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稅收法規

稅收法規

發布時間: 2020-12-24 08:54:28

㈠ 稅收法規有哪些常見問題

自2016年5月1日起,營業稅改徵增值稅,相關的營業稅優惠政策平移過渡到增值稅政策。

  1. 公司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政府,取得政府的補償費需要繳納營業稅嗎?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行為營業稅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277號)規定,納稅人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時,只要出具縣級(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正式文件,無論支付征地補償費的資金來源是否為政府財政資金,該行為均屬於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的行為,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營業稅稅目注釋(試行稿)〉的通知》(國稅發〔1993〕149號)規定,不徵收營業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及納稅人代墊拆遷補償費有關營業稅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520號)第一條規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行為營業稅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277號)中關於縣級以上(含)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正式文件,包括縣級以上(含)地方人民政府出具的收回土地使用權文件,以及土地管理部門報經縣級以上(含)地方人民政府同意後由該土地管理部門出具的收回土地使用權文件。

2.公司將單位住房出租給本單位員工,取得的收入需要繳納營業稅嗎?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住房租賃市場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00〕125號)第一條規定,對按政府規定價格出租的公有住房和廉租住房,包括企業和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向職工出租的單位自有住房;房管部門向居民出租的公有住房;落實私房政策中帶戶發還產權並以政府規定租金標准向居民出租的私有住房等,暫免徵收房產稅、營業稅。因此,公司按以上規定出租的住房可免徵營業稅。

3.個人出租房屋在營業稅方面有沒有什麼優惠政策?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住房租賃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24號)第二條第三項規定,對個人出租住房,不區分用途,在3%稅率的基礎上減半徵收營業稅。

4.個人轉讓房屋在營業稅方面有沒有什麼優惠政策?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39號)第一條規定,個人將購買不足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全額徵收營業稅;個人將購買2年以上(含2年)的非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按照其銷售收入減去購買房屋的價款後的差額徵收營業稅;個人將購買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徵營業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職業教育等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3〕62號)第二條規定,對個人銷售自建自用住房,免徵營業稅。

5.公司按房屋成本價銷售住房給員工,請問要繳納營業稅嗎?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職業教育等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3〕62號)第二條規定,對企業、行政事業單位按房改成本價、標准價出售住房的收入,免徵營業稅。

6.個人將房屋贈給配偶,需要繳納營業稅嗎?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金融商品買賣等營業稅若干免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111號)第二條規定,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土地使用權,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暫免徵收營業稅:(一)離婚財產分割;(二)無償贈與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三)無償贈與對其承擔直接撫養或者贍養義務的撫養人或者贍養人;(四)房屋產權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產權的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因此,個人將房屋贈給配偶,不需要繳納營業稅。

7.公司以房屋投資入股另一家公司,請問要繳納營業稅嗎?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權轉讓有關營業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2〕191號)第一條規定,以無形資產、不動產投資入股,參與接受投資方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8.個人轉讓自有住房,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建設部關於個人出售住房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9〕278號)第四條規定,對個人轉讓自用5年以上、並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繼續免徵個人所得稅。

9.個人的房屋被政府拆遷,取得的補償款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棚戶區改造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3〕101號)第五條規定,個人因房屋被徵收而取得貨幣補償並用於購買改造安置住房,或因房屋被徵收而進行房屋產權調換並取得改造安置住房,個人取得的拆遷補償款按有關規定免徵個人所得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城鎮房屋拆遷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05〕45號)第一條規定,對被拆遷人按照國家有關城鎮房屋拆遷管理辦法規定的標准取得的拆遷補償款,免徵個人所得稅。

10.個人出租住房,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住房租賃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24號)第二條第一項規定,對個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所得減按10%的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

特別提醒:各個地方政策不一樣,有的地方是綜合稅率,有的地方是核定徵收。

11.個人將房屋贈與給親戚,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無償受贈房屋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78號)第一條規定,以下情形的房屋產權無償贈與,對當事雙方不徵收個人所得稅:(一)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二)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對其承擔直接撫養或者贍養義務的撫養人或者贍養人;(三)房屋產權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產權的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因此,個人將房屋贈與上述文件規定中的人員時,免徵個人所得稅。

12.公司按房屋成本價銷售住房給員工,員工以低於市場價格而取得的住房的差價收益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單位低價向職工售房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7〕13號)第一條規定,根據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有關規定,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以下簡稱單位)在住房制度改革期間,按照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房改成本價格向職工出售公有住房,職工因支付的房改成本價格低於房屋建造成本價格或市場價格而取得的差價收益,免徵個人所得稅。第二條規定,除本通知第一條規定情形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單位按低於購置或建造成本價格出售住房給職工,職工因此而少支出的差價部分,屬於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應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前款所稱差價部分,是指職工實際支付的購房價款低於該房屋的購置或建造成本價格的差額。

因此,公司按成本價格向員工銷售住房,如果在住房制度改革期間,按照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房改成本價格向職工出售公有住房,職工因此而少支出的差價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否則需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13.公司將舊房轉讓需要繳納土地增值稅嗎?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促進公共租賃住房發展有關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52號)第四條規定,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轉讓舊房作為公共租賃住房房源、且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的,免徵土地增值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棚戶區改造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3〕101號)第二條規定,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轉讓舊房作為改造安置住房房源且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的,免徵土地增值稅。

14.個人銷售住房需要繳納土地增值稅嗎?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房地產交易環節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37號)第三條規定,對個人銷售住房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

15.房地產公司出售住房土地增值稅有什麼優惠嗎?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138號)第八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徵土地增值稅:(一)納稅人建造普通標准住宅出售,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一條規定,條例第八條(一)項所稱的普通標准住宅,是指按所在地一般民用住宅標准建造的居住用住宅。高級公寓、別墅、度假村等不屬於普通標准住宅。普通標准住宅與其他住宅的具體劃分界限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16.因國家徵用的房產,公司需要繳納土地增值稅嗎?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八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徵土地增值稅:(二)因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徵用、收回的房地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一條規定,條例第八條(二)項所稱的因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徵用、收回的房地產,是指因城市實施規劃、國家建設的需要而被政府批准徵用的房產或收回的土地使用權。

因城市實施規劃、國家建設的需要而搬遷,由納稅人自行轉讓原房地產的,比照本規定免徵土地增值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6〕21號)第四條規定,因「城市實施規劃」而搬遷,是指因舊城改造或因企業污染、擾民(指產生過量廢氣、廢水、廢渣和噪音,使城市居民生活受到一定危害),而由政府或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根據已審批通過的城市規劃確定進行搬遷的情況;因「國家建設的需要」而搬遷,是指因實施國務院、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委批準的建設項目而進行搬遷的情況。

17.分立公司承受被分立公司的土地需要繳納土地增值稅嗎?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改制重組有關土地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5號)規定第三條規定,按照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企業分設為兩個或兩個以上與原企業投資主體相同的企業,對原企業將國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變更到分立後的企業,暫不征土地增值稅。第五條規定,上述改制重組有關土地增值稅政策不適用於房地產開發企業。

因此,非房地產開發企業發生上述行為的,可暫不徵收土地增值稅。

18.企業合作建房有關土地增值稅政策?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一些具體問題規定的通知》(財稅字〔1995〕48號)第二條規定,對於一方出地,一方出資金,雙方合作建房,建成後按比例分房自用的,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建成後轉讓的,應徵收土地增值稅。

19.個人之間更換自有住房,需要繳納土地增值稅嗎?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一些具體問題規定的通知》(財稅字〔1995〕48號)第五條規定,對個人之間互換自有居住用房地產的,經當地稅務機關核實,可以免徵土地增值稅。

㈡ 稅收法律、稅收法規、稅收規章的制定機關有何不同

1、效力不同。

在我國稅收法律的效力是最高的,其次效力為稅收法規,最後為稅收規章。即稅收法律效力大於稅收法規大於稅收規章。

2、制定機關不同。

在我國只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它的常務委員會依法定程序制定和頒布的規范性文件才能稱為稅收法律。稅收法規狹義上是由國家權力機關以外的國家機關制定的。稅收規章是由稅收行政管理機關制定的。

3、定義不同。

稅收法律從廣義上來說包含法律及一切規范性的法規和規章。狹義上的法律在我國指的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稅收法規從廣義上說等同於稅法。從狹義上說指的是由國務院或地方人大制定的文件。稅收規章則指的是由稅收部門在職權范圍內依據具體的事務制定的文件。

(2)稅收法規擴展閱讀:

稅收法律的基本原則:

1、稅收法定原則。

稅收法定原則是稅法最基本的原則,它是稅法三大基本原則中最基本的原則。

2、稅收公平原則。

公平原則是現代文明社會的普遍原則,它涵蓋了政治、經濟、外交、法律等幾乎所有的社會層面,而不同的層面有其具體的不同內容。

3、稅收效率原則。

效率原則是現代市場經濟國家普遍遵循的原則。

稅收法規的基本原則:

1、統籌兼顧各種利益,正確處理需要與可能,有利於國家積累資金的原則。

2、貫徹執行黨的經濟政策和法律法規,有利於國民經濟建設發展的原則。

3、貫徹區別對待,合理負擔的原則。

㈢ 求助,稅收法律 稅收法規 稅收規章 如何區別

選擇D。因為設有兩個以上機構並實行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將貨物從一個機構內移送其他機構用容於銷售,但相關機構設在同一縣(市)的除外; 將自產、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共他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 修理修配是指受託對損傷和喪失功能的貨物進行修復,使其恢復原狀和功能的業務。單位或者個體經營者聘用的員工為本單位或者僱主提供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不包括在徵收范圍之內。

㈣ 稅法問題。請問稅收法律,授權立法,稅收法規,稅收規章的區別是什麼

稅收法律:

一般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比如企業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等。

授權立法:

經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授權,全國性稅種可由國務院以「條例」或「暫行條例」的形式實行,比如增值稅暫行條例。

稅收法規:

一般由國務院制定,比如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等;

另外還有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稅收地方性法規。

稅收規章:

一般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制定。比如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另外還有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稅收地方規章。地方政府制定稅收規章,都必須在稅收法律、法規明確授權的前提下進行,並且不得與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

供參考!

㈤ 國家稅收法規

個人年收入過12萬要交個稅的

㈥ 什麼是單行稅收法律法規

單行法是和一般法相對應的稱謂。一般法規定的是比較綜合的法律問題,專而單行法是屬對一般法中規定的某個特別法律事項進行的特別規定。

稅收單行法是指就某一類納稅人、某一類征稅對象或某一類稅收問題單獨設立的稅收法律、法規或規章。
稅收單行法受稅收通則法(稅收基本法)的約束和指導,是相對於稅收通則法而言的,即稅收通則法以外的稅法都屬於稅收單行法,包括規范各稅種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稅收實體法、稅收程序法、稅收處罰法、稅收爭訟的大部分內容都是以單行法的形式規范的。稅收單行法與稅收通則法的分類與稅法體系的結構有關。有些國家的稅法典包含了稅收單行法與稅收通則法的全部內容,因此,無法從立法上作這種劃分。有的國家則只有稅收單行法而沒有稅收基本法,如我國。但從發揮稅法體系的整體功能來看,稅收基本法與稅收單行法相互配合的稅法結構更為理想。它的立法條例一般和法律法規的立法條例是相似的。

㈦ 稅收法規的效力低於稅收法律高於稅收行政規章

中國法律效力等級:
1、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內地方性法容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2、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3、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4、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5、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
6、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的效力沒有具體規定。當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㈧ 稅收規章和稅收行政法規各有哪些

稅收行政法來規是指源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一種調整稅收關系的規范性文件。其效力僅次於憲法和法律,它是目前我國最主要的稅法法源。我國稅收實體法除個人和外資所得稅制定為法律外,均為稅收行政法規,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等均屬行政法規。
稅收規章是有權的國家稅收行政管理機關為執行稅收法律和法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是稅法的具體化,其作用在於使稅法具有可操作性。稅收規章的法律效力低於稅收法律和法規,但也是廣義上稅法的組成部分。在我國,有權制定稅收規章的部門包括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及地方政府。

㈨ 最新的稅收法規比如財稅什麼的在哪裡查找呢謝謝

最新的稅收抄法規比如財稅什麼的襲在查找最主要最重要網站:國家稅務總局網;最方便網站:http://www.shui12366.com
我國稅收法規的基本原則是: (1)統籌兼顧各種利益,正確處理需要與可能,有利於國家積累資金的原則; (2)貫徹執行黨的經濟政策和法律法規,有利於國民經濟建設發展的原則; (3)貫徹區別對待,合理負擔的原則。
財稅財政、稅務的簡稱。會計、審計、財務管理、工商管理等不屬於此范圍,一般包括財政、稅務、涉外稅收、國際稅收等專業。

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屬於稅收法規還是稅收規章

您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是由國家稅務總局和財政部共同頒布的,屬於規章。

未名明德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