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安保條例
❶ 海南省公路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公路的建設和管理,促進公路事業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公路的規劃、建設、養護、經營、使用和管理,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公路,包括國道、省道、縣道、鄉道和村道。
農墾公路分別納入省道、縣道、鄉道、村道進行規劃、建設、養護和管理。第三條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主管全省公路工作。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縣道、鄉道、村道工作。
省公路管理機構對國道、省道行使管理、養護職責。
市、縣、自治縣公路管理機構對縣道行使管理、養護職責和對鄉道行使管理職責。
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鄉道、村道的建設和養護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做好本村村道建設、養護的相關工作。第四條經省人民政府決定,城市建成區內的公路可以由所在市、縣、自治縣按照城市道路進行管理、養護。
省公路管理機構負責管理和養護的縣道應當移交所在市、縣、自治縣管理和養護。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規定。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際旅遊島建設和綠色崛起的要求,結合綠化寶島行動,加快推進旅遊公路和綠色公路建設。第二章規劃與建設第六條公路規劃和建設應當堅持節約集約用地、保護環境的原則,防止水土流失,注重保護自然水系和生態環境,加強公路景觀綠化,推進綠色公路建設。第七條本省公路規劃應當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與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水利、電力、電信、旅遊等發展規劃相銜接。第八條省道規劃由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並商省道沿線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編制,報省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備案。
縣道規劃由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編制,經本級人民政府審定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鄉道、村道規劃由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協助鄉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並報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備案。第九條旅遊公路規劃由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和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編制,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其中同時屬於國道、省道規劃的,報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備案。
規劃和建設旅遊公路,應當充分利用海南熱帶濱海和熱帶雨林的資源優勢,突出自然、景觀、歷史、文化、娛樂等特色,將公路交通和旅遊休閑相融合,打通主幹道通往旅遊景區的連接通道以及景區和景區之間的連接通道。
有關部門在對旅遊公路兩側新建、改建建築進行規劃、審批時,應當保持新建、改建建築與旅遊公路周邊環境景觀的協調性,不得破壞旅遊公路周邊環境景觀特色。第十條經批準的公路規劃需要修改的,由原編制機關提出修改方案,按本條例第八條規定的程序辦理。第十一條新建、改建公路時,公路附屬設施、公路客運站點應當與公路同步規劃,逐步實現同步設計、同步建設。第十二條新建、改建公路的綠化工程,應當與公路工程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
國道、省道、縣道用地范圍內的綠化由公路管理機構負責實施,鄉道用地范圍內的綠化由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實施。
公路用地范圍外的綠化,由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負責組織林業、交通運輸、國土資源、農業等有關部門及沿途鄉鎮人民政府實施。公路綠化區域的具體范圍由省人民政府確定。
鼓勵單位和個人投資公路綠化建設,實行誰投資、誰經營、誰收益原則。第十三條公路綠化應當突出當地植物生態與景觀特色,實行帶、網、片、點相結合,因地制宜、科學配置,建成多樹種、多層次、多功能、多色彩、多效益的具有本省地域特色的綠色長廊。
公路綠化植物不得遮擋公路標志,不得妨礙安全視距,不得影響公路通行安全。第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水務、林業、國土資源等部門,對公路沿線的河道、湖泊、荒山、荒坡、破損山體等進行整治,綠化美化公路通行環境。
❷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安全保護條例關於公路安全保護區的規定
《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第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內府應當根據保障公路運行安全容和節約用地的原則以及公路發展的需要,組織交通運輸、國土資源等部門劃定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
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從公路用地外緣起向外的距離標准為:
(一)國道不少於20米;
(二)省道不少於15米;
(三)縣道不少於10米;
(四)鄉道不少於5米。
屬於高速公路的,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從公路用地外緣起向外的距離標准不少於30米。
公路彎道內側、互通立交以及平面交叉道口的建築控制區范圍根據安全視距等要求確定。
❸ 公路安全保護條例釋義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14
❹ 山西省公路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公路建設、養護和管理,保障公路完好、安全和暢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公路的規劃、建設、養護、管理、經營和使用。
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網中的地位分為國道、省道、縣道、鄉道和村道。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公路工作的組織領導,將公路事業的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公路(收費公路除外)的建設、養護和公路管理機構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並隨著本級財政收入的增長逐步增加。第四條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全省公路工作。省公路管理機構負責國道、省道的建設、養護和管理工作,並對縣道、鄉道和村道工作進行指導。
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公路管理機構按照其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縣道的建設、養護、管理和鄉道的管理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鄉道的建設、養護和村道的組織建設、養護、管理工作;經縣(市、區)人民政府批准,鄉(鎮)人民政府可以委託縣(市、區)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所屬的公路管理機構行使村道的管理職責。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財政、公安、國土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城鄉規劃)、水利、林業、環保、安監、工商、文物、物價等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與公路相關的工作。第二章公路規劃和建設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鄉(鎮)人民政府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規定的職權和程序,編制公路規劃。
編制公路規劃應當遵循科學合理、注重效益、適度超前、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並與國家公路規劃和其他方式的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及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專項規劃相銜接。
公路規劃批准後,除涉及國防的內容外,應當向社會公布。第七條公路規劃需要調整的應當經公路規劃原審批機關批准。
公路建設應當符合公路規劃,未納入規劃的項目不得建設。第八條公路建設應當按照國家和省規定的基本建設程序、技術標准和建設工程有關規定執行。第九條公路建設實行項目法人負責制度、工程招標投標制度、工程監理制度、工程合同管理制度和工程質量責任追究制度。
承擔公路建設項目的設計、施工和工程監理單位,應當建立質量和安全保證體系,對工程設計使用年限內的質量負責。第十條新建和改建公路的安全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安全設施未經驗收的公路不得投入使用。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公路建設質量和安全納入績效考評范圍。第十二條省道、縣道和鄉道報廢的,分別由省、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核准,並向社會公告;村道報廢的,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向所在地縣(市、區)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備案,並向村民公告。
公路報廢後,原公路管理機構應當設置必要的標志和隔離設施。
報廢公路的處置和利用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三條公路行政等級調整或者公路調整為城市道路的,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交接雙方自批准之日起三十日內辦理交接手續。
公路調整為城市道路的,接收的設區的市或者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自辦理交接手續之日起履行相關職責。第十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公路用地范圍內設置照明、通信、標志、管線、信號燈等設施的,應當依法經公路管理機構批准。經批准設置的,其所有權人或者管理人對所設置的設施負責維護和管理。第三章公路養護第十五條省公路管理機構所屬的駐縣(市、區)的公路管理機構負責國道、省道的養護;縣(市、區)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所屬的公路管理機構負責縣道的養護;收費公路的養護由公路經營者負責。第十六條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制定並適時調整全省公路養護維修工程費和小修保養費的定額標准。
公路管理機構按照公路等級、里程、路況、交通量、養護定額及養護規范組織編制公路養護計劃,並報有管轄權的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投資主管部門批准後實施,財政部門應當按照批準的公路養護計劃及時足額撥付公路養護資金。
❺ 高速公路30米內房屋可以拆建嗎
高速公路與房屋距離距離30米以內可以拆遷。根據《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保障公路運行安全和節約用地的原則以及公路發展的需要,組織交通運輸、國土資源等部門劃定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從公路用地外緣起向外的距離標准為:
(一)國道不少於20米;(二)省道不少於15米;(三)縣道不少於10米;(四)鄉道不少於5米。屬於高速公路的,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從公路用地外緣起向外的距離標准不少於30米。
《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保障公路運行安全和節約用地的原則以及公路發展的需要,組織交通運輸、國土資源等部門劃定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從公路用地外緣起向外的距離標准為:
(一)國道不少於20米;(二)省道不少於15米;(三)縣道不少於10米;(四)鄉道不少於5米。屬於高速公路的,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從公路用地外緣起向外的距離標准不少於30米。公路彎道內側、互通立交以及平面交叉道口的建築控制區范圍根據安全視距等要求確定。
第十二條 新建、改建公路的建築控制區的范圍,應當自公路初步設計批准之日起30日內,由公路沿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劃定並公告。公路建築控制區與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航道保護范圍、河道管理范圍或者水工程管理和保護范圍重疊的,經公路管理機構和鐵路管理機構、航道管理機構、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協商後劃定。
❻ 廣東省農村公路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農村公路的規劃、建設、養護、管理和運營,促進農村公路事業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的規劃、建設、養護、管理和運營及其相關工作。第三條本條例所稱農村公路是指納入農村公路規劃並按照公路工程技術標准修建的縣道、鄉道和村道及其附屬設施,以及經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認定並納入統計年報里程的公路,包括公路橋梁、隧道和渡口。
縣道是指除國道、省道以外的縣際間公路,以及連接縣級人民政府所在地與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和主要商品、農產品生產、集散地的公路。
鄉道是指除縣道及縣道以上等級公路以外的鄉際間公路以及連接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與建制村的公路。
村道是指除鄉道及鄉道以上等級公路以外的連接建制村與建制村、建制村與自然村、建制村與外部、自然村與自然村的公路,不包括村內街巷和農田間的機耕道。
附屬設施是指為了保護農村公路和保障農村公路安全暢通所設置的農村公路安全防護、排水、養護、管理、運營服務等設施、設備以及專用建築物、構築物等。第四條農村公路的發展應當遵循政府主導、分級負責、各方參與、統籌規劃、建管養運並重、保障安全暢通和保護環境的原則。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村公路工作的領導,把農村公路發展納入本行政區域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農村公路規劃、建設、養護、管理和運營體制,建立激勵考核機制,促進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持續發展。
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工作,應當將農村公路工作納入政府工作目標,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做好農村公路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鄉道、村道的規劃、建設、養護和日常管理工作,並保障與工作任務相適應的工作力量和其他必要的工作條件。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村公路建設、養護和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公安、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等有關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農村公路的相關工作,並加強信息共享。第七條村民委員會在鄉鎮人民政府的指導下,協助做好鄉道、村道的建設和養護等相關工作,將村道的保護納入村規民約,增強村民愛路、養路、護路意識。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農村公路規劃、建設、養護、管理和運營經費保障,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實行公共財政分級投入為主、多渠道籌資為輔、鼓勵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資金籌措機制。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標准統一、內容完備、結構合理、數據准確、上下銜接的要求,建立健全農村公路資料庫。第二章規劃建設第十條農村公路規劃的編制應當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為依據,與優化村鎮布局、重要農產品生產園區、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安全便捷出行相適應,構建比例適當、銜接順暢、布局合理、安全便捷的農村公路網路,滿足鄉村振興、防災減災和國防建設的要求。
農村公路規劃應當與國土空間規劃以及環境保護、生態、林業、水利、旅遊、綠道等規劃相銜接,與國道、省道規劃以及其他方式的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相協調。第十一條縣道規劃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規劃、發展改革等有關主管部門編制,經縣級人民政府審定後報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批准,並由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向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備案。
鄉道、村道規劃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協助鄉鎮人民政府編制,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並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向上一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備案。
鄉鎮人民政府編制村道規劃,應當徵求沿線村民委員會和村民的意見。
經批準的農村公路規劃應當公布,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由原編制機關提出修改方案,並按照原程序報批、備案。涉及村道規劃變更的,還應當徵求沿線村民委員會和村民的意見。第十二條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等,涉及農村公路規劃內容的,應當徵求同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意見。
國土空間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應當綜合考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統籌利用國土空間資源,協調安排農村公路建設用地。
❼ 高速公路兩側多少米不允許有住宅
高速公路30米的范圍內不允許有住宅。
根據《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保障公路運行安全和節約用地的原則以及公路發展的需要,組織交通運輸、國土資源等部門劃定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
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從公路用地外緣起向外的距離標准為:屬於高速公路的,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從公路用地外緣起向外的距離標准不少於30米。
關於住宅的其它法律規定
在公路建築控制區內,除公路保護需要外,禁止修建建築物和地面構築物;公路建築控制區劃定前已經合法修建的不得擴建,因公路建設或者保障公路運行安全等原因需要拆除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在公路建築控制區外修建的建築物、地面構築物以及其他設施不得遮擋公路標志,不得妨礙安全視距。
以上內容參考:
中國政府網—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❽ 徐州市農村公路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農村公路保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等保護工作,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農村公路,是指按照國家技術標准修建的縣道、鄉道、村道及其橋涵和設施。第三條市、縣(市)、賈汪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村公路保護工作的領導,並將其納入對下一級人民政府的年度目標考核。
縣(市)、賈汪區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保護的責任主體。
鎮人民政府負責鄉道和村道的養護,組織協調村民委員會配合做好農村公路保護工作。第四條市、縣(市)、賈汪區交通運輸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農村公路保護工作。市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應當將縣(市)、賈汪區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對農村公路的管理、養護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
縣(市)、賈汪區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所屬的公路管理機構負責縣道的養護,並依據其主管部門的委託,負責有關農村公路的行政管理工作。
縣(市)、賈汪區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可以委託基層交通管理機構負責鄉道和村道的路政管理、養護質量監督。
財政、審計、公安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農村公路保護及其監督管理工作。第二章資金保障第五條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按照「縣鎮自籌、上級補助、多元籌措」的原則進行籌集。
縣(市)、賈汪區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根據農村公路保護需要提出財政預算建議,同級人民政府應當將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列入年度財政預算。
鎮人民政府每年應當安排相應的資金,用於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保護。第六條農村公路路產損失賠(補)償費、罰款應當上交財政,全額用於農村公路保護工作。第七條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實行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挪用、擠占。
市、縣(市)、賈汪區交通、財政、審計部門應當對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的籌集、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審計。
縣(市)、賈汪區人民政府應當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年度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的籌集、使用情況。第三章農村公路的管理和養護第八條縣(市)、賈汪區人民政府應當依法確定農村公路用地和建築控制區,並依法管理。第九條在農村公路及其用地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擺攤設點,堆放物品,種植作物,打場曬糧,飼養禽畜;
(二)傾倒渣土、垃圾,焚燒秸稈和各類廢棄物;
(三)挖溝引水,漫路灌溉,堵塞邊溝;
(四)法律、法規規定禁止的其他行為。第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佔用、挖掘農村公路及其用地。確需佔用、挖掘的,應當經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同意,影響交通安全的,還應當徵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同意;涉及鄉道、村道的,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應當徵求鎮人民政府意見。
佔用挖掘農村公路及其用地,建設單位應當按照不低於原有技術標准予以修復、改建或者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補償。第十一條縣(市)、賈汪區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公路等級及限定標准,在農村公路上設置限載、限高、限寬、限長標志。超過限定標準的車輛,不得在農村公路上行駛。
超過農村公路限載標准確需行駛的,應當經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批准,並按照要求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運載不可解體的超限物品的,應當按照指定的時間、路線、時速行駛,並懸掛明顯標志。
運輸單位不能按照前款規定採取防護措施的,由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幫助其採取防護措施,所需費用由運輸單位承擔。第十二條縣(市)、賈汪區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在不妨礙消防和急救等車輛通行的情況下,可以在重要出入口和節點設置限高、限寬設施。具體設限標准由市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會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制定。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農村公路限高、限寬設施收取通行費用。第十三條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根據需要可以在農村公路上設置載貨車輛軸載質量及車貨總質量的檢測裝置,對載貨車輛進行免費檢測。載貨車輛應當接受車輛限載檢查,不得故意堵塞檢測站點通行車道,不得強行通過檢測站點,不得繞行或者以其他方式逃避檢測。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交通運輸管理部門聯合實施超載、超限檢查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指揮引導車輛到檢測站點,維持檢測站點交通、治安秩序;交通運輸管理部門負責檢測站點維護、管理和檢測稱重等。
❾ 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公路保護,保障公路完好、安全和暢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公路保護工作的領導,依法履行公路保護職責。第三條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主管全國公路保護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公路保護工作;但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對國道、省道的保護職責,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公路管理機構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具體負責公路保護的監督管理工作。第四條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公安、工商、質檢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依法開展公路保護的相關工作。第五條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從事公路管理、養護所需經費以及公路管理機構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職能所需經費納入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但是,專用公路的公路保護經費除外。第六條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綜合考慮國家有關車輛技術標准、公路使用狀況等因素,逐步提高公路建設、管理和養護水平,努力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第七條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規定,制定地震、泥石流、雨雪冰凍災害等損毀公路的突發事件(以下簡稱公路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公路管理機構、公路經營企業應當根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制定的公路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組建應急隊伍,並定期組織應急演練。第八條國家建立健全公路突發事件應急物資儲備保障制度,完善應急物資儲備、調配體系,確保發生公路突發事件時能夠滿足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第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損壞、非法佔用或者非法利用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屬設施。第二章公路線路第十條公路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公路管理檔案,對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屬設施調查核實、登記造冊。第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保障公路運行安全和節約用地的原則以及公路發展的需要,組織交通運輸、國土資源等部門劃定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
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從公路用地外緣起向外的距離標准為:
(一)國道不少於20米;
(二)省道不少於15米;
(三)縣道不少於10米;
(四)鄉道不少於5米。
屬於高速公路的,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從公路用地外緣起向外的距離標准不少於30米。
公路彎道內側、互通立交以及平面交叉道口的建築控制區范圍根據安全視距等要求確定。第十二條新建、改建公路的建築控制區的范圍,應當自公路初步設計批准之日起30日內,由公路沿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劃定並公告。
公路建築控制區與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航道保護范圍、河道管理范圍或者水工程管理和保護范圍重疊的,經公路管理機構和鐵路管理機構、航道管理機構、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協商後劃定。第十三條在公路建築控制區內,除公路保護需要外,禁止修建建築物和地面構築物;公路建築控制區劃定前已經合法修建的不得擴建,因公路建設或者保障公路運行安全等原因需要拆除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在公路建築控制區外修建的建築物、地面構築物以及其他設施不得遮擋公路標志,不得妨礙安全視距。第十四條新建村鎮、開發區、學校和貨物集散地、大型商業網點、農貿市場等公共場所,與公路建築控制區邊界外緣的距離應當符合下列標准,並盡可能在公路一側建設:
(一)國道、省道不少於50米;
(二)縣道、鄉道不少於20米。第十五條新建、改建公路與既有城市道路、鐵路、通信等線路交叉或者新建、改建城市道路、鐵路、通信等線路與既有公路交叉的,建設費用由新建、改建單位承擔;城市道路、鐵路、通信等線路的管理部門、單位或者公路管理機構要求提高既有建設標准而增加的費用,由提出要求的部門或者單位承擔。
需要改變既有公路與城市道路、鐵路、通信等線路交叉方式的,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則分擔建設費用。第十六條禁止將公路作為檢驗車輛制動性能的試車場地。
禁止在公路、公路用地范圍內擺攤設點、堆放物品、傾倒垃圾、設置障礙、挖溝引水、打場曬糧、種植作物、放養牲畜、採石、取土、采空作業、焚燒物品、利用公路邊溝排放污物或者進行其他損壞、污染公路和影響公路暢通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