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

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8-17 17:12:38

① 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2021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綠色發展和綠色生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環境保護及其相關的管理活動。

海洋環境的保護按照海洋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執行。第三條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推進本行政區域內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市和區人民政府應當制定環境保護目標和年度實施計劃,組織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環境信息公開,持續改善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

市和區人民政府應當對本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和下一級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職責履行和目標完成情況進行督察。環境保護目標和任務的完成情況作為對本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及其負責人和下一級人民政府及其負責人考核的內容。督察和考核結果應當向社會公布。

本市按照國家規定實行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報告環境保護工作以及任期內的環境保護目標實現情況,對發生的重大環境事件應當及時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依法接受監督。第四條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遵守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防止、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依法主動公開環境信息,履行污染監測、報告等義務,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通過清潔生產、綠色供應、資源循環利用等措施,轉變生產經營方式,保護環境。第五條公民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有權舉報和監督環境違法行為,通過環境侵權訴訟等方式維護自身環境權益。

公民應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踐行綠色生活方式,主動保護環境。第六條市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市生態環境部門)對本市環境保護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加強環境規劃、標准制定和執法工作。區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區生態環境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本轄區的環境保護實施監督管理。

本市發展改革、經濟信息化、交通、公安、住房城鄉建設、規劃資源、水務、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綠化市容、城管執法、應急等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領域、本行業的生態環境保護、污染防治和監督管理工作,並在相關規劃、政策、計劃制定和實施中落實綠色發展和環境保護要求。第七條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在區生態環境等相關行政管理部門的指導下,對轄區內社區商業、生活活動中產生的大氣、水、雜訊等污染防治工作進行綜合協調。發現其他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環境污染問題的,應當及時向區生態環境等有關部門報告。

對因前款規定的環境污染引發的糾紛,當事人可以向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申請調解。第八條本市通過經濟、金融、技術等措施,支持和推進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鼓勵環境保護產業發展,加強環境保護信息化建設,促進環保技術應用信息的交互和共享,提高環境保護科學技術水平。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環境保護宣傳和普及工作,組織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宣傳,提高市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知識水平,營造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環境保護知識納入學校教育內容,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報刊、電視、廣播、網路等媒體應當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第十條對保護和改善環境有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和本市評比表彰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第十一條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與相關省建立長三角重點區域、流域生態環境協同保護機制,定期協商區域內污染防治及生態保護的重大事項。

本市生態環境、發展改革、經濟信息化、規劃資源、住房城鄉建設、交通、農業農村、公安、水務、氣象等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與周邊省、市、縣(區)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建立溝通協調機制,採取措施,優化長三角區域產業結構和規劃布局,協同推進機動車、船污染防治,完善水污染防治聯動協作機制,強化環境資源信息共享及污染預警應急聯動,協調跨界污染糾紛,實現區域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

② 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環境保護是我國基本國策。為了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身健康,促進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相協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態、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第四條本市環境保護工作的原則:
(一)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
(二)資源利用與保護相結合;
(三)污染者承擔治理和損害補償責任;
(四)統一監督管理與分工負責相結合;
(五)專業管理與公眾參與相結合。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各單位應當重視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普及環境保護科學知識,加強環境保護輿論監督,提高公眾的環境意識和法制觀念。第六條公民有享受良好環境的權利,有保護環境的義務。一切單位和個人對污染、破壞環境的行為有檢舉、控告的權利。第七條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對保護和改善環境以及實施本條例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或者獎勵。第二章機構與職責第八條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轄區的環境質量負責。每屆政府應當根據環境保護規劃制定環境保護任期目標和年度實施計劃,實行環境保護行政首長負責制。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報告環境保護工作以及環境保護任期目標實施情況。
鄉、鎮人民政府根據區、縣人民政府的要求,負責本轄區環境保護工作,並定期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報告。
街道辦事處根據區人民政府的授權,負責本地區環境保護工作。第九條市環境保護局(以下簡稱市環保局)是市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市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區、縣環境保護局(以下簡稱區、縣環保局)是同級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轄區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業務同時受市環保局的領導。第十條市環保局的主要職責:
(一)負責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在本市的貫徹實施,並對區、縣環境保護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
(二)編制市環境保護規劃和計劃,參與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規劃、區(縣)域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
(三)制定市環境保護的規范、標准和污染防治對策;
(四)參與市重大建設項目的決策和對大型建設項目、特殊工程、特定區域、特定污染物進行直接監督管理;
(五)確定污染物總量控制的區域和指標;
(六)組織全市環境監測,調查處理重大污染事故和糾紛;
(七)組織環境科學和重大環境項目的研究,推廣環境保護的先進經驗和技術,發展環境保護產業,開展環境保護國際合作與交流。第十一條區、縣環保局的主要職責:
(一)負責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在本轄區的貫徹實施;
(二)編制本轄區環境保護規劃和計劃;
(三)落實本轄區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並進行監督檢查;
(四)組織區域環境質量調查,對污染源進行監測並督促治理;
(五)普及環境保護科學知識和推廣環境保護先進技術;
(六)調查處理污染事故和糾紛。第十二條公安、交通、鐵道、民航、海洋管理部門和港務監督、漁政漁港監督及軍隊環境保護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環境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土地、農業、園林、環衛、水利、地礦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實施監督管理。
市和區、縣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照各自的職責,協同市和區、縣環保局實施本條例。第三章保護和改善環境第十三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將環境保護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
市和區、縣環保局編制的環境保護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並報上級環保局備案。第十四條市環保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上海城市總體規劃和國家環境質量標准適用區域,分類制定環境功能區,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實施。

③ 上海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2018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防治大氣污染,改善本市大氣環境質量,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大氣污染防治。第三條防治大氣污染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本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遵循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共同治理、區域聯動、損害擔責的原則。第四條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大氣環境保護工作的領導,將大氣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合理規劃、調整城鄉發展和產業布局,保證環境保護資金投入,採取大氣污染防治有效措施,加大生態建設和治理力度,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第五條市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對本市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並負責本條例的組織實施。區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轄區內大氣污染防治實施具體監督管理。
市和區發展改革、經濟信息化、規劃資源管理部門、交通行政管理部門負責能源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布局優化和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工作。
市和區公安、交通、市場監督管理、建設以及海事等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對機動車船、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大氣實施監督管理。
市和區建設、綠化市容、交通、房屋等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對揚塵污染大氣實施監督管理。
市和區財政、農業、教育、衛生健康、城管執法、氣象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協同實施本條例。第六條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可以在區生態環境部門的指導下,對管轄范圍內的餐飲、汽修、五金加工、乾洗等為社區配套服務單位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行協調。
對因前款規定的單位排放大氣污染物引發的糾紛,當事人可以向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申請調解。第七條本市實行大氣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市和區人民政府應當將大氣環境保護目標和任務的完成情況作為對本級有關部門和下一級人民政府及其負責人考核的內容。考核結果應當作為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並向社會公布。第八條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加強內部管理,健全環境管理制度,採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治理技術,防止和減少大氣環境污染;造成大氣環境污染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第九條本市鼓勵和支持大氣環境保護相關產業的發展,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大氣污染防治領域。第十條本市鼓勵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的科學技術研究以及國際、區域合作和交流,鼓勵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推廣先進的清潔能源技術和大氣污染防治技術。第十一條本市倡導文明、節約、綠色的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
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應當遵守大氣污染防治法律、法規,履行保護大氣環境的義務,參與大氣環境保護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宣傳,普及大氣環境保護的科學知識,營造保護大氣環境的良好風氣。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當逐步推進環境教育,將大氣環境保護知識納入學校教育內容,培養青少年的大氣環境保護意識。第十二條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的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污染大氣環境的行為,以及生態環境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不依法履行職責的行為進行舉報。
市生態環境部門應當公布全市統一的舉報電話,及時處理舉報。舉報線索經查證屬實的,生態環境部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舉報人給予獎勵。
本市新聞媒體應當開展大氣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大氣環境保護科學知識的宣傳,對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第十三條市或者區人民政府對在防治大氣污染、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大氣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第十四條市生態環境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制本市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
市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大氣環境質量達標規劃和階段目標,採取嚴格的大氣污染控制措施,保證本市在規定期限內達到國家規定的大氣環境質量標准。第十五條本市按照國家規定劃定大氣環境質量功能區。市生態環境部門應當按照城市總體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目標和大氣環境質量功能區的要求,提出本市大氣污染重點整治地區及其整治目標、職責分工和限期達標計劃的方案,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④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等8件地方性法規的決定

一、對《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的修改
1.將第二十九條修改為:「鼓勵排污單位委託具有相應能力的污染治理設施運營單位實施污染治理。」
2.刪去第四十九條第三款。二、對《上海市出租汽車管理條例》的修改
3.將第十四條第一款修改為:「經核准從事客運服務或者車輛租賃服務的企業和個人,應當持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區、縣交通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許可憑證,分別向有關部門辦理專用車輛牌照和保險等手續。」三、對《上海市水路運輸管理條例》的修改
4.刪去第十一條。
5.將第十三條修改為:「本市水路運輸經營者合並、分立或者變更經營范圍,應當報經原審批機關批准後換領有關許可證件;變更企業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等事項,在辦理相應工商、稅務變更登記的同時,應當到原審批機關更換有關許可證件。」四、對《上海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的修改
6.將第十一條修改為:「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獵捕國家和本市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本市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因教學、科研、養殖、展覽、交換、贈與、葯用和其他特殊情況,需要獵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依照《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六條規定辦理;需要獵捕本市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必須經區、縣野生動物保護機構審核,報同級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並領取特許獵捕證、狩獵證或者捕撈證等許可證件。」
7.將第十五條第二款修改為:「馴養繁殖野生動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照下列規定辦理手續:
(一)馴養繁殖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必須向市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核後報請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二)馴養繁殖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的,由市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審核批准並發給馴養繁殖許可證。
(三)馴養繁殖本市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由區、縣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審核批准並發給馴養繁殖許可證。」
8.將第二十條第一款修改為:「運輸、郵寄、攜帶國家和本市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產品出市境的,必須憑有關許可證件,向市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批准後發給野生動物准運證。交通運輸、郵政等部門憑野生動物准運證准予運輸、郵寄、攜帶。」五、對《上海市宗教事務條例》的修改
9.將第二十條第一款修改為:「宗教組織可以接受個人和團體自願的布施、乜貼、奉獻和其他捐贈(包括遺贈)。接受外國宗教組織和個人的捐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地方性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接受國(境)外捐贈宗教書刊、音像製品以及捐款,由市宗教事務部門審批。」
10.將第二十二條修改為:「在宗教活動場所內拍攝電影、電視片,設立商業、服務性網點,應當徵得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組織和市宗教團體同意。」六、對《上海市殯葬管理條例》的修改
11.刪去第六條第四款中的「殯葬服務代理單位」。
12.刪去第六條第五款。
13.將第八條修改為:「經批准設立的殯儀館、公墓、骨灰堂建成後,由市殯葬管理處發給殯葬服務證。」七、對《上海市人才流動條例》的修改
14.刪去第二十四條、第三十六條第二項。八、對《上海市文化娛樂市場管理條例》的修改
15.刪去第二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五項。
16.將第十六條修改為:「開辦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或者從事文化娛樂經營活動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營業執照,並按照下列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一)開辦涉外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的,應當向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請書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審批決定。對符合條件的,發給《文化經營許可證》。
(二)開辦非涉外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的,應當向所在地的區、縣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區、縣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請書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審批決定。對符合條件的,發給《文化經營許可證》。
(三)組建營業性演出隊或者營業性時裝表演隊的,應當向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請書之日起十五日內作出審批決定。對符合條件的,發給《演出許可證》。
(四)設立文化娛樂經紀機構(中外合資、合作經營的文化娛樂經紀機構除外)的,應當向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請書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審批決定。對符合條件的,發給《文化經營許可證》。
(五)個人從事文化娛樂經紀活動的,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二十日內向所在地的區、縣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申請開辦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的,還應當同時向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衛生許可證。」
17.將第二十六條修改為:「外國或者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表演團體和個人來本市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進行演出,應當向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相關許可手續。」
18.將第三十五條第一款第四項修改為:「未經許可,組織外國或者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的表演團體或者個人來本市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演出的。」
此外,根據本決定對相關法規的條文順序作相應調整。
本決定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上海市出租汽車管理條例》、《上海市水路運輸管理條例》、《上海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上海市宗教事務條例》、《上海市殯葬管理條例》、《上海市人才流動條例》、《上海市文化娛樂市場管理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正後重新公布。

⑤ 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2018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綠色發展和綠色生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環境保護及其相關的管理活動。

海洋環境的保護按照海洋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執行。第三條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推進本行政區域內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市和區人民政府應當制定環境保護目標和年度實施計劃,組織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環境信息公開,持續改善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

市和區人民政府應當對本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和下一級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職責履行和目標完成情況進行督察。環境保護目標和任務的完成情況作為對本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及其負責人和下一級人民政府及其負責人考核的內容。督察和考核結果應當向社會公布。

本市按照國家規定實行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報告環境保護工作以及任期內的環境保護目標實現情況,對發生的重大環境事件應當及時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依法接受監督。第四條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遵守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防止、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依法主動公開環境信息,履行污染監測、報告等義務,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通過清潔生產、綠色供應、資源循環利用等措施,轉變生產經營方式,保護環境。第五條公民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有權舉報和監督環境違法行為,通過環境侵權訴訟等方式維護自身環境權益。

公民應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踐行綠色生活方式,主動保護環境。第六條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市環保部門)對本市環境保護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加強環境規劃、標准制定和執法工作。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區環保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本轄區的環境保護實施監督管理。

本市發展改革、經濟信息化、交通、公安、住房城鄉建設、規劃國土、水務、農業、質量技術監督、綠化市容、食品葯品監督、城管執法、工商、安全監管等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領域、本行業的生態環境保護、污染防治和監督管理工作,並在相關規劃、政策、計劃制定和實施中落實綠色發展和環境保護要求。第七條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在區環保等相關行政管理部門的指導下,對轄區內社區商業、生活活動中產生的大氣、水、雜訊等污染防治工作進行綜合協調。發現其他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環境污染問題的,應當及時向區環保等有關部門報告。

對因前款規定的環境污染引發的糾紛,當事人可以向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申請調解。第八條本市通過經濟、金融、技術等措施,支持和推進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鼓勵環境保護產業發展,加強環境保護信息化建設,促進環保技術應用信息的交互和共享,提高環境保護科學技術水平。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環境保護宣傳和普及工作,組織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宣傳,提高市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知識水平,營造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環境保護知識納入學校教育內容,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報刊、電視、廣播、網路等媒體應當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第十條對保護和改善環境有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和本市評比表彰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第十一條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與相關省建立長三角重點區域、流域生態環境協同保護機制,定期協商區域內污染防治及生態保護的重大事項。

本市環保、發展改革、經濟信息化、規劃國土、住房城鄉建設、交通、農業、公安、水務、氣象等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與周邊省、市、縣(區)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建立溝通協調機制,採取措施,優化長三角區域產業結構和規劃布局,協同推進機動車、船污染防治,完善水污染防治聯動協作機制,強化環境資源信息共享及污染預警應急聯動,協調跨界污染糾紛,實現區域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

⑥ 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2005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護和改善本市環境,保障市民身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環境保護及其相關的管理活動。第三條本市堅持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並重的方針,實行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第四條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實行環境保護行政首長負責制。每屆政府應當根據環境保護規劃,制定任期內的環境保護目標和年度實施計劃,並保證一定的財政資金投入環境保護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報告環境保護工作以及任期內的環境保護目標實現情況。
街道辦事處根據所在區、縣人民政府的要求,開展本轄區內有關的環境保護工作。第五條市環境保護局(以下簡稱市環保局)是本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市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並負責組織實施本條例。區、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區、縣環保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業務上同時受市環保局的領導。
市環保局和區、縣環保部門(以下統稱環保部門)所屬的環境監察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環境保護情況的監督檢查,對環境污染事故和糾紛進行調查、提出處理意見,並負責徵收排污費。環保部門可以在法定許可權范圍內委託其所屬的環境監察機構實施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措施。
環保部門應當建立檢舉、控告制度,公布投訴電話。對屬於環保部門職責范圍的檢舉和控告,應當依法處理;對屬於其他管理部門職責范圍的檢舉和控告,應當按照規定轉送相關管理部門處理,並告知當事人。第六條市環保局應當加強對區、縣環保部門的監督。對區、縣環保部門作出的違法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或者其他決定,市環保局應當責令其改正;對區、縣環保部門應當依法處理的事項不予處理的,市環保局應當責令其改正。第七條公安、交通、港口、海洋、海事、漁政、鐵路、民航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環境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本市其他有關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實施本條例。第八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享受良好環境的權利,有權對污染、破壞環境的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在直接受到環境污染危害時有權要求排除危害和賠償損失。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對保護和改善環境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或者獎勵。第二章規劃、區劃和標准第十條市環保局應當會同本市有關部門組織編制市環境保護規劃和相關環境保護專項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區、縣環保部門應當根據市環境保護規劃和相關環境保護專項規劃,結合本區、縣實際,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區、縣環境保護規劃,報區、縣人民政府批准;區、縣人民政府在批准前應當徵求市環保局的意見。
環境保護規劃應當納入市和區、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城市總體規劃。
經批准後的環境保護規劃和相關環境保護專項規劃,由環保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第十一條市環保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和國家環境質量標准,編制本市地表水水域環境功能區劃、大氣環境質量功能區劃、城市區域雜訊環境功能區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實施。第十二條本市發展改革、規劃和其他有關管理部門編制土地利用、區域開發建設等規劃以及進行城市布局、產業結構調整時,應當符合環境功能區劃的要求。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組織區域開發建設時,應當符合環境功能區劃的要求。凡不符合環境功能區劃的建設項目,不得批准建設;環境質量達不到環境功能區劃要求的地區,應當進行區域環境綜合整治。第十三條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市實際,對國家環境質量標准和國家污染物排放標准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制定地方標准;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准中已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嚴於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但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三章環境監督管理第十四條本市對水、大氣主要污染物實行排放總量控制制度。
市環保局應當根據國家核定的本市不同時期水、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和本市環境容量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擬訂本市水、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市環保局也可以根據本市環境保護的需要,制定國家未作規定的其他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
區、縣環保部門應當根據本市的水、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結合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擬訂本行政區域水、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實施方案,經區、縣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並在批准後十五日內報市環保局備案。
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區域內的排污單位,其污染物排放應當達到規定的排放標准和總量控制指標。

⑦ 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1997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環境保護是我國基本國策。為了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相協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第四條本市環境保護工作的原則:
(一)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
(二)資源利用與保護相結合;
(三)污染者承擔治理和損害補償責任;
(四)統一監督管理與分工負責相結合;
(五)專業管理與公眾參與相結合。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各單位應當重視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普及環境保護科學知識,加強環境保護輿論監督,提高公眾的環境意識和法制觀念。第六條公民有享受良好環境的權利,有保護環境的義務。一切單位和個人對污染、破壞環境的行為有檢舉、控告的權利。第七條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對保護和改善環境以及實施本條例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或者獎勵。第二章機構與職責第八條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轄區的環境質量負責。每屆政府應當根據環境保護規劃制定環境保護任期目標和年度實施計劃,實行環境保護行政首長負責制。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報告環境保護工作以及環境保護任期目標實施情況。
鄉、鎮人民政府根據區、縣人民政府的要求,負責本轄區環境保護工作,並定期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報告。
街道辦事處根據區人民政府的授權,負責本地區環境保護工作。第九條市環境保護局(以下簡稱市環保局)是市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市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區、縣環境保護局(以下簡稱區、縣環保局)是同級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轄區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業務上同時受市環保局的領導。第十條市環保局的主要職責:
(一)負責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在本市的貫徹實施,並對區、縣環境保護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
(二)編制市環境保護規劃和計劃,參與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規劃、區(縣)域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
(三)制定市環境保護的規范、標准和污染防治對策;
(四)參與市重大建設項目的決策和對大型建設項目、特殊工程、特定區域、特定污染物進行直接監督管理;
(五)確定污染物總量控制的區域和指標;
(六)組織全市環境監測,調查處理重大污染事故和糾紛;
(七)組織環境科學和重大環境項目的研究,推廣環境保護的先進經驗和技術,發展環境保護產業,開展環境保護國際合作與交流。第十一條區、縣環保局的主要職責:
(一)負責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在本轄區的貫徹實施;
(二)編制本轄區環境保護規劃和計劃;
(三)落實本轄區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並進行監督檢查;
(四)組織區域環境質量調查,對污染源進行監測並督促治理;
(五)普及環境保護科學知識和推廣環境保護先進技術;
(六)調查處理污染事故和糾紛。第十二條公安、交通、鐵道、民航、海洋管理部門和港務監督、漁政漁港監督及軍隊環境保護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環境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土地、農業、園林、環衛、水利、地礦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實施監督管理。
市和區、縣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照各自的職責,協同市和區、縣環保局實施本條例。第三章保護和改善環境第十三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將環境保護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
市和區、縣環保局編制的環境保護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並報上級環保局備案。第十四條市環保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上海城市總體規劃和國家環境質量標准適用區域,分類劃定環境功能區,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實施。

⑧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的決定(1997)

一、第五十三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二款規定的,責令其停止生產或者使用,並處以建設項目總投資的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但不低於一萬元」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二款規定的,責令其停止生產或者使用,並處以建設項目總投資的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十萬元」。二、第五十八條第一款「對違反本條例規定,造成環境污染事故的,處以污染事故所造成直接損失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罰款,並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較嚴重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修改為:「對違反本條例規定,造成環境污染事故的,處以污染事故所造成直接損失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罰款;情節較嚴重的,對直接責任人員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三、第六十一條第二款「違反本條例規定,對環境造成輕微污染的,環境保護執法人員可對當事人處以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並且當即執行」、第三款「處以罰款應當出具市財政部門印製的統一收據,罰沒款按照規定上繳財政」,上述第二款、第三款合並修改為:「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執行」。
本決定自1997年7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正。

⑨ 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2015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護和改善本市環境,保障市民身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環境保護及其相關的管理活動。第三條本市堅持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並重的方針,實行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第四條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實行環境保護行政首長負責制。每屆政府應當根據環境保護規劃,制定任期內的環境保護目標和年度實施計劃,並保證一定的財政資金投入環境保護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報告環境保護工作以及任期內的環境保護目標實現情況。

街道辦事處根據所在區、縣人民政府的要求,開展本轄區內有關的環境保護工作。第五條市環境保護局(以下簡稱市環保局)是本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市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並負責組織實施本條例。區、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區、縣環保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業務上同時受市環保局的領導。

市環保局和區、縣環保部門(以下統稱環保部門)所屬的環境監察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環境保護情況的監督檢查,對環境污染事故和糾紛進行調查、提出處理意見,並負責徵收排污費。環保部門可以在法定許可權范圍內委託其所屬的環境監察機構實施行政處罰。

環保部門應當建立檢舉、控告制度,公布投訴電話。對屬於環保部門職責范圍的檢舉和控告,應當依法處理;對屬於其他管理部門職責范圍的檢舉和控告,應當按照規定轉送相關管理部門處理,並告知當事人。第六條市環保局應當加強對區、縣環保部門的監督。對區、縣環保部門作出的違法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或者其他決定,市環保局應當責令其改正;對區、縣環保部門應當依法處理的事項不予處理的,市環保局應當責令其改正。第七條公安、交通、港口、海洋、海事、漁政、鐵路、民航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環境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本市其他有關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實施本條例。第八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享受良好環境的權利,有權對污染、破壞環境的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在直接受到環境污染危害時有權要求排除危害和賠償損失。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對保護和改善環境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或者獎勵。第二章規劃、區劃和標准第十條市環保局應當會同本市有關部門組織編制市環境保護規劃和相關環境保護專項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區、縣環保部門應當根據市環境保護規劃和相關環境保護專項規劃,結合本區、縣實際,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區、縣環境保護規劃,報區、縣人民政府批准;區、縣人民政府在批准前應當徵求市環保局的意見。

環境保護規劃應當納入市和區、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城市總體規劃。

經批准後的環境保護規劃和相關環境保護專項規劃,由環保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第十一條市環保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和國家環境質量標准,編制本市地表水水域環境功能區劃、大氣環境質量功能區劃、城市區域雜訊環境功能區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實施。第十二條本市發展改革、規劃和其他有關管理部門編制土地利用、區域開發建設等規劃以及進行城市布局、產業結構調整時,應當符合環境功能區劃的要求。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組織區域開發建設時,應當符合環境功能區劃的要求。凡不符合環境功能區劃的建設項目,不得批准建設;環境質量達不到環境功能區劃要求的地區,應當進行區域環境綜合整治。第十三條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市實際,對國家環境質量標准和國家污染物排放標准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制定地方標准;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准中已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嚴於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但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三章環境監督管理

熱點內容
中國第一部勞動法 發布:2025-01-20 12:18:52 瀏覽:806
黨員法治意識不強表現 發布:2025-01-20 12:10:41 瀏覽:617
建設行政法律 發布:2025-01-20 11:38:59 瀏覽:835
勞動合同法一月半離職可以 發布:2025-01-20 11:32:48 瀏覽:749
礦井工作條例 發布:2025-01-20 10:03:54 瀏覽:225
行政法主體有哪些 發布:2025-01-20 09:29:09 瀏覽:906
法學的權利與義務 發布:2025-01-20 08:42:12 瀏覽:112
山東司法廳副廳長 發布:2025-01-20 08:31:04 瀏覽:613
現行環保行政法規目錄 發布:2025-01-20 08:29:36 瀏覽:78
偵查學法學 發布:2025-01-20 08:20:40 瀏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