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水資源條例
㈠ 江西省水資源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合理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管理水資源,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保護生態環境,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管理水資源,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第三條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
對水資源依法實行取水許可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第四條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揮水資源的多種功能,協調好生活、生產經營和生態環境用水。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管理工作,並將其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應當加強對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的宣傳教育。第七條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省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縣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的許可權,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的有關工作。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依法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的義務。
鼓勵單位和個人依法開發、利用水資源,並保護其合法權益。
在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管理水資源等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第二章水資源規劃第九條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水資源,應當按照流域、區域統一制定規劃。規劃分為流域規劃和區域規劃。流域、區域規劃包括綜合規劃和專業規劃。流域范圍內的區域規劃應當服從流域規劃,專業規劃應當服從綜合規劃。第十條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及其重要一級支流的流域綜合規劃和全省水資源區域綜合規劃,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和有關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編制,報省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江河的流域綜合規劃和區域綜合規劃,由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有關人民政府按照管理許可權編制,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流域專業規劃和區域專業規劃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根據職責分工組織編制,徵求同級其他有關部門意見後,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按照流域綜合規劃、水資源保護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擬定江河、湖泊等水域的水功能區劃。
下列水域的水功能區劃,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擬定,報省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一)鄱陽湖,東江源區,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幹流及其重要的一級支流;
(二)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的用水水域,以及重要魚類洄遊和繁殖的水域。
其他水域的水功能區劃,由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管理許可權會同同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擬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十二條經批準的規劃是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水資源的依據,必須嚴格執行。
經批準的規劃需要修改時,必須按照規劃編製程序經原批准機關批准。第三章水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第十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有效措施,加強江河、湖泊、水庫、濕地和自然植被的保護,涵養水源,防治水土流失,防止水體污染和水源枯竭,改善生態環境。第十四條發生嚴重旱情或者出現生態用水需要的情況時,灌溉、供水、水電等各類水工程的使用者或者所有者,應當服從水行政主管部門的用水統一調度安排。第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水功能區對水質的要求和水體自然凈化能力,核定該水域的納污能力,向同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該水域限制排污總量的意見。
㈡ 山東省水資源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合理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水資源,促進水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水資源規劃、保護、配置、取水管理、節約用水以及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第三條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水資源,應當堅持全面規劃、節水優先、嚴格保護、統籌兼顧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水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和河長制,科學確立用水總量控制紅線、用水效率控制紅線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保障資金投入,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河長制,分級分段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內江河、湖泊的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等工作。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財政、環境保護、農業、海洋與漁業、住房城鄉建設、國土資源、質量技術監督、物價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的有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協助上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做好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的有關工作。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完善投訴舉報制度,公布水資源違法行為投訴、舉報電話和電子郵箱;接到投訴、舉報後,應當及時處理,並將處理結果及時反饋投訴、舉報人。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基本水情和水資源節約保護的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節約、保護水資源意識,開展全民節水行動,推進節水型城市、節水型社會建設。
對在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等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給予獎勵。第二章水資源規劃第八條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水資源,應當按照流域、區域統一制定綜合規劃和專業規劃。流域范圍內的區域規劃應當服從流域規劃,專業規劃應當服從綜合規劃。第九條全省水資源綜合規劃和跨設區的市的流域綜合規劃,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編制,報省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其他水資源綜合規劃、專業規劃的編制、批准,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制定水資源規劃,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進行水資源綜合科學考察和調查評價。第十條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和其他有關綜合性規劃,應當充分考慮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合理確定發展布局、結構和規模,保障用水安全。第十一條編制重大建設項目布局規劃、產業聚集區規劃、相關行業專項規劃,應當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產,編制水資源論證報告書。
水資源論證報告書應當對水資源條件、需水規模、水源配置方案等內容的合理性、可行性進行分析評估,提出節約、保護水資源的對策措施,並報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第十二條經批準的水資源規劃應當向社會公布,不得擅自修改。確需修改的,應當按照規劃編製程序經原批准機關批准。第三章水資源保護第一節一般規定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有效措施,加強水資源保護和水源涵養,防治水土流失、地面沉降與塌陷,防止海(咸)水入侵、水體污染和水源枯竭,建立生態修復維護長效機制,改善生態環境。第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在制定水資源規劃和開發、利用水資源時,應當加強水生態保護,充分考慮生態用水,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採取措施逐步恢復生態水量,維持河流的合理水量和湖泊、水庫、地下水的合理水位,保障基本生態用水需求。第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國土資源等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建立健全水文水資源、水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加強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水質和水位監測,實現監測信息共享。第十六條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環境保護、住房城鄉建設、國土資源、衛生等部門,對當地水資源條件、用水需求和污染風險等進行科學論證,提出飲用水水源地名錄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核准後向社會公布。
飲用水水源地應當依法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設置明確的地理界標和明顯的警示標志。
㈢ 2021年1月起實施的新規
一、民法典時代到來
2021年1月1日起,我國依法保護民事權利即將進入全新的「民法典時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包括7編,即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對社會關注的「性騷擾」「個人信息保護」「弱勢群體住房保障」「高空拋物如何追責」等問題逐一予以回應。
民法典實施後,我國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
二、法律保障「數字化檔案」安全
新修訂的檔案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兩大亮點值得關注。
一是強調推動檔案開放與利用。首次從法律上明確了單位和個人利用檔案的權利,將檔案封閉期由「三十年」縮至「二十五年」。
二是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增設「檔案信息化建設」「監督檢查」兩章,保障電子檔案、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成果等檔案數字資源的安全保存和有效利用。
三、守護國旗國徽尊嚴
新修訂的國旗法、國徽法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兩部法律中明確規定,在公共場合故意以焚燒、毀損、塗劃、玷污、踐踏等方式侮辱國旗、國徽,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國旗及其圖案不得用作商標、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和商業廣告,不得用於私人喪事活動等不適宜的情形。公民和組織在網路中使用國旗圖案,應當遵守相關網路管理規定,不得損害國旗尊嚴。
公民在莊重的場合可以佩戴國徽徽章,表達愛國情感。
四、宣傳化妝品功效要有真憑實據
2020年6月29日《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式發布,即將在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
該條例規定,化妝品的功效宣稱應當有充分的科學依據。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應當在國務院規定網站公布功效宣稱所依據的文獻資料、研究數據或者產品功效評價資料的摘要,並接受社會監督。嚴禁化妝品標簽標註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醫療作用的內容、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等。
(3)江西省水資源條例擴展閱讀:
1、883項商品調低進口關稅
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對883項商品實施低於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
其中,為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對第二批抗癌葯原料、特殊患兒所需食品等實行零關稅,降低人工心臟瓣膜、助聽器等醫療器材以及乳清蛋白粉、乳鐵蛋白等嬰兒奶粉原料的進口關稅。
2、個稅扣繳新變化
自2021年1月1日起,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新方法施行,將優化兩類納稅人的預扣預繳方法。
一是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各月均在同一單位扣繳申報了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
二是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目前包括取得傭金收入的保險營銷員和證券經紀人、因實習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的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學生。
自2021年1月1日起,對於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在其累計收入達到6萬元之前的月份,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後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七、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
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消費、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固態、半固態廢棄物質。長期以來,我國都是全球最大的垃圾進口國,固體廢物進口使企業以較低的成本獲得一定的再生資源,但對生物安全的威脅、對環境的危害更加不容忽視。
對此,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聯合發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青年網-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這些新規 與你息息相關
㈣ 江西省建立了幾級河湖長制
江西省建立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河湖長制組織體系。
縣級以上總河長、副總河長、總湖長、副總湖長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的總督導、總調度,組織研究本行政區域內河長制湖長制的重大決策部署、重要規劃和重要制度,協調解決河湖管理、保護和治理的重大問題,統籌推進河湖流域生態綜合治理,督促河長、湖長、政府有關部門履行河湖管理、保護和治理職責。
鄉級總河長、副總河長、總湖長、副總湖長履行本行政區域內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的督導、調度職責,督促實施河湖管理工作任務,協調解決河湖管理、保護和治理相關問題。
市、縣、鄉級總河長、副總河長、總湖長、副總湖長兼任責任水域河長、湖長的,還應當履行河長、湖長的相關職責。
根據《江西省實施河長制湖長制條例》第三條規定,本條例所稱河長制湖長制,是指在江河水域設立河長、湖泊水域設立湖長,由河長、湖長對其責任水域的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和水環境治理等工作予以監督和協調,督促或者建議政府及相關部門履行法定職責,解決突出問題的機制。本條例所稱水域,包括江河、湖泊、水庫以及水渠、水塘等水體及岸線。
㈤ 江西省水利工程條例的第一章 總 則
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水利工程的建設、管理和保護。
本條例所稱水利工程,是指圩堤、水庫、大壩、水閘、泵站、灌區渠道、水電站等在江河、湖泊和地下水源上開發、利用、控制、調配和保護水資源的各類工程及其配套設施。
航運、城市供水、城市排水、污水處理、尾礦壩工程的建設、管理和保護,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分級管理的許可權,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工業信息產業、財政、價格、交通運輸、住房和城鄉建設、國土資源、衛生、環境保護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水利工程管理的有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除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直接管理以外的小型農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加大對小型農村水利工程的投入,確保小型農村水利工程的安全和正常運行。
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或者水利工程經營管理者,具體負責水利工程的日常運行、維護和安全管理工作。 鼓勵集體經濟組織、個人和其他組織依法投資興建水利工程,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支持並鼓勵農業水用戶依法成立農村用水合作組織,對小型農村水利工程和灌區末級渠系工程實施日常管理。 水利工程建設(包括新建、改建、擴建,下同)應當符合流域綜合規劃、防洪規劃等相關規劃和水功能區劃的要求,依法辦理環境保護、土地利用、水資源利用、水土保持、工程建設等審批或者核准手續。以灌溉為主的水利工程應當完善渠系配套建設。
水利工程建設單位在制定新建水利工程建設方案的同時,應當制定水利工程管理方案。對沒有管理方案的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不予審批或者核准。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應當依法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法人對項目建設的工程質量、工程進度、資金管理和生產安全負責。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以及與工程建設有關的重要設備、材料等的采購,應當依法進行招標投標。從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的單位應當具備相應的資質等級。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監理單位應當按照監理合同選派具備相應資格的監理人員進駐水利工程建設現場,按照監理規范實施監理。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行政負責人,項目法定代表人,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對工程質量負終身責任。 水利工程管理實行統一管理與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受益和保護范圍在同一行政區域內的水利工程,由市、縣(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管理。跨行政區域的水利工程,由其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管理,也可以由主要受益的市、縣(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管理。 下列國有水利工程,建設單位應當設置水利工程管理單位:
(一)大、中型水庫;
(二)保護面積在5萬畝以上的圩堤;
(三)大、中型灌區;
(四)大型泵站。
其他水利工程,建設單位應當根據受益和保護范圍合理設置管理單位或者安排專人實施日常管理。 國有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根據其所承擔的任務,分為純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經營性三類。
純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是指承擔防洪、排澇等水利工程管理運行維護任務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是指既承擔防洪、排澇等公益性管理運行維護任務,又有工程供水、水力發電等經營性功能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經營性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是指承擔工程供水、水力發電等水利工程管理運行維護任務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 純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其編制內在職人員經費、離退休人員經費、公用經費等基本支出以及工程日常維修養護經費,按照水利工程隸屬關系,由本級財政負擔,工程更新改造費用納入基本建設投資計劃。
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其所承擔的公益性功能部分所需經費按照前款規定執行,經營性功能部分所需經費由水利工程管理單位自行負擔。
經營性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管理的水利工程的運行、管理和日常維修養護經費,由水利工程管理單位自行負擔。 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和水利工程經營管理者應當服從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防汛抗旱調度和水資源調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確保水利工程安全和正常運行。
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和水利工程經營管理者應當按照有關技術標准,定期對水利工程進行安全檢查,發現水利工程安全運行隱患的,應當及時採取處理措施,並報告有管轄權的水行政主管部門。
因洪澇等災害造成水利工程損毀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或者水利工程經營管理者應當及時進行修復。 水利工程部分功能或者基本功能喪失,確需降低等級使用或者報廢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安全鑒定和技術論證,並按審批許可權審批。
經批准報廢的水利工程,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督促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或者水利工程經營管理者限期拆除、清理。
㈥ 南昌市水資源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合理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管理水資源,發揮水資源綜合效益,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促進節水型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江西省水資源條例》和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管理水資源,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第三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嚴格水資源管理,建立水資源決策協調機制,落實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限制排污制度,按照有利於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生態環境的原則,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確定城市發展規模,調整產業結構和布局。第四條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縣、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管理許可權負責本轄區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上級人民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做好水資源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發展改革、環境保護、工業和信息化、農業、林業、城鄉規劃、城鄉建設、城市管理、國土資源、財政、價格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水資源管理的相關工作。第五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水資源保護和節約用水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水資源保護和節約用水意識。
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應當免費發布水資源保護和節約用水公益廣告。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利用水資源的權利和節約、保護水資源的義務。
在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管理水資源方面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市、縣(區)人民政府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開發與利用第七條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首先滿足城鄉居民生活用水,統籌兼顧工農業生產、其他行業和生態用水,實行開源與節流並舉。第八條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上一級人民政府批準的取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和水量分配方案,制定本行政區域水量分配細化方案和年度用水計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第九條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編制地下水開發利用保護規劃,劃定地下水限制開采區、禁止開采區和可開采區范圍,確定地下水計劃可開采總量、井點總體布局和取水層位。
在地下水限制開采區原則上不得新增地下取水,已有的取水設施,應當逐年削減取水量。
在地下水禁止開采區不得新增地下取水,已有的取水設施,應當限期封閉。第十條單位和個人直接從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資源(含礦泉水、地熱水)的,應當依法向具有審批許可權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取水許可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不需要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的,從其規定。
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取水許可審批許可權、審批條件、審批流程等在辦理取水許可的場所公示。第十一條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建設單位在提出取水許可申請前,應當委託具有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資質的單位編制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報具有審批許可權的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取水量較少且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的建設項目,可以不編制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但應當填寫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表。
未進行水資源論證或者未通過水資源論證審查的建設項目,有關審批部門不予批准,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和投產使用。第十二條取用水總量已達到或者超過取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暫停審批建設項目的新增取水;取用水總量達到取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百分之九十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限制審批建設項目的新增取水。
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或者列入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淘汰目錄,或者產品不符合行業用水定額標準的建設項目,水行政主管部門不得發放取水許可證。
在地下水超采區,水行政主管部門不得新增地下水取水許可,並應當逐步削減已有取水設施的取水量。第十三條取水單位和個人應當向批准取水許可的水行政主管部門繳納水資源費。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減免、緩征或者停徵水資源費。水資源費主要用於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管理。第十四條建設項目疏干排水或者施工降水,應當報告項目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門。
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建設項目疏干排水或者施工降水的指導服務和監督管理,指導建設單位科學利用已抽取的地下水,並優先用於工程施工以及項目周邊的市政公共用水,避免地下水位下降、水源污染,防止水源枯竭、地面塌陷。
疏干排水或者施工降水的退水,應當優先排入自然水體。已實行雨污分流的區域,應當排入雨水管網;未實行雨污分流的區域,排入雨污合流管網的,收取污水處理費,已繳納污水處理費的,不再繳納排污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