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區管理條例
1. 河北省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風景名勝區的管理,更好地規劃、開發、建設、利用和保護風景名勝資源,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的風景名勝區,是指風景名勝資源集中、環境優美、具有一定規模和游覽條件,供人游覽、觀賞、休息和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地域。
風景名勝資源,包括具有觀賞、文化、科學價值的地形地貌、山體、溶洞、河溪、湖泊、瀑布、林木植被、特殊地質環境等自然景觀和宗教寺廟、園林建築、石雕石刻等人文景觀及其所處的環境。第三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風景名勝區的規劃、開發、建設、利用、保護和管理活動,以及進入風景名勝區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條例。第四條風景名勝資源歸國家所有。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風景名勝資源和風景名勝區環境的義務,並有權對污染和破壞風景名勝資源和風景名勝區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風景名勝區工作的領導,將風景名勝資源的開發、建設、利用和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並在政策上予以扶持。第五條風景名勝區的管理,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原則,面向社會,開展健康、有益的游覽和文化娛樂活動,進行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普及歷史、文化和科學知識。第六條風景名勝區按其景物的觀賞、文化、科學價值和環境質量、規模大小、游覽條件等標准,劃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省級風景名勝區和市、縣級風景名勝區。第七條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省風景名勝區工作;市、縣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省風景名勝區工作;市、縣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風景名勝區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組織實施有關風景名勝區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
(二)組織風景名勝資源的調查和評價;
(三)負責風景名勝區級別和稱號的申報和審定;
(四)組織編制和審查風景名勝區規劃;
(五)依法審批風景名勝區開發和建設項目;
(六)負責風景名勝區的綜合開發、建設、利用、保護和管理工作;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和當地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職責。
旅遊、文物、宗教、交通、工商、公安、農林、水利、環保、土地、地礦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職責,配合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做好風景名勝區的管理工作。第八條風景名勝區設立統一的管理機構,行使本條例規定的管理職能,全面負責風景名勝區的管理工作,接受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管理。
跨行政區域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由其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確定。第九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責是:
(一)保護風景名勝資源和生態環境,防治環境污染,維護風景名勝區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二)協助編制風景名勝區的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並組織實施;
(三)負責風景名勝區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建設、維護和具體管理工作;
(四)配合有關部門對風景名勝區內的文物保護、遊人安全、環境衛生、治安、消防、商業和服務業進行管理;
(五)當地人民政府賦予的其他職責。第二章規劃第十條風景名勝區必須編制規劃。
風景名勝區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風景名勝區的范圍及其外圍保護地帶應當在總體規劃中確定。第十一條風景名勝區規劃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本條例和國家有關規定組織編制。
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應當徵求文物,土地、林業、旅遊等有關部門和專家的意見。第十二條風景名勝區規劃的編制工作應當按下列規定委託具有相應資質證書的單位承擔:
(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總體規劃,委託持有甲級規劃設計資質證書的單位承擔;
(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詳細規劃和省級風景名勝區的總體規劃,委託持有乙級以上規劃設計資質證書的單位承擔;
(三)省級風景名勝區的詳細規劃和市、縣級風景名勝區的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委託持有丙級以上規劃設計資質證書的單位承擔。第十三條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統籌兼顧資源開發與資源保護、局部建設與整體建設、近期發展與遠期發展的關系;
(二)保持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原有風貌,維護景區的生態平衡,保證各類設施與景區環境相協調;
(三)風景名勝區的建設規模、開發程度和各項建設的標准應與當地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並兼顧遠期發展的需要;
(四)科學評價風景名勝資源的特點和價值,突出風景名勝區的特色,避免將自然景觀人工化、風景名勝區城市化;
(五)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與國土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等有關規劃相協調。
2. 四川省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四川省風景名勝區管理,有效保護、合理開發利用風景名勝資源,根據國務院《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四川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四川省行政區域內的各級風景名勝區。涉及風景名勝區的工作和活動,進入風景名勝區的單位和個人,均應遵守本條例。第三條風景名勝區系指縣以上人民政府、地區行政公署審定命名,劃定范圍,供人們觀賞、游覽和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地域。
風景名勝資源系指具有觀賞、文化或科學價值的地形地貌、山體、溶洞、冰川、河溪、湖泊、瀑布、林木植被、野生動物、特殊地質環境等自然景觀和宗教寺廟、園林建築、石雕石刻等人文景觀及其所處的環境。第四條風景名勝區工作必須堅持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方針。第五條縣以上人民政府、地區行政公署應當加強對風景名勝區工作的領導,組織有關部門依法做好風景名勝區的保護、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統一。第六條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省風景名勝區工作。
市、州、縣人民政府、地區行政公署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地區的風景名勝區工作。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風景名勝區管理的法律法規;提出風景名勝資源的調查評價報告;負責風景名勝區的申報工作;組織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和監督規劃的實施;負責風景名勝區建設項目的定點和設計方案的審批。第七條各有關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履行各自的職責,配合主管部門和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做好風景名勝區的管理工作。第二章設立第八條具有觀賞、文化和科學價值,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比較集中,環境優美,有一定規模,能供人們觀賞、游覽和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地域,可以設立風景名勝區。第九條風景名勝區按其觀賞、文化、科學價值和環境質量、規模,劃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省級風景名勝區和市、地、州、縣級風景名勝區。
設立風景名勝區的資源調查評價報告,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擬定。第十條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由省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定公布。
省級風景名勝區,由市、州人民政府、地區行政公署報省人民政府審定公布,並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市、地、州、縣級風景名勝區,由市、地、州、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有關部門提出風景名勝資源調查評價報告,報同級人民政府、地區行政公署審定公布,並報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十一條設立風景名勝區、因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需要停耕、停伐、停牧、停產,影響區內有關單位或個人生產、生活的,當地縣(市)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單位,採取多種措施,妥善安置、合理解決;上述單位或個人具備條件在風景名勝區開展經營活動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優先審批。
設立風景名勝區,不改變風景名勝區內宗教寺廟、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經濟組織的隸屬關系及其資產的所有權、使用權。第十二條風景名勝區所在地縣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按批準的風景名勝區的范圍,標明界區,設立界碑。第三章保護第十三條風景名勝區及其外圍保護地帶的重要地段,不得設立開發區、度假區,不得出讓土地,嚴禁出租轉讓風景名勝資源。第十四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對風景名勝區內的古建築、古園林、歷史遺址、古樹名木等進行調查登記,建立檔案,設置標志,嚴格保護。第十五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和有關部門應當做好造林綠化、護林防火和防治病蟲害工作,做好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災害的防治工作,切實保護好林木植被生長條件和動物生存環境。第十六條風景名勝區及其外圍保護地帶內的林木,應當按照規定進行撫育管理,不得砍伐。確需砍伐的,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查同意後,報所在地縣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核發採伐許可證。
以竹林為主要景觀的風景名勝區,在不破壞自然景觀的條件下,確需間伐的,應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查,縣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第十七條在風景名勝區內採集物種標本、野生葯材和其他林副產品,除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外,應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同意,並在指定的地點限量採集。
3. 陝西省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加強風景名勝區管理,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風景名勝資源,促進風景名勝區事業發展,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風景名勝區的設立、規劃、建設、保護、開發利用和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風景名勝區,是指風景名勝資源集中、自然環境優美、具有一定規模和游覽條例,經審定命名並劃定范圍,供人們游覽、觀賞、休息和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地域。
本條例所稱風景名勝資源,是指具有觀賞、文化或者科學價值的山川、河流、湖泊、森林、動植物、重要地質遺跡、特殊天文氣象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跡、歷史遺址、革命紀念地、園林、建築、工程設施、寺廟等人文景物和它們所處的環境以及民俗風情等。第四條 風景名勝區應當堅持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風景名勝區工作的領導,將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建設和開發利用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保障風景名勝區事業發展。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風景名勝區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林業、農業、水利、環保、公安、文物、宗教、旅遊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工作。第七條 風景名勝區所在地的縣(市、區)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立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作為本級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負責風景名勝區的統一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並接受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其具體職責是:
(一)宣傳、執行有關風景名勝區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
(二)組織編制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
(三)保護風景名勝資源和生態環境;
(四)建設、維護、管理風景名勝區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
(五)制定風景名勝區管理制度,維護風景名勝區的環境衛生、遊人安全和公共秩序;
(六)組織研究和宣傳風景名勝區景觀的觀賞、文化和科學價值;
(七)隸屬人民政府賦予的其他職責。第二章 設立與變更第八條 設立風景名勝區,應當先進行風景名勝資源調查、評價,確定其資源狀況、特點和價值。
風景名勝區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以其觀賞、文物、科學價值和環境質量、規模大小,劃分為三級:
(一)市、縣級風景名勝區;
(二)省級風景名勝區;
(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第九條 設立風景名勝區,由縣級以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風景名勝區資源調查、評價,提出風景名勝資源調查評價報告,按下列規定審批:
(一)市、縣級風景名勝區,由市、縣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報,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審定公布,並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二)省級風景名勝區,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申報,經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評審後,省人民政府審定公布,並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由省人民政府申報,國務院審定公布。
跨行政區域的風景名勝區,由其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審定公布。
風景名勝區經審定公布後,由風景名勝區隸屬的人民政府按照批準的范圍設立界碑或者其他標志。第十條 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可以設立同名風景名勝區,但申請設立風景名勝區前,應當徵求原批准部門的意見。第十一條 風景名勝區經審定公布後,因風景名勝區資源或者配套設施、服務條件發生重大變化,已不具備該風景名勝區等級條件的,應當由批准公布該風景名勝區的人民政府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降級或者撤銷的意見,報本級人民政府決定並予以公布。第十二條 風景名勝區內或者其周邊地區有重大風景名勝資源發現,或者原有風景名勝資源價值經重新評價,確認其具備升級條件或者需要擴大范圍的,按照本條例規定的程序重新劃定范圍或者提高該風景名勝區等級。第十三條 設立風景名勝區,不改變風景名勝區內企業、事業單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其他組織的隸屬關系及其資產的所有權、使用權和收益權。
因設立風景名勝區使有關單位和個人生產、生活受到影響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妥善安置、合理解決。第三章 規劃與建設第十四條 風景名勝區經審定公布後,應當編制風景名勝區的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
總體規劃包括:風景名勝區的性質、特點、范圍和外圍保護地帶,風景名勝資源保護方案,功能分區和景區劃分,旅遊環境容量和遊人規模預測,游覽線路,各項專業規劃。
詳細規劃包括:景區性質、特點、景點保護與建設方案,游覽設施、旅遊服務設施和其他基礎設施的布局,重要景觀建築的設計方案等。
4. 廣西壯族自治區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2010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加強對風景名勝區的管理,有效保護、合理開發和永續利用風景名勝資源,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廣西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風景名勝區的設立、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第三條本條例所稱風景名勝資源,是指具有觀賞、文化或者科學價值的山河、湖海、地貌、溶洞、特殊地質、林木植被、野生動物、天文氣象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跡、歷史遺址、革命紀念地、宗教寺廟、園林、建築、工程設施等人文景物及其所處環境、風土人情等。
本條例所稱風景名勝區,是指風景名勝資源集中、自然環境優美、具有一定規模,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定命名、劃定范圍,供人們游覽、觀賞、休息或者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地域。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的風景名勝區工作的領導,將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組織有關部門依法做好風景名勝區的管理工作。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風景名勝區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設有園林行政主管部門的,由該部門主管本區域內的風景名勝區工作(以下統稱風景名勝區行政主管部門)。
其它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風景名勝區的有關管理工作。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風景名勝區等級、規模設立相應的管理機構,受所屬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行政主管部門的管理,其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和貫徹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組織保護風景名勝資源及其生態環境;
(三)組織開發利用風景名勝資源;
(四)建設、維護和管理風景名勝區配套設施;
(五)制定風景名勝區的公共規則,負責風景名勝區內環境衛生、商業和服務業的監督管理;
(六)負責風景名勝區的安全工作,定期檢查其安全設施,保障遊人的人身安全;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跨行政區域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由其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確定的風景名勝區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第七條風景名勝區工作應當堅持嚴格保護、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方針。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風景名勝資源。第二章設立和變更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具備設立風景名勝區條件的區域,應當依法申報或者審定劃為風景名勝區。第十條設立風景名勝區,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風景名勝區內土地、地面建築物、附著物及其他資產的權屬關系,不得改變風景名勝區內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的隸屬關系。第十一條風景名勝區按風景資源的觀賞、科學、文化價值和環境質量、規模大小、游覽條件等,劃分為三個等級:
(一)具有一定的游覽、觀賞、文化或者科學價值,環境優美、規模較小、有配套設施,在市、縣內有知名度的,可以申報為市、縣級風景名勝區;
(二)具有比較重要的游覽、觀賞、文化或者科學價值,景觀有特色,有一定規模,配套設施比較完善,在自治區內外有知名度的,可以申報為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
(三)具有重要的游覽、觀賞、文化或者科學價值,景觀獨特,規模較大,配套設施完善,在國內外知名度較高的,可以申報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第十二條設立風景名勝區按以下規定辦理:
(一)市、縣級風景名勝區由市、縣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有關部門提出風景名勝資源調查評價報告,報市、縣人民政府審定公布,並報自治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二)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由市、縣人民政府提出風景名勝資源調查評價報告,報自治區人民政府審定公布,並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由自治區人民政府提出風景名勝資源調查評價報告,報國務院審定公布。第十三條風景名勝區及周邊區域有重大的風景名勝資源發現,或者原有的風景名勝資源價值經重新評估,具備上一等級風景名勝區資源條件及相應配套設施的,可按程序重新申請劃定風景名勝區范圍或者提高風景名勝區的等級。
風景名勝區內的風景名勝資源或者其配套設施發生重大變化,不再具備原定等級風景名勝區條件的,由審定公布該風景名勝區的人民政府降低或者撤銷該風景名勝區的等級。
風景名勝區等級的提高、降低或者撤銷,按本條例第十二條的規定辦理。
5. 黑龍江省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風景名勝區管理,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保障風景名勝區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繁榮旅遊產業,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轄區內風景名勝區的設立、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第三條本條例所稱風景名勝區是指風景名勝資源比較集中,具有一定規模和游覽條件,經審定命名,劃定范圍,供人們游覽、觀賞、休息和進行科學文化教育活動的地域。
本條例所稱風景名勝資源是指具有游覽、觀賞、文化和科學價值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及其所處的環境。第四條風景名勝區工作應當堅持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方針和為公眾服務的原則,面向社會,開展健康、有益的游覽和文化活動。第五條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省轄區內的風景名勝區工作,並組織實施本條例。
市(含行署,下同)、縣(含縣級市,下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轄區內相應等級的風景名勝區工作,具體實施本條例。
農墾、森工系統的風景名勝區管理工作委託省農墾總局、森工總局負責,並接受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與監督。第六條風景名勝區經批准機關公布後,人民政府應當依照國務院有關規定設立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根據法律、法規和風景名勝區規劃,負責風景名勝區的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並在業務上加強與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協調、配合。其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
(二)實施風景名勝區規劃;
(三)保護風景名勝區資源及其生態環境;
(四)宣傳風景名勝區景觀特色及科學文化價值;
(五)組織開發、利用風景名勝資源;
(六)建設、維護和管理風景名勝區配套設施;
(七)制定風景名勝區公共規則;
(八)負責風景名勝區內遊人安全保護和防火工作;
(九)行使本條例授權的行政處罰權;
(十)法律、法規和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賦予的其他職責。第七條風景名勝區內不得重復設立管理機構。
風景名勝區的管理區域與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旅遊度假區等管理區域重疊交叉,並有多個管理機構的,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協調,成立一個管理機構,實行統一管理。第八條設在風景名勝區內的所有單位,涉及到風景名勝區的保護、開發、建設和管理活動的,都必須服從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統一規劃和管理。第九條風景名勝資源歸國家所有。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保護風景名勝資源和風景名勝區環境的義務。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風景名勝區工作的領導,將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開發、建設和利用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並在政策上給予扶持。
在風景名勝區的保護、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設立和變更第十一條風景名勝區按照國務院規定,分為國家重點、省級、市縣級風景名勝區三個等級。第十二條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申請設立風景名勝區:
(一)有重要的游覽、觀賞、文化或者科學價值,景觀獨特,規模較大,有相應的配套設施,在國內外有較高知名度的,可以申請設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二)有比較重要的游覽、觀賞、文化或者科學價值景觀有特色,具備一定規模,有相應的配套設施,在省內外影響較大的,可以申請設立省級風景名勝區;
(三)有一定的游覽、觀賞、文化或者科學價值,環境優美,規模較小的,可以申請設立市縣級風景名勝區。第十三條設立風景名勝區,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提出申請,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申報,提出風景名勝資源調查評價報告,經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後,按照國務院規定報有關人民政府審定公布。
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旅遊度假區等可以設立同名風景名勝區,但在申請設立風景名勝區之前,應當報請省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第十四條風景名勝區的風景名勝資源或其配套設施和服務條件發生重大變化,已不具備該風景名勝區等級條件的,應當撤銷該風景名勝區或者降低其等級。
撤銷風景名勝區或者降低其等級的,由批准公布該風景名勝區的人民政府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請人民政府審定公布。撤銷市縣級風景名勝區的,應當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6. 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實施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國務院發布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國發〔1985〕76號)和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風景名勝資源系指具有觀賞、文化或科學價值的山河、湖海、地貌、森林、動植物、化石、特殊地質、天文氣象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跡、革命紀念地、歷史遺址、園林、建築、工程設施等人文景物和它們所處環境以及風土人情等。
風景名勝區系指風景名勝資源集中、自然環境優美、具有一定規模和游覽條件,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定命名、劃定范圍,供人游覽、觀賞、休息和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地域。第三條風景名勝資源須經過調查、評價,確定其特點和價值。風景名勝資源調查內容和評價的要求見本辦法附件一。第四條風景名勝區按《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規定的程序,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分別審定。各級風景名勝區的條件分別為:
(一)具有一定觀賞、文化或科學價值,環境優美,規模較小,設施簡單,以接待本地區遊人為主的定為市(縣)級風景名勝區;
(二)具有較重要觀賞、文化或科學價值,景觀有地方代表性,有一定規模和設施條件,在省內外有影響的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三)具有重要的觀賞、文化或科學價值,景觀獨特,國內外著名,規模較大的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申報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材料要求見本辦法附件二。第五條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和地方縣級以上城鄉建設部門主管風景名勝區工作,對各級風景名勝區實行歸口管理,其主要任務是在所屬人民政府領導下,組織風景名勝資源調查和評價;申報審定風景名勝區;組織編制和審批風景名勝區規劃;制定管理法規和實施辦法;監督和檢查風景名勝區保護、建設、管理工作。第六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在風景名勝區范圍內行使主管人民政府授予的行政管理職能,受上級人民政府城鄉建設部門業務指導。其主要任務是根據《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和規劃,對風景名勝區的資源保護、開發建設和經營活動實行統一管理。第七條風景名勝區規劃批准後,應在風景名勝區主要入口建立入口標志並沿劃定的范圍立樁,標明區界。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入口標志內容和標徽圖案由建設部公布。入口標志可根據風景名勝區特點因地制宜設計製做,要求樸素自然、莊重大方、具有永久紀念性。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入口標志設計由建設部審定。第二章保護第八條保護國家風景名勝,人人有責。在風景名勝區內的所有機關、單位、部隊、居民和遊人都必須愛護風景名勝區的景物、林木、設施和環境,遵守有關規定。第九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必須把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工作列為首要任務,配備必要的力量和設備,建立健全規章制度,落實保護責任。同時,要搞好宣傳工作,對景物、景點、景區要設立言簡意賅的說明和醒目的保護標牌。其形式應因地制宜,與周圍景觀相協調。第十條風景名勝區要建立健全植樹綠化、封山育林、護林防火和防治病蟲害的規章制度,落實各項管理責任制,按照規劃要求進行撫育管理。
風景名勝區內的林木均屬特殊用途林,不得砍伐。必要的疏伐、更新以及確需砍伐的林木,必須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同意,報經地方主管部門批准後,始得進行。
風景名勝區要妥善地解決區內居民的生活燃料問題,一時尚不能完全避免燃用薪柴的,可在景觀價值較低的區域規劃一定數量的薪炭林,供近期使用。第十一條風景名勝區內的古樹名木要嚴加保護,嚴禁砍伐、移植,要進行調查、鑒定、登記造冊,建立檔案。經鑒定的古樹名木要懸掛標牌。具有特殊價值和意義的還應專門介紹。
風景名勝區應建立責任制度,落實古樹名木的保護復壯措施,及時搞好鬆土、施肥、補洞、防止病蟲和預防風雪雷雨災害工作。要切實保護好古樹名木的生息環境,嚴防遊人、人工設施、施工活動、大氣和水體污染對古樹名木的損害。第十二條風景名勝區應當加強對水體的保護管理,制止可能導致水體污染、破壞的活動和過渡的利用;對河流、湖泊等應及時進行清理和疏浚,不得隨意圍、填、堵、塞或作其它改變,對水源地,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加強保護和管理。第十三條風景名勝區要切實維護好動物的棲息環境,嚴禁傷害和濫捕野生動物。要宣傳普及野生動物的生態知識和保護知識,形成愛護野生動物的良好風尚。
7. 九華山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2018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對九華山風景名勝區的管理,保護、利用和開發以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觀為特色的風景名勝資源,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九華山風景名勝區(以下簡稱風景區)的范圍:東起九子岩山麓,西至九子嶺西邊大崗山麓,北起蓮花峰麓,南至南陽灣,面積一百二十平方公里,按此范圍標明區界,設立界碑。
按照國家標准,風景區劃分為特級保護區、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和三級保護區。
風景區外圍保護地帶(以下簡稱保護帶)的范圍:東起朱備店(包括龍口、走竹凹、牛狼峰、西山排),西至大崗山麓(包括土地嶺、八都崗、牛背壟山麓、滴水岩、低嶺腳等一線),北起廟前蓮花峰山麓,南至南陽灣,面積53.85平方公里。第三條風景區內的寺廟、園林、古民居、石雕、石刻等文物古跡、人文景物及其所處的環境和地形、地貌、山體、岩石、溶洞、瀑布、泉流、河溪及其他水體、林木植被、野生動植物、地質景觀等自然景物,均屬風景名勝資源,應當依法加強保護。第四條風景區管理應當堅持嚴格保護、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第五條池州市人民政府設立九華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管委會)。管委會主任由市長兼任。管委會在池州市人民政府領導下,負責風景區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保護風景名勝資源、自然生態環境;
(二)組織實施風景區規劃,合理開發、科學利用風景名勝資源;
(三)依法管理風景區內宗教事務、旅遊事業;
(四)審查、監督風景區內各種建設項目;
(五)建設、管理和保護風景區內基礎設施及其他公共設施;
(六)負責風景區內公安工作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七)負責風景區內封山育林、植被綠化、護林防火、防治林木病蟲害和防止水土流失等工作;
(八)負責做好愛護九華山、保護九華山的宣傳教育工作;
(九)負責省人民政府批准行使的風景區管理領域的行政處罰工作;
(十)承擔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職責。
設在風景區內的單位,除各自業務受上級主管部門領導外,應當服從管委會對風景區的統一規劃和管理。第六條設立九華風景名勝資源保護資金。保護資金可以通過國家補助、社會資助、國外援助、資源有償使用等渠道籌集,具體籌集辦法和使用范圍由池州市人民政府制定,報省人民政府批准。第七條風景區內的單位、居民、僧尼和遊客都應當遵守風景區的管理規定,愛護風景區內的景物、林木植被和各項設施。第二章資源與環境保護第八條禁止在風景區內從事下列活動:
(一)開山、採石、開礦、開荒、修墳立碑等破壞景觀、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動,擅自挖沙、取土;
(二)燒磚瓦、燒石灰;
(三)修建儲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設施;
(四)進行野炊和其他違章用火作業;
(五)在景物或者設施上塗寫、刻劃;
(六)在二級以上保護區(含二級保護區,下同)內放牧牲畜;
(七)亂扔垃圾;
(八)其他有損景觀、破壞生態的行為。第九條風景區內的地形、地貌應當嚴格保護。因保護風景區內道路、維護設施,確需在三級保護區內挖砂、取土的,應當經管委會審查同意後,在指定地點挖取。
風景區內的居民因生活需要,必須在三級保護區內挖砂、取土自用的,由管委會指定挖取地點。第十條管委會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做好風景區及其保護帶內的護林、綠化、防火、防治病蟲害以及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保護動、植物及其生存的自然環境。
風景區內的林木,不分權屬均應當按照規劃進行撫育管理。因景區景點的開發或者工程建設確需砍伐少量非珍貴林木的,以及集體或者個人所有的林木確需進行更新、撫育性採伐的,應當經管委會審查同意後,依法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保護帶內的非珍貴林木,確需進行更新、撫育性採伐的,應當符合風景區總體規劃的要求,並依法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因教學、科研等需要在風景區內採集物種標本、野生葯材和其他林副產品的,應當經管委會審查同意後,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並在指定地點限量採集。
8. 淮南市舜耕山風景區管理條例
第一條為了保護舜耕山風景區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生態環境,合理利用其資源,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舜耕山風景區的范圍,東以大通區九龍崗鎮的小東山為界,西以謝家集區望峰崗鎮的小火山為界,南北以沿山路為界。
舜耕山風景區的具體范圍由市人民政府批準的舜耕山風景區專項規劃確定。第三條舜耕山風景區的規劃、建設、保護、利用和管理適用本條例。第四條舜耕山風景區的管理應當堅持科學規劃、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第五條市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舜耕山風景區管理工作。舜耕山風景區管理機構負責日常管理工作。
市人民政府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及有關區人民政府、權屬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舜耕山風景區的管理工作。第六條舜耕山風景區管理機構履行下列職責:
(一)保護和管理風景區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生態環境;
(二)監督風景區專項規劃的實施和景區內建設活動;
(三)建立健全風景區管理的各項制度,維護風景區的正常秩序,落實安全措施,保持風景區設備設施完好,制止和處罰破壞風景區景觀和設備設施的違法行為;
(四)設置風景區范圍的界樁和標志;
(五)組織風景區資源狀況和生態環境的研究、發掘和保護;
(六)市人民政府授予或者委託行使的其他職權。第七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都有保護舜耕山風景區資源和環境的義務,並有權制止、舉報破壞風景區資源和環境的行為。第八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將舜耕山風景區的建設和發展納入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第九條市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編制舜耕山風景區專項規劃,報送市人民政府批准。
編制舜耕山風景區專項規劃,應當廣泛徵求有關部門、公眾和專家的意見;必要時,應當進行聽證。
舜耕山風景區專項規劃應當在本條例實施之日起2年內編制完成,並向社會公布。第十條舜耕山風景區專項規劃必須嚴格執行,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調整風景區規劃的,應當按照程序報批。第十一條舜耕山風景區專項規劃中的景點和基礎設施建設應當列入城市分年度建設計劃,逐步實施。
鼓勵社會各界按照舜耕山風景區專項規劃投資、捐資興建景點和基礎設施。第十二條舜耕山風景區范圍內,嚴格限制建設景觀、休閑服務配套設施及公共基礎設施以外的其他建(構)築物。確需建設其他建(構)築物的,必須按照有關規定辦理規劃建設審批手續。第十三條舜耕山風景區內建築物的布局、高度、體量、造型、風格和色調,應當與周圍景觀和環境相協調。不得新建、擴建破壞景觀、污染環境、妨礙游覽的建築和設施。
舜耕山風景區內建設項目應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需要建設防治污染設施的,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對已經建成的不符合舜耕山風景區專項規劃的建(構)築物,由其權屬單位或個人逐步遷移、改造或拆除。第十四條經批准在舜耕山風景區內進行的建設活動,應當按照安全文明施工的有關規定,採取有效措施,嚴格保護施工現場周圍的景物、植被、水體、地貌環境。
建設活動需要臨時佔地的,建設單位應當報經舜耕山風景區管理機構審核後,向有關部門辦理審批手續。工程竣工後應當按照要求恢復損壞的景物、植被、水體、地貌環境。第十五條舜耕山風景區內森林權屬單位應當依法做好植樹綠化、病蟲害防治和環境保護等工作,切實保護好林木植被和動植物的生長、棲息環境。
舜耕山風景區內的林木確需採伐的,應當經市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並由風景區管理機構監督。第十六條舜耕山風景區管理機構應當加強森林防火宣傳,健全防火組織,完善防火設施,制定應急預案,落實防火責任制。
風景區內林木權屬單位和有關管理部門應當認真履行防火安全責任,配備專(兼)職護林員,責任到人,切實做好火災的預防和撲救工作。第十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舜耕山風景區資源,不得侵佔、出讓或變相出讓舜耕山風景區內的土地、森林、水域和其他資源。確需改變舜耕山風景區內土地使用性質的,經市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依法報城鄉規劃、國土資源、林業等部門辦理審批手續。
9. 重慶市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風景名勝區管理,有效保護、合理開發利用風景名勝資源,根據國務院《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各級風景名勝區。涉及風景名勝區的工作和活動,進入風景名勝區的單位和個人,均應遵守本條例。第三條風景名勝區系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定命名,劃定范圍,供人們觀賞游覽和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地域。
風景名勝資源系指具有觀賞文化或科學價值的地形地貌、山體、溶洞、草場、河溪、湖泊、瀑布、林木植被、野生動物、特殊地質環境等自然景觀和歷史遺址、宗教寺廟、園林建築、石雕石刻等人文景觀及其所處的環境。第四條風景名勝區工作必須堅持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方針。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風景名勝區工作的領導,組織有關部門依法做好風景名勝區的保護、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實現經濟、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統一。第六條市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主管全市風景名勝區工作。
區、縣(市)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主管本地區的風景名勝區工作。
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的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風景名勝區管理的法律、法規;提出風景名勝資源的調查評價報告;負責風景名勝區的申報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和監督規劃的實施;參與或負責風景名勝區建設項目的定點和設計方案的審批。第七條各有關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履行各自的職責,配合主管部門和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做好風景名勝區的管理工作。第二章設立第八條具有觀賞、文化和科學價值,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比較集中,環境優美,有一定規模,能供人們觀賞、游覽和進行科學文化生活的地域,可以設立風景名勝區。第九條風景名勝區按其觀賞、文化、科學價值和環境質量、規模,劃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市級風景名勝區和區、縣(市)級風景名勝區。
設立風景名勝區的資源調查評價報告,由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擬定。第十條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由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定公布。
市級風景名勝區,由區、縣(市)人民政府報市人民政府審定公布,並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區、縣(市)級風景名勝區,由區、縣(市)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組織有關部門提出風景名勝資源調查評價報告,報同級人民政府審定公布,並報市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備案。第十一條設立風景名勝區,因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需要停耕、停伐、停牧、停產,影響區內有關單位或個人生活、生產的,當地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單位,採取多種措施,妥善安置、合理解決上述單位或個人具備條件在風景名勝區開展經營活動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優先審批。
設立風景名勝區,不發跡風景名勝區內宗教寺廟、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經濟組織的隸屬關系及其資產的所有權、使用權。第十二條風景名勝區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按批準的風景名勝區的范圍,標明界區,設立界碑。第三章保護第十三條風景名勝區及其外圍保護地帶的重要地段,不得設立開發區、度假區,不得出讓土地,嚴禁出租轉讓風景名勝資源。第十四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對風景名勝區內的古建築、古園林、歷史遺址、古樹名木等進行調查登記,建立檔案,設置標志,嚴格保護。第十五條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和有關部門應當做好造林綠化、護林防火和防治病蟲害工作,做好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災害的防治工作,切實保護好林木植被生長條件和動物生存環境。第十六條風景名勝區及其外圍保護地帶內的林木,應當按照規定進行撫育管理,不得砍伐。確需砍伐的,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查同意後,報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核發採伐許可證。
以竹林為主要景觀的風景名勝區,在不破壞自然景觀的條件下,確需間伐的,應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查,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批准。第十七條在風景名勝區內採集物種標本、野生葯材和其他林副產品,除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外,應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同意,並在指定的地點限量採集。