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條例
A. 企業國有資產管理辦法條例
法律分析:為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進一步搞好國有企業,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發展和壯大國有經濟,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制定本條例。經2003年5月13日國務院第8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由國務院於2003年5月27日發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共計8章47條。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根據2019年3月2日《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二次修訂。
法律依據:《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
第一條為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進一步搞好國有企業,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發展和壯大國有經濟,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國有參股企業中的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金融機構中的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不適用本條例。
B. 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2011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進一步搞好國有企業,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發展和壯大國有經濟,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國有參股企業中的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金融機構中的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不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企業國有資產,是指國家對企業各種形式的投資和投資所形成的權益,以及依法認定為國家所有的其他權益。第四條企業國有資產屬於國家所有。國家實行由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享有所有者權益,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第五條國務院代表國家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大型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重要基礎設施和重要自然資源等領域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國務院確定、公布。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對由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以外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其中,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公布,並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備案;其他由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由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確定、公布,並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備案。
國務院,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以下統稱所出資企業。第六條國務院,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分別設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根據授權,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依法對企業國有資產進行監督管理。
企業國有資產較少的設區的市、自治州,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不單獨設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嚴格執行國有資產管理法律、法規,堅持政府的社會公共管理職能與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能分開,堅持政企分開,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
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不行使政府的社會公共管理職能,政府其他機構、部門不履行企業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第八條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應當依照本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建立健全內部監督制度,嚴格執行法律、行政法規。第九條發生戰爭、嚴重自然災害或者其他重大、緊急情況時,國家可以依法統一調用、處置企業國有資產。第十條所出資企業及其投資設立的企業,享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企業經營自主權。
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應當支持企業依法自主經營,除履行出資人職責以外,不得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第十一條所出資企業應當努力提高經濟效益,對其經營管理的企業國有資產承擔保值增值責任。
所出資企業應當接受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實施的監督管理,不得損害企業國有資產所有者和其他出資人的合法權益。第二章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第十二條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是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負責監督管理企業國有資產的直屬特設機構。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是代表本級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負責監督管理企業國有資產的直屬特設機構。
上級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對下級政府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第十三條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責是:
(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等法律、法規,對所出資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維護所有者權益;
(二)指導推進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改革和重組;
(三)依照規定向所出資企業派出監事會;
(四)依照法定程序對所出資企業的企業負責人進行任免、考核,並根據考核結果對其進行獎懲;
(五)通過統計、稽核等方式對企業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情況進行監管;
(六)履行出資人的其他職責和承辦本級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除前款規定職責外,可以制定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規章、制度。
C. 江蘇省《國有企業財產監督管理條例》實施辦法
第一條根據國務院《國有企業財產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省國有企業(以下簡稱企業)財產監督管理按照《條例》執行;《條例》沒有規定或者規定比較原則的,按照本實施辦法執行。第三條省人民政府授權有關部門或者有關機構作為監督機構,對省管轄的和省人民政府指定由其監督的下級人民政府管轄的企業財產的經營管理實施分工監督。
經省人民政府授權,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條例》和本實施辦法的規定,確定有關部門或者有關機構作為監督機構,對本級人民政府管轄的或指定的企業財產的經營管理實施分工監督。第四條在國務院統一領導下,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本級人民政府管轄的企業財產實行分級管理,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對同級人民政府管轄企業的國有資產依法實行行政管理。第五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企業財產監督管理工作的領導,按照企業財產實行分級行政管理的原則,管好企業財產,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第六條省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是省人民政府的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條例》履行下列職責:
(一)依據國家和省人民政府有關國有資產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國有企業財產管理規章和政策措施;
(二)匯總和整理全省國有資產信息,建立企業財產統計報告制度,向省人民政府反映企業財產經營狀況;
(三)組織全省清產核資、產權登記、產權界定、資產評估等基礎管理工作;
(四)制定企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指標體系,對全省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進行監督檢查,從總體上考核和評價全省企業財產經營狀況。並根據企業財產保值、增值情況提出獎懲建議,對違法行為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五)在省人民政府規定的職權范圍內,會同有關部門協調解決國有資產產權糾紛,對重大產權糾紛向省人民政府提出處理意見;
(六)省人民政府規定的其它職責。第七條省人民政府授權的有關部門或者有關機構對省人民政府指定由其監督的企業履行下列監督職責:
(一)對企業財產的保值增值狀況實施監督;
(二)商省有關部門提出監事會的人員組成報省計劃經濟部門、省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備案。按照有關規定需報省人民政府審定的,應當履行報審手續;
(三)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提出廠長(經理)的任免(聘任、解聘)及獎懲的建議和意見;
(四)向企業派出監事會;
(五)定期向省人民政府匯報工作。第八條省人民政府授權的全省性總公司對其所屬企業履行下列監督職責:
(一)對企業財產的保值增值狀況實施監督;
(二)商省有關部門提出監事會的人員組成,報省計劃經濟部門、省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備案;
(三)向企業派出監事會。第九條監督機構對所監督的企業派出監事會的,其成員可以從下列人員中委派和聘請:
(一)監督機構派出的代表,一人可以同時擔任2至3戶企業的監事;
(二)財政部門、計劃經濟部門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等政府有關部門以及有關銀行派出的工作人員,一人可以同時擔任2至3戶企業的監事;
(三)監督機構聘請的被監督企業的管理者(廠長或經理和企業財務負責人除外)和企業職工代表;
(四)監督機構聘請的經濟、金融、法律、技術和企業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專家(一般應具有高級職稱),一人可以同時擔任不同行業2至3戶企業的監事;
(五)監督機構在企業所在地的設區的市或者縣(市)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聘請的1至2名代表。第十條監事會由不少於5人,不超過15人的奇數成員組成。監督機構委派和政府其他部門派出的監事人數不得超過監事會成員總數的三分之二。監事會主席由政府或者監督機構在監事會成員中指定,監事會議由監事會主席主持。監事會主要履行下列職責:
(一)聽取廠長(經理)關於企業資產經營狀況和經營結果的報告;
(二)審查財務負責人關於企業資產和財務狀況的報告,評價企業經營效益和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狀況;
(三)根據工作需要查閱企業的財務報表和資料;
(四)評價廠長(經理)的經營業績,向監督機構提出任免(聘任、解聘)及獎懲的建議;
(五)研究通過報送監督機構的工作報告;
(六)就廠長(經理)的要求提出咨詢意見;
(七)其他需要討論決定的事項。
D. 如何對國有資產進行監管
法律分析: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法有《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和個地方出台的XX省/XX市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法。
法律依據:《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
第一條 為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進一步搞好國有企業,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發展和壯大國有經濟,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國有參股企業中的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金融機構中的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不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企業國有資產,是指國家對企業各種形式的投資和投資所形成的權益,以及依法認定為國家所有的其他權益。
第四條 企業國有資產屬於國家所有。國家實行由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享有所有者權益,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第五條 國務院代表國家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大型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重要基礎設施和重要自然資源等領域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國務院確定、公布。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對由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以外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其中,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公布,並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備案;其他由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由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確定、公布,並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備案。國務院,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以下統稱所出資企業。
E. 國家關於國有資產管理的條例有哪些
條例是中央人民政府以國務院令的形式頒布的行政法規。
我國現行有效的關於國有資產管理的條例只有一個,即2003年頒布的《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378號)
F. 國有資產管理辦法
國有資產管理辦法為監管尚未脫鉤的經濟,實體的國有資產,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基礎分析】
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資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本法規定,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被免職的,自免職之日起五年內不得擔任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資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造成國有資產特別重大損失,或者因貪污、賄賂、侵佔財產、挪用財產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被判處刑罰的,終身不得擔任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資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個人建議】
對於我國相關法律法規,我們一定要及時進行了解,對於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來說也是非常的嚴苛,行政單位國有資產包括行政單位用國家財政性資金形成的資產,國家調撥給行政單位的資產,以及行政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組織收入形成的資產,其表現形式為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和無形資產等,在生活中一定要了解相關的資產構成,只有這樣才可以不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
【法律依據】
《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
第二十條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負責指導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審核批准其所出資企業中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的重組、股份制改造方案和所出資企業中的國有獨資公司的章程。
第二十一條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依照法定程序決定其所出資企業中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的分立、合並、破產、解散、增減資本、發行公司債券等重大事項。其中,重要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分立、合並、破產、解散的,應當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審核後,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
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依照法定程序審核、決定國防科技工業領域其所出資企業中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的有關重大事項時,按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執行。
第二十二條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依照公司法的規定,派出股東代表、董事,參加國有控股的公司、國有參股的公司的股東會、董事會。
G. 《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還有效嗎
有效。
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為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進一步搞好國有企業,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發展和壯大國有經濟,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制定本條例。經2003年5月13日國務院第8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由國務院於2003年5月27日發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共計8章47條。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 第 3 號 《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已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沒有失效。
拓展資料:
一、 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
《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經財政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為了規范和加強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維護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國有資產,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益,保障行政單位履行職能,根據國務院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二、 國家審計的作用:
1. 國家審計是指國家審計機關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對國家機關、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執行政府預算收支的情況和會計資料實施檢查審核、監督的專門性活動。
2. 國家審計機關除專門的審計機關外,還包括財政、稅務、海關、人民銀行或專業銀行等專業審計機關。對政府行政機關而言,國家審計也是行政監督中專業監督的一種,是財政行政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3. 國家審計的目的是通過審計財政、財務收支真實、合法和效益,最終達到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促進廉政建設、保障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真實、合法和效益,是國家對地區、部門和單位管理、使用國有資產的基本要求。真實是指財政收支、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的經濟活動是否發生,有關資料是否如實反映。合法是指財政收支、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的經濟活動是否遵循國家有關規定。效益是指財政收支、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的經濟活動的經濟效率和效果。真實、合法。
H. 企業國有資產管理辦法
法律分析:國有資產管理,是指國家對國有資產所有權的行使,管理許可權的劃分,資產的保值增值,收益的享有、處分等進行的監督。 對所有權屬於國家的各類資產的經營和使用,進行組織、指揮、協調、監督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具體地說,就是對國有資產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置進行管理。國有資產管理的基本目標是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與增值。
法律依據:《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
第四條 企業國有資產屬於國家所有。國家實行由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享有所有者權益,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第五條 國務院代表國家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大型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重要基礎設施和重要自然資源等領域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國務院確定、公布。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對由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以外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其中,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公布,並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備案;其他由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由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確定、公布,並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備案。
I. 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法是什麼
法律分析:《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為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進一步搞好國有企業,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發展和壯大國有經濟,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制定本條例。為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進一步搞好國有企業,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發展和壯大國有經濟,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制定本條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國有參股企業中的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金融機構中的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不適用本條例。本條例所稱企業國有資產,是指國家對企業各種形式的投資和投資所形成的權益,以及依法認定為國家所有的其他權益。企業國有資產屬於國家所有。國家實行由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享有所有者權益,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法律依據:《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
第五條 國務院代表國家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大型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重要基礎設施和重要自然資源等領域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國務院確定、公布。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對由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以外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其中,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公布,並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備案;其他由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由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確定、公布,並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備案。
國務院,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以下統稱所出資企業。
第六條 國務院,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分別設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根據授權,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依法對企業國有資產進行監督管理。
企業國有資產較少的設區的市、自治州,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不單獨設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嚴格執行國有資產管理法律、法規,堅持政府的社會公共管理職能與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能分開,堅持政企分開,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
J. 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的條例內容
(2003年5月抄27日中華人民共和襲國國務院令第378號公布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第四十二條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國有參股企業的組織形式、組織機構、權利和義務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等法律、行政法規和本條例的規定執行。第四十三條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國有參股企業中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依照《中國共產黨章程》和有關規定執行。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國有參股企業中工會組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和《中國工會章程》的有關規定執行。第四十四條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依據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第四十五條本條例施行前制定的有關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行政法規與本條例不一致的,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執行。第四十六條政企尚未分開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加快改革,實現政企分開。政企分開後的企業,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依法對企業國有資產進行監督管理。第四十七條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