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水資源管理條例
Ⅰ 2021年1月起實施的新規
一、民法典時代到來
2021年1月1日起,我國依法保護民事權利即將進入全新的「民法典時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包括7編,即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對社會關注的「性騷擾」「個人信息保護」「弱勢群體住房保障」「高空拋物如何追責」等問題逐一予以回應。
民法典實施後,我國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
二、法律保障「數字化檔案」安全
新修訂的檔案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兩大亮點值得關注。
一是強調推動檔案開放與利用。首次從法律上明確了單位和個人利用檔案的權利,將檔案封閉期由「三十年」縮至「二十五年」。
二是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增設「檔案信息化建設」「監督檢查」兩章,保障電子檔案、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成果等檔案數字資源的安全保存和有效利用。
三、守護國旗國徽尊嚴
新修訂的國旗法、國徽法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兩部法律中明確規定,在公共場合故意以焚燒、毀損、塗劃、玷污、踐踏等方式侮辱國旗、國徽,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國旗及其圖案不得用作商標、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和商業廣告,不得用於私人喪事活動等不適宜的情形。公民和組織在網路中使用國旗圖案,應當遵守相關網路管理規定,不得損害國旗尊嚴。
公民在莊重的場合可以佩戴國徽徽章,表達愛國情感。
四、宣傳化妝品功效要有真憑實據
2020年6月29日《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式發布,即將在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
該條例規定,化妝品的功效宣稱應當有充分的科學依據。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應當在國務院規定網站公布功效宣稱所依據的文獻資料、研究數據或者產品功效評價資料的摘要,並接受社會監督。嚴禁化妝品標簽標註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醫療作用的內容、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等。
(1)浙江省水資源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1、883項商品調低進口關稅
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對883項商品實施低於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
其中,為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對第二批抗癌葯原料、特殊患兒所需食品等實行零關稅,降低人工心臟瓣膜、助聽器等醫療器材以及乳清蛋白粉、乳鐵蛋白等嬰兒奶粉原料的進口關稅。
2、個稅扣繳新變化
自2021年1月1日起,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新方法施行,將優化兩類納稅人的預扣預繳方法。
一是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各月均在同一單位扣繳申報了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
二是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目前包括取得傭金收入的保險營銷員和證券經紀人、因實習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的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學生。
自2021年1月1日起,對於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在其累計收入達到6萬元之前的月份,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後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七、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
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消費、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固態、半固態廢棄物質。長期以來,我國都是全球最大的垃圾進口國,固體廢物進口使企業以較低的成本獲得一定的再生資源,但對生物安全的威脅、對環境的危害更加不容忽視。
對此,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聯合發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青年網-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這些新規 與你息息相關
Ⅱ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浙江省水資源管理條例》等十九件地方性法規的決定
一、對《浙江省水資源管理條例》作出修改
1.刪去第二十八條。
2.將第三十一條改為第三十條,第二款中的「納入財政專戶」修改為「繳入國庫」。二、對《浙江省防震減災條例》作出修改
1.第十六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建設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和審定依照國務院《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條例》執行。」
2.刪去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
十條。三、對《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辦法》作出修改
1.將第七條第三款中的「發展和改革、建設、交通運輸、機關事務管理、財政、統計、質量技術監督、環境保護、農業、海洋與漁業、科技等部門」修改為「其他有關部門」。
2.將第九條中的「建設、交通運輸、機關事務管理、農村能源管理等有關部門」修改為「其他有關部門」。
3.將第十四條修改為:「實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政府投資項目應當在報送可行性研究報告前通過節能審查;企業投資項目應當在開工建設前通過節能審查。但是,國家規定不單獨進行節能審查的項目除外。」
4.將第十五條修改為:「依法應當進行節能審查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向節能審查主管部門提交節能報告。節能審查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節能報告十五個工作日內,提出節能審查意見。
「節能報告可以由建設單位委託有關機構編制;建設單位具備條件的,也可以自行編制。節能報告的編制單位對節能報告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負責。節能審查主管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建設單位委託特定機構提供服務,不得向建設單位收取節能審查費用。
「節能報告的具體內容和格式,由省節能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規定。」
5.刪去第十八條、第十九條。
6.將第二十條改為第十八條,修改為:「民用建築以外的需要進行節能審查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成後,建設單位應當組織節能驗收。未經節能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產、使用。
「節能審查主管部門應當對項目的節能驗收情況和節能審查意見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7.增加一條,作為第十九條:「民用建築的節能審查和驗收按照《浙江省綠色建築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
8.刪去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
9.將第五十一條改為第四十八條,修改為:「建設單位、有關機構不負責任或者弄虛作假,致使節能報告嚴重失實的,由縣級以上節能、建設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並將其違法信息依法記入信用檔案;有關機構及其負有責任的工作人員三年內所編制或者參與編制的節能報告不能作為節能審查的依據。」
10.將第五十三條改為第五十條,第二項修改為:「對未依法進行節能審查或者未通過節能審查的政府投資項目予以批准建設的」。四、對《浙江省綠色建築條例》作出修改
1.將第十二條第二款修改為:「節能評估報告書、報告表(以下統稱節能評估文件)可以由建設單位委託民用建築節能評估機構編制;建設單位具備條件的,也可以自行編制。節能登記表由建設單位自行填寫。」
2.將第十六條第二款修改為:「依照本條例規定需要編制節能評估文件的民用建築項目,原編制節能評估文件的民用建築節能評估機構還應當對民用建築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性能和用能系統效率等指標是否落實節能報告要求進行測評;節能評估文件由建設單位自行編制的,建設單位可以自行測評。測評報告應當真實、完整。
「未經建築能效測評或者測評結果不合格的,不得通過竣工驗收。竣工驗收報告應當包括建築能效測評的內容和結果。」
3.將第二十四條中的「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修改為「節能主管部門」。
4.將第四十六條中的「民用建築節能評估機構」修改為「民用建築節能評估機構或者建設單位」。五、對《浙江省航道管理條例》作出修改
1.刪去第十條。
2.將第二十七條改為第二十六條,增加兩款,作為第四款、第五款:「臨航道修建引水、排水設施的,取排水口不得延伸至主航道內。
「內河引水、排水不得導致主航道橫向流速大於每秒零點三米或者迴流流速大於每秒零點四米。」
3.將第二十八條改為第二十七條,修改為:「依法應當進行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的涉航建設項目,未進行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或者經審核部門審核認為建設項目不符合航道法規定的,建設單位不得建設;屬於政府投資項目的,負責建設項目審批的部門不予批准。
「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應當遵守國家有關技術規范。除修建下列建築物外,建設項目的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可以簡化:
「(一)攔航道建築物;
「(二)在通行海輪的航道內跨(穿)航道建築物;
「(三)在內河航道內穿航道建築物和設有墩台的跨航道建築物;
「(四)取排水口確需延伸至主航道內或者在內河引水、排水導致主航道橫向流速大於每秒零點三米、迴流流速大於每秒零點四米的臨航道引水、排水設施;
「(五)沿海裝卸危險貨物的碼頭或者五千噸級以上的碼頭、船塢、船台、滑道等臨航道建築物。
「建設項目的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除依法應當由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審核外,建設項目涉及規劃等級為一級至四級的內河航道和沿海五百噸級以上航道的,由省航道管理機構審核;涉及其他航道的,由設區的市航道管理機構審核。」
4.刪去第二十九條。
5.將第四十二條改為第四十條,第一款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在航道內種植植物、設置水生物養殖設施、張網捕撈或者向航道內傾倒建築垃圾、砂石、泥土(漿)等廢棄物的,由航道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清除,對單位處五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二千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清除的,由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或者其依法委託的第三人代為清除,所需費用由責任者承擔;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將第二款中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修改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扣押或者沒收采砂船舶,並處五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6.將第四十三條改為第四十一條,修改為:「建設單位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未經航道管理機構同意修建臨時跨航道建築物,或者未按照批準的技術要求修建臨時跨航道建築物的,由航道管理機構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尚可採取改正措施的,責令限期改正;無法採取改正措施或者逾期不改正的,責令限期拆除。
「建設單位逾期拒不拆除的,由航道管理機構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除。」
7.將第四十四條改為第四十二條,修改為:「建設單位違反本條例第三十條第二款規定,未經航道管理機構同意,修建涉航建築物斷航施工的,由航道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由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或者其依法委託的第三人代為改正,所需費用由責任者承擔。」
Ⅲ 紹興市水資源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保護和管理水資源,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水資源水環境承載力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浙江省水資源管理條例》《浙江省曹娥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浙江省鑒湖水域保護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水資源保護及其監督管理活動。第三條水資源保護應當遵循科學規劃、保護優先、系統治理、注重效益、統籌協調的原則,實行水量、水質和水域綜合保護。第四條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將水資源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組織制定和實施水資源保護相關規劃。
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將水資源保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建立穩定的保護經費增長機制,並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報告水資源保護以及經費執行情況,接受其監督。
開發區(工業園區)管理機構應當按照職責,做好其管理區域內的水資源保護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上級人民政府及其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做好水資源保護的相關管理工作。第五條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的許可權,負責轄區內水資源的統一監督管理工作。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對水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發展和改革、經濟和信息化、財政、國土、住房和城鄉建設、規劃、農業、林業、衛生計生、綜合行政執法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和本條例的規定,共同做好水資源保護相關的監督管理工作。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的義務,有權對破壞和污染水資源的行為進行勸阻、制止、檢舉和控告。
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新聞媒體應當加強水資源保護的宣傳教育,普及水資源保護法律法規知識,提高公眾參與水資源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學校開展水情教育,將水資源保護、節約用水、水文化等方面的知識納入學校教育內容,培養學生自覺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對在水資源保護方面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可以給予表彰。第二章總量控制和節約用水第七條本市實行規劃水資源論證制度。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工業園區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等,應當開展水資源論證,落實流域、區域水資源保護規劃的要求。第八條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年度用水實行總量控制。
用水總量達到或者超過總量控制指標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暫停審批新增取水;用水總量達到總量控制指標百分之九十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限制審批新增取水。第九條申請取水或者新增取水的項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水行政主管部門不予批准其申請:
(一)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或者列入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淘汰類的;
(二)不符合行業用水定額標準的;
(三)城鄉公共供水管網能夠滿足用水需要,但通過自備取水設施取用地下水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予批準的其他情形。
發展和改革、經濟和信息化等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產業政策、投資項目指導目錄時,應當綜合考慮水資源條件和水污染防治要求,將耗水量大(不符合行業用水定額標准)或者嚴重污染水環境的項目列入負面清單。第十條取得取水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登記的取水用途、取水量、取水地點、取水方式、計量方式進行取水,並落實節水、退水和污水處理措施。
取水單位和個人應當在取水許可證有效期限屆滿45日前依法提出延續申請,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原批準的取水量、實際取水量、節水水平和退水水質狀況以及取水戶所在行業的平均用水水平、當地水資源供需狀況等進行全面評估,在取水許可證屆滿前決定是否批准延續。批准延續的,應當重新核定取水許可量,並核發新的取水許可證;不批准延續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水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委託有資質的水資源論證機構進行評估。
取得取水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法向水行政主管部門繳納水資源費。水資源費按季徵收,年取水量5萬立方米及以下的,可以按半年徵收。國家和省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Ⅳ 浙江省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水資源管理和保護,促進水資源的節約與合理開發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利用取水工程或者設施直接從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資源的,適用本辦法。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取水許可制度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和價格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水資源費的徵收、管理和監督。第四條實施取水許可應當優先取用地表水,嚴格控製取用地下水,實行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相結合。行政區域內批准取水的總水量,不得超過上一級水行政主管部門下達的可供本行政區域取用的水量。第五條除下列情形外,取用水資源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申請辦理取水許可證,並繳納水資源費:
(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水庫中的水的;
(二)家庭生活和畜禽飲用等日取地表水10 立方米或者地下水5 立方米以下的;
(三)為保障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產安全必須臨時應急取(排)水的;
(四)為消除對公共安全或者公共利益的危害臨時應急取水的;
(五)為農業抗旱和維護生態與環境必須臨時應急取水的;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第六條取水許可由取水口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跨行政區域取水的,由共同的上一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第七條取水單位或者個人申請取水的,應當按照《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條例》規定提交申請材料。建設項目需要取水的,取水單位或者個人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開展水資源論證,並提交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建設項目需要取用地表水50 萬立方米以下,或者建設項目所在的工業園區等區域已經水資源論證的,可以填報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表。第八條對可能涉及第三方利益的取水許可申請,審批機關應當在收到取水許可申請之日起7 日內向社會公告,公告期限不得少於10 日。公告的地點和方式應當便於利害關系人知曉。第九條審批機關以行業用水定額作為主要依據核定取水量,並綜合考慮取水可能對水資源的節約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行業用水定額由省級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制定,經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和省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後,由省人民政府公布。
行業用水定額應當根據水資源承載能力、節約降耗要求、用水需求變化和技術進步等情況及時修訂。第十條審批機關自受理取水申請之日起15 日內決定批准或者不予批准。審批機關作出不予批准決定的,書面告知不予批準的理由和依據;作出批准決定的,同時簽發取水申請批准文件。第十一條取水工程或者設施建成並試運行滿30 日的,取水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向審批機關報送取水工程或者設施的試運行情況。審批機關自收到報送材料之日起10 日內,對取水工程或者設施進行現場核驗。取水工程或者設施的建設符合取水申請批准文件要求的,審批機關應當在5 日內核發取水許可證。直接利用已有的取水工程或者設施取水的,審批機關應當自取水申請批准文件發放之日起5 日內,核發取水許可證。第十二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經本級人民政府同意,可以限制或者暫停該區域新增取水許可審批,並將相關情況向社會公告:
(一)水資源開發利用接近或者超過水資源承載能力的;
(二)取水總量已達到或者超過總量控制指標的;
(三)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達標考核不合格的;
(四)現狀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區限制排污總量的;
(五)水功能區達標考核不合格的。第十三條取水許可證的延續、變更和注銷按照《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第十四條取水單位或者個人按照實際取水量依法繳納水資源費。水力發電用水和火力發電貫流式冷卻用水可以按照發電量計征水資源費,發電量按照發電企業的上網電量確定。第十五條取水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按照國家技術標准在取水口安裝取水計量設施,並保證取水計量設施正常運行。年取水許可量10 萬立方米以下的,可以安裝電表、計時器等計量設施。
Ⅳ 浙江省水文管理條例(2020修正)
第一條為了加強水文管理,發展水文事業,服務防災減災、水資源管理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水文活動及其管理。
本條例所稱水文活動,是指水文站網規劃與建設,水文監測與預報,水資源調查評價,水文監測資料匯交、保管與使用,水文設施與水文監測環境的保護等活動。第三條水文事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公益事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水文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加強水文基礎設施和專業隊伍建設,保證水文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和保障欠發達地區水文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水文工作,其直屬的水文機構按照規定職責承擔水文具體工作。
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及其直屬的水文機構應當加強對設區的市、縣(市、區)水文機構的工作指導和監督,統籌協調全省水文工作,保障水文監測活動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准確性。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水文管理的相關工作。第五條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編制省水文事業發展規劃,在徵求省有關部門意見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實施,並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設區的市、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省水文事業發展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的水文事業發展規劃,在徵求上一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意見後,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實施。第六條省水文機構應當根據省水文事業發展規劃,組織編制水文站網建設規劃,在徵求省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交通運輸、氣象、電力等部門意見後,報省發展改革、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後組織實施。修改水文站網建設規劃,應當報原批准機關批准。
水文站網建設規劃主要包括規劃目標、站網功能、水文測站布局、監測項目、測驗方式、水文監測設施和監測網路建設等內容。省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交通運輸、氣象、電力等部門在規劃建設水文測站和水文監測設施時,應當徵求省水文機構意見,與水文站網建設規劃相銜接。第七條洪水災害頻發河流、防洪重要城鎮、大中型水庫和水電站、大型水閘、重要引(退)水口應當按照水文站網建設規劃要求設置水文測站。
承擔防汛防颱抗旱任務的小型水庫和水電站應當設置水文監測設施。第八條水文測站分為國家基本水文測站和專用水文測站。
設立專用水文測站不得與國家基本水文測站重復。在國家基本水文測站覆蓋的區域,確需設立專用水文測站的,應當經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因交通、環境保護等需要設立專用水文測站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有關主管部門在批准前,應當徵求省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
撤銷專用水文測站應當報原批准機關批准。第九條水文站網建設按照國家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設程序組織實施。
國家基本水文測站和為防汛防颱抗旱、水資源管理、水生態保護提供公共服務的專用水文測站、水文監測設施,其建設及運行管理經費由財政承擔。
專門為水利、水電等基礎工程設施提供服務的水文測站、水文監測設施的建設及運行管理經費,分別列入工程建設概算和運行管理經費。第十條縣級以上水文機構應當加強水文監測活動的行業管理,加強水文監測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提高水文監測工作質量。
縣級以上水文機構可以委託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承擔雨量、水位等水文監測項目。受委託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按照委託事項和要求從事項目監測。
從事水文監測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國家和省水文技術標准、規范和規程,保證監測數據客觀真實,不得擅自中止和減少監測項目,不得漏報、遲報、瞞報、謊報水文監測信息,不得偽造水文監測資料。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水行政主管部門、水文機構及有關部門建立防汛監測預警體系,加強重要河段區域性洪水和中小流域突發性山洪的監測和預警,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水文測站、承擔防汛防颱抗旱任務的水工程管理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省規定,及時、准確地向水文機構和水行政主管部門提供水文監測信息及調度運行信息。
Ⅵ 浙江省水文管理條例(2016修正)
第一條為了加強水文管理,發展水文事業,服務防災減災、水資源管理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水文活動及其管理。
本條例所稱水文活動,是指水文站網規劃與建設,水文監測與預報,水資源調查評價,水文監測資料匯交、保管與使用,水文設施與水文監測環境的保護等活動。第三條水文事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公益事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水文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加強水文基礎設施和專業隊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和保障欠發達地區水文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水文工作,其直屬的水文機構具體負責組織實施管理工作。
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及其直屬的水文機構應當加強對設區的市、縣(市、區)水文機構的工作指導和監督,統籌協調全省水文工作,保障水文監測活動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准確性。
發展和改革、財政、國土資源、環境保護、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海洋與漁業、氣象、電力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相關工作。第五條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編制省水文事業發展規劃,在徵求省有關部門意見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實施,並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設區的市、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省水文事業發展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的水文事業發展規劃,在徵求上一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意見後,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實施。第六條省水文機構應當根據省水文事業發展規劃,組織編制水文站網建設規劃,在徵求省國土資源、環境保護、交通運輸、海洋與漁業、氣象、電力等部門意見後,報省發展和改革、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實施。修改水文站網建設規劃,應當報原批准機關批准。
水文站網建設規劃主要包括規劃目標、站網功能、水文測站布局、監測項目、測驗方式、水文監測設施和監測網路建設等內容。
省國土資源、環境保護、交通運輸、海洋與漁業、氣象、電力等部門在規劃建設水文測站和水文監測設施時,應當徵求省水文機構意見,與水文站網建設規劃相銜接。第七條洪水災害頻發河流、防洪重要城鎮、大中型水庫和水電站、大型水閘、重要引(退)水口應當按照水文站網建設規劃要求設置水文測站。
承擔防汛防颱抗旱任務的小型水庫和水電站應當設置水文監測設施。第八條水文測站分為國家基本水文測站和專用水文測站。
設立專用水文測站不得與國家基本水文測站重復。在國家基本水文測站覆蓋的區域,確需設立專用水文測站的,應當經省水文機構批准。
因交通、環境保護等需要設立專用水文測站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有關主管部門在批准前,應當徵求省水文機構的意見。撤銷專用水文測站應當報原批准機關批准。第九條水文站網建設按照國家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設程序組織實施。
國家基本水文測站和為防汛防颱抗旱、水資源管理、水生態保護提供公共服務的專用水文測站、水文監測設施,其建設及運行管理經費由財政承擔。
專門為水利、水電等基礎工程設施提供服務的水文測站、水文監測設施的建設及運行管理經費,分別列入工程建設概算和運行管理經費。第十條縣級以上水文機構應當加強水文監測活動的行業管理,加強水文監測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提高水文監測工作質量。
縣級以上水文機構可以委託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承擔雨量、水位等水文監測項目。受委託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按照委託事項和要求從事項目監測。
從事水文監測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國家和省水文技術標准、規范和規程,保證監測數據客觀真實,不得擅自中止和減少監測項目,不得漏報、遲報、瞞報、謊報水文監測信息,不得偽造水文監測資料。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水行政主管部門、水文機構及有關部門建立防汛監測預警體系,加強重要河段區域性洪水和中小流域突發性山洪的監測和預警,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水文測站、承擔防汛防颱抗旱任務的水工程管理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省規定,及時、准確地向水文機構和防汛防颱抗旱指揮機構提供水文監測信息及調度運行信息。
Ⅶ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浙江省水文管理條例》等五件地方性法規的決定
一、對《浙江省水文管理條例》作出修改
(一)將第四條第一款修改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水文工作,其直屬的水文機構按照規定職責承擔水文具體工作。」
(二)將第四條第三款修改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水文管理的相關工作。」
(三)將第六條、第十七條中的「國土資源、環境保護、交通運輸、海洋與漁業、氣象、電力等部門」修改為「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交通運輸、氣象、電力等部門」。
(四)將第八條中的「省水文機構」修改為「省水行政主管部門」。
(五)將第十一條第二款、第十六條、第二十七條中的「防汛防颱抗旱指揮機構」修改為「水行政主管部門」。
(六)將第十二條中的「水文機構應當組織對水功能區、飲用水源地和地下水等水體的水量、水質進行監測」修改為「水文機構應當對水位、流量、水質等水文水資源要素進行監測」。
(七)刪去第十三條第二款中的「或者發生突發性水體污染事件」;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修改為「生態環境主管部門」。
(八)刪去第二十條第二項;將第一項、第三項修改為第二款、第三款。二、對《浙江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條例》作出修改
(一)將第二條第二款修改為:「本條例所稱的水利工程,是指開發、利用、控制、調配、保護水資源和防洪、防風暴潮的各類工程。」
(二)將第四條第二款修改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水利工程監督管理的相關工作。」
(三)將第十二條第三款中的「安全生產監管部門」修改為「應急管理部門」。
(四)將第二十五條中的「相應的水行政主管部門」修改為「負責監督管理的水行政主管部門」。
(五)第二十七條第二款增加一項,作為第八項:「大型泵站的管理范圍為泵站上、下遊河道各二百米至五百米,泵站左右側邊墩翼牆外各五十米至二百米的地帶;中型泵站的管理范圍為泵站上、下遊河道各一百米至二百五十米,泵站左右側邊墩翼牆外各二十五米至一百米的地帶;保護范圍為管理范圍以外二十米內的地帶。」
(六)在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三十四條第一項中的「大型水閘」後增加「大型泵站」。
(七)將第四十一條中的「由縣級以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監理單位限期改正」修改為「由縣級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監理單位限期改正」。
(八)將第四十九條中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修改為「生態環境主管部門」。
(九)將第五十三條修改為:「海塘的管理和保護,《浙江省海塘建設管理條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三、對《浙江省錢塘江管理條例》作出修改
(一)將第六條第三款修改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錢塘江河道管理的相關工作。」
(二)刪去第十一條第二款。
(三)將第十五條第一款中的「繳納佔用水域補償費」修改為「採取功能補救措施或者建設等效替代水域工程」。
(四)將第十六條第二款中的「國土資源」修改為「自然資源」,「環境保護」修改為「生態環境」。
(五)將第二十一條中的「省海洋與漁業主管部門」修改為「省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四、對《浙江省水土保持條例》作出修改
(一)將第五條第二款修改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的相關工作。」
(二)將第十四條第二款中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修改為「自然資源主管部門」。
(三)將第十八條第二款中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修改為「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環境保護、城鄉規劃、農業、林業、水行政等有關部門」修改為「生態環境、農業農村、林業、水行政等有關部門」。
(四)將第二十四條第一款中的「新建產業集聚區、開發區、工業園區等園區,園區管理機構應當依據控制性詳細規劃統一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修改為「各類開發區、園區以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區域,其管理機構應當依據詳細規劃統一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
(五)將第二十七條第二款修改為:「各類開發區、園區以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區域,其管理機構應當對生產建設活動造成的水土流失進行監測。」
(六)將第二十九條第二款中的「國土資源、農業等有關部門」修改為「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等有關部門」。
Ⅷ 浙江省水資源管理條例什麼時候起施行的
2009年11月27日浙江抄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36號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