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婚生育處罰條例
A. 非婚生育罰款標准
《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第三條規定:「不符合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十八條的規定生育子女的公民,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繳納社會撫養費。 社會撫養費的徵收標准,分別以當地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為計征的參考基本標准,結合當事人的實際收入水平和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情節,確定徵收數額。社會撫養費的具體徵收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而在非婚生子女上戶口的問題上,具體解決方法各地方各有不同,一般來說,非婚生子女上戶口時除了要有出身證明以外,有的地區還需要有進行身份公證,此外,在需要生育證的地區,父母要先到戶口所在地的街道計生辦繳納一定數額的社會撫養費(計劃外生育罰款)、落實計劃生育措施;之後才可以憑計生部門開出的證明到公安機關上戶口。
比如北京非婚生育嬰兒出生登記規定:超計劃生育、非婚生嬰兒等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須持嬰兒出生醫院填發的《出生醫學證明》,嬰兒父親、母親的《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結婚證》證件證明及嬰兒母親戶口所在地計劃生育部門開具的《徵收社會撫養費收據》,非婚生嬰兒同時提供親子鑒定證明並須經派出所長審批。
而根據《北京市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對非婚生育徵收社會撫養費的標准如下:「對違反規定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夫妻或者非婚生育子女的公民(以下統稱當事人),按照市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3至10倍徵收;對非婚生育第一個子女的當事人,按照市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一倍徵收;對違反規定生育子女的當事人,其前一年實際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年人均純收入或者前三年實際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人均純收入的平均值(以下簡稱實際收入)高於市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以其實際收入為基數,按照本條前三項規定的徵收標准徵收。當事人一方為本市戶籍、另一方為非本市戶籍的,由具有本市戶籍一方當事人的戶籍所在地的區、縣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徵收社會撫養費。雙方均為非本市戶籍的當事人,生育行為發生在本市或者生育行為未發生在本市但由本市現居住地首先發現的,由其現居住地的區、縣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徵收社會撫養費。」
B. 非婚生的第一胎需要交納多少罰款
各地處罰的標准不一樣,詳詢當地計生等部門。
例如:《河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是這樣規定的:
第四十二條對計劃外生育第一個子女的夫妻雙方,分別按下列規定一次性徵收計劃外生育費:
(一)雖夠法定婚齡但未登記結婚而生育的,按本人9個月收入的金額徵收;對未到生育年齡而又未婚生育的,每提前一年加收一年的罰款。如女方20歲才到結婚年齡,但是16歲就生孩子了,就是要多收4年的罰款。
(二)依法結婚後未領取《生育證》而生育的,按本人2個月收入的金額徵收。
除了罰款還會收取繳納社會撫養費,社會撫養費的繳費標准,一般按照所在地上年度城鎮或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倍數或比例來確定,具體請參考各地的計生條例或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
2、《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第四十一條不符合本法第十八條規定生育子女的公民,應當依法繳納社會撫養費。
未在規定的期限內足額繳納應當繳納的社會撫養費的,自欠繳之日起,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加收滯納金;仍不繳納的,由作出徵收決定的計劃生育行政部門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2)非婚生育處罰條例擴展閱讀:
中國《婚姻法》第25條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應負擔子女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非婚生子女雖是不正當男女關系所生的子女,但責任應由其父母承擔。子女是沒有任何過錯的,其法律地位與婚生子女完全相同,適用婚姻法的有關全部條款。而且,如果在非婚生子女出生前或後,其父母已經結婚,應認其為婚生子女。
C. 未婚生子,戶口怎麼上,要繳多少罰款
未婚生子小孩辦戶口要將小孩落在父母其中一方戶口下,流程是:
1、寫一份一份申報落戶的申請,申請中要寫明未婚生育的事情過程。
2、社會撫養費可到當地的計生部門交。
3、向計生部門繳納社會撫養費後,到戶籍地公安機關上戶即可。
繳納罰款的沒有具體的數額,是根據收入政策判斷的,根據《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社會撫養費的具體徵收、繳納方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規定。
根據省、市人民政府《關於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實施意見》規定:
政策外生育、非婚生育的無戶口人員,本人或者其監護人可以憑《出生醫學證明》和父母一方戶口薄、結婚證或者非婚生育說明,按照隨父隨母落戶自願的政策,在轄區公安派出所申請辦理常住戶口登記。申請隨父落戶的非婚生育無戶口人員,需一並提供具有資質的鑒定機構出具的親子鑒定證明。
(3)非婚生育處罰條例擴展閱讀:
關於非婚生子給小孩上戶口要准備的材料有:
1、嬰兒父、母的入戶書面申請,
2、補辦結婚證,非婚生不需提供結婚證,
3、嬰兒出生醫學證明或親子鑒定證明的原件和復印件(非婚生子女必須出具親子鑒定證明,由公安機關指定鑒定機構鑒定後出具)。
非婚生子相關的法律規定有:
根據《人口計生法》規定:
1、第十八條,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
少數民族也要實行計劃生育,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
夫妻雙方戶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之間關於再生育子女的規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於當事人的原則適用。
2、第四十一條:不符合本法第十八條規定生育子女的公民,應當依法繳納社會撫養費。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非婚生育如何給孩子上戶口?甘肅官方做解答
D. 非婚生育如何處罰
由於各省復的地方性法規就非制婚生育的處理規定有所不同,因此,具體對「非婚生育如何處理」,還得按當事人所在省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中規定的相關條款進行。
一般來說,「非婚生育」主要是指以下兩種情況;一是未滿法定婚齡生育;二是已滿法定婚齡未經結婚登記生育。但不管是哪一種,該生育行為均被現行計劃生育法律法規定性為「不符合法定條件生育」行為,都要接受行政處理,都要被徵收社會撫養費(習慣上被人稱為罰款)。所不同的是,在徵收社會撫養費的數額中,前者比後者徵收的更多。但這一切,僅僅是程序違法。
如果說,在雙方離婚並已生育子女的情況下非婚生育的,那就涉嫌超生,涉嫌實體違法。如果一旦被認定為超生(根據各省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中的規定以認定),徵收社會撫養費的數額遠高於以上的兩種「非婚生育」,且公職人員除繳納社會撫養費外,還得受黨紀和政紀的處理,直至開除黨籍、開除公職。
E. 未婚生子國家規定是怎麼處罰的
國家未對未婚生子有處罰的規定,因此是不能處罰的。
F. 處罰非婚生子的法律條例
根據我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規定,違法生育的要繳納社會撫養費。具體處罰參見各地的計劃生育條例規定。
1、《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十八條,國家穩定現行生育政策,鼓勵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個子女。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
第四十一條,不符合本法第十八條規定生育子女的公民,應當依法繳納社會撫養費。
未在規定的期限內足額繳納應當繳納的社會撫養費的,自欠繳之日起,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加收滯納金;仍不繳納的,由作出徵收決定的計劃生育行政部門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2、以山東省為例(僅供參考),《山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
第四十二條,對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生育子女的公民,由縣級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以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上一年度統計公報公布的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為基數,結合當事人的實際收入水平和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情節,按照男女雙方各自的子女數分別計征社會撫養費。
第四十四條對符合法定結婚條件但未辦理結婚登記而生育第一個子女的,應當自生育之日起六十日內補辦結婚登記;逾期未補辦的,按照第四十二條規定的基數的二分之一徵收社會撫養費。
對不符合法定結婚條件而生育第一個子女的,按照第四十二條規定的基數徵收社會撫養費,並不再批准其生育第二個子女。
G. 新婚姻法規定非婚生育應罰款多少
《婚姻法》沒有規定未婚生育要繳納社會撫養費。生育問題屬於人口與計劃生育的法回律答范疇。《人口計生法》也沒有規定未婚生育要繳納社會撫養費。但未婚生育屬於違法生育,屬於繳納社會撫養費范疇。
H. 新婚姻法有規定未婚生育要罰款嗎
首先這不是婚姻法的范疇,屬於計生,也就是衛生與計劃生育條列。
其次,非婚大致有4種,處罰不一樣。
僅僅沒有去辦結婚證,這個是需要馬上去辦,就算罰也只是略帶懲戒性的,我們這幾乎不罰。
不到結婚年紀。以後會結婚,這個屬於未婚生育,各省有差異,一般是按超生或者超生的一半處罰。超生德處罰是,當地人均年收入2倍的2倍(人)。
以後不結婚,或者男人(女人)不見了。跑了。不要了、這種和2差不多,但只罰一方(人),配合計生找另一方即可。
和配偶以外的人生育或者和有配偶的但不是自己的生育,也就是小三之類。這種處罰重,我們這當地人均年收入5倍(有配偶的一方)加當地人均年收入2倍(無配偶的一方)
以上只針對一胎還有,上面是理論計算值,具體執行可能有地方標准,另外,如果有實際收入且高於人均的,以實際收入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