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法律法規
『壹』 我想引用國家法律法規做我畢業論文的參考文獻,格式如何
應該按照會議論文的形式吧,會議論文表示方法為:[序號] 作者.篇名.會議名,會址,開會年: 起止頁。
論文中參考文獻引用的是國家頒布的文件或綱領政策,要用N字母表示。
根據GB3469- 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規定,以單字母標識:
M一專 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論著)。
C一論文集。
N-報紙文章。
J一期刊文章。
D一學位論文。
R-研究報告。
S-標准。
P-專利。
A-專著、 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Z一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
電子文獻類型以雙字母作為標識:
DB一資料庫。
CP一計算機程序。
EB- 電子公告。
非紙張型載體電子文獻,在參考文獻標識中同時標明其載體類型:
DB/OL一聯機網上的資料庫。
DB/MT一磁帶資料庫。
M/CD-光 盤圖書。
CP/DK一磁 盤軟體。
J/OL-網上期刊。
EB/OL一網上電子公告。
參考文獻著錄格式:
1、期刊作者題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
2、專著作者。書名 [M] 。版本(第一-版不著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3、 論文集作者題名[C]編者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4、學位論文作者題名[D] 。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
5、專利文獻題名[P] 。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
6、標准編號 。標准名稱[S]。
7、報紙作者題名[N] 。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8、報告作者題名[R] 。保存地點年份。
9、電子文獻作者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 。文獻出處,日期。
文獻引用不符合要求
具體表現有:
(1)所列文獻范圍過寬,凡所參閱過的均列出其中,如教材、內部刊物、獲獎過但並未公開發表的成果報告等。
(2)所列文獻過多,如有些醫生認為文獻越多越好,將參閱過的文章書籍後的參考文獻也悉數收錄,有些文獻作者並沒有親自閱讀,只是認為跟自己的文章搭點邊,也湊數其後。
(3)所列文獻過少,有些醫生怕自己文章引述別人東西太多,被人認為抄襲,故意將一些重要參考文獻略去
(4)對文獻的理解偏面,以為只有引用文獻原文才需要列出。
(5)大而不當,將整期刊物甚至連續幾期雜志或整張報紙作為參考文獻。
『貳』 引用法律條文規范寫法
法律分析:在製作法律文書時,我們經常引用法律條文,對「條」的引用不存在爭議,但涉及款、項、目的引用時則出現一些混亂,很容易使人誤解,影響了引用法律的准確性。一般來講,一件(部)法律由章、節、條、款、項、目組成,個別重要的法典還分編。編、章、節是對法條的歸類,所以,在適用法律時只需引用到條、款、項、目即可,無需指出該條所在的編、章、節。因此,弄懂法律規范中條、款、項、目的含義,在執法活動中正確適用法律規范的條、款、項、目,對於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質量是大有益處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二條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制定、修改和廢止,適用本法。 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修改和廢止,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裁判文書引用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規定
第一條人民法院的裁判文書應當依法引用相關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法律文件作為裁判依據。引用時應當准確完整寫明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名稱、條款序號,需要引用具體條文的,應當整條引用。第二條並列引用多個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引用順序如下:法律及法律解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或者單行條例、司法解釋。同時引用兩部以上法律的,應當先引用基本法律,後引用其他法律。引用包括實體法和程序法的,先引用實體法,後引用程序法。第三條刑事裁判文書應當引用法律、法律解釋或者司法解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判文書引用規范性法律文件,同時適用本規定第四條規定。第四條民事裁判文書應當引用法律、法律解釋或者司法解釋。對於應當適用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或者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直接引用。第五條行政裁判文書應當引用法律、法律解釋、行政法規或者司法解釋。對於應當適用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公布的行政法規解釋或者行政規章,可以直接引用。第六條對於本規定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規定之外的規范性文件,根據審理案件的需要,經審查認定為合法有效的,可以作為裁判說理的依據。第七條人民法院製作裁判文書確需引用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之間存在沖突,根據立法法等有關法律規定無法選擇適用的,應當依法提請有決定權的機關做出裁決,不得自行在裁判文書中認定相關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第八條本院以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肆』 引用其他法律法規叫什麼規范
法律文件簡稱表述的基本要求,一是簡明性要求,二是識別性要求。
「簡明」即既「簡短」又「明確」。為了實現「簡短」,需要省略文件名稱中的部分文字;為了確保「明確」,則要求保留文件名稱中的基本信息,能夠表達出法律文件的基本內涵,具有「自明性」,同時還要得體。
法律法規,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地方法規、地方規章、部門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以及對於該等法律法規的不時修改和補充。其中,法律有廣義、狹義兩種理解。廣義上講,法律泛指一切規范性文件;狹義上講,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在與法規等一起談時,法律是指狹義上的法律。法規則主要指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法規及經濟特區法規等。
『伍』 如何引用法律規定中的條、款、項、目
1.條是法律規定中具體條文的基本劃分,是構成具體法律規定的基本單位。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就是由六十條組成的。
2.款是條的組成部分。在一般情況下,每一款都是一個獨立的內容或是對其前一款內容的補充表述。款的表現形式為條中的自然段。每個自然段為一款。該自然段前不冠以數字以排列其順序。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有兩款,分別是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有關的支出,是指與取得收入直接相關的支出和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產經營活動常規,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或者有關資產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款前均無數字。有數字排列的不稱為款。
3.項是以列舉的形式對前段文字的說明。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納稅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可以不設置帳簿的;(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應當設置帳簿但未設置的;(三)(四)(五)(六),該六項是對前段文字中下列情形的說明。項前冠以數字以對列舉的內容進行排列。
根據立法技術的不同需要,項可以依附於條,也可以依附於款。即條中可以有項,款中也可以有項。
4.目隸屬於項,是法律規范中最小的單位。目的特性與作用與項相似,不同的是項對條或款的列舉式說明,而目是對項的列舉式說明。
如《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規定,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1、主要證據不足的;2、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3、違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職權的;5、濫用職權的。這五種情形,就是該項的五個目。
拓展資料
法律條文中的條款項目的區分,是由編、章、節、條、款、項、目構成的法律條款項目區分。弄懂法律規范中條、款、項、目的含義,在執法活動中正確使用法律規范的條、款、項、目,對於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質量是大有益處的。
網路法律條文中的條款項目的區分
『陸』 如何引用法律規定中的條
1、條的概念 法律規范的「條」,又稱「法條」,是組成法律規范的基本單位。一部法律,都是由若干法條組成的。如《食品衛生法》由57個法條組成。法律規范的「條」,是法律規范對某一個具體法律問題的完整規定,如:《食品衛生法》第七條 專供嬰幼兒的主、輔食品,必須符合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營養、衛生標准。
2.條的書寫 一般來講,條的數目的書寫應使用中文,如《食品衛生法》第七條。 執法活動中,對一個涉法問題作出決定時,可能要適用多個法條。
二、「款」1.款的概念。「款」是「條」的組成部分。在一般情況下,每一款都是一個獨立的內容或是對其前一款內容的補充表述。如:第二十七條 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和食品攤販,必須先取得衛生行政部門發放的衛生許可證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未取得衛生許可證的,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食品生產經營者不得偽造、塗改、出借衛生許可證。衛生許可證的發放管理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2.款的表現形式。「款」的表現形式為條中的自然段,每個自然段為一款。「款」前不冠以數字以排列其順序。如《食品衛生法》第二十七條的兩款,款前均無數字。有數字排列的不稱為款。如:第三十三條 食品衛生監督職責是:(一)進行食品衛生監測、檢驗和技術指導;(二)協助培訓食品生產經營人員,監督食品生產經營人員的健康檢查;(三)宣傳食品衛生、營養知識,進行食品衛生評價,公布食品衛生情況;(四)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新建、擴建、改建工程的選址和設計進行衛生審查,並參加工程驗收;(五)對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故進行調查,並採取控制措施;(六)對違反本法的行為進行巡迴監督檢查;(七)對違反本法的行為追查責任,依法進行行政處罰;(八)負責其他食品衛生監督事項。上條第一段冒號下為:(一)進行食品衛生監測、檢驗和技術指導。該段文字雖然是另起一行,但因為上段結束符號是冒號,本段開始前有(一),因此,該段文字不視為是一個自然段,也不能認為其是一款。
3.關於款的數目的書寫。款的數目的書寫一般應當使用中文,不用阿拉伯數字。如《食品衛生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不寫作《食品衛生法》第二十七條第2款。
4.款的適用 款一般可以獨立適用,如《食品衛生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一個法條有兩款或者兩款以上的,應當適用到款。一個法條只有一款的,應當直接適用該法條,不應稱作該條第一款,如:《食品衛生法》第七條 專供嬰幼兒的主、輔食品,必須符合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營養、衛生標准。在引用時,就應該寫作「根據《食品衛生法》第七條」,而不是「根據《食品衛生法》第七條第一款」。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引用法律、法令等所列條、款、項,目順序的通知》,如果某一條下面沒有分款而直接分列幾項的,就不要加「第一款」,例如《食品衛生法》第三十三條只有(一)(二)等八項,就不要寫「第三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而直接寫「第三十三條第一項」。
三、「項」1.項的概念 一般來講,「項」是以列舉的形式對前段文字的說明。如:第三十七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對已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有證據證明可能導致食物中毒事故的,可以對該食品生產經營者採取下列臨時控制措施:(一)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二)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並責令進行清洗消毒。經檢驗,屬於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銷毀;未被污染的食品,予以解封。該條的二個項是對前段文字中「下列臨時控制措施」的列舉式說明。
2.項的表現形式 含有項的法條,其前段文字中一般都有「下列」二字或相應的文字表述。「項」前冠以數字以對列舉的內容進行排列。如《食品衛生法》三十三條,各項前都冠以(一)、(二)、(三)等數字,而且這些數字只能以中文數字加括弧的形式出現。
3.項的數目的書寫 項的數目的書寫一般應當使用中文加括弧,不用阿拉伯數字。如《食品衛生法》三十三條第(三)項,不寫作《食品衛生法》三十三條第3項。
4.項的適用 對含有項的法條,適用時應當適用到項;適用到項,是對具體違法行為性質和情節的一種界定。如果不適用到項,就無法確定是多項違法行為之中的哪一種,有適用法律不準確之嫌。
四、「目」1.目的概念 「目」隸屬於項,是法律規范中最小的單位。「目」的特性與作用與「項」相似,不同的是項對條或款的列舉式說明,而「目」是對項的列舉式說明。如《公共場所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三條 對違反《條例》和本細則有關規定的單位或個人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罰款二十元至二萬元、停業整頓、吊銷「衛生許可證」的處罰。上述處罰可單獨使用,也可合並使用。(一)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給予警告處罰:1.違反《條例》第六條,衛生制度不健全或從業人員未經衛生知識培訓上崗者;2.違反本細則第五條第一款第一項,不按時進行健康檢查者;3.符合《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有一項主要衛生指標不合格者;
2.目的表現形式 目的前面冠以阿拉伯數字,並在阿拉伯數字後加點(在具體引用法條的目時,只註明阿拉伯數字,無須加點),例如《公共場所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三條第(一)項第2目。
3.目的適用 如果某個法條或款的內容有「項」,而「項」下還有「目」的,在適用法律時就應當適用到「目」。《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引用法律、法令等所列條、款、項目順序的通知》中規定: 一、引用法律、法令等的條文時,應按條、款、項、目順序來寫,即條下為款,款下為項,項下為目。 二、如果某一條下面沒有分款而直接分列幾項的,就不要加「第一款」,例如懲治反革命條例第十條只有 (一)(二)(三)三項,就不要寫「第十條第一款第×項」。三、過去頒布的規范性的文件中,如對條、款、項、目的使用另有順序,或另用其他字樣標明條款時,可仍照該文件的用法引用。如《公共場所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三條 對違反《條例》和本細則有關規定的單位或個人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罰款二十元至二萬元、停業整頓、吊銷「衛生許可證」的處罰。上述處罰可單獨使用,也可合並使用。(一)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給予警告處罰: 1.違反《條例》第六條,衛生制度不健全或從業人員未經衛生知識培訓上崗者; 2.違反本細則第五條第一款第一項,不按時進行健康檢查者; 3.符合《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有一項主要衛生指標不合格者在《公共場所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原條文中對條款用法為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因此《公共場所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三條的法律引用可以為第二十三條第(一)項第2目,也可以為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兩者均有法律依據。
『柒』 論文中引用法律怎麼辦
術論文中「適當引用」的法律規定:《著作權法》第27條指出,「適當引用」是指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可以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以下做法中不屬於適當引用的是所引用部分構成引用人作品的實質部分。
顯然,任何用於撰寫論文的文獻引用都應該被展示,不管論文是什麼時候寫的什麼時候發表的。然而,在引用一個了解關於領域的先前研究的案例時,通常應該將重點放在引用最近發表的研究上,因為它們可能是已經建立在對的過去文獻的基礎上的進行的研究,對最近發布的文獻上做研究,將會為節省時間。
引用學位論文給論文本身帶來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可以讓讀者更直觀感受到論點的客觀性和可行性。而不是單純的看你展示所學的專業知識掌握和運用程度,藉助學位論文和參考文獻加以論證,起到的效果更直接,也是必不可少的。
(7)引用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引文出處的排列順序
(1)按出現順序排序:在文章中先出現的引用先列出處。現在一般的中文雜志都應該是按照此標准。
(2)按照作者的字母順序:按照作者英文的字母順序。這種方法一般出現在英文的書籍和畢業論文當中。
(3)按照年代順序:一般出現在書籍,綜述性論文和人文社科類論文中。建議論文使用出現順序排序,這是最為接受的,且中英文方法一致。
『捌』 引用法律法規時書名號怎麼用
依據法律文書格式規范
4.5 引用法律全稱的,要加書名號,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當事人提供的如協 議等書證不加書名號。
『玖』 關於法律文號的引用問題
你好,文中必須要印發文文號是嗎?一般來說,文中引用法律法規時,如果遇到多次修改專的情況屬,應當引用法律法規的全稱並標注修改時間。同樣以你的例子為例,可以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18年修正)」。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只是單純引用法律,是不能引用「決定」的,因為決定並非法律法規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