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法規
㈠ 請問人防工程一二三四五六分級是怎麼規定的
人防工程可分為1、2、2B、3、4、4B、5、6、6B等9個等級。
劃分依據是:抗力等專級,工程可直接稱為某屬級人防工程;
按戰時用途劃分,可分為指揮通訊、人員掩蔽、醫院、救護站、倉庫、車庫等;
按平時用途可分為商場、游樂場、旅館、影劇院(會堂)等;
按防化等級可分為甲、乙、丙、丁4個等級。
(1)人防法規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規定:
第十八條:人民防空工程包括為保障戰時人員與物資掩蔽、人民防空指揮、醫療救護等而單獨修建的地下防護建築,以及結合地面建築修建的戰時可用於防空的地下室。
第十九條:國家對人民防空工程建設,按照不同的防護要求,實行分類指導。國家根據國防建設的需要,結合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水平,制定人民防空工程建設規劃。
第二十條:建設人民防空工程,應當在保證戰時使用效能的前提下,有利於平時的經濟建設、群眾的生產生活和工程的開發利用。
㈡ 人防工程建築面積有什麼規定嗎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空法》第十八條
人民防空工程包括為保障戰時人員與物資掩蔽、人民防空指揮、醫療救護等而單獨修建的地下防護建築,以及結合地面建築修建的戰時可用於防空的地下室。
第十九條
國家對人民防空工程建設,按照不同的防護要求,實行分類指導。
國家根據國防建設的需要,結合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水平,制定人民防空工程建設規劃。
第二十條
建設人民防空工程,應當在保證戰時使用效能的前提下,有利於平時的經濟建設、群眾的生產生活和工程的開發利用。
第二十一條
人民防空指揮工程、公用的人員掩蔽工程和疏散幹道工程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門負責組織修建;醫療救護、物資儲備等專用工程由其他有關部門負責組織修建。
有關單位負責修建本單位的人員與物資掩蔽工程。
(2)人防法規擴展閱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空法》第二十二條
城市新建民用建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修建戰時可用於防空的地下室。
第二十三條
人民防空工程建設的設計、施工、質量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防護標准和質量標准。
人民防空工程專用設備的定型、生產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
第二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對人民防空工程所需的建設用地應當依法予以保障;對人民防空工程連接城市的道路、供電、供熱、供水、排水、通信等系統的設施建設,應當提供必要的條件。
第二十五條
人民防空主管部門對人民防空工程的維護管理進行監督檢查。
公用的人民防空工程的維護管理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門負責。
㈢ 物權法中對人防地下工程的規定
1、 地珠的么下人防車庫的么築實際投資者是小區的全體業主,政府人防內主管部門有使用的容管理權;使用業你我土者必須經過申請報批程序,並按規定繳納「人防工程的了使用費」。
2、 無論存在怎樣的產權歸國家還是歸業主的爭論,地下人防車庫的什了他收益歸全體業主當屬無疑。純收益為毛收益木王王珠防中去掉成本後的部分,而成本包么網珠你房他里括人防工程使用費了主他防以及管在我理人員、水電房裡王土費、設備維修、標志標線、清潔等費用。
3、 地下人防車庫的實際產權應該也只能歸小區全體業主所有。
4、 業委會成立後,開發商應當向業委會移交與地下人防車網房主么築業庫有關的審批文件(具體方法需按人珠王房土什土防防主管部門要求辦);或由業委會代他么表全體業么他房我網主作為人防工程隸屬單位出具證明,由物業公來你珠築我主司到人防主管部門重新辦理審批。
㈣ 人防標准出自哪本規范
《人民防空工程建設管理規定》
第八章防空地下室建設管理
第四十五條城市新建民用建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修建防空地下室。
前款所稱民用建築包括除工業生產廠房及其配套設施以外的所有非生產性建築。
第四十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民防空主管部門參與城市應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築計劃和項目報建聯審,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負責防空地下室防護方面的設計審查和質量監督。
第四十七條新建民用建築應當按照下列標准修建防空地下室:
(一)新建10層(含)以上或者基礎埋深3米(含)以上的民用建築,按照地面首層建築面積修建6級(含)以上防空地下室;
(二)新建除一款規定和居民住宅以外的其他民用建築,地面總建築面積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按照地面建築面積的2%~5%修建6級(含)以上防空地下室;
(三)開發區、工業園區、保稅區和重要經濟目標區除一款規主和居民住宅以外的新建民用建築,按照一次性規劃地面總建築面積的2%~5%集中修建6級(含)以上防空地下室;
按二、三款規定的幅度具體劃分:一類人民防空重點城市按照4%~5%修建;二類人民防空重點城市按照3%~4%修建;三類人民防空重點城市和其他城市(含縣城)按照2%~3%修建。
(四)新建除一款規定以外的人民防空重點城市的居民住宅樓,按照地面首層建築面積修建6B級防空地下室;
(五)人民防空重點城市危房翻新住宅項目,按照翻新住宅地面首層建築面積修建6B級防空地下室。
新建防空地下室的抗力等級和戰時用途由城市(含縣城)人民政府人民防空主管部門確定。
㈤ 人民防空有哪些法律法規
國家級的有《人民防空法》,《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加強人民防空工作的決定》、版《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權於進一步推進人民防空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人民防空組織指揮若干規定》、《關於規范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收費規定的通知》、《關於頒發《人民防空工程建設管理規定》的通知》等,另外各大軍區、各省都有相關規定,大都是落實國家級文件規定的細則規定。
㈥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是法律還是法規
你好,《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於1996年10月29日通過,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故,是法律。
㈦ 公路人防要依照什麼相關法律法規
3、著力提升城市綜合防護能力
一是優化人防工程布局結構。二是推進兼顧版人防工程建設。三權是加快疏散避難場所建設。四是加強人防工程質量管理。進一步強化人民防空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構建人防主管部門、質量監督機構和人防專業監理單位分工明確的質量監管體系,切實扭轉以往重建設、輕管理的傾向,在全面提高人防結建的審批管理、工程建設的質量管理、已建工程的維護管理、建設市場的依法管理上下功夫,努力達到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
4、深化人防(民防)宣傳教育工作。防教育要按照防空防災一體化的要求,多渠道、多形式地組織人防(民防)教育基地建設,逐步形成多層次、多樣式、不同規模的教育場所。
5、著力推進人防法制建設。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人防工作新情況,調整配強人防行政執法領導小組,加強人防執法隊伍建設,配備專(兼)職法律專業人員。認真抓好執法人員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素質,規范執法程序,提高執法能力,確保人防政策法規的貫徹落實。
6、扎實推進基層人防工作。要認真開展人防工作進基層、進社區工作,切實加強社區人防領導小組及戰時指揮機構建設,廣泛開展人防(民防)宣傳教育活動。
㈧ 人防工程必須 按照哪個國家規定
第一條為加強人民防空工程建設管理,規范人民防空工程建設活動,確保人民防空工程的戰備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空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人民防空工程,是指為保障戰時人員與物資掩蔽、人民防空指揮、醫療救護而單獨修建的地下防護建築,以及結合地面建築修建的戰時可用於防空的地下室(以下簡稱防空地下室)。
第三條人民防空工程建設,堅持與城市建設相結合;堅持長遠建築與應急建設相結合;堅持國家投資與社會籌資建設相結合。人民防空工程建設應當遵循統一規劃,量力而行,平戰結合,質量第一的原則。
第四條 人民防空工程建設屬於國防工程建設和社會公益事業建設,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國家鼓勵支持社會、集體和個人,通過多種途徑,投資進行人民防空工程建設。國家對人民防空設施建設按照有關規定給予優惠。
第五條 防空地下室建設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本規定第八章的規定實施管理。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民防空主管部門負責防空地下建設和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兼顧人民防空防護要求的管理和監督檢查,與規劃、計劃、建設等部門搞好城市地下空間的規劃、開發利用和審批工作。
第七條人民防空工程建設應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和房屋建築等工程的規劃和建設,要注重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兼顧人民防空要求。
㈨ 我國第一部人防建設的法律
我國第一部人防建設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防護重點
第三章人民防空工程
第四章通信和警報
第五章疏散
第六章群眾防空組織
第七章人民防空教育
第八章法律責任
第九章附則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防護重點
第三章人民防空工程
第四章通信和警報
第五章疏散
第六章群眾防空組織
第七章人民防空教育
第八章法律責任
第九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有效地組織人民防空,保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保障社會主
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制定本法。
第二條人民防空是國防的組成部分。國家根據國防需要,動員和組織群眾采
取防護措施,防範和減輕空襲危害。
人民防空實行長期准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的方針,貫徹與經濟建設協調發
展、與城市建設相結合的原則。
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人民防空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四條人民防空經費由國家和社會共同負擔。
中央負擔的人民防空經費,列入中央預算;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擔的
人民防空經費,列入地方各級預算。
有關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負擔人民防空費用。
第五條國家對人民防空設施建設按照有關規定給予優惠。
國家鼓勵、支持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個人,通過多種途徑,投資進行人
民防空工程建設;人民防空工程平時由投資者使用管理,收益歸投資者所有。
第六條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全國的人民防空工作。
大軍區根據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授權領導本區域的人民防空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同級軍事機關領導本行政區域的人民防空工作。
第七條國家人民防空主管部門管理全國的人民防空工作。
大軍區人民防空主管部門管理本區域的人民防空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人民防空主管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域的人民防空工作。
中央國家機關人民防空主管部門管理中央國家機關的人民防空工作。
人民防空主管部門的設置、職責和任務,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計劃、規劃、建設等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
關的人民防空工作。
第八條一切組織和個人都有得到人民防空保護的權利,都必須依法履行人民
防空的義務。
第九條國家保護人民防空設施不受侵害。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侵佔
人民防空設施。
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軍事機關對在人民防空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組
織或者個人,給予獎勵。
第二章防護重點
第十一條城市是人民防空的重點。國家對城市實行分類防護。
城市的防護類別、防護標准,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
第十二條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制定防空襲方案及實施計劃,必要時可以組織演
習。
第十三條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制定人民防空工程建設規劃,並納入城市總體規
劃。
第十四條城市的地下交通干線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建設,應當兼顧人民防空
需要。
第十五條為戰時儲備糧食、醫葯、油料和其他必需物資的工程,應當建在地
下或者其他隱蔽地點。
第十六條對重要的經濟目標,有關部門必須採取有效防護措施,並制定應急
搶險搶修方案。
前款所稱重要的經濟目標,包括重要的工礦企業、科研基地、交通樞紐、通信
樞紐、橋梁、水庫、倉庫、電站等。
第十七條人民防空主管部門應當依照規定對城市和經濟目標的人民防空建設
進行監督檢查。被檢查單位應當如實提供情況和必要的資料。
第三章人民防空工程
第十八條人民防空工程包括為保障戰時人員與物資掩蔽、人民防空指揮、醫
療救護等而單獨修建的地下防護建築,以及結合地面建築修建的戰時可用於防空的
地下室。
第十九條國家對人民防空工程建設,按照不同的防護要求,實行分類指導。
國家根據國防建設的需要,結合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水平,制定人民防空工程
建設規劃。
第二十條建設人民防空工程,應當在保證戰時使用效能的前提下,有利於平
時的經濟建設、群眾的生產生活和工程的開發利用。
第二十一條人民防空指揮工程、公用的人員掩蔽工程和疏散幹道工程由人民
防空主管部門負責組織修建;醫療救護、物資儲備等專用工程由其他有關部門負責
組織修建。
有關單位負責修建本單位的人員與物資掩蔽工程。
第二十二條城市新建民用建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修建戰時可用於防空的地
下室。
第二十三條人民防空工程建設的設計、施工、質量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防護
標准和質量標准。
人民防空工程專用設備的定型、生產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
第二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對人民防空工程所需的建設用地應當
依法予以保障;對人民防空工程連接城市的道路、供電、供熱、供水、排水、通信
等系統的設施建設,應當提供必要的條件。
第二十五條人民防空主管部門對人民防空工程的維護管理進行監督檢查。
公用的人民防空工程的維護管理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門負責。
有關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對已經修建或者使用的人民防空工程進行維護管理,
使其保持良好使用狀態。
第二十六條國家鼓勵平時利用人民防空工程為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服務。平
時利用人民防空工程,不得影響其防空效能。
第二十七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進行影響人民防空工程使用或者降低人民
防空工程防護能力的作業,不得向人民防空工程內排入廢水、廢氣和傾倒廢棄物,
不得在人民防空工程內生產、儲存爆炸、劇毒、易燃、放射性和腐蝕性物品。
第二十八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擅自拆除本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的人民防空
工程;確需拆除的,必須報經人民防空主管部門批准,並由拆除單位負責補建或者
補償。
第四章通信和警報
第二十九條國家保障人民防空通信、警報的暢通,以迅速准確地傳遞、發放
防空警報信號,有效地組織、指揮人民防空。
第三十條國家人民防空主管部門負責制定全國的人民防空通信、警報建設規
劃,組織全國的人民防空通信、警報網的建設和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人民防空主管部門負責制定本行政區域的人民防空
通信、警報建設規劃,組織本行政區域人民防空通信、警報網的建設和管理。
第三十一條郵電部門、軍隊通信部門和人民防空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家規定
的任務和人民防空通信、警報建設規劃,對人民防空通信實施保障。
第三十二條人民防空主管部門建設通信、警報網所需的電路、頻率,郵電部
門、軍隊通信部門、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當予以保障;安裝人民防空通信、警報設施,
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提供方便條件,不得阻撓。
國家用於人民防空通信的專用頻率和防空警報音響信號,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
得佔用、混同。
第三十三條通信、廣播、電視系統,戰時必須優先傳遞、發放防空警報信號。
第三十四條軍隊有關部門應當向人民防空主管部門通報空中情報,協助訓練
有關專業人員。
第三十五條人民防空通信、警報設施必須保持良好使用狀態。
設置在有關單位的人民防空警報設施,由其所在單位維護管理,不得擅自拆除。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需要可以組織試鳴防空警報;並在試鳴的五日
以前發布公告。
第三十六條人民防空通信、警報設施平時應當為搶險救災服務。
第五章疏散
第三十七條人民防空疏散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一組織。
人民防空疏散必須根據國家發布的命令實施,任何組織不得擅自行動。
第三十八條城市人民防空疏散計劃,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需要組織有關
部門制定。
預定的疏散地區,在本行政區域內的,由本級人民政府確定;跨越本行政區域
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確定。
第三十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做好城市疏散人口
安置和物資儲運、供應的准備工作。
第四十條農村人口在有必要疏散時,由當地人民政府按照就近的原則組織實
施。
第六章群眾防空組織
第四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人民防空的需要,組織有關
部門建立群眾防空組織。
群眾防空組織戰時擔負搶險搶修、醫療救護、防火滅火、防疫滅菌、消毒和消
除沾染、保障通信聯絡、搶救人員和搶運物資、維護社會治安等任務,平時應當協
助防汛、防震等部門擔負搶險救災任務。
第四十二條群眾防空組織由下列部門負責組建:
(一)城建、公用、電力等部門組建搶險搶修隊;
(二)衛生、醫葯部門組建醫療救護隊;
(三)公安部門組建消防隊、治安隊;
(四)衛生、化工、環保等部門組建防化防疫隊;
(五)郵電部門組建通信隊;
(六)交通運輸部門組建運輸隊。
紅十字會組織依法進行救護工作。
第四十三條群眾防空組織所需裝備、器材和經費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門和組建
單位提供。
第四十四條群眾防空組織應當根據人民防空主管部門制定的訓練大綱和訓練
計劃進行專業訓練。
第七章人民防空教育
第四十五條國家開展人民防空教育,使公民增強國防觀念,掌握人民防空的
基本知識和技能。
第四十六條國家人民防空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制定人民防空教育計劃,規定教
育內容。
在校學生的人民防空教育,由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人民防空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人員的人民防空教育,由所在單位組織實
施;其他人員的人民防空教育,由城鄉基層人民政府組織實施。
第四十七條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文化等有關部門應當協助開展
人民防空教育。
第八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八條城市新建民用建築,違反國家有關規定不修建戰時可用於防空的
地下室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民防空主管部門對當事人給予警告,並責令限期
修建,可以並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九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民防空主管部門對當
事人給予警告,並責令限期改正違法行為,可以對個人並處五千元以下的罰款、對
單位並處一萬元至五萬元的罰款;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賠償損失:
(一)侵佔人民防空工程的;
(二)不按照國家規定的防護標准和質量標准修建人民防空工程的;
(三)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改變人民防空工程主體結構、拆除人民防空工程設
備設施或者採用其他方法危害人民防空工程的安全和使用效能的;
(四)拆除人民防空工程後拒不補建的;
(五)佔用人民防空通信專用頻率、使用與防空警報相同的音響信號或者擅自
拆除人民防空通信、警報設備設施的;
(六)阻撓安裝人民防空通信、警報設施,拒不改正的;
(七)向人民防空工程內排入廢水、廢氣或者傾倒廢棄物的。
第五十條違反本法規定,故意損壞人民防空設施或者在人民防空工程內生產、
儲存爆炸、劇毒、易燃、放射性等危險品,尚不構成犯罪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
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一條人民防空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或
者有其他違法、失職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
給予行政處分。
第九章附則
第五十二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本法制定
實施辦法。
第五十三條本法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