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個人所得稅法規

個人所得稅法規

發布時間: 2020-12-24 07:52:31

① 個人所得稅的相關規定

1.納稅義務人

(1)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中國公民和個體工商戶;
(2)在中國境內居住滿一年,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所得的滿、澳、台同胞和華僑,以及外籍人員;
(3)在中國境內居住不滿一年,從中國境內取得所的滿、澳、台同胞和華僑,以及外籍人員。
2.扣繳義務人

個人所得稅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即凡是支付個人應稅所得的企業、國家機關、政黨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均為個人所得的扣繳義務人。個人所得稅的扣繳義務人,必須按照稅法規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並向主管地方稅務徵收機關(以下簡稱稅務機關)領取代扣代繳稅款憑證,填開給納稅人,同時在規定期限內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個人所得稅及支付個人所得稅報告表」(見附表)和匯總交納代扣的稅款。稅務機關按照代繳義務人所扣繳的稅款,付給2%的手續費。 納稅人拒絕扣繳義務人依法履行扣繳義務時,扣繳義務人應當在24小時內書面報告稅務機關處理。但扣繳義務人拒不履行代扣代繳義務或違反稅法規定,稅務機關有權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3.應稅項目

個人所得稅的應稅項目包括下列11項:

(1)工資、薪金所得;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3)對企事業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4)勞務報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8)財產租憑所得;

(9)財產轉讓所得;

(10)偶然所得;

(11)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它所得。

4.稅率

個人所得稅按所得性質的不同,適用不同的稅率。

(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5%-45%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見下表)

每月當市民取得工資、薪金收入後,先減去個人承擔的基本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以及按省級政府規定標准繳納的住房公積金,再減去費用扣除額1600元/月(有的地方適用其他標准)為應納稅所得額,按5%至45%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計算公式是: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一速算扣除數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法(元)
1 不超過500元的 5 0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② 個人所得稅相關相關法律法規

您需要的個人所得稅文件有339條,23頁之多,只能給您鏈接(國家稅務總局專法規庫屬):http://202.108.90.146/guoshui/web/main1.jsp

③ 個人所得稅規定(最好有法律依據).

一、全年一次性獎金是指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扣繳義務人根據其全年經濟效益和對雇員全年工作業績的綜合考核情況,向雇員發放的一次性獎金。

④ 個人所得稅有何規定

個人所得稅(personal income tax)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英國是開征個人所得稅最早的國家,1799年英國開始試行差別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到了1874年才成為英國一個固定的稅種。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2018年6月19日,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這是個稅法自1980年出台以來第七次大修。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草案2018年8月27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依據決定草案,基本減除費用標准擬確定為每年6萬元,即每月5000元,3%到45%的新稅率級距不變。
2018年8月31日,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通過,起征點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最新起征點和稅率。

⑤ 個人所得稅的最新法規,要全的!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扣除標准)*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1不超過500元的部分,稅率5%,速算扣除數為0; 2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稅率10%,速算扣除數為25 3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稅率15 %,速算扣除數為125 4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稅率20 %,速算扣除數為375 5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稅率25%,速算扣除數為1375 註:估計大多數人可能只須記住前面幾項稅率和速算扣除數。***速算扣除數計算方法:*****1.速算扣除數怎麼來的?很多朋友說那個扣除數得硬記么?不是這樣的,他是可以推算出來的--只要是推算過的,也就好記了吧,如下:拿第3檔數據說明:125=75+50=1500*5%+500*10%=1500*(15%-10%)+500*(15%-5%)6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稅率30%,速算扣除數為3375 7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35%,速算扣除數為6375 8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稅率40%,速算扣除數為10375 9超過100000元的部分,稅率45%,速算扣除數為15375你每月收入減去三險一金,減去起征點(2000),剩下的部分套用上面的公式。

⑥ 財經法規 個人所得稅

20000*0.8*0.7*0.2=2240
4000-800=3200 3200*0.2=640
640+2240=2880
應交2880元

⑦ 個人所得稅的規定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個人所得稅法,就是有關個人的所得稅的法律規定。

【納稅對象】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國境內居住而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國內公民,在華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台同胞。
(一)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有所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是居民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就其多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是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編輯本段【征稅內容】
個人所得稅分為境內所得和境外所得。主要包括以下11項內容:
1、.工資、薪金所得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這就是說,個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與任職、受雇有關,不管其單位的資金開支渠道或以現金、實物、有價證卷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課稅對象。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包括四個方面:
(一)、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准開業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城鄉個體工商戶,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及其他行業的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二)、個人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取得營業執照,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有償服務活動取得的所得。
(三)、其他個人從事個體工商也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既個人臨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
(四)、上述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去的的生產、經營有關的各項應稅所得。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是指個人承包經營、承組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包括個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
4.、勞務報酬所得
勞物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象、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濟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5.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紙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這里所說的「作品」,是指包括中外文字、圖片、樂譜等能以圖書、報刊方式出版、發表的作品;「個人作品」,包括本人的著作、翻譯的作品等。個人取得遺作稿酬,應按稿酬所得項目計稅。
6.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作者將自己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公開拍賣(競價)取得的所得,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計稅。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是指個人擁有債權、股權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是指個人的存款利息、貨款利息和購買各中種債券的利息。股息,是指也稱股利,是指股票持有人根據股份制公司章程規定,憑股票定期從股份公司取得的投資利益。紅利,也稱公司(企業)分紅,是指股份公司或企業根據應分配的利潤按股份分配超過股息部分的利潤。股份制企業以股票形式向股東個人支付股息、紅利即派發紅股,應以派發的股票面額為收入額計稅。
8.財產租賃所得
財產租憑所得,是指個人出租建築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財產包括動產和不動產。
9.財產轉讓所得
財產轉讓所得,是指個人轉讓有價征卷、股權、建築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自有財產給他人或單位而取得的所得,包括轉讓不動產和動產而取得的所得。對個人股票買賣取得的所得暫不征稅。
10.偶然所得
偶然所得,是指個人取得的所得是非經常性的,屬於各種機遇性所得,包括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含獎金、實物和有價證券)。個人購買社會福利有獎募捐獎券、中國體育彩票,一次中獎收入不超過10000元的,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10000元的,應以全額按偶然所得項目計稅。
11.其他所得
除上述10項應稅項目以外,其他所得應確定征稅的,由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國務院財政部門,是指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截止1997年4月30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項目有:
(一)個人取得「菜冠深中國科學院院士榮譽基金會」頒發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榮譽獎金。
(二)個人取得由銀行部門以超過國家規定利率和保值貼補率支付的攬儲獎金。
(三)個人因任職單位繳納有關保險費用而取得的無償款優待收入。
(四)對保險公司按投保金額,以銀行同期儲蓄存款利率支付給在保期內未出險的人壽保險戶的利息(或以其他名義支付的類似收入)。
(五)股民個人因證券公司招攬大戶股民在本公司開戶交易,從取得的交易手續費中支付部分金額給大戶股民而取得的回扣收入或交易手續費返還收入。
(六)個人取得部分單位和部門在年終總結、各種慶典、業務往來及其他活動中,為其他單位和部門的有關人員發放現金、實物或有價征券。
(七)辭職風險金。
(八)個人為單位或者他人提供擔保獲得報酬。
個人取得的所得,如果難以定界是哪一項應稅所得項目,由主管稅務機關審查確定。
編輯本段【起征調整】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於2007年12月29日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根據決定,2008年3月1日起,我國個稅免徵額將從現在的1600元/月上調至2000元/月。
編輯本段【適用稅率】
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
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9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5%,共9級。
2.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3.比例稅率。對個人的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其中,對稿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並按應納稅額減征30%;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特高的,除按20%征稅外,還可以實行加成徵收,以保護合理的收入和限制不合理的收入。

⑧ 國家規定那些工作人員要交個人所得稅

需要交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

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1、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2、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8)個人所得稅法規擴展閱讀

稅收范圍:

1、勞務報酬所得

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濟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2、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紙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這里所說的「作品」,是指包括中外文字、圖片、樂譜等能以圖書、報刊方式出版、發表的作品;「個人作品」,包括本人的著作、翻譯的作品等。個人取得遺作稿酬,應按稿酬所得項目計稅。

3、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作者將自己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公開拍賣(競價)取得的所得,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計稅。

⑨ 法律對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是如何規定的

咨詢熱線來ZI XUN RE XIAN據說納稅均要依自據一定的稅率,個人所得稅肯定也不例外。那麼請問: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是多少呢?

專業解答

是的,納稅均要依據一定的稅率,個人所得稅肯定也不例外。依照我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的規定,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是:(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3)稿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並按應納稅額減征百分之三十。(4)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實行加成徵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5)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