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山西省法律援助條例

山西省法律援助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7-29 18:03:14

1. 山西省法律援助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障經濟困難和其他符合法定條件的公民獲得必要的法律服務,規范法律援助工作,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設立法律援助機構。
法律援助機構應當組織法律服務機構和法律服務人員,為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公民提供無償法律服務。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為法律援助提供捐助。法律援助經費由法律援助機構管理,專款專用,並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第五條鼓勵社會組織和法律服務人員自願為經濟困難的公民提供無償法律服務。第六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應當支持、配合法律援助工作。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干涉法律援助活動。第二章法律援助的對象、范圍和形式第七條公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需要法律服務,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一)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
(二)在養老院、孤兒院等社會福利機構中由政府供養的;
(三)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的;
(四)因自然災害或者其他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第八條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而無需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第九條屬於本條例第七條規定情形的公民,可以就下列事項申請法律援助:
(一)刑事案件;
(二)請求給付勞動報酬、社會保險金;
(三)工傷事故、交通事故和醫療損害賠償爭議;
(四)請求給付扶養費、撫育費、贍養費;
(五)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最低生活保障金;
(六)請求國家賠償;
(七)因見義勇為而主張民事權益;
(八)其他確需法律援助的事項。第十條法律援助採取下列形式:
(一)刑事案件的辯護和代理;
(二)民事訴訟代理、行政訴訟代理;
(三)行政復議、仲裁和其他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
(四)辦理公證證明、司法鑒定;
(五)解答法律詢問、代擬法律文書。第三章法律援助的申請、受理和實施第十一條申請法律援助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居民身份證、戶籍證明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
(三)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有效證件,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出具的有關本人和家庭經濟狀況的證明;
(四)與申請援助事項有關的其他材料。第十二條法律援助機構認為申請人提交的材料不完備的,應當告知申請人補正。
法律援助機構對申請人提交的經濟狀況證明有疑義的,應當調查核實。第十三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和其他公民的委託代理人,可以代為申請法律援助。代理人代為申請法律援助的,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提交其有權代理的資格證明。第十四條國家《法律援助條例》對法律援助申請的受理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沒有規定的,由申請人住所地或者案件處理機關所在地同級人民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統一受理。申請人分別向住所地和案件處理機關所在地同級人民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的,由先接到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第十五條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在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給予法律援助的決定,並書面告知申請人。
申請人對不予法律援助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在收到法律援助機構的通知書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向主管該法律援助機構的司法行政部門提出。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就申請人提出的異議作出決定,並書面告知申請人。第十六條受援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法律援助的,不得就同一事項再次申請法律援助。第十七條人民法院認為需要指定律師為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提供辯護的,應當在開庭10日前將指定辯護通知書和案件材料送交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在開庭3日前將確定的辯護律師書面告知人民法院。
前款所稱案件材料,是指起訴書副本、判決書副本和被告人的上訴狀。

2. 法律援助申請條件

【法律分析】:根據《法律援助條例》的規定,本條例所稱公民經濟困難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

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准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

【法律依據】:《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三條:本條例所稱公民經濟困難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

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准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3. 法律援助的條件是什麼

法律援助的條件是:公民因經濟困難,並且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申請法律援助;公民因為經濟困難,並且被羈押、服刑、勞動教養、強制隔離戒毒等情形的申請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的條件可分為一般條件和特殊條件。

(一)一般條件。確因經濟困難(以當地政府部門規定的最低生活標准為准),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並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的我國公民,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二)特殊條件。主要指刑事案件被控一方獲得法律援助應具備的特殊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

(1)肓、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可能被處判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

(2)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

(3)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4. 申請法律援助有什麼條件和要求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和第十一條的規定,公民有下列事項,沒有委託代理人或辯護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

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6、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7、因醫療事故、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造成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

8、因家庭暴力、虐待、重婚等,受害人要求離婚及人身損害賠償案件。

9、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10、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11、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12、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提供法律援助。

13、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5. 受援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法律援助機關指派的法律援助人員,不得就同一事項再次提出申請么

是的,各省法律援助條例基本上是如此規定的。

《河南省法律援助條例》
第三十二內條受援人有容權了解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動的進展情況,對法律援助人員不依法履行職責的,可以要求法律援助機構更換法律援助人員。
受援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法律援助人員的,不得就同一事項再次提出申請。

《甘肅省法律援助條例》
第二十三條 受援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指派的法律援助人員為其提供法律援助的,不得就同一事項再次申請法律援助,但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除外。

《山西省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六條 受援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法律援助的,不得就同一事項再次申請法律援助。

6. 山西省法律援助條例(2015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和規范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法律援助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依法組織法律服務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為經濟困難和其他符合規定條件的公民提供無償法律服務的活動。
法律服務機構是指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所、司法鑒定機構。
法律援助人員是指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司法鑒定人員、法律援助機構中的工作人員和法律援助志願者。第三條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基本公共服務和民生工程建設,加強法律援助基礎設施、工作站點和隊伍建設,建立法律援助責任考核機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法律援助經費由法律援助機構管理和使用,專款專用,並接受財政、審計和司法行政部門的監督。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支持法律援助機構做好法律援助工作。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負責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法律援助工作。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及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做好與法律援助有關的工作。
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應當開展法律援助社會公益宣傳。第五條法律援助機構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的法律援助工作。
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設立便民服務大廳、專線咨詢電話、網上受理等工作平台,建立異地協作機制,為受援人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務。
法律服務機構、法律援助人員應當依法履行法律援助義務,接受司法行政部門和法律援助機構的監督、指導。第六條司法行政部門、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服務機構應當建立法律援助服務質量考核機制,通過案卷評查、質量評估和受援人回訪等方式,加強法律援助案件質量管理。第七條依法設立的法律援助基金會接受社會組織和個人對法律援助事業的捐助,向社會公開捐助資金使用情況,依法接受監督。
鼓勵、支持社會組織和個人捐助法律援助事業。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法律援助范圍和形式第九條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因勞動爭議請求給付經濟補償、賠償金的;
(六)因見義勇為或者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而依法主張民事權益的;
(七)因交通、工傷、醫療、食品葯品安全、環境污染、產品質量以及農業生產資料等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請求賠償或者補償的;
(八)因婚姻、財產糾紛導致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
(九)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導致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
(十)因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等導致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
(十一)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法律援助事項。
公民可以就前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代書、公證、司法鑒定。第十條在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二)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三)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四)自訴案件中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第十一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屬於下列情形之一且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自發現該情形之日起三日內,書面通知所在地同級司法行政部門所屬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一)未成年人;
(二)盲、聾、啞人;
(三)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
(四)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人。

7. 法律援助怎麼申請

申請法律援助首先需要向當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書面申請,申請刑事案件的法律援助還需要提供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經濟困難的證明以及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案件材料。
《法律援助條例》第十四條
公民就本條例第十條所列事項申請法律援助,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提出:
(一)請求國家賠償的,向賠償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向提供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三)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向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四)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向支付勞動報酬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五)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向被請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七條
公民申請代理、刑事辯護的法律援助應當提交下列證件、證明材料:
(一)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代理申請人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二)經濟困難的證明;
(三)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案件材料。
申請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填寫申請表;以書面形式提出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或者代為轉交申請的有關機構工作人員作書面記錄。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熱點內容
婚姻法一妻二夫 發布:2025-01-21 08:23:50 瀏覽:25
技術秘密許可使用合同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1 07:56:14 瀏覽:388
婚姻法離婚債權 發布:2025-01-21 07:45:43 瀏覽:618
轉包後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1 07:05:28 瀏覽:901
開展法律法規政策宣傳培訓包括哪些 發布:2025-01-21 06:39:48 瀏覽:434
工地處罰條例 發布:2025-01-21 06:39:44 瀏覽:93
安徽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2016 發布:2025-01-21 06:30:36 瀏覽:326
有關法治的歌 發布:2025-01-21 06:30:36 瀏覽:346
法治網是法治日報 發布:2025-01-21 06:29:18 瀏覽:293
山杠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1 06:29:11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