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軍人條例

軍人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7-23 10:58:46

『壹』 軍人的優待

法律分析:《軍人撫恤優待條例》是為了保障國家對軍人的撫恤優待,激勵軍人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獻身精神,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等有關法律制定。

法律依據:《軍人撫恤優待條例》

第一條 為了保障國家對軍人的撫恤優待,激勵軍人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獻身精神,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等有關法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以下簡稱現役軍人)、服現役或者退出現役的殘疾軍人以及復員軍人、退伍軍人、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現役軍人家屬,是本條例規定的撫恤優待對象,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撫恤優待。第三條 軍人的撫恤優待,實行國家和社會相結合的方針,保障軍人的撫恤優待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保障撫恤優待對象的生活不低於當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全社會應當關懷、尊重撫恤優待對象,開展各種形式的擁軍優屬活動。 國家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對軍人撫恤優待事業提供捐助。

『貳』 遼寧省軍人撫恤優待條例實施辦法

第一條根據《軍人撫恤優待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實施辦法。第二條凡列入《條例》第二條和第四十一條規定,戶籍在我省境內管轄的優撫對象,依照《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享受撫恤和優待。第三條省、市、縣(含縣級市、區,下同)民政部門是撫恤優待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本辦法的具體實施。第四條革命烈士、因公犧牲軍人和病故軍人的一次性撫恤金,由死亡軍人家屬戶口所在地的縣民政部門按有關規定發放。第五條多次立功或多次獲得榮譽稱號的現役軍人死亡,一次性撫恤金增發額按其中最高功勛的增發比例計算;退出現役後犧牲、病故的不予增發。第六條享受定期撫恤金的對象,由其戶口所在地縣民政部門按規定條件確定,並在取得《定期撫恤金領取證》後,方可享受該待遇。
符合享受定期撫恤金條件但已享受其他部門或者單位補助的,不再享受該待遇;對所享受的補助低於當地定期撫恤標準的,其差額部分應由其戶口所在地縣民政部門補足。
軍人犧牲或者病故其遺屬交地方仍需享受定期撫恤金的,到戶口所在地縣民政部門辦理手續,從次年一月起發放定期撫恤金。享受定期撫恤金的對象死亡後,停發撫恤金。第七條定期撫恤金標准由省民政廳、財政廳制定。各市人民政府根據省定標准和當地群眾的實際生活水平,可以制定具體標准,各市制定的具體標准可高於省定標准,但不得低於國家規定的基本標准。第八條革命傷殘軍人退出現役後,應攜帶所在部隊團以上單位的傷殘檔案和《革命傷殘軍人證》,到戶口所在地縣民政部門辦理撫恤登記手續後,方可享受有關待遇。第九條退出現役的革命傷殘軍人有下列要求之一的,應向戶口所在地縣民政部門提出申請,並在民政部門指定醫院進行醫療鑒定,經縣民政部門審核後,逐級上報省民政廳審批。
(一)《條例》施行以前持有省、軍級以上單位發放的傷殘證件且傷殘等級符合二等乙級以上,要求恢復傷殘撫恤的;
(二)因戰、因公致殘,其殘情發生變化,要求調整傷殘等級的。第十條對領取原標准工資40%救濟金或領取退休費的革命傷殘軍人,其所領取的救濟金或退休費與傷殘保健金之和低於同一級在鄉傷殘撫恤金標準的,其差額部分由其戶口所在地縣民政部門補足。第十一條退出現役的特等、一等革命傷殘軍人,由原戶口所在地或其配偶戶口所在地的縣人民政府按有關規定負責接收安置。第十二條退出現役的特等、一等革命傷殘軍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省民政廳批准,可以到省榮譽軍人康復醫院長期或短期集中供養:
(一)因傷殘後遺症需要經常醫療處置的;
(二)生活需要護理不便分散供養的;
(三)孤身一人不便分散安置的。第十三條特等、一等革命傷殘軍人在榮譽軍人康復醫院供養期間,其傷殘撫恤金、生活補助費、護理費、醫療費、住院費等費用,由接收地縣民政部門按有關規定撥付。第十四條在榮譽軍人康復醫院集中供養的革命傷殘軍人結婚,應到原接收地縣人民政府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和分散供養手續,有關部門應按規定幫助安排住房及配偶落戶。第十五條對家居農村的義務兵家屬實行普遍優待,優待金採取由鄉政府統籌的辦法。優待金標准不低於所在村或鄉當年的一個成年勞動力平均收入的二分之一。
對家居城鎮的義務兵家屬的優待辦法和標准,由各市人民政府制定。第十六條對服現役的義務兵在部隊獲大軍區以上單位授予的榮譽稱號或榮立三等功以上者,實行獎勵優待,標准由市人民政府確定。一人同時榮獲兩項以上榮譽稱號或者三等以上功勛的,按最高一種增發優待金。第十七條優撫對象在與其他公民條件相同或相近時,在就業、入學、入托、救濟、貸款、審批宅基地、分配住房、辦理個體經營執照等方面優先照顧。
園林部門對烈屬、退伍紅軍老戰士、抗日戰爭時期入伍的離休老戰士、革命傷殘軍人應給予免收門票游園優待。第十八條革命傷殘軍人因傷殘需要配製修理假肢、代步車、輔助器械等,本人提出申請,由當地民政部門審批並負責解決。第十九條二等乙級以上革命傷殘軍人享受公費醫療待遇,其醫療費不實行包干。
三等革命傷殘軍人因傷口復發,所需醫療費由縣民政部門解決;因病無力支付醫療費的,由當地縣民政部門給予適當補助。
不享受公費醫療待遇的革命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現役軍人的家屬和帶病回鄉的復員退伍軍人,因病無力支付醫療費的,由當地衛生部門酌情給予減免。

『叄』 傷殘軍人安置條例

傷病殘軍人退役安置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國防和軍隊建設,及時妥善安置傷病殘退役軍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軍人撫恤優待條例》及士兵退役安置有關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因戰、因公致殘被評定為一級至六級殘疾或因病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軍官、文職幹部和中級以上士官,因戰、因公、因病致殘被評定為一級至六級殘疾的初級士官、義務兵和軍隊院校生長幹部學員,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傷病殘軍人退役安置工作,有軍隊軍務、幹部、營房部門和地方政府優撫安置機構負責組織實施。
第四條 傷病殘軍人為國防和軍隊建設做出重要貢獻,應當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尊重、優待。
傷病殘軍人退役安置工作,堅持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服務的方針,貫徹以人為本、妥善安置、各得其所的原則。
第二章 安置方式
第五條 軍官、文職幹部因戰、因公致殘,被評定為一級至六級殘疾,或者因病醫療期滿後經醫學鑒定為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可以作退休安置。
傷病殘軍官、文職幹部退休安置,按照職務任免許可權審批。
第六條 士官因戰、因公致殘被評定為一級至四級殘疾的,或者因病醫療期滿後經醫學鑒定為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可以作退休安置。
傷病殘士官退休安置,由軍區級單位軍務部門審批。
第七條 初級士官患精神病被評定為一級至四級殘疾的,義務兵因戰、因公、因病致殘被評定為一級至四級殘疾的,由國家供養終身;被評定為五級、六級殘疾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安置。
士官因戰、因公、因病致殘符合退休條件,自願放棄退休安置的,可以選擇由國家供養終身。
第三章 安置計劃
第八條 傷病殘軍人批准退休後,翌年審定安置去向,納入軍隊退休幹部、士官安置計劃,單獨列項。
傷病殘軍人退休安置去向審定,按照現行規定執行。
審定安置去向時,部隊除提供傷病殘退休軍人符合安置去向審定條件的材料外,應當提供《軍人殘疾等級評定審批表》或《現役軍官、文職幹部因病基本喪失工作能力醫學鑒定表》、《士官因病基本喪失工作能力醫學鑒定表》。
第九條 傷病殘退休軍人移交政府安置工作,納入年度軍隊退休幹部安置交接工作統一組織實施。
第十條 因戰、因公、因病致殘被評定為一級至四級殘疾的義務兵,以及因患精神病被評定為一級至六級殘疾的初級士官和義務兵年度安置計劃,由總參謀部和民政部有關部門共同編制,分別下達。
符合上述條件的軍隊院校生長幹部學員年度安置計劃,由總政治部匯總後,納入殘疾士兵年度安置計劃。交接工作由幹部部門會同優撫安置機構實施。
第十一條 殘疾軍人退役移交政府安置,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殘疾撫恤關系轉移手續,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按照規定標准發給殘疾撫恤金。
第四章 安置補助
第十二條 傷病殘退役軍人移交政府安置時,由軍隊根據本人傷病殘情況發給一次性安置補助費。具體補助標准和辦法由總參謀部軍務部、總政治部幹部部、總後勤部財務部另行規定。
第十三條 接收一級至四級殘疾和患重症精神病退役軍人的優撫醫院,中央財政給予適當補助,用於增加床位、醫療設備及房屋維修等支出。
第五章 住房保障
第十四條 傷病殘退休軍人住房保障,納入軍隊退休幹部住房保障計劃,採取購買經濟適用住房或自理住房的方式,優先落實安置住房。
第十五條 傷病殘退休軍人基本住房補貼不足10萬元的按10萬元計發。本人基本住房補貼數額高於10萬元的,按照個人住房補貼實際數額計發。安置地在高房價地區的,按照軍隊規定給予地區住房補貼。
第十六條 傷病殘退休軍人住房補貼經費由中央財政根據年度安置計劃人數列入年度軍隊人員住房補貼預算統一安排。住房補貼兌現辦法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七條 分散供養的一級至四級殘疾的退役初級士官和義務兵的購(建)房經費保障標准,按照安置地縣(市)經濟適用住房價格(沒有經濟適用住房的按照普通商品房價格)和60平方米建築面積確定,中央財政按照規定標准給予補助,不足部分由地方財政解決。其中,初級士官按照有關規定領取住房補貼,住房補貼與中央財政補助之和不足購(建)房經費標準的,由地方財政按購(建)房標准補齊。
第六章 醫療保障
第十八條 傷病殘退休軍人移交政府安置後的醫療保障,比照安置地國家機關退休公務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實行公務員醫療補助,享受同職級退休公務員醫療待遇。對規定范圍內個人自付醫療費較多的,由安置管理單位給予適當補助。其中一級至級六級殘疾退休軍人由安置地民政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殘疾軍人醫療補助。
第十九條 一級至六級殘疾初級士官、義務兵的醫療保障,按照國家有關殘疾軍人醫療保障辦法執行。
第二十條 各級財政部門應當加大傷病殘退役軍人醫療保障經費投入力度,在分配資金時向接收安置任務重、財政困難的地區傾斜。
第七章 責任追究
第二十一條 軍地有關部門應當嚴格遵守國家和軍隊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認真做好傷病殘軍人退役安置工作。
第二十二條 在傷病殘軍人退役安置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相關責任人依據黨紀、政紀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規定給不符合條件的軍人辦理傷病殘退役手續的;
(二)未按照年度安置計劃及時兌現住房補貼、落實住房,或者未按照規定標准發放有關經費的;
(三)以不正當理由拒絕審定安置去向或交接,影響年度安置任務完成的;
(四)交接工作中未履職盡責或者收取規定標准外經費,影響交接工作的;
(五)傷病殘軍人有關生活、醫療待遇落實不到位的。
第二十三條 傷病殘退役軍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審定安置去向或者辦理移交手續的,由管理單位研究報軍級以上單位批准,停止年度定期增加退休費,停發退休生活補貼和地區津貼,取消安置補助費。
第八章 附則
第二十四條 軍人殘疾等級評定工作,按照總參某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頒發的《軍人殘疾等級評定管理辦法》([2005]後字第2號)執行。
軍人因病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醫學鑒定工作,按照總參某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軍人因病基本喪失工作能力醫學鑒定辦法》(後發[200817]號)執行。
第二十五條 本規定適用於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
第二十六條 本規定自頒發之日起施行。

『肆』 軍人撫恤優待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障國家對軍人的撫恤和優待,激勵軍人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獻身精神,加強軍隊建設,制定本條例。第二條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役軍人、革命傷殘軍人、復員退伍軍人、革命烈士家屬、因公犧牲軍人家屬、病故軍人家屬、現役軍人家屬(統稱優撫對象),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撫恤和優待。第三條本條例所稱的家屬是指軍人的父母、配偶、子女,以及依靠軍人生活的十八周歲以下的弟妹、軍人自幼曾依靠其撫養長大現在又必須依靠軍人生活的其他親屬。第四條軍人撫恤優待工作實行國家、社會、群眾三結合的制度,保障軍人的撫恤優待與國民經濟的發展相適應,使撫恤優待標准與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第五條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履行各自應盡的職責和義務。第六條民政部主管全國的軍人撫恤優待工作,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的軍人撫恤優待工作。
在撫恤優待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各級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死亡撫恤第七條現役軍人死亡,根據死亡性質確定為:
(一)革命烈士;
(二)因公犧牲軍人;
(三)病故軍人。第八條現役軍人死亡,根據死亡性質和本人死亡時的工資收入,由民政部門發給其家屬一次性撫恤金。具體標准由民政部會同財政部制定。
義務兵和月工資低於正排職軍官工資標準的其他軍人死亡時,按正排職軍官的工資標准發給其家屬一次性撫恤金。第九條立功和獲得榮譽稱號的現役軍人死亡,一次性撫恤金分別按下列比例增發:
(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或者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榮譽稱號的,增發百分之三十五;
(二)被軍區(方面軍)授予榮譽稱號的,增發百分之三十;
(三)立一等功的,增發百分之二十五;
(四)立二等功的,增發百分之十五;
(五)立三等功的,增發百分之五。第十條革命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的家屬,按照規定的條件享受定期撫恤金。
前款軍人的家屬是孤老或者孤兒的,定期撫恤金應適當增發。第十一條定期撫恤金的基本標准按照與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相適應的原則,由民政部會同財政部制定。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參照定期撫恤金的基本標准和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制定具體標准。第十二條享受定期撫恤金的人員死亡時,加發半年的定期撫恤金,作為喪葬補助費。第十三條在國防和軍隊建設、科研事業或者作戰中作出特殊貢獻的現役軍人死亡,除按本條例規定發給其家屬撫恤金外,國防部可發給特別撫恤金。第三章傷殘撫恤第十四條現役軍人傷殘,根據傷殘性質確定為:
(一)因戰致殘;
(二)因公致殘;
(三)因病致殘。第十五條革命傷殘軍人的傷殘等級,根據喪失勞動能力及影響生活能力的程度確定。因病評殘僅限於在服役期間患病致殘的義務兵。
因戰、因公致殘的傷殘等級,分為特等、一等、二等甲級、二等乙級、三等甲級、三等乙級。
因病致殘的傷殘等級,分為一等、二等甲級、二等乙級。
確定傷殘等級的具體條件,由民政部制定。第十六條民政部會同有關部門負責建立傷殘等級的檢查、評定、審批、調整制度,保證傷殘等級的確定公正合理。第十七條現役軍人因戰、因公、因病致殘,由軍隊規定的審批機關在醫療終結後負責評定傷殘等級,發給《革命傷殘軍人證》,退役後一般不再辦理。第十八條退出現役後沒有參加工作的革命傷殘軍人,由民政部門發給傷殘撫恤金;退出現役後參加工作,或者享受離休、退休待遇的革命傷殘軍人,由民政部門發給傷殘保健金。
繼續在部隊服役的革命傷殘軍人,由所在部隊發給傷殘保健金。第十九條傷殘撫恤金的標准,根據傷殘性質和傷殘等級,參照全國一般職工的工資收入確定。
傷殘撫恤金和傷殘保健金的具體標准,由民政部會同財政部制定。第二十條退出現役的特等、一等革命傷殘軍人,由國家供養終身。需要集中供養的,由國家設置專門機構供養;分散供養的,由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妥善安置,並按照規定發給護理費。第二十一條因戰致殘的革命傷殘軍人在評殘發證後,一年內因傷口復發死亡的,按照革命烈士的撫恤規定,發給其家屬一次性撫恤金和定期撫恤金;一年後因傷口復發死亡的,按照因公犧牲軍人的撫恤規定,發給其家屬一次性撫恤金和定期撫恤金。
因戰、因公致殘的特等、一等革命傷殘軍人因病死亡後,其家屬按照病故軍人家屬的撫恤規定,享受定期撫恤金。

『伍』 安徽省《軍人撫恤優待條例》實施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做好軍人撫恤優待工作,根據國務院頒布的《軍人撫恤優待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裝警察部隊的現役軍人、革命傷殘軍人、復員退伍軍人、革命烈士家屬、因公犧牲軍人家屬、病故軍人家屬、現役軍人家屬(統稱優撫對象)依照《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享受撫恤和優待。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的家屬是指軍人的父母、配偶、子女,以及依靠軍人生活的十八周歲以下的弟妹和軍人自幼曾依靠其撫養長大現在又必須依靠軍人生活的其他親屬。第四條我省境內的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城鄉群眾性自治組織和公民,均應依照《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履行各自應盡的職責和義務。第五條省民政廳主管全省的軍人撫恤優待工作。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的軍人撫恤優待工作。第二章死亡撫恤第六條現役軍人死亡,根據死亡性質確定為革命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其中定為革命烈士的,由其家屬所在地縣(市)民政部門按下列順序發給《革命烈士證明書》:
(一)有父母(撫養人)無配偶的,發給父母(撫養人) ;
(二)有配偶無父母(撫養人)的,發給配偶;
(三)有父母(撫養人)、配偶的,由雙方商定。協商不成的,發給父母(撫養人);
(四)沒有父母(撫養人)、配偶的,發給子女;
(五)沒有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的,發給未滿十八周歲的弟妹。
無上述親屬不發。第七條現役軍人死亡,由其家屬所在地縣(市)民政部門按國家規定發給其家屬一次性撫恤金。第八條革命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的家屬,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經當地縣(市)民政部門批准,享受定期撫恤金:
(一)父母(撫養人)、配偶無勞動能力和生活收入的,或雖有一定生活收入,但低於當地人均收入的;
(二)子女未滿十八周歲,或雖滿十八周歲因讀書或傷殘無生活來源的;
(三)弟妹未滿十八周歲,且是軍人生前供養的。
定期撫恤金的標准,由期民政廳、財政廳另行制定。第九條領取定期撫恤金的人員遷移時,遷移當年的定期撫恤金由戶口遷出地縣(市)民政部門發給;從第二年起由戶口遷入地縣(市)民政部門發給。第三章傷殘撫恤第十條現役軍人致殘,由軍隊規定的審批機關在醫療終結後負責評定傷殘等級,發給《革命傷殘軍人證》。退役後一般不再辦理。第十一條退役後沒有參加工作的革命傷殘軍人,由當地縣(市)民政部門發給傷殘撫恤金;退役後參加工作,或者享受離休、退休待遇的,發給傷殘保健金。
退役在鄉的特等、一等革命傷殘軍人,由當地縣(市)民政部門加發護理費。其中享受離休、退休待遇的,由發給離休、退休金的單位加發。
傷殘撫恤金、傷殘保健金和護理費的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二條退役的特等、一等革命傷殘軍人,由原居住地縣(市)人民政府負責安置。需要建造、維修住房的,經費由安置地縣(市)財政解決;由農村遷往城鎮的,其配偶和未滿十八周歲子女(包括已滿十八周歲的在校學生)可隨同遷移,由安置地縣(市)公安、糧食部門負責辦理落戶和糧油供應手續;隨遷家屬需要農轉非的,所需指標由省統一安排解決。第十三條退役的特等、一等革命傷殘軍人,因傷殘後遺症需要經常治療,或生活需人護理的,由縣(市)人民政府接收安置後,經本人申請和省民政廳批准,可進省榮軍康復醫院休養。第十四條革命傷殘軍人因傷殘需到外地安裝假肢,或因傷口復發需到外地治療,退役後沒有參加工作的,經當地縣(市)民政部門批准,所需的交通費,住宿費和伙食費,由民政部門給予適當補助;退役後參加工作或者享受離休、退休待遇的,由其所在單位按公(工)傷待遇辦理。第十五條退役的革命傷殘軍人遷移時,遷移當年的傷殘撫恤金或保健金由戶口遷出地縣(市)民政部門發給,從第二年起由戶口遷入地縣(市)民政部門發給。第十六條因戰致殘的革命傷殘軍人,在評殘發證後一年內因傷口復發死亡的,由民政部門按照革命烈士撫恤規定予以撫恤,其家屬享受革命烈士家屬待遇;一年後因傷口復發死亡,原領取傷撫恤金的,由民政部門按照因公犧牲軍人的撫恤規定予以撫恤,其家屬享受因公犧牲軍人家屬待遇;原領取傷殘保健金的,由其生前所在單位按照因公(工)死亡人員撫恤規定予以撫恤。

『陸』 江西省軍人軍屬權益保障條例

第一條為了規范軍人軍屬權益保障工作,維護軍人軍屬權益,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履行保障軍人軍屬合法權益的責任和義務。第三條本條例所稱軍人,是指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現役的軍官(警官)、文職幹部、士兵和有軍籍的學員。
本條例所稱軍屬,是指軍人的配偶、子女、父母以及與軍人有法定扶養關系的其他親屬。
離退休軍人、戰時執行軍事任務的預備役人員和民兵,按照軍人對待。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軍人軍屬權益保障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雙擁模範城(縣)創建活動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考評體系,建立軍人軍屬權益保障協調機制,指導和督促下級人民政府和政府有關部門做好軍人軍屬權益保障工作,並將保障工作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做好軍人軍屬權益保障相關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做好軍人軍屬權益保障相關工作。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對軍人軍屬權益保障工作主要履行下列職責:
(一)民政部門負責軍人軍屬撫恤優待和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主管部門負責軍隊轉業幹部和隨軍家屬的安置,以及對侵犯軍人軍屬勞動保障權益違法行為的查處工作;
(三)教育主管部門負責軍人子女以及應征入伍大學生的教育優待工作;
(四)衛生計生主管部門負責軍人軍屬醫療保障相關工作;
(五)司法行政部門負責協助駐軍部隊建立涉軍維權法律援助工作站,為軍人軍屬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
(六)公安機關依法查處侵犯軍人軍屬權益的刑事和治安案件。
發展改革、財政、交通運輸、住房城鄉建設、國土資源、旅遊和農業等其他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軍人軍屬權益保障工作。第六條各級人民法院應當依法調解審理涉及軍人軍屬權益糾紛案件,對符合條件的軍人軍屬予以免交、減交或者緩交訴訟費用。
各級人民檢察院應當加強對辦理涉及軍人軍屬權益案件的法律監督,對危害軍人軍屬權益的犯罪行為依法提起公訴。第七條省軍區、軍分區(警備區)、縣(市、區)人民武裝部應當按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協助做好軍人軍屬權益保障工作。第八條新聞媒體應當宣傳強軍興軍擁軍先進典型,弘揚擁軍優屬良好社會風尚,引導全社會共同維護軍人軍屬權益。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有效措施,維護軍人軍屬的榮譽和人格尊嚴。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詆毀、侮辱、誹謗軍人形象,貶損軍人名譽。第十條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為現役軍人和烈士家庭張掛光榮牌,並在春節、「八一」建軍節等重大節日以及部隊執行重要任務期間組織走訪慰問部隊和軍人軍屬,在新兵入伍、士兵退役等重要活動期間組織歡送、歡迎等儀式。光榮牌由縣(市、區)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根據本省統一確定的樣式製作。
軍人被授予榮譽稱號、立功的,其入伍前戶籍所在地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祝賀慰問軍屬。
軍隊轉業幹部在服現役期間被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榮譽稱號的,比照全國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享受相應待遇;被戰區(原大軍區)級單位授予榮譽稱號或者榮立一等功的,以及被評為全國模範軍隊轉業幹部的,比照省部級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享受相應待遇。
對平時榮獲二等功、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或者相應獎勵的軍人以及烈士,其入伍前戶籍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入志標准將其載錄地方誌。
軍人犧牲後被評定為烈士的,其入伍前戶籍所在地人民政府應當予以悼念和褒揚;國家公祭日、烈士紀念日、「八一」建軍節等重大紀念活動,應當邀請烈士遺屬代表出席。第十一條義務兵服現役期間,由入伍前戶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按照每年不低於當地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百分之四十的標准發放家庭優待金。本科畢業生、大專畢業生、在校大學生應征入伍的,其家庭優待金在應當享受的標准基礎上,每年分別增發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二十、百分之十。
國家和本省對家庭優待金的增發情形和增發標准另有規定的,按照其規定執行。

『柒』 雲南省《軍人撫恤優待條例》實施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障對軍人的撫恤和優待,激勵軍人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獻身精神,加強軍隊建設,根據國務院發布的《軍人撫恤優待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第二條家居本省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役軍人、革命傷殘軍人、復員退伍軍人、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含紅軍失散人員)、革命烈士家屬、因公犧牲軍人家屬、病故軍人家屬、現役軍人家屬(統稱優撫對象),依照《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享受撫恤和優待。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的家屬是指軍人的父母、配偶、子女和依靠軍人生活的十八周歲以下的弟妹、軍人自幼曾依靠其撫養長大現在又必須依靠軍人生活的其他親屬(簡稱撫養人),以及再婚的烈士生前配偶。第四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加強對優撫工作的領導,認真落實各項有關政策;組織開展宣傳教育,在全社會樹立「擁軍優屬、人人有責」的良好風尚;表彰和獎勵在撫恤優待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
省、地(州、市)、縣各級民政部門,應認真履行職責,負責組織《條例》和本辦法的實施,各有關部門應積極配合,切實把軍人撫恤工作做好。第二章死亡撫恤第五條現役軍人死亡,根據死亡性質,按《革命烈士褒揚條例》及其他有關規定的條件,經規定的機關批准,確定為:革命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並分別發給其家屬《革命烈士證明書》、《革命軍人因公犧牲證明書》、《革命軍人病故證明書》。第六條現役軍人死亡,根據死亡性質和本人死亡時的工資標准,由持證家屬居住地的縣(市)民政局按下列標准發給其家屬一次性撫恤金。
革命烈士,為四十個月的工資;因公犧牲軍人,為二十個月的工資;病故軍人,為十個月的工資。其中義務兵和月工資低於正排職軍官工資標準的志願兵、專業軍士、軍士長和取得軍籍的軍隊院校學員死亡時,按少尉正排職軍官的職務薪金(第二檔次)和軍銜薪金兩項之和發給其家屬一次性撫恤金。第七條立功和獲得榮譽稱號的現役軍人死亡,一次性撫恤金分別按下列比例增發: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或者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榮譽稱號的,增發百分之三十五;
(二)軍區(方面軍)授予榮譽稱號的,增發百分之三十;
(三)立一等功的,增發百分之二十五;立二等功的,增發百分之十五;立三等功的,增發百分之五。
一九五二年一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立功與獎勵工作條例(草案)》頒發以前立功的軍人,甲等功可按一等功計算,乙等功、大功可按二等功計算,丙等功、中功、小功可按三等功計算。立有多等功或多次功勛的,按其中最高等功勛增發的比例發給,不得累計增發。集體獲得榮譽稱號或立功的,其個人不增發一次性撫恤金。第八條頒發《革命烈士證明書》、《革命軍人因公犧牲證明書》、《革命軍人病故證明書》和發給一次性撫恤金辦法是:(一)有父母無配偶的,發給父母(或撫養人);(二)有配偶無父母(或撫養人)的,發給配偶;(三)既有父母(或撫養人)又有配偶的,由其自行商定。商定不通的,《證明書》發給父母(或撫養人),一次性撫恤金各發半數;(四)無父母(或撫養人)、配偶的,發給子女;(五)無父母(或撫養人)、配偶、子女的,《證明書》發給其兄弟姐妹(持證人只享受榮譽待遇),一次性撫恤金發給未滿十八周歲的弟妹。無上述親屬的不發。第九條革命烈士和因公犧牲、病故軍人的家屬符合下列條件的,經其居住地的縣(市)民政局批准,發給定期撫恤金:
(一)父、母、撫養人、夫、妻無勞動能力的,或者無固定收入的,或者雖有一定收入,但低於當地一般群眾生活水平的;
(二)子女未滿十八周歲,或雖滿十八周歲因讀書或傷殘而無生活來源的;
(三)弟妹未滿十八周歲,確系依靠軍人生前供養的;
(四)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再婚烈士生前配偶。第十條革命烈士和因公犧牲、病故軍人家屬的人月定期撫恤金標准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居住在六類(含六類)以下工資區的,按省規定的標准執行;
(二)居住在七類以上工資區的分別按高於省規定標準的下列比例執行:七類工資區百分之四;八類工資區百分之八;九類工資區百分之十二;十類工資區百分之十六;十一類工資區百分之二十。
(三)革命烈士和因公犧牲、病故軍人的家屬是孤老或孤兒的,在各類工資區標準的基礎上分別增發的比例不低於百分之二十。

『捌』 軍人要遵守哪些紀律

法律分析:中國軍人應該遵守《紀律條令》《內務條令》《隊列條令》。

《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共同條令之一,是維護和鞏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紀律,正確實施獎懲,保證軍隊的高度集中統一,加強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鞏固和提高戰鬥力的重要軍事法規。

《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建設的基本依據,適用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和單位(不含企事業單位),以及參訓的預備役人員。為了規范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內務制度,加強內務建設,根據有關法律和軍隊建設的實際,制定本條令。

法律依據:《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

第二條 本條令適用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和單位,以及參訓的預備役人員。

本條令沒有規定的隊列生活事項,按照有關條令、條例和戰區、軍兵種制定的規章執行。

第三條 本條令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生活的准則和隊列訓練的基本依據。全體軍人必須嚴格執行本條令,加強隊列訓練,培養良好的軍姿、嚴整的軍容、過硬的作風、嚴格的紀律性和協調一致的動作,落實全面從嚴治軍要求,促進軍隊正規化建設,鞏固和提高戰鬥力。

第四條 本條令由各級首長和機關組織貫徹執行。首長和機關應當嚴格執行本條令,起表率作用,並對部屬執行本條令的情況進行檢查、監督。

『玖』 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軍人撫恤優待條例》辦法(2020修正)

第一條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軍人撫恤優待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規定,結合本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現役軍人和戶籍在本自治區的復員軍人、退伍軍人、退出現役的殘疾軍人、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現役軍人家屬是本辦法規定的撫恤優待對象,依照《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享受撫恤優待。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軍人撫恤優待工作,統籌協調、及時解決軍人撫恤優待工作中的問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保障本級財政負擔的軍人撫恤優待經費,保障軍人的撫恤優待標准不低於國家和自治區的規定。

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創辦光榮院,集中供養孤老、生活不能自理的撫恤優待對象。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軍人撫恤優待工作。有關部門和殘疾人聯合會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軍人撫恤優待工作。第五條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為軍人撫恤優待事業提供捐助,創辦接收、安置撫恤優待對象的福利機構。第六條現役軍人死亡被批准為烈士、被確認為因公犧牲或者病故的,由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給其遺屬核發《中華人民共和國烈士證明書》、《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因公犧牲證明書》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病故證明書》(以下統稱《證明書》),並依照《條例》規定發放撫恤金。第七條《證明書》的持證人由死亡軍人遺屬協商確定,並書面告知負責發證的退役軍人事務部門,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給其協商確定的持證人發放《證明書》;協商不成的,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按照下列順序確定持證人並發放《證明書》:

(一)父母(撫養人);

(二)配偶;

(三)子女,有多個子女的發給長子女。

無前款規定對象但有兄弟姐妹的,由兄弟姐妹中的年長者持證;無兄弟姐妹的,不予發放。第八條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發放一次性撫恤金應當按照下列規定:

(一)有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的,按照其共同協商確定的分配數額發放;協商不成的,按照人數等額發放;

(二)無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的,發給未滿18周歲的兄弟姐妹和已滿18周歲無生活費來源且由該軍人生前供養的兄弟姐妹。兄弟姐妹為兩人以上的,按照其共同協商確定的分配數額發放;協商不成的,按照人數等額發放。

無前款規定遺屬的不予發放一次性撫恤金。第九條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符合《條例》規定條件的,可以向其戶籍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提出書面申請,享受定期撫恤金。

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調查核實,對符合法定條件的予以登記,發給定期撫恤金領取憑證,並於當月起發放定期撫恤金;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不予發證,並書面說明理由。第十條享受定期撫恤金的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增發20%的定期撫恤金:

(一)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且無法定贍養人的老人;

(二)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殘疾的;

(三)未滿18周歲或者已滿18周歲但因上學無生活來源的子女。第十一條復員軍人、帶病回鄉退伍軍人生活困難的,按照國家和自治區規定的條件,由戶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給予定期定量生活補助,改善其生活條件。第十二條依靠定期撫恤金生活的烈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其家庭生活水平低於本縣(市、區)城鎮居民或者農村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給予生活困難補助。申請生活困難補助的,其申請、審核、發放程序參照最低生活保障的規定執行。

城鎮居民、農村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財政部門根據有關規定測算,報同級人民政府確定。第十三條享受定期撫恤金的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死亡或者享受定期定量生活補助的復員軍人、帶病回鄉退伍軍人死亡,由其戶籍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增發6個月其原享受的定期撫恤金或者定期定量生活補助,作為喪葬補助費。並自其死亡次月起停發定期撫恤金或者定期定量生活補助。

熱點內容
楊祖國律師 發布:2025-01-21 12:31:00 瀏覽:984
疫情防控法治同行主題手抄報 發布:2025-01-21 12:00:46 瀏覽:373
食品檢驗的法規 發布:2025-01-21 11:49:43 瀏覽:643
民法總則考試答案 發布:2025-01-21 11:37:25 瀏覽:609
刑法教學法規 發布:2025-01-21 11:26:37 瀏覽:155
經濟法出現於什麼時期 發布:2025-01-21 11:25:40 瀏覽:724
辭職報告與勞動法之間的關系 發布:2025-01-21 11:17:32 瀏覽:779
辦理法律援助案件補貼標准 發布:2025-01-21 11:13:03 瀏覽:802
泗洪縣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1-21 10:03:11 瀏覽:920
涉外經濟合同法等其他合同法 發布:2025-01-21 10:01:42 瀏覽: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