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實施細則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實施細則

發布時間: 2020-12-24 19:05:08

㈠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在土地價值日益增值的今天,老百姓對自身權益意識也日益增加,法律維權也成為了老百姓維護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已經於2011年1月19日國務院第141次常務會議通過,並施行。

第一章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活動,維護公共利益,保障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徵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稱被徵收人)給予公平補償。

第三條 房屋徵收與補償應當遵循決策民主、程序正當、結果公開的原則。

第四條 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徵收部門(以下稱房屋徵收部門)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和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五條 房屋徵收部門可以委託房屋徵收實施單位,承擔房屋徵收與補償的具體工作。房屋徵收實施單位不得以營利為目的。

房屋徵收部門對房屋徵收實施單位在委託范圍內實施的房屋徵收與補償行為負責監督,並對其行為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第六條 上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下級人民政府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監督。

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財政、國土資源、發展改革等有關部門,加強對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工作的指導。

第七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都有權向有關人民政府、房屋徵收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接到舉報的有關人民政府、房屋徵收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對舉報應當及時核實、處理。

監察機關應當加強對參與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政府和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的監察。

第二章 徵收決定

第八條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徵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第九條 依照本條例第八條規定,確需徵收房屋的各項建設活動,應當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舊城區改建,應當納入市、縣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

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應當廣泛徵求社會公眾意見,經過科學論證。

第十條 房屋徵收部門擬定徵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徵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並予以公布,徵求公眾意見。徵求意見期限不得少於30日。

第十一條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徵求意見情況和根據公眾意見修改的情況及時公布。

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徵收房屋,多數被徵收人認為徵收補償方案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由被徵收人和公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並根據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第十二條 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房屋徵收決定涉及被徵收人數量較多的,應當經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決定。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徵收補償費用應當足額到位、專戶存儲、專款專用。

第十三條 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後應當及時公告。公告應當載明徵收補償方案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權利等事項。

市、縣級人民政府及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做好房屋徵收與補償的宣傳、解釋工作。

房屋被依法徵收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同時收回。

第十四條 被徵收人對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徵收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第十五條 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對房屋徵收范圍內房屋的權屬、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情況組織調查登記,被徵收人應當予以配合。調查結果應當在房屋徵收范圍內向被徵收人公布。

第十六條 房屋徵收范圍確定後,不得在房屋徵收范圍內實施新建、擴建、改建房屋和改變房屋用途等不當增加補償費用的行為;違反規定實施的,不予補償。

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將前款所列事項書面通知有關部門暫停辦理相關手續。暫停辦理相關手續的書面通知應當載明暫停期限。暫停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年。

第三章 補 償

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第十八條 徵收個人住宅,被徵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優先給予住房保障。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第十九條 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被徵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徵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

對評估確定的被徵收房屋價值有異議的,可以向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申請復核評估。對復核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房地產價格評估專家委員會申請鑒定。

房屋徵收評估辦法由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制定,制定過程中,應當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第二十條 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由被徵收人協商選定;協商不成的,通過多數決定、隨機選定等方式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應當獨立、客觀、公正地開展房屋徵收評估工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預。

第二十一條 被徵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

被徵收人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提供用於產權調換的房屋,並與被徵收人計算、結清被徵收房屋價值與用於產權調換房屋價值的差價。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3-08-26,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㈡ 正式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實施細則》細則開始實施了么現在!

國務院《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實施細則是明確由各地人民政府制定。內許多城市已經有實施容細則出台了。國務院不會再出實施細則的。最高人民法院也出台了強制執行的有關司法解釋。現在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的政策已經完整,即使少部份城市因為近期沒有徵收房屋所以沒有細則出台,可能在實施徵收前就必須出台實施細則的。

㈢ 國有土地上房屋的補償標准怎麼規定

補償標准規定如下:

1、房屋被依法徵收的,應對被徵收人原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給予補償,補償標准按被徵收范圍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市場平均價格。

2、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房屋價值補償費,應當不得低於徵收決定之日起徵收范圍內商品房的市場平均價格。

3、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被徵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徵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

4、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實施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范圍內商品房的市場平均價格,按以下三種情形及標准:

(1)低檔被徵收房屋包括棚戶區平房、4層以下住宅樓等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范圍內商品房市場平均價格的2倍;

(2)中檔被徵收房屋包括4層以上住宅樓、廠房、經營性用房等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范圍內商品房市場平均價格的1.5倍;

(3)高檔被徵收房屋包括別墅、高檔住宅樓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范圍內商業商品房的市場平均價格。


(3)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實施細則擴展閱讀: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四條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第十條房屋徵收部門擬定徵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

第十一條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徵求意見情況和根據公眾意見修改的情況及時公布。

第十七條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第十九條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被徵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徵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

㈣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實施細則14條16條如何解釋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釋義》第十四條被徵收人對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徵收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釋義】 本條是關於被徵收人救濟渠道的規定。
本條規定被徵收人對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徵收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體現了行政法規對房屋徵收當事人雙方關系的調整,明確了被徵收人的救濟途徑。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釋義》第十六條房屋徵收范圍確定後,不得在房屋徵收范圍內實施新建、擴建、改建房屋和改變房屋用途等不當增加補償費用的行為;違反規定實施的,不予補償。
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將前款所列事項書面通知有關部門暫停辦理相關手續。暫停辦理相關手續的書面通知應當載明暫停期限。暫停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年。
【釋義】 本條是關於徵收范圍確定後,在房屋徵收范圍內禁止活動的規定。
一、房屋徵收范圍確定後。有關當事人不得在徵收范圍內實施不當增加補償費用的活動徵收補償方案公布徵求公眾意見時,徵收補償方案中應當明確房屋徵收范圍。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舊城區改建應當納入市、縣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年度計劃中應當確定房屋徵收范圍。
二、有關部門對禁止從事的事項暫停辦理相關手續。暫停期限不得超過1年。

㈤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實施細則能否作為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復和國的土地都屬制國有土地,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與補償都執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你說的集體土地應該是集體土地使用權,另外還有國有土地使用權,和國有土地是兩回事。

㈥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規定

中央紀委、監察部發出通知,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十七屆中央紀委第六次全會部署,切實加強對征地拆遷政策規定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制止和糾正違法違規強制征地拆遷行為,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促進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通知指出,2011年1月國務院頒布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是規范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的基礎性法規。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強《條例》貫徹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各地及有關部門按照規定的徵收范圍、補償標准和徵收程序,依法徵收、公平補償。督促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認真清理現行規章制度和規范性文件,該廢止的予以廢止,該修訂的抓緊修訂,該配套完善的盡快配套完善。《條例》頒布前已經作出行政強制拆遷決定但尚未組織實施的項目,不得再組織實施,要依法由人民法院裁定是否強制執行。

通知要求,要督促有關地方政府和部門進一步建立健全有關政策規定,認真做好農村集體土地徵收和房屋拆遷工作,妥善解決好被征地拆遷農民的居住問題。農民房屋拆遷要按照建築重置成本補償,宅基地徵收按當地規定的征地標准補償,被征地拆遷農戶所得拆遷補償以及政府補貼,要能夠保障其選購合理居住水平的房屋。要督促建立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收入增長幅度相協調的補償標准動態調整機制,並認真加以執行。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作出修訂之前,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要參照新頒布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精神執行。

通知強調,要督促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深入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要求,暢通被征地拆遷群眾反映問題、表達訴求的渠道,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妥善解決群眾的合理訴求,緊緊依靠群眾的支持和參與開展征地拆遷。要強化責任落實,督促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及時解決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防止矛盾糾紛積累激化。要及時總結依法拆遷、「陽光」拆遷、和諧拆遷的好經驗、好做法,組織力量進行宣傳報道;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和突發性事件,依法妥善處置,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通知要求,切實加大查辦違法違規強制征地拆遷案件力度,重點查處採取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搬遷行為,採取暴力、威脅手段或突擊、「株連」等方式強制征地拆遷行為,以及《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頒布後仍然組織實施行政強制拆遷等問題。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違規動用警力參與征地拆遷的,因工作不力、簡單粗暴、失職瀆職引發惡性事件和群體性事件的,對違法違規征地拆遷行為不制止、隱瞞不報、壓案不查的,要嚴肅追究有關領導人員的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征地拆遷中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的,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3-08-20,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㈦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實施細則 哪裡可以免費下全文

您指的是北京市頒發的《北京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意見》吧?如果是的話,我把其內容粘貼如下:
京政發[2011]27號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北京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意見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現將《北京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七日

北京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意見

為規範本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活動,維護公共利益,保障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簡稱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國務院令第590號,以下簡稱《徵收補償條例》),結合本市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市政府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做好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完善相關工作機制。
區縣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區縣房屋行政管理部門為本區縣房屋徵收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二、房屋徵收部門可以委託符合條件的房屋徵收實施單位承擔房屋徵收與補償的具體工作,並對房屋徵收實施單位在委託范圍內實施的房屋徵收與補償行為負責監督。
房屋徵收部門或者房屋徵收實施單位根據需要可以通過購買服務方式完成房屋徵收與補償過程中涉及的測繪、評估、房屋拆除、法律服務等專業性工作。
三、為了公共利益需要徵收房屋的,由建設單位向建設項目所在地區縣人民政府提出徵收申請,並提交項目批准文件、規劃意見、土地預審意見等文件。收到申請後,區縣人民政府按照《徵收補償條例》規定審核建設項目是否符合房屋徵收條件。
四、對符合房屋徵收條件的建設項目,區縣房屋徵收部門自收到區縣人民政府的確認意見後5個工作日內,在徵收范圍內發布暫停公告,告知被徵收人不得在房屋徵收范圍內實施新建、擴建、改建房屋和改變房屋用途、變更房屋權屬登記等不當增加補償費用的行為;違反規定實施的,不當增加部分不予補償。
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將前款所列事項書面通知規劃、工商、公安、房管等有關部門暫停辦理相關手續。暫停辦理相關手續的書面通知應當載明暫停期限,暫停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年。
五、房屋徵收部門發布暫停公告後,可以委託房屋徵收實施單位或屬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組織被徵收人在規定期限內協商選定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協商不成的,根據多數被徵收人意見確定;若無法形成多數意見,則由房屋徵收部門通過公開搖號的方式隨機選定,結果應當在徵收范圍內公布。
六、房屋徵收部門可以委託房屋徵收實施單位對房屋徵收范圍內房屋的權屬、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情況進行調查登記,被徵收人應當予以配合。調查結果應當在房屋徵收范圍內向被徵收人公布。
七、房屋徵收部門應當按照公平的原則,會同財政、發展改革、監察、審計等部門及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擬定房屋徵收補償方案,報區縣人民政府批准後,在徵收范圍內予以公布,徵求公眾意見,徵求意見期限為30日。被徵收人有意見的,持本人身份證明和房屋權屬證明,在徵求意見期限內以書面形式提交房屋徵收部門。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將徵求意見情況和根據公眾意見修改的情況及時公布。
八、區縣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定並認真落實各項防範、化解、處置措施。
房屋徵收決定涉及被徵收人數量較多的,應當經區縣人民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決定。
九、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需要徵收房屋的,多數被徵收人認為徵收補償方案不符合規定的,區縣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由被徵收人和公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並根據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十、在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應當明確徵收項目補償資金的總額和產權調換房源。房屋徵收部門應當設立房屋徵收補償資金專用賬戶,確保資金足額到位、專款專用。
十一、區縣人民政府依據《徵收補償條例》規定,履行上述程序後方可作出房屋徵收決定,並及時在徵收范圍內公告。公告應當載明徵收范圍、實施單位、徵收補償方案、簽約期限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權利等事項。
區縣人民政府及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做好房屋徵收與補償的宣傳、解釋工作。
房屋被依法徵收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同時收回。
十二、區縣人民政府及房屋徵收部門應當按照《徵收補償條例》規定對被徵收人給予公平補償,補償方式包括貨幣補償和房屋產權調換。被徵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應當優先給予住房保障。
十三、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在徵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徵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區縣人民政府按照徵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並在房屋徵收范圍內予以公告。
被徵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十四、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區縣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十五、實施房屋徵收應當先補償、後搬遷。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區縣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償後,被徵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採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徵收人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
十六、在《徵收補償條例》實施前已經依法取得拆遷許可證的項目,繼續沿用原有規定辦理,但政府不得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對被拆遷人與拆遷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協議,經行政裁決後不搬遷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十七、本實施意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㈧ 國有土地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細則

低檔被拆遷(徵收的房屋)和平房,四層以下的房屋補償價格,不能低於商品房市場平均價格版的2倍。(就是權你房子市場價格100塊錢,根據補償不能低於兩百塊錢)
以此類推
不是說棚戶區比高檔住宅樓補償高,而是這個房屋徵收補償方案的方式。
估計是這里有高檔別墅和住宅,開發商的高檔別墅和住宅的數量有限制,拆一還一。
讓棚戶區的平房住宅能好點,讓中檔的對齊或者給點補助。

㈨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實施細則

不合理,應該獲得補償。

熱點內容
肥東人民法院號碼 發布:2025-04-23 00:58:51 瀏覽:460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pdf 發布:2025-04-23 00:58:01 瀏覽:633
達芬奇道德經 發布:2025-04-23 00:48:54 瀏覽:160
南寧市法院院長 發布:2025-04-23 00:37:14 瀏覽:138
合同法中拖欠款項利息 發布:2025-04-23 00:29:52 瀏覽:137
勞動法關於事假工資的規定 發布:2025-04-23 00:29:03 瀏覽:328
在我國行使國家立法權的是 發布:2025-04-23 00:28:17 瀏覽:310
大連律師於曉 發布:2025-04-23 00:08:58 瀏覽:171
三大訴訟法中最復雜的 發布:2025-04-23 00:05:58 瀏覽:730
最新民事訴訟法試題與答案 發布:2025-04-23 00:04:49 瀏覽: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