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法規與職業道德
一個是自律,一個是他律,而這相輔相成,相互影響,不可分割。
❷ 新聞法規與新聞職業道德的區別與聯系。
1、新聞職業道德對新聞法規的作用:1)新聞職業道德為新聞法規提供存在的價值基內礎。容2)新聞職業道德為新聞法規具有多方面的補充作用。3)加強新聞職業道德對新聞法規的實施起著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
2、新聞法規對新聞職業道德的作用:1)新聞法規可以保障道德規則的實施。2)新聞法規是傳播新聞職業道德的有力手段。
❸ 新聞法規與職業道德教程的內容簡要
前言
第一章 新聞法制的基本理論
第一節 新聞法制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我國新聞法制的基本原則及淵源
第三節 新聞法制的核心問題
第四節 新聞法制中的法律關系
第五節 我國新聞法制的主要內容
第二章 新聞法的歷史發展
第一節 新聞法產生和發展的基本條件
第二節 英美法系國家新聞法的歷史發展
第三節 大陸法系國家新聞法的歷史發展
第四節 舊中國新聞法的歷史發展
第五節 社會主義新聞法的歷史發展
第三章 新聞事業的行政管理
第一節 新聞媒體的創建
第二節 新聞媒介日常運作秩序的行政監管
第三節 新聞媒介經營活動的規范
第四章 新聞、廣告等各類信息的發布
第一節 重大新聞的發布與新聞發言人與發布會制度的建立
第二節 特殊新聞與信息的發布與報道
第三節 廣告的發布及其行為准則
第四節 境外新聞與信息在境內的發布
第五章 新聞傳播與國家安全、社會秩序
第一節 新聞傳播活動與維護國家安全
第二節 新聞傳播活動與保密制度
第三節 新聞傳播活動與維護社會秩序
第六章 新聞傳播與公民權益
第一節 現代社會中的新聞維權和新聞侵權
第二節 新聞對公民權益的侵害
第三節 新聞侵害公民權益的常見形式
第七章 新聞職業道德的基本理論
第一節 道德與職業道德
第二節 新聞職業與新聞職業道德
第三節 新聞職業道德的社會功能
第四節 新聞職業道德與新聞法規的關系
第八章 新聞職業道德的歷史發展
第一節 新聞職業道德理念與規范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社會主義新聞職業道德的形成與初步實踐
第三節 中國新聞職業道德建設的發展歷程
第九章 新聞職業道德原則與規范
第一節 新聞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自覺遵守憲法、法律和紀律
第三節 維護新聞的真實性,注重報道的客觀公正
第四節 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
第五節 提倡公平競爭,加強團結協作
第十章 新聞職業道德境界的涵養
第一節 新聞職業的道德境界
第二節 新聞職業的道德評價
第三節 新聞職業的道德教育
附錄一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有關新聞傳播活動的原則性規定
附錄二 法國《人權宣言》(1789年)有關新聞傳播自由的條文
附錄三 《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1791年)有關新聞自由的規定
附錄四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
附錄五 記者行為准則宣言
主要參考書目
❹ 新聞政策和新聞職業道德的異同點
要說中國和西方的新聞職業道德有什麼區別,無非是看他們對待新聞事件的態度。這要分兩個部分來看,一是針對國際新聞,一是針對國內新聞。
1、先從大的視角來看,即對於國際問題的態度。
在針對國際問題上,西方新聞機構採取的是一種居高臨下、以我為標准、任意塗抹的態度,西方記者名義上是真實報道,但是實際上卻是本能的在為西方的政治利益服務。只要是不符合西方利益的或者是他們不喜歡的,他們就可以把白的說成黑的,甚至胡編亂造移花接木歪曲事實借題發揮,比如2008年在針對西藏問題的報道上。再比如在針對伊拉克的問題上,他們都在幫美國政府說話,做美國政府的傳聲筒,都說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從而為美國找到借口出兵伊拉克造勢,以至於無數無辜者身死。
在針對國際問題上,中國新聞機構採取的是一種實事求是、認真負責、不偏不火的態度。我甚至想說,在針對國際問題上,中國的新聞業者是最公平正直的,比所有的西方國家和其他多數國家強多了。西方國家新聞機構常歪曲事實就不說了,就說非西方的韓國日本等等算是較發達的國家,它們的國際新聞報道幾乎是西方的跟班,幾乎全面跟隨西方的報道,鮮有自己的獨立的觀點和視角。中國要比他們強太多了。
2、再說對於各自的國內新聞的態度。
對於各自的國內問題上,西方和中國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共同點是,基本都能公平的報道;不同點是,中國的新聞審查比較嚴格,有些事情記者可能不敢報道或者不能報道。而西方相對來說新聞環境寬松一些,當然只是相對不是絕對。
3、總結
總而言之,在國際問題上,西方新聞業者要向中國學習;在國內問題上,中國新聞業者要向西方學習。
❺ 為什麼要學習《新聞法規與職業道德》這門課程
本書是我國第一部集體編寫的新聞法與新聞職業道德教材,十位作者來自九所專高校的新聞院屬、系,均己從事新聞法與新聞職業道德教學與研究多年,其中黃瑚、顧理平等五位作者還先後出版過十部有關新聞法與新聞職業道德的個人專著或教材。
大量汲取了近年來國內外新聞法與新聞職業道德研究的重要成果,比較系統、全面地闡述了新聞法與新聞職業道德的理論與實踐,其中不乏獨到的學術見解。在撰述方法上,以述為主、述論結合。本書的第一至六章為新聞法規部分,分別闡述了新聞法制的基本理論、歷史發展,各類信息發布的法律規定,以及新聞傳播活動中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公民權益,防止與避免新聞泄密、新聞侵權等各類新聞違法乃至犯罪行為的有關法律規定。第七至十章為新聞職業道德部分,分別闡述了新聞職業道德的基本理論和中外新聞職業道德的歷史發展,新聞職業道德的原則與規范,新聞職業道德境界的涵養。
本書既可用作高校新聞傳播學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用作新聞、宣傳從業人員以及其他新聞傳播愛好者的自學或進修讀物。
❻ 有關新聞工作者和職業道德
具體的沒有,不過我自己是這樣認為的
主要的是真實,
其次是速度
後來是認真
下面是我復制的,不要見怪啊
中國新聞事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聞工作者要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努力學習和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基本方針,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為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努力奮斗。
繼承和發揚黨的新聞工作優良傳統,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維護新聞工作的嚴肅性和聲譽,對於發揮新聞輿論和引導作用,對於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新聞隊伍,保證新聞事業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遵守新聞職業道德,應該是每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操守和富於敬業精神的新聞工作者對自己的基本要求。
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國新聞工作的根本宗旨。
新聞工作者要在黨的領導下,發揮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聯系的橋梁、紐帶作用,堅持對黨、對國家負責和對廣大群眾負責的一致性。
努力使黨的政府的方針、政策及時、准確、廣泛地同群眾見面,為人民群眾提供參與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生活以及了解世界所需要的新聞和信息,熱情宣傳他們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創造和奉獻精神,准確反映他們的願望、呼聲和正當要求。
支持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確思想和行為,勇於批評、揭露違背人民利益的錯誤言行有消極腐敗現象,積極、正確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滿腔熱情地做好群眾工作,密切聯系群眾,重視群眾來稿,妥善處理群眾有關建議、批評、申訴和檢舉的來信、來訪,開展多種多樣為群眾服務的活動。
二、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新聞工作者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在新聞報道中,要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主旋律,動員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投身到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中來。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造成有利於推進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社會生產力的輿論,有利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的輿論,有利於鼓舞和激勵人們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和社會進步而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的輿論,有利於人們分清是非、堅持真善美、抵制假惡丑的輿論,有利於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人民心情舒暢、社會政治穩定的輿論。新聞報道不得宣揚色情、兇殺、暴力、愚昧、迷信及其他格調低劣、有害人們身心健康的內容。
三、遵守憲法、法律和紀律
新聞出版工作者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自覺遵守憲法、法律和宣傳紀律。
堅定地宣傳、貫徹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不得利用自己掌握的輿論工具,宣傳同中央決定相違背的內容。
維護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不揭人隱私,不誹謗他人,要通過合法和正當的手段獲取新聞,尊重被采訪者的聲明和正當要求。
維護司法尊嚴。對於司法部門審理的案件不得在法庭判決之前作定性、定罪和案情的報道;公開審理案件的報道,應符合司法程序。
嚴格遵守和正確宣傳國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堅決維護各民族的團結,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嚴格保守黨和國家的秘密,自覺維護國家的利益和安全。
四、維護新聞的真實性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新聞工作者要堅持發揚實事求是的作風,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加強調查研究,報實情、講真話,不得弄虛作假,不得為追求轟動效應而捏造、歪曲真實。
力求全面地看問題,防止主觀性、片面性,努力做到從總體上、本質上把握事物的真實性。
采寫和發表新聞要客觀公正。不得從個人或小團體利益出發,利用自己掌握的輿論工具發泄私憤,或作不公正的報道。
工作要認真負責,避免報道失實。如有失實,應主動承擔責任,及時更正。
五、保持清正廉潔的作用
新聞工作者要堅持發揚清正廉潔的作風,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思想的侵蝕,堅決反對「有償新聞」等不正之風,樹立行業新風。
新聞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義索要、接受或借用采訪報道對象的錢、物、有價證券、信用卡等;參加各種會議和活動不得索取和接受任何形式的禮金;不得在企事業單位兼職以獲取報酬;不允許個人擅自組團進行采訪報道活動,不得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新聞報道和經營活動要嚴格分開。新聞單位不得用新聞形式做廣告;不得向編采部門下達「創收」任務。記者編輯不得從事廣告或其他經營活動。
堅持廉潔自律,提倡勤儉作風,記者不得向被采訪地區或單位提出工作以外的個人生活方面的特殊要求。要自覺遵守財經紀律和財務制度,嚴禁講排場、比闊氣、揮霍公款。
六、發揚團結協作精神
團結協作,形成合力,是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一大優勢。新聞界同行之間應建立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關系。提倡互相學習,相互支持,開展正當的業務競爭。
尊重同行和其他作者的著作權,反對抄襲、剽竊他人的勞動成果。
在同國外新聞界交往中,要維護祖國的尊嚴,維護中國新聞工作者的尊嚴
❼ 舉例新聞職業道德與新聞法規是怎樣相互作用的
新聞抄法規與新聞道德是現代社會中規范新聞傳播行為的兩種規則,是維護新聞傳播有序進行的兩個基本機制,它們共同為新聞媒介劃出了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它們大量的共同性與顯著的差異性,決定了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配合、相互協調、相互影響、相互補充的密切作用。
新聞職業道德對新聞法規的作用:
A、新聞道德為新聞法規提供存在的價值基礎
B、新聞道德對新聞法規具有多方面的補充作用
C、加強新聞職業道德對新聞法規的實施起著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
新聞法規對新聞職業道德的作用:
A、新聞法規可以保障道德規則的實施
B、新聞法規是傳播新聞職業道德的有力手段
新聞法規在實施中對新聞職業道德的傳播主要有兩個方面:
首先,所有為新聞法規所禁止的行為,也都是有違新聞職業道德的行為
其次,新聞法規的功能除了對不良傳播行為的制裁外,更重要的是保護新聞自由、維護新聞媒介及新聞從業者的合法權益,並賦予新聞工作者一些為更好從事新聞傳播所必需的職業特權。
❽ 我國新聞職業道德有哪些原則和規范
堅持新聞的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堅持新聞的真實性,忠於事實等。
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新聞的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堅持新聞的真實性,忠於事實,不搞虛假報道,以人民利益為准繩,宣傳黨的政策,反映群眾的心聲,克服新聞報道中的主觀主義傾向。
熱情謳歌正義與光明,無情揭露邪惡和黑暗,主持公道,堅持正義,不畏懼任何壓力,時刻同群眾保持密切的聯系;嚴格要求自己,廉潔奉公,不利用工作之便謀私利,不拿版面做交易,吃苦耐勞,深入基層,有良好的新聞意識,遵守新聞紀律。
(8)新聞法規與職業道德擴展閱讀:
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相關要求規定:
1、在承諾保證信息來源匿名之前, 永遠要質問一下信息來源的動機。要對為換取信息而作出的承諾中各種可能的情況都做出清楚的說明,一旦承諾, 則保守諾言。
2、確保標題、導讀和其他突出處理的材料、照片、音像、圖表、聲音和印語都沒有誤表達。
3、除非傳統的公開的方法不能得到對公眾至關重要的信息, 不要採用秘密的或竊聽式的方法獲取信息。如果使用了這樣的方法, 在報道中應該加以說明。
❾ 新聞從業者職業道德修養
一、加強新聞從業人員的素質教育
為了從根本上遏制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出現偏差,必須解決新聞從業人員的思想意識問題和職業道德觀念。新聞工作者要通過思想道德建設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把新聞工作當作為人民服務的崗位,而不是為個人牟取私利的職業。
新聞從業人員,包括采編人員,經營管理人員,都必須學習一些基本的新聞理論,樹立馬克思注意新聞觀,能夠識別並抵制西方錯誤的新聞觀的侵蝕,從而堅持新聞工作者的無產階級黨性原則,當好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二、加強新聞立法,增強法制觀念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也是新聞人必須恪守的職業倫理底線,對肆意妄為、挑戰底線的造假者進行再嚴厲的道德譴責都不過分。假新聞之所以出籠,固然受到了當下新聞界追逐眼球經濟,淡化社會責任流弊的激勵。但造假者也是瞅准了新聞立法滯後、對虛假新聞法律懲治偏軟乃至違法成本過低的氣候。單憑職業道德的軟約束,恐怕是圈不住離經叛道的記者們的,從這個角度說,立法阻擊惡意炒作虛假新聞的行為,不失為一種選擇。
三、加強社會監督和媒體相互監督
社會監督在此是指政府,社會團體以及受眾通過社會輿論或行動對新聞媒介形成壓力,比如拒買,拒賣等手段,對媒介及從業人員進行外在的強制性管理。
❿ 如何理解新聞法規和新聞職業道德的關系
新聞法制與職業道德
1、道德:是由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是評價人 們思想行為的善與惡、榮譽與恥辱、正義與非正義、 公正與偏私、誠實與虛偽等問題上的觀念、原則和規 范的統一體。道德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 信念力量。以保證人們對它的遵守。 職業道德:是人們在職業活動中所遵守的道德行為准則。
2、與新聞法制的區別與聯系
聯系:同屬上層建築,本質一致。維護社會穩定、人類文明進步; 區別: (1)新聞法制以國家意志出現,確定性、程序性、制裁性; 職業道德以社會意志出現,沒有明確的制裁性; (2)新聞法制有嚴密的邏輯結構,以權力為主;職業道德以義務 為主; (3)新聞法制具有強制性,以他律為主; 職業道德具有誘導性,以自律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