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條例
『壹』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新舊對比有哪些異同
從條例上看,它和之前的條例比起來有三個特點:
一是紀法分開:70多項與法律重合內容刪除,黨紀嚴於法律。條例修訂: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修訂刪除了70餘條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重復的內容。修訂後,條例從原來的3編、15章、178條、24000餘字縮減為3編、11章、133條、17000餘字。
二是劃定紅線:強調追責,明確6類「負面清單」。條例修訂:強化「負面清單」作用,將原有條例規定的10類違紀行為梳理整合、科學修訂為六類: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把黨章關於紀律的要求具體化,並在分則各章中按照同類相近和從重到輕的原則進行排序。
三是十八大以來成果制度化:方向精準,體現從嚴治黨常態化。條例修訂:將十八大以來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落實八項規定、反對「四風」等從嚴治黨的實踐成果制度化、常態化。
『貳』 新修訂的共產黨員紀律處分條例 與舊版有何不同
從新修訂的條例上看,它和之前的條例比起來有三個區別:
區別一:紀法分開
70多項與法律重合內容刪除,黨紀嚴於法律。條例修訂: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修訂刪除了70餘條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重復的內容。修訂後,條例從原來的3編、15章、178條、24000餘字縮減為3編、11章、133條、17000餘字。
區別二:劃定紅線:強調追責,明確6類「負面清單」
條例修訂:強化「負面清單」作用,將原有條例規定的10類違紀行為梳理整合、科學修訂為六類: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把黨章關於紀律的要求具體化,並在分則各章中按照同類相近和從重到輕的原則進行排序。
區別三:十八大以來成果制度化:方向精準,體現從嚴治黨常態化
條例修訂:將十八大以來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落實八項規定、反對「四風」等從嚴治黨的實踐成果制度化、常態化。
(2)新舊條例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簡稱:紀律處分條例,是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的黨內法規。《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制定,旨在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純潔黨的組織,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教育黨員遵紀守法,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
《條例》共142條,與2015年《條例》相比,新增11條,修改65條,整合了2條,對黨員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為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純潔黨的組織,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教育黨員遵紀守法,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
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的條例。2015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該條例被不少黨建專家稱為「改革開放以來最全、最嚴黨紀」。
『叄』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新舊對比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條例》在《土地管理法》制度框架下,聚焦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等重點問題,強化對耕地的保護,針對耕地「非農化」、「非糧化」以及「合村並居」中違背農民意願等突出問題,進一步明確制度邊界,強化法律責任。
現《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修改情況逐條對比,幫助理解《條例》修訂情況。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新舊對比)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21修訂)
第一章 總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制定本條例。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章 國土空間規劃
第二條 國家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
土地開發、保護、建設活動應當堅持規劃先行。經依法批準的國土空間規劃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
已經編制國土空間規劃的,不再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在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前,經依法批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繼續執行。
第三條 國土空間規劃應當細化落實國家發展規劃提出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要求,統籌布局農業、生態、城鎮等功能空間,劃定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
國土空間規劃應當包括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和規劃用地布局、結構、用途管制要求等內容,明確耕地保有量、建設用地規模、禁止開墾的范圍等要求,統籌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用地布局,綜合利用地上地下空間,合理確定並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保障土地的可持續利用。
第二章 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
第二條 下列土地屬於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
(一)城市市區的土地;
(二)農村和城市郊區中已經依法沒收、徵收、征購為國有的土地;
(三)國家依法徵收的土地;
(四)依法不屬於集體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灘塗及其他土地;
(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部成員轉為城鎮居民的,原屬於其成員集體所有的土地:
(六)因國家組織移民、自然災害等原因,農民成建制地集體遷移後不再使用的原屬於遷移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
第三條 國家依法實行土地登記發證制度。依法登記的土地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土地登記內容和土地權屬證書式樣由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規定。
土地登記資料可以公開查詢。
確認林地、草原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確認水面、灘塗的養殖使用權,分別依照《森林法》、《草原法》和《漁業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四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土地所有者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集體土地所有權證書,確認所有權。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於非農業建設的,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
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市轄區內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實行統一登記。
第五條 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確認使用權。其中,中央國家機關使用的國有土地的登記發證,由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具體登記發證辦法由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等有關部門制定。
未確定使用權的國有土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負責保護管理。
『肆』 工傷保險條例新舊制度如何適用
新舊工傷保險條例五大區別:一、關於工傷適用范圍:舊《工傷保險條例》適用范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
新《工傷保險條例》適用范圍是:在舊法的基礎上增加了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
二、關於工傷的認定:
舊《工傷保險條例》關於工傷認定的規定是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四)患職業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新《工傷保險條例》對於第十四條第六項規定的工傷認定范圍進行了擴大,修改為「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應該認定為工傷,而不再是局限於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
三、關於工傷認定的程序:
舊《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條規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和該職工所在單位。」
新《工傷保險條例》增加了關於簡易程序的規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對受理的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的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在15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更加簡化了工傷認定的程序。
四、提高了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
關於職工因工受傷致殘的:
舊《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五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
新《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五、提高了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舊《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新《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伍』 新舊預演算法實施條例對比
法律分析: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比如四條 預算由預算收入和預算支出組成。 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應當納入預算。 預算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具體變動需要結合條例查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實施條例》
第七條 預演算法第十五條所稱中央和地方分稅制,是指在劃分中央與地方事權的基礎上,確定中央與地方財政支出范圍,並按稅種劃分中央與地方預算收入的財政管理體制。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具體內容和實施辦法,按照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八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政府應當根據中央和地方分稅制的原則和上級政府的有關規定,確定本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的財政管理體制。
『陸』 新舊紀律處分條例一起引用時怎麼區分
有施行時間來區分的。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簡稱,是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的黨內法規。這個《條例》的制定,旨在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純潔黨的組織,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教育黨員遵紀守法,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
『柒』 新舊工傷保險條例的條文差異
新舊工傷保險條例五大區別:一、關於工傷適用范圍:舊《工傷保險條例》適用范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 。
新《工傷保險條例》適用范圍是:在舊法的基礎上增加了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
二、關於工傷的認定:
舊《工傷保險條例》關於工傷認定的規定是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四)患職業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新《工傷保險條例》對於第十四條第六項規定的工傷認定范圍進行了擴大,修改為「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應該認定為工傷,而不再是局限於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
三、關於工傷認定的程序:
舊《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條規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和該職工所在單位。」
新《工傷保險條例》增加了關於簡易程序的規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對受理的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的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在15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更加簡化了工傷認定的程序。
四、提高了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
關於職工因工受傷致殘的:
舊《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五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
新《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五、提高了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舊《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新《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捌』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21新舊對比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21新舊對比:
1、嚴格控制耕地轉為非耕地;
2、明確耕地保護的責任主體是省級人民政府 ;
3、建立耕地保護補償制度;
4、細化土地徵收程序;
5、明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交易規則;
6、保障農村村民的宅基地權益;
7、持續優化建設用地審批流程;
8、構建國土空間規劃管理制度;
9、完善臨時用地管理;
10、為土地督察權的行使劃定邊界;
11、掛牌出讓有了法律地位;
12、加大對土地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制定本條例。
第三十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完成本條例規定的征地前期工作後,方可提出徵收土地申請,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應當對徵收土地的必要性、合理性、是否符合《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的為了公共利益確需徵收土地的情形以及是否符合法定程序進行審查。
第四十條土地所有權人應當依據規劃條件、產業准入和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等,編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出租等方案,並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由本集體經濟組織形成書面意見,在出讓、出租前不少於十個工作日報市、縣人民政府。市、縣人民政府認為該方案不符合規劃條件或者產業准入和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等的,應當在收到方案後五個工作日內提出修改意見。土地所有權人應當按照市、縣人民政府的意見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