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旅遊條例
『壹』 武漢市旅遊條例(2016)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維護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的合法權益,規范旅遊市場秩序,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旅遊資源,促進旅遊業持續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湖北省旅遊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旅遊活動、為旅遊活動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以及相關的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法律、法規對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公園以及文物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宗教活動場所等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本市旅遊業發展應當遵循統一規劃、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堅持旅遊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相結合,堅持旅遊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突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濱江濱湖的都市與生態旅遊特色,建設國家旅遊中心城市。第四條市、區人民政府(包括開發區、風景區、化工區管委會,下同)應當將旅遊業作為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加強對旅遊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綜合協調管理機制以及相應的組織機構,強化旅遊發展宏觀調控,對旅遊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旅遊公共服務、旅遊產業發展、旅遊形象推廣、旅遊市場監管和旅遊安全監督進行統籌規劃與協調。
經國家、省和本市確定的特定旅遊區域管理機構應當對本區域旅遊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旅遊公共服務、旅遊形象推廣和旅遊安全監督進行統籌協調。
旅遊景區(點)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本行政區域旅遊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旅遊產業發展、旅遊安全監管、旅遊環境秩序維護和文明旅遊宣傳等工作。第五條市、區旅遊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旅遊規劃的編制、旅遊業促進、旅遊形象推廣、旅遊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的組織協調,以及對旅遊經營活動的指導和監督管理。
市、區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履行各自職責,保障和促進旅遊業的發展。第六條與旅遊相關的行業協會應當制訂行業規范和標准,加強行業自律,推動行業誠信建設及服務質量的提高,維護協會會員的合法權益。第二章旅遊促進與發展第七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旅遊業的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對本地旅遊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旅遊市場開發、旅遊產業發展以及區域旅遊合作等進行總體規劃和部署。
市、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結合各自職責,制定相應措施,促進本地旅遊業發展。第八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在年度財政預算中安排旅遊發展專項資金,用於城市形象宣傳、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重大旅遊促進活動的組織以及重點旅遊項目的引導性投入。第九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制訂智慧旅遊發展計劃,引導、扶持旅遊經營者參與智慧旅遊建設,推動實現旅遊服務、旅遊管理、旅遊營銷、旅遊體驗的智能化。
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旅遊信息化建設,建立全市及區域性智慧旅遊公共服務平台,健全旅遊信息、咨詢、救助等旅遊公共服務體系。根據需要在機場、車站(旅遊集散中心)、碼頭、旅遊飯店、旅遊景區(點)、旅遊購物場所等公共場所設置旅遊信息設施,無償向旅遊者提供旅遊景區(點)、交通、氣象、餐飲、住宿、醫療急救、遊客流量預警等旅遊信息咨詢服務。
旅遊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當在旅遊景區(點)及其他旅遊者集中場所推進公共衛生設施建設、無線區域網絡覆蓋,完善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旅遊服務功能。第十條旅遊景區(點)、旅遊集散中心、機場、車站、碼頭、旅遊飯店應當根據有關規定建設和維護無障礙設施,為殘疾人、老年人、兒童、孕婦等安全旅行和正常使用提供便利;設置中文和外文導向標志、安全警示標志,並為旅遊車輛停車提供方便。
旅遊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公安交通管理、交通運輸、城管、園林林業等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標准在公路、城市道路上設置主要旅遊景區(點)、旅遊集散中心、機場、車站、碼頭的旅遊導向標志。第十一條市旅遊主管部門應當制訂本市旅遊形象宣傳計劃,建立旅遊宣傳網點和多語種的旅遊宣傳推廣網站,加強城市形象和旅遊產品的境內外宣傳,推廣大江大湖大武漢的城市旅遊形象。
市口岸主管部門應當協調海關、邊防檢查、檢驗檢疫、出入境管理部門,為境外遊客來漢旅遊提供停留和出入境便利。
市旅遊主管部門應當與高等院校、企業合作,建立旅遊人才培訓基地,開展旅遊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訓,扶持多語種導遊人員隊伍建設,提高旅遊從業人員素質和能力。
『貳』 湖北省旅遊條例(2015修訂)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保障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合法權益,保護和合理利用旅遊資源,規范旅遊市場秩序,促進旅遊業科學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以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旅遊者的旅遊活動以及旅遊的資源保護、規劃建設、經營服務、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第三條發展旅遊業應當有效保護旅遊資源,突出地方特色,弘揚本地文化,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統一規劃、合理利用、科學管理,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統一。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旅遊業發展的組織領導,將旅遊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推動旅遊業發展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結合,建立健全旅遊綜合協調體制機制,完善促進旅遊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實現旅遊業可持續發展。
省人民政府應當完善旅遊標准化運行機制,健全旅遊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加強全省旅遊形象宣傳,推進區域旅遊一體化建設和旅遊產品結構轉變,培育旅遊支柱產業,促進旅遊重大項目和重點區域的協調發展,推動旅遊強省建設。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旅遊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旅遊業的管理、監督和服務工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旅遊業發展相關工作。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新聞媒體應當開展旅遊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引導旅遊者、旅遊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和旅遊地居民增強保護旅遊生態環境的意識,倡導健康、低碳、文明的旅遊方式。第七條旅遊行業協會應當完善行業自律制度,推動旅遊業誠信建設,發揮服務、引導、協調作用,依法維護行業合法權益和公平競爭秩序。第二章旅遊規劃與促進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組織編制旅遊發展規劃,對本行政區域的旅遊資源保護、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旅遊市場開發、旅遊產業發展等進行總體部署。
對跨行政區域且適宜整體利用的旅遊資源進行利用時,由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組織編制或者由相關人民政府協商編制統一的旅遊發展規劃,協調解決旅遊規劃實施中的重大問題。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旅遊發展規劃,可以編制重點旅遊資源開發利用、重大旅遊項目建設的專項規劃,對特定區域內的旅遊資源保護以及旅遊項目、設施、服務功能配套提出專門要求。第十條編制旅遊發展規劃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環境保護規劃以及其他人文資源的保護和利用規劃相銜接,並公開徵求社會公眾和專家的意見。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級人民政府編制的旅遊規劃予以公布。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與境外、省內外的區域旅遊合作機制,鼓勵旅遊客運經營者開發跨區域運營線路和產品,實現區域旅遊客運一體化。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旅遊業發展需要,統籌安排通往旅遊景區的交通項目,合理規劃建設旅遊集散中心、中轉站、旅遊客運專線、自駕車營地等交通設施,加強景區旅遊道路、步行道、停車場建設,推進旅遊交通設施無障礙建設與改造,為旅遊者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務。
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將遊客運輸納入公共交通系統,合理布局旅遊交通線路、旅遊公共交通服務設施等;完善道路標識系統,主要交通干線和城市道路規劃建設應當包括旅遊交通標志、主要旅遊景區指示標志牌等內容。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地旅遊業發展,在財政預算中安排資金,用於旅遊規劃編制、基礎設施建設、資源保護、公共服務、人才培養和旅遊形象推廣等方面。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對涉及景區的道路交通、安全保障、環境衛生、供水供電等配套設施的建設資金給予支持。第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支持企業、其他組織和個人投資旅遊業,培育壯大旅遊市場主體,扶持特色旅遊企業,鼓勵發展專業旅遊經營機構,組建跨界融合的產業集團和產業聯盟。
鼓勵金融機構針對旅遊企業、旅遊項目創新信貸產品,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鼓勵保險機構開發旅遊保險產品和服務。第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圍繞湖北旅遊整體形象,結合實際,創新旅遊宣傳營銷方式,加強特色旅遊宣傳推廣,促進國內外客源市場開發。
鼓勵各類媒體宣傳、推介本地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民俗風情等。
『叄』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訂我省部分地方性法規的決定
一、刪去《湖北省技術市場管理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第三款。二、《湖北省民營科技企業條例》第五條修改為:「縣(含自治縣、縣級市,市轄區,下同)以上科技行政管理部門應負責做好民營科技企業的政策指導、信息服務等相關管理、服務工作。」三、刪去《湖北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四、刪去《湖北省公路規費徵收管理條例》第十三條中的「公路規費繳、免憑證和標志牌,由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印製,省征稽機構負責頒發和管理」一句。五、《湖北省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條例》第七條第一款第四項改為該條第二款,並修改為:「市縣人民政府農村經營管理部門負責管理、培訓和考核集體經濟組織的財會人員,評定農民會計技術職稱。」六、《湖北省統計管理條例》作如下修改:
1、刪去第九條第二款、第三款。
2、第十二條第二款修改為:「政府各部門向社會公開發表本系統的統計資料,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七、《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辦法》作如下修改:
1、刪去第二十一條第一款。
2、刪去第二十四條。
3、刪去第二十七條。八、《湖北省文化市場管理暫行條例》第十六條第二款修改為:「報社、出版社、雜志社可經營本單位出版物的批發、零售業務,集體單位從事圖書、報紙、期刊批發業務,應經省新聞出版管理部門審核許可,並向工商管理機關申請領取營業執照。個人不得從事圖書、報紙、期刊批發業務。」九、《湖北省旅遊管理條例》作如下修改:
1、刪去第十五條第二款。
2、刪去第十八條。
3、第十九條第二款中的「三星級旅遊飯店(賓館)由擬設地旅遊行政主管部門簽署意見,省旅遊行政主管部門評定和審批,」修改為:「三星級旅遊飯店(賓館)的評定和審批,按國家規定辦理。」
4、第二十條第一款修改為:「在本省設立專門從事旅遊企業管理業務的管理公司,應到擬設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十、《湖北省僑屬企業條例》作如下修改:
1、刪去第四條。
2、刪去第五條。十一、《湖北省專利保護條例》第四條第一款修改為:「省設立專利保護技術鑒定委員會。鑒定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由省專利管理機關承擔。」
上述決定通過後,與地方性法規相關的修改事項,由省人民政府依法逐項提出議案,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d27849--011213cjk
『肆』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實施《湖北省旅遊管理條例》辦法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和《湖北省旅遊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結合自治縣旅遊發展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將旅遊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鼓勵和扶持旅遊業的發展。
自治縣旅遊業的發展應當充分利用本地方的自然風景資源和土家族民俗風情資源,開展具有民族特點的旅遊活動,開發具有民族特色的旅遊產品。第三條 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安排發展旅遊業的專項財政預算資金,並採取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引進外資,發展旅遊事業。
自治縣行政區域內的旅遊企業應當按營業收入的3%繳納旅遊發展基金。旅遊發展基金金額納入自治縣財政專戶管理。
旅遊業專項預算資金和旅遊發展基金應當統籌使用,專項用於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和旅遊宣傳促銷活動。第四條 自治縣人民政府統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旅遊資源。
開發利用自然風景資源從事旅遊經營活動,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並報經自治縣人民政府批准。
建設旅遊景區、景點,必須符合自治縣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並報經自治縣旅遊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審查、批准後,方可組織實施。第五條 自治縣旅遊主管部門根據旅遊業發展規劃和市場需要,可以為申請旅遊業務的經營者核發《旅遊業務經營許可證》。申請《旅遊業務經營許可證》應當具備的條件由自治縣旅遊主管部門依法確定。自治縣旅遊主管部門對《旅遊業務經營許可證》實行年度檢驗,並不得收費。
持有自治縣核發的《旅遊業務經營許可證》的經營者可以在自治縣行政區域內從事招徠、接待旅遊者等經營活動。凡從事旅遊業經營活動的,必須依法辦理相關手續。
未獲得《旅遊業務經營許可證》或者《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的,不得從事旅遊業務經營活動。第六條 自治縣旅遊主管部門根據省、市旅遊行政主管部門的授權,可以組織本行政區域內的景區導遊人員資格培訓,頒發本行政區域內的景區導游證。
未取得導游證或者景區導游證的人員,不得從事導游業務,導游或者景區導游不得擅自組團。
旅遊企業經營者必須參加旅遊業務崗位培訓,並組織其管理人員、服務人員參加相關業務培訓。第七條 自治縣人民政府授權有關部門統一印製旅遊景區、景點的門票。門票價格應當由旅遊經營者提出書面意見,自治縣價格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旅遊主管部門依法核定。第八條 禁止在旅遊景點銷售、燃放煙花爆竹或者從事其他損害旅遊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的活動。
禁止向旅遊景點的江河傾倒垃圾、排放污水。第九條 違反本辦法第四條規定的,由自治縣旅遊主管部門責令其停止建設和經營,恢復原狀;拒不改正,造成資源破壞、恢復不了原狀的,經專門機構評估,賠償相應經濟損失;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有關機關依法追究責任人的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
違反本辦法第五條、第六條第二款和第七條規定的,由自治縣旅遊主管部門責令其停止經營,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數額2-3倍的罰款。
違反本辦法第八條第一款規定的,由自治縣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違反本辦法第八條第二款規定的,由自治縣建設與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罰。第十條 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對旅遊經營者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督,維護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有關行政管理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以權謀私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十一條 本辦法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伍』 武漢市旅遊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旅遊資源,規范旅遊市場秩序,維護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旅遊業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湖北省旅遊條例》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保護、開發和利用旅遊資源,促進旅遊業發展,開展旅遊經營活動和相關的監督管理,以及旅遊者旅遊活動,適用本條例。
法律、法規對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公園以及文物保護、宗教活動場所等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本市旅遊業發展應當遵循統一規劃、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堅持旅遊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相結合,堅持旅遊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突出歷史文化名城和濱江濱湖的都市旅遊特點。第四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旅遊工作的領導,建立綜合協調機制,協調解決跨區域、跨部門旅遊資源的保護、開發、利用和旅遊市場監督管理等問題。
市、區旅遊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旅遊規劃的編制、旅遊業促進、旅遊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的組織協調,以及對旅遊經營活動的指導和監督管理。
市、區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履行各自職責,保障和促進旅遊業的發展。第五條與旅遊相關的行業協會應當制定行業規范和標准,加強行業自律,規范行業競爭,維護協會會員的合法權益。第二章旅遊促進與發展第六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旅遊業的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快建設與旅遊業配套的基礎設施和自然景觀、文化遺產的保護設施。第七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在年度財政預算中安排旅遊發展專項資金。旅遊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於城市形象宣傳、旅遊公益設施的建設和重大旅遊促進活動的組織以及重點旅遊項目的引導性投入。
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地旅遊業發展的需要安排相應資金,用於促進本地旅遊業的發展。第八條鼓勵境內外投資者按照本市旅遊發展規劃投資旅遊業,建設旅遊設施,開發旅遊資源;鼓勵本市社會單位利用自身資源開發旅遊產品,並向社會開放。第九條依法進入市場流轉的國有旅遊資源經營權,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原則,通過拍賣、招標等方式進行。取得經營權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應當嚴格按照旅遊發展規劃合理開發和經營,不得損害旅遊資源。經營權有償轉讓的收入應當依法專項用於旅遊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第十條開辟旅遊客運線路,建設與旅遊客運線路配套的旅遊景區(點)停車場、泊船區、服務站,有關部門在審批時應當聽取旅遊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
城市公共客運和道路、水路客運線路及站點的設置,應當兼顧沿線的旅遊設施和旅遊景區(點)的旅遊功能。第十一條車站、碼頭、機場、旅遊飯店、旅遊景區(點)應當根據有關規定建設和維護無障礙設施,為殘疾人、老年人、兒童、孕婦等安全旅行和正常使用提供便利。
車站、碼頭、機場、旅遊飯店、旅遊景區(點)和其他主要旅遊設施,應當設置中文和外文導向標志或者解說標牌,並為旅遊團隊車輛停車提供方便。
有關部門應當在高等級公路、城市道路上設置主要旅遊景區(點)、車站(旅遊集散中心)、碼頭的指路標志。第十二條市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本市旅遊形象宣傳計劃,建立旅遊宣傳網點,加強對本市城市形象和旅遊景區(點)的宣傳。
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公共交通樞紐站點、車站(旅遊集散中心)、碼頭、主要旅遊景區(點)、旅遊飯店設置旅遊信息設施,為旅遊者提供信息咨詢服務。第十三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培育具有本市特色的旅遊節慶活動,鼓勵旅遊經營者開發節慶旅遊產品,加強對旅遊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第十四條市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旅遊信息發布制度,通過大眾傳媒向社會發布住宿、交通、主要旅遊景區(點)旅遊設施接待狀況等信息。
對發生自然災害、疾病流行或者其他可能危及旅遊者人身和財產安全情形的旅遊區域,市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據相關部門發布的通告,及時向旅遊經營者和旅遊者發布旅遊警示信息。第十五條本市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公務活動,可以委託旅行社安排交通、住宿、餐飲和會務等事項。第三章旅遊資源開發和保護
『陸』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遊條例(2021修訂)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保障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的合法權益,規范旅遊市場秩序,保護和合理利用旅遊資源,促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湖北省旅遊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州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州行政區域內的旅遊活動以及旅遊規劃和實施、資源保護和利用、經營服務、安全監管,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州行政區域內發展旅遊業應當有效保護旅遊資源,突出地方特色,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全域規劃、合理利用、科學管理,遵循州級統籌、縣(市)實施、協同推進,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相統一。第四條州、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旅遊業發展的組織和領導,將旅遊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統籌相關資金支持旅遊業發展。第五條旅遊業發展遵循屬地管理和行業管理原則。
州、縣(市)文化和旅遊部門負責旅遊業的管理服務和監督;州、縣(市)其他有關部門按照法律法規和本條例的規定履行相關職責。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旅遊業相關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協助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開展旅遊業相關工作,引導村(居)民依法參與旅遊業發展。
依法成立的旅遊行業組織應當加強行業自律,發揮服務、引導、協調和監督作用,維護行業合法權益和公平競爭秩序。第六條州、縣(市)人民政府依法建立和完善旅遊業獎勵和信用獎懲制度。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依法檢舉和控告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第七條州、縣(市)人民政府組織和支持開展文明旅遊宣傳教育,倡導科學、綠色、健康和安全的旅遊方式。第二章旅遊規劃編制和實施第八條本條例所稱旅遊規劃是指旅遊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和旅遊區規劃。
旅遊區規劃包括旅遊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第九條州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州旅遊發展規劃、跨縣(市)區域旅遊發展規劃,應當依法將規劃草案予以公告,徵求社會公眾意見,並經專家評審後,由州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和實施。
縣(市)人民政府根據州旅遊發展規劃,組織編制縣(市)旅遊發展規劃,應當依法將規劃草案予以公告,徵求社會公眾意見,並經州文化和旅遊、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組織專家評審後,由縣(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和實施。第十條縣(市)人民政府根據旅遊發展規劃,可以組織編制重點旅遊資源開發利用、旅遊公共服務等專項規劃,應當依法將規劃草案予以公告,徵求社會公眾意見,並經州文化和旅遊、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組織專家評審後,由縣(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和實施。第十一條縣(市)人民政府根據旅遊發展規劃和專項規劃,可以組織有關部門或者旅遊經營者編制旅遊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
旅遊區總體規劃草案應當依法予以公告,徵求社會公眾意見,並經州文化和旅遊、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組織專家評審後,由縣(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和實施。
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草案應當依法予以公告,徵求社會公眾意見,並經縣(市)文化和旅遊、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組織專家評審後,由縣(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和實施。第十二條編制旅遊發展規劃應當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與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及其他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的保護利用規劃相銜接。
經公布的旅遊規劃不得隨意修改,確需修改的,適用編製程序。第十三條州、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旅遊規劃組織實施、監督評估和考核獎懲工作機制。第三章旅遊資源保護和利用第十四條州、縣(市)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旅遊資源進行普查,建立旅遊資源資料庫,依法公開旅遊資源信息。第十五條州、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綜合協調機制,對旅遊資源保護和利用實行統籌管理。
縣(市)、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依法對本行政區域內尚未開發利用的旅遊資源進行管理。第十六條州、縣(市)人民政府應當支持開發具有民族特點和地方特色的旅遊工藝品、土特產品及其他旅遊產品。
州、縣(市)人民政府應當支持民族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依託特色飲食、傳統民族歌舞、民俗禮儀和文化遺產等,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提升旅遊產品的文化品位。
『柒』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旅遊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保護和合理開發旅遊資源,規范旅遊市場秩序,維護旅遊者、旅遊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促進自治縣旅遊業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湖北省旅遊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自治縣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自治縣行政區域內的旅遊規劃、旅遊促進與發展、旅遊資源保護與利用、旅遊經營活動與管理適用本條例。第三條發展旅遊業應當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第四條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將旅遊業納入本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整合自治縣旅遊資源,制定促進旅遊業發展的具體辦法和措施。第五條自治縣人民政府旅遊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旅遊業的組織協調、行業指導和監督管理工作。其他相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旅遊業的管理與服務工作。第二章旅遊促進與發展第六條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旅遊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研究旅遊業發展和旅遊環境改善等重要事項,協調旅遊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第七條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協調交通、國土資源、電力、通訊、水利、農業、林業、文化、住房和城鄉建設、環境保護等建設項目,不斷改善旅遊基礎設施條件。
重點旅遊建設項目涉及重要基礎設施建設的,應當列入自治縣人民政府投資計劃統籌安排。第八條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在年度財政預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設立旅遊業發展專項資金,並逐步增加。旅遊業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於旅遊宣傳、資源保護、規劃編制、產業扶持、公益設施建設、旅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旅遊安全監管等項支出。第九條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引導旅遊經營者對外開展旅遊宣傳促銷活動,加強旅遊宣傳,大力拓展旅遊市場。第十條自治縣人民政府規劃和建設公共交通網路,應當兼顧旅遊業發展的需要,逐步發展和完善旅遊觀光公共交通服務和道路客運站場設施;旅遊觀光交通線路和公共交通線路、停車場(站)等交通設施應當配套建設。
旅遊交通標識及主要旅遊景區(點)交通指示標志,應當納入自治縣道路標識系統,由自治縣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會同交通部門統一規劃,統一設置。第十一條自治縣鼓勵投資者按照自治縣旅遊發展規劃投資旅遊業,開發旅遊資源,建設旅遊設施,從事旅遊經營活動。其合法權益依法予以保護。第十二條自治縣鼓勵發展旅遊職業教育,推行在職繼續教育,加強旅遊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提高旅遊從業人員素質。第十三條自治縣文化、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充分、合理利用和挖掘民族文化資源,引導民族文化工作者、民族文化傳承人和民間藝人等開發具有巴土文化特色的文化旅遊產品,促進文化和旅遊產業相互結合,協調發展。第十四條自治縣推行旅遊服務標准化。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部門組織實施旅遊業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地方標准,督促和指導旅遊經營者實行標准化管理及規范化服務。
自治縣鼓勵研製、開發、生產、銷售具有自治縣特色的旅遊商品或紀念品。第十五條旅遊經營者可以依法成立或者加入旅遊行業協會。旅遊行業協會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加強行業自律,依照協會章程對會員的旅遊經營活動進行協調指導,提供咨詢,向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有關旅遊業發展的建議,維護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第三章旅遊規劃第十六條自治縣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規定科學編制自治縣旅遊發展規劃,在徵求上一級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意見後,報自治縣人民政府批准實施。旅遊發展規劃經批准後,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按照原審批程序報批。
新建、改建、擴建旅遊項目,應當符合自治縣旅遊發展規劃,並依法辦理審批手續。第十七條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統籌協調,促進土地利用、城市建設、生態環境和文物保護、交通、清江庫區漁業養殖、風景名勝區和鄉村建設等各種規劃與旅遊發展規劃的銜接,充分體現旅遊發展的功能需要。第十八條涉及旅遊環境的基礎設施、交通、餐飲、住宿、文化娛樂、商貿購物等項目建設的規劃編制,應當徵求自治縣旅遊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第十九條自治縣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自治縣旅遊發展規劃和旅遊項目開發建設規劃實施過程中的監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