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管理條例
『壹』 有關旅行社管理條例的視頻
申請設立旅行社,經營國內旅遊業務和入境旅遊業務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固定的經營場所;
(二)有必要的營業設施;
(三)有不少於30萬元的注冊資本。
第七條
申請設立旅行社,經營國內旅遊業務和入境旅遊業務的,應當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委託的設區的市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並提交符合本條例第六條規定的相關證明文件。
受理申請的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許可或者不予許可的決定。
予以許可的,向申請人頒發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申請人持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設立登記;不予許可的,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八條
旅行社取得經營許可滿兩年,且未因侵害旅遊者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罰款以上處罰的,可以申請經營出境旅遊業務。
第九條
申請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的,應當向國務院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受理申請的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許可或者不予許可的決定。
予以許可的,向申請人換發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旅行社應當持換發的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不予許可的,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十條
旅行社設立分社的,應當持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副本向分社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設立登記,並自設立登記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向分社所在地的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旅行社分社的設立不受地域限制。
分社的經營范圍不得超出設立分社的旅行社的經營范圍。
第十一條
旅行社設立專門招徠旅遊者、提供旅遊咨詢的服務網點(以下簡稱旅行社服務網點)應當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設立登記手續,並向所在地的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旅行社服務網點應當接受旅行社的統一管理,不得從事招徠、咨詢以外的活動。
第十二條
旅行社變更名稱、經營場所、法定代表人等登記事項或者終止經營的,應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相應的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並在登記辦理完畢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原許可的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備案,換領或者交回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
第十三條
旅行社應當自取得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在國務院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銀行開設專門的質量保證金賬戶,存入質量保證金,或者向作出許可的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提交依法取得的擔保額度不低於相應質量保證金數額的銀行擔保。
經營國內旅遊業務和入境旅遊業務的旅行社,應當存入質量保證金20萬元;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的旅行社,應當增存質量保證金120萬元。
質量保證金的利息屬於旅行社所有。
第十四條
旅行社每設立一個經營國內旅遊業務和入境旅遊業務的分社,應當向其質量保證金賬戶增存5萬元;每設立一個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的分社,應當向其質量保證金賬戶增存30萬元。
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可以使用旅行社的質量保證金:
(一)旅行社違反旅遊合同約定,侵害旅遊者合法權益,經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查證屬實的;
(二)旅行社因解散、破產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旅遊者預交旅遊費用損失的。
第十六條
人民法院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認定旅行社損害旅遊者合法權益,旅行社拒絕或者無力賠償的,人民法院可以從旅行社的質量保證金賬戶上劃撥賠償款。
第十七條
旅行社自交納或者補足質量保證金之日起三年內未因侵害旅遊者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罰款以上處罰的,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將旅行社質量保證金的交存數額降低50%,並向社會公告。
旅行社可憑省、自治區、直轄市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憑證減少其質量保證金。
第十八條
旅行社在旅遊行政管理部門使用質量保證金賠償旅遊者的損失,或者依法減少質量保證金後,因侵害旅遊者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罰款以上處罰的,應當在收到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補交質量保證金的通知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補足質量保證金。
第十九條
旅行社不再從事旅遊業務的,憑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憑證,向銀行取回質量保證金。
第二十條
質量保證金存繳、使用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旅遊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另行制定。
『貳』 旅行管理條例與旅行社條例是一樣的嗎
原條例規定的從事入境旅遊業務旅行社的准入門檻過高,旅行社質量保證金制度不版盡合理,對於旅行社侵害旅遊者權合法權益的行為打擊力度也不夠。這次修改主要是針對原條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降低了旅遊市場准入門檻,減輕了旅行社的經營負擔,同時加大了對旅行社違法經營行為的打擊力度,為旅遊者創造良好的旅遊消費法制環境。條例根據我國入世承諾,刪除了關於外商投資旅行社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投資者條件的特殊要求,取消了關於外商投資旅行社不得設立分支機構的限制,並且規定,外國投資者除了可以設立中外合資、中外合作旅行社外,還可以設立外資旅行社。
『叄』 根據《旅行社管理條例》的規定,旅遊合同應載明哪些事項
看圖吧!2009年5月起開始實行的。
『肆』 我國現行主要的旅遊法規有哪些
目前我國已經制定的旅遊法律、法規主要有:
1.《旅行社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旅行社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是為實施國務院頒布的《旅行社管理條例》而制定的。《實施細則》共分十一章,主要包括旅行社的設立條件、旅行社的申報審批、旅遊業務經營規則、分支機構管理、旅遊者的權益保護、對旅行社的監督檢查等內容。
2.《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
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1985年6月7日國務院發布,共17條。旨在加強對風景名勝區的管理,更好地保護、利用和開發風景名勝資源。
3.《旅遊安全管理辦法》
已經2016年9月7日國家旅遊局第11次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 主要為加強旅遊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旅遊者人身、財物安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4.《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
於1987年9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1987年11月10日由公安部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2011年1月8日經第588號國務院令公布,對《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部分條款做出修改,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目前內有20條相關規定。
5.《旅行社質量保證金暫行規定》
旅行社質量保證金暫行規定是為加強對旅行社服務質量的監督和管理,保護旅遊者的合法權益,保證旅行社規范經營,維護我國旅遊業的聲譽,按照旅行社的經營特點,參照國際慣例,經國務院批准,對旅行社實行質量保證金制度。
中國政府網-旅遊安全管理辦法
『伍』 《旅行社條例》出台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旅行社條例》關於質量保證金動態管理制度的改動有哪些
新的《旅行社條例》對旅行社的管理採用了「寬進嚴管」的思路,這是該條例精髓所在,這樣既有利於促進經營旅遊業務的迅速發展,活躍旅遊經濟,又能保障旅行社之間進行健康、有序的市場競爭。《旅行社條例》首先在條例名稱上體現了新亮點,由1996年頒布實施的《旅行社管理條例》變更為《旅行社條例》,去掉「管理」兩個字,這樣的改動強調了以消費者為先和行業自律的雙重內涵,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將強化公共服務的職能,更注重保障遊客和旅行社雙方的權益,促使旅行社行業形成良性循環市場。新條例內容更可謂亮點多多,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大方面:
亮點一 降低了旅行社的設立門檻,促進行業發展
1、取消了旅行社類別劃分,注冊資本統一為30萬元
在新條例中,不再有「國際旅行社」和「國內旅行社」的字眼,只要取得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既可以經營國內旅遊業務也可以經營入境旅遊業務;注冊資本最低限額也統一為30萬元。而且,旅行社取得經營許可滿兩年,且未因侵害旅遊者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罰款及處罰的,即可申請經營出境旅遊業務。
2、《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申領難度減小
3、消除了旅行社設立分支機構的體制性障礙
4、質量保證金的規定減輕了旅行社的負擔
國內入境旅遊業務的質量保證金由60萬元減少到20萬元,降低幅度巨大,另外,質量保證金的利息全部歸旅行社,旅遊管理部門不再提取所謂的「管理費」。
5、外商可單獨設立旅行社
外商投資旅行社除原來規定的中外合資經營旅行社和中外合作經營旅行社外,還增加了外資獨資的旅行社,並且,取消了原《旅行社管理條例》規定的注冊資本必須達到400萬元的最低限額,並且取消了涉外旅行社對中國投資者及外商旅遊經營者的諸多限制性條件的規定。
亮點二 對旅行社經營行為作了全面、嚴格的規范,加大了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這可謂用「鐵腕」懲治不法行為,加強行業管理
旅行社行業以前經常發生的虛假宣傳、低於成本價攬客、單方改變旅遊合同約定的行程、欺騙、脅迫消費、領隊「甩客」等損害遊客利益的行為將被《旅行社條例》明確規定禁止。轉讓、出租、出借旅行社業務許可證的行為也將被明令禁止。
1、旅行社應當與旅遊者簽訂合同
為防止旅行社採取合同欺騙的方式損害消費者利益,條例規定,旅行社為旅遊者提供服務,應當與旅遊者簽訂旅遊合同。
條例同時規定,合同訂立後,旅行社非因不可抗力不得改變旅遊合同安排的行程,旅行社未經旅遊者同意不得在旅遊合同約定之外提供其他有償服務。否則,將分別處以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導游證或者領隊證。
亮點三 對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的責任提出了具體要求
明確了旅遊、工商、價格、商務、外匯等有關部門的職責,進一步擴大了旅行社的監督管理機構范圍,有利於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借鑒相關部門的力量,填補了旅遊行政部門在行政執法中的空白。
可以說,《旅行社條例》的出台充分體現了旅遊行業法治進步的成果,為規范我國旅遊市場,加強旅行社的管理提供的明確的法律依據,並具有較強的適用性、操作性。新條例實施後,受益最大的還是「遊客」,相比較之下,眾多嚴厲的管理規定將給旅行社帶上「緊箍咒」,促使其嚴格管理、規范競爭,可能會造成旅行社行業的又一次重大「洗牌」,同時優勝劣汰的市場法則作用將更加明顯,但是相比以前旅行社之間出現的「飲鴆止渴」式的不正當競爭,以及由此引起的誠信缺失等問題對整個行業的損害,《旅行社條例》對行業的正面作用不容小視,大多數旅行社將會在嚴格的規范和管理下脫胎換骨,走上一條更為積極、健康的發展道路,從這個角度上,那些誠信、守法經營的旅行社將是最終的受益者
『陸』 旅遊基本法是旅遊社管理條例對么
不對,旅遊基本法是《旅遊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是為保障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的合法權益,規范旅遊市場秩序,保護和合理利用旅遊資源,促進旅遊業持續健康發展制定。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2013年4月25日發布,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柒』 新的旅行社條例對旅行社的影響
新的《旅行社條例》對旅行社的管理採用了「寬進嚴管」的思路,這是該條例精髓所在,這樣既有利於促進經營旅遊業務的迅速發展,活躍旅遊經濟,又能保障旅行社之間進行健康、有序的市場競爭。《旅行社條例》首先在條例名稱上體現了新亮點,由1996年頒布實施的《旅行社管理條例》變更為《旅行社條例》,去掉「管理」兩個字,這樣的改動強調了以消費者為先和行業自律的雙重內涵,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將強化公共服務的職能,更注重保障遊客和旅行社雙方的權益,促使旅行社行業形成良性循環市場。新條例內容更可謂亮點多多,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大方面: 亮點一 降低了旅行社的設立門檻,促進行業發展 1、取消了旅行社類別劃分,注冊資本統一為30萬元 在新條例中,不再有「國際旅行社」和「國內旅行社」的字眼,只要取得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既可以經營國內旅遊業務也可以經營入境旅遊業務;注冊資本最低限額也統一為30萬元。而且,旅行社取得經營許可滿兩年,且未因侵害旅遊者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罰款及處罰的,即可申請經營出境旅遊業務。 2、《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申領難度減小 3、消除了旅行社設立分支機構的體制性障礙 4、質量保證金的規定減輕了旅行社的負擔 國內入境旅遊業務的質量保證金由60萬元減少到20萬元,降低幅度巨大,另外,質量保證金的利息全部歸旅行社,旅遊管理部門不再提取所謂的「管理費」。 5、外商可單獨設立旅行社 外商投資旅行社除原來規定的中外合資經營旅行社和中外合作經營旅行社外,還增加了外資獨資的旅行社,並且,取消了原《旅行社管理條例》規定的注冊資本必須達到400萬元的最低限額,並且取消了涉外旅行社對中國投資者及外商旅遊經營者的諸多限制性條件的規定。 亮點二 對旅行社經營行為作了全面、嚴格的規范,加大了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這可謂用「鐵腕」懲治不法行為,加強行業管理 旅行社行業以前經常發生的虛假宣傳、低於成本價攬客、單方改變旅遊合同約定的行程、欺騙、脅迫消費、領隊「甩客」等損害遊客利益的行為將被《旅行社條例》明確規定禁止。轉讓、出租、出借旅行社業務許可證的行為也將被明令禁止。 1、旅行社應當與旅遊者簽訂合同 為防止旅行社採取合同欺騙的方式損害消費者利益,條例規定,旅行社為旅遊者提供服務,應當與旅遊者簽訂旅遊合同。 條例同時規定,合同訂立後,旅行社非因不可抗力不得改變旅遊合同安排的行程,旅行社未經旅遊者同意不得在旅遊合同約定之外提供其他有償服務。否則,將分別處以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導游證或者領隊證。
『捌』 新的旅行社管理條例中關於導游的有哪些
第三十三條 旅行社及其委派的導遊人員和領隊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拒絕履行旅遊合同約定的義務;
(二)非因不可抗力改變旅遊合同安排的行程;
(三)欺騙、脅迫旅遊者購物或者參加需要另行付費的游覽項目。
第三十四條 旅行社不得要求導遊人員和領隊人員接待不支付接待和服務費用或者支付的費用低於接待和服務成本的旅遊團隊,不得要求導遊人員和領隊人員承擔接待旅遊團隊的相關費用。
第三十五條 旅行社違反旅遊合同約定,造成旅遊者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並及時報告旅遊行政管理部門。
第三十六條 旅行社需要對旅遊業務作出委託的,應當委託給具有相應資質的旅行社,徵得旅遊者的同意,並與接受委託的旅行社就接待旅遊者的事宜簽訂委託合同,確定接待旅遊者的各項服務安排及其標准,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
第三十七條 旅行社將旅遊業務委託給其他旅行社的,應當向接受委託的旅行社支付不低於接待和服務成本的費用;接受委託的旅行社不得接待不支付或者不足額支付接待和服務費用的旅遊團隊。
接受委託的旅行社違約,造成旅遊者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作出委託的旅行社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作出委託的旅行社賠償後,可以向接受委託的旅行社追償。
接受委託的旅行社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旅遊者合法權益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三十八條 旅行社應當投保旅行社責任險。旅行社責任險的具體方案由國務院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另行制定。
第三十九條 旅行社對可能危及旅遊者人身、財產安全的事項,應當向旅遊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並採取防止危害發生的必要措施。
發生危及旅遊者人身安全的情形的,旅行社及其委派的導遊人員、領隊人員應當採取必要的處置措施並及時報告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在境外發生的,還應當及時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相關駐外機構、當地警方。
『玖』 新的旅行社管理條例和以前的旅行社管理條例有什麼不同
日前,國務院頒布了新修訂的《旅行社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從2009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條例》對原有的《旅行社管理條例》進行了全面修改,大大降低了旅遊行業准入門檻的同時,更加明確了旅行社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加大了對旅行社的管理力度。業內人士認為,修改後的《條例》更趨於市場化,在適應市場經濟發展方面有很大進步。
旅遊行業准入門檻降低
相較原來的《旅行社管理條例》,《條例》中對旅行社從事入境旅遊業務的准入門檻大大降低。
現行條例將旅行社分為國際旅行社和國內旅行社,國際旅行社可以經營國內旅遊和入境旅遊業務(部分具有經營出境旅遊的資質),而國內旅行社則只能經營國內旅遊業務。修改後的《條例》則取消了國際旅行社和國內旅行社的區別,不再區分國內旅遊業務和入境旅遊業務的准入條件。而經營注冊入境旅遊業務所需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也由150萬元人民幣降至30萬元人民幣,准入條件降低的同時還大大減輕了旅行社的負擔。
而在出境旅遊市場方面,在《條例》實施之前,根據《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條例》的規定,旅行社開展出境游業務須取得國際旅行社資格滿一年且在經營入境旅遊業務方面有突出業績。而《條例》則解決了這一矛盾,規定"旅行社取得經營許可滿兩年,且未因侵害旅遊者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罰款以上處罰的,便可以申請經營出境旅遊業務"。
在質量保證金制度上,《條例》也做了重大的修改。經營國內旅遊業務和入境旅遊業務的旅行社的質量保證金只需要20萬元(過去要求60萬元);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的旅行社應當增存質量保證金120萬元。而質量保證金既可以在指定銀行開設專門的質量保證金賬戶存入現金,也可以提交不低於應交質量保證金數額的銀行擔保。另外,旅行社連續3年沒有因為侵害旅遊者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罰款以上處罰的,可將旅行社的質量保證金減少50%,同時明確規定質量保證金的利息屬於旅行社所有。這一規定可使很多旅行社更加嚴格要求自身經營,以減少需要交納的保證金,從而引導整個行業良性發展。
旅行社及分社的設立程序簡化
在降低了旅遊行業准入門檻的同時,旅行社的設立和旅行社分社的設立所需的條件和辦理的手續在《條例》中也得到了簡化。
《條例》中對於旅行社設立條件的規定僅有3點,而現行條例中對此的規定則多達7點。業內人士指出,改後的條件同設立旅行社所需條件同常規公司注冊所需條件相比已經沒有什麼難度,這有助於將目前行業內存在的部門承包、個人掛靠、門市部企業化等諸多混亂的經營模式逐步納入合法經營的軌道,完全由市場決定其發展。
過去由於對旅行社設立分社的要求太高,設立分社有難度,導致了旅行社的分社很少,而《條例》的頒布則有助於旅行社分社的設立。首先,《條例》不再向旅行社提出年接待旅遊者達到10萬人次以上的基本要求,不需要審批。其次,分社的設立由之前的審批制變成了備案制,即旅行社分社的設立不受地域限制,只需要持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副本向分社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設立登記,向分社所在地的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備案,再增交一定數量的質量保證金即可。
此外,在對外商投資旅行社方面,《條例》履行了我國的入世承諾,刪除了關於外商投資旅行社注冊資本最低400萬元限額和投資者條件的其他特殊要求。取消了對原來關於外商投資旅行社的許多限制。《條例》明確規定,外商投資旅行社適用本章(第三章 外商投資旅行社)規定;本章沒有規定的,適用本條例其他有關規定。這樣的規定說明今後外商投資旅行社除了仍然不得經營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業務(含赴港澳台旅遊)外,與國內旅行社已經沒有區別。
旅行社約束力增強
從《條例》的名稱上看,雖然較之前的《旅行社管理條例》相比,去掉了"管理"二字,但旅行社紛紛表示,實際上《條例》通過增強法律責任、監督處罰的力度,增強了旅行社行業守法經營的自我約束。
《條例》對於組團社接待服務提出了更高、更具體的要求。對旅遊合同、導游領隊等方面做出了嚴格的規定。對於行業內常見的"拼團"做出了非常細致的要求,規定了組團社將接待服務委託給其他旅行社須徵得旅遊者的同意,應當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的旅行社,明確接待旅遊者的各項服務安排及其標准,約定委託雙方的權利、義務,並對領隊、導游都做出了相應的要求。
對於旅行社的監督檢查,《旅行社管理條例》對旅行社的監督檢查條款比較簡單,並且只局限於旅遊行政主管部門的例行檢查。而《條例》明確了旅遊、工商、價格、商務、外匯等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旅行社的監督管理。
同時,較《旅行社管理條例》,《條例》還非常嚴格地規范了對違規旅行社法律責任的追究。關於對於違規旅行社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和處罰做出了明確、細致、詳盡的規定,篇幅約占整個《條例》的1/3,使得主管部門行使處罰過程中有了明確嚴格的依據。
『拾』 急急急《旅行社管理條例》規定的,國際旅行社注冊資本為多少
國際旅行社經營范圍是處境入境境內的旅遊,
根據《旅行社條例》的第專十三條:……經營國內旅遊業屬務和入境旅遊業務的旅行社,應當存入質量保證金20萬元;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的旅行社,應當增存質量保證金120萬元。
據的是《旅行社條例》的第十四條……旅行社每設立一個經營國內旅遊業務和入境旅遊業務的分社,應當向其質量保證金賬戶增存5萬元;每設立一個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的分社,應當向其質量保證金賬戶增存30萬元。
旅行社的質量保證金
一、 國際旅行社經營入境旅遊業務的,60萬元人民幣;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的,100萬元人民幣;
二、 國內旅行社,10萬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