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

發布時間: 2020-12-17 11:29:24

㈠ 法律: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是否包括備案

是的。

備案是制定行政法規的必經程序。

法律是全國大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人大不接受備案,備案最高到全國人大常委會,所以法律不需要備案,而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三十日內要國務院辦公廳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1)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擴展閱讀:

1、具體制度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

一是完善立法項目徵集和論證制度。規定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向社會公開徵集行政法規制定項目建議,國務院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向社會公開徵集規章制定項目建議,並應當對立項申請和公開徵集的項目建議進行評估論證。

二是確立公開徵求意見制度。規定起草時應當將行政法規或者規章的草案及其說明等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審查時可以將送審稿或者修改稿及其說明等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的期限一般不少於30日。

三是規定委託第三方起草制度。起草專業性較強的行政法規、規章,可以吸收相關領域的專家參與起草工作,或者委託有關專家、教學科研單位、社會組織起草。

四是確立重大利益調整論證咨詢制度。起草或者審查行政法規、規章,涉及社會公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和經濟社會發展遇到的突出矛盾,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對社會公眾有重要影響等重大利益調整事項的,應當進行論證咨詢。

五是建立立法後評估制度。起草部門、法制機構可以組織對行政法規、規章或者其中的有關規定進行立法後評估,並把評估結果作為修改、廢止有關行政法規或者規章的重要參考。

六是重申立法法的有關規定,防止違反上位法。規定沒有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依據,部門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不得增加本部門的權力或者減少本部門的法定職責。

沒有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依據,地方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

2、程序完善

為更好地適應全面深化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充分發揮行政法規、規章解釋和廢止的重要作用,在總結近年來解釋和廢止行政法規、規章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一方面明確了行政法規解釋的具體情形。

另一方面規定行政法規、規章的廢止程序,適用條例的有關規定;行政法規、規章廢止後,應當及時公布。

3、具體要求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

一是明確要求制定行政法規、規章,應當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

二是規定製定政治方面法律的配套行政法規,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報告黨中央;制定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重大體制和重大政策調整的重要行政法規,應當將行政法規草案或者行政法規草案涉及的重大問題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報告黨中央。

制定政治方面法律的配套規章,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報告黨中央或者同級黨委(黨組);制定重大經濟社會方面的規章,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報告同級黨委(黨組)。

三是規定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應當報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後向社會公布。

㈡ 根據《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規定》行政法規的名稱有

沒有《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規定》只有《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和《行政法規內制定程序條例》。容
根據《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第三條行政法規的名稱為條例、規定和辦法。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較全面、系統的規定,稱「條例」;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規定,稱「規定」;對某一項行政工作作比較具體的規定,稱'辦法」。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不得稱「條例」。
根據《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第四條行政法規的名稱一般稱「條例」,也可以稱「規定」、「辦法」等。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製定的行政法規,稱「暫行條例」或者「暫行規定」。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不得稱「條例」。

㈢ 什麼叫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 是國家有關行政管理活動的各種法規的總
稱。有廣狹兩義:①廣義的行政法規內容包括調整國
家行政機關活動的一切方面,它既包括國家權力機關根
據憲法制定的關於國家行政管理的各種法律、法令,也包
括國家行政機關根據憲法、法律、法令,在其職權范圍內
制定的關於國家行政管理的各種法規。②狹義的行政法
規指國家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活動過程中,在自己的職
權范圍內,按照法定程序發布的各種規范性文件。我國
1982年憲法將行政法規的含義限於國務院制定發布的具
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因此,在我國法制中,行政法
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而制定的法
規的總稱。其內容相當廣泛,涉及國務院領導和管理的經
濟工作和城鄉建設、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計劃生
育、民政、公安、司法行政、監察、對外事務、國防建設、民
族事務、華僑事務、行政區劃、勞動人事以及各級行政機
關內部管理等各個方面的行政工作。行政法規的名稱有
條例、規定、辦法等。行政法規的制定和發布,有國務院制
定並發布和國務院批准、由國務院主管部門發布兩種方
式。行政法規是我國社會主義法的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是根據憲法、法律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
會的有關授權決定製定的,又是制定國家行政機關規章
的依據。其效力僅次於憲法和法律,高於地方性法規和規
章。它是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具體化、條文化,體現了人
民的意志和利益,是我國各項行政工作的准則和規范。
行政法規具有以下特徵:(一)所規范的內容是國家
單方面意志的表示,而不以相對一方是否同意為先決條
件。(二)具有強制性。在全國具有普遍的約束力,全國一
切地區和一切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都應當執行,全
國所有公民都應當遵守;由國家行政強制力保證其實施,
違反了它,就要受到行政處分或處罰;司法機關審理案
件,也要以行政法規為重要依據。(三)種類繁多,內容復
雜,數量大,范圍廣,並且不斷變化。但其內容必須是針對
某一類抽象的事件,而不是某個具體的事件和具體問題;
在形式上必須有比較正規的法規條文形式和結構;在時
效上有相對的穩定性;制定必須經過法定程序。

㈣ 為什麼解釋行政法規的程序不適用行政法規制定的程序

解釋程序是制定程序的其中一環節,解釋程序被制定程序包括,制定程序除了解釋程序還有立項,起草審查,決定與公布

㈤ 行政法規由誰制定

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由於法律關於行政權力的規定常常比較原則、抽象,因而還需要由行政機關進一步具體化。行政法規就是對法律內容具體化的一種主要形式。
法律依據:《憲法》
第八十九條 國務院行使下列職權:
(一)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
(二)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議案;
(三)規定各部和各委員會的任務和職責,統一領導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工作,並且領導不屬於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全國性的行政工作;
(四)統一領導全國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規定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職權的具體劃分;
(五)編制和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國家預算;
(六)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和城鄉建設;
(七)領導和管理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和計劃生育工作;
(八)領導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和監察等工作;
(九)管理對外事務,同外國締結條約和協定;
(十)領導和管理國防建設事業;
(十一)領導和管理民族事務,保障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利;
(十二)保護華僑的正當的權利和利益,保護歸僑和僑眷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
(十三)改變或者撤銷各部、各委員會發布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和規章;
(十四)改變或者撤銷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
(十五)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劃分,批准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十六)依照法律規定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范圍內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
(十七)審定行政機構的編制,依照法律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行政人員;
(十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㈥ 我國行政法規的立法程序是怎樣的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
第二條行政法規的立項、起草、審查、決定、公布、解釋,適用回本條例。
《立法法答》
第二十四條 第一款委員長會議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案,由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
第四十條法律草案修改稿經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表決稿,由委員長會議提請常務委員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
第四十一條常務委員會通過的法律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㈦ 國務院制訂行政法規立法經過哪四個程序

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需要經歷立項、起草、審查、決定與公布四個程序。
具體:
(一)立項
立項是決定進行行政法規制定工作的程序,它解決國務院是否應當就特定行政管理事務制定行政法規的問題,是行政法規制定程序的第一個環節。行政事務復雜多變,哪些事情需要制定行政法規,在什麼時間制定行政法規,需要對其必要性、可行性和及時性作出判斷,這就是立項要解決的問題。
立項由國務院依職權決定,在程序上表現為年度立法計劃的編制和調整。國務院法制機構負責擬訂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報國務院審批。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在執行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調整。
(二)起草
起草是提出行政法規初期方案和草稿的程序,它是審查和決定程序的基礎。
起草工作機構。起草工作由國務院組織,可以通過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確定為國務院的一個或者幾個部門承擔具體起草工作,也可以確定由國務院法制機構起草或者組織起草。
(三)審查
負責審查的機構是國務院法制機構。國務院法制機構的審查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1)是否符合憲法、法律的規定和國家的方針政策;(2)是否符合起草要求;(3)是否與有關行政法規協調、銜接;(4)是否正確處理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對送審稿主要問題的意見;(5)其他需要審查的內容。
(四)決定與公布
行政法規在公布後的10日內由國務院辦公廳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㈧ 我國行政法規的立法程序是怎樣的

行政立法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律 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制定、認可、修改、廢止具有法律效力的 規范性文件的活動。 行政立法程序是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立法權過程中所應遵 循的方式、步驟、時限等的總稱,而行政立法過程就是該 程序的展開。
我國行政立法程序基本上 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行政立法准備階段。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行政立法 預測。第二,立法規劃。第三,立法決策。在前兩項工作基礎上,由相關立法主體 決定立法項目。
(二)草案的擬定與預告。行政主體在決定進行某項行政立法後,必須擬定行政立法 的草案。行政立法草案擬定有兩個途徑:其一是行政立法主體 所屬職能部門組織擬定。這種方式的優點是擬定人熟悉行政立 法所調整的行政管理事務,可以提高行政立法的可行性。其二是 通過課題招標組織行政體制外的專家擬定行政立法草案。我國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第19 定:「重要的行政法規送審稿,經報國務院同意,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
(三)聽取意見的階段 聽證。聽證原本是司法審判的方式,後經過適當改造後引入立 法、行政領域。
(四)審查審議階段。行政立法草案在聽取公民意見的基礎上修改後,就進入審 查審議階段了,該階段是行政立法程序的核心階段。《立法法》第 60 條規定:「行政法規的決定程序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 院組織法的有關規定辦理」;第75 條規定「部門規章應當經 部務會議或者委員會會議決定。地方政府規章應當經政府常務 會議或者全體會議決定。」
(五)公布行政法律階段 公布系行政立法正式程序的最後一個程序。行政立法的公 布涉及到公布主體、公布時間、公布方式等問題。 首長簽署公布。行政立法都須由行政首長簽署公 布,《立法法》第61 條規定:「行政法規由總理簽署國務院 令公布。」第76 條規定:「部門規章由部門首長簽署命令予 以公布。地方政府規章由省長或者自治區主席或者市長簽署命 令予以公布。」

㈨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五十七條行政法規由國務院組織起草。國務院有回關部門認為需要制定答行政法規的,應當向國務院報請立項。

第五十八條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第五十九條行政法規起草工作完成後,起草單位應當將草案及其說明、各方面對草案主要問題的不同意見和其他有關資料送國務院法制機構進行審查。

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向國務院提出審查報告和草案修改稿,審查報告應當對草案主要問題作出說明。

第六十條行政法規的決定程序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六十一條行政法規由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

熱點內容
學佛念道德經 發布:2024-09-21 04:21:18 瀏覽:24
道德經鍾馗 發布:2024-09-21 03:56:07 瀏覽:294
司法各卷內容 發布:2024-09-21 03:42:49 瀏覽:630
中國律師咨詢網 發布:2024-09-21 03:07:35 瀏覽:878
法官與原告認識 發布:2024-09-21 02:26:10 瀏覽:837
法院填塞 發布:2024-09-21 02:22:33 瀏覽:340
民法典的個人財產 發布:2024-09-21 01:16:51 瀏覽:116
法治新北方 發布:2024-09-21 00:57:21 瀏覽:453
中級經濟法2019記憶錦囊 發布:2024-09-21 00:16:40 瀏覽:694
公司保本合作法律性質 發布:2024-09-20 23:13:17 瀏覽: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