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城鄉管理條例

城鄉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0-12-24 10:37:26

⑴ 同時違反《城鄉規劃法》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該怎麼處罰

《城鄉規劃法》第九條第二款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城鄉規劃主管部專門或者其他有關屬部門舉報或者控告違反城鄉規劃的行為。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對舉報或者控告,應當及時受理並組織核查、處理。《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四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建設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
同時違反《城鄉規劃法》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不同行為,分別由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處理和處罰。同時違反《城鄉規劃法》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同一行為,由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協商後作出處理和處罰決定。

⑵ 國家城鄉集市出台新的管理辦法和法規了嗎

第一條 為了搞活管好城鄉集市貿易,擴大商品流通,促進商品生產,活躍城鄉經濟,方便群眾生活,根據國務院《城鄉集市貿易管理辦法》和有關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關聯法規:
第二條 城鄉集市貿易(以下簡稱集市),是我國社會主義統一市場的組成部分。集市應在國家計劃指導下,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國家通過行政管理,保護合法經營,取締非法活動,維護集市經濟秩序。
國營商業要運用經濟手段,開展購銷活動,調節商品供求,平抑集市物價,發揮主導作用。
第三條 集市行政管理的主管部門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集市的物價、稅務、衛生、治安等管理工作,由各主管部門分工負責,協同進行。
區、縣應建立集市管理委員會,由分管的區、縣長主持,工商行政管理、商業、供銷、糧食、農牧水產、物價、計量、稅務、衛生、環衛、公安、市政工程等部門參加。鄉、鎮根據需要,可設立基層集市管理委員會。
集市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是:協調、組織有關部門,共同管好集市,監督、檢查有關法規、政策的執行,規劃集市建設,研究解決集市管理的有關問題。
區、縣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在集市建立管理機構,配備專職管理幹部。
第四條 集市場地應納入城鎮建設規劃,合理設置,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佔用。
新建住宅區和衛星城鎮,應在公建配套計劃內。結合商業、服務業網點的規劃和建設,配建室內集市商場。
改建舊城區和建設農村集鎮,應結合中心菜場和集鎮商業網點的設置,配建室內集市商場或棚頂集市商場。
第五條 設立集市,應根據不妨礙交通和方便群眾購銷的原則,由區、縣人民政府批准。
集市不得佔用道路。已佔用道路的,應創造條件逐步遷入室內;個別確需臨時佔用的,應按市人民政府現行交通和道路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六條 在集市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均須遵守本規定。

第二章貿易管理
第七條 國營、集體工商企業按照批準的經營范圍,可以在集市進行購銷活動。
個體工商業戶,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按照批準的經營范圍,可以到集市設攤營業。
第八條 農村合作商業企業、農村從事常年或季節性販運的個人,持居住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或臨時營業證明,可以販運允許上集市的商品,不受行政區劃和數量的限制。販運肉食品的,還應持有產地獸醫檢疫或食品衛生監督機構的證明。
第九條 手藝匠人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執照,可以在集市代客修理、加工或出售手工製品。
第十條 本市開業醫務人員,持區、縣衛生部門的開業許可證或行醫證明書,以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可以在集市行醫。
第十一條 機關、團體、部隊、學校、企業、事業等單位在集市采購農副產品,不準抬價搶購、轉手倒賣。
第十二條 除國家規定不準自由上市的農副產品以外,其餘農副產品均允許在集市出售。
第十三條 國家允許企業自銷的工業品,個體工業、手工業和農民家庭副業的產品,均允許在集市出售。
第十四條 自有的舊自行車、舊摩托車憑車輛牌證、身份證件或單位證明,自有的舊農機具、舊物料憑身份證件或單位證明,允許在指定的集市出售。
第十五條 出售大牲畜,須持有基層行政單位和獸醫檢疫機構的證明,允許在農村集市出售。無出售證明和檢疫證明的大牲畜,不準出售、收購,不準宰殺。
苗禽、幼畜、家畜不準在市區集市出售。
第十六條 下列物品不準上集市出售:
(一)文物、珠寶、玉器、金銀及其製品和國家規定不準上集市的外貨;
(二)從糧店套購的統銷糧食及糧票等各種票證;
(三)幼魚、幼蟹及偷、搶、毒、炸的養殖水產品;
(四)未經計量管理部門批准生產和檢驗合格的計量器具;
(五)有毒、有害、污穢不潔、腐敗變質、霉變的食物,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水產及其製品,生食小水產品,以及市衛生行政管理部門規定不準出售的其它食品;
(六)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物品、迷信品、違禁品;
(七)反動、荒誕、誨淫誨盜的書刊、畫片、照片、唱片、錄音帶、錄像帶和其它製品;
(八)麻醉葯品、毒限劇葯、精神葯品、劇毒物品、假葯劣葯;
(九)國家規定不準上集市的其它物品。
第十七條 無證游醫、葯販,不準在集市行醫、賣葯。
第十八條 禁止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摻雜使假、短尺少秤。
第十九條 嚴禁結伙成幫、強買強賣、囤積居奇、哄抬物價和其他欺行霸市的行為。
第二十條 在集市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在集市管理機構指定的地段營業。
第二十一條 在集市設攤營業的,應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規定繳納集市管理費。集市管理費應用之於集市,不得移作它用。
獸醫檢疫機構可按規定收取檢疫費。
其他單位不準在集市巧立名目,濫收費用。
第二十二條 一切應納稅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按照稅法和稅收管理規定照章納稅,接受稅務機關的監督和檢查。偷逃稅款的,由稅務機關按有關規定處理。
個體工商業戶應建立簡易進、銷帳冊,使用上海市稅務局印製的上海市個體工商業統一發票。
第二十三條 集市要設置公平秤。
出售商品使用的計量器具應符合計量管理部門的規定。
出售和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的,由計量管理部門按有關規定處理。利用計量器具作弊,非法牟利的,追回其非法所得,並處罰款。
第二十四條 對下列違法行為,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分別不同情節,給予處理:
(一)未經批准從事購銷活動或無證經營的,予以教育制止;不聽教育的,可處罰款。
(二)不按指定地點設攤交易的,勸其到指定地點交易;不服從規勸的,可處罰款。
(三)偷逃集市管理費的,除責令其如數補交外,可處以罰款。
(四)出售文物,珠寶、玉器、金銀及其製品和國家規定不準上集市的外貨的,責令其到國家指定的收購單位交售;已售出或倒賣的,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處罰。
(五)出售不準上集市的農副產品和工業品,商業部門需要的,可予以收購;已售出的,處以罰款。
(六)從國家糧店套購統銷糧食或向居民收購統銷糧食加價出售、換取商品的,沒收其部分或全部糧食和貨款;屢教不改的,加處罰款;情節嚴重的,加重處理。
(七)買賣計劃供應票證或以票證換取商品的,沒收其票證、商品和非法所得;屢教不改的,加處罰款。
(八)機關、團體、部隊、學校、企業、事業等單位,抬價搶購、轉手倒賣的,按規定處以罰款。
(九)無證游醫、葯販在集市行醫、賣葯的,沒收其收入及葯品。
(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摻雜使假、短尺少秤的,責令賠償購買者損失,以假充真的商品應予沒收;屢教不改的,加處罰款;屬工商企業或有證個體工商業戶,可並處短期停業,直至吊銷營業執照;情節惡劣、後果嚴重的,按投機倒把行為處理。
(十一)結伙成幫、強買強賣、囤積居奇、哄抬物價和其他欺行霸市的,按投機倒把行為處理。
(十二)出售國家規定不準上集市的其它商品和違反本規定其它條款的,根據其不同情節,分別給予教育、罰款、沒收商品等處理。
第二十五條 出售幼魚、幼蟹及偷、搶、毒、炸養殖水產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協同漁政、公安部門按本市有關水產養殖保護規定處理。
第二十六條 對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不服的,可以在處理後十五天內向上一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提出申訴。
第二十七條 集市管理人員違反本規定徇私舞弊的,從嚴處理。

第三章價格管理
第二十八條 國營、集體商業企業在集市出售農副產品,凡國家有規定價格的,應執行國家規定的價格;議購議銷的,按照國家規定的品種范圍和作價原則執行。
其他單位和個人出售農副產品,在國家法律、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價格由買賣雙方議定。
第二十九條 國營、集體工商企業出售的工業品,應按國家規定價格執行。
個體商販向國營商業批購國家有規定價格的工業品,不得以高於國家規定的零售價出售。
個體手工業戶和家庭副業生產的產品價格,在國家法律、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由買賣雙方議定。
第三十條 舊貨的成交價格,由買賣雙方議定。但舊工業品不準超過同類新商品國家規定的零售價格。
第三十一條 在集市出售商品,不準哄抬物價。固定店、攤要明碼標價。
不準套購商店、菜場按照規定的零售價格供應的商品加價出售。
搶購或套購按照國家規定的零售價格供應的商品加價出售的,按規定處以罰款。

第四章衛生管理
第三十二條 集市的食品衛生,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試行)》①和《上海市城鄉集市貿易食品衛生管理規定》,加強管理。
注①本法已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施行之日(1995年10月30日)廢止。
關聯法規:
第三十三條 集市管理機構應配備食品衛生檢查人員,負責一般食品衛生和獸醫檢疫證明的查驗工作。
區、縣食品衛生監督機構負責集市食品衛生檢查人員的技術培訓和業務指導。
食品衛生監督機構負責食品衛生的監督檢驗工作。
獸醫檢疫機構負責畜、禽的檢疫工作。
第三十四條 在集市出售的各類食品和各種食品容器、包裝材料、食品用具,以及飲食攤使用的炊具、餐具,須符合國家和本市有關食品衛生的標准和管理規定。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規定第 十六條第(五)項的,由食品衛生監督機構依法處理;造成嚴重後果、致人死亡或殘疾的,由公安、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三十六條 集市管理機構應有專人負責管理集市的環境衛生。設攤者,必須保持攤位、棚架的整潔,搞好公用衛生。
第五章治安管理
第三十七條 集市管理機構應配備治安糾察人員,負責維護集市的治安和交通秩序。集市治安糾察人員業務上受所在地公安機關的指導,執行任務時要佩戴公安機關制定的執勤標志。
公安機關應加強對集市的治安管理。
第三十八條 嚴禁在集市賭博、測字、算命;嚴禁傷風敗俗、野蠻、恐怖、摧殘演員身心健康、敗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賣藝活動。違者,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規定第 十六條第(六)、(七)、(八)項的,由公安機關沒收其全部物品及非法收入;情節嚴重的,由公安、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四十條 在集市搶奪、扒竊、偷竊、詐騙、調戲婦女、行凶毆斗的,私刻公章、塗改或偽造證明、收贓、銷贓的,以及其他危害社會治安的,由公安、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四十一條 沖擊集市管理機構的,阻撓集市管理、稅務等人員依法執行任務的,冒充集市管理、稅務等人員勒索詐騙錢財的,以及其他嚴重擾亂集市秩序的,由公安、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六章附則
第四十二條 本規定經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由上海市人民政府頒布,自1985年8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的《上海市農副產品市場管理暫行辦法》同時廢止。
第四十三條 國營、集體企業設立的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四十四條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可根據本規定製訂實施細則,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後施行。

⑶ 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

《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
第一條為了指導、幫助城鄉勞動者個體經濟的發展,加強對個體工商戶的監督、管理,保護其合法權益,根據國家法律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有經營能力的城鎮待業人員、農村村民以及國家政策允許的其他人員,可以申請從事個體工商業經營,依法經核准登記後為個體工商戶。
第三條個體工商戶可以在國家法律和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經營工業、手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及其他行業。
第四條個體工商戶,可以個人經營,也可以家庭經營。個人經營的,以個人全部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家庭經營的,以家庭全部財產承擔民事責任。
個體工商戶可以根據經營情況請一、二個幫手;有技術的個體工商戶可以帶三、五個學徒。
第五條個體工商戶的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害。
第六條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地方各級工商行政管理局對個體工商戶履行下列行政管理職責:
(一)對從事個體工商業經營的申請進行審核、登記,頒發營業執照;
(二)依照法律和本條例的規定,對個體工商戶的經營活動進行管理和監督,保護合法經營,查處違法經營活動,維護城鄉市場秩序;
(三)對個體勞動者協會的工作給予指導;
(四)國家授予的其他管理許可權。
各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對個體工商戶進行業務管理、指導、幫助。
第七條申請從事個體工商業經營的個人或者家庭,應當持所在地戶籍證明及其他有關證明,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登記,經縣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領取營業執照後,方可營業。
國家規定經營者需要具備特定條件或者需經行業主管部門批準的,應當在申請登記時提交有關批准文件。
申請經營旅店業、刻字業、信託寄賣業、印刷業,應當經所在地公安機關審查同意。
第八條個體工商戶應當登記的主要項目如下:字型大小名稱、經營者姓名和住所、從業人數、資金數額、組成形式、經營范圍、經營方式、經營場所。
第九條個體工商戶改變字型大小名稱、經營者住所、組成形式、經營范圍、經營方式、經營場所等項內容,以及家庭經營的個體工商戶改變家庭經營者姓名時,應當向原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未經批准,不得擅自改變。
個人經營的個體工商戶改變經營者時,應當重新申請登記。
第十條個體工商戶應當每年在規定時間內,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驗照手續。逾期不辦理且無正當理由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權收繳營業執照。
第十一條個體工商戶歇業時,應當辦理歇業手續,繳銷營業執照。自行停業超過六個月的,由原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收繳營業執照。
第十二條個體工商戶繳銷、被收繳或者吊銷營業執照時,應當向債權人清償債務。
第十三條個體工商戶應當按照規定繳納登記費和管理費。登記費和管理費的收費標准及管理辦法,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財政部共同制定。
第十四條個體工商戶所需生產經營場地,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納入城鄉建設規劃,統籌安排。經批准使用的經營場地,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侵佔。
第十五條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需原材料、燃料以及貨源,需要由國營批發單位供應的,供應單位應當合理安排,不得歧視。
第十六條個體工商戶可以憑營業執照在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按有關規定,開立帳戶,申請貸款。
第十七條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是國家授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發的合法憑證,除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可以扣繳或者吊銷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扣繳或者吊銷。
第十八條除法律、法規和省級人民政府另有規定者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個體工商戶收取費用。
對擅自向個體工商戶收取費用的,個體工商戶有權拒付,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權予以制止。
第十九條個體工商戶應當遵守國家法律和政策的規定,自覺維護市場秩序,遵守職業道德,從事正當經營,不得從事下列活動:
(一)投機詐騙,走私販私;
(二)欺行霸市,哄抬物價,強買強賣;
(三)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短尺少秤,摻雜使假;
(四)出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有害人身健康的食品;
(五)生產或者銷售毒品、假商品、冒牌商品;
(六)出售反動、荒誕、誨淫誨盜的書刊、畫片、音像製品;
(七)法律和政策不允許的其他生產經營活動。
第二十條個體工商戶應當按照稅務機關的規定辦理稅務登記、建立帳簿和申報納稅,不得漏稅、偷稅、抗稅。
第二十一條個體工商戶按規定請幫手、帶學徒應當簽訂書面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規定勞動報酬、勞動保護、福利待遇、合同期限等事項。所簽合同受國家法律保護,不得隨意違反。
從事關繫到人身健康、生命安全等行業的個體工商戶,必須為其幫手、學徒向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投保。
第二十二條個體工商戶違反本條例第七條、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三條、第十九條的規定,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根據不同情況分別給予下列處罰:
(一)警告;
(二)罰款;
(三)沒收非法所得;
(四)責令停止營業;
(五)扣繳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以上處罰,可以並處。
違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有關規定處罰;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三條個體工商戶及其從業人員拒絕、阻撓工商行政管理人員及其他管理人員依法執行職務,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有關規定處罰;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四條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工作人員或者其他管理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嚴重失職、營私舞弊、收受賄賂或者侵害個體工商戶合法權益的,有關主管機關應當根據情節給予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造成經濟損失的,責令賠償;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個體工商戶對管理機關作出的違章處理不服時,應當首先按照處理決定執行,然後在收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理的機關的上級機關申請復議。上級機關應當在接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答復。對答復不服的,可以在接到答復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十六條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個人經營或者家庭經營營利性的文化教育、體育娛樂、信息傳播、科技交流、咨詢服務,以及各種技術培訓等項業務的,參照本條例規定執行。
第二十七條本條例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解釋;實施細則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
第二十八條本條例自1987年9月1日起施行。
2011年4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96號公布《個體工商戶條例》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1987年8月5日國務院發布的《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⑷ 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條例的具體內容

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
(1987年8月5日國務院發布)
第一條 為了指導、幫助城鄉勞動者個體經濟的發展,加強對個體工商戶的監督、管理,保護其合法權益。根據國家法律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有經營能力的城鎮待業人員、農村村民以及國家政策允許的其他人員,可以申請從事個體工商業經營,依法經核准登記後為個體工商戶。
第三條 個體工商戶可以在國家法律和政策允許的范圍內, 經營工業、 手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 修理業及其他行業。
第四條 個體工商戶,可以個人經營,也可以家庭經營。個人經營的,以個人全部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家庭經營的,以家庭全部財產承擔民事責任。
個體工商戶可以根據經營情況請一、二個幫手;有技術的個體工商戶可以帶三、五個學徒。
第五條 個體工商戶的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害。
第六條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地方各級工商行政管理局對個體工商戶履行下列行政管理職責:
(一)對從事個體工商業經營的申請進行審核、登記,頒發營業執照;
(二)依照法律和本條例的規定,對個體工商戶的經營活動進行管理和監督,保護合法經營,查處違法經營活動,維護城鄉市場秩序;
(三)對個體勞動者協會的工作給予指導;
(四)國家授予的其他管理許可權。
各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對個體工商戶進行業務管理、指導、幫助。
第七條 申請從事個體工商業經營的個人或者家庭,應當持所在地戶籍證明及其他有關證明,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登記,經縣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領取營業執照後,方可營業。
國家規定經營者需要具備特定條件或者需經行業主管部門批準的,應當在申請登記時提交有關批准文件。
申請經營旅店業、刻字業、信託寄賣業、印刷業,應當經所在地公安機關審查同意。
第八條 個體工商戶應當登記的主要項目如下:字型大小名稱、經營者姓名和住所、從業人數、資金數額、組成形式、經營范圍、經營方式、經營場所。
第九條 個體工商戶改變字型大小名稱、經營者住所、組成形式、經營范圍、經營方式、經營場所等項內容,以及家庭經營的個體工商戶改變家庭經營者姓名時,應當向原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未經批准,不得擅自改變。
個人經營的個體工商戶改變經營者時,應當重新申請登記。
第十條 個體工商戶應當每年在規定時間內 , 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驗照手續。逾期不辦理且無正當理由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權收繳營業執照。
第十一條 個體工商戶歇業時,應當辦理歇業手續,繳銷營業執照。自行停業超過六個月的,由原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收繳營業執照。
第十二條 個體工商戶繳銷、被收繳或者吊銷營業執照時,應當向債權人清償債務。
第十三條 個體工商戶應當按照規定繳納登記費和管理費。登記費和管理費的收費標准及管理辦法,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財政部共同制定。
第十四條 個體工商戶所需生產經營場地,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納入城鄉建設規劃,統籌安排。經批准使用的經營場地,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侵佔。
第十五條 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需原材料,燃料以及貨源,需要由國營批發單位供應的,供應單位應當合理安排,不得歧視。
第十六條 個體工商戶可以憑營業執照在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按有關規定 , 開立帳戶,申請貨款。
第十七條 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是國家授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發的合法憑證,除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可以扣繳或者吊銷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扣繳或者吊銷。
第十八條 除法律、法規和省級人民政府另有規定者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個體工商戶收取費用。
對擅自向個體工商戶收取費用的,個體工商戶有權拒付,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權予以制止。
第十九條 個體工商戶應當遵守國家法律和政策的規定,自覺維護市場秩序,遵守職業道德,從事正當經營,不得從事下列活動:
(一)投機詐騙,走私販私;
(二)欺行霸市,哄抬物價,強買強賣;
(三)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短尺少秤,摻雜使假;
(四)出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有害人身健康的食品;
(五)生產或者銷售毒品、假商品、冒牌商品;
(六)出售反動、荒誕、誨淫誨盜的書刊、畫片、音像製品;
(七)法律和政策不允許的其他生產經營活動。
第二十條 個體工商戶應當按照稅務機關的規定辦理稅務登記、建立帳簿和申報納稅,不得漏稅、偷稅、抗稅。
第二十一條 個體工商戶按規定請幫手 、 帶學徒應當簽訂書面合同 ,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規定勞動報酬、勞動保護、福利待遇、合同期限等事項。所簽合同受國家法律保護,不得隨意違反。
從事關繫到人身健康、生命安全等行業的個體工商戶,必須為其幫手、 學徒向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投保。
第二十二條 個體工商戶違反本條例第七條、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三條、第十九條的規定,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根據不同情況分別給予下列處罰:
(一)警告;
(二)罰款;
(三)沒收非法所得;
(四)責令停止營業;
(五)扣繳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以上處罰,可以並處。
違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有關規定處罰;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三條 個體工商戶及其從業人員拒絕、阻撓工商行政管理人員及其他管理人員依法執行職務,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有關規定處罰;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四條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工作人員或者其他管理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嚴重失職、營私舞弊、收受賄賂或者侵害個體工商戶合法權益的,有關主管機關應當根據情節給予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造成經濟損失的,責令賠償;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 個體工商戶對管理機關作出的違章處理不服時,應當首先按照處理決定執行,然後在收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理的機關的上級機關申請復。上級機關應當在接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答復,對答復不服的,可以在接到答復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十六條 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個人經營或者家庭經營營利性的文化教育、體育娛樂、信息傳播、科技交流、咨詢服務,以及各種技術培訓等項業務的,參照本條例規定執行。
第二十七條 本條例由國定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解釋;實施細則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
第二十八條 本條例自一九八七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1987年9月5日工商個字(1987)第231號公布
1998年12月3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86號修訂
第一條 根據《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
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 按照《條例》第二條、第三條和第七條的規定,申請從事工商業經營的,申請人應當持戶籍證明,向戶籍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所提出申請;對符合登記條件的,准予填寫申請登記表。
申請登記表格式,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統一制定。
第三條 申請人屬下列情況之一者,申請登記時,除戶籍證明外,還應當出具有關證明:
(一)申請從事機動車、船客貨運輸的,應出具車船牌照、駕駛執照、保險憑證;
(二)申請從事飲食業、食品加工和銷售業的,應出具食品衛生監督機關核發的證明;
(三)申請從事資源開采、工程設計、建築修繕、製造和修理簡易計量器具、葯品銷售、煙草銷售等的,應提交有關部門批准文件或者資格證明;
(四)申請從事旅店業、刻字業、信託寄賣業、印刷業的,應提交所在地公安機關的審查同意證明。
請幫手、帶學徒的,還應當報送與幫手、學徒分別簽訂的合同副本。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應出具保險憑證。
第四條 個人經營的,以經營者本人為申請人;家庭經營的,以家庭成員中主持經營者為申請人。
第五條 《條例》第三條所列行業的劃分:
工業、手工業,是指從事自然資源開采和商品的生產、製造、加工,礦產開采,以及生產設備、工具修理等;
建築業,是指從事土木建築、設備安裝和建築設計、房屋修繕等;
交通運輸業,是指從事公路、水上客貨運輸,裝卸搬運等;
商業,是指從事商品收購、銷售、販運、儲存等;
飲食業,是指從事飯館、菜館、飯鋪、冷飲館、酒館、茶館、切面鋪等;
服務業,是指從事理發、照相、浴池、洗染、旅店、刻字、體育娛樂、信息傳播、科技交流、咨詢服務等;
修理業,是指從事鍾表、自行車、縫紉機、收音機、電視機、黑白鐵及其他雜品修理等;
其他行業,是指國家法律和政策允許個體工商戶經營的其他行業。
第六條 《條例》第八條所列登記的主要項目中:
字型大小名稱,是指個體工商戶為其營業廠、店等所起的名稱。個體工商戶的字型大小名稱,在申請登記的市、縣范圍內,同一行業中不得相同。個體工商戶可以按登記的字型大小名稱刻制圖章,並應報送原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備案。沒有字型大小名稱的,本項目不登記;
經營者姓名,是指依法經核准登記的本實施細則第二條的申請人姓名。家庭經營的,參加經營的家庭成員姓名應當同時登記;
經營者住所,是指申請人戶籍所在的詳細住址;
從業人數,是指參加經營活動的所有人員,包括經營者、參加經營活動的家庭成員、幫手和學徒;
資金數額,是指申請開業時的注冊資金;
經營范圍,是指經核淮經營的行業和商品的類別。個體工商戶可以一業為主,兼營與主業相近的其他業務;
經營方式,包括自產自銷、代購代銷、來料加工、零售、批發、批零兼營、客運服務、貨運服務、代客儲運、代客裝卸、修理服務、培訓服務、咨詢服務等;
經營場所,是指廠址、店鋪、門市部的所在市(區)、縣、鄉鎮(村)及街道門牌等地址,及經批準的攤位地址或本轄區流動經營的范圍。
第七條 工商行政管理所在受理從事個體工商業經營的申請,查驗有關證明,准予填寫申請登記表後,應將有關文件報送縣級工商行政管理局審查。縣級工商行政管理局應當在受理申請登記之日起30日內作出審查決定。核准登記的,發給營業執照:不予登記的,書面通知申請人。
第八條 個體工商戶使用全國統一的營業執照。個體工商戶可以根據業務需要,向原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領營業執照副本。
營業執照及其副本,由縣級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
營業執照副本,可作為簽訂合同、注冊商標等的合法證明;對從事客貨運輸、販運以及擺攤設點、流動服務的個體工商戶可作為營業憑證。
第九條 個體工商戶可以持營業執照異地經營,外出時必須向原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書面報告備案。異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同意接受後,收存其營業執照及其副本,發給臨時營業執照,並加強管理。
第十條 根據《條例》第十條和第十一條的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收繳個體工商戶的營業執照及其副本,應予以注銷。
第十一條 根據《條例》第十條的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在每年3月底以前對核准登記的個體工商戶的營業執照進行驗照。
在異地經營1年以上的個體工商戶,由經營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進行驗照。
第十二條 個體工商戶因故停業,應向原登記或經營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報告,暫時交回營業執照及其副本或臨時營業執照,在停業期間不繳納管理費。
第十三條 個體工商戶遺失營業執照及其副本或臨時營業執照,應向原登記或經營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報告並登記掛失。不報告、不掛失的,因此造成不良後果,由經營者承擔責任。
個體工商戶的營業執照及其副本或臨時營業執照掛失後,可以向原發照機關申請補發。
第十四條 營業執照及其副本和臨時營業執照不得轉借、出賣、出租、塗改、偽造。
對個體工商戶轉借、出賣、出租、塗改營業執照及其副本和臨時營業執照的,沒收其非法所得,可以並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應吊銷其營業執照及其副本或臨時營業執照。
對持假營業執照或假營業執照副本、假臨時營業執照經營的,應沒收其假照和非法所得,可以並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對構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五條 根據《條例》第七條和第二十二條的規定,未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登記頒發營業執照擅自開業的,屬非法經營,應予取締,沒收非法所得,可以並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六條 根據《條例》第九條和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個體工商戶擅自改變主要登記項目的,分別給予下列處罰:
(一)對擅自改變經營者姓名和指定的經營場所不服從監督管理的,給予警告,或者處以1000元以下的罰款;
(二)對擅自改變字型大小名稱的,處以5000元以下的罰款;
(三)對擅自改變經營方式或者超越核準的經營范圍的,沒收其非法所得,可以並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
對擅自經營不準個體工商戶經營的商品的,沒收其非法所得,可以並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應吊銷營業執照及其副本或臨時營業執照。
第十七條 根據《條例》第十條和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對個體工商戶逾期不辦理驗照手續且無正當理由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收繳其營業執照及其副本。
異地經營的個體工商戶逾期不辦理驗照手續的,由經營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收繳其營業執照及其副本,並退回原登記的縣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注銷。
第十八條 根據《條例》第十九條和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個體工商戶應當亮照經營,明碼標價。對個體工商戶投機倒把和違反市場管理的行為,應按照市場管理和打擊投機倒把的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處理。
第十九條 個體工商戶違反稅務、衛生、交通、城建、公安等部門的規章,除了由有關部門按規定處理外,需要扣繳或吊銷營業執照的,有關管理機關應及時提交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處理。
第二十條 工商行政管理所可以依照本細則以自己的名義對個體工商戶的違法行為作出警告、罰款、沒收非法所得的處罰。罰款、沒收非法所得的數額由省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本細則規定的范圍內決定。
對個體工商戶處以吊銷營業執照的處罰時,必須經縣級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批准。
個體工商戶被吊銷營業執照6個月後,方可申請登記,從事個體經營。
第二十一條 根據《條例》第十三條的規定,個體工商戶領取營業執照、臨時營業執照和換領營業執照,應當繳納登記費;辦理變更登記,應當繳納變更登記費。
個體工商戶登記費的收費標准,按照一九九二年八月十一日國家物價局、財政部《關於發布工商行政管理系統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和標準的通知》執行。
第二十二條 根據《條例》第十三條和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個體工商戶應按規定向經營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繳納管理費。
個體工商戶管理費的收費辦法,按照一九八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財政部《關於個體工商業戶管理費收支的暫行規定》執行。
異地經營的個體工商戶,由經營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收取管理費,原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不再收取管理費。
個體工商戶逾期不繳納管理費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限期補繳。拒不繳納的,處以應繳管理費的1至2倍的罰款。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不得向個體工商戶預收管理費。
第二十三條 違反《條例》第十四條和第十八條的規定,侵害個體工商戶合法權益造成損失的,向個體工商戶亂收費用的,應當由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退賠。
經批准個體工商戶使用的經營場地,需要拆遷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由使用單位承擔拆遷費用。
第二十四條 根據《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個體工商戶對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作出的違章處理不服時,可向上一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復議。
第二十五條 本實施細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⑸ 城鄉管理法

第一節土地使用權出讓

第八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以下簡稱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

第九條城市規劃區內的集體所有的土地,經依法徵用轉為國有土地後,該幅國有土地的使用權方可有償出讓。

第十條土地使用權出讓,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和年度建設用地計劃。

第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讓土地使用權用於房地產開發的,須根據省級以上人民政府下達的控制指標擬訂年度出讓土地使用權總面積方案,按照國務院規定,報國務院或者省級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二條土地使用權出讓,由市、縣人民政府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出讓的每幅地塊、用途、年限和其他條件,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會同城市規劃、建設、房產管理部門共同擬定方案,按照國務院規定,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實施。

直轄市的縣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行使前款規定的許可權,由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十三條土地使用權出讓,可以採取拍賣、招標或者雙方協議的方式。

商業、旅遊、娛樂和豪華住宅用地,有條件的,必須採取拍賣、招標方式;沒有條件,不能採取拍賣、招標方式的,可以採取雙方協議的方式。

採取雙方協議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出讓金不得低於按國家規定所確定的最低價。

第十四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五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應當簽訂書面出讓合同。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與土地使用者簽訂。

第十六條土地使用者必須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未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土地管理部門有權解除合同,並可以請求違約賠償。

第十七條土地使用者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必須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提供出讓的土地;未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提供出讓的土地的,土地使用者有權解除合同,由土地管理部門返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土地使用者並可以請求違約賠償。

第十八條土地使用者需要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土地用途的,必須取得出讓方和市、縣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變更協議或者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相應調整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第十九條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應當全部上繳財政,列入預算,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地開發。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上繳和使用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條國家對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前不收回;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程序提前收回,並根據土地使用者使用土地的實際年限和開發土地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補償。

第二十一條土地使用權因土地滅失而終止。

第二十二條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土地使用者需要繼續使用土地的,應當至遲於屆滿前一年申請續期,除根據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該幅土地的,應當予以批准。經批准准予續期的,應當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依照規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者雖申請續期但依照前款規定未獲批準的,土地使用權由國家無償收回。

第二節土地使用權劃撥

第二十三條土地使用權劃撥,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

依照本法規定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沒有使用期限的限制。

第二十四條下列建設用地的土地使用權,確屬必需的,可以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劃撥:

(一)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

(二)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

(三)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項目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

⑹ 城鄉個體戶管理條例

是用殘疾抄證辦的營業執照嗎?http://law.chinalawinfo.com/newlaw2002/SLC/slc.asp?db=chl&gid=3426你看看這里。

⑺ 城建監察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
第55號 現發布《建設部關於修改〈城建監察規定〉的決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部長 侯捷 一九九六年九月二十二日
編輯本段建設部關於修改《城建監察規定》的決定
建設部決定對《城建監察規定》(建設部令第20號)作如下修改: 一、第三條修改為:「本規定所稱的城建監察是指對城市規劃、市政工程、公用事業、市容環境衛生、園林綠化等的監督、檢查和管理,以及法律、法規授權或者行政主管部門委託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 二、第四條修改為:「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城建監察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建監察工作。」 三、第五條修改為:「城市應當設置城建監察隊伍,在當地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下,行使城建監察職能,其組織形式、編制等可以由城市人民政府根據建設系統監察隊伍統一管理、綜合執法的原則,按照當地城市建設系統管理體制和依法行政的要求確定。 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主管部門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可以委託城建監察隊伍實施有關城建行政處罰。法律、法規規定授權的,從其規定。」 四、第六條增加一項為:「(五)負責對受委託的城建監察隊伍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進行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五、第七條修改為:「城建監察隊伍的基本職責: (一)實施城市規劃方面的監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及有關法規和規章,對城市規劃區內的建設用地和建設行為進行監察; (二)實施城市市政工程設施方面的監察。依據《城市道路管理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對佔用、挖掘城市道路、損壞城市道路、橋涵、排水設施、防洪堤壩等方面違法、違章行為進行監察。 (三)實施城市公用事業方面的監察。依據《城市供水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對危害、損壞城市供水、供氣、供熱、公共交通設施的違法、違章行為和對城市客運交通營運、供氣安全、城市規劃區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以及城市節約用水等方面的違法、違章行為進行監察; (四)實施城市市容環境衛生方面的監察。依據《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對損壞環境衛生設施、影響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等方面的違法、違章行為進行監察; (五)實施城市園林綠化方面的監察,依據《城市綠化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對損壞城市綠地、花草、樹木、園林綠化設施及亂砍樹木等方面的違法、違章行為進行監察; (六)在受委託的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的名義實施行政處罰。」 六、第九條修改為:「城建監察人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必須是國家正式職工; (二)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經過法律基礎知識和業務知識培訓並考核合格; (三)作風正派、遵紀守法、廉潔奉公。」 七、第十一條修改為:「城建監察證和標志由建設部統一印製,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編號、組織並監督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建立城建監察工作規章制度,對城監察人員進行教育培訓和業績考核,實行獎懲制度。」 八、第十二條修改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保證城建監察隊伍的經費和配備必要的裝備。」 九、規定中的「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改為「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本決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城建監察規定》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改,重新發布。
編輯本段城建監察規定
(1992年6月3日經第十次部常務會議通過根據1996年9月22日建設部發布《關於修改〈城建監察規定〉的決定》修正1996年9月22日重新發布) 第一條 為加強城市的規劃、建設、管理,保證國家和地方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的正確實施,依據有關法津、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國家按行政建制設立的直轄市、市、鎮。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的城建監察是指對城市規劃、市政工程、公用事業、市容環境衛生、園林綠化等的監督、檢查和管理,以及法律、法規授權或者行政主管部門委託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 第四條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城建監察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建監察工作。 第五條 城市應當設置城建監察隊伍,在當地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下,行政城建監察職能,其組織形式,編制等可以由城市人民政府根據建設系統監察隊伍統一管理、綜合執法的原則,按照當地城市建設系統管理體制和依法行政的要求確定。 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主管部門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可以委託城建監察隊伍實施有關城建行政處罰。法律、法規規定授權的,從其規定。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城建監察工作中的職責: (一)負責對城市規劃、市政工程、公用事業、園林綠化、市容環境衛生等行業的城建監察的業務指導; (二)依據國家和地方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定城建監察規定和辦法等; (三)按照城建監察的需要,制訂不同時期的工作目標和政策; (四)負責組織制定城建監察人員的考核標准,提出培訓計劃和內容,對城建監察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城建監察人員的執法水平; (五)負責對受委託的城建監察隊伍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進行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六)負責與有關部門的工作協調。 第七條 城建監察隊伍的基本職責: (一)實施城市規劃方面的監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及有關法規和規章,對城市規劃區內的建設用地和建設行為進行監察; (二)實施城市市政工程設施方面的監察。依據《城市道路管理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對佔用、挖掘城市道路、損壞城市道路、橋涵、排水設施、防洪堤壩等方面違法、違章行為進行監察; (三)實施城市公用事業方面的監察。依據《城市供水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對危害、損壞城市供水、供氣、供熱、公共交通設施的違法、違章行為和對城市客運交通營運、供氣安全、城市規劃區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以及城市節約用水等方面的違法、違章行為進行監察; (四)實施城市市容環境衛生方面的監察。依據《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對損壞環境衛生設施、影響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等方面的違法、違章行為進行監察; (五)實施城市園林綠化方面的監察。依據《城市綠化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對損壞城市綠地、花草、樹木、園林綠化設施及亂砍樹木等方面的違法、違章行為進行監察; (六)在受委託的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的名義實施行政處罰。 第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妨礙城建監察人員依法行使職權。 第九條 城建監察人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必須是國家正式職工; (二)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經過法律基礎知識和業務知識培訓並考核合格; (三)作風正派、遵紀守法、廉潔奉公。 第十條 城建監察人員在實施城建監察時,應當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和規章,貫徹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以准繩和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秉公執法,服從組織紀律,保守國家秘密。在上崗時應當持城建監察證、佩戴標志、自覺接受監察,不得濫用職權,徇私舞弊。 第十一條 城建監察證和標志由建設部統一印製,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編號、組織並監督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建立城建監察工作規章制度,對城建監察人員進行教育培訓和業績考核,實行獎懲制度。 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保證城建監察隊伍的經費和配備必要的裝備。 第十三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本規定,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實施。 第十四條 本規定由建設部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 本規定自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一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