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容市貌管理條例
Ⅰ 成都市市容市貌管理暫行規定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加強市容市貌管理,塑造現代、文明、清潔的城市形象,根據國務院《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法規,結合成都市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市容市貌,是指由城市道路、建(構)築物、園林綠地、戶外廣告及標志、夜景燈飾、施工工地、水域環境和環境衛生等所構成的城市景觀。第三條 本規定適用於本市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華五城區(含高新區,以下簡稱五城區)。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加強對市容市貌管理工作的領導,把市容市貌的建設和管理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並組織實施。第五條 市市容環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市容市貌的監督管理工作。
區市容環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市容市貌的管理工作。
街道辦事處負責本轄區市容市貌的日常管理工作。
規劃、建設、工商、公安、環保、市政公用、文化、衛生、房管、民政、交通、廣播電視、電信、郵政等部門應按各自職責,依法對市容市貌相關事項實施管理。第六條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按照責任分工負責市容市貌的執法工作;駐街道轄區的城市管理行政執行隊伍負責轄區范圍內市容市貌的執法工作。第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維護市容市貌 義務和規勸、檢舉損害市容市貌行為的權利。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對在市容市貌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 市容市貌管理標准第九條 城市道路管理標准:
(一)道路平整、完好,無積水、無沉陷;
(二)排水溝(管)暢通,無溢水,無堵塞;窨井蓋、水蓖子等無破損、移位或缺失,臨街各類建築物的落水管、污水管、空調排水管與地下排水管道接通,無污水溢流;
(三)道路鋪裝率為100%,重點街道、繁華區域街道和新建街道的人行道應用彩色地磚或其它新型材料鋪設;
(四)交通標志、標線完整、清晰,交通隔離護欄、隔離礅、綠化帶護欄保持完好、整潔;
(五)城區不得新設架空電話線、電纜線及其它管線,已架空的各類管線要逐步移入地下;
(六)不得擅自佔用城市道路設置停車場(點),經批准設置的臨時佔道停車場(點),應規范設置標牌和標線,車輛停放有序;
(七)禁止在城區三環路以內新設各類佔道市場;
(八)不得擅自佔用城市道路、橋梁、廣場、街道游園進行宣傳、咨詢、募捐及其它經營活動,不準佔用城市道路、橋梁、廣場、街道游園進行麻將等棋牌活動。第十條 建(構)築物管理標准:
(一)新建、改建、擴建各類建(構)築物的設計造型、裝飾色彩等,應符合城市區域景觀規劃要求;
(二)建(構)築物外立面應作美化裝飾,定期進行清洗、維護,保護外觀整潔;
(三)除軍事等帶有保密性質的單位外,重點和新建街道臨街單位的隔離設施,應選用透景圍牆或綠籬、花壇、花池、柵欄作為分界,並保持其整潔、美觀;
(四)臨街陽台、窗檯、觀景台等不得擅自改建和擴建,不得安裝外置式防護欄(網),不得吊掛、晾曬或堆放有礙市容觀瞻的物品;
(五)臨街單位、商場、店鋪不得設置遮雨(陽)篷;住宅樓住房設置遮雨(陽)篷的,其高度、色彩應一致,並保持整潔、美觀;
(六)臨街底樓安裝的空調外機、排氣扇等,距地面高度應大於2米;新建築臨街面不得安裝空調外機;
(七)經批准設置的公共車站(台)、郵箱、電話亭、畫廊、招貼欄、宣傳欄(窗)等設施應與周圍環境相協調,無破損、無脫漆、無銹蝕、無污垢;
(八)屋頂不得亂搭亂建、亂堆亂放;
(九)禁止破牆開店;
(十)禁止在護欄、路牌、電線桿、路燈桿等設施上吊掛、晾曬物品。第十一條 園林綠地管理標准:
(一)行道樹栽植整齊、樹葉清潔,樹干基部應以地被植物或漏孔硬質材料覆蓋,並保持平整;
(二)臨街綠地、街道游園、花壇、花池整潔美觀,無廢棄物,樹木、花草管護良好,無枯枝、死樹、雜草,及時防治病蟲害;
(三)造型植物、攀緣植物、綠籬等,造型美觀,特色鮮明;
(四)臨街建(構)築物外立面及屋頂,應實施垂直綠化或屋頂綠化;
(五)禁止在臨街樹木上吊掛、晾曬物品。第十二條 戶外廣告及標志管理標准:
(一)不得擅自佔用城市道路、橋梁、廣場、河堤、綠地、街道游園、建(構)築物等戶外空間,設置彩旗、彩條、充氣物、布幅、霓虹燈、電子顯示屏(牌)、標志、標牌、燈箱、櫥窗,或發布戶外廣告、張掛宣傳標語;
(二)禁止在建(構)築物、樹木和市政公用設施上亂貼、亂寫、亂畫、亂刻、亂噴塗;
(三)禁止在街頭散發廣告;
(四)經批准設置的戶外廣告、商招、店招、路名牌、招牌、指示牌、標志、標牌及宣傳牌等,應設置牢固、製作精美、用字規范,字跡,圖案清晰、完整,與街景協調並保持清潔,無破損、脫漆、缺字;
(五)商招、店招應設置在商店門楣上方,同一條街道或同一幢房屋設置的商招、店招下沿,距地面高度應一致,風格、體量與主體建築相協調。
Ⅱ 衢州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創造整潔、優美、文明的城市環境,根據國務院《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城市建成區以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劃定並公布的實行城市化管理區域的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第三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領導本轄區范圍內的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其設立的城市管理協調機構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應當納入綜合考核,由城市管理協調機構負責具體實施。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編制市容和環境衛生發展規劃,建立科學完備的基礎設施體系、專業作業服務體系和智慧城管體系。
街道辦事處、鎮(鄉)人民政府按照縣(市、區)人民政府的規定,負責本轄區內的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第四條市、縣(市、區)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
發展和改革、住房和城鄉建設、公安、財政、國土資源、規劃、市場監督管理、交通運輸、衛生計生、環境保護、民政等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的相關工作。
除有特別規定的外,本條例規定的行政處罰以及與行政處罰相關的行政強制等職權,由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實施;實行綜合行政執法的區域,依法由綜合行政執法部門實施。第五條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和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教育、衛生計生等部門應當加強市容和環境衛生法律、法規以及科學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公民維護市容和環境衛生的意識。
鼓勵機場、車站、碼頭、旅遊景區等公共場所的經營或者管理單位加強市容和環境衛生方面的宣傳教育。
鼓勵依法建立市容和環境衛生公益組織,倡導居(村)民委員會組織居(村)民制定市容和環境衛生公約,動員公民參與市容和環境衛生公益活動。第六條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實行責任區制度,責任區內的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由責任人負責。責任人可以自行履行環境保潔責任,也可以委託其他作業、服務單位履行。
責任人對責任區內損害市容和環境衛生的行為,應當予以勸阻、制止。
責任區或者責任人不明確的,由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鎮(鄉)人民政府確定;跨行政區域的,由共同的上一級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確定。第七條主要街道和重點區域臨街建築物的陽台外、窗外、屋頂、平台、外走廊,不得設置不符合城市容貌標準的設施,不得吊掛、晾曬和擱置有礙市容市貌、危及安全的物品。
違反前款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第八條主要街道和重點區域建築物、構築物臨街一側需要設置隔離設施的,應當採用透景圍牆或者柵欄、綠籬、花壇(池)、草坪等形式,並保持整潔、美觀。
違反前款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第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在道路兩側和公共場地堆放物品。
違反前款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第十條禁止在公共場所的地面上晾曬物品。
違反前款規定的,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對單位處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二十元罰款。第十一條沿街和廣場周邊的經營者不得擅自超出門、窗進行店外經營、作業或者展示商品。
沿街和廣場周邊的各類經營場地和攤位應當保持整潔,產生的污水、塵土或者廢棄物不得影響市容環境衛生。
違反前兩款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違反本條第一款規定的行為,可以處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對違反本條第二款規定的行為,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第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社會實際需要和客觀條件設置臨時經營場所,並應當採取措施保持場所的整潔、有序。
在道路兩側及其他公共場地設置的餐飲、非機動車修理、擦鞋等便民攤點,應當按照規定的地點、時限規范經營,保持經營場地清潔。
違反本條第二款規定的,對單位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Ⅲ 景寧畲族自治縣城市管理條例
第一條為了規范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公共服務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自治縣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自治縣縣城規劃區和自治縣人民政府劃定並公告的建制鎮建成區內的城市管理活動。
本條例所稱城市管理,是指對城市公用設施、市容和環境衛生、園林綠化等公共事務進行管理的活動。第三條城市管理應當遵循統一領導、依法管理、全民參與、社會監督的原則,尊重民族文化和優良傳統習俗。
自治縣人民政府鼓勵和支持城市管理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推進城市管理服務市場化和社會化。第四條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城市管理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建立自治縣城市管理協調會議制度,統籌協調城市管理工作。
城市管理協調會議由自治縣人民政府縣長、分管副縣長以及城市管理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城市管理協調會議的日常工作,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門承擔。第五條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健全城市管理征詢公眾、專家意見制度,健全城市管理信息共享、問題交辦、執法保障、投訴舉報、監督與評價等工作機制,實行城市管理目標責任考核獎懲制度,並將考核結果納入全縣目標管理綜合考核。
自治縣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社區以及新聞媒體單位,應當加強城市管理的宣傳和教育工作。第六條自治縣人民政府確定的部門(以下簡稱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負責城市管理工作。
自治縣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城市管理工作。
自治縣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負責組織落實轄區內城市管理的具體工作。
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協助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第七條城市管理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當結合自治縣實際情況,細化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標准,推進城市網格化、精細化管理。
市政公用設施管理單位應當按照城市網格化、精細化管理要求,確定各自負責的市政公用設施的養護管理責任人,並向社會公示,保障市政公用設施的運行和完好。第八條自治縣縣域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體現民族風貌,融入畲族文化元素。
縣城主要街道建築物、構築物的建築風貌和色彩,應當符合修建性詳細規劃的要求。
歷史文化街區范圍內新建、改建建築物、構築物,不得破壞街區的傳統風貌。第九條城市管理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以及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對違法建築和違法建設行為的日常巡查制度,及時發現和依法制止、處置違法建築。第十條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組織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逐步推行物業管理。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應當加強對物業管理活動的指導和監督管理。第十一條建築物外立面安裝空調室外機應當符合市容市貌管理要求。建築物設計有空調室外機安裝專用位置的,應當在指定位置安裝;沒有設計專用位置的,應當在適當的位置安裝空調室外機。空調冷凝水應當納管排放,不得滴漏。
違反前款規定,安裝空調室外機和排放空調冷凝水不符合規定要求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處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第十二條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項目和依法變更使用性質或者用途的建築物,應當按照規劃要求和建設標准配建、增建停車場。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將批准建設或者投入使用的停車場改變用途。第十三條城市管理主管部門會同公安交警部門在不影響車輛、行人通行的前提下,可以在城市道路兩側、人行道劃定非機動車停放區或者機動車泊位,但是不得佔用盲道及其他市政設施。
公共機動車泊位可以實行有償使用。第十四條城市管理主管部門在不影響消防安全、道路通行和居民生活的前提下,根據果蔬季節和少數民族節日等交易需要,可以劃定臨時設攤經營區域,供農副產品、日用小商品經營者臨時經營。臨時經營者應當遵守城市管理主管部門的相關管理規定。
違反前款規定,臨時經營區域的經營者不遵守經營管理秩序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處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罰款或者責令退出臨時經營區域。
Ⅳ 嘉峪關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創建整潔、優美、文明、有序的城市環境,根據《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101號)、《甘肅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辦法》(甘肅省人民政府令第12號)及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所有單位和個人,均應遵守本辦法。第三條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公眾參與、社會監督相結合的原則。
市綜合執法和環衛部門按照各自工作職能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
市規劃、建設、園林、市場監管、公安、交通、環保、文物、水務、國土、衛生計生、運管等有關部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等規定和各自職責,做好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
各區、鎮、社區負責本轄區責任范圍內的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第四條加強對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工作的領導,將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城市總體規劃,制定積極的產業政策和措施,鼓勵、支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事業的科學研究以及先進技術、先進管理經驗的推廣、應用,改善市容和環境衛生勞動作業條件,推動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事業的發展。第五條積極推行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及居民都應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做好各自責任區內的市容和環境衛生工作。第六條在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城市市容管理第七條城市的建築景觀、公共設施、環境衛生、園林綠化、廣告標志、公共場所等,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城市容貌標准,保持其外形完好、整潔、美觀。
市區各建(構)築物要保持原有的結構、性質和用途,臨街建(構)築物牆面上破牆開門、開窗,應符合相關規定。
在臨街建(構)築物外牆上安裝空調外機、遮陽棚的,應當保持其安全、整潔、完好。第八條道路兩側的建(構)築物的所有者、使用者或管理者應保持建(構)築物外立面完好、整潔、美觀,對破損、污損的外立面及時進行整修、清洗。
城市道路兩側和廣場周圍建(構)築物內的經營者不得超出經營場所的門、窗經營。
禁止在城市道路和其他公共場所的護欄、電桿、路燈桿、樹木、綠籬等設施上吊掛、晾曬有礙市容的物品。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道路及其兩側、公共場所和設施用地范圍內堆放物料,搭建建(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清洗機動車輛、進行屠宰加工和擺攤設點。
因建設等特殊需要,經建設或規劃部門批准臨時堆放物料、搭建非永久性建(構)築物和其他設施的,應當保持周圍環境整潔,並在規定期限內清理和拆除。第九條建設工程施工單位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在施工工地設置硬質圍擋,沿街沿路工地應實行封閉式施工;
(二)施工場地道路實行硬化,並在進出路口設置車輛沖洗設施,防止出場車輛帶泥上路;
(三)施工現場的材料、機具堆放整齊。在施工現場採取覆蓋、分段作業、擇時施工、灑水抑塵、沖洗地面等有效防塵降塵措施;
(四)建築土方、工程渣土、建築垃圾應當及時清運,在場地內堆存的,應當採取密閉式防塵網遮蓋;
(五)暫時不能開工的建設用地,建設單位應當對裸露地面進行覆蓋;超過三個月的,進行綠化、鋪裝或者遮蓋;
(六)建設工程竣工後,及時平整場地,清除、拆除建築廢棄物和臨時建築設施。第十條車輛運輸垃圾、渣土、砂石、土方、泥漿等散裝、流體物料,應當採取密閉、覆蓋或者其他有效措施,不得沿途泄漏、遺撒或者飛揚。第十一條戶外廣告以及非廣告的霓虹燈、標語、廣告牌匾、電子顯示牌、燈箱等戶外設施,應當按照批準的要求設置,符合城市容貌標准。
相關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按照「誰批准、誰管理,誰經營、誰清理」的原則,對圖案、文字、燈光顯示不全或者污濁、腐蝕、陳舊、破損等影響市容市貌的,及時清洗、維修或者更換。第十二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城市建(構)築物、設施以及樹木上刻畫、塗寫。不得在樹木和建(構)築物或其他設施上張貼宣傳品或標語。
因特殊情況需要在建(構)築物或其他設施上臨時張貼、懸掛宣傳品或標語的,須經有關部門批准,在規定的時間和范圍內張貼或懸掛,並在期滿後及時清除。
Ⅳ 黃岡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創造整潔、優美、文明、宜居的城市環境,根據國務院《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和《湖北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城市建成區、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區。縣(市、區)人民政府劃定的其他區域,可參照本條例執行。第三條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的領導,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編制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專項規劃,加強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公共服務能力。
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並組織實施;建立健全以公共財政為主體的市容環境衛生多元化投入機制。第四條城市管理執法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負責市容環境衛生聯席會議日常工作。
住房建設、城鄉規劃、公安、發展改革、財政、房地產管理、人民防空、衛生健康、生態環境、市場監管、水利等主管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
街道辦事處和鄉(鎮)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轄區內的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鼓勵居(村)民委員會組織制定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公約。第五條城市管理執法部門應當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嚴格教育管理,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水平。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法律法規及科學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工作,鼓勵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環境衛生志願者開展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法律法規和有關科學知識的宣傳。
商場、公園、影劇院、車站、碼頭等公共場所的經營管理者應當協助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做好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
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應當安排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方面的公益性宣傳。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損害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的行為進行勸阻、投訴和舉報。
城市管理執法部門應當通過設立城管執法崗亭、舉報電話、舉報郵箱、微信公眾號等方式接受社會舉報;對受理的有關事項應當及時依法處理,並為舉報人保密。舉報內容經查證屬實的,可以對舉報人予以表彰或者獎勵。第二章市容管理第八條城市建(構)築物及其他設施應當符合城市容貌標准,臨街建(構)築物及其他設施應當保持立面整潔、完好。第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挖掘城市道路。經依法批准挖掘城市道路的,施工單位應當在挖掘現場設置明顯標志和安全防護設施,並公示施工工期。工程完工後,施工單位應當及時清理現場、恢復原狀。第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佔用城市道路、人行天橋、地下通道等公共場所從事設攤經營、兜售物品等生產經營活動,不得超出店鋪門窗經營。第十一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在城市道路兩側和公共場地放置物料、搭建建(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
因建設、公共服務等需要,在城市道路兩側和公共場地搭建臨時性建(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的,應當報城市管理執法部門審批。期限屆滿後,應當及時拆除搭建物和設施,清除廢棄物,恢復原狀。第十二條機動車、非機動車應當按規定停放。禁止佔用廣場、人行道等公共區域停放機動車,但依法施劃的停車泊位除外。
鼓勵共享單車經營者科學規劃和建設電子圍欄裝置,規范車輛停放秩序。第十三條設置戶外廣告設施,應當符合戶外廣告設置規劃、戶外廣告技術規范和標准。
設置大型戶外廣告,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大型戶外廣告應當按照批準的位置、規格和期限設置。
戶外廣告以及非廣告的招牌、電子顯示屏、燈箱、畫廊、實物造型等戶外設施,應當按規定設置,符合城市容貌標准。
戶外設施的設置單位,應當負責日常維護保養,對影響市容市貌或者存在安全隱患的設施,應當及時整修或者拆除。第十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城市道路、廣場、公共樓道等場所張貼、塗寫、刻畫。
禁止在樹木、桿線上張貼、設置橫幅、標語。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根據規劃設置公共張貼欄、電子顯示屏等設施,滿足公眾發布信息需要,並負責日常管理。
Ⅵ 影響市容市貌的行為
法律分析:在城市公共建築物或公共區域亂塗亂畫的現象嚴重影響市容市貌,違反了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
法律依據:《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第十一條 所有建築物、公共設施應當保持外貌整潔美觀。外貼面、玻璃幕牆、雨(陽)篷等應當經常清洗,不得有積塵和污垢,破舊的要適時改換。市區主要道路兩側的臨街建築的陽台和窗外不得堆放吊掛有礙市容的物品。搭建或封閉陽台必須統一、規范。整幢樓房應做到樣式、顏色一致。
Ⅶ 影響市容市貌怎麼舉報
法律分析:1.投訴舉報電話: 12320
2.電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3.受理時間: 投訴舉報電話為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8:30—12:00、下午14:30—17:30.
法律依據:《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第九條 城市中的建築物和設施,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城市容貌標准。
第十一條 在城市中設置戶外廣告、標語牌、畫廊、櫥窗等,應當內容健康、外型美觀,並定期維修、油飾或者拆除。大型戶外廣告的設置必須徵得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後,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Ⅷ 噪音屬於城市市容市貌和環境衛生管理規定的第幾條
摘要 康定城市市容市貌管理規定,應該把雜訊防治法合在一起了,我看政府網沒有去公布完整的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