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規章制度
⑴ 基層工會組織規范化建設標准
法律分析:工會組織基本健全
「八有」:(1)有工會的牌子和章子,有完善的工會組建報批手續;(2)有健全的領導班子和工作人員;(3)有年度的工作計劃;(4)有宣傳和活動陣地;(5)有崗位工作職責和規章制度(6)有工會經費和會費收繳、使用、上解賬表;(7)有扶貧幫困和互助互濟基金;(8)有會員檔案和活動記錄資料。
工作制度基本完善
「五項制度」:(1)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制度或與企業相適應的民主管理制度;(2)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3)勞動爭議調解制度;(4)工會經費撥繳和使用制度;(5)工會工作有關制度。
工會作用基本發揮
「四項工作」:(1)組織職工開展多種形式的經濟技術創新和文化體育活動,促進職工素質提高和企業發展;(2)組織職工參與企業民主管理,企業的民主氛圍比較濃厚;(3)積極協調企業的勞動關系,沒有發生惡性的勞動關系群體性事件;(4)督促企業加強安全生產和按時足額發放職工的工資,沒有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和拖欠職工的工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積極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
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政府信息資源的規范化、標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強互聯網政府信息公開平台建設,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平台與政務服務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開在線辦理水平。
第九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對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監督,並提出批評和建議。
⑵ 海南省工會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障本省各級工會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工會是職工自願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各類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均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和他人不得限制或者剝奪。
企業、事業單位和機關不得因職工組織、參加工會或者擔任工會職務而解僱、解聘、辭退以及作出其他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行為。第三條工會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第四條工會在維護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動員和組織職工參加經濟建設和改革,完成經濟和社會發展任務;代表和組織職工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參與企業、事業單位和機關的民主管理;加強對職工思想、道德、科學、文化、技術、業務和法制教育,建設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職工隊伍。第二章工會組織第五條在本省設立的各類企業、事業單位和機關必須依法建立工會組織,成立工會基層委員會。會員不足二十五人的,可以選舉組織員一人,也可以選舉工會主席、副主席,主持基礎工會工作。
本省各類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在籌建的同時,應當同時籌建工會。在設立或者開業、投產時,應當同時建立工會。暫時不具備條件的,最遲必須在設立或者投產開業一年內建立工會。
地方總工會,產業工會可以指導、幫助本行政區域或者本系統內的企業、事業單位和機關組建工會。第六條省、市、市轄區、縣總工會和產業工會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
基層工會組織具備《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的法人條件的,依法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
工會主席為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的工會的法定代表人。第七條工會各級組織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建立;上級工會組織領導下級工會組織。第八條工會組織的建立、合並或者分立必須經上一級工會批准。工會經依法建立,不得擅自解散。第九條各級工會委員會由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民主選舉產生,並接受其監督。
凡獨立管理工會經費的各級工會組織,應當建立經費審查委員會。
各級工會建立女職工委員會,女職工不足25人的基層工會設女職工委員,維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第十條工會主席、副主席和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副主任依照《中國工會章程》民主選舉產生,實行任期制,可以連選連任。
女職工委員會組成人員由同級工會委員會或者工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也可以召開女職工大會或者女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工會主席、副主席任期未滿,確因工作需要變動的,應當在作出決定之前徵得本級工會委員會和上一級工會同意。第三章工會的權利和義務第十一條各級工會有權對用人單位執行勞動法律、法規、規章的情況進行監督。
工會對各類企業、事業單位內部制訂的員工手冊、廠規或者勞動制度中含有違反法律、法規、規章內容的規定,以及其他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進行調查並要求糾正或者提請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有關部門應當給予支持。第十二條工會有權代表職工就用工、工資、獎懲、工時、休假、福利、社會保險、勞動安全衛生和勞動定額等方面與企業、事業單位行政方或者業主進行對等協商談判。
企業在擬定工資制度和年度分配方案時,應當聽取工會意見。工會可以根據有關規定和物價指數、勞動力資源狀況等變動因素,向企業提出工資要求。第十三條工會應當幫助、指導職工與企業、事業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並可以監督勞動合同的執行。
工會有權代表職工與企業、事業單位簽訂集體勞動合同。集體勞動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第十四條工會有權制止企業、事業單位非法扣留職工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合法證件和非法搜身、拘禁以及侮辱、體罰、毆打職工等行為。
企業、事業單位有前款行為給職工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的,工會應當幫助受害職工向單位和直接責任人追索賠償,或者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第十五條企業、事業單位行政方因職工組織、參加工會或者參加工會活動而解僱、解聘、辭退職工,或者對職工有歧視性對待的,工會有權要求其改正,或者提請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仲裁。
⑶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非公有制企業工會條例
第一條為保障非公有制企業工會組織依法行使職權,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協調勞動關系,促進企業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私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以下簡稱企業)及其工會組織。
非公有制的文化、教育、醫療、科研等組織及其工會工作適用本條例。
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和台灣同胞在本行政區域內投資開辦的企業適用本條例。第三條企業工會是勞動者自願結合的群眾性組織,是會員和全體勞動者利益的代表,是中國工會的基層組織,接受上級工會的領導。第四條企業勞動者有權依照《工會法》和《中國工會章程》的規定,組建和參加工會,開展工會活動。第五條企業工會的權利和義務。
工會的權利:
(一)依法維護勞動者的民主權利、勞動權利、獲取勞動報酬的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
(二)參與本企業涉及職工利益規章制度的研究制定;
(三)對本企業違反法律法規、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情況依法進行監督;
(四)依法督促企業不斷改善勞動條件和安全衛生設施。
工會的義務:
(一)支持、協助企業依法從事生產經營管理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共謀企業發展;
(二)教育勞動者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愛護企業財產,遵守勞動紀律,履行勞動合同,發動勞動者努力完成生產工作任務;
(三)組織開展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和技術協作活動;
(四)關心勞動者生活,協助辦好集體福利事業,組織開展互助互濟活動和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
(五)協助企業對勞動者進行文化科學技術教育和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勞動者素質。第六條企業應當尊重工會的合法權益,支持工會開展工作。未經上級工會組織批准,企業不得撤銷、合並工會組織。第七條企業應當支持勞動者在其開業或投產後6個月
內依法組建工會組織,上一級工會應當協助。
企業工會依法取得法人資格的,工會主席為法定代表人。
企業依法終止,工會組織相應撤銷,並報上一級工會備案。第八條企業工會會員人數在25人以上的應當建立工會委員會和工會經費審查委會員。不足25人的,可以選舉組織員1人,組織會員開展活動,或者由上級工會按照區域或行業組成聯合工會委員會。第九條建立工會的企業應當設專職或兼職工會主席,並根據需要可以設立專職或兼職工作人員。
外商投資企業中,工會主席應當由中國公民擔任;企業法定代表人以及與法定代表人有直系親屬關系的人員不得擔任工會主席、副主席或組織員。第十條企業女勞動者人數在25人以上的,設立工會女工委員會,女工委員會主任由工會女性負責人兼任,不足25人的設女工委員1人,依法維護女工利益。第十一條企業工會主席、副主席、組織員、委員、女工委員會主任、委員按民主選舉的方式產生。第十二條企業工會依法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保障其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勞動者因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或提起訴訟時,工會應當支持和幫助。第十三條企業工會代表本企業勞動者與企業主建立平等協商談判制度依法簽訂集體合同。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勞動者代表大會或全體勞動者大會討論決定。第十四條企業工會應當幫助、指導勞動者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企業與勞動者不簽訂勞動合同或勞動合同違反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強迫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工會有權要求糾正。拒不糾正的,工會可以提請有關部門責令其糾正。
企業終止、解除或變更勞動合同,應當事先聽取工會意見,工會認為不適當的,可以要求企業糾正。第十五條企業在研究決定勞動者工資調整、獎金分配、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措施、獎懲辦法、生活福利等方案時,應當通知工會和勞動者代表列席,聽取工會的意見,取得工會合作。第十六條企業解僱或處分勞動者時應當事先徵求工會意見。工會認為處理不適當的,可以要求企業重新處理,也可以支持、幫助勞動者依法申請仲裁或提起訴訟。第十七條企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工會有權提請有關部門檢查處理:
(一)非法收取勞動者保證金、風險金、抵押金、培訓費或強迫勞動者入股的;
(二)扣押勞動者身份證、暫住證或其他有效證件的;
(三)不經勞動者和工會同意延長工作時間、加班,或雖經同意但不依法給付報酬的;
(四)剋扣勞動者工資和獎金的;
(五)欠繳、拒繳或截留已扣繳的勞動者社會保險費用的;
(六)挪用、侵吞或非法佔用勞動者住房公積金或其他福利費用的;
(七)生產場所存在明顯事故隱患,可能會發生傷亡事故而強令勞動者作業的;
(八)違法解僱、處分勞動者的;
(九)對勞動者搜身、拘禁、侮辱、體罰、毆打或強迫勞動的;
(十)違反法律、法規損害勞動者利益的其他行為。
⑷ 工會勞動保護三個條例
法律分析:工會勞動保護三個條例包括:《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暫行條例》;《基層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工作條例》。
法律依據:《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暫行條例》
一、為發揚職工的主人翁精神,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保證黨和國家的勞動保護政策法令和企業的安全衛生規章制度的正確執行,特製定本條例。
二、工會小組根據需要設勞動保護檢查員。勞動保護檢查員由工會小組民主推選產生,在工會小組長領導下工作,任期與工會小組長同。
三、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應具有安全生產和工業衛生知識,熱心勞動保護工作,密切聯系群眾,勇於堅持原則。
《基層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
第一條 為保障職工在生產勞動中的安全與健康,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生產的發展,根據黨和國家勞動保護政策、法令,特製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建立工會組織的工業、交通、建築企業。
第三條 凡有300名職工以上的基層工會和500名職工以上的車間工會,設立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300名職工以下的層工會和500名職工以下的車間工會,設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均在同級工會領導下和上級工會勞動保護部門指導下工作。
第四條 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通過民主協商產生,經同級工會委員會批准。委員應由具有較高的安全技術水平和工業衛生知識,熱心勞動保護工作的職工擔任。
《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工作條例》
一、為發揚職工的主人翁精神,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保證黨和國家的勞動保護政策法令和企業的安全衛生規章制度的正確執行,特製定本條例。
二、工會小組根據需要設勞動保護檢查員。勞動保護檢查員由工會小組民主推選產生,在工會小組長領導下工作,任期與工會小組長同。
三、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應具有安全生產和工業衛生知識,熱心勞動保護工作,密切聯系群眾,勇於堅持原則。
⑸ 內蒙古自治區私營企業工會條例
第一條為了保障私營企業工會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私營經濟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私營企業。第三條私營企業工會是中國工會的基層組織,是私營企業職工合法權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第四條私營企業工會,具備民法通則規定的法人條件的,依法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法定代表人是工會主席。第五條私營企業應當維護工會的合法權益,支持工會依法獨立地開展工作。
工會應當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協調勞動關系,支持企業搞好生產經營管理,促進企業發展。第六條私營企業一般應當在開業一年之內,依法建立工會組織。
私營企業工會的組織形式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規定確立,或者在上級工會的指導下按照代表制、聯合制的原則建立區域性或者行業性工會聯合會。第七條凡在私營企業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職工,均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第八條私營企業工會委員會實行任期制,每屆3年。
私營企業中少數民族工會會員較多的,工會委員會中應有少數民族委員。第九條設立工會的私營企業,職工在200人以上的,至少配備一名專職工會工作人員。第十條私營企業工會應當維護國家法律、法規賦予職工的各項權利,監督企業對國家規定的用工、工時、工資、休息休假、勞動安全、醫療衛生等制度的執行情況,有權對企業女職工特殊權益的保護進行監督。
私營企業工會應當督促企業按照國家和地方社會保險的規定,為職工繳納醫療、養老、工傷、失業、生育等社會保險費用。第十一條私營企業工會應當指導和幫助職工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監督合同的執行,及時糾正違反勞動合同的行為。
企業裁員、解除勞動合同,應當徵求工會的意見,對不符合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的,工會有權要求重新研究處理。勞動者申請仲裁或者提起訴訟的,工會應當給予支持和幫助。第十二條私營企業工會依法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對企業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代表職工依法與企業交涉,協商解決,或者要求政府有關部門調查處理。
私營企業工會對本企業執行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發現企業經營者、管理者違章指揮,強令職工冒險作業,或者在生產過程中有明顯重大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的,有權要求企業及時糾正;當發現危及職工生命安全的情況時,有權組織職工迅速撤離危險現場。
私營企業工會有權參加傷亡事故和其它嚴重危害職工健康問題的調查,並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理建議,要求依法追究企業和有關人員的責任。第十三條私營企業制定或者修改規章制度以及研究決定獎懲、勞動報酬、生活福利、勞動保護、勞動保險等涉及職工利益的問題時,工會應當反映職工的意見和建議。第十四條私營企業工會要對職工進行愛國、遵紀、守法、敬業的職業道德教育,使職工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企業各項規章制度,履行勞動合同,完成生產和工作任務。
私營企業工會應當協助企業組織職工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開展群眾性的合理化建議和科技創新活動,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第十五條私營企業工會應當組織職工開展文化、體育活動,增進職工身心健康;協助企業改善職工生活福利設施,組織互助互濟活動,為職工排憂解難。第十六條私營企業與企業工會應當建立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醫療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進行協商,簽訂集體合同,以協調勞動關系,規范勞動關系雙方的行為。第十七條簽訂或者變更集體合同的協商,應當定期舉行,其他有關重要問題的協商,可根據需要隨時舉行。通過協商達成一致意見的,應當形成書面協議。
地方工會應當指導和督促私營企業建立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並會同有關方面及時處理協商和簽訂集體合同中發生的爭議。第十八條私營企業職工發生停工、怠工事件時,工會要及時了解真實情況,積極協助企業妥善解決出現的問題,恢復生產和工作秩序。第十九條私營企業工會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獎金、補貼等由所在企業按本企業相應的管理人員標准支付,兼職工會主席、副主席任職期間,企業應當給予適當補貼。
兼職工會主席、副主席,根據工作需要每月應當有一至兩個工作日脫產從事工會工作,其工資、獎金、補貼,企業要照常支付。
⑹ 上海市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工會條例
第一條為明確規定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以下簡稱合營企業)中工會組織的法律地位和職責,保障工會獨立自主地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促進合營企業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的實際情況,制訂本條例。第二條合營企業工會是職工自願結合的群眾性組織,是中國工會的基層組織,是本企業職工利益的代表。
合營企業工會依法具有法人資格,工會主席是其法定代表人。第三條合營企業的職工有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國工會章程》和本條例的規定,建立工會組織,開展工會活動。
合營企業建立工會基層組織,須報經產業(局)、區、縣級工會(以下簡稱上級工會)批准。
合營企業的職工,凡承認《中國工會章程》,自願申請加入工會,經企業工會批准即可成為工會會員。第四條合營企業工會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和《中國工會章程》的規定,設立工會委員會,主持工會的日常工作。工會主席、副主席、委員須經民主選舉產生,並報上級工會批准。
合營企業職工人數不足25人的不建立工會委員會,由會員選舉產生不脫產的組織員或主席1人,行使工會基層委員會同等職權。第五條合營企業工會應根據企業職工人數設脫離生產的工會委員,其人數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規定的標准確定。第六條合營企業未經企業工會委員會同意和上級工會批准,不得辭退擔任工會主席、副主席、委員的職工,其他組織也不得隨意將其調離工會。
脫離生產的工會主席、副主席、委員任期屆滿不再擔任工會職務時,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安排適當工作。第七條合營企業工會的基本職責:
(一)依法維護職工的民主權利和物質利益。
(二)組織職工學習政治。教育職工遵守國家憲法、法律、法規,履行勞動合同,遵守勞動紀律和企業各項規章制度。
(三)支持企業合法的生產、經營和管理,發動職工開展合理化建議和技術革新等活動,促進企業提高經濟效益。
(四)協助企業組織職工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進行業務技術培訓。
(五)開展有益於職工身心健康的文娛、體育活動,豐富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八條合營企業工會的基本權利:
(一)合營企業董事會討論企業發展規劃、生產經營等重大事項時,工會代表有權列席會議,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合營企業董事會或行政方面研究決定有關職工的獎懲、工資制度、生活福利、勞動保護和勞動保險等問題時,工會代表有權列席會議,董事會或行政方面應聽取工會的意見,取得工會的合作。
(二)代理職工與企業簽訂集體勞動合同或協議;指導職工與企業簽訂個人勞動合同,並依法監督合同的執行。
(三)監督企業對國家勞動保險、勞動保護、婦女特殊利益的保護等法律的執行。
(四)參與職工因工傷亡事故的調查和提出處理意見。
(五)監督企業執行工時制度和休假制度,企業如需延長職工勞動時間,應徵得工會同意。
(六)監督企業福利基金的使用,督促並協助企業辦好集體福利事業。
(七)合營企業辭退或處分職工應事先徵求工會意見,工會認為不合理的,有權提出異議,並與企業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工會可支持職工提請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不服仲裁裁決的,工會可支持職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第九條合營企業工會開展活動應在生產時間以外進行,如需佔用生產時間,應事先徵得企業同意。不脫離生產的基層工會主席、副主席、委員因工會工作需要佔用生產時間的,每人每月不得超過兩個工作日,並應事先通知企業。第十條合營企業應為工會無償提供必要的房屋和設備,用於辦公、會議、舉辦集體福利、文化、體育等事業。第十一條合營企業應依法每月按企業全部職工實際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撥交工會經費,由企業工會按照中華全國總工會經費管理辦法使用。第十二條合營企業工會脫離生產的主席、副主席、委員在任職期間的工資由上海市總工會核定,從企業工會經費中列支;工會與企業另有協議的按協議執行。除工資以外的獎金、勞動保險和其他福利待遇由企業承擔。
⑺ 分公司工會規則制度
第一、「員工形象准則」
一、員工儀容、儀表、著裝要求 員工衣著應當符合公司形象及部門形象。
(一)員工衣著要求得體、協調、整潔、頭發不得染成黑色以外的發色;
(二)由單位發給工作服,必須在工作中穿著(必要外出接待活動例外);
(三)工裝應整潔,禁止不穩重得體的舉止,禁止以不利公司的形象待人;
二、社交、談吐
(一)在與他人交談中,請講普通話,交談中善於傾聽,不隨便打斷他人談話,不魯莽提問,不問及他人隱私,不要言語糾纏不休或語帶諷刺,更勿出言不遜,惡語傷人;
(二)與客戶交談誠懇、熱情、不卑不亢,語言流利、准確,業務之外,注意話題健康、客觀;採用迎送禮節,主動端茶送水。
(三)與同行交談,注意措辭分明,謙虛謹慎,維護公司形象,不互相傾軋,客觀正派,不泄露商業機密,嚴禁背後貶低和指責他人。
三、舉止、行為
(一)遵守考勤制度,准時上下班,不遲到、不早退;病事假需及時申請,填報請假單;
(二)上班時間不吸煙,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精力充沛,精神飽滿,樂觀進取;
(三)對待上司要禮貌,對待同事要熱情,處理工作要保持頭腦冷靜,提倡微笑服務;
(四)熱情接待每一位來賓,不以貌取人,不盛氣凌人,與客人約見要准時,如另有客人來訪需等待時,應主動端茶道歉;
第二、員工日常活動行為准則
一、電話
(一)員工電話行為應符合規范,注意控制語氣、語態、語調,語言親切、簡練、客氣;
(二)及時接聽,勿讓鈴聲超過3聲,遲接電話須表示歉意;
(三)使用代表企業的規范用語問好,例如「您好,賽圖公司」、「您好,東星新能源」等;
(四)仔細、耐心傾聽對方講話,決不要打斷對方解釋;
(五)准確記錄,轉告電話內容,主動幫助解決顧客要求,及時轉告並敦促同事回復電話;
(六)談話結束,表示謝意,等對方先掛電話;
(七)工作時間與業務無關電話應簡短扼要,工作期間禁止接聽電話,如有急事,由管理人員轉告。
二、勞動紀律
(一)按時上班,參加晨會,每日晨會前應將公司的衛生搞好。
(二)請假需先填請假單,二天以內分管經理批准,二天以上總經理批准。
(三)要嚴格遵守公司制訂的各項規章制度,按時按要求完成工作日誌、客戶檔案及客戶調查表的填寫。認真負責地完成領導下達的各項任務。
(四)發揚團結精神,互相幫助、互相體諒, 不得採用不正當手段,互相競爭
有限公司分公司財務管理制度
⑻ 工會有哪些規章制度
**1、根據《工會法》第14條第1款的規定,中華全國總工會、地方總工會、產業工會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具有法人資格這一點說明,中華全國總工會、地方總工會、產業工會的財產具有獨立性,不混同於其他主體的財產,可以對外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2、至於基層工會,即用人單位內部的工會財產,是否也具有獨立性。根據《工會法》第14條第2款的規定,「基層工會具備民法通則規定的法人條件的,依法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因此,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的基層工會的財產的獨立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其道理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地方總工會、產業工會的財產具有獨立性的道理完全相同。那麼,不具備民法通則規定的法人條件,沒有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的基層工會的財產是不是就沒有獨立性了呢?不是。沒有法人資格的基層工會的財產仍然具有獨立性。《工會法》第37條規定:「工會應當根據經費獨立原則,建立預算、決算和經費審查監督制度。」第39條規定:「工會的財產、經費和國家撥給工會使用的不動產,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佔、挪用和任意調撥。」這兩條法律規定不僅是對具有法人資格的工會而言,應當適用於全部工會。因此,即使是那些沒有法人資格的基層工會,其財產也是獨立的,不是該工會所在單位的財產。任何組織和個人,包括基層工會所在的單位及職工,都不得侵犯工會的財產。如果工會的財產受到侵犯,工會有權向國家請求予以保護,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返還財產、賠償損失。
3、最高人民法院也從司法實踐的角度對工會財產的獨立性問題作出過明確定。在1997年5月16日《關於產業工會、基層工會是否具備社團法人資格和工會經費集中戶可否凍結劃撥問題的批復》第3條中,最高人民法院指出:根據工會法,工會經費的來源有:工會會員繳納的會費;建立於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按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向工會撥交的經費;工會所屬的企業、事業單位上繳的收入;人民政府的補助等。工會的費一經撥交,所有權隨之轉移。在銀行獨立開列的工會經費集中戶,與企業經營資金無關,專門用於工會經費的集中與分配,企業不能在此賬戶開支費用或挪用、轉移資金。在審理案件中,不應將工會經費視為所在企業財產。在企業欠債的情況下,不應凍結、劃撥工會經費及工會經費集中戶的款項。
總而言之,工會的財產具有獨立性,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佔、挪用和任意調撥。
**工會財務管理制度
一、宣傳、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和工會制定的各項財務規章制度。
二、收好、管好、用好各項經費。嚴格財經紀律,堅持勤儉節約、量入為出的原則,提高經費的使用效益,收支項目做到日清月結,賬款相符,不截留,挪用工會經費,確保專款專用。
三、工會經費重大開支做到集體商定,主席一支筆審批,做到票證齊全,手續完備。
四、加強財產管理,定期進行財產清查,保證工會資產的安全完整。
五、做好年度工會財務收支預決算,接受本級經費審查委員會的審查監督及基層工會和職工群眾的廣泛監督;向本級工會委員會或代表大會定期報告財務工作。
六、及時向市總工會報送財務報表,提供真實可靠的財務信息資料。
七、遵守財務紀律,管理好財務檔案。
⑼ 貴州省工會條例(2021修正)
第一條為保障工會在我省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充分發揮工會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以下簡稱工會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和其它組織。第三條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的具體人數標准,按照工會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女職工人數在10人以上的,可以建立工會女職工委員會,在同級工會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女職工人數在10人以下的,可以在工會委員會中設女職工委員。
企業較多的社區、行政村,可以建立基層工會聯合會。第四條新建企業、事業單位符合建立工會組織條件的,應當自投產或者開業之日起3個月內依法建立工會組織,單位應當給予支持。
對建立工會確有困難的企業,上級工會可以派員到企業幫助開展組建工會工作。第五條各級工會在選舉產生工會委員會的同時,選舉產生同級經費審查委員會,對本級工會及所屬企業、事業單位工會以及下一級工會的經費收支和財產管理實行審查和監督。
市、州以上總工會設專職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或者副主任,配備專職工作人員。縣級以下工會設專職經費審查委員會委員。第六條工會主席、副主席和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缺額,應當及時補選,空缺時間一般不超過3個月。
工會主席、副主席、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任職期間的待遇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
工會委員會和經費審查委員會應當對下級離任的工會主席進行離任審計,並將審計結果在一定范圍通報。第七條企業、事業單位工會主席、副主席不得由本單位法定代表人及其近親屬擔任,也不得由分管勞動、工資、人事的負責人兼任。第八條上級工會應當對新當選的工會主席、副主席、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以及配備的專兼職工作人員進行任職培訓。第九條企業、事業單位的基層工會的脫產專職人員人數,千人以上的單位按照職工總人數的4‰以上配備;千人以下的單位,按照工作需要配備。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與同級工會,政府部門與相應的產業工會應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向同級工會通報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和與工會工作有關的行政措施,研究解決工會反映的職工的意見和要求。在研究涉及職工切身利益重大問題、組織監督檢查、成立涉及職工利益的社會性管理機構時,應當吸收工會的人員參加。聯席會議每年至少召開一次。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同級工會和企業組織代表,建立勞動關系三方協商機制,通過平等協商,共同研究解決勞動關系方面的重大問題,維護用人單位和職工的合法權益。第十二條企業、事業單位、機關違反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或者其他民主管理制度,工會有權要求糾正,所在單位應當在15日內給予書面答復。
企業、事業單位在進行改制、兼並、破產及制定重大技術改造方案,研究職工裁員、分流、安置等重大問題以及制定重要的規章制度時,必須聽取工會和職工的意見,按照國家規定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的事項,必須提交職工代表大會表決。第十三條工會應當支持用人單位依法行使行政管理和經營管理權,促進單位的工作和經濟發展;教育職工遵守勞動紀律和規章制度,愛護單位財產,保守企業技術秘密、商業秘密及其它必須保守的秘密,認真履行勞動合同,完成生產和工作任務。第十四條機關工會應當協助單位領導加強機關職工政治、業務學習和民主法制教育,協助辦好職工集體福利事業,開展適合機關特點的文化、體育活動,關心職工生活,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對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進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參與監督政務公開,維護機關職工合法權益。第十五條上級工會有權派代表到企業、事業單位就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問題進行調查,有關單位應當予以協助,並如實提供情況和資料。對確屬處理錯誤的問題,工會有權要求予以糾正。有關單位應當在收到工會書面意見15日內將處理結果書面告知工會。既不告知又不糾正的,工會有權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法處理。對工會的提請,有關部門應當及時調查處理,並將處理結果在20日內告知工會。第十六條各級工會應當建立勞動法律監督機制,設立勞動法律監督員,對用人單位貫徹實施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意見和建議;用人單位拒不改正的,工會可以提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