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浙江消防條例

浙江消防條例

發布時間: 2020-12-25 00:22:39

① 浙江省消防條例第33條 消防遠程制度

《浙江省消防條例》第三十三條 自動消防系統應當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安裝,回並由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答的單位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測,檢測報告存檔期限不得少於三年。

消防控制室實行二十四小時雙人值班制度;與消防遠程監控系統聯網的,可以實行單人值班。值班操作人員應當持消防職業資格證上崗,掌握火警處置及啟動消防設施設備的程序和方法,確保及時發現並准確處理火災和故障報警。
第六條 鼓勵、支持運用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先進技術,推進智慧消防建設。

② 現行浙江省消防條例是根據幾幾年十一月30日浙江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

《浙江省消防來條例》,源於2010年5月28日浙江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獲得通過,這是為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加強應急救援工作,保護人身、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情況而制定的。2016年5月27日經浙江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修訂通過,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40號 公布,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

③ 浙江省消防條例中新增消防違法行為有幾條

《浙江省消防條例》新增的消防違法行為主要有:
(1)單位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制定不符合規定的;
(2)消防安全重點單位不履行消防安全職責的;
(3)具有一定規模的個體工商戶不履行消防安全職責的;
(4)物業服務企業不履行消防安全職責的;
(5)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不按規定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培訓或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的;
(6)出租人或承租人違反消防安全規定,出租、使用居住房屋的;
(7)建設單位擅自修改經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審核合格的建設工程消防設計的;
(8)建設單位擅自修改經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備案的建設工程消防設計的;
(9)擅自改變經公安機關消防機構驗收合格或者備案的建築物、場所的使用性質的;
(10)建築物的外牆裝修裝飾、建築屋面使用以及廣告牌的設置影響防火、逃生和滅火救援的;
(11)施工現場未落實消防安全措施的;
(12)自動消防系統未定期檢測、消防控制室未實行二十四小時值班制度的;
(13)未按規定保存自動消防系統檢測報告的;
(14)維修消防設施和器材不符合消防技術標准,或者使用不符合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準的配件、滅火劑的;
(15)不按要求保護火災現場、不如實提供火災

④ 浙江省消防條例的第六章

監督檢查
第四十七條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健全消防監督檢查工作制度,建立執法檔案,公開辦事制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依法進行消防監督檢查時,有權採取下列措施:
(一)查閱、復制有關單位的消防安全文件、記錄、證書;
(二)抽查測試消防設施、器材、消防安全標志,抽查有關人員消防知識、技能掌握情況;
(三)詢問有關消防安全情況;
(四)對發現的火災隱患,通知有關單位或者個人立即採取措施消除;
(五)對不及時消除隱患可能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危險部位或者場所,依法採取臨時查封措施。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如實記錄監督檢查的情況和處理結果;監督檢查記錄經檢查人員和被檢查單位有關人員簽名後歸檔。
第四十八條 經濟和信息化、教育、宗教、民政、交通運輸、商務、文化、衛生、廣播電影電視、旅遊、人民防空等部門應當根據本系統、本行業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消防安全檢查,及時督促整改火災隱患。
供水、電力、通信管理等部門應當督促供水、供電、電信企業保障公共消防設施的正常使用。
第四十九條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對消防監督檢查的結果,可以通過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告;對檢查發現的影響公共安全的火災隱患,應當定期公布。
第五十條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消防安全信息通報和執法協作機制。對執法中發現屬於其他部門管轄的違法行為,應當通報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及時查處。
第五十一條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公安派出所接到對消防安全違法行為和公共消防設施不能正常使用等情形的投訴、舉報,應當及時登記、受理,並按照下列時限進行實地核查:
(一)對投訴、舉報佔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其他妨礙安全疏散行為,以及毀壞、擅自拆除或者停用消防設施的,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進行核查;
(二)對第一項以外的投訴、舉報,應當在三個工作日內進行核查。
核查後,應當依法處理,並將處理情況及時告知投訴、舉報人。對不屬於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公安派出所職責的,應當告知投訴、舉報人向有權處理的部門投訴、舉報。
第五十二條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當按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進行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和消防安全檢查,並做到公正、嚴格、文明、便民、高效。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進行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消防安全檢查以及調查、處理火災事故時,不得收取費用,不得謀取私利,不得為用戶、建設單位指定或者變相指定消防產品的品牌、銷售單位、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消防設施施工單位。
第五十三條 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聘用的消防文職人員,經培訓考試合格後可以協助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工作人員從事消防監督檢查、火災事故調查等執法工作。

⑤ 浙江省消防條例的第五章

滅火救援
第四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開展城市重大危險源火災風險和災害評估,根據本地區火災特點制定應急預案,建立應急反應和處置機制,為火災撲救和應急救援工作提供人員、裝備保障。
第四十一條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按照消防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要求和消防規劃,組織建立專職消防隊。
專職消防隊應當經當地公安機關消防機構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執勤。專職消防隊的組建、驗收標准由省公安機關根據國家和省人民政府有關規定製定。
專職消防隊不得擅自撤銷。因組建單位被撤銷或者分立、合並以及其他法定情形,確需撤銷或者重新改造、組建的,應當報當地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備案。
專職消防隊的管理、使用和保障,應當符合國家和省有關規定。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以及村(居)民委員會根據需要,建立志願消防隊等多種形式的消防組織,開展群眾性自防自救工作。志願消防隊等消防組織建立後,應當報當地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備案。
第四十二條 公安消防隊、專職消防隊應當按照國家標准配備火災撲救和應急救援裝備,增強滅火救援能力。
公安消防隊、專職消防隊應當經常開展滅火救援演練,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予以配合。
志願消防隊應當定期組織開展消防技能訓練,提高火災撲救和防火檢查能力。
第四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滅火救援工作的需要,組織建立消防調度指揮中心和設置消防應急救援通信專網。
公安、環境保護、交通運輸、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氣象等部門和供水、供電、供氣、通信、醫療救護等單位,應當按照職責做好滅火救援有關工作。
第四十四條 任何人發現火災都應當立即報警。任何單位、個人都應當無償為報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攔報警。嚴禁謊報火警。
任何單位發生火災,必須立即組織力量撲救。鄰近單位應當給予支援。
第四十五條 公安消防隊、專職消防隊實行二十四小時值勤;接到火警後,必須立即趕赴火災現場,救助遇險人員,排除險情,撲滅火災。
滅火救援時應當優先保障遇險人員的生命安全。
第四十六條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負責調查火災原因,統計火災損失。
火災撲滅後,發生火災的單位和有關人員應當按照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的要求保護現場,接受事故調查,如實提供與火災有關的情況。未經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進入火災現場,不得擅自清理、移動火災現場物品。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調查火災事故,應當堅持依法、及時、客觀、公正的原則。發現不屬於本機構管轄的,應當移送和協助有關部門調查處理,並告知當事人。

⑥ 《浙江省消防條例》是以(C)公布的。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⑦ 根據《浙江省消防條例》規定出租的居住房屋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責令限期改正,不改正者將受多少元罰款

第五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出租的居住房屋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責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出租人是單位的,對單位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出租人是個人的,對個人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十七條規定,承租人改變房屋使用功能和結構,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7)浙江消防條例擴展閱讀:

《浙江省消防條例》,於2010年5月28日浙江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獲得通過,這是為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加強應急救援工作,保護人身、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情況而制定的。2016年5月27日經浙江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修訂通過,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40號公布,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

總則

第一條 為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加強應急救援工作,保護人身、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1](以下簡稱消防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和相關應急救援工作,適用本條例。

《浙江省森林消防條例》對森林消防工作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 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建立健全社會化的消防工作網路。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並將消防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保障消防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實施監督管理,並由本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負責實施。

第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維護消防安全、保護消防設施、預防火災、報告火警的義務;發現消防安全違法行為和消防設施不能正常使用等情形的,有投訴、舉報的權利。

任何單位和成年人都有參加有組織的滅火工作的義務。

第六條 公民應當遵守消防法律、法規,學習防火、滅火常識以及逃生技能,安全用火、用電、用氣,增強自防自救互救能力。

第七條 鼓勵、支持社會力量開展消防公益活動和消防宣傳、火災預防等志願服務活動。鼓勵單位和個人捐資消防設施和消防裝備建設。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地實際設立消防公益性專項資金,用於撫恤、救助因參加消防訓練和防火、滅火救援等傷亡的人員。

⑧ 浙江省消防條例自()施行

《浙江省消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於2010年5月28日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⑨ 《浙江省消防條例》自幾日起施行

2010年9月1日

⑩ 浙江省消防條例的條例解讀

浙江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浙江省消防條例》,此條例將於2010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制定的《浙江省消防條例》分為總則、消防職責、火災預防、宣傳教育、滅火救援、監督檢查、法律責任和附則,共8章65條。與原《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辦法》相比,該條例明確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政府有關部門的消防工作職責;對單位消防安全職責作了細化;明確物業服務企業職責以及有關處置隱患程序;對加強農村消防基礎建設方面提出了要求;對火災公眾責任保險提出了具體舉措;細化了消防宣傳教育的規定;消防安全的信息通報和執法協作機制更加完善;出租房的消防安全監管難題得到破解;消防文職人員協助執法的法律地位得到確立;電氣火災防範的措施納入法律。《浙江省消防條例》的頒布實施,預示著我省對《消防法》的宣貫走在全國前列,為廣大群眾學好、用好《消防法》奠定了基礎;它的頒布實施,對完善地方消防法律體系,構築社會消防安全「防火牆」工程,著力提升社會火災防控水平具有里程碑意義。
《浙江省消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於2010年5月28日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條例》共八章六十五條,根據國家《消防法》,結合我省消防工作實際制定,相關規定有不少創新和完善,具有 「十大亮點」。
亮點一:政府消防工作責任更加明晰。《條例》充分反映了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實行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明確規定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防火安全委員會或者消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研究、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將公共消防設施建設和消防業務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保障資金投入;對下一級人民政府完成年度消防工作責任目標情況進行考核等。對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履行消防安全職責的情況進行了監督檢查,等等。同時,明確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同級人民政府規定的消防工作責任履行職責,從而使部門的消防工作職責上升為法定職責。
亮點二:社會單位消防主體責任更加具體。根據《消防法》確立的「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消防工作原則,《條例》對單位消防安全職責作了一系列補充和細化,根據不同單位的不同特點,強化了消防安全責任制的落實。《條例》強調單位的主要責任人是本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應當對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全面負責,落實消防安全工作所需經費和人員,組織實施各項消防安全制度;明確了單位制定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應當具有的內容,規定學校、養老院、福利院、醫院等單位的預案應當包括優先保護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病人的相應措施;規定一定規模的個體工商戶應當履行單位消防安全職責。首次在地方立法中規定公眾聚集場所應當確定消防安全疏散引導員,並鼓勵、引導機關、團體、企業、企業等單位實行消防安全標准化管理。
亮點三:物業服務企業消防安全管理義務更加明確。針對當前物業服務企業履行消防安全職責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問題,《條例》明確物業服務企業應開展防火巡查和定期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不能及時消除的,應當報告業主委員會或者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公安派出所。針對當前小區存在較為普遍的佔用消防車通道等情況,《條例》明確,物業服務企業對佔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和消防登高場地的行為,應當予以勸阻、制止;對不聽勸阻、制止的,及時向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或者公安派出所報告。同時,對不履行上述職責的物業服務企業及其責任人員,還設置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亮點四:農村消防工作舉措更加細化。根據統籌城鄉發展,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條例》規定:縣(市、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加強對農村消防工作的領導,採取措施加強消防水源、消防車通道等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提高農村防火滅火能力。農村設有生產生活供水管網的,應當設置室外公共消火栓;利用河流、池塘等天然水源作為消防水源的,應當設置取水設施;取水困難的,應當修建消防水池等儲水設備,配置消防水泵等。
亮點五:火災公眾責任保險推行措施更加有力。引入保險的市場杠桿,對解決人員傷亡火災發生後「無人買單」或者由「納稅人買單」等尷尬問題具有現實作用,是合理化解由火災引起社會矛盾的有效途徑。《條例》細化了《消防法》「鼓勵、引導」投保火災公眾責任保險的規定:明確「鼓勵、引導」的主體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明確公眾聚集場所和生產、儲存、運輸、銷售易燃易爆危險企業的消防安全狀況,可以作為火災公眾責任保險費率確定的依據。這些規定,有利於企業進一步增強消防主體責任,自覺做好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
亮點六:消防宣傳教育內容更加豐富。消防工作,宣傳系於一半。《條例》吸收借鑒了一些發達國家有關消防宣傳教育立法的經驗,專門設立一章,細化消防宣傳教育的規定。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並組織實施年度消防宣傳教育計劃,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和素質;明確了公安機關及其消防機構、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住房和城鄉建設、文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旅遊等部門相應的消防宣傳教育職責;同時規定,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學校等教育機構應當定期對師生開展消防安全、用火用電知識和火場自救互救、逃生常識的教育,每學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應急疏散演練。還首次規定每年11月為全省消防安全宣傳月,在此期間集中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活動。
亮點七:消防安全的信息通報和執法協作機制更加完善。消防工作的社會化屬性,決定了消防執法涉及多個部門,必須齊抓共管。加強部門協作對於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消防工作起到重要作用。《條例》明確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消防安全信息通報和執法協作機制。對執法中發現屬於有關部門管轄的違法行為,應當通報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及時查處。在法律責任一章中,專門規定了公安機關消防機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等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消防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要追究其法律責任。
亮點八:出租房的消防安全監管難題得到破解。我省出租房屋火災隱患突出、亡人火災多發、出租房屋管理不規范,針對這種情況,我省立法機關集思廣益,對出租房的消防安全管理難題提出了積極的破解之策,規定用於出租的居住房屋應當符合消防安全,消防安全的具體要求由省公安機關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明確了出租人和承租人的消防義務。規定出租人發現承租人有消防安全違法行為的,應當及時制止;承租人改變房屋使用功能和結構的,應當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發現火災隱患及時消除或者通知出租人消除。對違反這些規定的行為,設置了處罰條款。
亮點九:消防文職人員協助執法的法律地位得到確立。近年來,我省消防工作任務繁重與各級消防機構警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2006年開始,經統一部署,我省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合同制消防文職人員。這支隊伍在消防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條例》首次確定了消防文職人員的協助執法法律地位,規定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聘用的文職人員經培訓考試合格後可以協助從事消防監督檢查、火災事故調查等執法工作。消防文職隊伍的健全,將進一步延伸消防監督執法觸角,有利於彌補消防監督警力不足,從而保障消防工作的科學、健康發展。
亮點十:電氣火災防範的措施納入法律。針對我省電氣原因引起的火災頻發,以及電氣防火責任不明確的問題,《條例》第三十條規定:供電企業應當定期對供電設施、電氣線路進行檢測,及時更換、改造老化供電設施和電氣線路,配合公安機關消防機構開展電氣消防安全檢查,督促電氣火災隱患的整改;對超負荷用電、違規拉線接電等可能引發火災事故的行為,供電企業應當及時予以制止,電力管理部門可以依法中止供電。
《浙江省消防條例》的制定,適應了新《消防法》和浙江省消防工作發展的實際需要,深入貫徹了構築社會消防安全「防火牆」工作部署精神,推動社會消防安全管理創新,前移火災預防關口,著力提升社會火災防控水平。《條例》的施行,對於完善地方消防法律體系,解決消防工作突出問題,維護社會消防安全,促進社會經濟穩步發展,解決群眾民生問題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熱點內容
摩托車協議過戶具備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4-23 09:49:46 瀏覽:912
工作證明會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4-23 09:45:25 瀏覽:914
2019經濟法考試答案卷2 發布:2025-04-23 09:37:54 瀏覽:688
陳浩然復旦法學院 發布:2025-04-23 09:34:06 瀏覽:687
有法律咨詢嗎 發布:2025-04-23 09:23:46 瀏覽:860
法具有社會普遍性 發布:2025-04-23 09:13:30 瀏覽:84
美國法官判案視頻 發布:2025-04-23 09:13:28 瀏覽:446
立法信息員 發布:2025-04-23 09:13:19 瀏覽:759
2013財經法規與會計 發布:2025-04-23 08:54:42 瀏覽:112
醫事法學的大學 發布:2025-04-23 08:50:27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