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條例

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8-08 03:07:04

㈠ 天津市水污染防治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 為防治水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河流、湖泊、水庫、渠道等地表水體和地下水體的污染防治。第三條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及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和天津新技術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對本轄區的水環境質量負責,應當將水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採取防治水污染的對策和措施,保護和改善水環境質量。第四條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水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區、縣以及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和天津新技術產業園區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統稱區、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各自轄區內的水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水利、農業、市政、航政等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水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第五條 本市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責任保護水環境,並有權對污染和破壞水環境的行為進行監督和檢舉。
因水污染危害直接受到損失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致害者排除危害和賠償損失。第二章監督管理第六條 本市對重點水污染物排放實行總量控制制度。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水利等有關部門,根據國家核定的不同時期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和市水利部門提出的限制排污總量意見,以及本市水環境容量、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擬訂本市不同時期重點水污染物總量控制計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重點水污染物總量控制計劃應當包括總量控制區域、重點水污染物的種類及排放總量、需要削減的排污量及削減時限。第七條 區、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本市重點水污染物總量控制計劃分配的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擬訂本轄區重點水污染物總量控制實施方案,報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核。
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綜合各區、縣及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和天津新技術產業園區重點水污染物總量控制實施方案,擬訂本市重點水污染物總量控制實施方案,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重點水污染物總量控制實施方案應當確定需要削減排污量的單位、每一個排污單位重點水污染物的種類及排放總量控制指標、需要削減的排污量以及削減時限。第八條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本市重點水污染物總量控制實施方案,審核排污單位的重點水污染物排放量。對不超過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核發排污許可證;對超過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責令限期治理,限期治理期間,核發臨時排污許可證。被責令限期治理的單位必須如期完成治理任務,限期治理期滿,重點水污染物排放量達到總量控制指標的,換發排污許可證;限期治理期滿,重點水污染物排放量仍超過總量控制指標的,由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吊銷其臨時排污許可證,並報請市人民政府決定責令其停產停業或關閉。
新建、改建、擴建排放重點水污染物的建設項目,應當獲得重點水污染物排放量指標,然後按照規定辦理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審批手續。該項目的水污染防治設施必須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由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核發排污許可證。
排污單位必須嚴格按照排污許可證或臨時排污許可證的規定排放污染物,禁止無證排污。違反規定排放污染物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可處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由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吊銷其排污許可證或者臨時排污許可證;對無證排放污染物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補辦有關手續,並可處5萬元以下罰款。
本市實行重點水污染物排污權交易制度,具體辦法由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第九條排污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辦理排污申報登記手續,並提供防治水污染方面的有關技術資料。
排污單位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濃度、排放去向、排放方式等發生重大改變的,應當提前15日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違反本條規定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並可處1萬元以下罰款。第十條 污水處理設施需要大修、拆除或者閑置的,必須提前向所在地的區、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並寫明理由。市或區、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自收到申報之日起30日內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決定,並予以批復;逾期未作出決定的,視為同意。
污水處理設施因異常情況而影響處理效果或停止運營的,應當在異常情況發生後48小時內,向所在地的區、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違反本條規定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恢復正常使用或者限期重新安裝使用,並可處10萬元以下罰款。

㈡ 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條例(2017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防治水污染,保護和改善本市水環境質量,保障飲用水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河流、湖泊、渠道、水庫等地表水體和地下水體的污染防治。

海洋環境污染防治,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和本市相關地方性法規。第三條水污染防治應當以實現良好水環境質量為目標,堅持注重節水、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原則。第四條市人民政府對全市的水環境質量負責。區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水環境質量負責。

市和區人民政府應當將水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促進清潔生產,合理規劃城鄉布局,加強生態建設,保護和改善水環境質量。第五條市和區人民政府應當保障水污染防治的財政投入,專款專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進入水污染防治領域,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水污染防治項目的信貸支持。第六條市和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水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行政區域內水資源保護和城鎮排水、污水集中處理的管理和監督工作;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保護和城鎮排水、污水集中處理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規劃、建設、國土房管、農業、市容園林、交通運輸、財政、科技、公安、海洋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水污染防治相關工作。第七條本市實行水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

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市水環境質量逐年提高的目標制定考核評價指標,將水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作為對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區人民政府及其負責人考核評價的內容,考核結果向社會公開。第八條鼓勵支持水污染防治科學技術研究,推廣應用先進的水污染防治和節水技術、設備,實施水生態修復,鼓勵支持海水淡化和再生水利用。第九條市和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節約用水和水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普及相關科學知識,提高公民的水環境保護意識,拓寬公眾參與水環境保護的渠道,並對在水環境保護方面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第二章水污染共同防治第十條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水污染防治的要求和本市實際情況,組織編制水污染防治規劃,納入全市環境保護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實施。

區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市水污染防治規劃,根據水環境狀況和水污染防治要求,制定本區水環境治理措施和實施方案。第十一條市人民政府對國家水環境質量標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標准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本市地方標准;對國家水環境質量標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標准中已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嚴於國家標準的地方標准,並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十二條本市實行水污染物排放濃度控制和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相結合的管理制度。排放水污染物的,其污染物排放濃度應當符合嚴於國家標準的本市地方標准;本市地方標准沒有規定的,應當符合國家標准。排放重點水污染物的,應當符合總量控制指標。

向城鎮污水管網排放水污染物的,還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准。

直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其主要污染物還應當符合相應水功能區的水環境質量標准限值。第十三條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國家下達的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和本市水環境質量狀況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組織擬定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分解落實計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據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分解落實計劃,擬定本行政區域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實施方案,經區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並報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十四條對超過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或者未完成水環境質量改善目標的區,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暫停審批該區新增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同時約談該區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並向社會公布。

對超過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鄉鎮(街)、工業園區,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暫停審批其新增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㈢ 天津市引灤水源污染防治管理條例(2010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本市行政區域內引灤水源保護,防治污染,保障人民身體健康,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引灤水源的污染防治和管理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市人民政府和引灤水源保護區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對引灤水源環境質量負責,應當將引灤水源保護工作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並採取防治水污染、提高水體自凈能力的對策和措施。第四條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條例的組織實施和引灤水源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

引灤水源保護區所在地的區、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引灤水源水污染防治的具體監督管理。

水利、規劃、土地、建設、財政、衛生、公安、農業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引灤水源保護的相關管理工作。第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責任保護引灤水源環境,有權對污染引灤水源的行為進行監督、制止和檢舉。第二章引灤水源保護區范圍第六條引灤水源保護區包括警戒區、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和其他引灤工程管理范圍。第七條警戒區的范圍:

(一)於橋水庫周邊二十二米高程線以內。

(二)爾王莊水庫環庫公路以內。

(三)引灤輸水明渠兩堤外坡腳以內。第八條一級保護區的范圍:

(一)於橋水庫,南面從水庫大壩南端向東至十百戶么喝山環庫公路以內;從么喝山至西龍虎峪二十四米高程線以內;東面和北面從警戒線向外擴延三百米;西面大壩外坡腳以內。

(二)爾王莊水庫,南面從水庫管理處向東至高庄戶橋梅豐公路以內;東面從高庄戶橋向北至孫校庄正東青龍灣故道右堤以內;北面從孫校庄正東穿孫校庄村南至東中心台鄉村公路以內;西面從東中心台至水庫管理處大爾公路以內。

(三)引灤輸水明渠兩堤從外坡腳向外各擴延五百米。第九條二級保護區的范圍:

(一)於橋水庫,南面南山分水嶺以內;東面以東龍虎峪南山穿龍北沿省界過朱官屯至出頭嶺以內;北面從一級保護區界限向外擴延五公里;西面從大壩外坡腳向外擴延五百米。

(二)爾王莊水庫,由警戒區向外擴延五公里一級保護區以外的范圍。第十條其他引灤工程管理范圍,由市人民政府規定。第十一條市人民政府和引灤水源保護區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條例規定的警戒區和一級保護區范圍,設置明顯的保護標志。第三章防止引灤水源污染第十二條警戒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排放油類、酸液、鹼液和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廢水以及有毒有害廢液;

(二)排放污水、工業廢水;

(三)堆放、貯存和傾倒工業廢渣、垃圾、糞便、固體廢棄物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

(四)新建、擴建、改建與供水設施、水電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

(五)飼養畜禽和從事集約化水產養殖;

(六)使用炸葯、有毒物質或者電網捕殺魚類以及使用機動船隻進行水產捕撈;

(七)在水體中洗滌衣物、清洗車輛和容器;

(八)進行各種旅遊和旅遊服務活動;

(九)進行水上體育和娛樂活動。第十三條一級保護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排放油類、酸液、鹼液和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廢水以及有毒有害廢液;

(二)向水體排放污水、工業廢水;

(三)堆放、貯存和傾倒工業廢渣、固體廢棄物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

(四)新建、擴建與供水設施、水電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第十四條二級保護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新建、擴建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

(二)超過國家和本市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准或者總量控制要求,排放污染物。第十五條在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內改建的建設項目,不得擴大建設規模,必須使污染物排放達到國家和本市規定的排放標准,必須削減污染物排放量。第十六條引灤水源保護區內禁止使用劇毒和高殘留農葯。第十七條引灤水源保護區內禁止採石、放牧、亂砍濫伐樹木、破壞植被,禁止未經批准擅自采砂、取土等行為。第十八條禁止破壞引灤水源保護區的防護設施和保護標志。

㈣ 天津市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實施辦法(2012修正)

第一條為加強對本市拆船業的環境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在本市管轄水域從事岸邊和水上拆船活動的單位和個人。第三條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市拆船業的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區(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轄區岸邊拆船防止污染工作,並監督檢查本轄區拆船業的環境保護工作。

天津港務監督主管海河二道閘至新港船閘之間的內河水域和天津港港區水域拆船的環境保護工作,並協助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監督岸邊拆船防止污染工作。

天津港航監督主管海河二道閘以上水域和其他內河水域拆船的環境保護工作,並協助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監督岸邊拆船防止污染工作。

天津漁政漁港監督管理處主管漁港水域拆船的環境保護工作,負責監督拆船活動對沿岸漁業水域影響,發現污染損害事故後,會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調查處理。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駐津海洋監察部門和有關水資源保護機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確定的職責,協助以上各款所指主管部門監督拆船的防止污染工作。第四條在下列區域內,不得設置拆船廠:

(一)飲用水源地上游、下游一千米范圍內;

(二)鹽場保護區范圍內;

(三)《天津市海域水質區劃調整方案》中一類水質海區和二類水質海區;

(四)水產養殖場;

(五)其他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第五條新建、改建或擴建拆船廠的建設單位,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必須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大中型拆船廠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報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小型拆船廠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報所在地的區(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未經批准者,不得新建、改建或擴建拆船廠。

市或區(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在批准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前,應當徵求有關部門的意見。第六條對嚴重污染環境的拆船單位可以責令進行限期治理。

對小型拆船單位的限期治理,由監督拆船污染的主管部門提出意見,通過批准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區(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報區(縣)人民政府決定。

對大型拆船單位的限期治理,由監督拆船污染的主管部門提出意見,通過批准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報市人民政府決定。第七條拆船排放洗艙水、壓艙水和艙底水,須事先向監督拆船污染的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批准後方可排放。

監督拆船污染的主管部門應在接到完備的申請文件之日起五日內做出批准或不批準的答復。第八條拆船排放的洗艙水、壓艙水和艙底水,必須符合國家和本市規定的排放標准。第九條對擅自在本辦法第四條所指的區域內設置拆船廠並進行拆船的,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第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予以罰款外,並由區(縣)人民政府責令限期關閉或者搬遷。第十條區(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在其職責范圍內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的單位或個人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罰款,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須報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第十一條拆船單位關閉、搬遷或轉產,必須及時清理原廠址遺留的污染物,並由監督拆船污染的主管部門檢查驗收,對現場清理不合格的,由監督拆船污染的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糾正,對逾期不糾正者,給予警告或者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第十二條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第十三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㈤ 天津市防止水污染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及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宜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各河流、水庫、渠道等地表水體以及地下水體的污染防治。第三條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水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及本市水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法規、標准;
(二)制定本市不污染防治規劃;
(三)監督檢查本市各單位對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執行情況;
(四)根據水環境保護的需要,制定本市有關水環境質量的地方補充標准和污水排放標准;
(五)組織協調市有關部門和指導協調各區、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六)指導並組織實施本市水質監測工作,將監測報告上報市人民政府並通報有關部門;
(七)調查處理水污染事故和糾紛。第四條天津港務監督、天津市港航監督和天津市漁政漁港監督對船舶污染實施監督管理,天津港務監督管轄海河二道閘以下新港船閘以上水域,天津市港航監督管轄海河二道閘以上水域,天津市漁政漁港監督管轄漁港漁業水域,其職責是:
(一)防止各類船舶污染物對水體污染;
(二)制定並監督實施防治船舶污染水體的有關規章制度;
(三)檢查船舶的防污設施、防污文書或記錄文書;
(四)對所管轄的船舶活動水域進行水質監測或監視,向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通報監測結果;
(五)對因船舶造成的水污染事故進行調查處理,並向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通報情況。第五條各級水利管理部門協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水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其職責是:
(一)協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水污染防治規劃;
(二)對所管轄的地表水、地下水水體進行水質監測,並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通報監測結果和水調度情況;
(三)對地表水、地下水實施聯合調節、調度,維護水體的環境質量;
(四)負責所管轄的河道、渠道及其閘、壩、口、門的管理,嚴防漏污污染水體;
(五)對所管轄水域發生的水污染事故進行調查。第六條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協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水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其職責是:
(一)對飲用水源進行水質監測,定期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通報監測結果;
(二)對污水灌溉和地熱水的利用進行衛生監督管理;
(三)對飲用水源水污染事故進行調查。第七條地質礦產部門協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水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其職責是:
(一)協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地下水水污染防治規劃;
(二)對地下水水質進行監測,並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通報監測結果;
(三)對地下水水污染事故進行調查。第八條市政管理部門協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水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其職責是:
(一)負責所轄排水口、門的管理,嚴防漏污污染水體;
(二)對排出水水質進行監測,並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通報監測結果、閘門啟閉情況和排出水水量;
(三)負責所管轄的河堤、護岸的日常維護和管理;
(四)負責城市污水集中處理工程的正常運行管理。第九條公用事業行政管理部門協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水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其職責是:
(一)對水廠衛生防護區域進行監督管理;
(二)對水廠取水口衛生防護區的水質進行監測,並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通報監測結果。
(三)協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水廠衛生防護區、水廠取水口衛生防護區發生的水污染事故進行調查。第十條各級農業、漁業管理部門協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水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其職責是:
(一)制定污水灌溉制度和定額,並進行監督管理;
(二)對重要農業、漁業用水水域進行水質監測,並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通報監測結果;
(三)對農業、漁業生產活動過程中發生的水污染事故進行調查。第二章水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第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的城建和規劃部門應當把保護水源和防治水污染工作納入城市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
城鎮和工業區的新建、改建和擴建,其給水、排水管網及污水處理設施必須與經濟建設和城鎮建設同步發展。

㈥ 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條例(2021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護和改善本市水環境,保障飲用水安全,推進污水再生利用,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及國家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地表水體和地下水體的污染防治,以及與水污染防治相關的水資源管理和再生水利用等相關活動。第三條水污染防治應當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

本市水污染防治堅持城鄉統籌,實行流域管理,嚴格保護飲用水水源;堅持水污染防治與水資源開發利用相結合,推進污水資源化,提高水資源循環利用率;堅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削減污染物的同時補充生態環境用水,逐步改善水環境質量,恢復和保護水體生態功能。第四條本市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水環境質量負責,並將水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建立與水環境保護工作相適應的資金投入和保障機制,採取有效的對策和措施,提高水環境質量。

街道辦事處根據所在區人民政府的要求,開展本轄區內有關的水污染防治工作。第五條本市市、區、鄉鎮(街道)建立河長制,分級分段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內河流、湖泊的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等工作。第六條市、區生態環境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水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市、區水務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水資源保護和再生水利用進行管理,負責污水處理和河道綜合整治等方面工作。

發展改革、農業農村、城市管理、規劃和自然資源、衛生健康、住房和城鄉建設、園林綠化、市場監督管理、文化和旅遊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依法做好有關水污染防治工作。

市、區生態環境部門可以根據需要聘請監督員,協助開展水污染防治工作。第七條本市實行水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

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市水環境保護目標制定考核評價指標,將考核指標的完成情況作為對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區人民政府及其負責人考核評價的內容,定期公示考核結果。第八條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過國家和本市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及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第九條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國家水環境質量標准、本市水環境質量目標及經濟、技術條件,制定本市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嚴格控制水污染物排放,定期對標准進行評估並適時修訂。第十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針對本行政區域內水環境的特點和水污染防治的需求,採取措施,加強水污染物排放控制、再生水利用、水生態修復等方面的科學技術研究和示範推廣,提高水環境保護的科學技術水平。第十一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保護水環境,並有權對污染損害水環境的行為進行檢舉。

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水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普及相關科學知識,提高公民的水環境保護意識,拓寬公眾參與水環境保護的渠道,並對在水環境保護方面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水污染防治規劃與監督管理第十二條市生態環境部門應當會同市水務、規劃和自然資源等部門提出地表水和地下水環境功能區劃方案,報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向社會公布。第十三條市生態環境部門應當會同市發展改革、水務、農業農村、規劃和自然資源等部門,在環境保護和建設規劃中制定水污染防治專項規劃,經市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組織審查後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實施,並依法報國務院備案。

市水務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水污染防治專項規劃,結合水資源開發利用等專業規劃,編制潮白河、北運河、永定河、大清河、薊運河流域綜合整治規劃,並組織實施。

市水務部門應當會同市生態環境、規劃和自然資源等部門,根據水污染防治專項規劃,編制本市地下水保護規劃,並組織實施。

市農業農村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水污染防治專項規劃,結合環境承載力和農產品保障的要求,編制農業水污染防治規劃,確定畜禽、水產養殖及農業種植的規模、結構和布局等內容,並組織實施。第十四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定期對水污染防治專項規劃、流域綜合整治規劃、地下水保護規劃、農業水污染防治規劃及其執行情況進行評估,評估結果作為水環境保護目標考核依據。

㈦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天津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等四部地方性法規的決定

一、關於《天津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

1.將第十六條修改為:「經營者擬訂合同格式條款,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對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內容,經營者應當事先向消費者提示並予以說明。經營者不得利用合同格式條款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加重消費者責任、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合同格式條款並藉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

「消費者認為經營者提供的合同格式條款作出前款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的,有權拒絕使用該合同格式條款。

「符合合同要約條件的商業廣告、通知、聲明、店堂告示,屬於合同格式條款。」

2.將第十九條修改為:「經營者提供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瑕疵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事先明確告知消費者。」

3.將第三十一條修改為:「本市制定涉及消費者權益的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有關部門應當採取適當形式聽取消費者和消費者協會等組織的意見。」

4.將第四十四條修改為:「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爭議的,可以協商和解,也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申請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

5.將第五十七條修改為:「經營者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欺詐消費者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價款或者接受服務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違反本條例第三十條規定欺詐消費者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超過已付購房款的一倍。」

6.將第五十一條、第五十二條、第五十四條、第五十五條、第五十六條中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修改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者有關行政管理部門」。

7.將第九條、第二十九條中的「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修改為「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將第三十七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三條中的「各項職能」「法定職能」「職能」,修改為「公益性職責」;將第三十三條、第四十四條中的「申訴」修改為「投訴」。

8.將第九條、第三十四條中的「工商、質量技術監督」修改為「市場監督管理」;將第五十三條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修改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二、關於《天津市產品質量監督條例》

9.將第十四條修改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產品質量抽查,不得向被檢驗者收取檢驗費。所需費用,由財政列支。」

10.刪除第三十條。

11.將第四條、第十一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六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中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 「產品質量監督部門」「產品質量監督管理部門」,修改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三、關於《天津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

12.將第四十一條修改為:「違反本辦法規定,在城市供水水庫、河道以外的水庫、河道、渠道內從事養殖、捕撈等活動影響行洪、排澇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原狀,沒收非法財物,並處一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13.將第十一條、第十三條、第三十四條中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修改為「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四、關於《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條例》

14.增加一條作為第七條:「本市建立市、區、鄉鎮(街道)、村四級河長制、湖長制,分級分段組織領導河流、湖泊、濕地、坑塘的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和水域岸線管理等工作。」

15.增加一條作為第十八條:「市和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流域生態環境功能需要,組織開展河流、湖泊、濕地保護與修復,因地制宜建設人工濕地、水源涵養林、沿河沿湖植被緩沖帶和隔離帶等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工程,整治黑臭水體,提高流域環境資源承載能力。

「從事開發建設活動,應當採取有效措施,維護流域生態環境功能,嚴守生態保護紅線。」

16.將第二十條改為第二十二條,第一款修改為:「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保持水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對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准確性負責,不得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水污染防治設施,違法排放水污染物。」

17.將第二十一條改為第二十三條,修改為:「排放水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設置排污口。在河道設置排污口的,還應當遵守國家和本市河道管理相關規定。」

相應第七十五條改為第七十七條,第一款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未依法設置排污口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拆除的,強制拆除,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責令停產整治。」

18.將第二十四條改為第二十六條,第二款修改為:「水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的數據,可以作為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監管和執法的依據。」

19.將第二十八條改為第三十條,修改為:「人工回灌補給地下水的,不得惡化地下水水質。

「化學品生產企業以及工業集聚區、礦山開采區、尾礦庫、危險廢物處置場、垃圾填埋場等的運營、管理單位,應當採取防滲漏等措施,並建設地下水水質監測井進行監測,防止地下水污染。

「加油站等的地下油罐應當使用雙層罐或者採取建造防滲池等其他有效措施,並進行防滲漏監測,防止地下水污染。

「報廢礦井、鑽井或者取水井等,應當實施封井或者回填。」

相應增加一條作為第七十九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採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採取治理措施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單位代為治理,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

「(一)未採取防滲漏等措施,或者未建設地下水水質監測井進行監測的;

「(二)加油站等的地下油罐未使用雙層罐或者採取建造防滲池等其他有效措施,或者未進行防滲漏監測的。」

20.將第六十條改為第六十二條,修改為:「市和區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和完善飲用水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水污染事故處置應急預案,落實責任主體,明確預警預報與響應程序、應急處置及保障措施等內容,依法及時公布預警信息。」

21.將該條例中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修改為「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修改為「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鄉鎮(街)」修改為「鄉鎮(街道)」。

㈧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規的決定(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82號)

一、對《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的修改

1.第四十五條修改為:「本市實行機動車尾氣定期檢驗制度。在用機動車的所有者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的規定將機動車送至檢驗機構,對其尾氣進行定期檢驗;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不得上路行駛。」

2.第四十五條後增加一條:「在學校、賓館、商場、公園、辦公場所、社區、醫院、旅遊景點的周邊和停車場等不影響車輛正常行駛的地段,燃油機動車駕駛人停車三分鍾以上的,應當熄滅發動機。」

3.第七十五條第一款、第七十九條中增加「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

4.第七十六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規定,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准或者備案,擅自開工建設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照環境影響評價有關法律予以處罰。」

5.第七十七條中的「由審批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並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修改為「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予以處罰。」

6.第八十條、第八十六條中增加「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整治」。

第八十七條、第八十九條第三項中增加「拒不改正的,責令停工整治或者停業整治」。

第八十九條第一項中增加「拒不改正的,責令停工整治」。

7.第八十三條第二項的處罰內容修改為:「責令改正,沒收原材料、產品和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第三項的罰款內容修改為:「處貨值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

8.第八十八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機關責令改正,按照以下規定處罰:

(一)露天焚燒瀝青、油氈、橡膠、塑料、皮革、垃圾等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的,對單位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可以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二)露天焚燒落葉、枯草或者在政府劃定區域外的公共場所露天燒烤食品的,可以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三)露天焚燒秸稈的,可以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9.刪除第十五條、第二十一條、第七十八條第一項、第九十四條第四項。二、對《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條例》的修改

1.第十四條第一款修改為:「對超過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或者未完成水環境質量改善目標的區,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暫停審批該區新增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同時約談該區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並向社會公布。」

2.第二十八條第六項修改為:「(六)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劇毒廢液,或者將含有可溶性劇毒廢渣向水體排放、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

增加一項作為第九項:「(九)向水體排放、傾倒放射性固體廢物或者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廢水;」

增加一項作為第十項:「(十)向水體排放可能影響水環境質量標準的含熱廢水或者含病原體的污水。」

3.第三十六條第二項修改為:「(二)設置排污口,或者排放污水、工業廢水;」

第三十七條第二項修改為:「(二)設置排污口,或者向城鎮污水管網以外排放污水、工業廢水;」

4.第六十九條第一款處罰內容修改為:「責令改正或者責令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

第七十條處罰內容修改為:「責令停止排放或者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

第七十四條處罰內容修改為:「責令限期改正,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產整治」。

第八十四條處罰內容修改為:「責令改正或者責令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

5.第七十一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准或者備案,擅自開工建設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照環境影響評價有關法律予以處罰。」

第七十二條、第八十八條處罰內容修改為:「依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予以處罰。」

6.第七十五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水污染防治設施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責令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

7.第七十七條第一款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八條下列規定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採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處以罰款;逾期不採取治理措施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單位代為治理,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

(一)違反第一項、第三項、第四項、第十項規定的,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二)違反第二項、第五項、第六項、第九項規定的,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

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七項、第八項規定的,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或者責令限制生產、停產整治,並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

8.第八十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二項,第三十七條第二項規定,排放污水、工業廢水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設置排污口的,由所在地的區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拆除,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拆除的,強制拆除,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處五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並可以責令停產整治。」

9.第八十一條第二款修改為:「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內堆放、存貯工業廢渣、固體廢棄物和其他污染物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採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採取治理措施的,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單位代為治理,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涉及地下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實施處罰。」

10.刪除第二十一條、第五十條第二款、第七十三條第一項、第八十一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九十三條第四項、第九十五條。

㈨ 天津市防洪抗旱條例(2018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加強和規范防洪抗旱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防治洪水、瀝澇,防禦風暴潮和抗旱的有關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防洪抗旱工作堅持以人為本、科學防治、全面規劃、統籌兼顧、團結協作和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原則。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防洪抗旱工作的統一領導,組織有關部門、單位,動員社會力量,做好防洪抗旱以及洪、澇、潮、旱災害後的恢復與救濟工作。

市和區人民政府應當將防洪抗旱工程設施建設納入本行政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提高城鄉防洪抗旱綜合減災能力。第五條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市人民政府領導下,負責全市防洪抗旱的組織、指導、協調、監督等日常工作。

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區人民政府領導下,負責本轄區防洪抗旱的組織、指導、協調、監督等日常工作,業務上受市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

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防洪抗旱的相關工作。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參加防洪抗旱的義務。

市和區人民政府應當對在防洪抗旱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災害防治第七條全市防洪規劃,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海河流域綜合規劃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報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批准後的全市防洪規劃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和平區、河東區、河西區、河北區、南開區、紅橋區的防洪規劃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編制。其他區的防洪規劃,由本區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據全市防洪規劃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八條全市除澇、防潮等專業規劃,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據全市防洪規劃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區除澇專業規劃,由區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據全市除澇規劃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城市排水規劃應當符合全市除澇規劃和水污染防治規劃。第九條建設防洪抗旱工程設施,應當符合全市防洪規劃和水資源綜合規劃。

受洪水、風暴潮威脅的單位興建自保工程應當符合防洪、防潮、除澇規劃要求和設計標准。第十條建設防洪抗旱工程設施,應當明確工程管理機構,安排運行管理經費,保證工程設施建成後的正常運行。第十一條已投入使用的防洪抗旱工程設施的管理責任人,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工程設施進行維護管理,並對工程設施的運行安全負責。

市和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防洪抗旱工程設施定期組織檢查,對不符合防洪(含防潮)標准或者有嚴重質量缺陷的設施,應當責成管理責任人採取除險加固措施,限期消除危險或者重建。

水庫大壩的檢查監督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執行。第十二條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和有關區人民政府對山體滑坡、崩塌和泥石流隱患進行全面調查,劃定重點防治區,並設立警示標志,採取預防和治理措施。第十三條區人民政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方案,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向社會公告。第十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大投入,完善排水設施和污水處理設施,實現雨水、污水分流,達標排放。第十五條本市鼓勵對雨洪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雨洪水收集利用的具體規定和鼓勵政策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應當因地制宜地建設雨水收集利用設施。第十六條市和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採取措施,在保證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攔蓄、收集雨洪水。第三章防汛與抗旱第十七條防汛抗旱工作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統一指揮,分級分部門負責。第十八條市人民政府設立防汛抗旱指揮機構,負責組織領導全市的防汛抗旱工作。其辦事機構設在市水行政主管部門。

區人民政府設立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在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和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執行上級防汛抗旱指令,統一指揮本地區的防汛抗旱工作。其辦事機構設在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平區、河東區、河西區、河北區、南開區、紅橋區的防汛抗旱辦事機構的設定,由各區人民政府指定。

市和區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及其成員單位的職責分工由本級人民政府確定。

熱點內容
浙江導司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20 21:35:58 瀏覽:697
法律責任的特點是 發布:2025-01-20 21:13:14 瀏覽:172
多措並舉開展法律援助 發布:2025-01-20 20:13:22 瀏覽:955
法院凍結汽車 發布:2025-01-20 19:39:02 瀏覽:447
鄭州名律師 發布:2025-01-20 18:42:13 瀏覽:519
中級經濟法只看郭守傑 發布:2025-01-20 18:40:48 瀏覽:501
新疆司法拍賣網 發布:2025-01-20 18:27:06 瀏覽:509
噪音擾民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0 18:10:15 瀏覽:906
刑事案件法院旁聽 發布:2025-01-20 17:42:50 瀏覽:486
職業衛生法律知識櫥窗資料 發布:2025-01-20 17:37:23 瀏覽: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