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規章制度層級

規章制度層級

發布時間: 2020-12-24 15:12:54

規章制度屬於企業文化的那個層次謝謝

屬於中層,組織文化的結構分為精神層,制度層,物質層,規章制度屬於制度層,是位於精神層和物質層之間的中間層

② 如何設置企業安全管理制度體系的層級架構

一、設置企業安全管理制度體系的層級架構的背景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快速通信的需求,現代企業的運營越來越依賴於企業IT基礎架構的建設水平,特別是一些分支機構分布全國或者跨國范圍的大型企業。與此同時,如何保證這些企業的IT基礎架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成為一項迫切的需求,特別是在美國的薩班斯法案生效後,給企業在如何保證數據的准確性和安全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實現體系所需的網路安全知識

1、網路安全基礎

隨著工nternet的發展,信息安全也迎來了第二次變革,分布式系統、終端用戶與計算機之間以及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傳送數據的網路和通信設施的廣泛應用,使得在信息傳輸時,需要有網路安全措施來保護數據傳輸。這就是「網路安全」的產生。

網路安全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a)所有與網路相關,特別是互聯網相關的安全問題,包括各種系統的安全漏洞、協議的弱點和各式各樣的攻擊行為;

b)解決這些問題的技術或手段,包括密碼技術、防火牆、虛擬專用網技術、入侵檢測技術等應用技術,也包括相關的協議規范和管理策略。

2)網路與信息安全的目標

人們對信息的使用主要是通過計算機網路來實現的,在計算機和網路上信息的處理是數據的形式進行,在這種情況下,信息就是數據,因而從這個角度來說,網路與信息安全可以分為數據安全和系統安全。即信息安全可以從兩個層次來看:

從消息的層次來看,包括信息的:

a)完整性(Integrity):即保證消息的來源、去向、內容真實無誤;

b)保密性(Coflfidefltiality):即保證消息不會被非法泄露擴散;

e)不可否認性(Non一repudiation)一也稱為不可抵賴性:即保證消息的發送和接受者無法否認自己所做過的操作行為。

4)網路安全技術體系

一般的,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設計網路安全的體系結構:

a)網路安全技術服務的不同對象

b)網路安全技術提供安全功能的特點

網路安全的服務對象有系統(包括一般主機和伺服器)、區域網和網路的通信。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分別有不同特性的網路安全技術。例如對於保護系統安全的技術有:數據備份、數據恢復和反病毒等技術;對於區域網安全的技術有:

防火牆、網路監控等技術;對於通信安全的技術則有:PKI、VPN等技術提供服務。

從網路安全技術自身特點來分析,網路安全技術可以分為:基礎的網路支撐技術、主流的網路安全技術、專業的網路安全技術和具體的網路安全應用系統等。

密碼技術和訪問控制技術屬於基礎的網路安全支撐技術,提供所有其它網路安全技術所需要的基本安全服務;防火牆、VPN和PKI技術則屬於目前流行的主流網路安全技術,己有較多的成熟產品面向用戶。網路標准和法規則可以看成屬於管理層面的網路安全技術。

從網路層次來看,包括:

a)可用性:即保證網路和信息系統隨時可用,運行過程中不出現故障,若遇意外打擊能夠盡量減少並盡早恢復正常;

b)可控性(Controllability):是對網路信息的傳播及內容具有控制能力的特性。

3)網路的安全威脅

網路的安全威脅來自於以下幾個方面:

a)網路協議的弱點

TCP/IP協議是如今最流行的網路協議,它的設計本身並沒有較多地考慮安全方面的需求,因而TCP/IP協議存在一些弱點,這些弱點帶來許多直接的安全威脅。

b)網路操作系統的漏洞

操作系統是網路協議和服務得以實現的最終載體之一,它不僅負責網路硬體設備的介面封裝,同時還提供網路通信所需要的各種協議和服務的程序實現。一般情況,操作系統規模都很大,其中的網路協議實現尤其復雜,這點己經決定了操作系統必然存在各種實現過程所帶來的缺陷和漏洞。網路操作系統的漏洞成為網路所面臨的重要的安全威脅之一。

c)應用系統設計的漏洞

與操作系統情況類似,應用程序的設計過程中也會帶來很多由於人的局限性所導致的缺陷或漏洞。軟體和硬體設計都存在這種問題,而其中軟體的問題為我們所直接面對。

由於硬體設計方面的缺陷,特別是晶元的技術缺陷,使得硬體的後門與漏洞是我們網路所面臨的最為深刻的威脅之一。

d)惡意攻擊

惡意攻擊是人們最易理解,而又最難防範的網路安全威脅。惡意的黑客攻擊、網路病毒等都屬於這類。

e)來自合法用戶的攻擊

來自合法用戶的攻擊是最容易被管理者忽視的安全威脅之一,事實上,80%的網路安全事件與內部人員的參與相關。網路管理的漏洞往往是導致這種威脅的直接原因。

2、PKI技術原理

pKI(PublieKeyInfrastrueture),即公開密鑰體系。它是利用公鑰理論和技術建立的提供信息安全服務的基礎設施,是國際公認的現代網路安全認證機制。它利用現代密碼學中的公鑰密碼技術在開放的網路環境中提供數據加密以及數字簽名服務的統一的技術框架。

公鑰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加密體制,在此體系中,加密密鑰與解密密鑰各不相同,發送信息的人利用接收者的公鑰發送加密信息,接收者再利用自己專有的私鑰進行解密。這種方式既保證了信息的機密性,又能保證信息具有不可抵賴性。

PKI是一種遵循標准並利用公鑰技術,為開放性網路應用的開展提供一套安全基礎平台的技術與規范,它能夠透明地提供基於公開密鑰的加密和數字簽名等安全服務。利用PKI可以方便地建立和維護一個可信的網路計算環境,從而使得人們在這個無法直接相互面對的環境中能夠確認彼此的身份和所交換的信息。為實現以上目的,典型實用的PK工系統應由以下部分組成:PKI客戶端、注冊機構(RA)、認證機構(以)和證書庫。

1)PKI客戶端

PK工客戶端的主要功能是使各種網路應用能夠以透明、安全、一致、可信的方式與PKI交互,從而使用戶能夠方便地使用加密、數字簽名等安全服務。

2)注冊機構(RA)

RA則是用戶與認證中心的介面,其主要功能是核實證書申請者的身份,它所獲證書的申請者身份的准確性是以頒發證書的基礎。

3)認證機構(以)

作為PKI核心的認證中心是證書頒發機構,由以簽發的證書是網上用戶的電子身份標識。

4)證書庫

證書庫用來存放經以簽發的證書和證書注銷列表(CRL),為用戶和網路應用提供證書及驗證證書狀態。

3、kerberos技術原理

KerberoS身份認證協議提供了一種客戶和伺服器之間,或者是伺服器彼此之間,在打開網路連接之前進行相互身份認證的機制。該協議假設客戶和伺服器之間最初的事務處理是發生在一個開放的網路當中,在這個網路中,絕大多數的計算機不是完全可靠的,而且包在線路上的傳輸可以被監聽,並且可以被任意修改。換句話說,這種假設的環境和今天的Internet非常相似,一個攻擊者可以輕松地假裝成一個客戶或者伺服器,可以輕易地竊聽或者篡改合法的客戶同伺服器之間的通信。

1)基本概念

KerberoS協議完全依賴於一個涉及共享秘密的身份認證技術。基本的概念是:如果一個秘密只有兩個人知道,那麼兩個人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通過證實另一個人也知道該秘密,從而確認他的身份。

我們可以假設這么一個例子,愛麗絲經常發消息給鮑勃,而且鮑勃需要先確認消息的確來自愛麗絲,然後才能對消息的內容進行處理。他們決定通過選擇一個口令來解決他們的這個問題,而且他們約定不把這個秘密告訴別的任何人。如果愛麗絲的消息能夠以某種方式證明發送者確實知道這個口令,那麼鮑勃就能夠確認發送消息的一定是愛麗絲。

愛麗絲和鮑勃需要解決的問題就剩下一個,那就是愛麗絲如何才`能顯示她知道這個口令呢?她可以簡單地將這個口令包含在她消息中的某處,也許在最後的簽名部分一八ice,Our$ecret。這種方法簡單而且高效,而且如果愛麗絲和鮑勃能夠確認沒有別的人也在讀他們的信的話,這種方法是完全有效的。然而不幸的是,這種條件無法達到。他們的消息是在一個卡蘿爾這樣的人也在使用的網路上傳輸,卡蘿爾有一個網路分析器,而且她有這樣一個愛好,她喜歡掃描網路通信量,並且希望能有一天認出一個口令。因此,愛麗絲光靠說出口令已經不可能證明他知道這個秘密了。為了保證口令的保密性,她必須在不暴露口令的情況下顯示她知道口令。

KerberoS協議使用秘密密鑰加密來解決這個問題。通信的雙方不是共享口令,而是共享一個加密密鑰,而且雙方使用有關這個密鑰的知識來確認對方的身份。要讓這個技術起作用,這個共享的密鑰必須是對稱的—單獨一個密鑰必須既可以加密也可以解密。一方通過加密一段信息來顯示對該密鑰的了解,而另一方通過解密這段信息來顯示對該密鑰的了解。

2)密鑰分配

KerberoS協議的名稱就暗示了它解決密鑰分配問題的方法。KerberoS(或者CerberuS)是古典希臘神話當中的一個動物,它是一種兇猛的,有三個頭的狗,守衛在冥府的入口。像守衛的Kerberos一樣,KerberoS協議有三個頭:一個客戶,一個伺服器,一個可信賴的第三方作在他們之間進行調解。協議當中的這個可信任的中介被稱作密鑰分配中心(KDC)。

KDC是運行在一個真正安全的伺服器上的一個服務。它維護著一個存儲所有處於它領域范圍內的安全委託人的賬戶信息的資料庫。除了關於每個安全委託人的其他信息以外,KDC還存儲了一個只有安全委託人和KDC知道的加密密鑰。這個密鑰是用來在安全委託人和KDC之間交換信息的,被稱作長期密鑰。在該協議的絕大部分實現當中,這個密鑰從一個用戶的登錄口令派生出來的。

3)會話票證(sessionTieket)

如圖2一1所示,作為對客戶請求同伺服器通話的回答,K民將會話密鑰的兩個拷貝都發送給客戶。會話密鑰的客戶拷貝是用KDC同客戶共享的密鑰加密的。會話密鑰的伺服器拷貝同關於客戶的信息一起包含在一個叫做會話票證的數據結構當中。然後整個結構用KDC同伺服器共享的密鑰進行加密。在客戶聯系伺服器之前,保管好這個安全地保存會話密鑰伺服器拷貝的票證就成為客戶的責任。

2、技術選型和論證

目前在世界上有很多家大型企業都有自己的基於LDAP協議的統一身份認證管理產品。有微軟公司的AetiveDireetory,Novell公司的NDS,IBM公司的TivoliDireetoryServer,SUN公司的iPlanetDireetoryServer,Apple公司的opendirectory。其中在國內使用較多的產品為微軟公司的ActiveDireetory,Novell公司的NDS,IBM公司的TivoliDireetoryServer。

各家公司設計的身份認證管理產品都符合LDAP的統一標准,主要的差異在於對於信息的存儲機制、信息的更新機制、部署結構等具體的實施措施上。其中從大類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以ActiveDirectory為代表的多主復制結構,另一類為以NDS為代表的單主復制結構。由於IBM公司的DireCtoryServer更多的被用在應用Directory場合,很少使用於企業IT管理內,所以主要的產品對t匕將在ACtiveDireetory與NDS之間進行。

3、設備選型

在確定技術路線和產品後,從節省費用考慮,確定選擇IBM的主流底端PC伺服器作為系統承載平台。最終選擇IBMX336型伺服器,主要配置為ZCPU/ZGRAM/73*ZHI)。

4、總結

設計企業安全管理系統的層級結構面臨著諸多考驗,必須結合實際管理模式出發才能夠完成。本回答中的架構依照中國網通集團作為參考,具體到公司內需要區別對待。

③ 解釋: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管理制度、流程、規范、要求、規定、操作手冊、程序文件的層級關系、使用范圍

規章制度主要包括管理層制度與操作層制度兩大類,管理層制度一般層級較高,調整專范圍較寬,規屬定得較為籠統全面,一般用「管理辦法、管理制度、政策、規范」等名稱命名;操作層制度一般是為落實細化管理層制度而制定的,層級較低,調整范圍較窄,規定得也比較具體明確,一般用「實施細則、流程、要求、操作手冊、程序」等名稱命名。

④ 企業管理中崗位責任制、流程、制度的關系及它們在管理體系中層級是怎樣的

一、每個企業的業務都有不同的需要,根據業務上的需要,需要設立不同的部版門並劃定職責,權所以部門成立之初就應該清晰的明白職責所在,所以部門職責是放在第一位的;
二、不同部門成立後,根據各自職責的聯系和責任人的情況進行調整,劃定組織架構,便於管理和工作的上傳下達;
三、之後,各部門依據自身工作的需要設立崗位,確定崗位職責,此處適用於一個部門有多個職能的情況,可依據職能不同設立崗位,如一個部門是單一職能,則需先建立作業流程再依據流程中的環節設立不同崗位。
四、各崗位需有自己的作業流程指導書,不同崗位之間的作業流程融合在一起,就是整個業務線的作業流程。
以上是本人的理解,比較淺薄,具體還需根據各公司不同情況進行變通才能適用。

⑤ 規章制度的層次

規章制度有以下四個層次:

條例

條例是具有法律性質的文件,是對有關法律、法令作輔助性、闡釋性的說明和規定;是對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科技等領域的某些重大事項的管理和處置作出比較全面、系統的規定。

是對某機關、組織的機構設置、組織辦法、人員配備、任務職權、工作原則、工作秩序和法律責任作出規定或對某類專門人員的任務、職責、義務權利、獎懲作出系統的規定。它的制發者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最高行政機關。

⒉規定

規定是為實施貫徹有關法律、法令和條例,根據其規定和授權,對有關工作或事項作出局部的具體的規定。是法律、政策、方針的具體化形式,是處理問題的法則。

主要用於明確提出對國家或某一地區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某一方面或某些重大事故的管理或限制。規定重在強制約束性。它的制發者是國務院各部委、各級人民政府及所屬機構。

⒊辦法

辦法是對有關法令、條例、規章提出具體可行的實施措施;是對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關工作、有關事項的具體辦理、實施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辦法重在可操作性。它的制發者是國務院各部委、各級人民政府及所屬機構。

⒋細則

細則是為實施「條例」、「規定」、「辦法」作詳細、具體或補充的規定,對貫徹方針、政策起具體說明和指導的作用。它的制發者是國務院各部委、各級人民政府及所屬機關。

(5)規章制度層級擴展閱讀:

規章制度的主要功能是:

1. 規范管理,能使企業經營有序,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

2. 制訂規則,能使員工行為合矩,提高管理效率。

⑥ 管理制度分幾個層次

一般分三個層次:上層:公司(工廠);中層:部門(車間);基層:門店(班組);

⑦ 規章制度屬於(   )企業文化。A、上層 B、中層 C、表層 D、深層

這個題目出得有問題:A、B的標準是基於企業文化的金字塔結構說的上下,C、D的標準是基於企業文化的同心圓結構說的表還是深。應該統一按照一個標准來征詢答案,否則說不準。
兼顧縱向和表裡結構,制度大致可以說是A、C,即上層、表層,理念和價值觀是基層、深層,表現為行為規范就是規章制度,VI、產品、公司形象等是文化的表層及最外層。

⑧ 規章制度的層次和名稱有什麼關系

就像國家的憲法一樣,一個公司的規章制度也應該有一個 憲法,如果是全部的管理制度 一般用企業管理手冊來做第一層文件,第二層文件是各個部門的管理文件,第三層文件是具體的實施方法。

⑨ 請問制度中的「管理層級」是啥意思

管理層級主要指企業中職等層級,上下級;崗位的直接上司,與間接上司;
如班組長,車間主任,車間主管,生產經理,生產廠長,生產總監,生產副總,總經理等

⑩ 解釋: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管理制度、流程、規范、要求、規定、操作手冊、程序文件的層級關系、使用范圍

規章制度主要包括管理層制度與操作層制度兩大類,管理層制度一般層專級較高,調整范圍較寬,規屬定得較為籠統全面,一般用「管理辦法、管理制度、政策、規范」等名稱命名;操作層制度一般是為落實細化管理層制度而制定的,層級較低,調整范圍較窄,規定得也比較具體明確,一般用「實施細則、流程、要求、操作手冊、程序」等名稱命名。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