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工資法規

工資法規

發布時間: 2020-12-25 03:50:16

『壹』 法律規定工資應該是怎麼算

一、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版250天
季工作權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二、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
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貳』 關於工資欠條法律規定有哪些

勞動爭抄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勞襲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叄』 國家規定的工資該怎麼算

工資支付暫來行規定 勞動自部關於印發《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4]489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勞動(勞動人事)廳(局)、國務院有關部委、直屬機構勞動人事司、解放軍總後勤部勞動工資局,國家計劃單列企業集團:

『肆』 有沒有法律規定員工工資一定要公開的

沒有法律規定員工工資一定要公開,只要在勞動合同上如實填寫就可,且試用期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
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第十八條 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
第二十條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伍』 有沒有法律規定工資條必須與實發工資一致

關鍵是扣款是啥款啊,五險一金個人所得稅扣掉,單位讓你簽5000屬於合法的回。如果是其他答理由扣款,比如違反制度曠工之類的就是不合法的。至於你能不能按照勞動合同法以對方未足額發放工資為由主張賠償,要看你實際拿到的工資是不是少了,如果扣款合理,僅僅是工資單有差異,很難被支持。

『陸』 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企業必須給員工工資條的嗎

有,單位發工資應該給個人清單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六條 用人單位應將工回資支付給勞答動者本人。勞動者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時,可由其親屬或委託他人代領。
用人單位可委託銀行代發工資。
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

『柒』 工資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一、關於工資總額的計算
工資總額的計算原則應以直接支付給職工的全部勞動報酬為根據。各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以及其他根據有關規定支付的工資,不論是計入成本的還是不計入成本的,不論是按國家規定列入計征獎金稅項目的還是未列入計征獎金稅項目的,不論是以貨幣形式支付的還是以實物形式支付的,均應列入工資總額的計算范圍。
二、關於獎金的范圍
(一)生產(業務)獎包括超產獎、質量獎、安全(無事故)獎、考核各項經濟指標的綜合獎、提前竣工獎、外輪速遣獎、年終獎(勞動分紅)等。
(二)節約獎包括各種動力、燃料、原材料等節約獎。
(三)勞動競賽獎包括發給勞動模範、先進個人的各種獎金和實物獎勵。
(四)其他獎金包括從兼課酬金和業余醫療衛生業務收入提成中支付的獎金等。
三、關於津貼和補貼的范圍
(一)津貼。包括:
1.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勞動消耗的津貼。具體有:高空津貼、井下津貼、流動施工津貼、野外工作津貼、林區津貼、高溫作業臨時補貼、海島津貼、艱苦氣象台(站)津貼、微波站津貼、高原地區臨時補貼、冷庫低溫津貼、基層審計人員外勤工作補貼、郵電人員外勤津貼、夜班津貼、中班津貼、班(組)長津貼、學校班主任津貼、三種藝術(舞蹈、武功、管樂)人員工種補貼、運動隊班(隊)幹部駐隊補貼、公安幹警值勤崗位津貼、環衛人員崗位津貼、廣播電視天線崗位津貼、鹽業崗位津貼、廢品回收人員崗位津貼、殯葬特殊行業津貼、城市社會福利事業單位崗位津貼、環境監測津貼、收容遣送崗位津貼等。
2.保健性津貼。具體有:衛生防疫津貼、醫療衛生津貼、科技保健津貼、各種社會福利院職工特殊保健津貼等。
3.技術性津貼。具體有:特級教師補貼、科研津貼、工人技師津貼、中葯老葯工技術津貼、特殊教育津貼等。
4.年功性津貼。具體有:工齡津貼、教齡津貼和護士工齡津貼等。
5.其他津貼。具體有:直接支付給個人的伙食津貼(火車司機和乘務員的乘務津貼、航行和空勤人員伙食津貼、水產捕撈人員伙食津貼、專業車隊汽車司機行車津貼、體育運動員和教練員伙食補助費、少數民族伙食津貼、小伙食單位補貼等)、合同制職工的工資性補貼以及書報費等。
(二)補貼。包括:為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上漲或變動影響而支付的各種補貼,如肉類等價格補貼、副食品價格補貼、糧價補貼、煤價補貼、房貼、水電貼等。
四、關於工資總額不包括的項目的范圍
(一)有關勞動保險和職工福利方面的費用。具體有:職工死亡喪葬費及撫恤費、醫療衛生費或公費醫療費用、職工生活困難補助費、集體福利事業補貼、工會文教費、集體福利費、探親路費、冬季取暖補貼、上下班交通補貼以及洗理費等。
(二)勞動保護的各種支出。具體有:工作二、手套等勞保用品,解毒劑、清涼飲料,以及按照1963年7月19日勞動部等七單位規定的范圍對接觸有毒物質、矽塵作業、放射線作業和潛水、沉箱作業、高溫作業等五類工種所享受的由勞動保護費開支的保健食品待遇。
五、關於標准工資(基本工資,下同)和非標准工資(輔助工資,下同)的定義
(一)標准工資是指按規定的工資標准計算的工資(包括實行結構工資制的基礎工資、職務工資和工齡津貼)。
(二)非標准工資是指標准工資以外的各種工資。
六、獎金範圍內的節約獎、從兼課酬金和醫療衛生業務收入提成中支付的獎金及津貼和補貼范圍內的各種價格補貼,在統計報表中單列統計。

『捌』 法律規定工資由哪些部分組成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行政法練習題 發布:2025-04-23 22:55:01 瀏覽:124
擱置物懸掛物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3 22:50:06 瀏覽:607
北郵遠程期末經濟法 發布:2025-04-23 22:30:55 瀏覽:384
痔瘡有什麼土方法治療 發布:2025-04-23 22:10:38 瀏覽:445
法律職業責任和懲戒論文 發布:2025-04-23 22:07:34 瀏覽:339
民事訴訟法已經受理的駁回起訴 發布:2025-04-23 22:07:31 瀏覽:23
懷化司法部 發布:2025-04-23 21:55:24 瀏覽:151
婚姻法中的子女解釋 發布:2025-04-23 21:43:54 瀏覽:30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施行日期 發布:2025-04-23 21:41:24 瀏覽:615
司法警察升職 發布:2025-04-23 21:17:44 瀏覽: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