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直播法規

直播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8-01 11:49:42

A. 網路直播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法律分析:2016年11月4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印發《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2020年6月24日,中國廣告協會發布了《網路直播營銷行為規范》,《規范》於2020年7月1日正式施行;2020年5月18日,中國商業聯合會媒體購物專業委員會發布關於《視頻直播購物運營和服務基本規范》團體標准徵求意見和通知。徵求意見截至時間為2020年6月30日;2020年9月28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刊登新聞:北京市場監管部門積極探索互聯網新業態治理創新 三家企業發布《網路直播和短視頻營銷平台自律公約》;2020年11月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關於加強網路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2020年11月13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關於《互聯網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法律依據:《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加強對互聯網直播服務的管理,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網路信息保護的決定》《國務院關於授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工作的通知》《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和《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制定本規定。

《網路直播營銷行為規范》 第一條 為營造良好的市場消費環境,引導網路直播營銷活動更加規范,促進網路直播營銷業態的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規定,制定本行為規范。

B. 結合廣告法、網路法律常識說說直播要遵守什麼法律法規

網路直播帶貨時,要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內益保護法》等容相關法律,網路直播營銷活動應當全面、真實、准確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務信息,依法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嚴格履行產品責任,嚴把直播產品和服務質量關;依法依約積極兌現售後承諾,建立健全消費者保護機制,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網路直播營銷主體不得利用刷單、炒信等流量造假方式虛構或篡改交易數據和用戶評價;不得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2)直播法規擴展閱讀:

網路直播營銷活動中所發布的信息不得包含以下內容:

(一)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及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禁止性規定的;

(二)損害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的;

(三)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以及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含有民族、種族、宗教、性別歧視的;

(五)散布謠言等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六)淫穢、色情、賭博、迷信、恐怖、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七)侮辱、誹謗、恐嚇、涉及他人隱私等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八)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九)其他危害社會公德或者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

C. 國家對網路直播新規

法律分析:堅持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相結合,堅持促進發展與規范管理相結合,堅持繼承性與創新性相結合,充分考慮網路直播營銷發展趨勢、行業實際、各類參與主體特點,按照全面覆蓋、分類監管的思路,一方面針對網路直播營銷中的人、貨、場,將台前幕後」各類主體、線上線下各項要素納入監管范圍,另一方面明確細化直播營銷平台、直播間運營者、直播營銷人員、直播營銷人員服務機構等參與主體各自的權責邊界,進一步壓實各方主體責任。

法律依據:《網路直播營銷管理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通過互聯網站、應用程序、小程序等,以視頻直播、音頻直播、圖文直播或多種直播相結合等形式開展營銷的商業活動,適用本辦法。本辦法所稱直播營銷平台,是指在網路直播營銷中提供直播服務的各類平台,包括互聯網直播服務平台、互聯網音視頻服務平台、電子商務平台等。本辦法所稱直播間運營者,是指在直播營銷平台上注冊賬號或者通過自建網站等其他網路服務,開設直播間從事網路直播營銷活動的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

第三條 從事網路直播營銷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遵循公序良俗,遵守商業道德,堅持正確導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良好網路生態。

第四條 國家網信部門和國務院公安、商務、文化和旅遊、稅務、市場監督管理、廣播電視等有關主管部門建立健全線索移交、信息共享、會商研判、教育培訓等工作機制,依據各自職責做好網路直播營銷相關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依據各自職責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網路直播營銷相關監督管理工作。

D. 國家直播政策

「禁止未成年人參與直播打賞」「嚴控未成年人從事主播」,還要求網站平台應在《意見》發布1個月內全部取消打賞榜單,要求網站平台在每日高峰時段(20時至22時),單個賬號直播間「連麥PK」次數不得超過2次,不得設置「PK懲罰」環節。
1.禁止未成年人參與直播打賞,嚴控未成年人從事主播。不得為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提供網路主播服務,為16至18周歲的未成年人提供網路主播服務的,應當徵得監護人同意。2.優化升級「青少年模式」,網站平台應在現有「青少年模式」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產品模式和內容呈現方式,持續增加適合未成年人的直播內容供給。嚴禁提供或變相提供各類「追星」服務及充值打賞功能。??
3.建立未成年人專屬客服團隊。對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賬號打賞的,網站平台應當在保護隱私的前提下及時查核,屬實的須按規定辦理退款。??
4.規范重點功能應用。網站平台應在意見發布1個月內全部取消打賞榜單,禁止以打賞額度為唯一依據對網路主播排名、引流、推薦,禁止以打賞額度為標准對用戶進行排名。?5.加強高峰時段管理,加強網路素養教育。鼓勵學校開展未成年人網路素養教育。
拓展資料:
網路秀場直播化分成三種類型,分類管理。
一類是專業知識、專業技能類直播。直播的內容多是信息輸出型的,直播方式上具非外觀性,以輸出優質內容來吸引觀眾。對一類直播可支持、倡導,建議對直播打賞不設置打賞金額、次數限制。
二類直播是沒有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內容,但並未違反法律、法規、政策內容的直播。對二類直播施行強製冷靜期制度,同時,將二類網路秀場直播打賞的金額、次數設置權歸於監管部門,而不能由網路平台自行設置。
三類直播是違背法律規定,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直播,應當徹底封殺,並追究有關平台和主播的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網路消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一)》(以下簡稱《規定》)正式實施,通過第十一條至第十七條規定,明確了網路直播營銷的民事責任。

E. 三部門發文規范直播營利行為,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根據相關的新聞介紹,直播盈利的行為將會進一步得到規范處理,具體是由以下幾個規定措施:

直播賬號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和直播平台的相關規則。直播主體在直播的過程中不能夠出現語言極端甚至有暴力的傾向,不得違反我國的法律法規,同時要遵守直播平台的相關規則,不能夠在直播內容中出現低俗化,媚俗化的傾向。一旦查處將會根據情節的嚴重程度實施,禁止直播或封賬號的處理。

直播主體的賬號要實名化,僅限個人使用。很多直播主體利用的賬號並非本人的賬號,出現任何問題可以全身而退,對此相關部門發布規定聲稱直播的主體賬號應和賬號的實名置為一個人。不能夠把賬號進行轉租或借給他人使用,一旦發現將會限制賬號的使用功能,甚至不能直播。

F. 網路直播的法律規制

法律分析:要求平台加強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管理、審核和實時巡查,對涉嫌違法違規的高風險營銷行為採取管理措施,提供付費導流等服務需承擔相應平台責任,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護機制,加強新技術新應用新功能上線和使用管理,建立直播間運營者賬號的分級管理制度和黑名單制度,建立健全投訴、舉報機制。

法律依據:《網路直播營銷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加強網路直播營銷管理,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網路直播營銷健康有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網路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G. 直播內容需要遵守哪些法律規定

根據網信辦發布的《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廣電總局印發的《關於加強網路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和文化部發布的《網路表演經營活動管理辦法》要求,直播內容應當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和社會公序良俗。平台也要對實時進行的網路表演進行實時監控,發現直播這提供的網路表演含有違法違規內容時,應當立即停止提供服務,保存有關記錄,並立即向本單位注冊地或者實際經營地省級文化行政部門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報告。對涉嫌違法犯罪的要主動移交至公安機關處理並協助保留和提供相應違法犯罪證據。
《廣告法》第九條 廣告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使用或者變相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國歌、國徽,軍旗、軍歌、軍徽;廣告不得使用這些名義或形象。
(二)使用或者變相使用國家機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名義或者形象;廣告不得使用這些用語。
(三)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用語;廣告不得損害國家尊嚴、泄露國際秘密。
(四)損害國家的尊嚴或者利益,泄露國家秘密;廣告不得妨礙社會安定。
(五)妨礙社會安定,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廣告不得危害安全、泄露個人隱私。
(六)危害人身、財產安全,泄露個人隱私;廣告不得妨礙社會公共秩序。
(七)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者違背社會良好風尚;廣告不得含有淫穢、色情等內容。
(八)含有淫穢、色情、賭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內容;廣告不得含有民族、種族等歧視內容。
(九)含有民族、種族、宗教、性別歧視的內容;廣告不得妨礙環境等資源保護、妨礙環境、自然資源或者文化遺產保護;其他情形。
(十)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的其他情形。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將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用於或者變相用於商標、商業廣告,損害英雄烈士的名譽、榮譽。《軍服管理條例》第十條規定,禁止以「軍需」、「軍服」、「軍品」等用語招攬顧客。

熱點內容
泰國國立法政大學排名 發布:2025-01-21 04:33:05 瀏覽:894
敖漢旗法院院長 發布:2025-01-21 03:57:20 瀏覽:622
法院執行經驗 發布:2025-01-21 03:51:29 瀏覽:809
石家莊律師查詢 發布:2025-01-21 03:32:42 瀏覽:108
具有法律效力的購房合同模板 發布:2025-01-21 03:23:46 瀏覽:142
舊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三條 發布:2025-01-21 03:14:08 瀏覽:167
法國民法典離婚 發布:2025-01-21 02:18:53 瀏覽:992
承諾製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1 02:14:31 瀏覽:444
廣告公司法 發布:2025-01-21 02:11:33 瀏覽:751
民法通則83條內容 發布:2025-01-21 02:03:26 瀏覽: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