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

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8-11 15:41:29

1. 轉載視頻如何避免侵權

若確有必要轉載未經授權使用的作品,又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系,可以在文章後註明稿費領取的聯系方式,雖然不能完全避免侵權,但可以降低訴訟風險,至少可以降低侵權的主觀惡性。比如,有些權利人在得知我社媒體刊登其享有著作權的作品,便會與采編人員取得聯系,通過支付稿酬或刪除作品的方法就會避免訴訟。
如果確實需要轉載使用無法聯系權利人的視頻,依據《著作權法》、《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可委託中國版權協會和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收轉稿費,以避免侵權。
權利人享有的信息網路傳播權受著作權法和本條例保護。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將他人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提供,應當取得權利人許可,並支付報酬。
未經權利人許可,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進行下列行為:
(一)故意刪除或者改變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提供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但由於技術上的原因無法避免刪除或者改變的除外;
(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提供明知或者應知未經權利人許可被刪除或者改變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
法律依據:《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第二條,權利人享有的信息網路傳播權受著作權法和本條例保護。

2. 什麼是著作權的集體管理這個制度有什麼作用

著作權集體管理,是指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經權利人授權,集中行使權利人的有關權利並以自己的名義進行的

(一)與使用者訂立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許可使用合同(以下簡稱許可使用合同);

(二)向使用者收取使用費;

(三)向權利人轉付使用費;

(四)進行涉及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訴訟、仲裁等。

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的建立有著重要的意義:保證著作權人和與著作權人有關的權 利人權益的實現。由於著作權人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有自己無 法或者很難控制和行使的權利。

(2)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根據《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第二條的規定,著作權集體管理,是指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經權利人授權,集中行使權利人的有關權利並以自己的名義進行的下列活動。

與使用者訂立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許可使用合同;向使用者收取使用費;向權利人轉付使用費;進行涉及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訴訟、仲裁等。

3. 廣西壯族自治區著作權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著作權的行政管理,保護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鼓勵優秀作品的創作與傳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自治區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自治區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全自治區的著作權行政管理工作。自治區轄市、地區著作權行政和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著作權行政管理工作,業務上接受自治區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的指導。第三條文化、教育、科學技術、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工商、公安、海關等有關部門,應當依照各自的職責,協助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做好著作權的管理工作。第四條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大中專院校、科研單位、社會團體應當對公民進行著作權法律知識的教育,增強著作權意識,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第五條對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檢舉和控告,對檢舉揭發侵權行為有功的人員,有關部門應當給予表彰或者獎勵。第二章著作權保護第六條從事出版、復制、經營與著作權有關的作品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法接受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第七條著作權人在與出版單位簽訂出版合同時,應當保證作品無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出版單位應當對作品進行審查,發現有侵犯他人著作權的,應當拒絕出版。出版的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權的,合同當事人應當根據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第八條著作權人可以授權國家批準的著作權代理機構進行對外國或者對台灣、香港、澳門地區的版權貿易。未經著作權人授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將該作品進行上述版權貿易。第九條使用他人的作品,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當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合同約定付酬標準的,按合同執行;合同未約定標準的,按國家規定的付酬標准執行。
作品使用者應當自作品使用或者發表之日起六個月(報社三個月)內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
作品使用者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時,著作權人姓名(名稱)、地址不明的,應當在一個月內將報酬交中國著作權使用報酬收轉中心指定的單位轉遞著作權人。第十條印刷單位和音像、電子出版物、計算機軟體等製作單位不得製作侵權復製品。
書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計算機軟體等經營者,不得發行、銷售侵權復製品。
廣播電台、電視台、影院、錄像廳等不得播放侵權電影、音像製品。
嚴禁以教學、研究為名,翻譯、復制他人已發表的作品銷售。第十一條作品的復制單位接受復制業務時,不得擅自加制復製品;不得將委託印製的紙型、膠片、圖片、母盤(帶)等轉讓或者租借給他人使用。第十二條著作權人歸屬產生爭議的,當事人可以向自治區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申請對作品作出鑒定。申請鑒定時應當提交申請書和作品的原件等有關材料。第十三條法律規定著作權由國家享有的本自治區作品,其著作權由自治區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代為行使。在著作權保護期內使用該作品的,需經自治區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許可並按規定支付報酬,此項收入上交同級財政。第十四條作品實行自願登記。作品不論是否登記,著作權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權不受影響。
自治區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著作權人的作品登記工作。
計算機軟體的登記依照《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辦法》執行。第十五條圖書出版單位出版外國或者台灣、香港、澳門地區的圖書,應當將出版合同報自治區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登記,並將登記號印在圖書的版權頁上。
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出版外國或者台灣、香港、澳門地區的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的,應當將出版合同報送國家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登記,並將已登記的合同副本報自治區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復制單位接受外國或者台灣、香港、澳門地區的音像、電子出版物製作者委託復制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的,應當將委託合同和境外認證機構對著作權的權利認證書報自治區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審核登記。第十六條出版單位應當在作品出版後一個月內向自治區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繳納樣品一份。第十七條成立著作權代理機構和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的,應當向自治區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4. 廣西壯族自治區著作權管理條例(2002修正)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加強著作權的行政管理,保護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鼓勵優秀作品的創作與傳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自治區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自治區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全自治區的著作權行政管理工作。自治區轄市、地區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著作權行政管理工作,業務上接受自治區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的指導。第三條 文化、教育、科學技術、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工商、公安、海關等有關部門,應當依照各自的職責,協助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做好著作權的管理工作。第四條 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大中專院校、科研單位、社會團體應當對公民進行著作權法律知識的教育,增強著作權意識,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第五條 對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勵。第二章 著作權保護第六條 從事出版、復制、經營與著作權有關的作品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法接受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第七條 著作權人在與出版單位簽訂出版合同時,應當保證作品無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出版單位應當對作品進行審查,發現有侵犯他人著作權的,應當拒絕出版。出版的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權的,合同當事人應當根據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第八條 著作權人可以授權國家批準的著作權代理機構進行對外國或者對台灣、香港、澳門地區的版權貿易。未經著作權人授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將該作品進行上述版權貿易。第九條 使用他人的作品,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當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合同約定付酬標準的,按合同執行;合同未約定標準的,按國家規定的付酬標准執行。
作品使用者應當自作品使用或者發表之日起6個月(報社3個月)內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
作品使用者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時,著作權人姓名、名稱、地址不明的,應當在1個月內將報酬交中國著作權使用報酬收轉中心指定的單位轉遞著作權人。第十條 印刷單位和音像、電子出版物、計算機軟體等製作單位不得製作侵權復製品。
書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計算機軟體等經營者,不得發行、銷售侵權復製品。
廣播電台、電視台、影院、錄像廳等不得播放侵權電影、音像製品。
嚴禁以教學、研究為名,翻譯、復制他人已發表的作品銷售。第十一條 作品的復制單位接受復制業務時,不得擅自加制復製品;不得將委託印製的紙型、膠片、圖片、母盤(帶)等轉讓或者租借給他人使用。第十二條 著作權歸屬產生爭議的,當事人可以向自治區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申請對作品作出鑒定。申請鑒定時應當提交申請書和作品的原件等有關材料。第十三條 法律規定著作權由國家享有的本自治區作品,其著作權由自治區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代為行使。在著作權保護期內使用該作品的,需經自治區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許可並按規定支付報酬,此項收入上交同級財政。第十四條 作品實行自願登記。作品不論是否登記,著作權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權不受影響。
自治區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著作權人的作品登記工作。
計算機軟體的登記依照《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辦法》執行。第十五條 圖書出版單位出版外國或者台灣、香港、澳門地區的圖書,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出版外國或者台灣、香港、澳門地區的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以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復制單位接受外國或者台灣、香港、澳門地區的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製作者委託復制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的,根據國民待遇原則辦理有關審核、認證、登記、備案手續。第十六條 出版單位應當在作品出版後1個月內向自治區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繳納樣品1份。第十七條 成立著作權代理機構和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的,應當向自治區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第三章 監督檢查第十八條 各級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監督、檢查本行政區域內執行著作權法律、法規的情況,依法查處侵犯著作權的行為。第十九條 自治區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查處自治區有影響的侵犯著作權的行為,以及認為應當由其查處的侵權行為。
自治區轄市、地區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查處本行政區域的侵犯著作權的行為。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對同一侵權行為都具有管轄權的,由先立案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查處。
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的,由爭議各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請自治區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管轄。

5. 著作權行政處罰實施辦法(2009)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規范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處罰行為,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以下稱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以下稱著作權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國家版權局以及地方人民政府享有著作權行政執法權的有關部門(以下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就本辦法列舉的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的違法行為是指:

(一)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列舉的侵權行為,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

(二)《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二十四條列舉的侵權行為,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

(三)《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第十八條列舉的侵權行為,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第十九條、第二十五條列舉的侵權行為;

(四)《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第四十一條、第四十四條規定的應予行政處罰的行為;

(五)其他有關著作權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應給予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第四條 對本辦法列舉的違法行為,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可以依法責令停止侵權行為,並給予下列行政處罰:

(一)警告;

(二)罰款;

(三)沒收違法所得;

(四)沒收侵權製品;

(五)沒收安裝存儲侵權製品的設備;

(六)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

(七)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第二章 管轄和適用第五條 本辦法列舉的違法行為,由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侵權製品儲藏地或者依法查封扣押地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查處。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侵犯信息網路傳播權的違法行為由侵權人住所地、實施侵權行為的網路伺服器等設備所在地或侵權網站備案登記地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查處。第六條 國家版權局可以查處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違法行為,以及認為應當由其查處的其他違法行為。地方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查處本轄區發生的違法行為。第七條 兩個以上地方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對同一違法行為均有管轄權時,由先立案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查處該違法行為。

地方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因管轄權發生爭議或者管轄不明時,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請共同的上一級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管轄;其共同的上一級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也可以直接指定管轄。

上級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在必要時,可以處理下級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管轄的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也可以將自己管轄的案件交由下級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處理;下級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認為其管轄的案件案情重大、復雜,需要由上級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處理的,可以報請上一級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處理。第八條 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發現查處的違法行為,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涉嫌構成犯罪的,應當由該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依照國務院《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將案件移送司法部門處理。第九條 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對違法行為予以行政處罰的時效為兩年,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侵權製品仍在發行或仍在向公眾進行傳播的,視為違法行為仍在繼續。

違法行為在兩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三章 處罰程序第十條 除行政處罰法規定適用簡易程序的情況外,著作權行政處罰適用行政處罰法規定的一般程序。第十一條 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適用一般程序查處違法行為,應當立案。

對本辦法列舉的違法行為,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可以自行決定立案查處,或者根據有關部門移送的材料決定立案查處,也可以根據被侵權人、利害關系人或者其他知情人的投訴或者舉報決定立案查處。第十二條 投訴人就本辦法列舉的違法行為申請立案查處的,應當提交申請書、權利證明、被侵權作品(或者製品)以及其他證據。

申請書應當說明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以及申請查處所根據的主要事實、理由。

投訴人委託代理人代為申請的,應當由代理人出示委託書。

6. 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著作權集體管理活動,便於著作權人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以下簡稱權利人)行使權利和使用者使用作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以下簡稱著作權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著作權集體管理,是指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經權利人授權,集中行使權利人的有關權利並以自己的名義進行的下列活動:
(一)與使用者訂立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許可使用合同(以下簡稱許可使用合同);
(二)向使用者收取使用費;
(三)向權利人轉付使用費;
(四)進行涉及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訴訟、仲裁等。第三條本條例所稱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是指為權利人的利益依法設立,根據權利人授權、對權利人的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進行集體管理的社會團體。
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應當依照有關社會團體登記管理的行政法規和本條例的規定進行登記並開展活動。第四條著作權法規定的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出租權、信息網路傳播權、復制權等權利人自己難以有效行使的權利,可以由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進行集體管理。第五條國務院著作權管理部門主管全國的著作權集體管理工作。第六條除依照本條例規定設立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外,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從事著作權集體管理活動。第二章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設立第七條依法享有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發起設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
設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發起設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權利人不少於50人;
(二)不與已經依法登記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業務范圍交叉、重合;
(三)能在全國范圍代表相關權利人的利益;
(四)有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章程草案、使用費收取標准草案和向權利人轉付使用費的辦法(以下簡稱使用費轉付辦法)草案。第八條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名稱、住所;
(二)設立宗旨;
(三)業務范圍;
(四)組織機構及其職權;
(五)會員大會的最低人數;
(六)理事會的職責及理事會負責人的條件和產生、罷免的程序;
(七)管理費提取、使用辦法;
(八)會員加入、退出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條件、程序;
(九)章程的修改程序;
(十)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終止的條件、程序和終止後資產的處理。第九條申請設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應當向國務院著作權管理部門提交證明符合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條件的材料。國務院著作權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材料之日起6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批準的,發給著作權集體管理許可證;不予批準的,應當說明理由。第十條申請人應當自國務院著作權管理部門發給著作權集體管理許可證之日起30日內,依照有關社會團體登記管理的行政法規到國務院民政部門辦理登記手續。第十一條依法登記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應當自國務院民政部門發給登記證書之日起30日內,將其登記證書副本報國務院著作權管理部門備案;國務院著作權管理部門應當將報備的登記證書副本以及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章程、使用費收取標准、使用費轉付辦法予以公告。第十二條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設立分支機構,應當經國務院著作權管理部門批准,並依照有關社會團體登記管理的行政法規到國務院民政部門辦理登記手續。經依法登記的,應當將分支機構的登記證書副本報國務院著作權管理部門備案,由國務院著作權管理部門予以公告。第十三條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應當根據下列因素制定使用費收取標准:
(一)使用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的時間、方式和地域范圍;
(二)權利的種類;
(三)訂立許可使用合同和收取使用費工作的繁簡程度。第十四條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應當根據權利人的作品或者錄音錄像製品等使用情況制定使用費轉付辦法。第十五條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修改章程,應當將章程修改草案報國務院著作權管理部門批准,並依法經國務院民政部門核准後,由國務院著作權管理部門予以公告。第十六條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被依法撤銷登記的,自被撤銷登記之日起不得再進行著作權集體管理業務活動。

7. 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2013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著作權集體管理活動,便於著作權人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以下簡稱權利人)行使權利和使用者使用作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以下簡稱著作權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著作權集體管理,是指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經權利人授權,集中行使權利人的有關權利並以自己的名義進行的下列活動:
(一)與使用者訂立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許可使用合同(以下簡稱許可使用合同);
(二)向使用者收取使用費;
(三)向權利人轉付使用費;
(四)進行涉及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訴訟、仲裁等。第三條本條例所稱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是指為權利人的利益依法設立,根據權利人授權、對權利人的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進行集體管理的社會團體。
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應當依照有關社會團體登記管理的行政法規和本條例的規定進行登記並開展活動。第四條著作權法規定的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出租權、信息網路傳播權、復制權等權利人自己難以有效行使的權利,可以由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進行集體管理。第五條國務院著作權管理部門主管全國的著作權集體管理工作。第六條除依照本條例規定設立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外,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從事著作權集體管理活動。第二章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設立第七條依法享有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發起設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
設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發起設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權利人不少於50人;
(二)不與已經依法登記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業務范圍交叉、重合;
(三)能在全國范圍代表相關權利人的利益;
(四)有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章程草案、使用費收取標准草案和向權利人轉付使用費的辦法(以下簡稱使用費轉付辦法)草案。第八條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名稱、住所;
(二)設立宗旨;
(三)業務范圍;
(四)組織機構及其職權;
(五)會員大會的最低人數;
(六)理事會的職責及理事會負責人的條件和產生、罷免的程序;
(七)管理費提取、使用辦法;
(八)會員加入、退出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條件、程序;
(九)章程的修改程序;
(十)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終止的條件、程序和終止後資產的處理。第九條申請設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應當向國務院著作權管理部門提交證明符合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條件的材料。國務院著作權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材料之日起6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批準的,發給著作權集體管理許可證;不予批準的,應當說明理由。第十條申請人應當自國務院著作權管理部門發給著作權集體管理許可證之日起30日內,依照有關社會團體登記管理的行政法規到國務院民政部門辦理登記手續。第十一條依法登記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應當自國務院民政部門發給登記證書之日起30日內,將其登記證書副本報國務院著作權管理部門備案;國務院著作權管理部門應當將報備的登記證書副本以及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章程、使用費收取標准、使用費轉付辦法予以公告。第十二條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設立分支機構,應當經國務院著作權管理部門批准,並依照有關社會團體登記管理的行政法規到國務院民政部門辦理登記手續。經依法登記的,應當將分支機構的登記證書副本報國務院著作權管理部門備案,由國務院著作權管理部門予以公告。第十三條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應當根據下列因素制定使用費收取標准:
(一)使用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的時間、方式和地域范圍;
(二)權利的種類;
(三)訂立許可使用合同和收取使用費工作的繁簡程度。第十四條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應當根據權利人的作品或者錄音錄像製品等使用情況制定使用費轉付辦法。第十五條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修改章程,應當依法經國務院民政部門核准後,由國務院著作權管理部門予以公告。第十六條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被依法撤銷登記的,自被撤銷登記之日起不得再進行著作權集體管理業務活動。

熱點內容
鄭州名律師 發布:2025-01-20 18:42:13 瀏覽:519
中級經濟法只看郭守傑 發布:2025-01-20 18:40:48 瀏覽:501
新疆司法拍賣網 發布:2025-01-20 18:27:06 瀏覽:509
噪音擾民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0 18:10:15 瀏覽:906
刑事案件法院旁聽 發布:2025-01-20 17:42:50 瀏覽:486
職業衛生法律知識櫥窗資料 發布:2025-01-20 17:37:23 瀏覽:497
simple語法規則 發布:2025-01-20 17:12:52 瀏覽:442
法院掃描錄入 發布:2025-01-20 16:52:17 瀏覽:708
民法典橫幅 發布:2025-01-20 16:40:47 瀏覽:667
勞動法頒布和實施 發布:2025-01-20 16:30:34 瀏覽: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