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水資源管理條例

水資源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8-02 01:47:44

① 浙江省水資源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 為了合理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水資源,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保護生態平衡,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管理水資源,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第三條 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和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修建管理的水庫中的水,歸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
前款所稱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修建管理的水庫,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在確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用水權益的前提下,按照尊重歷史、維持現狀的原則,根據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予以確認。
對水資源依法實行取水許可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第四條 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揮水資源的多種功能,協調好生活、生產和生態環境用水。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工作,並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增加財政投入,加強水工程建設,促進水環境改善。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節約用水工作,建立健全節約用水管理制度,強化節約用水宣傳和教育,全面推行節約用水措施,推廣節約用水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發展節水型工業、農業和服務業,建立節水型社會。第六條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省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的許可權,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的有關工作。第七條 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的義務。
鼓勵單位和個人以多種形式參與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在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管理水資源等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第二章 水資源規劃第八條 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按照流域、區域統一制定規劃。流域、區域規劃包括綜合規劃和專業規劃。
綜合規劃以及與土地利用關系密切的專業規劃,應當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相協調。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城市總體規劃、重大建設項目布局和產業結構調整應當與水資源承載能力及環境狀況相適應,並進行科學論證。
制定規劃,應當進行水資源綜合科學考察和調查評價。第九條 流域、區域規劃按下列規定進行編制:
(一)錢塘江、甌江、東西苕溪流域,杭嘉湖地區、蕭紹寧地區的綜合規劃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發展計劃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和有關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編制,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專業規劃由省有關部門編制,徵求省相關部門意見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二)甬江、飛雲江、靈江、鰲江流域、舟山本島的綜合規劃由所在地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發展計劃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和有關縣(市、區)人民政府編制,經省水行政主管部門、發展計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專業規劃由所在地的市有關部門編制,徵求同級相關部門意見後,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三)其他江河流域或者區域的綜合規劃由所在地的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發展計劃行政主管部門編制,經上一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發展計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專業規劃由所在地的縣(市、區)有關部門編制,徵求相關部門意見後,報縣(市、區)人民政府批准。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縣(市、區)的流域綜合規劃或者專業規劃,應當由共同的上一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發展計劃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第十條 縣級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發展計劃、環境保護、國土資源、建設等有關部門,根據流域、區域規劃和上一級水資源規劃,編制本行政區域的水資源規劃,經上一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發展計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一條 經批準的規劃是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活動的基本依據。規劃的修改,應當經原批准機關批准。

② 重慶市水資源管理條例(1997)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水資源的保護、管理,促進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充分發揮水資源的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綜合效益,適應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國務院《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水資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開發、利用、保護、管理水資源,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三條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
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水庫、塘堰等水利工程內的蓄水,屬於集體所有。
水資源實行有償使用制度。
單位和個人依法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第四條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有效保護、講求效益,發揮水資源的多種功能。第五條全市水資源實行統一管理與分級、分部門管理相結合的制度。下級管理服從上級管理,部門管理服從統一管理。第六條市、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水資源統一管理和保護工作的領導,鼓勵和支持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各項事業。第七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節約用不、保護水資源的義務。第二章管理機構與職責第八條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有關水資源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組織水資源的調查評價,組織編制全市水資源綜合規劃,組織編制和審議區域性的水資源綜合規劃和重要江河的水資源綜合規劃,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全市跨區、縣(市)的水中長期供求計劃和水分配方案;
(三)統一管理和保護水資源,負責取水許可制度的統一實施和水資源費的徵收管理工作;
(四)負責全市水資源的合理調配,統一管理全市計劃用水、節約用水工作;
(五)協調處理區、縣(市)之間和市級部門之間的不事糾紛建立健全水政監察制度,查處違反水法律、法規的行為。第九條區、縣(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其具體職責比照前條的規定確定。第十條市、區、縣(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以下職責分工負責水資源的協同管理: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管理城市計劃用水、節約用水和參與城市規劃區內地下水開發利用的審查;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水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參與水資源的調查、評價、規劃,進行地下水資源的勘查管理、監測、統計、分析及監督管理;其他有關部門按同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負責水資源管理的有關工作。第三章開發利用第十一條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按流域、區域進行統一規劃。規劃分為綜合規劃和專業規劃,專業規劃應當服從綜合規劃。
綜合規劃由水行政主管部門按分級管理許可權會同有關部門負責編制,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並報上一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防洪、治澇、灌溉、航運、城市生活和工業供水、水力發電、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竹木流放、漁業、旅遊、水質保護、水文測驗、地下水普查勘探和動態監測等專業規劃,由市、區、縣(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編制,徵得同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並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經批準的綜合規劃和專業規劃是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基本依據,規劃的修改,必須經原批准機關核准。第十二條市、區、縣(市)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門應根據開發利用水資源和防治水害的綜合規劃,制定中長期實施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實施。第十三條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服從防洪的總體安排,實行興利與除害相結合的原則,正確處理上下游、左右岸和地區之間的關系,統籌兼顧供水、灌溉治澇、發電、航運、漁業、畜牧、水土保持等各方面的需要,充分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第十四條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首先滿足城鄉居民生活用水,統籌兼顧農業、工業用水和航運需要,維護生態環境用水。
市、區、縣(市)人民政府在制定城市、工業發展規劃時,應當以水資源評價為重要依據,並徵求上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第十五條鼓勵境內上投資者按照統一規劃開發利用水資源,其開發項目實行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
從事水利、水電基礎設施開發建設的投資者,享受本市鼓勵投資的優惠政策。

③ 齊齊哈爾市水資源管理條例(2022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水資源管理,合理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水資源,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水資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管理。第四條實行計劃用水、科學用水、節約用水、依法治水。鼓勵、支持採用先進節水技術和工藝,發展節水型工農業和其他各業,建立節水防污型社會。
直接取用水資源的建設項目的立項,應當進行可行性論證,與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環境相適應。第五條市、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水資源管理機構依據職能負責水資源的日常管理工作。
自然資源、衛生健康、住房和城鄉建設、生態環境、市場監督管理等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有關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工作。第二章水資源規劃和開發利用第六條規劃和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首先滿足城鄉居民生活用水,統籌兼顧農業用水、生態用水、工業用水和航運等用水需要;兼顧上下游、左右岸和地區間的利益,充分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
堅持優先利用地表水、合理開發利用淺層地下水、嚴格限制開采深層承壓地下水的原則,服從防洪的總體安排,興利與除害並舉,確保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第七條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按照流域、區域進行統一規劃。規劃分為綜合規劃和專業規劃。綜合規劃應當與國土規劃相協調,並納入本行政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專業規劃應當符合綜合規劃。第八條本市行政區域和跨縣(市)的江河流域的綜合規劃,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和縣(市)人民政府編制,報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縣(市)區域和其他江河流域的綜合規劃,由縣(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報縣(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專業規劃,由專業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徵求有關部門意見後,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級專業主管部門備案。
開發利用水資源必須按照批準的規劃執行。規劃確需修改的,應當按照編制規劃程序重新辦理報批和備案手續。第九條修建取水工程,應當遵守國家規定的基本建設程序。
建設者在提交項目建議書時,應當同時向市、縣(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提交水資源論證報告。第十條開發利用水資源,用於農田灌溉、工業生產和城市生活供水的,應當採用先進的節約用水技術、工藝和設備加強對水的重復利用和循環利用,提高水的利用率。第十一條利用水域開發旅遊項目、設置浴場、進行養殖的,應當按照審批許可權經市、縣(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並且不得污染水體和影響行洪安全。第十二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引水、截(蓄)水、排水,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對原有灌溉用水、供水水源或者航道水量等產生不利影響的,應當採取補救措施;造成損失的,依法予以補償。第三章取水管理第十三條實行取水許可制度。直接從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取水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水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並按照取水許可證的規定取水。第十四條市、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下列許可權審批並且發放取水許可證:
(一)各縣(市)轄區內地表水年取水量四百萬立方米以下、地下水年取水量四百萬立方米以下的取水;碾子山區、梅里斯達斡爾族區轄區內地表水年取水量四百萬立方米以下(不包含嫩江幹流取水事項),地下水年取水量四百萬立方米以下的取水;昂昂溪區、富拉爾基區轄區內地表水日取水量三百立方米及以下(不包含嫩江幹流取水事項),地下水日取水量一百立方米及以下的取水,經取水口所在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發放取水許可證並且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二)各縣(市)、區轄區內許可權以上的取水;跨縣(市)、區的取水;市政府或者市投資主管部門審批、核準的建設項目的取水;松遼水利委員會管理的河道(河段)限額以下的取水;省水利廳直接管理的河道(河段)、湖泊內的取水,經取水口所在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初審同意後,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發放取水許可證並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三)市轄區內許可權內的取水,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發放取水許可證並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四)年取水量超過市級審批許可權的,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初審後,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並且發放取水許可證。

④ 寧波市水資源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水資源統一管理,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水資源,充分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水資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開發、利用、保護、管理水資源,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三條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水塘、水庫的水,屬於集體所有。第四條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確定城市發展規模,調整產業結構和布局,必須充分考慮水資源條件。第五條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工作,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水資源的管理工作,具體職責為:
(一)組織對水資源進行綜合科學考察和調查評價;
(二)會同有關部門編制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規劃、水中長期供求計劃和水量分配方案,統一調配城鄉水資源;
(三)組織實施取水許可制度和水資源費的徵收;
(四)組織、指導和監督節約用水工作;
(五)組織開展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管理方面的科學研究和新技術推廣工作;
(六)負責查處違反水資源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
市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指導市城市規劃區地下水開發利用和保護。
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照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協同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有關的水資源管理工作。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保護水資源,並有權對破壞水資源的行為進行檢舉、揭發和制止。
在開發、利用、保護、管理水資源、節約用水等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各級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水資源開發利用第七條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服從防洪的總體安排,兼顧上下游、左右岸和地區之間的利益,充分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並按照規定許可權由縣級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統一進行綜合科學考察和評價。第八條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按流域或區域進行統一規劃。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規劃應當與城市總體規劃、國土規劃相協調,兼顧各地區、各行業的需要。
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規劃(含城市供水水源規劃、地下水開發利用規劃、水資源保護規劃等)由縣級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並報上一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規劃的變更,必須經原批准機關核准。
甬江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規劃以及其他涉及跨縣(市)、區引水的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規劃,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其他有關部門和有關縣(市)、區編制。第九條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首先滿足城鄉居民生活用水,統籌兼顧農業、工業用水和航運需要。第十條開發利用地下水,應當按照地下水開發利用規劃要求,實行總量控制,限量開采。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確定地下水年度可開采總量、井點總體布局和取水層位,劃定地下水限制開采區和禁止開采區。第十一條鼓勵在統一規劃下多渠道投資開發利用水資源,興建引水、蓄水等供水水源工程。
由投資者自行籌資、自行建設、自行管理的供水水源工程及引水工程,按省、市人民政府的規定享受優惠政策。第十二條新建、改建、擴建水工程,必須進行地質環境、生態環境、水環境和防洪影響評價,必須按照取水許可管理規定,辦理取水許可審批手續後,方可按照基本建設程序辦理有關審批手續。涉及取用地下水的,應當提交有資質的技術部門的水文地質勘察資料;其中在城市規劃區內取用地下水的,還應當徵求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第十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蓄水、引水、排水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
興建建設項目,對原有灌溉用水、供水水源或航運水量有不利影響的,以及經批准使用水域進行建設的,建設單位必須按規定採取補救措施或給予合理補償。補償費按當地新建替代工程造價計算,列入建設項目工程概算。第三章用水管理第十四條全市生活和生產用水實行計劃管理。市城市供水區(含市轄區和鄞縣、奉化市屬奉化江流域的部分地區(水中長期供求計劃,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和有關縣(市)、區制定,報市人民政府計劃主管部門審批,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市城市供水區以外地區的水中長期供求計劃,由當地縣(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報本級人民政府計劃主管部門審批,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⑤ 山東省水資源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水資源,充分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適應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以下簡稱《水法》),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水資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凡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開發、利用、保護、管理水資源,必須遵守本條例。
跨省的河流、湖泊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管理,國家有規定的執行國家有關規定。第三條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水塘、水庫中的水,屬於集體所有。第四條全省對水資源實行統一管理與分級、分部門管理相結合的制度。下級管理服從上級管理,部門管理服從統一管理。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鼓勵和支持按統一規劃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各項事業。依法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單位和個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第六條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揮水資源的多種功能。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水資源保護工作,採取有效措施,保護自然植被,防治水土流失,涵養水源,防治水污染,改善生態環境。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水資源的義務,並有權對污染和破壞水體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監督、檢舉和控告。第八條實行計劃用水、科學用水、節約用水。
各單位應採用節約用水的先進技術,降低水的消耗量,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第二章管理機構與職責第九條省水利廳是省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省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工作。
省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協同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水資源管理工作。城建部門負責管理省轄市規劃區范圍內地下水的開發利用和節約用水工作;環保部門負責對水體污染進行調查、監督和評價,對水污染防治進行監督管理;地質礦產部門負責地下水普查勘探和監測,並對地下水的開發利用進行監督。
市(地)、縣(市、區)水利局是同級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工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同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有關的水資源管理工作。第十條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管理水資源的主要職責是:
(一)實施《水法》及其他有關水資源的法律、法規;
(二)會同有關部門統一進行全省水資源的綜合科學考察和調查評價,編制開發利用水資源的綜合規劃,制定水長期供求計劃和水量分配方案;
(三)歸口管理全省節約用水工作;
(四)負責取水許可制度的組織實施和水資源費的徵收、使用、管理;
(五)統籌城鄉水資源,對水資源進行統一調配,處理用水糾紛;
(六)負責國家分配給我省的黃河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管理工作;
(七)負責水資源的保護工作,協同環保部門對水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八)組織協調重大的水資源科研工作;
(九)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應當履行的其他職責。第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水政監督管理,負責查處違反水法律、法規的行為,調處水事糾紛,保障水法律、法規的實施。第三章開發利用第十二條開發利用水資源必須進行綜合科學考察和調查評價。全省水資源的綜合科學考察和調查評價,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統一進行;市(地)、縣(市、區)水資源的綜合科學考察和調查評價,由同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統一進行。第十三條開發利用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按流域或者區域進行統一規劃。規劃分為綜合規劃和專業規劃。
全省的綜合規劃和跨市(地)的流域或者區域的綜合規劃,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和有關市(地)人民政府(行署)編制,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市(地)的綜合規劃和跨縣(市、區)的區域或者流域綜合規劃,由市(地)人民政府(行署)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和有關縣(市、區)人民政府編制,經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縣(市、區)的綜合規劃,由縣(市、區)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編制,經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報市(地)人民政府(行署)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防洪、治澇、灌溉、航運、城市和工業供水、水力發電、漁業、水質保護、水文測驗、地下水普查勘探和動態監測等專業規劃,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編制,經同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綜合平衡後,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
專業規劃應當服從綜合規劃,綜合規劃應與國土規劃相協調,兼顧各地區、各行業需要。
經批準的規劃是開發利用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活動的基本依據。規劃的修改,必須經原批准機關核准。

⑥ 深圳經濟特區水資源管理條例(2018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水資源管理,合理開發利用及保護水資源,充分發揮水資源綜合效益,適應深圳經濟特區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結合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及地下水。海水、河口半鹹水的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另行規定。
本條例所稱水工程包括蓄水工程、引水工程及取水工程。蓄水工程是指攔蓄地表徑流的工程;引水工程是指在蓄水工程之間接引蓄水的工程或者接引江河水到蓄水工程的工程;取水工程是指直接從江河、地下取水的設施。第三條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
經交納水資源費後,蓄水工程內的蓄水歸蓄水工程所有人所有,經開採的地下水歸地下水開采人所有。
社區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水塘、水庫中的水,屬於集體所有。第四條開發利用、保護水資源,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求效益,充分發揮水資源的多種功能。第五條鼓勵多渠道投資開發利用、保護水資源。興建引水或者蓄水工程的,可以享受基礎產業投資的優惠政策。第六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節約用水的管理,促使用水單位和個人採用節約用水的先進技術,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降低水的消耗量。鼓勵靠海區域積極利用海水,對節約用水和進行有關的科學技術研究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第七條市人民政府的水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市水主管部門)是水資源的主管部門,負責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各區人民政府的水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區水主管部門)按照本條例的規定,負責本轄區內的水資源管理工作。第八條市水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市發展總體規劃會同有關部門編制水資源開發利用綜合規劃(以下簡稱綜合規劃)及中長期供水規劃(以下簡稱供水規劃)。
綜合規劃及供水規劃應當在滿足生活用水的基礎上,兼顧各地區、各行業的需要。
綜合規劃及供水規劃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未經市人民政府批准不得變更。第二章引水、蓄水管理第九條興建引水、蓄水工程,應當符合綜合規劃及供水規劃,遵守防汛抗洪、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的有關規定。引、蓄飲用水的,水質應當符合國家標准。第十條興建總庫容十萬立方米以上,一百萬立方米以下的蓄水工程應當經區水主管部門審批,並報市水主管部門備案。
興建引水工程或者總庫容一百萬立方米以上,一千萬立方米以下的蓄水工程應當經市水主管部門審核批准。
興建總庫容一千萬立方米以上的蓄水工程,應當經市水主管部門審核,報上級水主管部門批准。
本條所稱「以上」包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第十一條申請興建引水、蓄水工程應當向市、區水主管部門報送下列資料:
(一)項目建議書;
(二)可行性報告;
(三)地質資料;
(四)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審查意見;
(五)市、區水主管部門規定應當報送的其他文件。第十二條市、區水主管部門應當自接到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的申請資料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審批,並作出書面答復。
經過批準的引水或者蓄水工程項目,由申請者依法辦理有關立項、用地及報建手續。第十三條蓄水工程所有人(以下簡稱業主)應當於每年十二月將其下年度用水計劃報市水主管部門核准。經核準的用水計劃未經市水主管部門批准不得擅自變更。
業主用水應當安裝經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檢定合格的量水設施。第十四條業主轉讓其蓄水應當符合核準的用水計劃,並可以收取源水費,但是不得超過規定的源水費標准。
源水費標准由市水主管部門會同市物價主管部門擬定,報市人民政府批准,批准後的標准一年內不得變更。第十五條業主轉讓蓄水,應當與用水單位簽訂供水協議。供水協議應當包括下列事項:
(一)業主及用水單位名稱、地址;
(二)供水總量、最大日供水量;
(三)水質標准;
(四)供水方式;
(五)供水期限;
(六)源水費;
(七)違約責任。
供水協議應當採用市水主管部門制定的標准格式,並於簽訂之日起七日內由業主報送市水主管部門備案。第十六條業主之間轉讓蓄水,應當簽訂供水協議,供水協議應當符合市水主管部門制定的年度用水計劃。
確需調水而業主之間達不成調水協議的,由市水主管部門作出調水決定。

⑦ 《水資源管理條例》 全文是什麼

第十二條 國家對水資源實行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

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設立的流域管理機構(以下簡稱流域管理機構),在所管轄的范圍內行使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和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授予的水資源管理和監督職責。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的許可權,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釋義】 本條是對我國水資源管理體制的規定。

一、水資源管理體制是國家管理水資源的組織體系和許可權劃分的基本制度,是合理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水資源以及防治水害,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組織保障。改革和完善水資源管理體制,進一步強化水資源的統一管理,是這次《水法》修訂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國家對水資源實行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水是人類賴以生存與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性資源,也是生態環境的基本要素。水資源與土地、森林、礦產等資源不同,它是一種動態的、可再生的資源。流域是一個以降水為淵源、水流為基礎、河流為主線、分水嶺為邊界的特殊區域概念。水資源按照流域這種水文地質單元構成一個統一體,地表水與地下水相互轉換,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水量水質之間相互關聯,相互影響。這就要求對水資源只有按照流域進行開發、利用和管理,才能妥善處理上下游、左右岸等地區間、部門間的水事關系。水落石出資源的另一特徵是它的多功能性,水資源可以用來灌溉、航運、發電、供水、水產養殖等,並具有利害雙重性。因此,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各項活動需要在流域內實行統一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才能興利除害,發揮水資源的最大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目前,以流域為單元進行水資源的管理已經成為世界潮流。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通過的《二十一世界議程》指出:水資源的綜合管理包括地表水與地下水、水質與水量兩個方面,應當在流域一級進行,並根據需要加強或者發展適當的體制。我國重要江河均是跨省區的流域,這一自然特點使得協調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的關系顯得更為重要。

三、1988年制定頒布的原《水法》規定「國家對水資源實行統一管理與分級、分部門管理相結合的制度」,為推進我國水資源的統一管理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但由於對水資源的權屬管理部門與開發利用部門相互間的關系和職責劃分不清,沒有明確流域管理機構的職責和許可權,導致部門之間職能交叉和職能錯位的現象並存,「多龍治水」的問題依然存在。主要表現:一是流域按行政區域分割管理;二是地表水、地下水分割管理;三是水量與水質分割管理。這種管理體制在實踐中產生的主要問題有:一是不利於江河防洪的統一規劃、統一調度和統一指揮。例如有的地方在汛期上下游、左右岸各自為政,只顧自保,不顧整體,影響全局的防汛抗洪工作。二是不利於水資源統一調度,統籌解決缺水的問題。例如一些地區在枯水期爭相搶水,還有一些上游地區大量引水,造成下游地區江河斷流、無水可用,給下游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帶來巨大的損害。三是不利於地表水、地下水統一調蓄,加劇了地下水的過量開發。據統計,全國地下水多年平均超采量67億立方米,已經形成164個地下水超采區。四是不利於城鄉統籌解決城市缺水的問題。五是不利於統籌解決水污染的問題。目前我國跨區域的水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局部治理,特別是下游地區治理無法真正改善江河水質和水環境,只有上下游統一治理、統一水量調度才能取得成效。六是不利於水資源經濟、社會和環境等綜合效益的發揮。新《水法》根據水資源的自身特點和我國的實際情況,借鑒一些國家水資源管理的通行做法和經驗,按照資源管理與開發利用管理相分離的原則,確立了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統一管理與分級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管理體制。

四、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水資源統一管理的核心是水資源的權屬管理。新《水法》明確規定,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水資源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為了實現全國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制定全國水資源的戰略規劃,對水資源實行統一規劃、統一配置、統一調度、統一實行取水許可制度和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等。為了實現全國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國家確定的主要江河、湖泊設立流域管理機構,在所管轄的范圍內行使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和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授予的水資源管理和監督職責。我國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在主要江河設置了具有現代意義的流域管理機構,例如1935年設立的揚子江水利委員會、1933年設立的黃河水利委員會和1929年設立的導淮委員會等。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為了加強對大江大河的規劃、治理和管理,在長江、黃河、淮河等流域成立了流域管理機構,其間機構幾經變更。到目前我國在長江、黃河、淮河、珠江、海河、遼河這六大江河和太湖流域都成立了作為水利部派出機構的流域管理機構,行使《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河道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和水利部授予的水資源管理和監督職責。新《水法》對流域管理機構在水資源監督管理方面的職責進一步作了明確規定,具體包括:(1)水資源的動態監測和水功能區水質狀況的監測。(2)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以外的其他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江河、湖泊的流域綜合規劃和區域綜合規劃的編制。(3)在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和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江河、湖泊上建設水工程的審查。(4)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以外的其他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區劃。(5)管轄許可權范圍內的排污口設置審查。(6)管轄許可權范圍內的水工程保護。(7)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水量分配方案和旱情緊急情況下的水量調度預案的制訂以及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調度計劃的制定。(8)管轄許可權范圍內的取水許可證頒發和水資源費收取。(9)水事糾紛處理與執法監督檢查等。

五、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工作。我國地域廣闊,各地水資源狀況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異很大,實行流域管理和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還必須緊密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充分發揮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管理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新《水法》規定的流域管理機構與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在水資源監督管理上的一些具體職責還將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配套行政法規或者政府規章進一步界定。按照《水法》的有關規定,借鑒國外流域管理的功能經驗,從總體上說,流域管理機構在依法管理水資源的工作中應當突出宏觀綜合性和民主協調性,著重於一些地方行政區域的水行政主管部門難以單獨處理的問題,而一個行政區域內的經常性的水資源監督管理工作主要應由有關地方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負責實施。地方在維護全國水資源統一管理、水法基本制度統一的前提下,也可以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地方性水法規和有關政府規章,制定有利於本地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政府和有關規劃、計劃,依法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

⑧ 包頭市水資源管理條例(2003修訂)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合理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水資源,防治水害,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管理水資源,防治水害,應當遵守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水資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第三條 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優先開發利用地表水,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堅持開源與節流相結合、節流優先和污水處理再利用的原則。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鼓勵支持節約用水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研究、開發、推廣和應用,建設節水型城市。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有效措施保護水資源,保護植被,植樹種草,涵養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水體污染,改善生態環境。第五條 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並對青山區、昆都侖區、東河區、九原區域市規劃區部分和白雲鄂博礦區的水資源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實施直接管理。
土默特右旗、石拐區、固陽縣、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九原區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規劃區范圍外的水資源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發展計劃、經貿、規劃、國土資源、建設、環保、衛生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的有關工作。第二章 水資源規劃與開發利用第六條 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根據當地社會發展需要和水資源現狀,按照流域和區域進行統一規劃。
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有關部門和旗縣級人民政府依據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劃編制本市行政區域和跨旗縣河流水資源的綜合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旗縣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依據上級有關規劃編制本行政區域水資源的綜合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水資源專業規劃由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職能部門編制,徵求同級有關部門意見後,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專業規劃應當符合綜合規劃,旗、縣(區)水資源規劃應當符合市水資源規劃。
綜合規劃與專業規劃經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後,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第七條 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在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城市總體規劃、重大建設項目計劃時,應當進行科學論證,要與當地水資源條件和防洪、防地質災害要求相適應。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水文、水資源信息系統建設和對水資源的動態監測。第八條 取用地下水應當因地制宜,優先開采淺層水,從嚴控制深層水。土默特右旗應當加強鹽鹼化和漬害的防治,控制和降低地下水位;固陽縣、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開發利用地下水,應當充分考慮生態環境用水的需要。第九條 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鼓勵企事業單位、集體經濟組織和個人按照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興建水利設施,開發利用水資源。缺水地區鼓勵無償開發利用雨水及洪水。
修建水庫、水塘及鑽鑿取水井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管理許可權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建成後的水庫和水塘有效取水量、取水井抽水量應當納入當地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水量調配計劃。第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引水、截(蓄)水、排水,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第十一條 取水實行許可制度。
直接從黃河、水庫或者地下取水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並依照《取水許可證》確定的取水方式、地點、水量等進行取水。
用人力、畜力為家庭生活和零星散養、圈養畜禽飲用取水的,不需要申請取水許可。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水庫中的水,不需要申請取水許可。第十二條 下列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的,應當進行水資源論證。
(一)新建、擴建、改建的工業、環衛、綠化、消防、市政或者城市生活等建設項目;
(二)農業灌溉項目面積在500畝以上的。
水資源論證報告由具備資質的單位編制。第十三條 下列取水,應當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一)在本市磴口永富村以西,哈德門溝以東,黃河以北,大青山、烏拉山以南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取水的;
(二)在本市城市規劃區范圍外年取地下水100萬立方米以上300萬立方米以下的;
(三)在白雲鄂博礦區內取水的;
(四)在國家和自治區審批范圍以外取用黃河水的。

⑨ 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條例(2017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水資源管理和保護,促進水資源的節約與合理開發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取水,是指利用取水工程或者設施直接從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資源。
取用水資源的單位和個人,除本條例第四條規定的情形外,都應當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並繳納水資源費。
本條例所稱取水工程或者設施,是指閘、壩、渠道、人工河道、虹吸管、水泵、水井以及水電站等。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分級管理許可權,負責取水許可制度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
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設立的流域管理機構(以下簡稱流域管理機構),依照本條例規定和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授權,負責所管轄范圍內取水許可制度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和價格主管部門依照本條例規定和管理許可權,負責水資源費的徵收、管理和監督。第四條下列情形不需要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
(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水庫中的水的;
(二)家庭生活和零星散養、圈養畜禽飲用等少量取水的;
(三)為保障礦井等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產安全必須進行臨時應急取(排)水的;
(四)為消除對公共安全或者公共利益的危害臨時應急取水的;
(五)為農業抗旱和維護生態與環境必須臨時應急取水的。
前款第(二)項規定的少量取水的限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第(三)項、第(四)項規定的取水,應當及時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備案;第(五)項規定的取水,應當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同意。第五條取水許可應當首先滿足城鄉居民生活用水,並兼顧農業、工業、生態與環境用水以及航運等需要。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本條例規定的職責許可權,在同一流域或者區域內,根據實際情況對前款各項用水規定具體的先後順序。第六條實施取水許可必須符合水資源綜合規劃、流域綜合規劃、水中長期供求規劃和水功能區劃,遵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規定批準的水量分配方案;尚未制定水量分配方案的,應當遵守有關地方人民政府間簽訂的協議。第七條實施取水許可應當堅持地表水與地下水統籌考慮,開源與節流相結合、節流優先的原則,實行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相結合。
流域內批准取水的總耗水量不得超過本流域水資源可利用量。
行政區域內批准取水的總水量,不得超過流域管理機構或者上一級水行政主管部門下達的可供本行政區域取用的水量;其中,批准取用地下水的總水量,不得超過本行政區域地下水可開采量,並應當符合地下水開發利用規劃的要求。制定地下水開發利用規劃應當徵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意見。第八條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制度的實施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高效和便民的原則。第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節約和保護水資源的義務。
對節約和保護水資源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取水的申請和受理第十條申請取水的單位或者個人(以下簡稱申請人),應當向具有審批許可權的審批機關提出申請。申請利用多種水源,且各種水源的取水許可審批機關不同的,應當向其中最高一級審批機關提出申請。
取水許可許可權屬於流域管理機構的,應當向取水口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提出意見,並連同全部申請材料轉報流域管理機構;流域管理機構收到後,應當依照本條例第十三條的規定作出處理。第十一條申請取水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與第三者利害關系的相關說明;
(三)屬於備案項目的,提供有關備案材料;
(四)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材料。
建設項目需要取水的,申請人還應當提交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論證報告書應當包括取水水源、用水合理性以及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等內容。

⑩ 江蘇省水資源管理條例(2017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凡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管理水資源,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第三條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揮水資源的多種功能,協調好生活、生產經營和生態環境用水。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工作,並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增加財政投入,加強水工程建設,促進水環境改善。第五條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省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市、縣(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的許可權,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的有關工作。第六條單位和個人依法取得的水資源使用權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單位和個人有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的義務。
在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管理水資源等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地方人民政府給予獎勵。第二章水資源開發利用第七條水資源規劃是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管理水資源和防治水害的基本依據,應當按照流域、區域統一制定。
編制水資源規劃應當在對水資源科學考察、調查評價和分析的基礎上,按照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合理安排生活、生產經營和生態環境用水。第八條全省水資源綜合規劃、本省境內長江、淮河、太湖流域和沂沭泗、秦淮河、里下河地區等跨市的流域和區域的水資源綜合規劃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發展計劃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和有關市人民政府編制,報省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市、縣(市)所轄范圍內的中小河流、湖泊或者區域水資源綜合規劃,由市、縣(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編制,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九條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統籌安排地表水和地下水,優先開發利用地表水,合理開采淺層地下水,嚴格控制開采深層地下水。第十條淮北地區、沿海墾區、丘陵山區等水資源緊缺的地區,應當限制高耗水項目建設,加快地表水水源工程建設,加大調水力度,鼓勵和扶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興建蓄水、保水工程。
水資源緊缺的地區應當在水資源規劃中確定。第十一條有條件的地區應當制定和實施區域供水規劃,加快地表水供水工程建設,實施區域聯網供水,逐步實行分質供水。
提倡優水優用、分質用水。鼓勵用水單位使用中水。對建立中水系統的單位應當給予一定的扶持。第十二條任何單位和個人興建的灌溉、供水、發電等各類水工程,應當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用水計劃調度運用。出現嚴重旱情,應當服從水行政主管部門的統一調度安排。第十三條地下水禁止開采區、限制開采區劃定和調整方案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根據地下水開采狀況、地下水位變化、地面沉降及其他地質災害、地表水源替代等情況編制,報省人民政府批准,並予以公告。第十四條在地下水禁止開采區內,禁止開鑿深井。對已有的深井,有關市、縣(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省人民政府規定的禁止開采期限,制定封井計劃,組織實施,並對封井、改水給予資金扶持。
在地下水限制開采區內,不得新增深井數量,並逐步壓縮地下水開采量。
其他地區開采地下水實行總量控制,省水行政主管部門下達開采計劃,由當地人民政府組織實施。
對在地下水禁止開采區內改用非地下水源後將導致產品質量嚴重受損或者致使生產無法正常運行的極少數企業,省人民政府在不影響地下水水位回升的條件下,可以批准其在規定的期限內繼續取用地下水。獲准繼續取用地下水的企業,必須嚴格執行取水計劃,不得因擴大生產規模而新增地下水開采量,並在規定的期限內停止使用地下水。第三章水資源節約第十五條省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應當制訂本行業用水定額,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和質量監督檢驗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由省人民政府公布,並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和質量監督檢驗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沒有隸屬主管部門的行業,其行業用水定額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質量監督檢驗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報省人民政府公布,並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和質量監督檢驗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行業用水定額應當根據用水需求變化、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情況及時修訂。

熱點內容
泰國國立法政大學排名 發布:2025-01-21 04:33:05 瀏覽:894
敖漢旗法院院長 發布:2025-01-21 03:57:20 瀏覽:622
法院執行經驗 發布:2025-01-21 03:51:29 瀏覽:809
石家莊律師查詢 發布:2025-01-21 03:32:42 瀏覽:108
具有法律效力的購房合同模板 發布:2025-01-21 03:23:46 瀏覽:142
舊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三條 發布:2025-01-21 03:14:08 瀏覽:167
法國民法典離婚 發布:2025-01-21 02:18:53 瀏覽:992
承諾製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1 02:14:31 瀏覽:444
廣告公司法 發布:2025-01-21 02:11:33 瀏覽:751
民法通則83條內容 發布:2025-01-21 02:03:26 瀏覽: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