根據國務院《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自治區的實際,制定本細則。第二條水電工程建設實行開發性移民方針,由當地人民政府組織管理移民安置工作,統籌安排移民經費,合理開發資源,以農業為基礎,農工商相結合,通過多渠道、多產業、多形式妥善安置移民,逐步使移民的生活水平達到或者超過原有水平。第三條水電工程移民安置工作實行自治區統一管理,分級負責,縣為基礎的管理體制。
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的移民安置和移民遺留問題處理工作;根據協議安置在國有或集體廠(場)礦的移民,其就業由該廠(場)礦負責解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諉責任。第四條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用耕地的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依照《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第五條第一項和第六條的規定執行。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用其他土地的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以及被徵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補償的標准依照《廣西壯族自治區土地管理實施辦法》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的有關規定執行。
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用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助費和地上附著物補償費依照《廣西壯族自治區土地管理實施辦法》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規定的標准執行。第五條移民獲得的各項征地補償費,可作為股金,投入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水利水電工程自產生經濟效益之日起,應按參股資金的比例分派紅利。第六條水電工程建設征地,應持國家基本建設程序批準的設計任務書或立項批准文件,向被徵用土地所在的縣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建設用地。縣土地管理部門應依法辦理徵用、劃撥土地手續。若徵用、劃撥林地的,應當經林業主管部門簽署意見後,方可辦理有關徵用、劃撥林地手續。征地手續應在水庫蓄水發電前辦理完畢。經依法批准徵用的土地,由建設單位統一管理使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
土地徵用後,其尚未使用的部分,在不影響水電工程建設的前提下,經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單位同意,可由當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統籌安排,繼續組織耕種或使用。水電工程建設單位需要使用這部分土地時,應提前六個月通知有關市、縣人民政府,有關市、縣人民政府負責如期將土地交付工程建設單位使用,並不再支付任何費用。第七條安置農村移民到其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有關市、縣人民政府移民管理機構應當事先與該集體經濟組織協商,簽訂協議,由該集體經濟組織按照協議安排移民的生產和生活。
依照前款規定,安置移民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有關市、縣人民政府撥付的移民經費,改造、開發集體所有的低產田和荒地的,按照協議可以吸收移民作為新的成員,與原有成員同等對待;有關市、縣人民政府也可以將改造、開發後的土地按照一定比例返還該集體經濟組織作為補償,其餘土地用來安置移民,建立新的集體經濟組織,並依法辦理變更土地所有權的手續。
安置移民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對承包給個人的耕地和其他土地,可以有領導、有計劃地適當調整土地承包經營權,並合理調整發包方和承包方的權利義務關系。
有條件的地方,應當積極發展鄉鎮企業及第三產業安置移民。第八條鼓勵有條件的國有農、林、牧場(站),承擔移民外遷安置任務。遷出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應將相應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交給接受外遷移民的國有農、林、牧場(站),統一安排移民的生產和生活。第九條被征地單位的土地被徵用後,依照《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第十二條、第十三條和本細則第六條規定確實安置不了的移民,凡已自謀到職業且有穩定收入的,其農業戶口可依照《廣西壯族自治區土地管理實施辦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轉為非農業戶口。第十條農村居民點需要搬遷的,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依法編制新居民點的建設規劃,並按照規劃有組織、有領導地分期分批進行。
鼓勵和教育移民在重建房屋時,改變原來人畜混居、泥沖牆的房屋結構。第十一條農村移民新建居民點的道路、供水、供電、文教衛生等基礎設施,應當統一規劃,納入水電工程移民安置規劃。
⑥ 移民搬遷補償標准移民搬遷怎麼補償
移民搬遷補償標准按照不同的省市會有不同的標准,但是一般都會補償這幾種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這些費用與鐵路的標准一樣。還有零星樹木、青苗等補償費用。
【法律依據】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第二十二條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收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實行與鐵路等基礎設施項目用地同等補償標准,按照被徵收土地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執行。
被徵收土地上的零星樹木、青苗等補償標准,按照被徵收土地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執行。
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建築物按照其原規模、原標准或者恢復原功能的原則補償;對補償費用不足以修建基本用房的貧困移民,應當給予適當補助。
使用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耕地,參照徵收耕地的補償標准給予補償;使用未確定給單位或者個人使用的國有未利用地,不予補償。
移民遠遷後,在水庫周邊淹沒線以上屬於移民個人所有的零星樹木、房屋等應當分別依照本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的標准給予補償。
⑦ 山東省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實施細則
第一條為加強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的管理,根據國務院《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細則。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興建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以下簡稱水利水電工程)適用本細則。第三條移民安置必須超前進行,先安置移民,後建設工程。做到工程竣工,安置完成;同時驗收,不留遺留問題。第四條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用的土地,由建設單位按下列標准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
(一)徵用耕地(含園地、魚塘、藕塘、葦塘、苗圃、速生豐產林,下同)的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3至4倍;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每畝年產值的2至3倍。
(二)徵用其他土地的補償費,為該土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2至4倍;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土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每畝年產值的2倍。
向城市和工業供水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徵用耕地的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及徵用其他土地的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可按前款規定的高限執行。第五條興建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徵用土地依照本辦法第四條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安置移民仍有困難的,可以酌情提高安置補助費標准;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條例》第六條規定的數額。第六條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經批准使用的材料場地、工棚佔地、施工道路和其他臨時設施佔地,根據實際佔用時間按該土地前3年的平均年產值逐年給予補償。第七條被徵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標准,按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和省的有關規定執行。第八條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范圍內確需保留的文物、電力等設施,建設等有關單位應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其保護費用列入工程概算。第九條水利水電工程運行後,遇有超過防洪設計標準的洪水給群眾造成的損失,由當地人民政府按有關自然災害救濟辦法處理,不作為淹沒損失補償。第十條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用土地的各項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除被徵用土地上屬個人的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付給本人外,由被征地單位用於恢復和發展生產,安排因土地被徵用而造成的多餘勞動力的就業和不能就業人員的生活補助,也可以包干到縣(市、區),由縣(市、區)統一安排,用於土地開發和移民的生產和生活安置。
移民經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私分,不得挪作他用。第十一條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用和劃撥的土地,由工程管理單位管理和使用。其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侵佔。第十二條在有條件的地方,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單位應幫助移民復墾土地或造地,其必須增加的投資列入工程概算。復墾或新造土地用於農、林、牧、漁業生產的,按有關規定減免農業稅。
移民安置恢復生產期間,對生活有困難的移民,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適當補助。第十三條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用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相應減免被征地單位的農業稅和糧、棉、油等農產品定購任務。第十四條移民搬遷安置後,新辦的生產經營項目,按國家有關規定可給予減免稅照顧。第十五條本細則由山東省水利廳負責解釋。第十六條本細則自1994年2月1日起施行。
⑧ 四川省《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實施辦法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實施《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結合四川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移民安置實行開發性移民和先移民後建設方針,將前期補償補助與後期扶持相結合,保障移民合法權益,使移民生活達到或超過原有水平。第三條移民安置工作實行政府領導、分級負責、縣為基礎、項目法人參與的管理體制。省水利水電工程移民主管機構(以下簡稱省移民管理機構)負責全省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管理和監督。省發展改革(能源)、國土資源、環境保護、住房城鄉建設、水利、林業、文化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相關工作。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履行工作主體、實施主體和責任主體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移民安置和社會穩定工作。第二章移民安置規劃第四條項目法人或項目主管部門在申報停建通告前,應編制實物調查細則及工作方案。實物調查細則及工作方案由市(州)、縣(市、區)移民管理機構徵得同級人民政府同意後,按照有關規定報省移民管理機構確認。第五條項目法人或項目主管部門在實物調查工作開始前,應向工程佔地和淹沒區縣(市、區)人民政府提出發布禁止在工程佔地和淹沒區內新增建設項目和遷入人口通告的申請。縣(市、區)人民政府同意後逐級上報省人民政府。通告由省人民政府發布。違反停建通告的,新增實物不予補償,遷入人口不予安置。第六條項目法人或項目主管部門在省人民政府通告發布後,會同地方人民政府依據實物調查細則及工作方案,組成調查組開展實物調查工作。調查結果應由調查者和權屬人簽字認可並公示。項目法人或項目主管部門應編制實物調查報告,並報經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確認。第七條項目法人或項目主管部門應編制移民安置規劃大綱,經移民區和移民安置區縣(市、區)、市(州)人民政府同意後,按照審批許可權報省人民政府或國務院移民管理機構審批。縣(市、區)、市(州)人民政府應組織編制移民區和移民安置區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第八條移民安置規劃大綱應根據實物調查結果以及移民區、移民安置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編制,並聽取當地人民政府、移民和移民安置區居民意見。第九條移民安置規劃大綱應主要包括移民安置的任務、去向、標准和農村移民生產安置方式以及移民生活水平評價和搬遷後生活水平預測、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淹沒線以上受影響范圍的劃定原則、移民安置規劃編制原則和先移民後建設安排等內容。第十條經批準的移民安置規劃大綱是編制移民安置規劃的基本依據,不得隨意調整或修改;確需調整或修改的,應報原批准機關批准。第十一條項目法人或項目主管部門應編制移民安置規劃並報省移民管理機構按規定程序審批。第十二條編制移民安置規劃應遵循本地安置與異地安置、集中安置與分散安置、政府安置與移民自主安置相結合的原則。編制移民安置規劃應結合相關規劃、產業政策、新農村建設和少數民族地區特點等,並廣泛聽取移民和移民安置區居民的意見。農村移民安置後,應使移民擁有與移民安置區居民基本相當的土地等農業生產資料。第十三條移民安置規劃應對農村移民安置、城(集)鎮遷建、工礦企業遷建、專項設施遷建或復建、移民工程相關環保、水保、防護工程建設、水域開發利用、移民後期扶持措施、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資金概(估)算、移民安置實施管理及先移民後建設等作出安排。第十四條農村移民應結合實際,積極穩妥,多渠道、多方式安置。農村移民居民點可按新農村(聚居點)建設標准布局或結合小城鎮建設進行,合理規劃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第十五條城(集)鎮的遷建應以現狀為基礎,統籌規劃、合理布局,保持地方特色和傳統風貌,滿足防災減災和公共衛生與安全等要求。第十六條專業項目復建應以現狀為基礎,合理確定建設標准和規模。第十七條移民安置規劃應統籌工程建設進度和移民工作進度,移民安置進度應適度超前於工程建設進度。第十八條經批準的移民安置規劃相關內容應由省移民管理機構或其委託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向移民搬遷安置對象和社會公布。第十九條經批準的移民安置規劃應嚴格執行,不得隨意調整或修改;確需調整和修改的,報原審批機構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